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夏衍改編劇本有什麼
一對多年不合的父子一起踏上了一段突如其來的旅程,只因老父親想為一段暗自延續了超過30年的情感畫上句號。一個多月前,才在電影藝術家夏衍誕辰118周年紀念日上捧回「中國電影編劇最高獎」夏衍杯的優秀電影劇本《歸程》,馬上就要搬上大銀幕和觀眾見面了!
7日,由重慶師范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教師張弛和西南大學文學院教師劉帆共同創作的電影劇本《歸程》改編拍攝的電影《白雲·蒼狗》在西南大學舉行了開機儀式和首次媒體探班。影片主創團隊講述了創作中的故事。
故事為了紀念編劇去世的父親
作為由國家電影局等主辦的國內唯一一項電影劇本政府獎,「夏衍杯」一直被稱為「中國電影編劇的『奧斯卡獎』」。《歸程》是從898部劇本中脫穎而出獲得優秀電影劇本獎的。在這個故事中,作者張弛和劉帆集中塑造了一位50後父親和一個80後兒子,突然開啟的一段「尋親」之旅。
阿茲海默症、糖尿病纏身的父親已經身形佝僂,他和80後的兒子關系冷淡、不合已有多年。在知道自己時日不多時,父親突然提出想去找一位已經失聯多年的「老友」敘敘舊。80後兒子勉為其難地「硬著頭皮」陪著老漢上路了。
2. 由夏衍改編劇本的電影是
《祝福》
相關資源:
改編劇本Adaptation.(2002)
鏈接:https://pan..com/s/1OcZQ0_dQivcBK6VfddQkiA
3. 夏衍創作的劇本有哪些
夏衍,生於1900年,中國戲劇、電影作家、翻譯家、新聞工作者。原名沈乃熙,字端軒。浙江杭州人。小學畢業後,當過染坊店學徒,後進浙江省立甲種工業學校學習。
1932年進入電影界,擔任明星電影公司編劇顧問。1933年任左翼電影小組組長,此間寫有《狂流》、《春蠶》、《脂粉市場》、《上海二十四小時》、《女兒經》、《壓歲錢》、《自由神》等電影文學劇本和許多電影評論文章。1934年開始話劇創作。寫有獨幕劇《都會的一角》、《中秋月》;多幕劇《賽金花》、《秋瑾傳》、《上海屋檐下》等。1936年創作報告文學《包身工》。
1937年抗戰爆發後,先後主編《救亡日報》、《華商報》、《南僑時報》,任《新華日報》特約評論員,撰寫大量散文作品,還創作《心防》、《法西斯細菌》等話劇劇本。抗戰後期,與於玲等人組織中國藝術劇社,堅持開展國統區的進步文藝運動。解放後歷任文化部副部長、對外友協副會長、全國文聯副主席等職。先後改編《祝福》、《林家鋪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等電影文學劇本,創作話劇《考驗》,發表大量的評論文章。1977年後,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影協主席、中國作協顧問,並撰寫了回憶錄《懶尋舊夢錄》。
4. 下行改編的劇本是什麼
下行改編劇本是說,可能最開始的作者是寫一部小說,然後有人看中這部小說,想把它拍成電影或搬上舞台於是就得重新更改小說,把小說改成劇本的形式。
沒有自己的原創概念,你也可以改編他人的概念,這也是希區柯克最常做的事情。他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尋找令人興奮的原始材料加以改編。
5. 夏衍改編劇本的是什麼電影
下列電影中,由夏衍改編劇本的是___
A.《駱駝祥子》
B.《祝福》
C.《原野》
(正確答案:B)
6. 有下腹改編劇本的是
由夏衍改編劇本的劇本嗎,是《祝福》。
在祝福中悲涼的死去 《祝福》是魯迅先生的名著,經過夏衍先生的電影化再創造,形象的再現了主人翁祥林嫂,這個被封建勢力活活扼殺的悲劇典型。
7. 夏衍改編劇本的是哪一部作品
創作改編的電影劇本有《狂流》《春蠶》《祝福》《林家鋪子》等。
夏衍(1900年10月30日-1995年2月6日),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中國近代著名文學、 電影、 戲劇作家和社會活動家, 中國左翼電影運動的開拓者、 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
早年參加五四運動,編輯進步刊物《浙江新潮》。從浙江省立甲種工業學校畢業後公費留學日本。入明治專門學校學電工技術。留學期間接觸日本共產黨,參加日本工人運動和左翼文化運動。1927年夏衍被日本驅逐回國,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9年夏衍同魯迅籌建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左聯」成立後任執行委員,後發起組織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建國後歷任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文化部副部長、中國文聯副主席、中日友協會長、中顧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常委。
(7)下列電影中由下什麼改編劇本是擴展閱讀
夏衍作為中國三十年代開始的左翼戲劇運動的先驅者和主要領導者之一, 對中國現代話劇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無論從戲劇的表現內容,還是戲劇的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
都在對 「 五四」以來中國話劇優秀傳統繼承的基礎之上, 進行了許多開藝術先河的創造性探索, 營造了自己意味深長的藝術境界,形成了獨特的創作個性和藝術風格。
8. 由夏衍改編劇本的電影是什麼
《祝福》。
電影《祝福》,原著為魯迅小說《祝福》,夏衍改編劇本,桑弧導演,白楊主演,1956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該片是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祝福》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的社會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階級對勞動婦女的摧殘與迫害,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指出徹底反對封建的必要性。
(8)下列電影中由下什麼改編劇本是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辛亥革命前後,居住在浙東山村裡的祥林嫂命運凄慘,丈夫祥林早年去世,他死後的棺材帳越滾越大,一家人生活舉步維艱。婆婆走投無路,為了還清債務,給二兒子阿根娶親,在中人衛老二的慫恿下不惜偷偷將媳婦賣給賀老六。
阿根將此事告於嫂子,祥林嫂得知此事,便連夜逃走到了魯鎮。在阮大嫂的介紹下,到魯四老爺家當了女傭。可沒過多長時間,祥林嫂還是被抓了回去,帶到山坳里成親。在拜堂時,祥林嫂一頭撞在了香案上,昏了過去,但她醒來時,被新丈夫賀老六的老實、真誠打動,便留了下來,一年後生下兒子阿毛。
可好景不長,兩年後的冬天,衛老二來逼債,但賀老六因為卧病在床,所以無力還債,衛老二乘機唆使賀老大霸佔老六的幾間破房,並商量等老六死後,再把祥林嫂轉賣,為此,老六與衛發生了口角,被打得奄奄一息。
這時,外面又有人高喊"狼來了",祥林嫂趕緊沖了出去找阿毛,但最後在山上只找到了一隻小鞋,祥林嫂哭得死去活來,被攙回家後,老六早已斷氣,她走投無路,只得又到魯四老爺家幫佣。但魯四老爺等人認為祥林嫂克夫克子,是個有罪的晦氣女人。
每逢祭禮拜神時,都不讓她沾手,只讓她在廚房裡幹些粗活。祥林嫂由於受到重重打擊,變得很木訥,經常向人念叨阿毛的事,人們經常譏笑她,祥林嫂內心益發悲苦。
後聽人說在廟里捐條門檻供萬人踏便可以洗脫罪過,祥林嫂以為見到了希望,便拿出所有積蓄10吊錢捐了一條門檻。但事後大家依然歧視她,魯四老爺還因她碰了供品而橫加責罵,並將她趕了出去。祥林嫂從此瘋瘋癲癲、乞討為生。又一個年夜,可憐的祥林嫂在一片看似歡慶祝福的氣氛中悲慘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