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貂蟬是否實有其人
三國演義中,貂蟬在董卓死後跟隨呂布,呂布死後就沒有交代了。
歷史中,貂蟬這個人物不存在,是歷朝歷代的說書人和小說家虛構的。
在戲劇中有《關公月下斬貂蟬》一戲。「曹操陰險狡詐地將貂蟬送給了劉備,關羽為了不重蹈董草、呂布的覆轍,閉目竟將她斬於月下。」
此外,戲曲中還有《關公月下釋貂蟬》一戲。
-----------------------------------------------------------------------------
貂蟬是個完全虛構而又頗為知名的小說戲曲人物。因為她出自虛構,小說戲
劇家於是紛紛馳騁想你,創造了好幾個不同形象的貂蟬。
在《三國志平話》里,貂蟬姓任,本是呂布的妻室,因在臨洮亂中失散,進
入王允府中。貂蟬因燒夜香,王允撞見,問起情由,於是想出連環計,送貂蟬到
董卓府中,挑撥呂布。呂布一怒,入府殺了董卓。這可能是最原始的故事。值得
注意的是貂蟬原屬呂布之妻,因此王允使用的連環計就未免顯得太卑劣了。
《演義》卻不然。寫王允憂國,貂蟬願意捨身報國。貂蟬的形象顯得高大了。
多年來,《鳳儀亭》的故事即以《演義》為藍本。
元人雜劇中,既有無名氏的《錦雲堂暗定連環計》,又有無名氏的《關大王
月夜斬貂蟬》。後一劇早己失傳,不知關羽何事居然要斬此女?(舊時京劇也有
《斬貂蟬》,應是同出一源的。)但也可以猜想,劇作者是把貂蟬寫成反面人物,
好讓關大王開刀的。
數十年前,粵劇有一出《關公月下釋貂蟬》,新珠、薛覺先都演出過。此劇
筆者未曾寓目,不知所說何事。但既然終於釋放,可見貂蟬還不是太壞。
舊時還有個朱派小生戲《白門樓》,寫呂布在下邳被擒,其中也有貂蟬出場。
貂蟬卻被處理成為忠於曹操反對呂布的角色。她出場唱的搖板是:「老王允定下
了連環巧計,我這里用假意諒他(指呂布)不知。但願得曹丞相大兵齊至,破徐
州俱擒去萬事全休。」然後陳宮上場有事啟秦,給貂蟬擋了回去,不得見面。陳
宮痛罵貂蟬是蘇妲己。後來張遼再闖入報告呂布的畫戟赤兔馬俱被盜去,貂蟬還
說「溫侯威名誰不怕,無有戟馬也勝他。」還是穩住呂布。隨後曹兵擒了呂布、
貂蟬,曹操上場,先帶貂蟬,他唱的是:「貂蟬女好妙計蓋世功果,獻連環救得
了漢室山河。叫人來送貂蟬養老宮坐,太平時也許她安然快樂。」原來在下邳之
戰中,貂蟬做了里應外合的角色,這真是大大出人意外的情節了。
上面已有五種不同類型的貂蟬。最近看到電視劇《三國春秋》,發覺貂蟬的
形象又更高大。因為它最後加插一段,說的是貂蟬不願嫁與呂布,為了自己的崇
高與清白,一條白練,自縊身亡了。
《鳳儀亭》以後,貂蟬的「歷史使命」原已完成。讓她成為呂布的妻或妾,
固然未嘗不可,但總使人覺得此事「了而示了」,倒不如「一納頭憔悴死」來得
干凈利落。照我看,這未始不是一種進步。
貂蟬本來是個虛構中的人物,憑你怎麼捏合都不妨事。
史書上只有這樣兩句話:「卓常使布守中閣,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
心不自安。」本來與王允無關。但有人又從《開元占經》卷廿三查出另一種出處:
「《漢書通志》:『曹操未得志,先誘董卓進貂蟬以惑其君。』」(見平步青
《小棲霞說稗》)那麼,貂蟬又實有其人了,不過這貂蟬卻是董卓找來蠱惑漢獻
帝,而且是曹操教唆的。
真是越弄越胡塗了。
-----------------------------------------------------------------------------
一
每當我讀及《關公月夜斬貂蟬》、《關公與貂蟬》等劇目或故事內容的時候,就會想及「關公戰秦瓊」的有趣典故。因為從有據可考的史書《三國志》中,根本就找不到貂蟬這個人物,更遑論關羽認識貂蟬,斬呀、放呀更是子虛烏有了。那為什麼自元朝以來的雜劇、戲曲舞台上,以及民間傳說中,一直流傳演繹著相關的故事呢?
如果我們從漢民族的文化發展史角度來審視、思考,便會發現,關羽與貂蟬從沒關系,到有關系,再使這種關系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正是漢民族的倫理道德觀念在不同歷史時期發展變化的形象體現。
二
既然把關羽與貂蟬之間的關系演化歸結為漢民族倫理道德觀念在不同歷史時期發展變化的作用結果,那就有必要理清這兩個人物的歷史由來,以及如何從歷史人物轉化成為藝術形象,並被編寫在了一起的。
1
據西晉陳壽撰著的《三國志·關羽傳》以及相關篇章,證明關羽確有其人:「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①雖生年不詳,但卒年有記,因與張飛一起扶助劉備成就一番霸業而揚名天下,又因忠勇仁義之高風亮節而為後世景仰推崇,走向神壇。然而在《三國志》中卻找不到有關貂蟬的記載,是否真有貂蟬其人,還是一個大問號。如此,即可證明關羽與貂蟬應無關系。
那麼,二者又是如何發生了關系的呢?這還得從南朝裴松之為《關羽傳》轉引的《蜀書》中記載的關羽與曹操間的一樁風流公案證起:
「曹公與劉備圍呂布於下邳,關羽啟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臨破,又屢啟於公。公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②
同一內容還見於《獻帝傳》和《華陽國志》,前者更加明確指出秦宜祿的前妻為「杜氏」:
(秦宜祿)為呂布使詣袁術,術妻以漢室宗女。其前妻杜氏留下邳。布之被圍,關羽屢請於太祖(曹操),求以杜氏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見之,乃自納之。③
如上史料記錄了關羽曾向曹操請求娶呂布的部下秦宜祿之妻的行為。猛間讀及,今天的人們或許會對關羽的這種行為感到不解,但是如果對漢代末期的社會倫理道德風尚有所了解,就會不足為奇了。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應該知道「曹丕乘亂納甄氏」的故事。這甄氏原是袁紹二兒子袁熙的妻室,曹操攻破鄴城,曹丕隨軍開入,首先跑到袁家,將甄氏據為己有。此事正史《三國志·文昭甄皇後傳》裴注轉引的《魏書》中即有記載,甄氏死後還被追封成了皇後。
此外,劉備平定益州後也娶了同宗劉瑁的寡婦吳氏,孫權不僅僅是娶了陸尚的寡妻徐夫人,而且論親緣關系,這徐夫人還是他的表侄女。
由此可知,這種娶人婦為妻的行為在當時的社會生活中並不忌諱。可是,自宋朝往後的人再讀及這則發生在關羽身上的事情時,便覺得難以接受了。由於宋代統治者的極力推崇褒獎加封,關羽已經聲名顯赫起來,有關他的事跡也開始廣為流傳,但都是與統治階級所宣揚的「忠義仁勇」思想相一致的美化神化之內容,更何況自宋朝以來的理學家們,極力強化「三從四德」、「三綱五常」等封建倫理觀念,宣揚「遏人慾而存天理」的禁慾思想,並極盡歧視、壓迫婦女之能事,強調「一女不事二夫」等禁錮婦女思想行為的倫理道德觀念,而《三國志》等史書上這檔子故事,豈不是往統治階級推崇的道德完人臉上抹了一鼻子灰!
