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國影視 » 外國電影甄選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外國電影甄選

發布時間: 2022-07-21 11:45:54

A. 一個男孩歷經努力去美國學習芭蕾舞的電影

英國男孩行么……
我只知道一部:Billy Elliot(舞動人生)
也是將一個男孩歷經努力學習芭蕾舞的……故事發生在英國 以下是網路資料
劇情介紹
版本一
11歲的小男孩比利·艾略特(傑米·貝爾飾)是一位煤礦工人的兒子,從小就和他的父親、兄長生活在英國的北部小鎮。他每周要去上拳擊訓練課。一天,在上訓練課時,他偶然接觸了芭蕾舞,這美奐絕倫的藝術立刻深深地迷住了他,而這個男孩也讓嚴厲的芭蕾指導老師威爾金森夫人(朱莉·沃爾特斯飾)眼前一亮,她發現比利是一個很難得的、極具天賦的芭蕾苗子。威爾金森夫人有著一張過於尖刻的利嘴,手裡也總是拿著一支香煙,可當她看到比利有如此難得的舞蹈潛質時,也對他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她甚至放棄其他的芭蕾女弟子,全身心地培養比利。
然而比利學習芭蕾的事情始終瞞著他那獨身的父親(加里·劉易斯飾)和專橫的兄長(傑米·德拉文飾)。礦上的罷工工潮,使他們在為吃飽肚子而努力地掙扎著。當他們終於發現比利把學習拳擊的學費浪費在了毫無男子漢氣概的芭蕾上時,一場家庭沖突就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比利的祖母(瓊·海伍德飾)也不贊成他去學習芭蕾。因此他只能從他的好朋友邁克爾(斯圖爾特·韋爾斯飾)那兒找到一絲安慰,這也使得倆人的友誼進一步加深了。與此同時,威爾金森夫人也積極鼓動比利去報考倫敦的「皇家芭蕾學校",她認為在那裡,比利可以得到更好的訓練,也可以徹底擺脫家庭環境對他的巨大壓力。而比利卻陷入了對家庭的責任和實現自己理想的矛盾之中,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後者,因為對芭蕾愛是他無法抗拒的,芭蕾是他的激情所在,也是他的命運所系。
版本二
1984年,英國爆發了煤礦工人大罷工。此時,在北英格蘭島的一個小鎮上,11歲的少年比利·艾利奧特卻並不不象多數人那樣,將這件利及自身的事放在心上,盡管他的父親和哥哥都參加了這場大罷工。他所關心的只是每周一次的拳擊訓練課。
直到有一次,比利在芭蕾舞練習場地上意外摔倒,使他的人生發生了重大改變。他從此無可救葯的愛上了芭蕾舞。當時的鄉村舞蹈老師威爾肯斯夫人是一個極挑剔又世故的女人。她第一個發現比利具有芭蕾舞天賦,並給予了他極大的幫助。比利的刻苦努力使得他的舞蹈水平提高很快,然而這一切都是瞞著家人秘密進行的。
沒有不透風的牆,事情終於被家人發現了,於是父親大發雷霆,哥哥奚落諷刺,一場家庭危機爆發了。面對壓力,比利陷入精神的低谷。不得以,只有求助於恩師威爾肯斯夫人。恩師將她早已有的打算說了出來,就是推薦比利進入著名的皇家芭蕾舞學校學習,這意味著他將實現成為一名舞蹈家的夢想。
一邊是日漸憔悴的單身父親和幾盡破碎的家庭,而另一邊則是通往理想的光明大道。無論割捨哪一邊,都將是他一生的遺憾。然而,他必須作出選擇。
版本三
比利·艾略特是一個礦工的兒子,他每天要照顧生病的奶奶、上學,以及放學之後練習拳擊,盡管他的拳擊課上得一塌糊塗。比利的未來差不多已經定了:和他的爸爸和哥哥一樣地上學、練拳擊,然後也成為家鄉的一個礦工——如果不是偶然遇到了芭蕾舞女教練威爾金森夫人。威爾金森夫人看上去一點也不像常人想像的芭蕾舞教練那麼優雅——整天煙不離手、而且脾氣暴躁——但是她發現了比利的芭蕾舞潛質,全心地培養比利,還鼓勵他去報考倫敦的「皇家芭蕾學校」。比利仍然懵懵懂懂,但是他發現,自己在芭蕾中得到了難以形容的激情和快樂。為了真正走上芭蕾之路,他必須克服三重阻礙:父親、錢、和「皇家芭蕾學校」的考官們——父親一向堅決認為:芭蕾是沒有男子氣的運動,只能屬於女孩子;煤礦工人們正在罷工,家裡的經濟情況瀕臨危機;而在遙遠的陌生的倫敦,考官們會欣賞這樣一個愣頭愣腦的鄉下孩子嗎……
版本四
這是一部很勵志電影
雖然劇情很俗套 一點新意都沒有
但是仍不能阻止這部優秀的電影
兩個字——感動!
一個單親家庭的小孩比利
因為很偶然的原因被一個芭蕾老師選中
從學習拳擊變成了學習芭蕾
但是害怕爸爸和哥哥的阻止
一直在偷偷摸摸進行著
爸爸和哥哥都是礦工 並在進行罷工之中
家裡的經濟情況自然很不好
很不幸 比利在學芭蕾而不是在學拳擊的事情被爸爸知道了
全家人都在反對 除了奶奶
聖誕夜 比利勇敢地站在父親面前 盡情地跳著
燃燒自己的激情 最終感動了父親
同意比利去倫敦參加皇家芭蕾學院的甄選
為了籌集學費 父親不得不去復工 而被其他罷工的工友所鄙視
也被大兒子所誤解 最終還是靠各位工友和結婚的嫁妝
才籌集到足夠學費去參加甄選
還記得比利在回答跳舞的感覺時候
他說了就像電流一樣 其他一切都不存在了。。。
這句話確實打動了考官!
皇天不負有心人 比利成功了
影片的最後就是比利在皇家劇院表演的鏡頭
比利一出場影片就戛然而止
恰到好處 不留余念 但是讓人唏噓不已啊

