1. 重新解讀《雙面膠》:媳婦胡麗娟 犯了一個最不該犯的錯誤
看過《雙面膠》電視劇的朋友,估計都或多或少留下了心理陰影。
不少網友還斬釘截鐵的表示,以後找對象,堅決不能找「媽寶男」。
其實,電視劇里的亞平,上海交大畢業、計算機專業,身高、長相、學歷、性格、工作樣樣都還可以,除了家境比女主差以外(嚴格來說,男主並不是農村來的,不算鳳凰男,當年東北也有輝煌的時候,只是後來沒落了而已),其他硬性條件都算得上不錯了。
而且,男主所在的 游戲 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很好,算是個潛力股。看似傻白的胡麗娟在挑老公方面,眼光相當可以。
再說胡麗娟家裡,上海弄堂的普通家庭,等著政府拆遷補償呢。賺錢能力方面,胡麗娟母親不詳、父親是技術工人、胡麗娟自己是報社寫稿子的,工薪家庭。但是,沒辦法,上海本地人的身份,這一項就紅了無數人的眼。
自己家幾斤幾兩、自己值多少,胡麗娟心裡是清楚的。按照胡麗娟娘的要求,「找小開、找外國人……」,經濟條件是更上層樓了,但是其他方面呢,胡麗娟不願妥協。胡麗娟從小是在爸媽的寵愛下長大的,她希望找的老公是能「疼愛自己」的、不胡作非為的。從這一點看,胡麗娟並不算太功利、虛榮。
結婚後,胡麗娟、亞平兩人相處的時候,感情和諧、家務也分工明確。也就是說在沒有原生家庭介入的時候,胡麗娟、亞平兩人能夠找到一套合理的相處模式。
問題是,公婆來了。
胡麗娟心地不錯,覺得公婆來住幾天,也應該。但是,她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復雜性、嚴峻性,或者說她隱隱約約意識到會出問題,但是具體不知道怎麼解決。
畢竟,一直以來,都是男娶女嫁,女方一人要與男方一家子過日子。亞平的媽媽就是在這樣的傳統男尊女卑的觀念下,過了一輩子。作為老一輩的普通女人,丈夫、孩子永遠是生活的重心。
而胡麗娟呢,從小在上海這樣的大都市裡長大,提倡男女平等,渴望的是擁有愛、尊重的家庭關系。
公婆來了,不僅僅是簡單得多兩雙筷子、兩個碗的事兒,而是整個生活價值觀的碰撞。
如果說公婆代表的是傳統的家庭價值觀,胡麗娟代表的是現代的家庭價值觀,那麼亞平就剛好夾在兩者之間,天平往哪邊倒,就看哪一邊的影響力大。
在公婆沒有來之前,亞平身處上海這樣的環境、家裡老婆是上海女人,他整個人是很容易接受新的價值觀影響的。
但是公婆來了以後,亞平從小耳濡目染的那套價值觀是很容易被喚醒的,何況亞平還是個標準的好孩子。
我們看看,得知公婆要來,胡麗娟是怎麼反應的。亞平說她媽愛干凈,帶著胡麗娟一起大掃除,要胡麗娟委屈幾天「哄爸媽開心」。
這是典型的傳統家庭的做法,為了表面和氣,大家都要學會裝裝樣子,搞得跟職場似的。如果說婚姻只是為了生存的話,那家庭就是職場。可是如果結婚不是為了生存,還渴望愛和理解,那為什麼還要裝呢。
胡麗娟和亞平的兩口之家,已經擺脫了基本的溫飽問題,希望能夠建立一個有愛的、平等的家庭。面對公婆的到來,胡麗娟沒有抓住先機,把亞平的思想與自己統一到一條戰線上來。亞平處在這樣兩端為難的環境下,誰拉得更用力,他可能就會更偏向誰。
怎麼對待公婆方面,胡麗娟讓亞平牽著鼻子走,那就等於被公婆帶著走,喪失了主動權。胡麗娟得跳出來,如果她還想跟亞平在一起,她得主動牽著亞平一起走,建立屬於自己和亞平的家庭規則。
2. 求幾部反映現實社會的經典電視劇或者電影
蝸居就不說了。電影嘛就有幾部,全被廣電總局禁播了。
《天狗》,《鬼子來了》,《盲井》,《盲山》希望你看後不要對社會失去希望。推薦你一部親情片《那山,那人,那狗》。前面那四部我看後,我心裡是看一部心裡就挨一刀,看完《那山,那人,那狗》之後心裡的傷疤才慢慢好了。最近《唐山大地震》還不錯,推薦一下。
補充:前面四部電影在迅雷上才收的到,視屏網站上是禁播片。
3. 《雙面膠》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雙面膠》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_MlAvq_bIA0ZCG0jC7gWIw
《雙面膠》
導演: 滕華濤
編劇: 滕華濤、六六
主演: 海清、塗松岩、潘虹、王華英、李明啟、馬恩然、田水、趙寰宇、鄭毓芝、姜海、唐一帆、滕旋、一嵐、張弘銘、馬元、張友、馬惠、馮嘉怡、王華、劉芳、楊皓宇
類型: 劇情、家庭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首播: 2007-06(中國大陸)
集數: 22
單集片長: 43分鍾
