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放映只是用一卷膠片,那聲音什麼怎麼來的
聲音也在電影膠片上,電影膠片,包括電影攝影用的負片、印拷貝用的正片、復制用的中間片和錄音用的聲帶片等。
最早的有聲電影只有1條光學聲軌,立體聲誕生後聲軌變成2條。90年代隨著數字音響的出現,膠片上的空餘位置被好萊塢幾個科技大佬依次霸佔。索尼和杜比最先出手。
索尼佔領了膠片兩邊(淡藍色區域),放進了SDDS(索尼動感數字音響),一種索尼自家開發的7.1聲道影院音響系統。杜比佔領了一邊齒孔間的方形區域,放進了像二維碼一樣的5.1聲道的杜比數字音響系統。
(1)電影膠卷是如何上映的擴展閱讀:
當代電影的錄音方式包括同期錄音和後期錄音兩種方式。兩種錄音方式可以共同使用,現在很多電影正是這么處理的。
隨著錄音技術的進步和數字音樂的興起,音效師不但能夠讓觀眾傾聽日常生活里不可能親耳聽到的音響,甚至可以為影片創造出現實中不存在的音效。特別是在科幻片、災難片等電影中,數字技術不僅僅用在畫面上,也用在了聲音上。
② 電影院播放電影原理
用電影播放機通過一定的距離把影像投射到幕布上,同時影院里裝有大功率的音響同步放聲,再加上影院的特殊結構能使聲音回環余繞,讓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這些是就我所知的,希望有用。 祝你好運!
③ 現在電影院放映影片還是用膠卷放映的嗎還是投影機
要看片源 樓下有的亂說 膠片效果比很多數碼的都好 很多數字片最後還是要磁轉膠放映
個人感覺高檔的地方不應該放棄膠片 反而有的價格低廉的影院明明能找到膠片卻放碟 甚至盜版的
④ 放電影時的聲明在膠卷上是怎樣發出來的
不是交卷出聲,是旁邊還有播放器放的聲音
⑤ 目前絕大部分電影院是用什麼放映機放映的啊膠片的還是數字的
1、新上映的電影基本上全是數字了,通過節目硬碟上傳到數字伺服器中,由數字放映機通過密鑰解碼播放。膠片電影,目前只存在於一些學術放映等。中國電影資料館偶爾會有老電影的膠片放映。
2、你說的那類似學校投影機的就是數字放映機,但是和投影機是不同的,它的功率要大很多,亮度和解析度也會高很多。
3、目前膠片放映機是主流。
4、膠片放映中間是要換盤的。
與傳統膠片電影相比,數字電影放映機具有無抖動、不易出現放映事故(斷膠片)、放映成本低、色彩鮮明飽滿、觀影質量穩定、發行方式簡便、保存簡易等顯著的技術發行和放映優勢,並可有效提供增值服務。
而且膠片放映機還有缺點就是膠片放映時會有刮傷、抖動和噪點的問題,其實這也算是個特色吧,電影的味道。還有膠片色彩還原度高,畫面色彩也較為艷麗。
(5)電影膠卷是如何上映的擴展閱讀
數字攝像機在獨立影片和故事片中的使用情況:
在全球電影業中,好萊塢電影代表的是發展前沿和未來方向,因此對其他國家而言,在數字技術應用上也存在一些超前。為了全面觀察這一技術對電影產業的影響,我們變換一個視角,看一看該項技術在小成本獨立影片製作領域的應用情況。
從本質上講,獨立影片和故事片比好萊塢高預算大製作更難跟蹤。這些電影通常是電影人早期的作品,一般都是小製作影片,絕大多數甚至不會在電影節上展映,公眾也基本看不到。
這意味著,確定大多數獨立電影人是何時轉向數字化的,存在較大的困難。
不過,善於挖掘數據的Stephen通過搜索,查詢到瑞丹斯電影節(RaindanceFilm Festival)2002年—2015年的歷史數據,因此我們有機會詳細研究參展電影人的拍攝方式,來獲知這一領域數字技術應用方面的具體情況。
院線放映:
數字技術的應用並不限於產業鏈的上游,另一個得益於數字化的領域是院線。儲存視頻文件的硬碟比裝滿35毫米膠片的大箱子轉移起來更快捷、更低廉、更安全,這首先吸引了發行商的關注。
在英國,當年影片發行商希望盡快使用這項技術時,遭到影院的抵制。因為影院需要購置全新的數字化放映機,這無疑增加了院線的運營成本。最終雙方達成協議,由發行商為影院放映數字電影支付額外費用,稱為「虛擬拷貝費」。
此外,為了推動產業「數字化」,英國電影委員會建立數字銀幕網路,出資為小型、區域和獨立影院更換了250塊數字銀幕。
通過這兩項措施,英國電影業數字化水平得以迅速提升,到2013年影院幾乎全部更換為數字銀幕。盡管成績相當不錯,但發展速度仍稍落後於挪威和盧森堡。
這兩個國家基本在2011年既已實現銀幕數字化。從下圖可以看出,膠片放映機和銀幕斷崖式退場,幾年間已淪為老物件。
⑥ 電影院如何得到一部還未上映的電影的原版膠片並且准時在規定日期播放
現在都是
數字電影
了
原來的是保密交易
不是還出現泄片門么。就是有人不遵守
保密協議
搞出來的。
現在的數字版有更大的泄露空間。
⑦ 早期膠片電影如何在電視里播放
用膠片放映機啊,插卡的那種,直接連接電視的輸出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