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知道如何從電影藝術的視聽語言角度出發准確而深刻地鑒賞評析電影
可以從電影藝術視聽語言的一下幾個角度評論:
距離。由於距離的不同,有全景、中景、近景、特寫、大特寫之分。某一鏡頭使用特寫或是中景(或是其他景別),取決與影片的內容敘述與表現,還包括著敘述者的敘述態度和感情,以及預想中的對觀眾的感染。
角度。常見的拍攝表現角度有:平攝、俯攝、仰攝等。這些角度的選擇,在於劇情的演示和感情的寄寓。
構圖的意義,是要自然地表現生活故事,在敘述過程中,使觀眾感受著電影的形式美。
2)用光。包括對自然光(太陽和月亮)、人工光(燈光)的利用。由於攝影攝像必須在一定的場合下表現某種特定的環境,在有光線的情況下才能使觀眾看到所拍攝的內容。
光的第一作用是表現特定環境,而每個環境都有其相應的光線。用光表現特定環境下的人與景物,起著真實氣氛的作用。
光的第二作用則是對拍攝對象的強調,或強或弱的光線,或順或逆的拍攝,反映出影片的作者對事物的某種強調。這種強調,既應和劇情的發展相關,又應同敘述的態度與方式相聯。
綜合起來,光的運用從其基本的層面來看是表現環境的特定性。從更深的層面來說,則表現創作者的情感態度,給觀眾以情緒、感覺上的影響。
3)色彩。色彩在彩色攝影攝像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生活中萬物各有其色。影片中所表現的物體也顯出多彩的絢麗。影片中的色彩,首先要解決的是對生活中物體色彩美麗的還原。一般地說,生活中的色彩應當在影片中得到生動的展現。這還不是色彩的全部。影片中的色彩,不是對生活中色彩的堆積和羅列,而是體現著創作者的精心構思與創造。
4)鏡頭的移動。在拍攝運動著的人物或事物時,攝影機在運動中跟蹤拍攝對象,是攝影攝像中越來越重要的手段,同時也顯露出攝影攝像師的技巧與風格。
B. 如何評價影視作品中的穿幫鏡頭
茶餘飯後看點電視劇電影之類的影視節目,不但可以放鬆心情而且可以感到愉悅,但是影視作品中不乏穿幫鏡頭,如何評價這些鏡頭呢?
觀點1:瑕不掩瑜
像《西遊記》、《新白娘子傳奇》這樣經典的電視劇都有穿幫鏡頭,因為當時技術不夠高,拍攝條件也相當一般,所以不少飛天鏡頭都有蹦床的痕跡,甚至當時紅孩兒坐的蓮花寶座都有刀子貼在小孩腿上的痕跡。當然這些穿幫鏡頭都是在暫停或是慢倍速播出的時候才能被發現,正常觀看的話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當時的條件不算很好,所以穿幫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沒有完美的事情,人也是會犯錯誤的,要允許錯誤的存在,客觀一些,沒必要求全責備。
寫在最後
還是希望影視劇的穿幫鏡頭可以少一些,這樣才能看到我國影視行業在進步。穿幫鏡頭是瑕疵,在另一個程度上顯示拍攝的進程、拍攝狀態,因此不該求全責備,也不要太過忽視。
C. 如何賞析一部電影賞析電影時要從哪些方面去理解電影所要表達的內容呢
正所謂,看電影,所以當然是從「看」,眼睛開始。動作片,那就緊緊的盯住他們的動作,情節片,那就要看他們的表情。但是,還要看到一點,那就是他們每個人物心。看上去很深奧,可其實並不難。電影為了表達出人物,演員們都會把表情盡可能的真實。好的演員,會把那個人物塑造得就像你身邊一個朋友一樣。通過他們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人物的內心。是痛苦?掙扎?還是開心?幸福?跟著人物的內心,一起體驗電影的精彩,是再美妙不過的事了。
2
