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國影視 » 外國電影進行曲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外國電影進行曲

發布時間: 2022-07-28 21:56:34

『壹』 誰知道國外的電影里出征的時候經常放的一首比較歡快的輕音樂 出征那種

波基上校進行曲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oAZmOzHRCg/

『貳』 請問在美國電影《巴頓將軍》中美軍和英軍同時進入一座城市時英軍的進行曲叫什麼名。

樓主,這是蘇格蘭著名的風笛曲《蘇格蘭勇士》(Scotland the Brave),這是下載地址: http://mp3.sogou.com/music.so?query=%CB%D5%B8%F1%C0%BC%D3%C2%CA%BF&class=1&st=&ac=&pf=mp3&_asf=mp3.sogou.com&_ast=1294668267&p=&w=02009900

『叄』 電影《莫斯科保衛戰》中紅場閱兵演奏的進行曲叫什麼名字

紅場閱兵式前半部分(步兵方陣接受檢閱時)的曲子是《英雄》,坦克縱隊的曲子叫《閱兵進行曲》。

『肆』 在一些外國戰爭電影中經常用的進行曲

你看看這里有嗎?這里一般都是戰爭電影常用的,特別是第一個。

(1)He's a Pirate

試聽: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uAHp0bSczo/

(2)Marion Barfs

試聽;http://tv.mofile.com/599WS66Y/

(3)Hero's Theme

試聽: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7N-t3zW_lBk/

(4)Conquest of Paradise(這個最近才出現的)

試聽: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czODk0ODQ=.html

(5)Battle Without Honor Or Humanity(這個一般介紹戰爭電影都用這個曲子)

試聽;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gh9QCSYdRo/

(6)Guei zi jin cuen (這個音樂中國電影廣為使用,HOHO!!!)

試聽:http://tv.mofile.com/AAZ0CSU8/

『伍』 美國戰爭電影里有個口哨曲,進行曲風格幽默的那種,記不得是哪個電影了,也不知道是什麼曲子。給個指示:

啊朋友再見

『陸』 請問波蘭二戰電影《堡壘堅石》開頭的德軍閱兵的進行曲是什麼

電視劇作品:
2009年 《我是你兒子》 飾演:魯大志 導演:唐大年
2009年 《向周星馳致敬先》(又名《女孩沖沖沖》) 飾演:蔡文姬 導演:范小天
2008年 《忠魂》 飾演:劉 虎 導演:劉 光
2008年 《爸爸天亮叫我》 飾演:大個 導演:羅燦然
2007年 《別讓愛沉默》 飾演:尚恩前 導演:劉 光
2006年 《一針見血》 飾演:徐 冰 導演:康洪雷
2004年 《巴士警探》 飾演:艾 群 導演:呂小平
2003年 《都市男女》 飾演:蔣文彬 導演:尚敬、呂小品、齊星
2002年 《生命的呼喚》 飾演:江少雲 導演:徐偉傑
2001年 《都是天使惹的禍》 飾演:邵建濤 導演:夢 繼
2001 年 《威風凜凜》 飾演:張 樂 導演:謝鳴曉
2000年 《完全婚姻手冊》 飾演:周 樹 導演:江 澄
1998年 《生死之門》 飾演:韓守義 導演:江 澄

電影作品:
2011年 《love》 飾演:葛 庭 導演:鈕承澤
2011年 《十二星座 離奇事件》 飾演:經紀人 導演:盛 志
2011年 《金陵十三釵》 飾演: 導演:張藝謀
2011年 《有種》 飾演:方 總 導演:張 元
2010年 《我十一》 飾演:王伯駒 導演:王小帥
2010年 《第一書記》 飾演:馬昌平 導演:陳國星
2010年 《失蹤》 飾演:文 勝 導演:何 群
2010年 《藏客》 飾演:冷一峰 導演:張 馨
2010年 《成成烽火》 飾演:段中秀 導演:周 偉
2009年 《天花板》《落花有聲》 飾演:傅 東 導演:周 偉
2009年 《奪金》 飾演:黑 蛋 導演:高 峰
2009年 《瘋狂的玫瑰》 飾演:寧五原 導演:周 偉
2008年 《農民工》 飾演:茂 盛 導演:陳 軍
2008年 《刑警張玉貴》之無法結局 飾演:張玉貴 導演:周 偉
2008年 《不許搶劫》 飾演:梅 來 導演:周 偉
2007年 《棋王和他的兒子》 飾演:董 佳 導演:周 偉
2006年 《西瓜樹》 飾演:劉利民 導演:孫 成