又名: Double Sided Adhesive Tape
在編輯部工作的美麗上海姑娘胡麗娟(海清 飾)不喜歡本地男孩娘娘腔的做派,自作主張找了來自東北農村的小夥子亞平(塗松岩 飾)作男朋友。亞平大學剛剛畢業,在一家游戲公司拿著稀薄的薪水,無權無勢的他很不得麗娟母親(潘虹 飾)的歡心。麗娟鬼馬靈精,用計謀迫使母親同意這樁「門不當、戶不對」的婚事。婚後二人的生活非常幸福,小日子過得有來道趣。但是,婆婆(李明啟 飾)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地域、觀念、身份間的差異讓麗娟和婆婆的關系逐漸緊張惡化,誤解、爭吵不斷,往日的快樂溫馨不復存在……
本片根據女作家六六的同名小說改編。
4. 《孝子》,《雙面膠》 是什麼書還是電影
都是小說,電視劇是根據同名小說拍攝的.
《孝子》 作者: 薛曉路
《雙面膠》作者: 六 六
薛曉路
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系副教授
個人概況:
1989-1993 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 獲電影學士學位
1993-1996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電影劇作與理論專業 獲電影碩士學位
1997-1998 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獲工商管理碩士(MBA)研究生證書
1998-2002 中央電視台科教節目製作中心 編導
2003至今 調入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
部分作品:
電影《紫禁城奇戀》 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 編劇
電影《和愛一起長大》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 編劇
電影《和你在一起》 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 編劇
電影《奪子》 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 編劇
電影《秋雨》 編劇
23集電視連續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編劇
20集電視連續劇《天堂鳥》 編劇
22集電視連續劇〈你在微笑我卻哭了〉編劇
22集電視連續劇《讓愛作主》 劇本策劃
25集電視連續劇《浮華背後》 劇本策劃
開設課程:
《電影編劇理論及技巧》、《電影劇本寫作》、《電視劇創作》等文字
六六
六六,安徽合肥人。1995年畢業於安徽大學國際貿易系。畢業後從事多年外貿工作。1999年赴新加坡定居, 從事幼兒教育工作至今。從1999年起,以六六這個筆名開始在網上撰文。2003年以小說《王貴與安娜》蜚聲海內外網壇,被看作繼張愛玲、虹影之後的第三代海外華裔女作家的代表。7月25日下午3點六六做客新浪談代表作《雙面膠》及創作生活。反映都市婆媳關系的《雙面膠》剛一問世就引起關注,被奉為「經典的婚姻教科書」,網上引發了關於都市家庭倫理話題的大討論,並已被改編成話劇及電視劇。
5. 你如何評價電視劇《雙面膠》
雙面膠這部電視劇已經看過了很多年了,劇情的大概內容也就是婆媳之間的戰爭,這場戰爭中充分體現了。家庭面對事情上的理解和應付。家常里短的故事,更體現了家庭是需要愛的。如果婆媳之間總有戰爭,這個家庭一定不會和諧的。處處都你慢著爭吵的火葯味。
我看的這部電影就覺得南北差異很大,兩個人可以相愛,但是兩家老人的思想觀念還是很有分歧的。特別是作為母親的婆婆,總是過多的去干預人家小兩口的生活。最終讓人幸福甜蜜的家庭拆散了。小孫子也從樓上摔了下來。悲催的事情一件接一件,把誰都弄得身心疲憊。最後還以婆婆去世了,兩人和好如初。這個結局還是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真善美。更讓我覺得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不要在這短暫的生命里過多的天補一些傷心,怨恨,抱怨這些東西。可能會辜負了你的人生,辜負了你的生活。
我二十歲看的這部劇,印象深刻。單身的時候,有人介紹鳳凰男,我直接回絕了。因為我想到了雙面膠里的胡麗鵑!!