電影,不僅僅只是想讓我們看,還需要我們聽。傾聽什麼呢?配樂,人物說話的語氣,還有出現在其中細微的聲音。配樂可以說是一部電影的一大亮點,(比如宮崎駿電影中就出了很多大家都很喜歡的配樂,也讓我們記住了久石讓。)配樂,主要為了烘托氣氛的,成功的電影中成功的配樂,總能帶著大家一起進入電影,配合著人物說話的語氣,混合出或者悲傷,或者搞笑的情境。
3
我們要帶著我們的心去看電影,說的高雅些,就是欣賞。看懂了情節,聽著音樂,了解每個人物的心之後,總會有一些感慨。走馬觀花的同志會評價這是部好片還是爛片,而真的用心去體會的,會從電影中的人物看到一些社會現實,或者——自己的影子。也許是自己從前的夢想,也許是和其中某個人物相似的生活經歷。接著——會感情洶涌。那看電影的目的就達到了,給我們有些麻木的生活一些波瀾,一些感動,或鼓舞,或安慰的情感。記住一些事,忘記一些人,然後輕裝信心滿滿的繼續生活。
D. 如何理解電影鏡頭所表達的意義
導演的意圖大多來自舞台,通過調度演員達到傳遞信息和情緒的目的。比如兩個人在同一個畫面出現,但是兩人站的很遠,其中一人做出防備的姿態,我們得到的信息是兩人的疏遠和警惕,不是陌生人就是有隔閡。當導演做電影時控制了觀眾的視線,便希望通過畫框隔離兩個人,讓觀眾潛意識認為兩人不在一個空間來營造疏遠感。好吧,道理是這樣子,但是我也沒有牆裂感受到鏡頭設計和調度帶來的感受,可能有但不強烈,隨著時光流逝,我們變得更愚蠢了,不光更愚蠢,同時我們更自以為是了。誤讀永遠存在,看不懂永遠存在,批評永遠存在,但是要去觀看電影本身。我們今天就是根本拒絕藝術電影。拒絕也就罷了,你有你選擇的權力,可怕的是,轉回頭來,那些從來沒有看過藝術電影的人說,藝術電影是在裝X,或者精神手淫和精神俯卧撐。我覺得這是時代的悲哀。
E. 如何評價一支電影鏡頭的好壞
電影的受歡迎程度與其本身的節奏無關,在於導演能不能很穩地把故事講好。
《富春山居圖》作為懸疑動作片足夠快,各種元素一鍋煮,卻沒有講好故事。
《無極》作為劇情片講得足夠玄乎,畫面精美,可是這種朦朧派的電影明顯不受大眾歡迎。
《小時代》滿足了廣大少女的意淫,一堆男色和奢侈品,受小眾的歡迎,一部成功的商業片,但專業學電影的人就能看出導演的基本功不足。
電影的節奏感滲透在鏡頭、動作、情節、表演、造型、聲音和剪輯等所有的電影構成的因素中,這些因素的快慢、矛盾、長短、輕緩、動靜影響著電影整體的節奏。作為電影,只能以其本身整體的敘事節奏分成快、中、慢。主導因素為:劇情、剪輯和表現內容。單位時間內的劇情發展快,影片剪輯組接地迅速而流暢,表現內容豐富,那麼無疑這是一部快節奏的電影。具體要結合以上三個因素而論。
《致命魔術》(魔術本身就是令人感到好奇的)、《福爾摩斯》(經典偵探,以豐富而吸引人的鏡頭畫面填充)、《雲圖》(劇情豐富)、《兩桿大煙槍》(事件一環扣一環)、《盜夢空間》(層層遞進的夢境)、《社交網路》(主角說話速度快過人,幹事了當伶俐,)當屬快節奏電影的行列。這類片子,整體劇情快,動作多,畫面內容豐富,懸念多,不停地刺激你的大腦。
《海上鋼琴師》(一邊是朋友拯救朋友,一邊是回憶海上鋼琴的往事)、《鋼琴課》(整體偏慢)、《V字仇殺隊》(標准流暢敘事)、《烏雲背後的幸福線》(同上)屬於中等節奏的電影,大部分類型電影都屬於此列。
《分手合約》(慢到底,只有面孔撐起電影)、《七宗罪》(七個案件能做七集電視劇,但都只有承和合,兩個警察慢條斯理,最後開槍的畫面震撼人心)、《戀夏500天》(個人覺得很慢)、《亂世佳人》(上世紀的美國電影大多很慢)、《人工智慧》(只有平靜才能慢慢領悟)、《風櫃來的人》(青春生活)則屬於慢節奏電影,普遍描述愛情或者是生活的片子,看起來慢熱卻不失可觀性。
若以類型片為例,愛情、喜劇、科幻、動作、劇情、青春、懸疑、驚悚、犯罪、文藝、勵志、恐怖、戰爭、魔幻、黑色幽默、暴力童年、音樂、同志、黑幫、浪漫、女性、家庭、童話等,只要再加上一個故事梗概,就能基本確定一部電影的節奏。大部分類型片定下了劇情,便已經決定哪種節奏能夠更好地把這個故事講好。電影的節奏,應視電影類型和具體的劇情而論,沒有說哪種節奏就是好的,那種節奏就是壞的。
