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國影視 » 外國電影原意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外國電影原意

發布時間: 2022-09-08 18:07:54

『壹』 電影一詞是誰最早說的

電影最早出現於19世紀80年代,電影的原意為movie即move video的縮寫,傳入中國約在20世紀初,最初國人稱之為洋戲或洋畫,隨著一系列帶電設備的引進如電燈、電車,這種休閑形式就被成為電影

『貳』 美國電影《諜中諜》英文片名直譯不什麼的什麼

美國電影《碟中諜》英文片名直譯在台灣是不可能的任務。

《碟中諜》的英文原名是Mission Impossible,直譯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大陸卻翻譯成碟中諜。

Mission Impossible的中文譯名還要從19年前的第一部說起。1996年《碟1》上映,這部動作大片講的是布拉格的美國使館工作人員偷走了CIA的半份間諜名單,而阿湯哥扮演的特工亨特的任務就是去找回名單。這份名單藏在一張磁碟中,所以磁碟中的間諜名單——《碟中諜》。

(2)外國電影原意擴展閱讀:

其他電影的譯名:

1、《盜夢空間》(Inception)

Inception的原意是「起初」、「開端」,the establishment or starting point of an institution or activity。原本的片名暗含小李子帶著一群人為了完成一項任務,「一個想法慢慢開始發展、擴散」。

內地上映時的名字基本上已經跟英文片名無關了,而是根據影片內容重新起了一個,既概括了故事情節,也製造了一種懸疑的效果。

2、《魂斷藍橋》(Waterloo Bridge)

這部盪氣回腸的經典愛情片的英文名直譯過來是「滑鐵盧橋」,也就是故事發生的地點。「魂斷」兩個字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愛情悲劇。

《莊子》中有一個哀怨凄婉的愛情故事,一個痴情漢與心愛的姑娘相約橋上,女子遲遲未赴約,信守諾言堅持等待的男子最後溺亡。這座橋被後人稱為「藍橋」。所以這個凄美的譯名還極具中國特色。而巧合的是,blue在英文中還有「憂郁」的意思。

3、《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原著長篇小說的中文譯名是《飄》,一個簡單的漢字,就將女主角郝思嘉流離漂泊的一生表現得淋漓盡致。電影的譯名則更直白,亂世點出了故事發生的背景,佳人就是美麗、聰明而倔強的郝思嘉。

『叄』 國外一些游戲電影名字都是單片語合的是怎麼起的,外國人又是怎麼理解的

這個可以從版權和宣傳效果的角度說說。

Crysis確實屬於生造的一個單詞,但是也不是胡亂造的。Crisis是名詞,有危機、轉折點的含義。把中間的i改成y,可以形成獨一無二的衍生效果,既有利於游戲自身的宣傳,也免去了被「傍」的危險。想想看,如果游戲開發後,用的是已有的現成單詞Crisis,那麼在現今網路如此發達的情形下,搜索「Crisis」是無法快速鎖定該游戲的相關內容的。

作為對比,Apple屬於不好的例子。作為一個IT行業的運營商,直接用一種常見水果的名字作為公司的名稱,最直接的麻煩就是和水果經營商混在一起了。你對比一下也能看到,蘋果公司是不會直接把「apple」印在其產品上的,也是要另起名字。而後期的Sony,Samsung等IT運營商就沒有這方面的顧忌。

同樣的,Se7en要比現成的Seven(7)具備更大的衍生宣傳效果(視覺、好奇心等),而且數字7直接映襯了劇情,屬於一舉多得。作為電影,Se7en可以形成專一的版權,利於以後的相關產品的開發和維權。如果直接定名為Seven,其宣傳和開發效果要差很多,容易被套用,缺乏專屬的效果。

國外在版權和宣傳上已經摸爬滾打了很多年了,已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操作體系,我們需要多學習人家的先進手法。