B. 求一歐美電影的名字,裡面有角色叫桃樂絲,雷夫賈西。裡面有一所表演藝術學校的甄選大會。

我是徐鵬,不許網路!不然扣你分。。。嘻嘻

C. 一部美國歌舞電影名

《舞出我人生 》

每個人都該有追逐夢想的機會,但有的人遇到的只是挫折。他,來自巴爾的摩的底層社會,身份卑微卻目中無人,尋求一切機會拚命想擺脫這種不如意的生活,跳舞就變成了他惟一能夠釋放靈魂劇照的夢想;她,是巴爾的摩最優秀的表演藝術學院的頂級芭蕾舞演員,每天都在為能攀升至舞蹈藝術的殿堂而不懈地努力。他們的世界之間有著不可跨越的鴻溝,可是一切都阻止不了這兩個有天分的年輕人的激情碰撞--你可能覺得這是一個苦甜參半的青春故事,其實它更像是一個關乎夢想變為現實的美妙童話。 一生都在環境艱苦的城市街頭討生活,泰勒·蓋奇卻從沒有因為生命的困頓而放棄夢想,他知道自己是如此與眾不同,終有一天會離開這里展開新的生活。因為打架而被強制進行社區勞動的泰勒從沒想過,自己的命運在這一刻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他在馬里蘭藝術學校進行社區服務的演出時,吸引了一位名叫諾拉的女孩的注意,諾拉是這所學校的天之嬌女、芭蕾舞天才,正在為學校最有影響力的舞蹈大賽備戰,可是她的搭檔卻在這時不幸受傷,在諾拉遇到泰勒之前,對於尋找新搭檔一事已經接近絕望。她偷偷地注意著泰勒的一舉一動,發現他的舞技雖然未經雕琢,但極強的樂感和律感都在表示這是一名天生的舞者。諾拉將新搭檔的這個機會給了泰勒,可是當兩人開始訓練時,卻因為太過兩極分化的生活背景而使得關系一度緊張……都考慮過放棄的泰勒和諾拉因為各自的目的堅持著度過了磨合期,當一切漸漸上了軌道之後,泰勒用最實際的行動向自己以及諾拉證明:盡情舞動的人生,比想像得還要美妙。