F. 如何分析電影中的場景~~
如何分析電影場景,記住一點就行了——就是分析它在電影里的具體作用,可以達到什麼目的。一般的電影場景作用有:1告知電影背景、2突出人物心理、3烘托環境氣氛、4銜接故事情節、5表達電影中心思想、6電影特定需求等
下面就是具體怎樣分析場景有什麼作用:
1——結合電影里的背景:很多電影場景可以告訴我們電影故事發生的背景,即告知觀眾電影所發生的時代、背景、環境。
2——結合電影里的人物:場景,主要就是物景,物的作用是襯托、體現人,通過場景可以了解一些人物的相互關系、心理活動、思想觀念
3——結合氛圍環境:恐怖、懸疑片往往場景就是一些陰暗的事物,愛情、喜劇片往往場景就是些一些溫暖積極的事物,故事情節緊張時往往是一些跳動、活躍的場景,故事情節緩慢時往往就是一些祥和、平靜的場景
4——結合故事情節:電影,是剪輯藝術,為了使故事情節流暢、銜接不突兀,就要在其中添加一些場景,能夠承上啟下,使得情節更合理,故事更精彩
5——結合中心興思想:中心思想就是電影想要表達什麼,場景就是主要的載物,例如表現戰爭的殘酷往往是一些代表死亡、痛苦、屍橫遍野的場景,表現愛情的甜蜜就是一些幸福、美好的場景
6——結合電影特殊的需求:比如《滿城盡帶黃金甲》,片中有大量菊花的場景,就是這個電影所特定需求的
上面是具體單獨分析的,不過一般某個場景在電影中的作用往往包含上面的幾個,只是主要和次要的問題而已
希望對你有幫助
純手打,望採納
G. 如何分析電影鏡頭
一部電影的鏡頭分析是很麻煩的,怎麼運用的,推拉搖移跟、遠全中近特是那種,那一個鏡頭的用意是什麼,表達一個什麼東西、色彩的運用,反正是很麻煩的。以前學的時候搞這個搞到頭疼。
H. 神頭亮騷 35mm蔡司CP2電影鏡頭效果評析
【IT168 評測】卡爾蔡司鏡頭可以說是很多相機用戶的摯愛。韻味十足的畫質表現配合細致出眾的做工,讓蔡司的鏡頭不僅僅只是工具,更多的是一件藝術品。不過今天我們介紹的這支蔡司鏡頭可並非什麼常見之物。雖然已經是熟悉的35mm鏡頭,雖然是熟悉的紅色T*,但單單是外形就足以嚇人一大跳。誇張的外形設計與傳統的鏡頭有很大的出入,密密麻麻的參數布滿鏡身,只不過依舊是蔡司引以為傲的藍圈,還有那冷冰冰的金屬材質。
▲Compact Prime CP2 35
今天的主角是卡爾蔡司推出的一支專用於可拍視頻單反相機的電影鏡頭,也就是只聞其聲不見其物的CP.2電影鏡頭:CP.2 35mm/T2.1(佳能卡口)。為了展現這支神器的過人之處,我們將其搭載於拍攝視頻能力非常出眾的佳能5D Mark Ⅱ上。拍攝剪輯兩段視頻,給大家看看效果,為啥這支鏡頭要買好幾萬。
▲佳能5D Mark Ⅱ可以說是目前最好的可拍視頻單反相機
無與倫比的外觀設計
僅從外形上來看,這支CP2 35mm鏡頭與普通鏡頭截然不同。而如此設計也都是為了滿足“電影”拍攝的需求,在光學結構和操控上都進行了全新的改良。可以說,卡爾蔡司在原先Distagon 35/f2.1的基礎上,將操控做到了極致。接下來我們先通過圖片來了解這支鏡頭。
▲對焦環的設計只能用誇張二字來形容,誰叫是拍電影的呢
▲全金屬鏡身拿在手裡不是一般的沉
▲原產德國,出身高貴
▲如此誇張的鏡頭口徑,估計如果丟了遮光罩,就只能拿帽子罩住了
▲光是這個遮光照就不是一般鏡頭擁有的
佳能5D Mark Ⅱ搭載蔡司CP2鏡頭拍電影
接下來我們就用佳能5D Mark Ⅱ搭載蔡司CP2鏡頭拍電影,由於鏡頭並沒有設計數據環(只需要換轉接環就能使用在佳能、尼康的機身上),所以全程對焦依靠手眼配合,並沒有電子對焦提示。後期影片只是進行剪輯製作,由此來看看這支鏡頭的實力。非常感謝視頻中心的范老先生不辭辛苦,在嚴寒中拍攝短片,感謝出鏡演員,感謝IT168,感謝......