其實胡麗鵑的媽媽嘴巴上是刻薄一些,但是人心還是很好的。胡麗鵑如果找個上海男人,小日子過得也很好。胡麗鵑的脾氣算很好了,以我的脾氣,早就火山爆發了,錢也是一分不借的。胡麗鵑老公靠著油嘴滑舌,找胡麗鵑借錢,把胡麗鵑一家當atm機了。
其實我爺爺奶奶那輩是農民出身,我爸算是標準的鳳凰男。但是他反對兩家階級地位相差懸殊而結為親家。因為兩家很多觀念不一致,矛盾也會非常多,後患無窮。
有人可能會說,你自己家都是農民出身,憑啥看不起鳳凰男?正因為我家是農民出身,我們太了解農村的那些套路和封建陋習,對農村不抱有純真的幻想。更何況現在很多鳳凰男其實是草雞男。說鳳凰還抬舉了他。
雙面膠給了人很多啟示:
1.
我閨蜜近幾年被家裡催婚催的厲害,她本人在省會城市有一套市值400多萬的房子。她工作後一直在相親,很多介紹人是不大靠譜的,她的相親對象中就有草雞男,無房無車,家裡拿不出首付...閨蜜的父母急於把她嫁出去,讓她跟潛在鳳凰男多接觸。閨蜜跟我聊天,問我要不要妥協?我把婚後可能會出現的矛盾跟她梳理了一遍,她聽後,拒絕了那個男生。閨蜜在去年秋天找到了一個跟她各方面條件匹配的男生,祝她幸福!
2.
另外一個閨蜜結婚的時候,父母給了三十萬現金當陪嫁。婚後,這筆錢就被婆家惦記上了。閨蜜老公的姐姐想在大城市買房,首付都不夠。閨蜜的婆婆、老公成天給閨蜜洗腦,要閨蜜借錢給大姑買房...閨蜜心慈意軟被說動心了。她跟我商量此事,我覺得特別的不靠譜。首先,這筆錢是我閨蜜父母給她的錢,婆家人沒資格指手畫腳。其次,我閨蜜自己名下沒有房產,這筆錢,是她自己買房子用的。再次,把這筆錢借給一個首付都拿不出來的人買房,這筆錢近幾年是根本拿不出來的,不要相信錢會盡快還這種空頭支票的話。雙面膠里就是因為借錢還不上而引發的糾紛,兩家人最好不要把錢攪合在一起。閨蜜也是看過雙面膠的,她最後沒借錢。
2019年了,更新情況。閨蜜2,前段時間拿嫁妝錢和老公的積蓄在當地買了一套剛需的學區房。其間,閨蜜公婆買了一套二手房,想要閨蜜出裝修的錢等等等奇葩事。事情總算告一段落了。
3.我個人是耳朵很硬的那種,怎麼個硬法?我有套自己的做事原則,拒絕任何道德綁架。我結婚後面臨著夫家借車的情況,我都毫不留面的拒絕。我不在乎那些虛的面子、假客套、道德綁架。我的東西只能我做主。最近很火的知否,情節經不起推敲,但裡面很多處事哲學值得大家學習。
4.不要輕易借錢、不要輕易借錢!
不管對方以什麼名義來借錢,什麼投資做生意,承諾給股份、利息什麼的,我都不會動心。
我現在講我身邊的例子。我家是一個江邊的地級市,當地有些融資擔保公司。其中一家公司是一名退休的事業單位老領導成立的,這位老領導就借遍親朋好友(同學、戰友),籌錢成了這家公司。其中還鼓動自己的兒媳回家找自己親戚借錢,兒媳回娘家借遍親戚的錢。(這姑娘太實誠,我一個子都不會借)老領導大幾千萬借給了一家名頭很大的民營企業,這家民營企業在本地各家銀行都有貸款。結果這家企業出事了,老闆負債累累……老領導的老婆不堪重壓,跳湖自殺了。為什麼這些人願意把辛苦攢的錢拿出來?因為老領導承諾給高息。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話一點不假。結婚之前,還是應該多聽父母給出的合理建議,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而且兩個家庭的事,還是應該講究門當戶對的,這里不僅僅是家庭條件相對,還要家庭氛圍相等,原生態家庭太重要了。在婚姻當中,老公在一個家庭里充當的角色扮演非常重要,尤其愚孝,是整個家庭悲劇的導火索
敦煌西邊彩虹很高興
6. 雙面膠電視劇大結局
《雙面膠》影視劇的結局是兩人和好啦。
《2007雙面膠》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sIB6Jwpl7KORtSKDkm1yQw
提取碼:x50s
敘述的是上海女孩麗鵑嫁給了了一個畢業後後留到上海工作的東北地區小伙兒亞平。亞平在丈母娘家的幫助下,上海市區想買房變成家。亞平在爸爸媽媽來上海市前是個上海規范的一般的老公,對媳婦關心體貼,端茶倒水,小兩口形影不離,相愛極其。但家婆來臨後,溫暖的小家庭日常生活逐漸產生變質。
即使在麗娟為亞平生下孩子以後,婆媳之間依然沒有獲得減輕。小寶貝的一句「母親壞」將家中推倒峭壁邊沿。麗鵑因怒失口,將亞平母女逼上露宿街頭的處境,亞平在其母親的煽動唆使下,缺失了理性,玩命地將握拳砸向了麗鵑。
7. 找點電影電視劇。看下。
都說男人必看電視劇,《越獄》。我個人推薦三部國產電視劇:《我的兄弟叫順溜》,抗日戰爭時期故事,情節和演員都很不錯,值得觀看!。。。《李小龍傳奇》,講述李小龍一生的真是寫照,內容完全符合現實,動作片。。。《神探狄仁傑》,偵探題材,看了提高智商的!