D. 求一個外國喜劇電影!~

女籃辣哥
Juwanna Mann

應該是這一部吧,畢竟男扮女裝的籃球電影很不多啊......

賈莫生命中有兩樣戒不掉的事物:一是籃球,二是場上那些耍寶的技倆,可惜兩者有點互相牴觸,使得賈莫遭隊上開除,被職業球隊踢出門當然讓他非常心痛,但他力圖振作,將自己那些籃球特技用在女子職業聯盟夏洛特女巫隊的球員甄選上;再藉助他阿姨的鬼斧神工,似乎讓他變得「有模有樣」,新的賈莫誕生了,而且還改名叫「喬汪娜曼恩」!

當他真的贏得一隻女子球隊的合約時,真可說是「窈窕淑」碰上了「怪物奇兵」,他必須煞費可苦心隱瞞自己的真實性別,又裹又纏還要穿戴胸罩。

一個有雙重身份的球員,他可不能露出馬腳,還要學會團隊合作的可貴,接下來會發生怎樣的妙事?

E. 請問有什麼好看的戰爭片,黑白的也無所謂。故事最好發生在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

涉及二戰題材的影片多達數千部,耳熟能詳的經典《倫敦上空的鷹》、《漫長的一天》、《帝國的毀滅》、《攻克柏林》等等自不在話下,大家從小就反復接受的愛國主義教育《地道戰》、《地雷戰》、《平原游擊隊》、《鐵道游擊隊》……亦不勝枚舉。

時值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特為您甄選出20部關於二戰的電影,從歐洲戰場、北非戰場到太平洋戰場,從空戰、陸戰到海戰,從集中營、佔領區到正面戰場,從戰役記述到人物生平,從商業片到藝術片,我們盡量涵蓋各個方面,力爭為您組合出銀屏之上最全面、最立體的二戰。如果遺漏了您心中的某部佳作,請一定不吝賜教,我們會及時補充,並與更多以史為鑒、熱愛和平的朋友分享。

01、《莫斯科保衛戰》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80年代的鴻篇巨制,冷戰末期獲得美國電影學院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蘇聯電影,真實、恢宏的戰爭場面在現代戰爭片中無出其右者。《莫斯科保衛戰》長達300餘分鍾,分《侵略》、《台風戰役》兩部,拍攝過程歷時兩年,約有五千名士兵、近一萬名群眾、二百五十餘名演員、二百零二名攝影師參與其中。本作從德至蘇、從高層決策至基層部署、從後方帷幄至正面戰場,全方位地展示了二戰歐洲戰場的首次勝利——莫斯科保衛戰,講述了德國法西斯不敗的神話是如何被粉碎的。戰爭史上最可歌可泣的台詞也來自該片——蘇軍連政治指導員克洛奇科夫-季耶夫率領28名戰士同幾十輛德軍坦克進行了4小時的艱苦戰斗,在犧牲前高呼:「俄羅斯雖大,但我們已無路可退,身後就是莫斯科!」

02、《卡薩布蘭卡》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在無數影史最偉大的愛情電影排行榜中位居第一,令《亂世佳人》或《羅馬假日》汗顏不已,作為二戰影片的至尊地位,同樣毋庸置疑,第16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本片的背景設在二戰時期北非摩洛哥的重鎮卡薩布蘭卡,以反法西斯主義戰爭為導向,採用傳統的正敘手法,通過男女主人公相遇、相愛、別離的回憶,及男主角對女主角訴說愁腸苦衷,講述了一段動人、美麗、崇高、宛如童話的愛情故事。無論劇本的改編、導演的掌控、演員的表現均天衣無縫、無懈可擊。

