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個侏儒症小孩復仇的電影
孤兒 Orphan (2009) 導演: 佐米·希爾拉 編劇: David Johnson / Alex Mace 主演: 伊莎貝拉·弗爾曼 / 吉米·本內特 / 維拉·法米加 / 彼得·薩斯加德 / 阿婭娜·恩吉妮爾 類型: 劇情 / 懸疑 / 驚悚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加拿大 / 德國 / 法國 語言: 英語 / 美國手語 / 愛沙尼亞語 上映日期: 2009-07-24 片長: 123 分鍾 又名: 孤兒怨(台) / 孤疑(港) / 孤女瘋劫 / Esther 劇情簡介: 意外流產讓滿心期待寶寶降生的約翰(Peter Sarsgaard 飾)和凱特(Vera Farmiga 維拉•法米加 飾)深受打擊,凱特精神幾近崩潰,而他們的婚姻也岌岌可危。為了挽救瀕臨破敗婚姻,這對夫婦前往孤兒院希望收養一個孩子。在這里,他們見到了有些特立獨行的小女孩伊斯特(Isabelle Fuhrman 伊莎貝爾•福爾曼 飾)。小女孩所散發出的獨特氣質吸引了約翰夫婦,最終伊斯特成為他們家庭中的一員。 然而,隨著伊斯特的到來,各種離奇事件接踵而至。凱特隱約感到,這個長著天使面容的小女孩背後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
Ⅱ 美國有一部電影裡面有侏儒的是什麼電影
《災難大電影》?這個電影我看過,絕對是個災難。
Ⅲ 關於侏儒的電影有哪些
《我與赫夫共進晚餐》
《聖誕精靈》
《葬禮上的死亡》
《新靈犬萊西 》
《我的侏儒父親》
Ⅳ 問一部關於侏儒的電影
美國的吧
Ⅳ 求一個電影,男主是侏儒人,本來是正常人,自己喜歡的女人和爸爸在一起了,生了一個孩子是男主的
《鐵皮鼓》是由格拉斯的同名小說《但澤三部曲》的第一部改編成,由德國導演沃爾克·施隆多夫指導。
該片獲得第5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第32屆國際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中文名
鐵皮鼓
外文名
Blechtrommel, Die
其它譯名
拒絕長大的男孩,錫鼓
出品時間
1979年
導演
沃爾克·施隆多夫
主演
馬里奧·阿多夫,大衛·本奈特
片長
142 min
上映時間
1979年5月3日(西德)
主要獎項
第5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第32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第5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
Ⅵ 16歲侏儒男孩奧斯卡是什麼電影
《鐵皮鼓》。
《鐵皮鼓》是由格拉斯的同名小說《但澤三部曲》的第一部改編成,由德國導演沃爾克·施隆多夫指導,講述了奧斯卡三歲時目睹成年人世界的丑惡,決心拒絕長大,反抗他的父母、舅舅、情人、以及納粹的個人反抗史。
該片因主人公奧斯卡3歲生日得到了一隻鐵皮鼓,此後一直隨身攜帶,得名《鐵皮鼓》,又名《拒絕長大的男孩》,獲得第5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第32屆國際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對這部電影,評論一致稱贊,被認為是一部擊中納粹德國要害的政治電影,是「當代德國電影的突破」,也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反納粹主義電影之一, 以史詩般的恢弘格局展現了德國戰時小市民的眾生相,是一部以小見大的影片。
它不是一部情節電影,具有強烈的批判和反思傾向,利用荒誕而非理性的手法,使觀眾感受導演對命運所作的深層次思考,從中感悟出生活的某種哲理。
Ⅶ 問一部歐美電影(片中有一個侏儒的)
是《鐵皮鼓》吧~
那個侏儒小孩叫奧斯卡
劇情如下,你看看是不是
外祖母安娜還未婚的時候,一個叫約瑟夫年輕人為了逃避追捕鑽進她的大裙子下,而成為了奧斯卡的外祖父。母親阿格內斯和她的表弟布朗斯基深深相愛,但由於近親不能結婚,只好嫁給商人阿爾弗萊德。奧斯卡出生了,但誰是他真正的父親也許只有母親阿格內斯知道。
奧斯卡三歲生日那天,母親送了一個"鐵皮鼓"作禮物,他高興的整天掛著它。他在桌子底下玩,發現了布朗斯基舅舅和媽媽的私情,他覺得成人的世界裡充滿著邪惡和虛偽,他決定不再長大。他從樓上跳了下來,結果他真的就不再長高,停留在三歲的高度。一次,爸爸搶他的鼓,他大聲的尖叫,結果發現,他的尖叫可以震碎玻璃,從此沒有敢再搶他的鼓。
希特勒上台後,父親加入了納粹黨。母親還是頻頻和舅舅幽會,母親發現自己懷孕了,沒完沒了的吃起了魚,結果由於過量而死去。母親死後不久,舅舅也被納粹殺害了。外祖母帶了一個女僕瑪利亞回來,奧斯卡和父親都佔有了她的身體,並且生了一個孩子。奧斯卡認為孩子是他的,但瑪利亞成為了自己的"母親",孩子成為了自己的"弟弟"。1945年,蘇軍攻佔了但澤,父親被殺,他埋葬了父親,也埋了伴隨他20年的鼓。他的「孩子」不小心用石頭砸了他腦袋,這時候發現,奧斯卡恢復了生長……
Ⅷ 好像有個電影是關侏儒人的電影的 是歐美演的 是什麼啊!
