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國影視 » 中國人電影網倫理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中國人電影網倫理

發布時間: 2022-11-13 17:31:26

❶ 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是1905年的什麼

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1905年拍攝的《定軍山》。

該片由任慶泰執導,譚鑫培主演。影片於1905年12月28日在中國(清朝)上映,結束了中國沒有國產電影的的歷史。所以《定軍山》被公認為是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

《定軍山》是依據《三國演義》第70回「……老黃忠計奪天盪山」和第71回「占對山黃忠逸待勞……」改編的京劇傳統劇目,敘述蜀老將黃忠,當曹操攻打西蜀重鎮葭萌關時,發揮老當益壯精神。

(1)中國人電影網倫理擴展閱讀:

故事的情節:

三國時魏蜀交戰,曹操派大將張郃攻打葭萌關,被蜀漢老將軍黃忠、嚴顏打敗。張郃逃到定軍山,投奔夏侯淵,准備共同對抗蜀軍。諸葛亮為增加黃忠取勝的信心,假意說黃忠年紀太大,打不過夏侯淵,准備換人出戰。

黃忠聽了很是生氣,稱自己年齡雖大但力氣不減當年,並立下軍令狀,發誓十日內攻下定軍山。諸葛亮見激將法成功,便欣然同意黃忠出戰。兩軍交戰中,夏侯淵把黃忠的部將陳式擒去,而黃忠也生擒了夏侯淵的侄子夏侯尚。

於是雙方商定,在兩軍陣前互換人質。可當夏侯淵放回陳式後,黃忠卻將夏侯尚射死,激得夏侯淵出陣較量。黃忠又施展拖刀計,斬殺夏侯淵,奪取了定軍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定軍山(京劇定軍山)

❷ 大姐的劇情介紹

中國是一個有著深厚倫理道德的國家。幾千年來,中國傳統的道德文化,造就了中國人所特有的道德意識、道德信念、道德思維和道德心態。形成了傳統的中國人的倫理精神。以家族血緣關系為主體的人倫關系及家庭是社會組織的基礎是中國人倫理精神的重要體現。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西方文化在中國登陸,中國人傳統的道德觀念和倫理精神受到了無情的沖擊。受到沖擊最大的有兩個時期,遠一點的是五四運動。近的是改革開放。
現在中國正處在傳統的倫理道德規范體系已經解體,現代的倫理道德規范體系尚未建立起來的時期。作為上層建築范疇的道德觀念,倫理精神,無疑要受經濟基礎的制約。但是經濟基礎改變了,溶化在中國人血液中數千年的傳統道德觀念、倫理精神,不可能隨之改變。在一個很長的時期,不管是它的積極的因素,還是消極的因素,都還在發揮著作用。實現中國人的倫理精神的徹底蛻變,和重塑中國人的倫理精神,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 在《大姐》的身上,就體現出中華民族的那種倫理精神和優秀的傳統。父母雙亡,她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含辛茹苦,把弟妹們撫養成人。她為弟妹們作著無私的奉獻。
她和傳統中的家長一樣,關心弟妹的一切,從衣食住行,到愛情婚姻。但是不想弟妹們不買賬,不時與她發生著感情的碰撞。弟妹們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可能都言聽計從。這一切很讓大姐想不通,令她十分苦惱。
但是大姐畢竟不是《家》中的封建家長。雖然溶入到她血液中的傳統觀念,還在起著作用,但她也受到時代的洗禮。也受到新的觀念的沖擊。所以她經過一番痛苦之後,理解了弟妹的選擇。最後連她自己也以自己的意願,與心上人到農村去開辟一個新天地。
最後傳統意義上的大家庭瓦解了,這對時代來講,無疑是一種進步。這也是社會蛻變的一種表現。在肯定這種進步的同時,也注意到了由此可能帶來的親情淡漠。所以,戲中極力宣揚大姐與弟妹之間理解後的親密。不能倒為孩子洗澡的臟水連孩子一起倒掉,要棄之傳統道德觀念中的消極的東西,繼承和發揚積極的東西。中國人講親情,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試想一個連手足之情都不講的人,怎麼會愛別人。大家庭形式上的解體,不意味著親情的喪失。中國人的這種美德,深深紮根在他的骨子裡。
戲以弟妹們各奔東西作結,但是我相信,不管他們到那裡,心還是連在一起的,也許某一天,他們在大姐那裡又相聚。這就是中國人。
《大哥》主題,也講的是親情,講的是大家庭的聚合。最近屏幕上也有寫親情的電視劇,但也基本上把親情作為一種聚合的粘合劑。而《大姐》這個戲寫了一個「分」。

