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我不是葯神電影中的葯是什麼葯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我不是葯神電影中的葯是什麼葯

發布時間: 2022-06-14 03:21:23

⑴ 《我不是葯神》原型陸勇,現實中買印度仿製葯被抓,如今結局如何

《我不是葯神》是一部具有特殊意義的現實主義電影,不僅在於它獲得了數項電影大獎,感動了無數的觀眾。更在於它讓許多與影片中同病相憐的人不但在影片結尾看到了光明,而且在現實生活中也看到了一些些有利於民的改變,對於生活也重新燃起了希望。

關注過這部電影的許多人都知道,《我不是葯神》是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而成,這也是它真正能夠深入人心的一個重要原因。

片中的主角「程勇」由徐崢飾演,故事圍繞著他為幾位白血病患者采購印度仿製葯的前因後果而展開。

而他卻因此觸犯了法律被抓,並且陷入牢獄之災。

這與現實中的情形非常相似,那麼「程勇」的真實原型,也就是陸勇現在的情況如何了呢?

結語

《我不是葯神》中的原型陸勇,可以說是真正的「葯神」,也是英雄。

因為他的出現,使許多瀕臨絕望的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

當然,也要感謝這部電影,因為它的放映,許多東西才得以改變。

⑵ 葯神保是什麼除了《我不是葯神》的格列寧,還有哪些好葯

不是格列寧,是格列衛,《我不是葯神》電影里的格列寧其實是格列衛。其他還有治療乳腺癌、肝癌、肺癌、卵巢癌等十幾種常見癌症的靶向葯,包括可瑞達,安聖莎,利普卓等,其中安聖莎成功治癒了91歲高齡的沒過前總統卡特,是肺癌首選用葯。

⑶ 印度假葯的是什麼電影

印度假葯的是《我不是葯神》這部電影

《我不是葯神》講述的是神油店的老闆程勇,在遇見了白血病患者呂受益之後,開辟了一條去印度買葯做「代購」的新事業,但隨著劇情發展又逐漸變成了一場關於救贖的拉鋸戰。故事的最終,程勇因犯走私罪、販賣假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電影里的印度仿製葯,真身是格列寧,由瑞士葯企研發,用於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但格列寧的價格高達4萬元一瓶,不是尋常家庭能夠負擔的。

女主人公劉思慧是一位單身媽媽,她的職業是在酒吧跳「艷舞」。她有一個得了白血病的女兒,孩子的爸爸知道孩子有病就消失了。

還有一位老太太,在電影中,當她與眾多服用印度仿製葯的病人被警察集體搜捕時,無論怎樣也不肯說出葯的來源,這位老太太說:「格列寧4萬塊1瓶,我病了3年,吃了3年,賣了房子,還給家裡帶來了巨大的負擔,但是,我不想死。」

如果沒有殷實的家境支撐,這些患者很快就會讓家中一貧如洗。而正是因為除了格列寧之外,尚有一種價格僅有正規市場葯十分之一的印度仿製葯,才使他們就有了生的希望。

《我不是葯神》影評

《我不是葯神》的剪輯流暢,鏡頭語言乾脆富有幽默感。影片有笑有淚,還有思考。在生活小細節的層層推進下,導演將小人物的日常平凡、卑微、無甚波瀾的生活帶到了更為深遠的一步。

該片以草根群像式的現實刻畫,生動展開小人物堅韌的生命故事。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和王佳佳等一眾演員所扮演的小人物,也都充滿閃光點,每個人都貢獻了扎實的表演。

⑷ 在我不是葯神這部電影中,同是一個葯效果都一樣為什麼印度葯這么便宜呀還沒有後作用

因為印度被稱為「世界葯房」,對於那些歐美國家的專利葯品,他使用了「仿製」;在於印度對很多葯物採取強制許可的形式,不承認原研葯物的專利,本國企業大量生產仿製葯,並做到了全球第一,所以這就是印度葯品便宜的最重要原因,這種做法雖然被很多先進國家所詬病但是卻拯救了本國很多患者,尤其是那些患病後家裡無錢醫治的患者。
由於印度的葯品沒有了原廠的專利費用,進口關稅,增值稅等各種層層加碼所以比我們國內便宜很多,其實他們的製作原材料和療效都相差無幾,只是省去了中間的很多環節,這也造就了印度仿製葯的成名,事實上這樣的效果更是拯救了很多患者造福了國內人民。希望我們的國家能夠盡早開發出廉價而有效的葯品,讓更多的患者能夠看得起病買得起葯,遠離病痛,早點康復。
但是購買印度這些仿製葯的時候一定要認准在印度國內有批文的葯物,別買到了劣質仿冒葯品,這樣反而得不償失。

