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金馬獎是電影節的什麼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金馬獎是電影節的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5-31 17:06:15

⑴ 金雞獎、金像獎、金馬獎、金鷹獎的區別

一、性質上的區別:

金雞獎:金雞獎評獎委員會是被稱為「專家獎」。

金像獎:華語電影最高成就三大獎之一

金馬獎:華語三大電影獎之一

金鷹獎:全國性電視藝術綜合獎。

二、頒獎周期上的區別:

金雞獎:兩年一次

金像獎:每年一次

金馬獎:每年一屆

金鷹獎:每兩年舉辦一次

三、創辦時間上的區別:

金雞獎:中國電影金雞獎於1981年創辦。

金像獎:創立於1982年。

金馬獎:創辦於1962年。

金鷹獎:中國電視金鷹獎創辦於1983年。

⑵ 戛納、金馬、金像、奧斯卡、金雞獎等,各都是什麼級別的啊

1、戛納電影節

這是一個由法國於1946年首度舉辦於該國南部城市戛納,於二戰戰後復興並於同地擴大舉辦的國際性電影展暨電影獎。它是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的世界三大電影節之一(另二者為威尼斯電影節及柏林電影節),為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節之一。

2、金馬獎

台灣電影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s),創辦於1962年,是中國台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原由中國台灣新聞局主辦,1990年起交由台北金馬電影節執行委員會主辦。金馬獎是為了促進台灣地區電影製作事業和表揚對華語電影文化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而設立,是華語影壇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項。金馬獎評選條件中不設地域限制,評選對象面向所有華語電影和華語影人。台灣電影金馬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

3、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Hong Kong Film Awards,HKFA)是香港及大中華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創立於1982年,每年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組織與頒發,旨在鼓勵優秀香港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的獎項,是香港電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

4、奧斯卡

奧斯卡金像獎,即學院獎(英語:The Academy Award of Merit),通稱奧斯卡金像獎、奧斯卡獎或奧斯卡(The Oscars;2013年2月20日起成為正式名稱),1928年設立,每年一次在美國洛杉磯好萊塢舉行。作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獎項,其每年的頒獎典禮都會在超過100個國家進行電視直播。

奧斯卡也是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媒體獎項,其在美國電影界的地位與針對音樂的格萊美獎、針對電視的艾美獎、針對戲劇的托尼獎相當,而這些獎也都是以學院獎為榜樣而建立的。

5、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是1981年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因當年屬中國農歷雞年,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電影金雞獎是中國大陸最權威、最專業的電影獎

百花獎、金雞獎、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百花獎是觀眾獎,金雞獎是專家獎,華表獎是政府獎,這三個獎是經中共中央批準的三項常設全國性文藝大獎。這三個獎分別代表最高觀眾認可、最高藝術水準、最高政府鼓勵的三大電影獎項。

此外,中國電影金雞獎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並稱華語電影最高成就三大獎。

⑶ 金鍾獎,金鷹獎,金像獎,金馬獎是什麼

金鍾獎,創辦於2001年,是中宣部批准設立、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協共同主辦的中國音樂界綜合性專業大獎。
中國電視金鷹獎創辦於1983年,是經中宣部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電視藝術綜合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是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在中國香港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 創辦於1982年。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和台灣電影金馬獎並稱為華語三大電影獎。
台灣電影金馬獎是由中國台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的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在中國台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

⑷ 金馬獎和金鍾獎有什麼分別

金鍾獎是針對電視的獎項,而金馬獎則是針對電影。

台灣電視金鍾獎,由台灣政府信息公開辦公室提出,在每年10月或11月期間舉行,是一年一度的台灣電視製作獎。它是成立於1965年,在台灣流通的第一個電視製作獎,相當於美國的艾美獎頒獎典禮。這也是台灣的三大年度獎項之一。

台灣電影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s)是由中國台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的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在中國台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 創辦於1962年。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並稱為華語三大電影獎。

台灣電視金鍾獎命名之由來,取自古文「編鍾為中華古代教化之禮器,古人作樂,鍾居其首,編鍾率為十六,與石磬相依,以諧其韻,應禮而成教化。」意即希望通過金聲玉振,來教化大眾,開拓視野、提振心靈,也隱喻廣播電視事業對於國家社會之深遠影響,以及從業人員所肩負的重責大任。

