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拿過國際電影獎項的明星有幾個,在國際上出名一點的有哪幾個
一:鞏俐
她是第一個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獎的中國女演員,第一個代言法國化妝品品牌歐萊雅的中國女星,榮獲法國騎士榮譽勛章,被《People》收錄為世界上最美麗的50個人之一,加拿大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上的特別獎,第51屆戛納電影節的特邀嘉賓,被奧斯卡委員會接納為會員,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邁阿密風雲》,《少年漢尼拔》等好萊塢大片更是奠定了其國際巨星的地位。
二:章子怡
因《卧虎藏龍》而揚名世界,短短幾年時間,遍與名導合作,迅速躥紅,風頭一時無雙,成為繼鞏俐之後在國際上最受關注的華人女星。她被稱為「中國送給好萊塢的禮物」,也被認為是中國電影下一個百年的開啟人物。憑借《藝伎回憶錄》中出色的表現入圍美國金球獎影後,成為首位入圍美國最高電影獎演員類獎項的華人女星。當年她還成為奧斯卡評委,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華人評委。
三:張曼玉
《阮玲玉》使她獲得柏林影展銀熊獎,成為第一個在三大國際性影展中獲得影後桂冠的中國演員。2004年,她主演前夫阿亞薩斯的《清潔》,又成為第57屆戛納國際影展影後。她是我國獲獎最多、演技最優秀的女演員之一。
四:湯唯
憑借著一部《色戒》走紅國際影壇,她也成為在國外最具知名度的中國女星之一,目前處於封殺風波的湯唯,盡管還沒有新作品問世,但絲毫不影響她的國際知名度,同前幾位女星相比,湯唯最缺的就是有影響力的新作品!
有人會說范爺,但她沒什麼代表作啊,炒作居多吧。
男的比較少,就成龍一個混的還行。
望採納
其實在國外混的特別好的真心沒有,外國人都有排外心理,憑什麼人家要來崇拜你一個弱國的明星,而且文化差異也擺在這里。明星的宣傳營銷其實韓國做的比較好,你看什麼阿貓阿狗都能在中國騙口飯吃。
那我也補充一下吧,最具影響力的華人當然是李小龍,沒有之一。真正的世界明星,你看美國的星光大道就知道了。然後除了成龍,李連傑也還可以。姚明因為NBA也是世界級的體育明星,劉翔的話在亞洲蠻火的。非的說世界級的那就是李小龍,成龍,姚明。女的就是鞏俐(但鞏俐已經不是亞洲國籍的了)。就這樣了,其它的也就是去躺美國歐洲然後照點照片回來,然後讓你感覺在國外這么牛B,其實誰會理他啊,你像周傑倫自以為了不起,出了亞洲還有誰認識他。
哦對了,漏了一個導演吳宇森,也是世界級的。周潤發的話也是國外混的不太好。這回真沒了。
❷ 中國獲得國際電影節獎的影片有哪些
中國電影國際獲獎年鑒
戛納電影節
第46屆(1993)
《霸王別姬》(陳凱歌) 金棕櫚獎
《戲夢人生》(台灣) 評委會獎
第47屆(1994)
《活著》(張藝謀) 評委會特別大獎
葛優(《活著》) 最佳男演員
第48屆(1995)
呂樂(《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技術大獎
第50屆(1997)
王家衛(《春光乍泄》) 最佳導演獎
第52屆(1999)
屠居華 (《荊軻刺秦王》) 技術大獎
第53屆(2000)
《鬼子來了》(姜文) 評委會特別大獎
楊德昌(《一一》) 最佳導演獎
梁朝偉(《花樣年華》) 最佳男演員
杜可風,李屏賓(《花樣年華》)特別技術獎,
柏林電影節
第38屆(1988)
《紅高粱》(張藝謀) 金熊獎
第39屆(1989)
《晚鍾》(吳子牛) 銀熊獎
第40屆(1990)
《本命年》(謝飛) 銀熊獎
第42屆(1992)
張曼玉(《阮玲玉》) 最佳女演員
第43屆(1993)
《喜宴》(李安) 銀熊獎
《香魂女》(謝飛) 金熊獎
第45屆(1995)
蕭芳芳(《女人四十》) 最佳女演員
《紅粉》(李少紅) 銀熊獎(最佳視覺成就)
第46屆(1996)
《理智與情感》(李安) 金熊獎
嚴浩(《太陽有耳》) 最佳導演獎
第47屆(1997)
《河流》(蔡明亮) 銀熊獎
第50屆(2000)
《我的父親母親》(張藝謀) 銀熊獎
威尼斯電影節
第46屆(1989)
《悲情城市》(侯孝賢) 金獅獎
第48屆(1991)
《大紅燈籠高高掛》(張藝謀) 銀獅獎
第49屆(1992)
《秋菊打官司》(張藝謀) 金獅獎
鞏俐(《秋菊打官司》) 最佳女演員
第51屆(1994)
《愛情萬歲》(蔡明亮) 金獅獎
夏雨(《陽光燦爛的日子》) 最佳男演員
第56屆(1999)
《一個都不能少》(張藝謀) 金獅獎
張元(《過年回家》) 最佳導演獎
❸ 我國的哪些電影獲過國際大獎
柏林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51年,於每年的2月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熊獎」,很多著名的導演和演員都視在柏林國際電影節拿獎為榮譽的象徵,是世界電影藝術家嚮往的獎項之一。 顧長衛來之不易的銀熊中國電影在柏林國際電影節備受青睞,獲得銀熊獎的有《三個和尚》《本命年》《紅粉》《太陽有耳》《我的父親母親》,《香魂女》、《喜宴》同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2005年顧長衛憑借電影《孔雀》獲得了第5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2007年,大年初一,之前名字只為少數圈內人所知的中國導演王全安,憑借影片《圖雅的婚事》獲得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 戛納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39年,於每年5月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棕櫚獎」。戛納國際電影節以充滿藝術氣氛且不受政治左右而著名,現在戛納國際電影節是最受關注的世界資深電影大獎。 《無極》主創亮相戛納中國與戛納國際電影節結緣許久。1956年導演蔡楚生到戛納參加電影節,但是沒有參賽影片。1975年電影《俠女》獲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綜合技術獎。陳凱歌的《孩子王》《霸王別姬》《荊軻刺秦王》,張藝謀的《菊豆》《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王家衛的《春光乍泄》、《花樣年華》,姜文執導的《鬼子來了》都曾在戛納國際電影節摘得重要獎項。而中國著名影星鞏俐應邀擔任評委會委員。