『肆』 一部外國電影 那個星球沒有氧氣 最後的結局是哪個星球有了大氣層 有了氧氣

樓主,這是施瓦辛格的經典科幻片《宇宙威龍》

這樣經典的片子實在是沒什麼好說的了,只能轉載了

施瓦辛格在動作片領域里佳作不斷,與荷蘭著名導演保羅·范霍文(Paul Verhoeven)合作的科幻英雄片《宇宙威龍》不僅以場面宏壯、氣魄非凡著名,而且還捧紅了另一位演員——莎朗·斯通。影片講述了一個美國政府特工(施瓦辛格飾)喪失了記憶,經過一系列刺激才找回了自我。他發現已被人類開發的火星上生存著另一種「人類」:由於缺氧而發育不完整的人類。他來到了火星,與畸形人協力打敗了妄圖統治火星的霸權勢力。這部電影英文原意為「全面回憶」,拍的是這個英雄在與自我、與敵人的斗爭中怎樣找回自己的記憶。該片的特技在當時的好萊塢首屈一指,成功地將電腦影效和數碼音響引入電影製作,有極高的觀賞性。 這是一部耗資6000萬美元的高成本科幻動作巨片,由當紅明星施瓦辛格主演。影片不僅動作場面火暴,而且特技場面極大,尤其最後整個星球改造的場面在大銀幕上絕對是效果驚人。片中勾勒了一幅雖然先進,但乏味陰暗的未來圖景,開頭一段奎德生活的段落對未來世界的日常生活有富於想像力的描繪。奎德登上火星之後,那個先進與野蠻同在、繁華與罪惡同行的火星社會似乎也是人類未來的一個陰暗面,令人不寒而慄。

『伍』 有哪些外國電影翻譯「奇特」

冬追夏趕Premier Automne。原本PremierAutomne直譯為「初秋「,但是看完動畫才會發現,這個譯名實在是妙,簡直概括了整個故事的精髓。追與趕,直到歸於平靜,大概就是一種領悟吧。

『陸』 英文電影的英語簡介,80詞

你好 只有這篇比較短 你可以根據需求自行刪減 謝謝 英文電影介紹·哭泣游戲 The Crying Game
又譯:亂世浮生

This highly original film put screenwriter-director Neil Jordan on the
international map. The story begins at a carnival in Ireland with British soldier Jody (Forest Whitaker) kidnapped by IRA terrorists Jude (Miranda Richardson) and Fergus (Stephen Rea). Fergus is assigned to guard Jody, and they become friends. After the kidnapping goes horribly wrong, Fergus escapes to London to track down Jody's girlfriend, Dil (Jaye Davidson), to fulfill a promise to Jody and ends up falling in love with her. The only problem--well, it's not the only problem--is Jude has also come to London with news that the IRA is after Fergus and has a dangerous new mission in mind.

以上有兩個地方有點困惑。我詳細予以說明。

1 After the kidnapping goes horribly

wrong按字面它的意思是'綁架發生可怕錯誤後'這里英文原文說的不夠詳細。看中文介紹才明白原來Jody遭綁架後,有次乘機逃跑,但不幸身亡。那麼我不知外國人看了這句能否明白。總之,如果中文寫成'綁架發生可怕錯誤後'我想許多中國人讀了都不知所雲。當然也有可能是原文故弄玄虛,做廣告而已。

2 ends up falling in love with herend up

按金山和朗道的解釋是豎著,結束,死的意思。看上下文它絕不是這些解釋。看中文介紹原意是Fergus跑到倫敦找到Jody的女朋友,並最後愛上了她。這說明不要太迷信詞典,只能做參考。不過中文介紹中最後Fergus發現Jody的女朋友是個男身。有誰看過這部電影嗎,能解釋一下。 A sensation ring its original release for its controversial plot development,
THE CRYING GAME went on to win several awards and remains a tender and thrilling viewing experience. Jordan's script bristles with wit and intelligence, and the
plentiful symbolic imagery shows the hand of a true artist. Ian Wilson's photography beautifully captures the various locales of London and rural Ireland. Boy George sings the title song,

『柒』 介紹幾部對白比較經典的外國電影~

1、簡愛
2、虎口脫險
3、BJ單身日記
4、傲慢與偏見
5、尼羅河上的慘案
6、贗品
7、電子情書
8、音樂之聲

『捌』 外國電影的中文名字是誰起的

以前有,但現在沒有一個專門的機構給外國電影譯名了。以前,都是國家電影審計局中的英文翻譯人員給取的名,因此一般情況下,內地以國家機構取的國外譯名為標准,比如,《終結者》就是官方的譯名,而《未來戰士》這個名字則是港台的譯名,實際上都是同一部電影。還有如《真實的謊言》,港台翻譯為「魔鬼大帝」(很庸俗),但國人一般都只熟悉前面一個名字,而不知道後一個名字。

但現在,由於網路的存在,很多熱心人士率先給一些國外熱門電影取了個中文譯名,而這些中文譯名反過來影響到了官方機構,結果很多原本是網路上的草根取的中文譯名,反而成了官方的名字,比如,《盜夢空間》就是這么來的,它的英文原意是「奠基」,本來華納中國公司也打算用「奠基」來做為中文譯名的,但後來由於《盜夢空間》這名字已經在民間形成了認知度,結果反而是這個翻譯並不準確的中文譯名成了官方譯名。但有時候,民間的力量還是敵不過官方的力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凡達》,很多人都知道,原本《阿凡達》的中文譯名叫「化身」或「天神下凡」,結果臨到上映時,取了這么一個古里古怪的名字,還有《創:戰紀》,原本網路上的中文譯名叫「電子世界爭霸戰2」或「特隆 :進化」,後來不知道為什麼也被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