8. 如何評價電視劇《雙面膠》
《雙面膠》是一部引發社會討論的電視劇,「結婚不只是兩個人的事情,更是兩個家庭、兩種文化的結合,處理好家庭關系是一門學問」,其實觀眾應該站在一個旁觀者的立場去看待劇中的婆媳沖突,觀眾大可不必將劇情與自己的生活進行實際對照。但是,對於那些家庭矛盾與劇情驚人相似的家庭,就應該更理性地去面對這個問題。」(新華網評) [7]
《雙面膠》有許多明顯的婆媳關系問題,比如「婆婆不滿媳婦亂花錢」、「急著抱孫子媳婦卻不想生」等,也有許多新的問題,比如南北地區的夫妻差異、房子帶給現代人的壓力等是這部戲的另一個主線。與小說相比,電視劇的內容更加豐富,之所以說這個婆媳題材「非一般」,是因為整個電視劇的基調輕快活潑,讓人覺得十分可樂,但同時快樂中又蘊涵著種種無奈和心酸。
上海姑娘麗鵑嫁給了一個大學畢業後留在上
雙面膠海報
雙面膠海報
海工作的東北小夥子亞平。亞平在丈母娘家的幫助下,在上海買了房子成了家。亞平在父母來上海前是個上海標準的普通的丈夫,對老婆噓寒問暖,端茶倒水,小夫妻親密無間,恩愛無比。但婆婆到來後,溫馨的小家生活開始發生質變。婆婆傳統思想嚴重,希望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影響改造上海媳婦,這些思想與麗鵑現代的生活方式完全沖突,婆媳之間的矛盾與日俱增,摩擦不斷升級,倆人變得水火不融。在亞平的父親因病住院後,婆媳之間因為利益之爭而徹底決裂,倆人變得水火不融。即使在麗鵑為亞平生下兒子之後,婆媳關系仍然沒有得到緩解。小傢伙的一句「媽媽壞」將家庭推到懸崖邊緣。麗鵑因怒失言,將亞平母子逼上無家可歸的境地,亞平在其媽媽的鼓動慫恿下,喪失了理智,瘋狂地將拳頭砸向了麗鵑。
9. 雙面膠這樣的電影還有什麼
女人心事
金婚
戈壁母親
非親父子
別與陌生人約會
10. 《雙面膠》這部電視劇最後結局怎麼樣
最後的結局是婆媳和好了。
「男人就像雙面膠,把婆婆和媳婦兩個原來不搭界的女人粘連在一起......」這句描述《雙面膠》的經典之詞,也成了許多處於婆媳緊張關系中男人們的寫照。在電視劇《雙面膠》播出後,六六隨即出版了《雙面膠》的小說,內容和結局都發人深思。
亞平的媽媽,麗娟的婆婆是個傳統思想很重的老人,像所有的固執老人一樣,想著去改變不聽話的洋氣的兒子的上海媳婦。但是麗娟是個獨立自主的姑娘,完全不能接受,婆媳之間矛盾愈來愈深,而丈夫亞平在其中掙扎不已,終於因為男主角父親生病,婆婆媳婦之間關系徹底破裂了。最後因為女主角認為兒子那句「媽媽壞」是婆婆和丈夫一起教兒子,兒子才學壞的,和丈夫表示婆婆和媳婦,只能留一個,這是我家。電視劇中,男女主角得以安穩離婚,一年後再見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