03、《巴頓將軍》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人物傳記片之集大成者。男主角喬治-斯科特戲里戲外均入木三分地詮釋了角色——開篇6分鍾的教科書級演說,其表現簡直是「暴戾軍神」巴頓的附體,而憑此片獲奧斯卡影帝的他,根本未去領獎,不懈地斥責好萊塢的盛宴不過是「荒唐的聲色犬馬」。本片據說是尼克松他最喜歡的影片——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是美國歷史上的黑暗時代,肯尼迪、馬丁·路德·金以及其它政治行刺等,使美國人對美國政體的信念產生了動搖,而侵越戰爭的失敗更使美國青年紛紛拒服兵役,當眾燒毀兵役證。在此背景下,挖掘此弘揚牛仔精神的電影,隱藏的政治動機不言而喻。盡管如此,仍不能抹殺這部出色的歷史巨片的精良品質,而「一個與時代格格不入的悲劇式英雄」的准確定位,堪稱本片成功的關鍵。

04、《鋼琴家》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淫賊巨匠羅曼·波蘭斯基根據維拉德斯勞·斯普爾曼的自傳改編而成,同時,又在其中大量回顧了自身的童年經歷——作為一名波蘭的猶太人,在德佔區內生不如死、暗無天日的生活。陰郁無望的氛圍、深沉悲涼的心境,在波蘭斯基凄厲決絕的鏡頭下,愈顯猙獰。納粹令人發指的屠戮,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逃亡生活,然而求生的本能和藝術的信仰依然支持男主角咬緊牙關。最震撼的鏡頭既不是意念的鋼琴演奏、也不是德國軍官的良心發現;主人公聽到腳步聲遠處的腳步聲,急中生智撲倒在地,一隊路德國兵囂張地跑過,根本沒在意他——鏡頭俯瞰:屍橫遍野。

05、《拯救大兵瑞恩》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斯皮爾伯格聯手湯姆·漢克斯「申奧」的作品,雖然在最佳影片單元匪夷所思地敗給了《莎翁情史》(奧斯卡評委涉嫌舞弊的焦點事件,米拉麥克斯不擇手段的宣傳攻勢的巔峰),但老斯在最佳導演獎項成功地梅開二度。本片站在了前輩作品《漫長的一天》的肩膀上,在承認了《漫》是好萊塢傳統手法描述「諾曼底登陸」的頂點的同時,巧妙地進行借鑒,在霸王行動的背景下,以拯救瑞恩這一令人不解的軍方指令,探討生命的價值,從而以小見大、感人心脾,尤其是開篇的登陸場面,堪稱20世紀末戰爭電影的點睛之筆。小B/文

06、《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與《攻克柏林》、《莫斯科保衛戰》並稱蘇聯的「解放三部曲」,80年代蘇聯電影史詩巨制的代表作。影片描述了蘇德戰爭中,蘇軍為保衛斯大林格勒(今伏爾加格勒)、粉碎

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軍重兵集團,於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實施的一系列戰略性攻防戰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在蘇聯政府的協助下,以幾近完美的水準將歐洲戰場的偉大轉折點真實地還原,為20世紀蘇聯戰爭電影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細細的紅線》

07、《細細的紅線》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一部備受爭議的電影,也是絕無僅有的單純白描太平洋戰場殘酷的瓜達爾康爾島戰役的作品。以調度大場面的控制力見長的導演特蘭斯·馬利克,牽手好萊塢叛逆分子西恩-潘,通過夢魘般恐怖血腥殺戮,探討了「生」與「死」、「理性」與「瘋狂」等戰爭狀態下是非莫辨的艱深問題。導演反復利用俏麗的南太平洋風光來反襯戰爭的慘絕人寰,逃兵發人深省的內心獨白、日軍幽靈一般的突如其來……令戰爭的驚悚、無常登峰造極。