05年,王小帥執導的《青紅》獲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 --------------------- 威尼斯電影節 創辦於1932年,8月底到9月初舉行,是世界上年頭最久的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以「新、奇、快」發掘導演而著稱,被稱作「電影大師的搖籃」。它挖掘過黑澤明、溝口健二、薩蒂亞吉特·雷伊這些亞洲電影泰斗。 1956年,《神筆》獲得中國第一個威尼斯獎項。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一個都不能少》都在該電影節上獲得大獎。1994年,夏雨因在姜文執導的影片《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的成功表演而摘得影帝。此外,張元的《過年回家》、田壯壯的《小城之春》以及蔡明亮執導的《不散》均獲得獎項肯定。05年,是中國電影人在威尼斯大火的一年,李安的《斷臂山》獲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關錦鵬的作品《長恨歌》獲威尼斯電影節歐洲藝術交流獎,李玉導演的影片《紅顏》獲威尼斯電影節歐洲藝術獎。 由賈樟柯執導的《三峽好人》在(07年)第63屆威尼斯電影節上「擒獲」金獅獎。 ----------------------------------------- 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1946年創辦於捷克,於每年的7月5日至15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水晶球獎」(分為大獎和主要獎),但因為該獎項帶有很濃厚的政治色彩,近來不太為人所知。 《鋼鐵戰士》《白毛女》《新兒女英雄傳》《人民的戰士》《祝福》《聶耳》《良家婦女》《女兒紅》等均在該電影節上有所斬獲。 --------------------------------------------- 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59年,兩年一屆。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放映具有藝術價值和思想內容的影片,促進各國電影工作者交流經驗和相互合作。 《老兵新傳》《小鯉魚跳龍門》《革命家庭》《鹿鈴》《出嫁女》等影片都在該電影節上獲得過大獎。 ---------------------------------------- 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 1977年創辦於加拿大,於每年的8月25日至9月4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美洲大獎」。1983年《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獲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美洲大獎。《邊城》、《黃河謠》、《山水情》、《黑駿馬》、《太陽鳥》等均得到過電影節大獎。2000年,鞏俐憑借《漂亮媽媽》獲最佳女演員獎。06年9月,由楊亞洲執導,倪萍、劉威主演的電影《雪花那個飄》獲得第30屆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 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1953年創辦於西班牙,於每年的9月21日至30日舉行,為期10天左右,地點在海濱城市聖塞巴斯蒂安。開始兩屆只有西班牙語電影參展,以後影響逐漸擴大,現已成為重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最高獎名稱為「金貝殼獎」、「銀貝殼獎」。 變身女導演的徐靜蕾照樣得獎張揚的《洗澡》《向日葵》,徐靜蕾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均在該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等重要大獎。 ------------------------------------------- 東京國際電影節 1985年創辦於日本,兩年一屆。從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屆,於每年的10月28日至11月5日舉行,目的在於藉助電影節的影響促進日本電影市場的發展。最高獎名稱為「東京大獎」。 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獲東京東影評論家大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張國榮獲最佳男主角獎。2003年,霍建起的《暖》獲金麒麟獎。2004年陸川的《可可西里》獲評委特別獎。2005年,金雅琴憑借《我們倆》獲最佳女主角獎;我國台灣導演侯孝賢獲黑澤明獎;楊亞洲的《泥鰍也是魚》獲最佳藝術貢獻獎。第五代著名攝影師呂樂執導的影片《十三棵泡桐》榮獲第十九屆東京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 -------------------------------------- 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 1989年創辦於阿根廷,於每年的11月6日至25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樹商陸獎」。 開羅國際電影節 1976年創辦於埃及,於每年的11月7日至18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字塔獎」,是非洲最大的電影節之一。 2000年,馮小剛的《一聲嘆息》獲第24屆開羅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金字塔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特別提及獎等諸多大獎。 -------------------------------------- 上海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93年,從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舉行,中國惟一的一個A類國際電影節,最高獎名稱為「金爵獎」,下設8個獎項,都由來自各國的國際評委評審產生。 《紅櫻桃》獲上海國際電影節「軒尼詩記者杯最佳創意獎」。女主角郭柯宇獲最佳女演員獎。2002年陶紅憑借《生活秀》獲最佳女演員獎;《生活秀》獲最佳影片、最佳攝影獎。2004年《茉莉花開》獲評委會大獎。顧美華憑借《美麗上海》獲最佳女演員獎。2005年黃欣一凡《求求你,表揚我》獲最佳編劇獎;趙薇憑借《情人結》獲最佳女演員獎;《求求你,表揚我》獲評委會大獎。