怎麼辦?自然是想否定掉了。明代有個名叫鄭以偉的人讀了這條史料後,憤然寫了一首《舟中讀<華陽國志>》詩:
「百萬軍中刺將時,不如一劍斬妖姬。
何緣更戀俘來婦,陳壽常璩志總私。」④
作者把一肚子怨氣都發泄到史官身上,說陳壽和常璩在史書中提及關羽這件不甚光彩的事,是因為對關羽有偏見怨私。
中華書局的四庫備要本《三國志》的《蜀志》開卷,有清乾隆皇帝的一道上諭,亦是相同觀點:
「關帝在當時,力扶炎漢,志節凜然。乃史書所謚,並非嘉名。陳壽於 蜀漢有嫌,所撰《三國志》,多有私見,遂不為之論定,豈得謂公?……」⑤
深受南宋朱熹《通鑒綱目》「尊劉貶曹」思想影響的元末明初作家羅貫中,在塑造關羽這一「忠義完人」形象時,不但自動棄置這一史料不用,更把關羽描畫成一個不近女色的禁慾主義者。
2
但是無論是發牢騷,還是用行政方式進行干預,抑或是裝作看不見,畢竟史書昭昭存世,實在有損關聖帝的「高大全」形象。因此,只好設法為關羽開脫補救了。
如何補救?顯然不可能去篡改或刪除前朝史書中的相關內容,於是受封建倫理道德觀念影響、贊同「尊劉貶曹」史觀、崇敬關羽的文化人及民間藝人們便派上了用場,也就是選擇了用藝術手段來為關羽正名。
現在看來,當時的文人墨客的第一動機就是要把關羽求娶他人婦的瑕疵遮掩過去,或是抵消掉。辦法最好還是以毒攻毒,你不是說關羽對女色動心嗎?那我偏塑造出一個不為女色所動心的關羽!
他們遂通過對前人文藝作品的蛛絲馬跡的牽強附會,撰出了一個有理由成為關羽刀下之鬼的替罪羊——貂蟬。
在《三國志平話》里,貂蟬姓任,本是呂布妻室,因臨洮亂中失散,遂入王允府中。貂蟬因燒夜香,被王允撞見,問起情由,於是想出連環計,送她入董卓府中,挑拔呂布,誘使他殺了董卓,此其一。
元代無名氏《錦雲堂美女連環計》雜劇亦說貂蟬姓任,小字紅昌,因曾被選入宮中掌貂蟬冠,故以「貂蟬」為名。後配與呂布為妻,在陣中失散,流落王允府中。王允利用她行使「連環計」,挑拔呂布殺了董卓。此其二。
《三國演義》則說貂蟬本是王允府中的歌妓,美而聰慧,王允待若親女。因見董卓暴虐,漢室將傾,她慨然協助王允行使「連環計」,以身飼虎,巧妙周旋於董卓、呂布之間,使二人反目。呂布助王允誅殺董卓,以她為妾。曹操擒殺呂布後,將她載回許都。此其三。
……
如上大同小異的人物關系,顯然又是由史書上所記的董卓「侍婢」和呂布之「妻」附會而來:
「卓性剛而偏,……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布拳捷避之,……由是陰 怨卓。卓常使布守中閣,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 《三國 志·呂布傳》)。⑥
「布欲令陳宮、高順守城,自將騎斷太祖(曹操)糧道。布妻謂曰:『將 軍自出斷曹公糧道是也。……妾昔在長安,已為將軍所棄,賴得龐舒私藏妾 身耳,今不須顧妾也。』布得妻言,愁悶不能自決。」( 《呂布傳》裴注轉 引《英雄記》)。⑦
至此,替罪羔羊合情合理地編出來了,便開始了「時光倒轉,還原歷史本真」的精彩一幕,同樣還是下邳之圍,這一回則是劉、關、張水淹下邳,擒了呂布。張飛俘虜了身為呂布之妻的貂蟬,並送給關羽鋪床疊被。關公夜讀了《春秋》,看到《春秋》書內盡都是妖女嬋娟害人誤國,聯想到權臣篡位,即董卓父子,妖女喪夫,即貂蟬也! 因此,他決意殺掉貂蟬,以除禍根。
雖然元、明兩代已有《關公月夜斬貂蟬》雜劇問世,惜無存本,難知詳情,但通過清代戲劇舞台上流行的《斬貂》這出戲的劇情,我們不難窺見元、明雜劇「斬貂」的大致輪廓。
這樣,本來在歷史上互不相識,在《三國演義》里互不相乾的關羽和貂蟬,就如此「藝術」地走到了一起,並且再難分開。
3
關羽一刀斬殺妖女貂蟬,甚是痛快,足以為這位「忠義完人」正名了。但 是不想又斬出了新問題。作為「義貫千古」的關聖大帝,前世竟對一個有助於國家的弱女子實施過兇殘,極為有損其完美形象,著實是有點弄巧成拙了。於是便有人出來為關聖帝辯白了——
武樗癭於所編《三國劇論》中的《論斬貂蟬》一文中言道:
「……若關公者,熟讀《春秋》者也。西子奉勾踐命,志在沼吳,與貂蟬奉司徒命,志在死卓、布父子,同一轍也。關公不責西施,而乃月下斬貂蟬。余敢謂關公聖人,必不為此殺風景事。」(周劍雲主編《菊部叢刊》)。⑧
在這種要求進一步美化關聖人的思想感情支配下,關羽與貂蟬之間的關系,便又有了進一步的演繹。
近代粵劇曾有一出《關公月下釋貂蟬》的劇目上演,民間亦有《拒色》的故事流傳,大意如下:
曹操打敗呂布後,依謀士計策,要把貂蟬賜給關公,意在迷惑關公鬥志,並離間他與劉備、張飛兄弟關系。不料關公不貪美色,拒不接納。曹操便下令處死貂蟬。貂蟬聞言,傷心哭啼,擾得關公心煩,訓斥貂蟬道:「你先跟董卓,後嫁呂布,一女二嫁,醜事作盡,還哭什麼?」貂蟬說:「關將軍,那不是妾身的罪過,是王恩公設連環計求妾嫁他二人為國除害。妾舍清白之身以成大義,今反成罪人要被處死,想來怎不令人痛心?」關公無言以對,惻隱之心蒙生,問貂蟬可有逃生寄身之處?貂蟬自言舉目無親,若得逃生,但願隱居山林,削發為尼。關公當即取些銀兩衣物交給她,令其速速逃去。貂蟬說:「將軍仗義救我,可我柔弱女子, 怎逃得出這軍營城池?」關公略作沉思,決心一不做二不休,救人救到底,遂集合一隊騎兵,讓身穿軍衣的貂蟬混在其中,親自帶隊出城,直送到前山凈慈庵,把貂蟬安頓好,這才調轉馬頭返回城中……後來劉備、曹操知道後,無不誇贊關公是一個不貪美色的真英雄。
讀罷可知,關羽已從一個只知忠義不懂情愛的英雄轉化成為心懷惻隱之心的性情中人,但總歸還是一個只知堅守忠義,不講兒女情長的超級神化偶像。這反映出雖然封建時代已在逐漸沒落、崩潰,但是由於資產階級革命的不徹底性,從而使得束縛漢民族上千年的腐朽的封建倫理道德觀念,很難短時間內從人們的思想認識中剔除干凈。
4
從二十世紀初資產階級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封建專制制度,到二十世紀中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歷經半個世紀的探索真理、浴血奮斗,先進的民主、平等、自由思想才終於取代了愚昧落後的封建專制等級思想以及所依附的倫理道德觀念,成為中華民族走向改革開放、富民強國新時代的思想基石。在這樣的環境下,被封建統治者神化成為關聖大帝的關羽,也重新返回人間,逐漸轉化成為一個歷史的、文化的、民俗的人物。關於他與貂蟬之間的故事,亦因除去了封建倫理道德枷鎖對文化人思想的束縛,得以創作演繹出富有時代精神的嶄新內容。新編川劇《貂蟬之死》即為一例:
