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國影視 » 外國人的長征什麼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外國人的長征什麼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8-21 16:15:20

㈠ 求關於紅軍長征過雪山的電影

老電影《萬水千山》裡面有
萬水千山的劇情簡介 · · · · · ·長征途中,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行軍路上,紅一方面軍來到大渡河渡口,對岸有天險擋路,背後有大量敵人追兵,命懸一線。紅軍指戰員沖破重重險關,窮盡各種方法,終於搶占瀘定橋,使我主力部隊全線渡河,向雪山挺進。六月的夾金山,夏天飛雪,山上山下兩重天,不少戰士永遠的躺在了長征路上。到了1935年8月,我紅一和紅四方面軍會師。此時,部隊非戰斗減員嚴重。在大渡河戰斗中受傷的指導員李有國(藍馬 飾)傷勢嚴重,不能行軍,房東老大爺將僅有的一匹馬送給了紅軍。此時,衣衫襤褸的紅軍連草根樹皮都吃凈了,首長下令殺馬給戰士們吃,因為曙光就在前頭......

㈡ 關於長征題材的所有電影。

反映長征時期的電影有《四渡赤水》、《萬水千山》、《路漫漫》、《大渡河》、《黨的女兒》、《紅孩子》,革命歷史題材影片《我的長征》、《心動歲月》,紀念紅軍長征80周年影片《勇士》。

㈢ 戰爭片,過鐵鏈橋是什麼片

戰爭片,過鐵鏈橋是戰爭電影《勇士》。《勇士》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寧海強執導,於小偉、李東學、聶遠、宋佳倫主演的戰爭電影,是一部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的重大題材作品。
《勇士》以紅軍長征途中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的史實為原型,講述了紅四團二十二名突擊隊員一晝夜奔襲120公里,突破天險穿越槍林彈雨的生死關口飛奪瀘定橋的故事。

㈣ 《勇士》:萬里江山赤子情,草鞋腳下出忠魂

㈤ 關於長征的影片有那些

《萬水千山》《突破烏江》《紅鷹》
《大渡河》《四渡赤水》《金沙水拍》
《馬蹄聲碎》《彝海結盟》《遵義會議》
《大渡橋橫鐵索寒》《長征歲月》《太陽女神》
《草地之光》《血戰萬源》《長征》

影評找一找還簡單,問哪裡可以看的話
樓下的告訴他

㈥ 紅軍長征電影有哪些

還是有很多的,畢竟那個時代是紅軍歷史上重要的轉型時期。為了紀念那一段歷史,國內拍攝了不少的電影來作為紀念。

《長征》

在渡過了赤水河之後,接下來要面臨的就是金沙江這個天險了。而大渡河又是最為緊要的一環。在這條河上有一座鐵索橋,橋的另一邊就是重機槍把守的要塞。說是橋,不過是十幾根鐵鏈相連接而已,而用於走路的木板早已被清除一空。正是因為有了這樣險要的地勢,才有了後面紅軍飛奪瀘定橋的威名。

㈦ 紅軍長征題材的電影有哪些

《長征》電影版,唐國強主演。
《萬水千山》1959
《祁連山的回聲》
《大渡河》1980
《山寨火種》1978
《突破烏江》1961
《四渡赤水》1983
《冰山雪蓮》
《金沙江畔》
《羌笛頌》1960長春
《紅葉鋪滿小路》1983

㈧ 跪求講述長征的電影,【在線觀看】免費百度雲資源

https://pan..com/s/1bcUkF09Uwx1VT0_kDF0Cdw?pwd=vh7i
《紅星照耀中國》電影劇組創作靈感及素材就取自同名報告文學——美國記者斯諾根據自身經歷創作的《紅星照耀中國》一書。影片主要講述的是1936年美國青年埃德加·斯諾冒險來到中國紅色革命區域的的親歷見聞,在采訪和見證了毛澤東、周恩來等共產黨領導人,以及紅軍戰士和蘇區百姓的風采之後,斯諾以飽含激情的生動文筆寫成了《紅星照耀中國》一書,該書出版後轟動世界,使全球第一次了解到了彼時艱苦抗戰背景下中國共產黨的真實情況。