▲造型奇特,但效果值得期待
視頻一:足球哥
視頻二:超頻哥
看到神器,應當頂禮膜拜
可以說卡爾蔡司CP2鏡頭絕對是目前可拍視頻單反相機的終極裝備。盡管不太好用,盡管價格昂貴,盡管難覓其蹤,但實際的效果讓我們知道,單反相機拍攝電影並不是一句玩笑話。目前雖然還只是些短片。不過期具有的優勢和特殊效果一定會讓更多的人迷戀。當然卡爾蔡司CP2鏡頭將是他們追求的極致。本文說是評測實在牽強,最多隻能算是一個產品效果介紹,畢竟對於一個大多數人沒有玩過甚至,沒有見過的產品來說,這種鏡頭,我們只能當作神器來頂禮膜拜。
▲卡爾蔡司神器亮騷
補充知識:
蔡司CP.2已經從18mm到100mm焦段,已經有9枚鏡頭。分別是:
CP.2 18mm/T3.6
CP.2 21mm/T2.9
CP.2 25mm/T2.9
CP.2 28mm/T2.1
CP.2 35mm/T2.1
CP.2 50mm/T2.1
CP.2 50mm/T2.1 Macro
CP.2 85mm/T2.1
CP.2 100mm/T2.1 CF
I. 如何分析電影——(四)影片景別分析
五景別 電影的景別,是一個電影鏡頭和畫面的視黨形式的表述語言。表面上是一個造型元素,實際上是一個教事的手段。 景別最最根本的含義,是表達畫面所包括的范圍。電影景別的劃分大體上有如下的幾種形式;l)大遠景,2)遠景,3)大全景,4)全景,5)中景,6)中近景,對近景,8)特寫,9)大特寫。 電影中的景別,是影片視覺效果、導演語言風格的外在形式之—。決定影片風格,決定敘事風格,決定視黨風格,決定導演風格。 我們在分析影片的過程中,對於影片的是別的把握重點是在於全片,而不在於具體的某一個鏡頭。分析的重點在如下幾個方面: 1.影片全片的敘事過程中,以什麼樣的鏡頭畫面景別為主?在影片中是一種什麼樣的主導趨勢?對影片的風格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2.場景中重要的人物對話鏡頭是以什麼樣的鏡頭景別為主?鏡頭景別變化之間有什麼樣的規律和特點?對於影片中的人物刻畫和敘事的推動有什麼樣的幫助? 3.電影場景中的內景的景別特點是什麼?外景的景別特點是什麼?這兩種景別交織在一起是一種什麼樣的效果?特別是要分析景別分別在外景和內景當中對於人物、敘事、對話、動作的表現和表達都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4.每一個場景的開始的鏡頭和結束的鏡頭的景別的應用有什麼樣的特點?鏡頭剪接中景別的變化有什麼樣的規律? 5.全片中,鏡頭畫面的景別的變化幅度是什麼?對影片的節奏有什麼樣的影響?景別的這種變化對影片的敘事有什麼樣的幫助?6.分析在動作的場景中,人物的動作和鏡頭景別的應用有什麼樣的特點和形式?7.景別的運用以及最終畫面完成的效果對於影片的風格有什麼樣的作用?8.不同的景別運用,對於畫面的構圖有什麼樣的影響和幫助?9.分析景別的應用對於環境的氣氛,空間的表達,場景有什麼樣的作用? 10.分析不同的景別對人物形象和人物動作的表達。我們看到的影片,有的時候,賦予某一個人物以一個特定的景別,在有些情況下,不同的景別對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敘事內容、不同的情緒要求、不同的動作表達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1.分析電影的景別對影片的節奏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