該劇說劉備、關羽、張飛隨曹操攻呂布,曹操水淹下邳。貂蟬為救滿城百姓,遣秦宜祿送書於素所傾慕的關公,請關公稟告曹操以民為重,立即退水。關公原以為貂蟬有貌無德,今得知她憂國憂民,頓生愛慕之情。數日後,秦宜祿與侯成、宋憲縛呂布而降。曹操縊殺呂布後,為籠絡關公,將貂蟬賜給他。成婚之夜,貂蟬柔情脈脈,為關公即興而歌《傾心曲》,關公亦心曠神怡。劉備恐關公迷戀貂蟬,為曹操所用,遂以送禮為名,提醒關公勿忘「扶漢興劉」。關公為忠於桃園結義之情,建功立業,欲遣走貂蟬。貂蟬突遭此變,深感絕望,在向關公痛訴衷腸後拔劍自刎。
這部劇作與封建時代的《斬貂》劇相比較,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因為舊時代無論是「斬貂」還「釋貂」,皆是用編造故事來宣揚封建統治者需要的封建倫理道德觀念,達到毒化人民精神,供其奴役的目的;而當代的「關公與貂蟬」劇作,則是以歷史故事為素材,藝術地探討、演繹人性、人情所應該發展的趨向,給觀眾以美的享受。劇作不但突破了封建統治者鼓吹的狹隘的忠君之「義」,更增添了富於人性化的「情」,從而賦予了關羽和貂蟬這兩個藝術人物以新的時代精神內涵。
三
綜上所述,通過關羽與貂蟬之間關系的發展變化,首先我們不難理出一條漢民族在封建社會時期倫理道德觀念發展演變的清晰脈絡來。正是統治階級所宣揚的為其統治服務的倫理道德之思想觀念,引導、影響和催化了文藝作品中關羽與貂蟬關系的產生與不斷演化。
其次,通過關羽與貂蟬的關系在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社會制度下所發生的質的變化,證明一旦那種禁錮民族思想的陳腐倫理道德觀念隨舊制度的消亡而式微,新的思想觀念必將影響文學藝術的創新和發展,也必將會使關羽與貂蟬之間的故事在更廣闊的藝術天地里演繹的更為豐富多彩。
注釋
①②:1982年中華書局標點本《三國志·蜀志》卷三十六 第939頁。
③:1993年山西人民出版社《人·神·聖 關公》梁志俊主編 第40頁。
④:同上 第41頁。
⑤:1994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孫犁代表作》 第564頁。
⑥⑦:同① 第387頁。
⑧:同① 第389頁。
㈡ 林黛版貂蟬是哪個電影
電影1958年版《貂蟬》,絕對無誤
㈢ 貂蟬的電影劇情
漢獻帝初平元年,奸臣董卓為避討董各路大軍,挾帝遷都長安,百姓不肯隨行,董乃舉火將洛陽付之一炬,百姓扶老攜幼,倉皇就道,哭聲遍野。貂蟬父母在途中身亡,貂蟬伏屍哭拜,聲淚俱下。
貂蟬獨至長安入司徒王允府為婢女。袁術下書與張溫將軍密謀,不料書信錯投董卓義子呂布府,呂布連忙將此事報告正在郿塢私邸行營大宴百官的董卓,張溫當即被殺,人頭獻上,在座諸臣個個心驚。
王允回府後愁眉不展。貂蟬心知大勢難挽,奸賊難除,又想到諸侯興兵,憂國憂民,不禁對月祈禱。誰知王允聽到了貂蟬之禱詞,心生一計,便向貂蟬下拜,貂蟬答應依計除掉董卓和呂布。
呂布在虎牢關三英戰呂布時失落金冠,十分懊惱。王允不惜家珍,以珠寶打造金冠一頂,贈與呂布。呂布手捧金冠大喜過望,決定過府回拜王允。呂布與貂蟬在王允府一見鍾情。王允順水推舟,答應將貂蟬嫁與呂布。貂蟬內心對呂布十分矛盾。
王允在府設宴,請董卓觀舞。貂蟬舞姿婆娑,令董卓垂涎三尺。王允便將貂蟬送與董卓。王允在府門外看著貂蟬乘輦隨董卓而去,不禁悲喜交加。
呂布聞聽貂蟬被王允送給董卓,怒氣沖沖直闖王允府興師問罪。王允卻說是董卓為呂布將新婦接回。呂布到太師府,得知貂蟬成了董卓的如夫人,又驚又怒。呂布來至太師府後堂尋貂蟬,卻被董卓逐出。自此對董卓心懷怨恨。董卓女婿李儒向董卓獻計,多賜呂布金帛以安其心。
呂布隨董卓出行,趁機溜回太師府與貂蟬相會。二人相會鳳儀亭,細語溫存。貂蟬以激將法鼓動呂布反對董卓。正在此時,董卓回府,見狀大怒,擲戟於呂布。呂布逃出太師府。貂蟬對呂布情意綿綿,恩仇難分。
李儒勸董卓將貂蟬賜予呂布。貂蟬卻向董卓訴苦,令其不從李儒之計。董卓被貂蟬說動,又決定帶貂蟬共赴郿塢。李儒再次勸諫董卓,反受董卓斥罵。貂蟬和董卓啟程赴郿塢,呂布在道旁見輦內假裝垂淚的貂蟬,心中洶涌不平。
貂蟬和董卓一路行至郿塢,從此沉醉林園,不問別事。貂蟬在郿塢私邸中感嘆自己命運多舛,思念呂布,難以自已。呂布重上鳳儀亭,睹物思人。二人兩地相憶,情深意重。
呂布至王允府計議。王允打消了呂布的顧慮,呂布決意殺董卓,並折矢為誓。天子使者至郿塢傳詔。董卓聞聽天子要禪位於他,心中大喜,連忙回長安。不料半路伏兵四起,李儒等皆被殺。董卓喚呂布救援,卻被呂布一戟刺死。
王允見董卓已死,忙趕至郿塢見貂蟬。貂蟬原想大事已成,王允卻讓她斬草除根,在次日慶功宴時刺死呂布。貂蟬勸說王允收回成命,王允再三不從。王允正要向貂蟬授劍,呂布卻興沖沖地趕來見貂蟬。貂蟬勸他急流勇退,呂布不以為意。貂蟬眼見次日就要奉命殺死意中人,備受煎熬。
次日,呂布大擺慶功宴。王允提議請貂蟬舞劍助興。貂蟬執劍起舞,幾次欲將手中三尺寶劍刺向呂布,卻次次都難以痛下狠手,最後意欲自刎了卻此生,幸被呂布救下。王允眼見二人真情難舍,終於鬆口同意讓二人成婚。
新婚的呂布和貂蟬離開長安,共赴前程。正所謂:「司徒妙計設連環,小說誇張史不傳。多少美人關大計,千秋不止一貂蟬。」
㈣ 貂蟬秘史的相關影視
時間 電視劇/電影名稱 演員
1958 《貂蟬》 林黛
1976 《三國春秋》 歐陽佩珊
1987 《貂蟬》 利智
1988 《貂蟬》 潘迎紫
1994 《三國演義》 陳紅
1995 《三國英雄傳之關公》 邱於庭
2001 《蝶舞天涯》 陳紅、楊曉芳
2002 《曹操與蔡文姬》 寧靜
2009 《終極三國》 任容萱
2010 《三國》 陳好
2011 《貂蟬秘史》 楊思琦
㈤ 有哪些關於貂蟬 西施的電視劇或電影
《英雄》(穎兒)、
尤小剛新作《西施秘史》(鄔靖靖)、
《卧薪嘗膽》(安以軒)、