❸ 中國人不要去看日本電影嗎

如果是正常有益的可以,但涉及到性(倫理)方面的,那還是不看為好。尤其是未成年,會誘導你走上不良行為,甚至犯罪。

❹ 電影《女體宴》,看後很糾結。到底中國人的倫理道德觀有問題還是婦人之仁太危害社會求大師解決。在線等

和這兩個方面都有點關系,但是與這個社會的貧富差距也有關系吧。。要是女主沒有出生在那種家庭,那她的結局也不會是這樣。。。

❺ 日本人好看還是中國人好看

男人的話肯定中國人好看,因為在身高上日本人普遍低;女人的話,中國的美,因為中國人普遍看重倫理道德,不向日本開放的都沒有底線了。

❻ 中國的家庭倫理觀念

婚姻、家庭是經常放在一起使用,聯系極為密切的兩個概念。婚姻是組建家庭的基礎,家庭是婚姻的延續。婚姻是男女兩性的合法性結合,強調的是夫妻關系的締結、存續、維護和解除。家庭是由夫妻、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員組成的社會系統,其成員由夫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結合在一起,具有共同的日常生活和相互的權利和義務。從量上看,婚姻是兩性的結合,是兩個人的事情。家庭不僅僅由兩個人組成,還有其他成員的存在。從質上看,婚姻僅僅是一種關系,而家庭卻是人們有組織的社會結合形式。



調整婚姻家庭關系的道德規范統稱為婚姻家庭倫理。在具體應用時,人們才將其劃分為婚姻倫理和家庭倫理,以區分不同的調整對象和調整范圍。家庭倫理主要是調整家庭內部關系,規范家庭成員行為的社會道德規范。婚姻倫理主要用來調整夫妻關系,規范婚姻行為的社會道德規范。婚姻倫理只是調整家庭關系中的夫妻關系,家庭倫理除了夫妻關系外還調整代際關系。婚姻倫理重點規范婚姻關系的締結、存續、維護和解除,家庭倫理則規范所有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權利和義務關系。

❼ 巫山神女人體藝術系列油畫是否違背倫理

藝術本來就是一門倫理學,多少大師其實都是偽君子

❽ 有什麼記錄中國人在美國的電影

《喜宴》
本片是李安首次揚威國際影壇之作,曾獲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及金馬獎最佳影片。影片的最大特色是以中國人特有的家庭倫理觀點和中庸觀念來處理同性戀問題,使這個幾乎令所有家庭困擾的社會問題在影片中得以用一種喜劇的方式解決。這種處理方式和看待同性戀的理念,是東方式的,甚至可以在中國古典小說中找到類似的觀點。但這個故事卻又是在最繁華最現代的都市——紐約發生的,古典和現代在這里交匯,新舊觀念在這里沖突後又包容。李安在娓娓道來的故事中,把一個傳統中國家庭面對現代社會現代觀念的困惑、無奈以及寬容傳遞出來。

