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國影視 » 外國電影史選修結課作業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外國電影史選修結課作業

發布時間: 2022-06-29 21:47:21

Ⅰ 求俄羅斯電影欣賞課的結課論文。。。題目是,「我眼中的俄羅斯電影」,2000——3000字

我眼中的俄羅斯電影,以接近真實的故事和情感為血肉,以博大精深的俄羅斯文化為精魂,點綴以極具西伯利亞風情的景色和音樂,生動而豐富,扣人心弦。 一、俄羅斯電影中的文化
俄羅斯電影,無論題材如何,時代背景如何,故事情節如何,都無一例外淋漓盡致的表現和還原出了俄羅斯文化的內涵以及俄羅斯這個古老民族的民族性格。所以說,俄羅斯電影是以文化為標簽的,通過電影,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民族的品質——博大,寬廣,豪邁奔放,堅毅自強等。下面就結合電影,談談其所體現的俄國文化特徵。 1、強烈的愛國情懷:在《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中,當五個女戰士英勇犧牲她們花一樣的生命時,她們每一個人所表現出來的無畏、果敢和光榮,讓我不禁潸然淚下。永遠無法忘懷那一幕,熱妮婭高歌著在叢林中穿梭與德國兵周旋。她直面敵人的勇敢,她倒下時依然揚起的嘴角,為我們展現的不僅是這個人物的偉大的愛國情懷,更是無數俄國人的赤子之心。同樣無法忘懷的還有《無畏上將高爾察克》中,貧苦的俄國底層人民在呼嘯的西伯利亞寒風中,一個個跪倒在皚皚雪地上宣誓誓死效忠俄羅斯民族,在彈葯已盡的戰場上他們以血肉之軀抵擋槍林彈雨死死逼近敵人。在這一刻,我忘記了政治,激盪胸間的只有俄羅斯人對這個民族生命一般的信仰。
2、堅毅自強的精神:《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中卡捷琳娜,在遭受愛情事業的雙重打擊時,並沒有消沉。她憑借著自身超凡的毅力克服生活的困難,終於在邁入中年時,迎來了人生的春天。卡捷琳娜身上的堅忍並不是個例,而是反映了這個民族的堅強的特徵。同樣的品質,我們在《雁南飛》女主人公薇若妮卡身上也能看到。
3、其他的民族特性,如悲憫的情懷,風趣幽默的性格,樂觀以及對女性的尊重和保護都能在俄羅斯電影中體現出來。
俄羅斯電影,真實的反映了俄羅斯文化和民族性格,使電影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傳播和介紹俄羅斯文化的媒介,同時也使電影帶上了鮮明的民族特徵。 二、俄羅斯電影的取材
俄羅斯電影的題材十分豐富,如果我們跟隨電影回到其製作的年代,就不難發現,它們中的許多其實就取材於當時的社會背景。然而盡管如此,電影卻並沒有因其而體現出過多的政治色彩或商業色彩。
如梁贊諾夫的《辦公室的故事》,雖然體現了社會主義的社會模式,但它以小人物的視角,描述了處在這種模式中的人們的生活,因此仍保持了俄羅斯電影一貫的詩意和隱喻的特徵。

其次,一部分俄羅斯電影以著名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為題材,再現當時的社會背景。但值得注意的是,與我們現在電影中的過分扭曲誇張歷史不同,俄羅斯電影對待歷史的態度是嚴肅的。以《無畏上將高爾察克》為例,在講述這個人物的一生時,電影不過分誇大哪一方面,甚至不人為的加上對這個人物的評價,不過多引導,而只是客觀真實反映歷史,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空間。 三、俄羅斯電影的取景和音樂
相信很多人都對電影《西伯利亞理發師》中開場那一片廣袤的西伯利亞原林印象深刻吧。一望無際的廣闊平原上鬱郁蔥蔥的針葉林,生機勃勃,讓人頓覺心胸開闊。諸如此類的獨具俄羅斯風情的景色在俄羅斯電影中不在少數。無論是泥濘冰冷的沼澤,茂密的原始森林還是狂風肆虐的雪地或結冰的伏爾加河,還有寂靜無人的紅場和街邊美麗的白樺樹,這些富有特色的景色在烘托電影情節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另一方面也成為了俄羅斯電影的又一個標簽。
經典的俄羅斯電影除了具有情節真實感人這一共同點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共同特徵,就是它們都伴隨著十分好聽的音樂。《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的主題曲《亞歷山德拉》就是一個典型代表。這首歌不僅曲子優美動聽,其歌詞也十分貼近電影的主題,為電影博得了更多的喜愛。「萬事並非與生俱有,莫斯科不是一天建成。莫斯科不相信話
語,但相信愛情」娓娓道來的歌詞伴隨著優美的曲調,成為了這部電影的又一記憶點。 四、俄羅斯電影的新發展

