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如何的救度中國的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如何的救度中國的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6-02 20:55:55

『壹』 58歲著名電影人突然去世,張藝謀任治喪委員會組長!如何拯救中國電影業

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情。我覺得要拯救中國電影業任重道遠。我認為電影是屬於文化的一部分。而對於文化來講,多元和創新是很重要的。

『貳』 朱一龍的電影人生大事即將在清明檔上映,能拯救中國的電影市場嗎

我覺得並不能拯救電影市場,但是可以讓低迷的電影市場緩過一口氣,主要是我國現在的疫情比較嚴峻,而且疫情防控刻不容緩,為了保證許多人的安全健康,只能少去一些公共場所。

『叄』 中國災難片中你最喜歡看哪一部

《峰爆》是一部標準的國產災難大片

而災難題材,之於中國市場其實還是較為稀缺的。畢竟,它體量大、投入大、操作難,對電影工業水平要求高。

而同時,在災難這個大類型下的創作取向,又可以是非常廣泛的,災難可以與科幻、奇幻、恐怖、動作等不同類型進行融合,呈現出來的影片風格、氣質也會完全不同。

《峰爆》更傾向於寫實向,它的特別之處在於題材的選擇——聚焦在一次地質災害和一場生死救援上

電影講述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地質災害突降縣城,山體滑坡、泥石流接踵襲來,行將吞沒縣城,16萬民眾命懸一線。

在24小時天崩地裂的巨大危機中,以小洪(朱一龍 飾)老洪(黃志忠 飾)父子為代表的基建人逆天災而行,展開生死救援。

由此,《峰爆》有兩層關鍵,一是寫實的災難,二是緊張的救援。

沉浸式災難感,是《峰爆》最具視覺沖擊力的首要部分。

比如,電影開篇不久縣城地陷的大場面。

縣城集市上行人熙熙攘攘,火車鐵軌從中穿行,也有載滿旅客的大巴車,南方縣城的優美、淳樸、熱絡的生活環境,很難讓人聯想到危機。

而天災發生似乎就在一瞬間:

地陷後大巴直墜地下,深坑吞沒多輛汽車,人群一片混亂,地面裂縫快速蔓延至地表陷落,隧道透水、房屋垮塌、火車傾覆,空中多架救援直升機飛赴現場。

同時,四周山體還正裹挾落石與洪流,向城中步步緊逼,緊張危急的氣氛撲面而來。

墜落的大巴車又迫使老洪與倖存者們,受困於幽深的地下溶洞中。

隨著時間分秒流逝,災情再次升級,山體滑坡和泥石流呼嘯而至,「2小時內吞沒縣城」「16萬人命懸一線」,更大的危機來臨了。

而電影中最艱難的取捨,也浮現出來——要不要炸掉耗費無數人心血、10年修築的隧道,換取營救縣城的一些希望?

《峰爆》第二個驚喜之處,是塑造了一群凡人英雄。

災難只是背景,最值得看的,永遠都是災難中的人

災難現場的真實營造,是為了突出絕境救援,救援是電影的重心。

國外災難片多呈現災難帶來的死亡的視覺沖擊力,而中國災難片更多聚焦如何營救。

前者側重災難的殘酷,後者側重人性的偉大。

『肆』 電影《姜子牙》是不是真的盡力了,國漫真的難救中國電影嗎

《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稱《哪吒》)打開了動畫版“封神宇宙”的大門,《姜子牙》