❾ 試問中國人的道德倫理觀

「道德究竟為何物?什麼是道?什麼是德? 道是宇宙整體自然的規則,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綱領。舉例來說,我們人的身體,從母親生下來之後,整個身體器官就按一定的規則在運作,整個身體的運作規則,就是道。道不是誰設計的,自自然然就是道。如吃下的食物自然就能被消化吸收,走路時,各個部位的肌肉自然就能夠彼此協調運動。人在世間如能隨順自然的規則就是行道,這是多麼科學、多麼自在的生活! 行道有得於心,行道有得於身,謂之德,它是局部運作的原理原則。譬如我們眼睛是一個局部,眼能見,見就是眼之德。眼之德能見、耳之德能聽、鼻之德能嗅、舌之德能嘗,每個器官皆有它的特殊作用與規則,若規則錯亂,人就生病了。 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與自然環境相處也有其道。如果我們了解人道的內容,在人與人相處時,就自然能和諧有序,從而減輕現今人們所承受的來自人際關系緊張、人事沖突頻繁的精神壓力。如果我們掌握了人與自然環境相處之道,怎麼會遭受生態危機和自然災害的威脅?即便是君子愛財,也要取之有道。這種種人類生存之道就在傳統文化里。 現在我們通過人道倫常揭開傳統文化的一角: 古人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分為五倫:夫婦關系、父子關系、兄弟關系、君臣(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關系)、朋友關系。相應的,人類道德倫常是:夫義婦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誠友信。在這種情況下,人際關系和諧,社會秩序井然,人們生活工作心情順暢,有安全感。相反,人類若失去道德倫常,則表現為:家庭矛盾加劇,離婚率攀升;父母「孝養」孩子,自身卻老無所養的顛倒人倫,人喪失了做人的基礎;兄弟關系淡漠,甚而反目為仇;工作場上,上級欺壓下屬、下屬反叛上級或單位;人與人相互欺詐,沒有人情和信義。在這種情況下,從家至社會人際關系反常、緊張,社會缺乏信用和規則,沖突加劇,人們精神壓力大,內心痛苦,缺乏安全感。道不是制度學說,而是自然的關系法則。道德也沒有古今、中外的界限。人行道,心有所得則生智慧,身有所得則健康長壽。道法自然,所以道德本身絕不是人為的框架,而是隨順自然的產物。」 由此可見,能夠實踐「五倫十義」的人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❿ 中國倫理的「仁愛」與西方倫理的「博愛」的文化比較