隨著電影《守日人》《守夜人》的出現,我們看到了俄羅斯電影追求突破和發展的努力。怪誕的場景,獨具一格的故事,特殊電影手法的應用,血腥的場面,幽默風趣的對話,都讓我們似乎看到了好萊塢大片的影子。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魔幻電影把以往在好萊塢影片中出現的虛幻的超級都市背景變換成了當代莫斯科的真實景象,同時還加入了伏特加、黑麵包和拉達車之類的俄羅斯生活細節,使得電影又與一般好萊塢影片有所不同。
當然,這只是俄羅斯電影走向復興的第一步。與目前國際上比較成熟的科幻片相比,俄羅斯國產影片還是顯得比較稚嫩。情節老套,過於血腥,同時有依靠裝神弄鬼來博取噱頭的嫌疑。然而,不論怎樣,這樣的嘗試,依然是一個積極的信號。相信有蘇聯經典電影的輝煌為指引,俄羅斯電影會重新找到它的方向,涌現出更多帶有鮮明俄羅斯特色的好電影。 五、思考與借鑒
反觀目前中國的國產電影,我不禁感慨頗多。中國國產電影在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為何困難重重,我想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不夠中國化。當然,所謂的中國化不是一味的武俠動作,也不是氣宇軒昂的宮殿或昂貴的華服,而應該更多的包含文化的元素。通過電影完整的表現中華五千年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和中華民族的民族特性。這些東西若
能以細節的方式融入到電影的方方面面,自然會帶上獨特的民族魅力。而這一點正是我們要向蘇聯電影借鑒的。

另一方面,目前的國產電影,商業化氣息太濃。依靠強大明星陣容博取眼球,以扭曲歷史為代價贏得噱頭,斥巨資打造卻內容老套的中國電影始終顯得過於浮誇,明顯後勁不足。我一直覺得一部電影,只有當它不再依賴於明星、導演、資金、服飾等一切外在條件時,才有可能真正完成它作為電影的使命。為什麼我們不能試著把電影當作一種藝術品,創造出像蘇聯電影一樣的詩一般的影片呢?
【總結】無論經歷怎樣多麼漫長的歲月,俄羅斯電影就像歷史天空中的璀璨明星,帶著那個年代的特殊味道,在無數人的心中留下了一種名為蘇聯情節的東西。我心目中的俄羅斯電影,像普希金的詩,像托爾斯泰的小說,觸動人的靈魂,給人以思考,歷久彌新。

Ⅱ 影視欣賞選修作業簡答題!

最佳答案蒙太奇,是電影構成形式和構成方法的總稱。
蒙太奇——是法語montage的譯音,原是法語建築學上的一個術語,意為構成和裝配。後被借用過來,引申用在電影上就是剪輯和組合,表示鏡頭的組接。

簡要地說,蒙太奇就是根據影片所要表達的內容,和觀眾的心理順序,將一部影片分別拍攝成許多鏡頭,然後再按照原定的構思組接起來。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鏡頭組接起來的手段。

由此可知,蒙太奇就是將攝影機拍攝下來的鏡頭,按照生活邏輯,推理順序、作者的觀點傾向及其美學原則聯結起來的手段。首先,它是使用攝影機的手段,然後是使用剪刀的手段。

當然。電影的蒙太奇,主要是通過導演、攝影師和剪輯師的再創造來實現的。電影的編劇為未來的電影設計藍圖,電影的導演在這個藍圖的基礎上運用蒙太奇進行再創造,最後由攝影師運用影片的造型表現力具體體現出來。