《西施》(蔣勤勤)、
《爭霸傳奇》(郭羨妮)、
1983年版的《西施》(董智芝)、
《戰國紅顏》(張敏)、
台灣華視《西施》(馮寶寶)、
1984年亞視《西施》(黎燕珊) 、
《古吳春秋》(曹穎)、
《孫子大傳》(班嘉佳)、
《越王勾踐》(周揚)
㈥ 關於貂蟬的電視劇
關於貂蟬的電視劇:《武神趙子龍》、《三國演義》、《曹操與蔡文姬》。
《武神趙子龍》是程力棟、國建勇、袁英明執導,由林更新、林允兒、金楨勛、賈青、高以翔、郭冬冬、孟子義、古力娜扎、嚴屹寬、趙櫻子、范雨林、鄒兆龍、孫驍驍領銜主演的古裝劇。
該劇講述了趙子龍傳奇的一生,每每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大敗曹操,挽救蜀漢於危急時刻的故事。
劇評
《武神趙子龍》以倚天劍、青釭劍兩柄「護國神器」的作用闡述開篇,快節奏的背景敘述加上傳奇的故事令畫面十分具有歷史質感。與同類型電視劇動輒較長篇幅鋪陳背景的情況相比,該劇選擇緊湊的節奏設置,擠掉多餘的「水分」,僅用五分鍾就將全劇的故事背景充分展現,滿足了現代觀眾的高效觀劇需求。
㈦ 有沒有關於貂蟬的電視劇或電影
貂蟬
大陸版電視劇《三國演義》和《呂布與貂蟬》 陳紅兩次飾演貂蟬
香港亞視70年代電視劇《三國春秋》歐陽佩珊
香港亞視86年電視劇《貂蟬》利智 (亞視當時開拍「四大美人」系列,此為其中之一)
《曹操》 曹穎
台灣版電視劇《三國英雄傳之關公》 邱於庭
《曹操與蔡文姬》 寧靜
邵氏電影《貂嬋》 林黛
台灣版電視劇《貂嬋》潘迎紫
《關公》 李馨雨
㈧ 歷史古裝片《貂蟬》,也被稱為什麼類型的電影
《貂蟬》是黃梅調電影
黃梅調電影是中國影史上極為獨特的類型之一,就其商業意義而言,自1950年代後期開始,約莫十個年頭,香港、台灣、乃至整個東亞地區的華語電影海外市場,幾乎全都籠罩在黃梅調的風潮中;只要是古裝文藝敘事作品(而非武俠打鬥),很少不用黃梅調歌唱推展情節的,即便在功夫武打影片全面興盛之後,黃梅調的余溫也仍然持續至80年代初。
【TSD,M】
㈨ 歷史上有貂蟬這個人嗎 貂蟬最後是怎麼死的
貂蟬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美女,也曾登場於歷史小說《三國演義》,與西施、楊玉環、王昭君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認為呂布部將秦宜祿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蟬。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另外有貂蟬同名電影、電視劇。
據學者孟繁仁先生考證:貂蟬,任姓,小字紅昌,出生在並州五原郡九原縣木耳村,15歲被選入宮中,執掌朝臣戴的貂蟬(漢代侍從官員的帽飾)冠,從此更名為貂蟬。漢末宮廷風雲驟起,貂蟬出宮被司徒王允收為義女。不久董卓專權。王允利用董、呂好色,遂使貂蟬施「連環計」,終於促使呂布殺了董卓,立下功勛。之後,貂蟬為呂布之妾。白門樓呂布殞命,曹操重演「連環計」於桃園兄弟,遂賜予關羽。貂蟬為不禍及桃園兄弟,「引頸祈斬,」被關羽保護逃出,當了尼姑。曹操得知後抓捕貂蟬,貂蟬毅然撲劍身亡。 貂蟬故里在忻州市東南三公里的木芝村,位於從太原或忻州去禹王洞的途中。木芝村原盛產木耳,故名木耳村,後因村中槐樹下發現一株千年靈芝,遂改名叫木芝村。村中傳聞,早在貂蟬出生前三年村裡的桃杏就不開花了,至今桃杏樹依然難以成活,是說貂蟬有羞花之貌的緣故。村中原有過街牌樓、前殿、後殿、王允街、貂蟬戲台和貂蟬墓。時過境遷,這些建築都成了廢墟,墓冢在浩劫中又夷為平地。遺址中常有古代磚、石構件、銅幣、陶瓷殘件出土,據說都與貂蟬有關。 現在旅遊景點叫貂蟬陵園,是近年鄉民在墓地原址上復原築砌的。陵園位於村之西南,佔地面積4000餘平方米,四周圍以紅底黃瓦波浪式龍形圍牆,在麥海茫茫中,光艷奪目。門檐上懸「貂蟬陵園」橫匾,兩側有「閉月羞花堪為中國驕傲;忍辱步險實令須眉仰止」金文機聯。陵區北院內建拜月亭和鳳儀亭,後部建青石墓台,台前有貂蟬像碑,在飄帶動態下,貂蟬步履閑雅,婀娜多姿,猶有「閉月羞花」之貌。南院建仿古建築20間,辟為「貂蟬彩塑館」,反映貂蟬「不惜萬金軀,何懼險象生」驚天動地的一生。 鄉民傳說,桃園三兄弟得勢後,便把貂蟬送回故里,老死後就埋在這里。又說貂蟬撲劍自戕,關羽得知後將遺體護送回故鄉安葬。所以後殿有關羽像,殿前有表示貂蟬演戲的戲台,都是報答關羽拒殺和護送之恩。另在定襄縣東南的中霍村是呂布故里,有「霍清泉」、「智擒赤兔馬」、「歪脖子樹」等民間傳說,都與呂布有關。所以民諺有「忻州沒好女,定襄沒好男」,是說因為有貂蟬和呂布之故,從此,忻州再也生不出好看的女人,定襄也生不出帥氣的男人了。
(轉自網路)
㈩ 香港電影發展史
香港電影史的發展應該從電影傳入香港開始,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路易.盧米埃爾在法國巴黎公映了《盧米埃爾工廠的大門》、《火車到站》、《水澆園丁》等世界上最早的影片。這一天,被世界各國電影界公認為「電影時代的開始」。1896年初,路易.盧米埃爾的助手來了香港放映這些影片,而電影就是這樣傳入香港。自他離開後,香港電影直至1898年才再有活動。1903年,香港放映過一些很短的紀錄片,每次放映十套以上。直至1903年10月5日,香港才有整部故事片公映。有關報導是這樣的:「現在中環街市對面,即同記辦館面前,准十五晚開演「成套戲本」(即整部電影)。」這部電影是法國導演下.齊卡當年的一部名片《基督的受難》。
1907年,香港有不少電影院紛紛開辦,而且公映的次數和數量都較以往為多,因此被視為香港電影事業的第一個高峰年代。
1909年完成的《偷燒鴨》,是上海「亞細亞影戲公司」在香港拍攝的一部默片諧劇。該片的導演梁少坡同為該片的主角,故事講述一個小偷(由梁少坡飾演)想偷燒鴨,卻被警察捉住了。劇情十分簡單,但不乏詼諧動作。