❹ 獲得國際大獎的中國電影有哪些
近三十年獲國際大獎的中國電影:
《紅高粱》(1987年),大導演張藝謀的成名作,為中國電影贏得了新時期以來的第一個國際大獎——金熊獎,同時捧紅了國際巨星鞏俐。
1987年,在加拿大第11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大閱兵》獲評委獎。
《大紅燈籠高高掛》1991年獲第48屆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金格利造型特別獎、國際影評人獎和艾維拉諾莉特別獎。
《大紅燈籠高高掛》1992年獲義大利大衛獎評選活動「最佳外語片獎」。
《霸王別姬》(導演:陳凱歌)1993年獲法國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和國際影評聯盟大獎;洛杉磯影評家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日本福岡第38屆亞太電影節最佳導演和最佳剪輯獎。
《一個都不能少》1999年獲第五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❺ 中國電影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的榮譽影片的是哪個
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漁光曲》在蘇聯舉辦的莫斯科國際電影展上獲獎。這是中國電影第一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漁光曲》成為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電影。《定軍山》是中國第一部電影,《歌女紅牡丹》是第一部有聲電影,《風雲兒女》被稱為它的插曲《義勇軍進行曲》,而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榮譽的電影是《漁光曲》,它獲得了1935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的榮譽獎。三大電影節都獲得了演員榮譽。
中國電影市場逐漸開放,人們長久以來的觀影慾望得到了極大的釋放和滿足。最重要的是今年國內出現了很多口碑不錯的電影,為一舉超越北美市場奠定了基礎。相信經過這一次,我們的電影事業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❻ 《少年的你》獲奧斯卡提名「最佳國際影片」,還有哪些中國影片曾上過榜
少年的你確實是一部質量和口碑都比較不錯的電影,能夠拿到奧斯卡提名也在意料之中。
因為這部電影拍的確實是挺好的,而且兩位演員的呈現也比較優秀,讓大家真正的感受到了那種校園暴力的無奈之心,在一個學生承受了校園暴力的時候,應該怎麼辦?有很多人都說她們為什麼選擇忍耐,為什麼不說出來呢?大家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他們說出來之後大家真的會相信嗎?很多人都不太會相信。
易烊千璽和周冬雨兩位演員在這部電影中貢獻了特別精彩的演技,希望他們以後也為中國電影爭光。
這兩位演員中尤其看好周冬雨,她拍攝了很多影片都很不錯,是一個真正的電影演員。周冬雨小小的身體,大大的能量,從山楂樹之戀一路走來,真的相當厲害了。七月與安生也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她們兩個人還拿到了影後,現在少年的你又連續拿到了這么多提名還有獎項,真的是一件相當自豪的事情。
❼ 中國有什麼獲得國際大獎電影
1,《雙旗鎮刀客》所獲獎項:第三屆日本夕張國際探險與幻想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
《雙旗鎮刀客》是由何平執導,高偉、孫海英、王剛等主演的武俠片。影片講述了男孩「孩哥」按照父親遺囑去雙旗鎮娶與自己定過娃娃親的「好妹」時遭遇土匪,最終殺死土匪為民除害的故事。該片於199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
2,《火焰山來的鼓手》所獲獎項:第四十二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影片獎」。
《火焰山來的鼓手》是由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出品,廣春蘭執導,庫爾班江、阿依努拉主演的劇情片,於1991年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在火焰山下的一個小村莊里,一個藝術天賦很高的農家孩子被藝術團發現,並培養成為一名優秀的鼓手的故事。
3,《大紅燈籠高高掛》所獲獎項: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
《大紅燈籠高高掛》是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何賽飛、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該片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影片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並引發一系列悲劇的故事。
4,《秋菊打官司》所獲獎項: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秋菊打官司》是張藝謀執導的農村題材劇情片,由劉恆編劇,鞏俐、雷恪生、劉佩琦等主演,於1992年8月31日上映。該片改編自陳源斌的小說《萬家訴訟》,講述了農村婦女秋菊為了向踢傷丈夫的村長討說法,四處上訪,最終訴諸法律的故事。
5,《留守女士》所獲獎項:第十六屆開羅國際電影節(1992年)最佳影片(金字塔金獎)。
