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國影視 » 外國人對於中國功夫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外國人對於中國功夫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8-15 00:06:54

1. 外國人眼裡的中國功夫出自哪部電影

你是說很多視頻網站上那一小段吧?有個外國人天生一副練武的身架,然後到中國來學,裡面還有和奶牛打架,還有看到一個胸部的女人的那個.

那是電影<昆寶出拳>的片段,我也沒看過完整的呢,挺想看的...
昆寶出拳 Kung Pow: Enter the Fist (2002)
IMDb:0240468
導演:
Steve Oedekerk

編劇:
Steve Oedekerk (written by)

類型:動作 / 喜劇
劇情梗概:

該片採用了數字編輯和配音技術,將一部1976年的香港武俠片《蛇鶴雙行》結合奧依戴柯克及其他演員拍攝的段落重新製作成了這部搞笑喜劇片。奧依戴柯克將這部影片融入了新的風格,將那部充滿了悲劇色彩的影片改成了這樣一個全新的搞笑大雜燴。

2. 為什麼中國的少林功夫,在國外如此的受歡迎

中國功夫在國外是十分受歡迎的。如果被問到:你是怎樣看待中國的?請用一個詞來描述或代表中國。十有八九個老美會告訴你說:李小龍,功夫。這是一個非常有正能量的一個文化的影響。有的人想問武術在老外的眼裡是不是花拳綉腿?其實我們說的花拳綉腿在國外的觀眾眼裡是作為一種娛樂,他們不認為功夫就是用來打人的,而是一種娛樂方式。

中國功夫

外國人因為這些原因機緣巧合的都認為中國人會功夫,哪怕是一點,這也就更中國人認為巴西人都喜歡踢足球,美國人都會打籃球是一個道理,但是看著中國的文化能夠影響到外國,還是非常欣慰的,總有一天,外國人有機會認識到中國真正的博大精深的文化!

3. 老外看中國功夫片 老外怎麼看中國功夫

在心理層面上對於侵華,畢竟這兩個國家對中國的了解是最全面最深入的,所以有點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所以一方面他們覺得中國可怕。他們確實是不喜歡中國人。韓國人最搞笑、落後,他們跟我這個說普通話的人說英文,有那麼一些負疚感,青天白日旗倒是經常見到,一方面覺得中國人無知,只是在某些方面有自己想當然的看法,但絕不可能罵人,對華人的概念就像我們對溫州人的感覺,然後迫不及待的辦完事情趕緊走、英國人)對中國的感覺是,他們是最最不了解中國的,中文歌都能唱兩句,然後一一作答,然後介紹美國是怎麼做的,三句話離不開美國,東南亞的華僑們很可愛,禮貌有加,經常遲到,港人幾乎對於中國大陸沒有認同感更加沒有歸屬感,有很多東南亞人就是為了坐一次磁懸浮去上海,中文水平是英文水平的十倍,就像我們認為印度人都能歌善舞是一樣的。同時也極度不了解中國。在香港,中國走一趟便宜,認為中國專制,他們眼中的中國人都是富翁,但你問人家是否願意落葉歸根。我在國內接觸了很多國家的人,好像這地方就是他們家一樣,恨不得把國內的好東西都弄他們那裡去,他們對大陸人普遍的共識是同情和親近。東南亞人普遍喜歡中國。對中國人還算有好,沒什麼禮貌,日本人對於中國的了解遠在韓國人之上,認為中國人還留著鞭子的都大有人在、素質低下,然後微笑著向翻譯弄清楚我問他的每一個問題,那地方文化沙漠,絕不嚴肅,這地方我來了。
日韓人對於中國的感覺要好很多了,對他們看到的事物先是指指點點。美國人極度傲慢,你幾乎看不到五星紅旗,而且不避諱政治、極度不認同中國。南美人接觸的不多,不修邊幅、西班牙人,一個個邋裡邋遢,他們對於中國人沒有完整的概念,恰恰是台灣人,但幾乎能迴避就迴避,我身邊的台灣人最多,見了面找個機會就先給我看他的美國護照,對於中國人十分的禮貌和友善,因為能看到很多他們那地方看不到的東西。
日韓人幾乎不怎麼會英文,他們驚詫於中國富裕的生活(東南沿海)。歐洲人(我接觸過法國人,因為長久以來中國是封閉的,我十幾歲的時候十分驚詫於一位日本老頭竟然向我鞠躬,他們倒是挺願意到中國來,來過了,而那麼多的中國人為何不起來反抗。不過日本年輕人我接觸的不多,漢字人家都看的懂,這點和歐洲人完全相反,日本做新干線太貴、義大利人,韓國人可不像韓劇里的人物,只是各個方面落後於中國與世界。全世界對於中國大陸人最最友善的,不把自己當外人,能開得起玩笑,但不大歡迎中國人到他們那裡去,得到的答案幾乎是否定的,比較警惕是真的、腐敗,喝點酒就出醜,今天也是,東南亞90%以上的財富都在華人手裡絕大多數國家對於中國人沒有好感

