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國影視 » 文革期間外國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文革期間外國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8-07 19:32:36

1. 文化大革命的電影有哪些

八個革命樣板戲:京劇《智取威虎山》、《海港》、《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交響音樂《沙家浜》。

2. 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和《橋1973年譯制,為何1977年才公映

當時是文革時期,大眾舞台上主要是八個樣板戲,對於外國影片自然監管較嚴,包括《巴頓將軍》,《啊海軍》等名片最初都是以內參片的名義引進譯制的,除了譯制人員外只有少數內部人士可以看到,在一些介紹中國譯製片發展歷史的專題片里有相關內容的。
真正普通觀眾看到大量國外優秀影片已經是文革結束後的事了。

3. 求關於文革題材的電影!!!

1. 芳香之旅 (2006)

2. 電影往事 (2004)

3. 巴爾扎克與小裁縫 (2001)

4. 天浴 (1998)

5. 紅提琴 (1998) [非中文]

6. 陽光燦爛的日子 (1995)

7. 活著 (1994)

8. 霸王別姬 (1993)

9. 藍風箏 (1993)

10. 芙蓉鎮 (1986)

11. 張家少奶奶 (1985)

12. 他們並不陌生 (1982)

13. 牧馬人 (1982)

14. 苦戀 (1982)

15. 小街 (1981)

16. 楓 (1980)

17. 皇天後土 (1980)

18. 天雲山傳奇 (1980)

19. 巴山夜雨 (1980)

20. 戴手銬的旅客 (1980)

21. 苦戀 (1980)

22. 苦惱人的笑 (1979)

23. 瞬間 (1979) [未公映]

24. 淚痕 (1979)

4. 跪求 幾個講述文革時期的電影或電視劇

1.陽光燦爛的日子 2.太陽照常升起 3.便衣警察
我還搜了一下有下述
《芙蓉鎮》《牧馬人》《春苗》《海霞》《決裂》《艷陽天》《青松嶺》《戰洪圖》還有《創業》《南海長城》《反擊》等等

5. 70,80年代的內參片和譯製片是怎麼回事

70年代前期,中國處在文革中,國內上映的外國電影除朝鮮、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越南這幾個所謂"友好"國家外,全部被禁止,但江青等人卻通過我國駐外使館或機構購買了大量西方和美國影片供他們自己欣賞,這些影片買的都是拷貝,沒有版權。這些原版的拷貝買回後由上譯、八一或北影等廠進行翻譯配音,做為內部參考片供內郎放映,所以叫做內參片。文革後,外國電影,尤其是歐美電影在國內全面開禁,特別是80年代後陸續大量引進國外影片的版權在國內公開上映,這些影片由上譯、長譯等廠翻譯配音後叫做譯製片,當然,文革前公開放映的外國影片經翻譯配音後也是譯製片。那些內參片後來也有很多購買了版權而得已公開放映,也就成了譯製片。

6. 陽光燦爛的日子的裡面在電影院出現的哪部歐美的電影是什麼他們混進去看的那部

《陽光燦爛的日子》夏雨寧靜他們溜進電影院,混在大人後面看的那部禁片就是中歐1968年伯特·西奧德梅克執導電影《羅馬之戰》。

《羅馬之戰》由勞倫斯·哈維、奧遜·威爾斯、西娃·科絲西娜、霍納爾·布萊克曼等人主演。

影片講述了公元六世紀,羅馬帝國業已風雨飄搖,義大利淪入東哥德人之手達60年之久。為了奪回羅馬帝國的發祥地——義大利,恢復羅馬帝國全盛時代的疆域,查士丁尼統治的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決意與東哥德人的蠻族部落展開一場血戰。驅逐東哥德人不僅是對昔日羅馬輝煌的嚮往,而且也是恢復羅馬版圖的關鍵。

(6)文革期間外國電影擴展閱讀:

《羅馬之戰》角色介紹

1、羅伯特·霍夫曼飾演托提拉,東哥特國王,托提拉於541年即位後,以打敗拜占庭、統治整個義大利為己任。542年發動對拜占庭的反攻,552年,雙方會戰於塔吉奈,托提拉被納爾西斯擊敗,重傷而死。