值得注意的是,《偷燒鴨》雖在香港攝制,卻並非香港電影公司的作品。該片出品人布拉斯基後來結束了他在上海的電影事業,回美國路經香港時,和黎民偉合作製作了香港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莊子試妻》,並因而催生了香港電影事業,而黎民偉更被譽為「香港電影之父」。這部電影的出現,象徵香港電影史啟蒙期的終結,萌芽期正式開始。
黎民偉是廣東新會人,他曾拍攝反映孫中山在廣東的革命活動、北伐、淞滬抗戰等中國近代史重要事件的紀錄片《勛業千秋》和《淞滬抗戰紀實》,自1913年起,他拍攝了香港第一部故事短片《莊子試妻》、第一部故事長片《胭脂》、第一部新聞紀錄片《中國競技員赴日本第六屆遠東運動會》、開辦香港第一間華資影院「新世界戲院」、創立香港第一間製片機構「民新製造影畫片公司」……。
據《中國電影發展史》記載,香港的第一部故事片《莊子試妻》在1913年出產,編導是黎民偉、攝影師是羅永祥,主要演員是黎民偉和嚴珊珊。
黎民偉原為劇社的主持人,又怎樣開始拍起電影來?原來他對電影一向很有興趣,於是透過羅永祥的介紹,認識了路經香港的布拉斯基,他們商談合作拍片成功,便由布拉斯基提供拍片所需的設備和基金,利用劇社的布景和演員,以「華美影片公司」的名義製片和發行,拍成了《莊子試妻》一片。
《莊子試妻》改編自當時的粵劇《莊周蝴蝶夢》,取材於其中「扇墳」一段。劇情大意是:「莊子之妻,夫骨未寒,便有了新情人。為了討好新歡,她不惜擾及死去不久的丈夫的墳墓。而這個新歡實則是莊子扮的,他只是詐死來考驗他的妻子對他是否忠貞。
《庄》片的主角是莊子之妻,由黎民偉反串演出。片中婢女一角由黎民偉的妻子嚴珊珊飾演。嚴不僅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個電影女演員,還是中國第一個電影女演員。
《庄》片利用陽光露天拍攝,香港實地取景,而片中人物都穿了民初的服裝。本片更使用攝影特技,把莊子的鬼魂拍得忽隱忽現,加強戲劇效果。
「聯華」香港分廠一向都是拍默片,雖然當時有聲電影興起,創辦人卻不敢冒險。於是,第一部粵語有聲片就由上海「天一電影廠」的湯曉丹執導拍成,這就是《白金龍》。
有聲電影問世後,香港的電影公司紛紛拍攝有聲片。1934年「聯華」香港分廠解體,黎北海另創了香港第一家有聲電影製片廠「中華」,並導演了一部局部有聲片《良心》(1933)及第一部有聲片《傻仔洞房》(1934)。%C8lc5^,w
與此同時,不少電影公司還依著傳統,拍攝了不少默片,其中有「振業」出品的《呆佬拜壽》(1933)、「國聯」出品的《落花飛絮》(1933,是在越南攝制的,字幕亦是越南文)。故此,1933年至1934年間,可說是默片與有聲片共存的時期。
進入1935年,香港已沒有默片生產,香港電影正式步進有聲時代。
從1935年開始,香港的粵語片產量每年遞增,從1935年的32部增至1937年的85部,增幅超過一倍。1935年,受到抗日熱潮的影響,香港生產了多部愛國電影,其中包括「大觀影片公司」出品的《生命線》。該片由關文清執導,吳楚帆、李綺年主演,電影的主題鼓吹抗日救國。當時香港政府為怕開罪日本帝國主義,一切直接抗日的言論一概被禁。因此,《生命線》亦難逃被禁的命運,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被禁映的電影。
1936年,社會教育片成了香港電影的主流。這是由於政府當時正提倡「新生活運動」,及香港社會提倡的「反蓄婢運動」。邵醉翁執導的《廣州-婦人》、《博愛》即屬此類作品。
除了「社教片」之外,「愛國片」在同年增多了產量,包括關文清的《抵抗》、姜百合的《女間諜》等等。當然,故事片在香港電影史上從來也並未受過忽略。1936年的代表作之一就是由南海十三郎編導的《兒女債》一片,由林坤山、吳楚帆主演,影片以親情為主題。
1937年,由於「七七事變」的發生,香港抗日氣氛高昂,因此電影工作者也紛紛開拍抗日愛國片,頓時間,「愛國片」成了主流,在1937年出產的85部故事片之中,就有25部為「愛國片」,產量可謂驚人。
芸芸「愛國片」之中,由香港電影工作者集體編導、演出的《最後關頭》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經典之作。影片描述中國一班大學生對「國難當頭」的覺醒。當時參與影片製作的全是義拍,可見電影工作者對國家的熱愛,以及團體合作的精神。
1938年,「愛國片」繼續盛行,得獎的《血濺寶山城》是其中一個例子。同年香港第一部彩色的電影《廣州一婦人續集》、第一部功夫片《方世玉打擂台》及第一部國語片《貂蟬》亦相繼出現了。隨著《貂蟬》的出現,香港進入了粵語片與國語片並存的時期,國語片的產量漸多。
同年亦有九部粵劇電影出品,《女兒香》是南海十三郎自編自導之作,而馬師曾的首本戲《賊王子》亦是當時重要的粵劇電影之一。
1939年秋,受到歐洲國家的戰爭所影響,1940年的港產片產量下降到不足90部。1941年12月日本入侵香港,使香港電影業陷入低潮。「大觀電影廠」及其他電影設施被炸,大量的香港電影拷貝和底片也被燒毀或遺失,以致1945年前出品的近600部影片,只有百分之一殘留至今。到1946年初,香港電影業處於完全停頓狀態,在這期間,只有一部反英的故事片和幾部由日本電影公司拍攝的紀錄片問世。由於戰爭期間造成的交通困難,當時大多數戲院放映的都是戰前製作的粵語片。
戰後初期,電影製片廠的數目較戰前為少,「大中華」是其中一個較有規模的,因為它擁有李麗華、周璇等上海明星,以及名導演朱石麟和吳祖光。1946年至1949年,「大中華」生產了34部國語片和8部粵語片,可惜到了1949年,產量卻愈來愈少,被迫關門。
總括來說,日本入侵對香港電影業造成了很嚴重的破壞。香港電影經歷了四年的停產,才在1946年上映了戰後首部港產片《情陷》。而到了1940年末,上海電影界很多左派人士為了逃避反動派的政治壓力,或中國大陸通貨膨脹的影響,紛紛定居香港。故此,香港的國語電影業便愈來愈蓬勃,到了七十代初更達至高峰。
起飛歲月
香港電影在二次大戰後迅速復興,而在1949年以後漸趨蓬勃,不無原因。1949年後大批中國大陸的電影工作者因政治及經濟理由紛紛南下,在香港設電影廠,跟本地影人合作拍攝國、粵語片,使香港成為南中國唯一的也是最大的電影中心。再加上五十年代中期,星、馬電影勢力過渡到香港,以及香港原有被美、日、歐電影文化所帶來的沖擊,遂令香港電影邁向成熟的雛型。