對中西方倫理價值觀進行比較的一個難點是,應作全面系統和動態中的考察分析,不應該是片面、局部和靜態中的比較。比較的目的主要不是了解它們之間的相同點,而是辯明它們之間的差異性。探明這種差異性的緣由,帶著批判的眼光,毫不留情地審視本民族倫理價值觀中的弊端和西方價值觀中的偏頗與缺失,在此基礎上繼承和弘揚自己民族文化精華,吸取西方文化的積極因素,尋求在克服弊端、偏頗與缺失的過程中,貫通古今、融合中西的路徑。
一、仁愛與博愛
仁愛思想具有深刻的人性意識和豐富的社會觀念。仁愛思想首先建立在突出和尊重人的地位的基礎上。孟子認為人與禽獸(即人的自然狀態)的區別之關鍵在於人的「人倫」關系,也就是人的社會性,就是人化本質。仁愛思想的不竭生命力在於將人視為目的而不是手段。它強調的是人性的正面,是道德創造的精神本源。這種可以稱作維系文明社會人際關系的原則,發端於「孝悌」這種基本的人倫感情,所謂「親親為仁」。父母兄弟是人類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孝悌」既具有很強的自然血緣特徵,又使父母兄弟的關系具有了人文特徵。仁愛思想要求人們首先要將愛施予有血緣關系的人,一個人只有實現了「孝悌」這種基本的人倫感情之後,才能將愛推及到其他人身上。仁愛的向外展開,就是「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尊敬、敬重、忠恕與誠信為仁愛之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美人之美,暗含了對別人的尊敬、誠信和寬容心,暗含了對人的獨立價值的肯定。仁愛思想在長達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中,一直是中華民族文化生活的最高指導原則,它使孔子榮獲世界上公認的十大思想家之首的美譽。在國與國、宗教與宗教、社群與社群之間矛盾沖突、局部戰爭頻仍的今天,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正在將仁愛思想當作全球的普遍倫理,作為解決人類紛爭的准繩,作為建立人類行為規范的共同基礎。仁愛思想的超時代價值和意義不僅在於它能建立一套人倫道德規范(當然要注入時代精神),成為協調社會倫理關系的准則,使社會在保持穩定中求得發展,而且能為日趨多元化的人類社會帶來真正的和平與幸福,實現人類社會「和而不同」、「不同而和」的真正的和諧理想。然而,仁愛思想也具有難以消解的兩大弊端:其一,這種崇高的道德理想原則並不能在操作層面上不受經濟條件和其他條件的制約,而具有超越國界和時代的特性。在封建專制主義的利用下,統治階級盡可以利用它向民眾廣泛地倡揚,而真正能身體力行者幾許?有人認為這種道德理想主義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孕育了一個虛假的官宦群體,尤其是倡揚者本身,多是些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封建偽君子,造就了為數眾多的雙重人格,他們用雙重價值和道德標准行事,導致社會倫理關系的惡化。其二,「親親為仁」的仁愛思想是以人倫為基礎,以情感、情理為法則,對事物的判斷往往不是依據原則或公道,而是囿於人倫、人情,生怕對不起與自己關系近的人。這樣的邏輯運作往往造成人們法律觀念的淡薄、民主意識的匱乏,情感浸蝕法律,導致我國社會長期以來權大於法,有法制而無法治的局面難以徹底改觀。
「博愛」是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提出的口號,指對人類普遍的愛。其實,在中西方傳統倫理文化中早就有這個詞,泛指愛一切人。韓愈《原道》中有「博愛之謂仁」,與仁愛很相近。「愛」在西方文化中的大多數場合下,指「性愛」或「情愛」。西方人認為,「愛」由自然本能慾望而產生,不僅人會產生愛這種情感,野獸同樣彼此相愛,無論空中的鳥、水中的魚、沙漠里的獸,都有愛這種感情。「愛是萬物之主宰,對萬物很公平,不差分毫。」(維吉爾:《田園詩篇》)這也可看作是對博愛的一種解說。西方人相信愛的力量,認為愛能征服一切,也能毀滅一切,這是因為愛有正邪之分。但丁在《神曲·煉獄》中說,「自然的愛是從沒有過錯的,但理性的愛卻由於對象邪惡,或由於活力不足,或過勝而犯過錯」。因此,「愛必定是你身上的美德的種子,也必定是你每一種值得懲戒的行為的種子」。由此可知,西方人的博愛的情感是建立在對人性的負面的認識基礎上。在中國人看來,人的自然本能慾望屬於人性惡的范疇。動物性的愛與人倫之愛大相徑庭。西方的博愛的人性基石乃是一半為善、一半為惡,「善」與「惡」的原型即上帝和魔鬼,要想去除魔鬼那一半,使天使那一半不斷得以完善,就必須對上帝的恩典充滿信心,希望得到上帝的拯救。在奧古斯丁看來,博愛就是建立在這種對上帝的信心和希望上,要得到上帝的拯救,就要愛上帝、愛真理,並由此出發愛世人,不僅愛自己的朋友、愛自己的鄰人,還要愛自己的仇敵。基督教神學認為上帝創造並「愛」一切人,人的最高的愛也應當是對上帝的愛,而這種「愛」又需表現為對世人普遍的「憐憫」、「仁慈」,為此甚至應當蔑視、否定自愛和世俗的肉體生活。中世紀之後,這種神聖化的博愛雖受到沖擊,但對歐洲人愛的觀念仍有很大影響。至於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提出的博愛體現了人性從「神性」中的解放。博愛建立在人性惡的基礎之上,西方人不認為惡是一種必須加以清除的異質內容,而是當成自身文化中血肉相連的存在部分以構成一種以毒攻毒的機能。博愛不像仁愛靠「善」自身的一種茫然的努力,而是藉助於惡,依賴「惡」的成分的消長使自己產生力量。