『柒』 進行曲有哪些

1、義勇軍進行曲

《義勇軍進行曲》是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歌曲,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關頭誕生以來,對激勵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演唱的歌曲。由公木作詞、鄭律成作曲,收錄在2009年1月發行的專輯《歌聲飄揚60年——向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獻禮(第三集)》中。

3、結婚進行曲

《結婚進行曲》是門德爾松創作的一首世界名曲,這是一首因時常用於婚禮而著名的樂曲,一般以管風琴演奏。它是為莎士比亞的作品《仲夏夜之夢》所做的配樂。

4、新時代進行曲

《新時代進行曲》是一首鏗鏘有力的進行曲,整首歌曲鏗鏘有力、正氣盎然,充滿了新時代人奮斗不息、赤誠為國的豪邁氣息。這首歌曲是2010年7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由新時代健康產業集團與中國保健協會聯合舉辦的「社會責任與健康使命」報告會上首次發布的,這首歌曲是新時代人「自立立他,德行天下」企業文化的再次闡釋。

5、運動員進行曲

《運動員進行曲》創作於1971年,由吳光銳填詞、賈雙譜曲、李明秀編曲。除了各種運動會使用外,單位開會、頒獎儀式也經常使用這個曲子。這首樂曲家喻戶曉,流傳久遠,在中外均有一定影響,在軍樂藝術的歷史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捌』 德國裝甲師進行曲是哪部電影的歌曲

the mass,一直被眾多網友誤解為「德國黨衛軍第一裝甲師戰歌」《SS閃電部隊在前進》。其實,這首歌名為The Mass(彌撒),作者是一個叫Era的樂隊。Era,英文原意為「時代、世紀」,有人翻譯為「創世紀」,是一個風格與Gregorian(格林高利合唱團)接近的音樂團體,其靈魂人物是法國音樂家Eric Levi。
The Mass改編自Carmina Burana(布蘭詩歌),據說「二戰期間德國黨衛軍第一裝甲師軍歌也改編於此」,導致調子相似而張冠李戴以為The Mass就是納粹軍歌。這個據說無從證實,但這樣的解釋從上下文的邏輯來看無疑是合理的。總之可以肯定的事實是:可能同曲,一定異工。或者說他們只是各自都從Carmina Burana吸取了一些元素。而據說真正的德國黨衛軍第一裝甲師戰歌叫Panzerlied,作者是Von Oblt.Wiehle。

『玖』 求世界著名進行曲10首

1,《婚禮進行曲》

有兩首著名的《婚禮進行曲》。一為門德爾松所作序曲《仲夏夜之夢》的第五幕前奏曲,二為瓦格納所作歌劇《羅恩格林》第三幕開始時的一段混聲合唱《婚禮大合唱》,因常用作婚禮音樂而得名《婚禮進行曲》,後被改編成管弦樂曲。

前者歡快激情,後者庄嚴肅穆。 按照西方的傳統,新娘入場時要奏的是瓦格納的《婚禮進行曲》。新人步出教堂時要奏門德爾松的《婚禮進行曲》。

2,《運動員進行曲》

這是一首創作於1971年的進行曲,由當時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工作的三位音樂家吳光銳、賈雙、李明秀,共同完成。這首樂曲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流傳久遠,在中外均有一定影響,在軍樂藝術的歷史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3,《蘇維埃進行曲》