五、六十年代是國、粵語片起飛的時期,其中由四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更是粵語片的盛產期。這段黃金時期粵語片有以下幾個主流:
粵劇戲曲片
據估計,在五十年代每年就有200部粵劇戲曲片問世,差不多每三部粵語片之中就有一部是粵劇片,而在1958年更達到了高峰,這一年的160部電影中,粵劇佔了一半。
「舞台式」的粵劇片基本上製作費不高,電影技巧也不特別考究,因為大多數都沿用粵劇舞台上的大老倌演出,只唱主要情節,其餘的排場做手都不嚴格。因此,這類戲曲大多被揶揄為「五日鮮」、「七日鮮」。當然其中也不乏製作認真,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的不朽經典,如《帝女花》(1959)、《紫釵記》(1959)、《李後主》(1968)等。而戲曲片的演員亦有不少為人熟悉的名字,包括:任劍輝、白雪仙、新馬師曾、薛覺先和林家聲等等。
至於粵劇戲曲片為何會在五十年代大受歡迎呢?這是因為戰後粵劇發展蓬勃,進棚看戲成為上流社會的消費享受。至於一般市民只好聽電台話劇或聽粵曲,有見及此,電影公司便把大量經典粵劇拍成電影,讓戲迷可以以低廉的戲票欣賞傳統的粵劇戲曲。
文藝片
這時期的文藝片背景多為民國或當代,講求戲劇結構,又或改編自中外文學、流行小說,或襲取荷里活通俗劇的故事模式。而提到這類環繞家庭倫理、男女之愛的文藝片,就不得不提粵語片電影公司中的佼佼者:聯合電影有限公司「中聯」。
「中聯」創建於1952年,共生產了44部電影,出品了不少粵語片中的經典,如李鐵的《危樓春曉》(1953)、《天長地久》(1955)、楚原的《可憐天下父母心》(1960)等等,都是家傳戶曉的作品。
「中聯」的21位精英,有見於影藝界充斥著粗製濫造之歪風,遂以認真的拍攝態度、主題健康的電影信念為大前提,創辦「中聯」以抗衡媚俗投機而質素低劣的「七日鮮」貨色。這批電影界精英包括導演李鐵、吳回和十三位著名演員:吳楚帆、張瑛、張活游、白燕、黃曼梨、紫羅蓮等等。
「中聯」電影每每針對香港社會種種問題,批判上流大亨的偽善丑惡,帶有濃厚的教化意味,更大大提升了中國電影的美學層次。大概是因為過份執著於傳統道德使命,「中聯」漸漸跟時代脫節。到1967年,它也隨著粵語片的息微而關閉,但其對香港電影的影響是絕不容忽視的。
古裝武俠片
五十年代的古裝武俠片大多以民間熟悉的俠義神怪故事為骨幹,但武打場面並不講求真實感,發展至後期(六十年代初、中期)日漸注重動作場面設計,大量加進了特技花款(如怪獸、怪人裝扮和模型特技)、曹達華和於素秋就演了不少這類古裝武俠片,如《如來神掌》系列。
喜鬧劇
這類電影大多以詼諧搞笑的喜劇演員掛帥,橋段不外乎「大鄉里出城」、「癩蛤蟆想食天鵝肉」之類的故事,如新馬師曾、鄧寄塵主演的「兩傻」系列。
以上各類型的粵語片雖然在電影美學角度上來說,藝術感略嫌粗糙,但論到能否帶給觀眾共鳴,則可謂綽綽有餘,難怪這段時期,粵語片的產量可觀,令粵劇片達至高峰期。
事實上,從1967至1969年,粵語片的產量仍高於國語片,只是到了69至70年,情況才開始扭轉。
國語片由低沉轉盛的轉捩點,是五十年代中期「國際發行公司」與邵氏父子改組,分別成為「電影懋業公司」和「邵氏(兄弟)公司」。「邵氏」和「電懋」資本雄厚,野心勃勃,改組後銳意在香港電影業大展拳腳。它們不但全力推動國語片,還建立完善的發行網來開拓海市場。
1957年邵逸夫掌舵「邵氏」,製作大量高質電影,首部成功的`作品是李翰祥執導的《江山美人》、《不了情》,達到前所未有的以「十萬」為單位的票房成績。「邵氏」電影製作豪華瑰麗,粵語片中的「爛衫戲」可謂相形見絀,加上製作重質不重量,鮮有「七日鮮」的電影出現。
國語片的熱潮不獨使國內興起的黃梅調電影帶到香港並使之流行起來,更創作了新派武俠片,包括改編自金庸及梁羽生的武俠作品:胡鵬導演的《射鵰英雄傳》(1959)。單在1963年,武俠片的產量已高達61部,而武俠片之中的代表作則是胡金銓的《龍門客棧》(1966)及張徹的《獨臂刀》(1967)。狄龍和王羽這些武打明星的出現,亦可視為七十年代李小龍冒起的前奏。
事實上,從五十年代起,國、粵語片的確並存,雖然兩者存在競爭,但本質上是相容的。可是,隨著國語片從1970年迅速發展,加上粵語片青黃不接,於70-71年間,國語片的產量多達116部,而粵語片只有22部;於71-72年間,國語片數量依然上升,反觀粵語片卻只剩一部,那是由鄧麗君主演的《歌迷小姐》。之後的數年,國語片一直領導著香港電影市場。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在六十年代末期,粵語片面對著國語片雄霸市場的威脅,但仍力求在戲種上有所突破,青春歌舞片順勢興起,並造就了兩位當時得令的年青人偶像-蕭芳芳和陳寶珠,電影界追捧偶像的熱潮可說是由她們而起。
七十年代是香港普及文化的重要轉捩點,而香港電影也隨著電視的普及化,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以至香港人心態的轉變而受到種種沖擊,以致七十年代的香港電影是趨向多元化及地道化。
承接六十年代中期的凌厲氣勢,「邵氏」在七十年代初期依然在香港電影業占著領導的地位,擁有「東南亞電影王國」的美譽,出品了大量國語武打片,大導演包括李翰祥、張徹及劉家良等等。他們都以熟悉的刀劍拳腳功夫片作依歸,電影世界裡都是強烈的陽剛味,其中張徹的電影更造就了偶像級武打明星,如王羽、狄龍、傅聲等。1970年的《龍虎門》就是當年「邵氏」最賣座的功夫片之一。
踏入71年,此類古裝刀劍片的鋒芒其實以較在六十年代遜色,原因大抵是一代武打明星李小龍的出現。
李小龍配合著鄒文懷的「嘉禾電影公司」的崛起,在七十年代初叱吒一時。從首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到之後兩年間拍攝的《精武門》及《猛龍過江》令李小龍進運國際影壇,創造出香港電影事業的神話。