在電影的製作中,導演按照劇本或影片的主題思想,分別拍成許多鏡頭,然後再按原定的創作構思,把這些不同的鏡頭有機地、藝術地組織、剪輯在一起,使之產生連貫、對比、聯想、襯托懸念等聯系以及快慢不同的節奏,從而有選擇地組成一部反映一定的社會生活和思想感情、為廣大觀眾所理解和喜愛的影片,這些構成形式與構成手段,就叫蒙太奇。

綜上所述,可見電影的基本元素是鏡頭,而連接鏡頭的主要方式、手段是蒙太奇,而且可以說,蒙太奇是電影藝術的獨特的表現手段。

既然一部影片的最小單位是鏡頭,那麼,這電影的基本元素——鏡頭,究竟是什麼呢?它和蒙太奇又有什麼關系呢7我們知道,鏡頭就是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焦距、用不同的時間一次拍攝下來,並經過不同處理的一段膠片。實際上,從鏡頭的攝制開始,就已經征使用蒙太奇手法了。

就以鏡頭來說,從不同的角度拍攝,自然有著不同的藝術效果。如正拍、仰柏、俯拍、側拍、逆光、濾光等,其效果顯然不同。就以本同焦距拍攝的鏡頭來說,效果也不一樣。比如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大特寫等,其效果就不一樣。再者,經過不同的處理以後的鏡頭,也會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加之,由於空格、縮格、升格等手法的運用,還帶來種種不同的特定的藝術效果。再說,由於拍攝時所用的時問不同,又產生了長鏡頭和短鏡頭,鏡頭的長短也會造成不同的效果的。

同時,在連接鏡頭場面和段落時,根據不同的變化幅度、不同的節奏和不同的情緒需要,可以選擇使用不同的聯接力法,例如談、化、劃、切、圈、掐、推、拉等。總而言之,拍攝什麼樣的鏡頭,將什麼樣的鏡頭排列在一起。用什麼樣的方法連接排列在一起的鏡頭,影片攝制者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的方法和手段,就是蒙大奇。如果說畫面和音響是電影導演與觀眾交流的「語匯」,那麼,把畫面、音響構成鏡頭和用鏡頭的組接來構成影片的規律所運用的蒙太奇手段,那就是導演的「語法」了。

對於一個電影導演來說,掌握了這些基本原理並不等於精通了「語法」,蒙太奇在每一部影片中的特定內容和美學追求中往往呈現著千姿百態的面貌。

蒙太奇對於觀眾來說,是從分到分。對於導演來說,蒙太奇則先是由合到分,再分切,然後又由分到合,即組合。分切的最小單位是鏡頭,因此導演應寫出分鏡頭劇本。作為觀眾,應當怎樣從蒙太奇的角度來鑒賞導演的藝術呢?說到底,蒙太奇是導演用來講故事的一種方法;聽的人總希望故事講得順揚、生動,富有感染力又能調動起觀眾的聯想,引起觀眾的興趣,這些要求完全適用於蒙太奇。觀眾不僅僅滿足於弄清劇情校概。或一般地領悟到影片的思想意念,而是要求清晰而流暢地感知影片敘述流程的每一個環節和細部,—部影片的蒙太奇首先應讓觀眾看懂。

現在,一部當代的故事影片,一般要由五百至一千個左右的鏡頭組成。每一個鏡頭的景別、角度、長度,運動形式,以及畫面與音響組合的方式,都包含著蒙太奇的因素。可以說,從鏡頭開始就已經在使用蒙太奇了。與此同時,在對鏡頭的角度、焦距、長短的處理中,就已經包含著攝制者的意志、情緒、褒貶、匠心了。

在鏡頭間的排列、組合和聯接中,攝制者的主觀意圖就體現得更加清楚。因為每一個鏡頭部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對形態必然和與它相連的上下鏡頭發生關系,而不同的關系就產生出連貫、跳躍、加強、減弱,排比、反襯等不同的藝術效果。另一方團,鏡頭的組接不僅起著生動敘述鏡頭內容的作用,而且會產生各個孤立的鏡頭本身未必能表達的新含義來。格里菲斯在電影史上第一次把蒙太奇用於表現的嘗試,就是將一個因在荒島上的男人的鏡頭和一個等待在家中的妻子的面部特寫組接在一起的實驗,經過如此「組接」,觀眾感到了「等待」和「離愁」,產生了一種新的、特殊的想像。o又加,把一組短鏡頭誹列在一起,用快切的方法來連接,其藝術效果,同一組的鏡頭排列在一起,用「淡」或「化」的方法來連接,就大不一樣了。

再如,把以下A、B、C三個鏡頭,以不同的次序連接起來,就會出現不同的內容與意義。

A,一個人在笑; B、一把手槍直指著;C、同一的人臉上露出驚俱的樣子。

這三個特寫鏡頭,結觀眾什麼樣的印象呢?