⑸ 中國四大電影節的金馬獎

台灣電影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是中國台灣地區的電影獎項,在華語圈中它歷史最為悠久。由於早期中國內地與中國香港並未設置類似音像製品競賽獎勵,金馬獎成為華人區最受注目的電影盛會之一。直至今日,金馬獎的頒發仍對華人電影具有指標性意義,特別是在藝術性電影方面。而港台電影界知名導演與演員,仍相當重視金馬獎的競賽;這從其發獎名單中仍可窺知。金馬獎創辦於1962年,原由台灣「行政院新聞局」主辦,後由台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贊助。當年主要是為了促進台灣地區電影製作事業和表揚對中華電影文化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
「金馬」二字取自於福建沿岸的金門和馬祖的頭一字,那是這兩個為台灣當局所標榜對抗大陸之戰地,隱含著以電影文化促進反共抗俄之意,充分顯現出冷戰時代思維。金馬獎每年舉辦一屆,其中1964年和1974年停辦,1998年台北電影學會另行組織台北電影節與之分庭抗禮。金馬獎的主持人過去常有「一港一台」搭配的傳統,但近年也有都由台灣主持人擔當的情況。
金馬獎是台灣為促進華語片製作事業,對優良華語片以及優秀電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項競賽獎勵,獎勵了許多優良華語影片及優秀的電影工作者,成為華語影片製作事業最崇高的榮譽指標,對華人電影事業,有很大的幫助和鼓勵。
至今,金馬獎的頒發仍對華人電影具有指標性意義,特別是在藝術性電影方面。台港電影界知名導演與演員,至今仍非常重視金馬獎的競賽,這從其發獎名單中仍可窺知。許多國際級導演及明星皆曾受邀擔任頒獎嘉賓,包括伊莉莎白·泰勒、亞蘭·德倫、羅勃·懷斯、雪歌·妮薇佛、江角真紀子、宮澤理惠、江口洋介、李准基等。
金馬影展是重要電影文化活動,主要活動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金馬獎華語影片競賽,第二部分為金馬國際影片觀摩展。

⑹ 金馬獎由來

1、前身:

1957年正值台語電影的興盛時期,徵信新聞報(中國時報前身)舉辦第1屆台語片電電影節覽會,俗稱台語片電影節,於11月30日在台北市國際學舍舉行頒獎典禮,由徵信新聞報社長余紀忠主持;當時有32部電影參與角逐,電影節仿效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模式,由頒獎人將獎項交給受獎者。

獎項類別可分為:由專業評審選定的「金馬獎」11項,觀眾票選的「銀星獎」10名,另增設有「榮譽獎」1名和「觀眾票選優勝獎」10名,這是「金馬獎」之名首次在正式場合出現;不過台語片電影節只舉辦一屆就停辦。

2、緣起:

1962年,台灣政府為促進國內電影事業的發展,獎勵優良國語影片和優秀電影工作者,由行政院新聞局創設了第1屆金馬獎。「金馬」二字源自金門、馬祖兩外島地名的字首;由於金、馬兩地為冷戰背景下,台灣與中國大陸軍事對峙的最前線,該獎以「金馬」命名旨在鼓勵中華民國電影業界,能效法前線國軍官兵們堅強奮發的精神,努力開創新局。 此外,它也符合全球主要電影節名稱以「金字招牌」為號召的潮流。

金馬獎自1968年起改由教育部文化局主辦,1984年起再改由新聞局主辦、民間電影團體輪流協辦。直到1990年,為順應公營事業民營化政策,新聞局宣布決定將金馬獎和金鍾獎、金曲獎等「三金典禮」由官方全部轉交民間團體主辦。

1990年5月16日,電影聯合會議中決定成立常設機構及執行委員會,也就是後來的「台北金馬國際電影節執行委員會」。1991年7月1日,在台北市影片商業同業公會強力要求下,新聞局全面退出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的會務。 此後金馬獎由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統籌主辦,但仍接受新聞局的公款補助。

⑺ 金馬獎和奧斯卡獎是什麼級別

金馬獎是台灣的!奧斯卡是美國!奧斯卡是國際A級電影節,也是世界四大電影節之一,金馬獎在亞洲有一定的影響力,兩者差兩個級別。

台灣電影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s)是由中國台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的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在中國台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

終身成就獎或特別貢獻獎,則由各電影工(公)會推舉,執行委員會投票選出。金馬獎每年舉辦一屆,一般於每年11月至12月於中國台灣舉行頒獎典禮。

1978年,評審及頒獎形式被修改為第一階段由評審提出入圍名單,第二階段由評審在頒獎禮當天選出得獎名單並密封,再於頒獎禮現場揭曉。

⑻ 金馬獎是什麼意思

金馬獎具體意思如下:

電影金馬獎是台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創辦於1962年,當年主要是為了促進台灣地區電影製作事業和表揚對華語電影文化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金馬獎每年舉辦一屆,其中1964年和1976年停辦。

金馬獎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華語及華人電影報名,每屆頒發23個獎項。由專業人士組成的評審團在觀賞完所有影片,探討討論後投票選出得主。除了正式獎項外,還有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兩個會外獎。終身成就獎或特別貢獻獎,則由各電影工(公)會推舉,執行委員會投票選出。

不久前,大陸、香港宣布退出2019年台灣金馬影展,對島內影視產業造成巨大沖擊。近日又有媒體曝出,金馬獎相關贊助商包括寶格麗、OPPO、伯爵等相繼表示退出此次活動。

⑼ 金馬獎和金像獎有什麼不一樣,哪個含金量更高

中國的電影獎項林林總總的真不少,但是真正具備公信力,讓所有影星演員高度重視的電影獎項只有三個,分別是台灣金馬獎,香港金像獎和內地金雞獎!