1973年李小龍驟然暴瘁,令功夫片熱潮未能延續。而隨著本地文化的普及,香港觀眾對遠離現實的功夫片漸漸失去興趣,反而對反映當時社會狀況,諷刺現實的電影加以青睞,這就解釋了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在1973年成為最賣座電影的原因。
《七十二家房客》里的演員,如鄭少秋、沈殿霞都是當時的電視藝員,而由於電視已成為當時的重要媒體,因此他們對觀眾來說有一定的吸引力。而這部電影的成功,不但為以後的新電影類型作了開端,更令粵語片得到重新。
自此,很多電影都走地道市井的風格,演員的演繹亦帶有嘻笑怒罵的味道。從電視跳到電影的許氏兄弟也因此而冒起,成為七十年代、以至八十年代香港電影的中硫底柱。
由於從七十年代中期開始,大家的主導閱讀方式是電視模式,很多粵語片的題材或靈感都是來自電視內容,如《阿福正傳》(1974)、《大鄉里》(1974)、《新啼笑姻緣》(1975)。許冠文、許冠傑兩兄弟也跳出了電視趣劇的框框,走上大銀幕,以其獨有的「笑話公式」拍攝了一系列非常賣座的喜劇:《鬼馬雙星》(1974)、《半斤八兩》(1976)、《賣身契》(1978)等等。這些電影不但令喜劇在香港電影史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更促使了後來功夫喜劇的誕生。
1978年袁和平執導《蛇形刁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劇的地位,使其成為七十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電影類型。功夫喜劇離開電視感性,以密集的功夫設計及諧趣的雜耍風格吸引觀眾;可以說是揉合了傳統功夫片及許氏兄弟式的喜劇精粹。演員方面,成龍,洪金寶等也擺脫了以往武打明星的英雄模式,改而以反叛貪玩的形象來親近觀眾。
除了以上提及的片種,提到七十年代的香港電影,不可不提的是大導演李翰祥從台灣返回香港東山再起,大拍風月綽頭及騙術奇觀電影。好像他在1971年拍下的《騙術奇譚》,不但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新的一頁,也象徵著七十年代香港電影意識的轉變-金錢至上、綽頭化的風格抬頭,這個影響一直延續到八十年代。不過,1979年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出現卻為香港電影帶來了富神采而短暫的變奏。
1979年是香港電影的重要里程碑,那是香港電影新浪潮的開始。大批電視幕後工作者轉投電影圈,他們包括徐克、許鞍華、章國明、譚家明、嚴浩、余允抗等等,他們本著對電影的熱誠,及年青人特有的創意和社會觸覺,拍出不少充滿個人色彩的電影作品,為香港電影打開嶄新的一頁。
最先掀起「新浪潮」的是1979年的三部作品:《瘋劫》(許鞍華執導)、《蝶變》(徐克執導)、《點指兵兵》(章國明執導)。其後這批或在外國學習電影,或在電視台「少林寺」出身的年青導演繼續拍攝了一部又一部風格化的電影,包括方育平的《父子情》(1981)、《半邊人》(1982)、徐克的《第一類型危險》(1980)、譚家明的《烈火青春》(1982)等數十部作品,都很能表達這些導演對當時社會氣象的感覺及情懷。
雖然這些新導演全被以「新浪潮導演」之名,但事實上,他們每一位的作品都極富個人色彩,並沒有陷入香港電影類型化的傳統模式。許鞍華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人文性、高度的女性敏銳;徐克有一股神經質的張力;方育平作風朴實,真實感濃厚;嚴浩浪盪於青春暴烈及淡然含蓄之間;譚家明走中產美學;章國明擅拍片等等,這些特質都體驗到新浪潮電影的「作者論」美學。
「新浪潮」標志著香港電影與上一代中國本位粵語片的決裂。五、六十年代的粵語片往往背負著沉重的民族包袱,未能突破創新;而「新浪潮」電影則帶有濃厚的都市色彩,流露強烈的本地感性;這跟導演們於香港成長、受西方教育很有關系。
此外,這時期的電影都棄用大明星,製作成本亦減至最低,跟後來的港產片標榜卡士明星,動輒千萬製作的營運模式可謂截然不同。
香港的電影界從來都是以商業掛帥,新浪潮電影叫好不叫座,自然難免被淘汰的厄運。八十年代初,「新藝城影業公司」異軍突起,吸納大批當時嶄露頭角的導演:吳宇森、徐克、林嶺東、高志森等,炮製一部一部商業掛帥的電影,其中以喜劇為主。這些電影的共通點是以電視台集體創作的模式來度橋創作,充滿密集的笑料及動作,一切以迎合觀眾口味為依歸,代表作品有許氏兄弟的《最佳拍檔》系列及周潤發擔綱的《英雄本色》、《龍虎風雲》等。
除「新藝城」之外,八十年代叱吒一時的電影公司還有「德寶電影公司」。「德寶」成立於1984年,一方面拍喜劇(《雙龍》系列、《富貴逼人》、一方面也拍動作片《皇家師姐》系列、或者都市優皮小品路線(《三人世界》、《單身貴族》),務求達到片種多元化的要求。
至於「嘉禾電影公司」則繼續以成龍作頭牌,讓他從《師弟出馬》、《龍少爺》的功夫小子形像,漸漸成為《A計劃》中穩打穩扎的真正「打星」,而到了《警察故事》及《奇跡》,更是成龍的顛峰之作。
同樣是武師出身的「德寶」明星洪金寶卻憑《鬼打鬼》(1987)開創了靈幻片的潮流,之後的《僵屍先生》系列也是走相近的風格。而他的另一系列片《奇謀妙計五福星》以至《運財五福星》也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績。
據統計,八十年代的十大賣座香港電影之中,「新藝城」佔了四部,「嘉禾」佔了五部,再加上多產量的「德寶」整個八十年代可稱為「三雄各據」的時期。
跟七十年代末興起的「新浪潮」相比,我們會發現到八十年代的香港電影由於太過側重劇情堆砌,明星包裝,因此電影類型單向化,更遑論什麼「作者論」了。有人認為這時期的電影造就明星、扼殺導演、編劇的創作,使香港電影走上窮途末落,加上其風波影響經濟、影帶市道發達等種種因素下,令八十年代末期的香港電影市道滑落。盡管如此,若不以電影質素或創意來衡量,單看票房成績及投資者的態度,說八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屬飛黃騰達的時期實在不為過。
艱難歲月!