如果用A—B—C次序連接,會使觀眾感到那個入是個懦夫、膽小鬼。現在,鏡頭不變,我們只要把上述的鏡頭的順序改變一下,則會得出與此相反的結論。

C、一個人的臉上露出院俱的樣子,B、一把手槍直指著;A、同一的人在笑。

這樣用C—B—A的次序連接,則這個人的臉上露出了驚懼的樣子,是因為有一把手槍指著他。可是,當他考慮了一下,覺得沒有什麼了不起,於是,他笑了——在死神面前笑了。因此,他結觀眾的印象是一個勇敢的人。

如此這樣,改變一個場面中鏡頭的次序,而不用改變每個鏡頭本身,就完全改變了一個場面的意義,得出與之截然相反的結論,收到完全不同的效果。

這種連貫起來的組織相排列,就是運用電影藝術獨特的蒙太奇手段,也就是我們所講的影片的結構問題。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這種排列和組合的結構的重要性,它是把材料組織在一起表達影片的思想的重要手段。同時。由於排列組合的不同,也就產生了正、反,深、錢,強、弱等不同的藝術效果。

蘇聯電影大師愛森斯坦認為,A鏡頭加B鏡頭,不是A和B兩個鏡頭的簡單綜合,而會成為C鏡頭的嶄新內容和概念。他明確地指出:「兩個蒙太奇鏡頭的對列不是二數之和,而更象二數之積——這一事實,以前是正確的,今天看來仍然是正確的。它之所以更象二數之積而不是二數之和,就在於對排列的結果在質上(如果願意用數學術語,那就是在」次元「上)水遠有別於各個單獨的組成因素。我們再回到上述的例子。婦人——這是一個畫面,婦人身上的喪服——這也是一個畫面;這兩個畫面都是可以用實物表現出來的。而由這兩個畫面的對列所產生的『寡婦』,則已經不是用實物所能表現出來的東西了,而是一種新的表象,新的概念,新的形象。」

由此可見,運用蒙太奇手法可以使鏡頭的銜接產生新的意義,這就大大地豐富了電影藝術的表現力,從而增強了電影藝術的感染力。關於這個向題,我們還可以從物理學上的一個現象得到極大的啟發:眾所周知,炭和金剛石這兩種物質。就其分子組成來講是的相同的。但一個出奇的鬆脆,一個則無比的堅硬,為什麼附科學家研究的結果證明:是因為分子排列(品格結構)不同而造成的。這就是說,同樣的材料,由於排列不同,可能產生如此截然相反的結果,這實在發人深思了。

匈牙利電影理論家貝拉。巴拉茲也同樣指出:「上—個鏡頭一經連接,原來潛在於各個鏡頭里的異常豐富的含義使象電火花似地發射出來。」可見這種「電火花」似的含義是單個鏡頭所「潛在」的為人們所未察覺的,非要在「組接」之後,才能讓入們產生一種新的、特殊的想像。我們所講的蒙太奇,首先是指的這種鏡頭與鏡頭的組接關系,也包括時間和空間、音響和畫面、畫面和色彩等相互間的組合關系。以及由這些組接關系所產生的意義與作用等。

總之,「蒙太奇就是影片的連接法,整部片子有結構,每一章、每一大段、每一小段也要有結構,在電影上,把這種連接的方法叫做蒙太奇。實際上,也就是將一個個的鏡頭組成一個段,再把一個個的小段組成一大段,再把一個個的大段組織成為一部電影,這中間並沒有什麼神秘,也沒有什麼訣竅,合乎理性和感性的邏輯,合乎生活和視覺的邏輯,看上去『順當』、『合理』、有節奏感、舒服,這就是高明的蒙太奇,反之,就是不高明的蒙太奇了。」再沒有如此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對蒙太奇的說明與闡述了。