《蘇維埃進行曲》(英語:Soviet March,俄語:Советский Марш)是紅色警戒3的主題曲。屬於軍旅風格的游戲音樂。本曲氣勢恢宏,使人熱血沸騰。

4,《拉德斯基進行曲》

《拉德斯基進行曲》,管弦樂曲,奧地利作曲家老約翰·施特勞斯作於1848年。是老約翰最著名的代表作,經常作為通俗的管弦樂音樂會的最後一首曲目。每年著名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也總是以這首曲子作為結束曲,並已成為一種傳統。


5,《西班牙鬥牛士進行曲》

《西班牙鬥牛士進行曲》(西班牙語: España Cañi)是由西班牙作曲家瑪奎納創作,用小號來演奏的一首獨奏曲,是一首享譽世界的名曲。

6,《鬥牛士進行曲》

《鬥牛士進行曲》音樂雄壯威武,舞蹈風格陽剛味十足。西班牙的每一個地方都是用鬥牛舞代替行軍舞。鬥牛舞是受鬥牛所影響而演變出的舞蹈。

7,《土耳其進行曲》

《土耳其進行曲》,為奧地利音樂家莫扎特的A大調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KV.331)的第三樂章,又稱為 Alla Turca(土耳其風迴旋曲)。於1781-1783年間在慕尼黑或維也納所作。