由於中國的仁愛完全建立在善的基礎之上,對人性的陰暗面發掘不夠,盡管仁愛的思想體系完備巨大,社會現實的「惡」的現狀卻難以(甚至從未)改進。「這實質上是一個失去了『半壁江山』的文化漏洞,失卻了『惡』,使中國文化對於『善』的追索過程也難以完成。這形成了完全的『善』與完全的『惡』的對立,致使中國的傳統在完全虛偽的『惡』的形象和極端的『善』的革命中很難把真正的民族性的瑰寶觀念繼承下來,往往在魚龍混雜中被一概否定了。」(苟小泉:《試論中西善惡觀的差異》)這樣,使中華民族真正的「善」,真正的精華也不能得以深入。西方的博愛由於建立在惡的基礎之上,善與惡的張力、惡與惡的運作,不斷指向新的「善」的目標,由於善和惡都不可能被自身所評價,而要求一種普遍性,於是,博愛的孿生兄弟——平等、自由和人權便產生了。當然,博愛的局限性也是顯而易見的,對所有人都施以愛,完全無差等的愛實際上是不可能也不存在的。至於資產階級的博愛、自由的虛偽性早已昭然若揭,此不贅言。
二、整體與自我
重整體輕自我是中國傳統倫理的一個基本的價值取向。中國封建宗法社會的先民們長期束縛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形成了重土輕遷,父母在不遠游,眷念家園國土的情懷。其社會結構是家國一體模式,家成了國的縮影,國成了一個擴大的家。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使中國人自然而然認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事就是天命,人道即天道。人倫、人情與人緣三位一體,使個體成為這個網路上的一個紐結,個體的價值只能依存於群體的實現而實現。在中國人看來,血緣關系是人際關系中最重要的關系,君臣、朋友等關系均由此推出,個人在這些群體的關系中是一依存的分子,幾乎沒有「自我」的空間和餘地。中國人習慣於將個人稱為角色而不稱個體,是具有群體生存需要,有倫理道德自覺的主動的個體,並且認識到其行為是由行動者知覺到這個關系中的其他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動所決定的。因此,每個人都是他所屬關系的派生物,只有自我被放在合適的社會關系中時,才是最有意義、最完全的。中國人的修身是為了齊家、治國、平天下;自我的修養踐履是為了父母親人、光宗耀祖。作為年輕的父母,是為傳宗接代、養育出色的孩子,為團體、為國家、民族做出應有的貢獻。費孝通先生說「中國文化的活力我想在世代之間」〔1〕,這是很深刻的。從古至今,這一倫理價值取向引導中國人重視國家利益、民族利益、社會利益。「公而忘私、國而忘家」,「以公滅私」的思想深入人心,形成了中華一體的凝聚精神,鑄就了中華民族為國為民、伸張正義、堅貞不屈、歷劫不覆、臨難不懼、捨生取義、天下為公的民族精神。這種整體主義價值觀念自古至今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正直的中國人發奮向上,不屈服惡勢力,堅持與外來的壓迫作斗爭;這種整體主義價值觀念使海內外包括香港、台灣、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及歐美各國所有華人團結一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大大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親和力、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強心,真正實現了中華形神一體。
但是整體主義價值取向的弊端也是不容迴避的。其一,封建時代的整體主義是「民本」與「尊君」一體兩翼的整體。愛國與忠君是一回事,自我名義上為國家、民族的利益而奮斗,實際常常被專制主義所愚弄,自我在為實現「整體」利益的過程中被專制主義幾乎泯滅。其二,整體主義使「自我」無法生長,個體考慮的是如何在「二人」關系中「安心」、「安身」,自我人格受到壓抑,「不敢為天下先」成為人際關系的基本規范,創造力在自我的壓抑下難以得到培養和釋放。其三,整體主義價值取向使個人難以在調節公開的行為時承擔重要的角色,特別是當這種行為隱含著重要的他人時。這種情況我們在日常社會生活中可以十分明顯地感受到,它容易導致權威主義,而不易產生真正的民主。這種負面效應對社會倫理關系的破壞,在文化大革命中表現得最為明顯。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曾兩次失去與當今發達國家並行發展的機會。一次是明清時期;另一次是戰後50年代至70後代,這兩次落伍的原因十分復雜,但與過分強調整體而壓抑了自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不無關系。