⑸ 《我不是葯神》里的格列寧,為什麼會變成了「神葯」

電影《我不是葯神》開頭,中年落魄的主角程勇第一次來到印度的格列寧仿製葯廠時,面對印度廠長,篤定地吐出這四個字。

生意失敗,孩子即將隨前妻移民,老父親等錢手術,電影設計了這個千瘡百孔的生活窘境,為程勇冒險走私印度仿製葯的行為賦予了一點正當性。他需要回國賣掉這些別人的救命葯,換取足夠的錢,再去換父親的命。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確實是一樁違法的生意。而這樣的「商機」之所以存在,反映的是現代醫學運行邏輯的數個難解矛盾之中,可能最為殘酷的那一個——

生命或許是無價的,但救命的方式總是有價,而且還經常很貴。

像電影里演的,正版葯3.7萬,印度仿製葯零售2000元,批發則只需要500元。這是一道太過簡單的算術題。唯一的問題是,這么做是違法的。

但是,「為了救人命而違法有什麼錯」?正是在這個邏輯之下,印度政府為仿製葯打開保護傘,印度成了仿製葯的天堂。

⑹ 北京文化的《我不是葯神》裡面是什麼葯

治療癌症的葯。這個東西是根據真實的進行了一部分的改變,是有這種事,但是又重新編了一個故事。你去網上搜索一下,印度的抗癌神葯有好多。主要是因為那邊便宜。

⑺ 「我不是葯神」的原型陸勇,為救命購買印度仿製葯被抓,如今怎樣

前兩年有一部爆火的電影想必很多網友都看過,那就是《我不是葯神》,當時這部電影首日上映票房就突破3個億,兩天票房突破了2個億,各類網站的評分均在9分,可以說是近些年來華語電影中難得的資本口碑雙收的佳作。

當初這部電影為什麼如此火爆?因為電影的題材取自現實中的故事,而這個故事血粼粼的反應了社會上殘酷的現象,不少人在觀影之後都引起了共鳴,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我不是葯神》這部電影取材的那個真實事件。

電影中講述了一位不滿白血病患者的葯天價的普通人程勇,通過偷渡進口便宜的白血病"神葯"救助白血病人的故事,電影主人公程勇在現實中的原型叫做陸勇,如今被人們稱作抗癌葯代購第一人。

⑻ 催人淚下,讓人反思,電影《我不是葯神》原型是什麼

電影《我不是葯神》原型是改編自當年的"陸勇案"。

陸勇來自江蘇無錫,當年他的"沒錢吃正葯,改吃仿製葯"的行為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熱議。片中提到的抗癌葯"格列寧"也就是真實世界的"格列衛"。

如今隨著醫保政策的落實和原研葯專利到期等原因,格列衛"天價葯"的帽子被摘掉,從當初的幾萬元一個月到如今只需 1000 多元。

(8)我不是葯神電影中的葯是什麼葯擴展閱讀:

《我不是葯神》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制,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8年7月5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葯「格列寧」獨家代理商的故事。

2019年,該片獲得第15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提名。

⑼ 《我不是葯神》今年最值得看的電影,葫蘆里賣的什麼葯

話說不知道是不是我看電影之前,看的影評太多了,到正式看電影的時候,已經沒啥感覺了……

⑽ 《我不是葯神》中提到的印度仿製葯、為什麼會比國內葯便宜那麼多呀

如果你看過《我不是葯神》的話,你就知道一件事情,就是在劇中徐崢飾演的程勇靠著倒賣仿製葯發家致富了,盡管,電影裡面沒有過多去描述,但是,我們可以赤裸裸看出來葯品在價格上面的差距,一瓶正版葯要3萬多,仿製葯零售價才2000多,更何況如果去廠商拿貨的話,只需要500塊,簡直用便宜到死來形容。

影片《我不是葯神》中提到的格列寧,真實名字叫格列衛,是諾華制葯公司(Novartis)研發出來的一種抗癌一線用葯,對某類癌症有效率高達95%。格列衛在治療CML與GIST上的巨大成功,引起了醫學界和科學界的極大關注。但是,和電影里一樣,現實中它的價格也死貴死貴。據說在國內的每盒價格近兩萬,而每盒只能吃一個月。印度仿製葯的價格是一盒兩百左右,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印度的仿製葯就是救命的神葯。

印度的仿製葯,譬如影片中的印度格列寧等物美價廉,不僅是發展中國家病人的救命稻草,一些發達國家的患者也選擇使用印度的仿製葯,甚至是到印度就醫或治療。比如在印度,約有550個實驗室為葯物市場利潤豐厚的美國市場進行供葯,還佔領了90%的市場份額。


恰恰是因為仿製葯沒有這方面的成本,使得葯品的價格會遠比正版葯低廉很多,當然,有人可能會說,為什麼我們國內不能向印度那樣,也搞一個專利雙軌制呢?其實,如果搞了,那對於辛苦研究新葯的企業來說,無異於是重擊,這樣的話,葯企就沒有動力去研發新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