《霍比特人》
外文名:The Hobbit
地區:美國
導演:彼得·傑克遜
類型:奇幻
主演:馬丁·弗里曼,伊安·麥克萊恩,理查德·阿米塔格
Ⅸ 關於一部電影
片 名: Blechtrommel, Die
譯 名: 鐵皮鼓
導 演: ( 沃爾克·施隆多夫 Volker Schlöndorff )
主 演: ( Mario Adorf) ( Angela Winkler) (戴維·本南特 David Bennent) ( Katharina Thalbach) ( Daniel Olbrychski) ( Tina Engel)
上 映: 1980年04月11日
劇情介紹:
外祖母安娜還未婚的時候,一個叫約瑟夫年輕人為了逃避追捕鑽進她的大裙子下,而成為了奧斯卡的外祖父。母親阿格內斯和她的表弟布朗斯基深深相愛,但由於近親不能結婚,只好嫁給商人阿爾弗萊德。奧斯卡出生了,但誰是他真正的父親也許只有母親阿格內斯知道。 奧斯卡三歲生日那天,母親送了一個"鐵皮鼓"作禮物,他高興的整天掛著它。他在桌子底下玩,發現了布朗斯基舅舅和媽媽的私情,他覺得成人的世界裡充滿著邪惡和虛偽,他決定不再長大。他從樓上跳了下來,結果他真的就不再長高,停留在三歲的高度。一次,爸爸搶他的鼓,他大聲的尖叫,結果發現,他的尖叫可以震碎玻璃,從此沒有敢再搶他的鼓。
希特勒上台後,父親加入了納粹黨。母親還是頻頻和舅舅幽會,母親發現自己懷孕了,沒完沒了的吃起了魚,結果由於過量而死去。母親死後不久,舅舅也被納粹殺害了。外祖母帶了一個女僕瑪利亞回來,奧斯卡和父親都佔有了她的身體,並且生了一個孩子。奧斯卡認為孩子是他的,但瑪利亞成為了自己的"母親",孩子成為了自己的"弟弟"。1945年,蘇軍攻佔了但澤,父親被殺,他埋葬了父親,也埋了伴隨他20年的鼓。他的「孩子"不小心用石頭砸了他腦袋,這時候發現,奧斯卡恢復了生長……
影片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君特·格拉斯1959年出版的同名長篇小說《鐵皮鼓》,導演施隆多夫忠實了原作荒誕、諷刺的基調,通過奧斯卡的視角,看到一個誇張和醜陋的世界。為了達到影像上的逼真,展示奧斯卡的視點,片中有多處從膝蓋高度拍攝的鏡頭,以此把"成年人"的世界詮釋成稀奇古怪的性和政治啞劇,甚至達到了荒誕的程度。
這一切更像一個想像的世界,這個世界的人是怪誕的提線木偶,他們有過分誇張的企圖和言過其實的慾望。片中隱喻和象徵手法的運用,為影片的荒誕和怪異增加了深度。鐵皮鼓這一道具在影片中起著重要作用,其實它和奧斯卡所具有的的特異功能一樣,蘊含著顛覆醜陋現實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