綜觀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基本上仍可稱之為百花齊放,我們不但有從八十年代順利跨向九十年代的新一代導演:張婉婷(《秋天的童話》)、王家衛(《旺角卡門》)、陳嘉上(《小男人周記》)等等,還有九十年代的奇跡周星馳、劉德華以及幾個國際知名的名字:張曼玉、周潤發、李連傑、成龍等等。
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相對於八十年代電影公司大灑金錢,演員一天九組戲的「好景」日子來說,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的確危機重重,陰霾滿布。
首先是九十年代初盛行武俠動作片,《黃飛鴻》和《東方不敗》相繼掀起打風熱潮,一時間李連傑、林青霞成為賣埠保證。可是,依照香港電影的傳統,賣座的片種總有跟風者,而當跟風者眾、水準參差的時候,亦即該電影類型走向死亡之路。武俠動作片熱潮如是,賭片熱潮及後期的古惑仔系列也沒有例外。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港產片票房連續下挫,西片逐步抬頭。《侏羅紀公園》(JurassicPark))先在93年創下六千萬元票房佳績,98年的《鐵達尼號》(Titanic))更以一億一千萬元攀上頂峰,這部映了195天的荷里活A級大製作還佔了「本世紀百部賣座片」中的榜首位置,完全壓倒了在八十年代威風一時的「新藝城」作品《最佳拍擋》系列。
另一個令九十年代香港電影褪色的原因是「盜版」問題。八十年代錄影帶市場興起已經令電影收入大打折扣,到了1997年後,盜版VCD更為香港電影市道帶來了重擊。不少電影在午夜場或首映過後便出現盜版,海關和警方又互相推卸責任,直至近一、兩年,香港政府才開始正視這個問題,海關逐漸加強掃盪,才使盜版VCD活動略為收斂。
香港人揮之不去的「九七問題」,也為香港電影業帶來負面影響。港人對「一國兩制」缺乏信心,電影界曾多次組團訪京,與港澳辦及電影局商討創成自由、版權問題等,亦促請大陸政府開放市場。九七回歸後,香港特別行政區首長董建華先生首次在《施政報告》中提到香港電影,並撥出一億港元開發電影科技及接受資助申請,令香港電影人略為安慰,更把2000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搞得有聲有色。
值得可喜的是,香港電影人揚威國際,張曼玉、蕭芳芳、王家衛先後在柏林、康城等國際影展中獲獎,香港電影漸受國際影壇重視。可惜的是,這也導致影圈人才外流,吳宇森、唐季禮、袁和平、林嶺東等著名導演紛紛往荷里活發展,周潤發、成龍、李連傑及楊紫瓊等巨星級演員亦被荷里活羅致。
有外流亦有「外援」加入,香港電影人在亞洲區尋找了不少新面孔,成績最突出的是在台灣一脫成名的舒淇,在香港成功轉型,由脫星變性格演技派,成績斐然。還有九十年代中期之後,香港掀起日本電視劇熱潮,連帶電影界亦多找了日本演員參與港產片,其中又以女星為主,包括《星月童話》、《東京攻略》和《阿虎》,當然亦少不得成龍電影里插科打諢的一眾日本美女。
九十年代的賣座保證是「雙周一成一劉」(周潤發、周星馳及成龍劉德華),周星馳獨有的「無厘頭」喜劇深得民心,成為後現代文化的代表,他的作品如《逃學威龍》、《唐伯虎點秋香》、《食神》等等都是九十年代的喜劇經典。近年,周星馳明顯減產,一邊休養生息,一邊走上幕後之路。
周潤發在八十年代中後期憑《英雄本色》肯定他在香港影壇至尊無上的地位,之後拍了一連串英雄片、動作片,雖偶有票房失利,但基本上依然甚有觀眾緣。近年進軍荷里活,除拍一貫的動作片(如《血仍未冷》),還嘗試拍如《安娜與國王》這類文藝片,似乎仍未有打算回歸拍港產片之意。
至於成龍則大致維持一年一部大製作,票房上依然不俗(但相對於八十年代的成績,近年成龍作品已不算大賣),惜在電影風格上難求突破。劉德華的江湖浪子形象也成香港商業電影早期的票房保證之一,在發哥和成龍離開之後,華仔對香港電影的票房貢獻作用更加明顯.
導演方面,「雙王」王晶和王家衛可謂雙映成趣,一個擅拍商業味道極重的電影,更被揶揄為「屎尿屁」導演;一個專挑大明星合並,產量少、藝術味濃,往往得到國際影展的垂青,兩人電影風格回異,但在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另外,新浪潮創將之一杜琪峰近年頗受矚目,作品叫好又叫座,愈來愈有個人風格。還有憑《香港製造》打出名堂的陳果亦成功地從獨立電影導演變為香港主流電影導演之一。
科幻特技也順著世界性的大趨勢融入香港電影之中,《風雲之雄霸天下》與《中華英雄》是其中成功的例子,而動作片《特警新人類》及《紫雨風暴》、《藍血人》更特別邀請外國特技效果專家設計爆炸場面,令觀眾嘆為觀止。
總括來說,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雖然較諸於八十年代有所失色,但似乎在創作意念及電影製作方面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一些小本製作的獨立電影如《過海隧道》、《天上人間》等亦有公映的機會,加上數碼電影的冒起,而劇本創作亦得到應有的重視。相信踏入新紀元,香港電影將會追求更高的質素,並帶領整個亞洲區的電影業邁向國際影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