08、《逃離索比堡》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如果說《辛德勒名單》是好萊塢對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悲慟展示,《逃離索比堡》則可謂歐洲電影界對黑暗往事的恐怖回憶。最撕心裂肺的鏡頭既不是牧師請求替暈倒的青年受死、也不是俄國軍官與猶太姑娘絕愛的生離死別——閑適的田野、旖旎的陽光、清澈的長空,塵世以最純潔的軀體陪襯焚屍爐的煙囪里升起的裊裊罪惡,天清氣朗,萬籟俱寂,甚至無情得不曾流過一滴淚水。

09、《桂河大橋》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1957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第30屆),二戰電影中非常獨特的一部作品。故事發生在被世人關注甚少的亞洲滇緬泰戰場,以被俘的英美士兵為主角,講述了在日軍違反日內瓦公約的殘暴管制之下,囚徒的悲慘生活——他們在不知情的狀態下成為侵略者以戰養戰的工具,擔負修築的桂河大橋,實際上是日軍補給線的運輸要沖。在自身嘔心瀝血創造的桂河大橋,與配合游擊隊毀壞敵方交通線的炸毀任務面前,男主角面臨著艱難的抉擇。

10、《辛德勒名單》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巨匠斯坦利·庫布里克(《辛德勒名單》的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良師益友,代表作《漫遊太空2001》、《大開眼戒》,《人工智慧》系斯皮爾伯格為紀念他的創意而拍)曾譏諷本片徹頭徹尾地虛偽。盡管如此,小金人依然毫不猶豫地擁抱了《辛德勒的名單》,並最終圓了此前7次空手而歸的斯皮爾伯格一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夢。雖然好萊塢商業氣息的存在令本片在藝術層面上不夠純粹,但作為一名猶太人,導演斯大叔致敬、祭奠的真摯情懷仍感人至深。特別是當銀幕上出現那雙小紅鞋的時候,在另一位猶太裔藝術家伊薩克-帕爾曼大師用小提琴表述的柔腸百轉的無盡哀思里,觀眾無不聲淚俱下。

11、《中途島海戰》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眾星雲集的商業大片,七十年代的銀幕硬漢、當紅男星們幾乎在本片中大聚首:查爾頓-赫斯登、亨利-方達、格倫-福特、羅伯特-梅徹姆、克里夫-羅布森、詹姆斯-科伯恩、湯姆-塞萊克、三船敏郎……講述的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1942年6月初的中途島海戰。擁有如此奢侈的票房號召力,在全球范圍內的熱映可謂意料之中。雖然電影本身品質平平,僅僅是眾多好萊塢商業戰爭類型片里中規中矩的一分子,但現在看來仍頗具感染力的海戰場面,在沒有光魔(《星戰》系列的特效公司)、維塔(《指環》系列的特效公司)的年代裡,震撼程度可想而知。小B/文

12、《血戰台兒庄》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我國電影史上描述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日的為數不多的幾部影片之一。由於歷史年代的局限性,在大規模生產抗日電影的年代,一直是敵後故事長期佔主流,《平原游擊隊》、《

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正面戰場鮮有的《七七事變》等作品,也是描述國民黨的失敗多於勝利、綏靖多於抵抗。《血戰台兒庄》是37年華北保衛戰最壯烈的一幕,在平、津、冀、魯相繼淪喪之際,在國民黨第五軍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下,國民黨軍隊第一次大規模對日作戰的勝利(第一次勝利為山西戰場的平型關大捷)。

13、《英國病人》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第69屆奧斯卡獎(1996年)最佳影片,堪稱描述二戰史事的各類影片中,最婉約的一部。大導演安東尼-明格拉以如詩如畫的鏡頭,講述了一段令人悵惘的愛情悲劇。無論開篇飛機俯瞰的沙丘綿延如縷,抑或破敗的療養院內孤獨的痴男怨女……雋永的畫面、樸素的敘事賦予這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別樣的嶄新的靈魂。而雷夫-范恩斯、克里斯汀-托馬斯-斯科特、朱麗葉特-比諾什、威廉-達福四位主角令人心悸的完美表演更將纏綿悱惻的情緒詮釋得淋漓盡致。