㈨ 關於紅軍的電影都有哪些

1,《血戰湘江》

《血戰湘江》是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類電影。該片由陳力執導,王霙、保劍鋒、徐箭、董勇等主演,於2017年6月30日在中國上映。該片講述了1934年紅軍34師官兵付出巨大犧牲奮力掩護黨中央渡過湘江、成功突破封鎖的悲壯故事。

2,《絕戰》

《絕戰》是由林小鑫、許江華執導的戰爭題材電影,由廈門藍火焰影視、廈門樂眾文化共同出品,由何育駿、王嵐、高明升、鬍子健、呂文軍等主演。

該片於2016年7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以「湘江戰役」為背景,講述紅34師為了掩護中央主力紅軍突圍,擔當後衛與敵人浴血奮戰、鳳凰涅槃的故事。

3,《洪湖赤衛隊》

《洪湖赤衛隊》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武漢電影製片廠聯合拍攝的革命戰爭題材歌劇藝術片,由謝添執導,王玉珍主演,於1961年上映。

該片改編自同名歌劇,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韓英帶領洪湖赤衛隊與敵人展開艱苦鬥爭,保衛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紅色政權的故事。

4,《勇士》

《勇士》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斗片,由寧海強執導,於小偉、李東學、聶遠、宋佳倫領銜主演。該片於2016年10月14日在中國上映。《勇士》以紅軍長征強渡大渡河為背景,講述了紅四團二十二名突擊隊員,突破天險穿越槍林彈雨的生死關口,飛奪瀘定橋的故事。

5,《巴山女紅軍》

《巴山女紅軍》是中潤海天傳媒影業出品的一部戰爭題材電影,影片講述中國工農紅軍第紅四方面軍婦女獨立團在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那一段輝煌歷程。這支創造了奇跡與功勛、將女性抗爭與解放運動推到巔峰的婦女武裝,最終成為凄婉而悲壯的絕唱。

㈩ 搞笑又很老的電影 是講一個退役的老人鍛煉一群小孩 這些小孩穿著兵服然後去救人

武亭,朝鮮人。長征出發時任第一縱隊第三梯隊司令員。黎平會議後,部隊整編,武亭調任紅三軍團炮兵營營長。 近來有人在報刊上發表文章,把法國傳教士阿·勃沙特也列為參加長征的外國人。勃沙特算不算參加了長征,首先應看他是怎樣到長征隊伍中去的,是不是紅軍隊伍的一名成員。據有關資料介紹:"1934年10月,身為貴...州鎮遠教堂的英籍牧師鮑斯哈特(即勃沙特)及貴州舊教堂的加拿大籍牧師A·海曼,因'間諜'嫌疑被西征入黔的紅六軍團扣留,嗣後並隨紅二、六軍團行動,直到1936年4月12日......在雲南境內將其釋放。"勃沙特等被紅軍扣留"是由於一九三四年聖誕節一次草率的逃跑行動"。可見,勃沙特在紅軍隊伍里是"被一根繩子拴在一起","非出於自願"的。 當然,勃沙特被紅軍扣留期間,曾為紅軍翻譯了一張法文版貴州省地圖,做了點有益的工作,但不能因此牽強地把他列為與敵浴血奮戰的紅軍隊伍中的一員,更不能把"參加長征"這一無上光榮的經歷加在他身上。美國名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里把勃沙特稱為"長征隊伍里的局外人"是比較恰當的。 綜上所述,真正參加長征的外國人僅在紅一方面軍里有:李德、洪水、畢士悌、武亭。除李德是歐洲人外,其他三人均為亞洲人。 紅軍長征路上,發生了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我讀過一個故事叫《一袋干糧》。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被水沖走了。為了讓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她堅持沒告訴戰友們,裝成沒事發生一樣,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讓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自願地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卻讓我們看到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大人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大可伸出雙手向戰友們要一些,可她並沒有這么做,而是選擇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腦海里想的只有戰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而對傷勢嚴重的傷員們,她大可丟下他們,輕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沒這么做,她細心照料每一個傷員,沒有怨言,沒有後悔。一個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偉大的紅軍隊伍的優良品質了。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