崇尚個人與自我是西方倫理價值觀的一個基本取向。 早在公元前6世紀的雅典民主制,在強調城邦的利益的同時就十分強調個人的作用。西方民族的生產方式以工商航海為主,決定了其生活方式不可能長期保持聚族而居,血緣紐帶比較鬆散。在社會變遷中,地域性的國家代替了血緣性民族,個人本位代替了宗族本位。個體的基本社會角色是公民而不是家族成員。人與人之間不是以血緣為基礎的人倫關系,而主要是國家政治制度規定的法的關系。西方文化將人放在與自然對立的關系中去規定。在這種文化中,個體總是要使自己獨立於他人,自我是獨立自主的,自我表達和實現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個人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必須將自我理解為其行為主要是參照自己內在思想、情感和意志,而不是參照他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才是有意義的。因而我們可以把西方的倫理價值觀稱為「重個人」的價值觀。尤其是文藝復興運動之後,崇尚自我的價值取向更加鮮明地突現出來。崇尚自我的價值取向有利於塑造獨立的人格。這種人格善於直接表達自我,為求真而誠實、坦率,信奉靠自我的實力在合法的范圍內運用種種手段和工具,以追求個人的表現和成就,不想依附權貴企圖通過依賴他人壓抑自我來尋求進步;在學習、工作和社會生活中喜歡與眾不同、標新立異,尋求各種機會以充分展現自己、實現自身的潛能,不是畏首畏尾、瞻前顧後以迎合他人,不偏離規范、要求、習俗去扮演自己的角色。崇尚自我的價值觀的最大好處是有利於培養健全的人格和開放的個性,這恰恰是發揮天賦才能、迸發創造力火花的前提和源泉。一個人人都有個性的社會是容不得專制和一種聲音的,他們會迫不及待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從而使管理國家的過程經常奏出雄混壯美的交響曲。在近代以來的幾百年來,西方世界在崇尚自我的價值觀的倡導下,無論在科學領域還是在思想領域,涌現出無數影響整個世界的偉人,諸如哥白尼、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亞當·斯密、康德、歌德、達爾文、托爾斯泰、馬克斯·韋伯、愛因斯坦等等……馬克思和恩格斯更是改變整個世界的最最傑出的思想家、理論家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
崇尚自我的倫理價值觀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它使人成為互不相關的孤立、隔絕、人與人處在相互對立中的人。它在催化了資本主義市場並支撐其政治秩序的同時也釀成社會的精神病態,如人異化為謀取功利的工具,喪失了人的目的和生活意義,導致種種社會道德和精神危機。1979年7 月美國總統卡特在電視演說中指出:「這種道德精神危機和信仰危機,觸及民族靈魂,危及社會制度。」今日西方社會的物慾橫流、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思潮不僅在西方社會泛濫成災,而且早已波及到世界各國(包括中國),嚴重影響社會經濟政治的有序發展,並對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巨大的誤導。
中國的整體主義價值觀與西方的崇尚自我的價值觀,體現在倫理文化與思維特質上的差異是中國文化具有很強的繼承性,西方文化具有突出的求異性。中華文化五千年來從未中斷,儒釋道在交融互補中傳承下來,不僅在典籍文化方面資源極為豐富,傳統文化通過社會行為文化層面使中國人的文化生命延續下來。可以說,世界上還沒有像中國文化的繼承性這么強的文化。中國文化的繼承性強並不等於自我封閉。儒道文化具有很強的兼容性和開放性,善於汲取和涵攝外來文化的積極成果。眼下的中國青年對新科技、新思想的熱切嚮往與追求,正是促使中國文化的現代化,使之具有更大的兼容性和開放性。但是我們又不能諱言,在中國文化繼承性強的優長中同時包含了它的缺失——求異性思維弱。儒家思想由元典至漢代儒學,從經學而理學,直到現代新儒家,雖然在理論形態上越來越完備,在思想內容上有對各種學說的吸納、涵攝、融匯與改造、創新,但儒家的思想主旨則是一脈相承,幾乎沒有人敢另立爐灶,自創一種新的學說。西方文化雖說也離不開後人對前人的承接,但其流派之紛呈,新思想、新學說的創立具有別開生面,給人以刺激,使思想學說得以碰撞,各種新思想新學說層出不窮。特別是在資本主義逐步戰勝封建神學專制主義的過程中,在思想領域和科學技術方面更是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哥白尼把人類居住的地球從宇宙中心的地位謫貶為星際世界的普通一員;達爾文強迫人類放棄自己高貴的血統,讓人們不得不承認自己與鳥獸有兄弟的親屬關系;弗洛依德使人類喪失了對自己理想的驕傲,洞察了人性之底蘊,發現了人的潛意識才是人的精神活動的主體……當然最為輝煌和偉大的功績莫過於馬克思和恩格斯,他們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和剩餘價值學說,給世界帶來了真正的光明。列寧、毛澤東、鄧小平等偉人都是在求異思維中突破和創新了馬克思主義的元典理論,才使俄國革命、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在未來的知識經濟時代,中國人既要進一步弘揚自己民族文化的優長,努力增強自己的凝聚力,使汗牛充棟的人文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又要努力培養新一代具有很強的求異思維品質,敢於大膽懷疑,富有遠見卓識,有膽略、有魄力地提出新的思想和設計方案,善於突破陳規,創造出可以引以為自豪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來。21世紀是一個呼喚求異思維的世紀,惟有善於創新的民族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來自:
http://hi..com/%B8%A1%C9%FA%BA%DE/blog/item/a3bed910d9b7cbf9c3ce7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