8,《輕騎兵進行曲》

《輕騎兵進行曲》於1866年3月21日首演。時至今日,雖然歌劇本身已極少演出了,但本曲和《詩人與農夫序曲》卻成為作者流傳廣泛的代表性作品。

9,《歡迎進行曲》

《歡迎進行曲》是一首熱烈而莊重的迎賓禮儀樂曲,中國人民解放軍歡迎外賓及舉辦重大慶祝活動時經常演奏的樂曲。

10,《帝國進行曲》

《帝國進行曲》,又名:黑暗命運進行曲,是達斯·維德(Darth Vader)出現在電影《星球大戰》中而安排的配樂。非官方版本為銀河帝國國歌。

『拾』 進行曲的分類

現代進行曲具有曲調鮮明,節奏整齊,常用2/4、4/4節拍(也有3拍子),並多用符點和切分節奏等特點。曲式多為三部結構,而且中間部常轉到下屬調。
對這一類的進行曲以美國作曲家、指揮家蘇薩 (Sousal1854一1932)的貢獻最大。他以美麗、明快的旋律寫下了100多首管樂演奏的進行曲,故被譽為世界「進行曲之王」。
關於進行曲的創作,蘇薩在晚年出版的一本自傳中說:⑨「進行曲對我有巨大的吸引力。進行曲必須與人體的基本節奏感相適應,刺激人的生命力和引起人們的想像力。同時,進行曲必須象大理石雕像那樣,不允許有任何弄虛作假的成份。它也應該能打動討厭音樂的人,甚至應具有能使裝假腿的人都想精神抖擻地行走的魅力」。
象蘇薩創作的進行曲作品一樣,中外進行曲作品浩如煙海,其中那些生命力強、演出頻率高、實用功能較突出、世人普遍公認、並具有特殊研究價值的進行曲作品在如下幾種分類中: 根據樂曲演奏的場所及所包含的內容,以及樂曲的社會功能劃分出這一范圍。
盡管其中的大多數作品,創作目的不全是為了典禮的目的,但人們從某一作品的社會效果或從作品所反映的內容考慮,用於典禮儀式中,逐漸形成定勢就成為了典禮進行曲。
在各種儀式的場合上演奏的典禮音樂中,多數樂曲都採用進行曲形式,如迎賓曲、國歌、校歌、廠歌、店歌、行歌等。自古以來,祭天地、奉鬼神、祀祖宗、或皇帝登基、宮廷宴慶、官員開路、以至現代的迎賓送客,都要演奏音樂,以造成相應的氣氛。典禮音樂普遍有一定的內容和程序,如商店開業、運動員入場、頒獎等。這一類音樂從禮儀的相應內容出發,統一聽眾的意志,鼓舞和教育人民,並起著推動歷史前進的作用。
典禮音樂的演奏一般多以攜帶樂器方便,並能在配合隊伍行進時演奏的管樂隊來擔任,所以也叫典禮樂隊。
這一類進行曲數量繁多,都經歷了幾代人的欣賞和考驗,並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被世人普遍公認的就有下列作品:中國作品:聶耳所作《義勇軍進行曲》(1935);鄭律成所作《八路軍進行曲》(1939);光銳、賈雙、李明秀所作《運動員進行曲》(1971);何士德所作《新四軍進行曲》(1939);呂驥所作《抗日軍政大學校歌》等。
外國作品:老約翰·斯特勞斯所作《拉德斯基進行曲》(1848);法國的《馬賽曲》(1980年代);蘇薩所作《華盛頓郵報進行曲》(1889)、《星條旗進行曲》(1895)、《美中之美進行曲》(1899)等。 音樂藝術的主要功能是通過音樂音響,喚起人們的藝術美感,滿足人們的藝術審美需要。專業音樂工作者的任務也就是發現美、創造和表現美。從這一概念出發,這一類進行曲專門歸納了直接為了藝術活動而創作的作品。這些作品都按真善美統一的原則塑造典型的藝術形象,而且藝術價值較高,表演技巧較深,思想內容健康,具有藝術美的特徵外,具體從樂曲的音域、旋律的構成、音樂形式、聲部的數量及組合等方面與其它進行曲不同,故更具有較高的藝術感染力,欣賞層次也比較高。
音樂會進行曲從人們的實際生活出發,反映一定的生活本質,具有認識社會生活、調劑人們情感,滿足人們的藝術審美需要,因此,一般由廣大專業音樂工作者和藝術修養較高的音樂愛好者所喜歡。
這一類進行曲的創作都是直接針對了音樂藝術活動,以表現音樂美為目的,其大多屬於器樂曲,而聲樂曲較少。主要有莫扎特所作《土耳其進行曲》(1781-1783);舒伯特所作《軍隊進行曲》(1518);柏遼茲所作《拉科西進行曲》(1846);肖邦所作《A大調軍隊波羅涅茲》(1838,該曲又屬於舞曲中的進行曲和三拍子進行曲)等。