14、《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陪伴幾代人成長的經典影片,藝術性與商業性在本作中得以完美結合。在納粹佔領區組織反抗運動,同時又要清除革命隊伍內部潛伏的卧底,既不乏《平原游擊隊》的大智大勇,又充斥《無間道》的暗藏機鋒。反映了東南歐解放前夕,偉大的南斯拉夫人民在敵人後方開辟自由的斗爭歷程。

15、《虎口脫險》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用喜劇的方式調侃二戰的佳作,法式浪漫與幽默的二戰形象代言片。雖然拿佔領區下的不光彩歷史大加戲謔的勇氣多少有點沒心沒肺,但法國乃至全世界人民對本片的喜聞樂見卻徹徹底底令評論界和史學界閉上了嘴。差點忘了說,本片是法國電影票房史上當之無愧的冠軍,堅持至今。

16、《偷襲珍珠港》(虎!虎!虎!)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為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25周年,美日聯手攝制的商業大片,將40年代的「9·11」——偷襲珍珠港事件搬上銀幕。本片導演為日本電影界大師級人物深作欣二,深作先生大膽地將視角鎖定在侵略國一方,從日本軍國主義虎視眈眈策劃陰謀開始,將其鎖定目標、部署具體的作戰計劃、外交上欺騙美國……直至最終偷襲成功的每一步有條不紊地呈現給觀眾,並在此過程中不斷通過美國軍方的麻痹大意、姑息養奸加以對比,充分警示了和平年代的人們,防範於未然的必要性,比數年前的那部弱智特效大片《珍珠港》要經典百倍。

17、《美麗人生》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如果說還有哪部關於二戰的喜劇片,能與《虎口脫險》相提並論,那麼《美麗人生》定是無二之選。本片僅僅是德軍迫害猶太人的無數慘劇中的滄海一粟,但黑色幽默的表現手法卻更顯悲情,直指人心。主人公一邊繼續哄著孩子開心、一邊從容地被納粹士兵押赴行刑,隨著孩子視野之外傳來一聲冷酷的槍擊,在觀眾凄絕而模糊的視線中,最偉大的父愛得到了至高無上的升華——這是怎樣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難怪小金人將最佳外語片和最佳男主角打包送給了集編、導、演於一身的本片的締造者——義大利喜劇之王羅伯特·貝尼尼。小B/文

18、《兵臨城下》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描述了蘇德大戰背景下,兩位狙擊手的單獨較量。盡管江湖味道濃重,但導演讓-雅克-阿諾並沒把影片簡單地變成兩位宗師不識人間煙火的華山論劍,相反,群像對抗的巷戰戲

份安排得適時適量,不僅很好地襯託了兩大高手過招,更營造出人群中的孤獨感——一種獨孤求敗的情緒油然而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大賣,為英倫帥哥裘德·洛徹底打開了北美市場,從此,他擺脫了《天才瑞普利》中的配角地位,開始穩步擔綱男一號。如沒有這部《兵臨城下》,日後的《冷山》、《偷心》中,真不知妮可姐和大嘴茱會跟誰配戲。

19、《風語者》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吳宇森執導的另類戰爭史詩,將英雄惜英雄的武俠元素(這種男性之間的友誼的塑造,一定程度上借鑒了金大俠的《倚天屠龍記》)融於其中,堪稱「二戰版」《翻譯風波》。本片投資過億,而票房幾乎血本無歸,不僅使吳導拍《華工血淚史》的願望落空,也直接導致了派拉蒙的高層改組,更是日漸衰微的米高梅決策失敗的重要標志之一(上月終於被索尼兼並)。對電影界的影響,遠比其對二戰的紀念意義大得多。