2、霍納爾·布萊克曼飾演阿瑪拉遜莎,哥特國王狄奧多里克(Theodoric)的女兒,她推行親近東羅馬帝國的政策,但是許多大臣都是反對派,這使得她的統治很不穩固,宮廷政變後被驅趕到博賽納湖中的一個小島上,不久,她被謀殺在浴室里。

7. 《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那個被說成是要批判的那部外國電影的名字是什麼

是《羅馬之戰》。

《羅馬之戰》(第一部:Kampf um Rom I;第二部:Kampf um Rom II - Der Verrat[1])是由羅伯特·西奧德梅克導演,勞倫斯·哈維、奧遜·威爾斯、西娃·科絲西娜、霍納爾·布萊克曼等人主演的一部電影

影片講述公元六世紀,羅馬帝國業已風雨飄搖,義大利淪入東哥德人之手達60年之久。為了奪回羅馬帝國的發祥地——義大利,恢復羅馬帝國全盛時代的疆域,查士丁尼統治的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決意與東哥德人的蠻族部落展開一場血戰。


(7)文革期間外國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托提拉

東哥特國王,托提拉於541年即位後,以打敗拜占庭、統治整個義大利為己任。542年發動對拜占庭的反攻,552年,雙方會戰於塔吉奈,托提拉被納爾西斯擊敗,重傷而死。

2、阿瑪拉遜莎

哥特國王狄奧多里克(Theodoric)的女兒,她推行親近東羅馬帝國的政策,但是許多大臣都是反對派,這使得她的統治很不穩固,宮廷政變後被驅趕到博賽納湖中的一個小島上,不久,她被謀殺在浴室里。

3、納爾西斯

納爾西斯原為東羅馬皇後狄奧多拉的寵信。538年,隨貝利撒留對東哥特人作戰。550年接替貝利撒留為統帥,在552年的塔吉奈戰役中獲勝,東哥特國王托提拉重傷而死。


8. 反映文革時期的電影都有哪些

《芙蓉鎮》《牧馬人》《春苗》《海霞》《決裂》《艷陽天》《青松嶺》《戰洪圖》還有《創業》《南海長城》《反擊》等等。但多是老電影,有很多還是文革時期拍攝完成的,所以有很多問題,都禁播了。《芙蓉鎮》和《牧馬人》強力推薦,電影頻道有時會播,音像製品也不難買到。這些都是老電影,至於新一些的電影,我知道的也就是你提到的那幾部。希望幫的到你。

9. 關於文革的電影

以文革為背景的電影:《楓》(文革武裝斗爭為主線)
《向日葵》(平民版)
《牧馬人》(領導幹部)
《末代皇帝》(後部分,有忠字舞)
文革期間拍攝的電影:《海霞》
《春苗》

暫時就想起這么多

10. 文革時期 電影

那十年之間沒什麼好電影,前期幾年基本上顆粒無收,直到後期幾年才逐漸拍攝了一部分作品,一般多集中於74,75,76三年。
京劇樣板戲不推薦了,先看看這幾部好了,電驢上全部有源。
《偵察兵》1973
《艷陽天》1973
《青松嶺》1973
《戰洪圖》1973
《創業》1974
《杜鵑山》1974
《南征北戰》1974
《園丁之歌》1974
《平原游擊隊》1974
《一副保險帶》1974
《火紅的年代》1974
《渡江偵察記》1974
《閃閃的紅星》1974
《向陽院的故事》1974
《海霞》1975
《春苗》1975
《阿勇》1975
《紅雨》1975
《小螺號》1975
《金光大道》1975
《長城新曲》1975
《烽火少年》1975
《車輪滾滾》1975
《碧海紅波》1975
《黃河少年》1975
《年輕的一代》1975
《難忘的戰斗》1975
《第二個春天》1975
《沸騰的群山》1975
《沙漠的春天》1975
《難忘的戰斗》1975
《激戰無名川》1975
《山花》1976
《鎖龍湖》1976
《芒果之歌》1976
《江水滔滔》1976
《雁鳴湖畔》1976
《開山的人》1976
《鋼鐵巨人》1976
《南海風雲》1976
《南海長城》1976
《阿夏河的秘密》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