中國在這方面的作品幾乎是空白,在中國朝鮮族音樂中有崔昌奎所作《現代化進行曲》;林聖鎬所作《延邊進行曲》,但這些都聲樂曲。 在藝術門類中,情感表現是音樂藝術所具有的最敏感的特長之一。這一類進行曲盡量把那種具有庄嚴、崇高、宏偉、雄壯、親切、熱情等,屬於歌頌性質的情感,又在內容上屬於歌頌某一具體對象的樂曲都劃入到這一類別中。
頌歌型進行曲主要以歌頌黨,歌頌領袖,歌頌祖國、歌頌革命英雄和民族英雄、歌頌大地河山、歌頌其他崇敬的對象和心愛事物的音樂,並具有剛毅豪邁的氣概,寬廣的旋律,平穩的節奏,速度較慢等特點。
由於這一類進行曲所描述的內容或所強調的側重面不同,有突出庄嚴、宏偉的氣概;有突出親切的感情;也有以熱情奔放、激情洋溢為特色,也有綜合幾個方面的要求表現於一首作品中。
中國作品:王萃所作《歌唱祖國》(1950);王世光所作《長江之歌》(1982);外國作品:蘇薩所作《星條旗進行曲》(1895):《拉德斯基進行曲》(已介紹) 凡是出之綜合藝術—戲劇音樂中的進行曲作品,那些符合劇情的某種需要而精製的、群眾喜歡又不厭其煩的樂曲都納入到本類別中。這些樂曲一般都具有短小精悍,音樂形象特別集中的特點。這類音樂也同時屬於其它類別進行曲。
戲劇音樂是屬於綜合藝術的范疇,它包含幾種藝術形式,如文學、音樂、舞蹈、美術、蒙太奇等綜合而成,是屬於兼用視覺和聽覺感受的藝術門類。戲劇音樂有以歌唱為主的歌劇;以舞蹈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舞劇;音樂與活動畫面相結合的電影、電視音樂;以配合每一幕的開場及結束或幕間(或充當獨白、對白時的背景音樂)演奏的戲劇配樂等。
在這些音樂中作曲家根據劇情的需要安排以進行曲形式寫成的音樂,但人們從自己實用性的需要出發,斷章取義地把它們單獨演奏或欣賞,這就構成了這一類進行曲的劃分類型。
中國作品:聶耳所作的電影音樂,影片《風雲兒女》的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1935);黃准所作電影音樂,故事片《紅色娘子軍》中的《娘子軍連歌》(1959,後也用於芭蕾舞劇);張敬安與歐陽謙叔所作的歌劇《洪湖赤衛隊》中的進行曲《赤衛隊之歌》(1959);延邊鄭鎮玉所作的歌劇《一支槍》中的進行曲《民兵之歌》等。
外國作品:威柏所作《獵人進行曲》(1820);門德爾松與瓦格納分別所作《婚禮進行曲》(1826、1848);貝里尼所作《大進行曲》(1531);威爾迪所作《凱旋進行曲》(又名《大進行曲》1870)等。 運用某一舞曲的節奏特點為主要創作手段寫成的音樂就屬於這一類。雖然這一類作品其數量甚少,但它們一般具有民族氣質和寬廣、豪邁的進行曲風格。
舞曲從廣義上講,除直接為舞蹈所用的以外,還包括以舞蹈節奏為基礎而寫成的聲樂曲和器樂曲。這類舞曲雖然不以伴舞為目的,而是專為音樂會上演唱、演奏而作,因而往往具有較高的藝術性。這類舞曲旋律優美動聽,節奏輕快活潑、內容通俗易懂、常與民間音樂緊密相連。因此,它既能伴舞、又能欣賞,是人們音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體裁。
舞曲用進行曲形式來表現是罕見的現象,就中國作品而言還是空白。由此,有一外國人拿管弦樂《北京喜訊到邊寨》來代替這種空白,而那是屬於慶典樂,不是進行曲形式的音樂。
這類音樂獨一無二地就數波蘭作曲家肖邦所作《A大調軍隊波羅涅茲》,但它又屬於三拍子進行曲和音樂會進行曲的分類中。 三拍子也能做進行曲的節拍?!不少人表示質疑是無可非議的。因為人類兩條腿步伐節奏的均勻交替就決定了進行曲必須是兩拍子或它的倍數節拍的慣例。但仔細研究這些步伐節奏,我們可以聯想跳三拍子圓舞曲的步伐,就不難看出,它的單位拍是跳三拍子舞的步伐根據,並不是只有三條腿才能跳三拍子舞。基於這種認識作曲家們同樣利用三拍子,巧妙地以附點節奏為主,結合其它的節奏因素,主要是強調單位拍的因素,創作這一類進行曲。
三拍子的進行曲,從節拍上表現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每一單位拍分成兩個部分,構成每小節三拍或六拍3/4、6/8等,第二種是每一單位拍分成三個部分構成每小節兩拍或四拍,即6/8、12/8。