20、《U-571》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00年的商業巨制,對潛艇戰進行了詳實的敘述。在幽閉狹小的船艙空間內,盡可能多地挖掘了情節。既有潛艇戰的水下對抗,又有破譯密碼的高科技鬥智,而獵殺U-571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出驚心動魄的深海捉迷藏。小B/文

F. cctv6藝術影院播過的一部外國電影,女主角是健全人,父母和弟弟是聾啞人,講的是女主角追尋音樂夢

貝利葉一家 La famille Bélier (2014)

導演: 艾里克·拉緹戈
編劇: 艾里克·拉緹戈 / 托馬斯·彼得葛恩 / Victoria Bedos / 斯坦尼斯拉斯·卡雷·德·馬爾博格
主演: 露安·艾梅哈 / 嘉蓮·維雅 / 弗朗索瓦·達密安 / 伊連·貝加拉 / 埃里克·埃爾莫斯尼諾 / 盧卡·戈爾貝格 / 羅珊妮·杜蘭 / 瑪爾·索度佩 / 斯代芬·沃傑托維茨 / Clémence Lassalas
類型: 劇情 / 喜劇 / 音樂 / 家庭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 比利時
語言: 法語 / 西班牙語 / 手語
上映日期: 2014-12-17(法國)
片長: 105分鍾
又名: 閃亮的歌聲(港) / 貝禮一家(台) / The Bélier Family

G. 誰知道 有個外國電影 以前中央台放過 劇情和韓劇嫁給百萬富翁差不多 女主角好像是在酒吧工作 在電視上看到

創意來源
故事創意來源於美國熱門的真人秀節目。該劇的企畫創意來源於2003年美國福斯電視台的一檔真人秀徵婚節目「誰要嫁給百萬富翁喬伊」。這位叫喬伊的年輕人號稱擁有5千萬美元的遺產,意圖通過電視節目甄選未來伴侶。該節目播出時,曾創下fox創台以來的最高收視率紀錄,眾多夢想嫁入豪門的女孩踴躍的成為參與者。一個俗套的選秀過程卻因為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局而發生了質的變化,主辦方最後宣布,原來這個所謂的千萬富翁只是一個身無分文的窮小子,讓眾多人跌碎眼鏡。不過更讓人吃驚的是,最後獲勝的女孩在這一過程中竟然愛上了喬伊,並願意下嫁。就在女孩面對鏡頭許下真愛宣言的同時,電視台拿出了百萬支票,恭喜他們通過了真愛的考驗,並將此作為新婚的賀禮,轟動一時

H. 求電影名字:

《情鍵四分鍾》
[情鍵四分鍾] 震撼鋼琴演奏
http://video.sina.com.cn/v/b/23590158-1352244843.html
這是它的那段精彩表演~如果網址不改的話~
在《情鍵四分鍾》里,女主角漢娜荷絲普隆帶著神秘又清靈的氣息,無論是戴著手銬背對鋼琴彈奏,或是令人瞠目結舌用盡生命演奏的四分鍾,都讓人驚嘆又動容。充滿張力的演出讓她一舉拿下德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成為備受矚目的亮眼新人。
其實《情鍵四分鍾》從開拍的前一年,就有超過1,200個來自德國各地的女孩,參加甄選「珍妮」這個具有侵略性、內心備受創傷與蹂躪的「殺人犯」兼「天才鋼琴師」一角,漢娜荷絲普隆從如此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根本就是德國版的「超級星光大道」!
其實漢娜本來完全不會彈鋼琴,只是甄選的時候,她騙導演她會彈,成功拐到了角色後,只好乖乖花半年上課硬著頭皮學,全賴死記音符跟琴鍵位置,電影最後四分鍾的高潮演奏她練了一天半,耗時兩天才拍攝完成,可讓她累慘了。
漢娜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美女,但是她擁有獨特的氣質,能傳神詮釋完全突破自身條件的角色,是像鑽石一樣的天才型演員,也難怪歐洲電影促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