《留守女士》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91年,主要劇情為:出國熱潮帶來了一大批「留守者「,女主人公乃青是一位丈夫在國外的「留守女士」。一次,她邂逅了一位妻子在國外的出租汽車司機嘉東,他們從相識到相互吸引,直至墜入愛河。
一度乃青從丈夫背叛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並使她從情感封閉中解脫出來。然而,乃青和嘉東間的情愛和海誓山盟,並沒有徹底解決自身的孤獨、困惑、失落和危機。乃青在喪失依附之後,決定去尋找自我的價值。
❽ 中國電影明星在電影方面大概得過哪些國際有名的獎
中國電影《紅高粱》榮獲西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1988
《圖雅的婚事》 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2007
1982年 阿達《三個和尚》獲第32屆西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短片競賽最佳編劇)
1983年 許雷《陌生的朋友》獲第33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89年 吳子牛《晚鍾》獲第39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銀熊獎
1990年 謝飛《本命年》獲第4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傑出個人成就獎)
1993年 謝飛《香魂女》和李安《喜宴》同獲金熊獎
1994年 吳子牛《火狐》獲第4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推薦獎」(攝影)
1995年 李少紅《紅粉》獲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優秀單項獎視覺效果「銀熊獎」。
1996年 嚴浩《太陽有耳》獲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評論協會獎」和最佳導演「銀熊獎」
2000年 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獲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2001年 王小帥《十七歲的單車》獲第51屆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2003年 影片《盲井》獲53屆電影節藝術貢獻銀熊獎、《英雄》獲特別創新獎。
2004年 朱文《雲的南方》獲非競賽單元的「NETPAC」獎。
獲金獅獎的中國電影有《悲情城市》《愛情萬歲》《一個都不能少》《三峽好人》《色戒》
❾ 有哪些中國電影曾獲過國際獎項
卧虎藏龍..這是早些時候的
最近一個時期,中國電影頻頻再一些世界電影節上獲獎,如 徐靜蕾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顧長衛的<<孔雀>> 賈樟柯的<<世界>> 王小帥的<青樓> 張藝謀的<<十面埋伏>>僅獲得奧斯卡提名,,
在第25屆丹佛國際電影節上,中國導演陳凱歌的新片《和你在一起》贏得了長達5分鍾之久的掌聲
好萊塢,馮小寧導演的中國影片《黃河絕戀》因為觀眾太多擠碎了玻璃
加拿大多倫多的國際影展,馮小寧導演的《嘎達梅林》放映前四天票就被搶購一空
❿ 獲國際大獎的中國電影有哪些
1、《霸王別姬》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片,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
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199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此後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並且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
2、《大紅燈籠高高掛》是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何賽飛、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
該片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影片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並引發一系列悲劇的故事。1992年3月13日,該片在北美上映,以260萬美元的票房創下當時華語電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紀錄。1991年,該片獲得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1992年,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3、《一個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劇情片,根據施祥生小說《天上有個太陽》改編,由導演張藝謀拍攝。該片使用一班非專業演員製作一出像紀錄片的電影,故事主題是關於農村、貧窮及文盲的問題,在該片中張藝謀保留了演員本身的名字。本片獲得十項國際電影獎項,包括金雞獎、聖保羅國際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4、1987年,在加拿大第11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大閱兵》獲評委獎。
5、《紅高粱》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文藝片,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上映。影片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1988年,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亞洲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