中國作品:鄭律成所作抗日歌曲《向著祖國前進》(1940年代初)。
外國作品:蘇薩所作6/8拍的《華盛頓郵報進行曲》(1889);朝鮮的12/8拍進行曲《世上只有一個朝鮮》(1970年代);波隆貝斯庫所作《三色旗》;古諾的《士兵進行曲》;肖邦所作《A大調軍隊波蘭舞曲》等。 群眾歌曲中的樂曲形式包羅萬象,但進行曲的形式所佔的比重較多。這是因為進行曲這一形式往往善於表現集體的思想感情,貼近生活,具有號召性,容易統一群體的意志和願望的關系。特別是軍隊中的隊列歌曲,火熱斗爭年代中表現正義斗爭的合唱歌曲等,都採取進行曲形式。
這一類樂曲,泛指由專業或業余作曲家針對現實社會生活創作的、適於群眾演唱的進行曲。這類音樂曲調簡單、音域不寬、常用分節歌形式,其中主歌常用幾段歌詞闡述基本內容,副歌用重復的樂句或樂段表達主題思想。演唱形式有齊唱、輪唱、合唱等。
縱覽世界近現代群眾歌曲中的進行曲,可以發現它們有以下顯著特點:首先,它們往往產生於火熱的斗爭年代,現實生活中激烈感人的場面為詞曲作者提供了創作的源泉。這些樂曲創作後,又直接作用於當時當地的斗爭生活之中,產生巨大的推動和鼓舞作用。
其次,樂曲內容大多與政治、社會活動相關,體現人民群眾的理想和願望。
從情緒上,樂曲以雄壯豪邁、堅定向上的居多,歌詞通俗簡練,易於上口。
從地域上講,較有價值和成功的樂曲,可以沖破國界,成為本國或鄰國乃至世界人民所共同喜愛的樂曲;從時間上講,它可以影響一代甚至好幾代人。
群眾歌曲中的進行曲,在我國具有普遍性,特別在20世紀3、40年代的中國工農革命歌曲中占不少比例。如30年代的《救亡進行曲》、《救國軍歌》、《大刀進行曲》、《游擊隊歌》等;40年代的《勝利進行曲》、《團結就是力量》等;50年代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60年代的《高舉革命大旗》、《工人階級硬骨頭》、《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等,其中影響最大,普及最廣的還是李卻夫在60年代創作的《我們走在大路上》。
在外國的作品中,影響最大的還是法國大革命時期的《馬賽曲》;在前蘇聯十月革命前產生的《同志們,勇敢地前進》等。 這一類進行曲是針對聲樂曲而相對劃分的,而聲樂曲中的進行曲卻不是一種,它分為其它多種類別。換句話說,進行曲的多數類別大多都屬於聲樂曲,真正屬於器樂曲的作品數量還是較少。但從表演角度考慮,人們還是把原來以聲樂表演的樂曲用樂隊演奏,這就形成了「進行曲好象器樂曲多」的誤解。
從音樂發展的歷史角度分析,器樂曲源於聲樂曲,即它的發展滯後於聲樂,但沒有歌詞的這些樂曲同樣能反映人們的現實社會生活的所有情感,毫不損色於聲樂曲。
器樂中的進行曲不同於帶歌詞的聲樂作品卻仍在內容和形式上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情趣。相對而言,這些音樂比聲樂具有較高的專業性質,其演奏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難度。它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直接為吹奏樂隊或管弦樂隊而創作,第二種是為某一個樂器的演奏而創作的,其中為針對鋼琴演奏而創作的居多。
中國作品:卻夫、晨耕所作的吹奏樂《騎兵進行曲》(1940年代初);延邊許瑞錄所作的三首吹奏樂《祝捷進行曲》(1947)、《勝利進行曲》、《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光銳、賈雙、李明秀所作的《運動員進行曲》(1971)等。
外國作品:蘇薩所作的《華盛頓郵報進行曲》(1889)、《星條旗進行曲》(1895)、《美中之美進行曲》(1899);貝多芬所作《英雄交響曲》的第二樂章《葬禮進行曲》(1803);肖邦所作降b小調鋼琴奏鳴曲中的第三樂章《葬禮進行曲》(1839)等;另外,本文所列的音樂會進行曲中的外國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