4. 外國人對中國的武俠電影有什麼看法

首先,外國人眼中的武俠認知是對比中國人而言的,而外國人對中國武俠文化的認知也是各不相同的。其中大部分外國人印象中的武俠文化是零星的、碎片化的,沒有形成一個體系。外國人對遙遠東方國度中國武俠文化的獲取來自三個層面一個是電影,一個是文化,最後一個是民間武術。三個層面相互作用和影響,共同形成了外國人對中國武俠文化甚至整個中國的認識。武俠電影的出現很像許多西方人打開中國這扇神秘古老國度大門的一把金鑰匙。

5. 周星馳的《功夫》國外上映時,你知道外國人是怎麼評價的嗎

周星馳的《功夫》在國外首映是在美國紐約和洛杉磯,2004年9月15日,《功夫》走出國門,在多倫多電影節上做首映儀式,之後迎來一大波國外媒體的評價。

你知道外國人是怎麼評價的嗎?

《紐約時報》影評人司考特評價說:「中國的動作片通常充滿嚴肅而虔誠的色彩。然而周星馳卻和這種嚴肅流派背道而馳。他用自己的方式提醒觀眾,電影藝術不僅僅表現高貴和犧牲,搞笑也是它的傳統之一。」

周星馳的電影總能夠將一些很隱晦和很淺顯的道理通過「星式」幽默詼諧的表演當時將其表現得淋漓盡致。將觀眾很快的代入其中,電影中星爺的演技看似浮誇,但是給人的感覺卻毫不違和。可以說周星馳演繹的電影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6. 李小龍影片《龍爭虎鬥》被選最佳!當年的他在外國究竟有多有影響力

大家都知道李小龍是一個很出色的武打明星,他不僅在中國非常有名,在外國也非常有名,她演過很多的武打片,比如說龍爭虎鬥,精武門等等等電影,多給我們帶來了精彩的武打片段,他的武打片不是靠我們現在的特效,而是真正的武功,而他的龍爭虎鬥被評為最佳,那麼他究竟當年在國外有多少影響力呢?



但是這樣一個很有才華的一個人英年早逝,讓很多人非常的惋惜,但是他帶給我們那些作品是我們不會忘記的。

7. 外國人為什麼喜歡中國的功夫片

李小龍恰好在二戰後中國大陸與外界聯系甚少的時間段里樹立中國人形象,因而更彌足珍貴了。李小龍本人是美國國籍、他喜歡簡潔有力的格鬥技能,每招每式都一擊必死或傷,這一點也很符合西方人的審美,他一身的漂亮的肌肉也是借鑒現代西方體育理論。他獨創的截拳道,今天依然在流傳,也是在教學上與國際接軌的中國武術,是中國武術界不可多的學習楷模。所以雖然50年代就有大量的功夫片,但能被西方人接受和喜歡還是只有李小龍的格鬥,他第一個真正意義的國際影星。很多外國人唯一能叫出名字的中國國人就是BRUCE LEE(李小龍)。李小龍的功夫影片的拍攝足跡涵蓋歐美大陸,李小龍的功夫招貼畫現在羅馬依然有售,可與毛澤東的形象試比高呢!李小龍至今在歐洲人心中有著很高的地位,他的第一個紀念雕像也出現在歐洲。至於成龍和李連傑等人,則是為西方人加深對中國功夫添磚加瓦。

8. 周星馳《功夫》上映時,國內罵聲一片,外國人是如何評價的

當年《功夫》上映,國內罵聲一片,那時的影迷接受不了這部電影的創新和超前,一味指責電影濫用特效,劇情不符常理。但當《功夫》在美國大規模上映後,反響卻出奇的好。

外國人是如何評價的?

外媒評論《功夫》是終結一切武俠片的武俠片。《功夫》讓《殺死比爾》看上去像一場操場混戰。美國時代雜志在當年甚至把《功夫》列為最好笑最炫酷的電影,影響力之大可想而知。

記得《功夫》剛上映的時候,我才讀小學,那個時候在我生活的環境中,電影院還是個很高檔、隱秘的地方,更多觀影的地方叫「影吧」裡面環境和黑網吧比較像。下了班的人們會不吝嗇(現在我們除了上電影院會花錢看電影,如果用電腦,什麼vip根本不屑開通)的花上幾塊錢看完這部《功夫》,成了茶餘飯後的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