中國電影三大獎,金雞金馬金像獎到底哪個更公正?

劉德華憑借《無間道3》榮獲第41屆金馬獎影帝

中國電影三大獎,金雞金馬金像獎到底哪個更公正?

張家輝憑借《證人》勇奪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

中國電影三大獎,金雞金馬金像獎到底哪個更公正?

周迅35歲才獲得人生第一個金雞獎!

演員獲得以上三個獎項的任何一個的肯定都是值得大吹特吹的事情。但是影迷對於三大獎項也不是完全接受,幾乎任何一個獎項都會受到來自影迷和媒體的質疑。比如說香港金像獎吧,作為香港電影教父級別的人物,3奪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的杜琪峰就炮轟其是「分豬肉獎」,自2000年之後就再也沒去過。

中國電影三大獎,金雞金馬金像獎到底哪個更公正?

杜琪峰談金像獎:「他們過去十幾年來的評審做得不是太好,我不希望他們分豬肉,但他們整天分豬肉」

那麼金馬獎呢?金馬獎一向號稱海納百川,兼容並蓄,也確實一度是影迷心中最公正的電影獎項。但是身為中國女演員大姐大的鞏俐就曾經炮轟金馬獎「不專業」!
中國電影三大獎,金雞金馬金像獎到底哪個更公正?

2014年鞏俐憑借《歸來》角逐金馬獎影後獎項,結果鎩羽而歸。之後鞏俐通過經紀人發表聲明,指責金馬獎完全是個「業余電影節」:「我這次來金馬獎,特別感謝金馬獎給我這次機會,讓我了解一個不專業的電影節是怎麼樣的,而且一個不公平的電影節,會讓所有藝術人員瞧不起他們。」。這炮轟力度不可謂不大!

至於金雞獎則更多被影迷抨擊「主旋律」,評審結果摻雜了藝術類以外的因素。這個老影迷都懂!

那麼到底三大電影獎項,哪個相對更公正呢?其實它們都有自己的特色,「最公正」真的不好選擇。

首先說金像獎,金像獎是三大獎項最具地方保護色彩的獎項,但是因為香港長期是中國電影的中心,所以以前他的權威度最高。隨著香港電影的衰敗,金像獎必然會越來越注重培養自己本土藝人,其公信力也會隨之越來越低。

中國電影三大獎,金雞金馬金像獎到底哪個更公正?

然後金馬獎。金馬獎本來很受影迷追捧。但是2012年,阮經天幹掉同時入圍的王學圻《十月圍城》、倪大紅《透析》以及秦昊《春風沉醉的夜晚》勇奪金馬影帝之後,金馬獎都快被人罵爛了!

中國電影三大獎,金雞金馬金像獎到底哪個更公正?

最後當然是金雞獎了。金雞獎被人詬病「主旋律」,這事確實存在,但是也是受當時內地的電影氛圍影響的,「主旋律」也是當時內地電影的主要特徵,其實情有可原。許多人不了解的是,金雞獎其實特別的「高冷」!比如1981年第一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從缺!然後隔一屆的第三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繼續從缺!這對於動輒「雙黃蛋」的金馬獎來說,真的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中國電影三大獎,金雞金馬金像獎到底哪個更公正?

而且相比金像獎動輒一個人獲3-5個影帝影後,金雞獎很少有人能多次獲獎。比如殿堂級表演藝術家潘虹,她獲得的金雞獎最多,也才4個。而真正的表演藝術家李雪健老師,金雞影帝只拿了1次金雞獎影帝!

⑽ 誰能幫忙解釋一下金馬獎,金曲獎,金鍾獎,金像獎,金雞獎,金鷹獎都是什麼方面的獎項啊

金馬是台灣的電影類獎項,在中國歷史最久有49年的歷史了。金像是香港的電影類獎項歷史也是比較久遠的有31年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 金雞百花電影節每年一屆,為期4天!在全國各大城市輪流舉辦!現在大陸也有長春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
金曲是歌曲方面的獎了。金鍾獎是台灣的電視類獎項。金鷹獎也是電視類獎項,近年有新增了主持人的獎項。一般是在湖南舉行的。已經有9年了。金馬金雞金像都是電影方面的,金鍾金鷹是電視方面的,金曲是歌曲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