Ⅲ 電影賞析結課作業 推薦一部電影100字

《雲圖》是不同時代不同背景的六個故事的重奏,看似相互獨立的六個故事卻彼此有著神秘的聯系,抽象活力。在《雲圖》中,星美的一段對白,點出了影片的這一主題精神:「我們的生命不是我們自己,從子宮到墳墓,我們和其他人緊緊相連。」就像這六個故事一樣清晰可見的緊密聯系。而老師說過的「蝴蝶效應」也正是這「生命相連」的說理,一隻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宇宙萬物相生相剋,緊密聯系,然後聯想到我們的現代社會也一樣,你的任何一個行為都會影響到你周圍的人,你周圍的人再影響周圍的人,代代相傳,就很可能影響我們的後世,百年,千年,千萬年,生生不息。不要以為我們的微小可以忽略,就像舒老師說的,我們現在的每一個行為都會產生「蝴蝶效應」,對社會對後世造成巨大的影響,所以我們要多多行益。上面的「萬物相連」又引出了電影中要闡釋的另一個真理——習俗,你現在的每一個行為,人傳人,世傳世,就形成了一種習俗,就像影片中,星美的行為傳世,山穀人把星美當做神膜拜。而影片中的每一個故事又是以一種習俗為背景,1849年的種族歧視、1932年的同性戀歧視、2012年的老人歧視、2144年的克隆人歧視等,不合理的習俗會壓迫人,封閉人的思想,有時候會把人逼上絕路,這時候就會有人為了反抗超越不合理的習俗而站出來,即使反抗不合理的習俗是一件充滿危險的事情,甚至不會成功。《雲圖》每一個故事中都有人為了反抗那些不合理的傳統習俗勢力奮不顧身,並付出了艱巨的代價。這些故事無一不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的真實寫照,秦國變法主導者商鞅最終被車裂處死,清末的譚嗣同,為戊戌變法而毅然走上斷頭台,布魯諾為了堅持日心說的真理,而被教廷的火燒死。為了喚醒世人的覺醒,聖者耶穌最終被釘上了神聖羅馬帝國的十字架。這些人雖然都遭遇了悲慘的結局,但他們迎難而上,不懼權威的反抗精神卻是不朽的,並時時刻刻影響著代代後世。就像當今的中國社會,環境污染,呼籲改革,可誰不知道改革之艱難,但有人邁出了第一步,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力量來反抗污染企業,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可是沒有滴水,何來汪洋,所以不管你一個人做什麼,都對未來的事情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反思自己,自己做事總是拖拖拉拉,愛找借口,循規蹈矩,不能堅持到底。就像電影中所闡述的,人要有信仰,要有反抗精神。舒超逸老師教會我如何通過欣賞電影來思考人生,思考世界,思考心靈,總的來說,舒老師讓我知道了「認識自己」這個意味深長的心靈回歸。
給老師的建議:老師上課很有吸引力,教我們如何去欣賞,如何去認識,如何去思考, 這樣的上課方式是我很喜歡的,也是很有意義的一門課。老師上課不缺幽默,我覺得老師可以和同學們的互動多一點。

Ⅳ 我們馬上要報選修課,哪位高手曉得電影大師分析 是什麼課會有什麼作業。謝謝~

請確定你們說的課程名稱是否完全准確,如果准確,那麼據我所知大概就是這樣:

電影大師分析,基本就是觀看並剖析一些著名電影大師的作品,研究對象偏重影人,會比較有局限性,因為一位電影大師的作品往往都是同一類題材,而且不會出現一些「不大師級」的電影是沒有的,比較「俗」的種類很少,科幻、驚險、喜劇等幾乎沒有,而且寫實化和藝術化程度比較高,經常把學生看的睡著。

電影藝術鑒賞,就是鑒賞各種電影,研究對象側重影片,觀看電影題材范圍較大,可以看到各種類型的影片,其中不乏學生喜歡的和學生看過的,就像央視10台以前的那個欄目,當然評論和分析也是少不了的,起碼這個可能更加不容易讓人厭煩。

我上大學時候有個電影藝術鑒賞,本來也喜歡電影,但是我沒選,選音樂鑒賞和足球去了,還有拉丁舞球什麼的,都很喜歡,可惜不讓全選,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