又迅速把門給關上了。

國慶檔8天攬收13.8億票房,已經稱得上是中國動畫龍頭彩條屋,應該還是能實現盈利的。

不過,被《我和我的家鄉》搶走檔期票房冠軍,過度借勢營銷遭非議,口碑趨勢呈兩極分化,彩條屋和母公司光線傳媒,以及國漫粉絲,都很難笑得出來。

崛起之後的國漫,能給中國電影帶來的影響,只怕是十分有限的。

國漫想要徹底擺脫“低齡”的標簽,就想把作品只拍給大人看,講真並不是特別理智。

第一是動畫習慣了親子群體,只要能給兒童觀眾帶來美妙幻想,動畫不缺市場。否則,就得面臨市場危機。

第二是動畫工業還沒成熟,很難做出令大人滿意的作品。吃力不討好。


如果國漫真要拯救中國電影,首先就得完善製作體系,再之後才是通過一部又一部作品,來讓觀眾和市場適應新的變化。

日本動漫能有今時今日,也並非一日之寒。

接下來征戰春節檔,追光動畫的《新神榜:哪吒重生》,還有十月文化田曉鵬的《深海》,要是還像《姜子牙》

那樣步子邁太大,想一下從青少年受眾跳躍到更高的年齡層,撲街的風險,不會小。若能像《哪吒》和《大聖歸來》那樣後腳仍站穩在原地,便方能走得更加穩健,自信。

『伍』 如何看待中國電影

中國並不缺乏好的導演,編劇,有著良好的藝術創作團隊,但中國電影最大的軟肋並不是技術上的,而是製片方過於商業化。只要電影賺錢就無所謂藝術性的問題,就造成了第六代導演的電影在國內票房低的可憐而在國際上頻頻獲獎的結果。同時中國國家廣電總局的電影審查制度也是一個限制,許多東西導演不敢拍,編劇不敢寫。國內也缺少一種藝術氛圍。不過中國是電影發展比較早的國家,在1896年第一部電影就在香港放映,1905年中國人拍了第一步自己的電影《定軍山》,其後的《漁光曲》成為了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性大獎的電影,《馬路天使》等也是經典之作,新中國成立以後更是迎來了電影發展的「黃金十七年」,優秀導演層出不窮,並有打破「學院派」的趨勢,對中國電影充滿信心
記得採納啊

『陸』 《峰爆》中,看完中國式的救援,你有什麼感受

中國人就是患難與共 同舟共濟 ,舍己為人 ,將生死置之度外 ,災難來臨 時,中國人就挺生而出 ,不畏艱險 ,生命至上 ,這才是真正的中國救援 ,我為我是中國人感到驕 傲。

『柒』 如何彌補中國電影走不出去的弱點

個人見解

  1. 中國電影受制於傳統思想較多,而且電影審核機制不夠全面,從個人感覺,主旋律電影,貼合社會走向的電影比較容易審核通過,從而走進影院與人們見面;

  2. 大導演壟斷電影市場,曾幾何時,中國出現以年齡為分界線的一代導演劃分,一刀將電影市場劃分為經典電影,和新片,老導演缺少創新,思維模式固定,沒有機會與新時代導演有思維上的碰撞,所以影片類型難以突破;

  3. 影迷觀影習慣性,喜歡看國外大片,殊不知國外也有很多爛片,只是沒有被引入院線;


『捌』 《唐山大地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祖國的強大在電影中是否都有體現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它最獨特的地方就是演員的情感掙扎以及內心波動,使觀眾在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更是感受入深。我記得我在看這部影片的時候落淚了,不論是地震後遍地哀嚎,還是幾十年後汶川地震母女終相認的場景,都帶給我很大的觸動。
影片中姐姐對母親選擇救弟弟的事情無法釋懷,我覺得其中有一些也是母親想要為去世的父親留下骨血,也是一種傳統的思想,之後幾十年間母親一直活在回憶中。影片從唐山地震後一家人幾十年間的生活軌跡,以及人物所經歷的事情,對情感的描述,人物內心的描繪都十分深刻,更讓人了解了地震後對於一個家庭帶來不可彌補的鴻溝,也改變了多少人的命運。我覺得這是一部很好的電影,情感刻畫也十分獨特。

『玖』 隨著近期疫情形勢有所反彈,國內影院營業率再度下跌,如何拯救電影行業

想要拯救電影行業,可以先開放一些低風險地區的影院,同時要做好影院內部免接觸措施,除此之外,還可以開放電影線上觀看許可權。

由於疫情處於極不穩定的狀態,這導致國內電影院線受到了強烈的沖擊,而如果不想辦法拯救電影院線行業,那麼必然會給國產電影的發展帶來毀滅性的打擊,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想出一些好辦法拯救電影院線,才能夠保住國產電影的未來。

一、拯救電影院線,可以先開放一些低風險地區的影院。

由於電影院屬於人員密集區域,在疫情高風險地區,電影院屬於明令禁止開放的場所。而在一些低風險區域,因為疫情發展並不是太過嚴重,所以及時開放低風險區域的電影院,對於拯救電影院線行業才會起到非常大的幫助,因為只有及時開放電影院,電影院線才能夠真正迎來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