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一共13億人口怎麼有的電影2幾億票房
這問題。。。原因很多啊,
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起電影的,中國貧困人口依然佔有很大一部分,貧富差距大,你想農村、貧困山區的人們去哪裡看電影呢?
電影口碑、宣傳方面等等,人們覺得好看的多,口口相傳,票房自然就高了,比如《泰囧》就十幾億票房嘛。
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每個人是獨立的個體,有人認為好看,自然有人認為不好看。現如今同一檔期,人們的觀影選擇也就多了(所以才有什麼國產保護月嘛,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票房)
看影片成本,一般你所說的2億票房已經算很不錯的了。 (純個人觀點,希望能幫到您,謝謝!)
2. 為什麼現在的電影動不動票房就能過億
近兩年票房的井噴,最主要來源是銀幕數量的激增,去年一年增長的銀幕數量,比 03 - 09 過去七年還要多。從 10 年開始的加速增長,和國內城鎮化的進程和政策推動是密切相關的。 從 11 年開始,一線城市的院線建設已經趨於飽和,增長的銀幕多為二三線城鎮。以我老家,一個三線小城鎮為例,前年全城只有兩家影院,近兩年增長為五家,還有兩家正在投建。在這里,比起好萊塢大片,徐崢、趙薇等國內一線影星和更貼近生活的故事,吸引力要大得多。 11 年和 12 年這新增的近 7000 銀幕是今年票房的主要保障。所以你會看到,近期幾乎所有的電影,無論好壞,票房都比前幾年要翻番。這就是趨勢。
3. 為什麼中國目前13億人口戰狼2票房卻有31.46億
票房指的是電影院賣出該部電影票的收入,跟中國人口總數不是一回事
4. 世界人口只有十三億,為什麼電影票房有二十多億
一張電影票,一般3D的40元左右票價正常,一億人次觀影,票房就能有40億人民幣。
5. 電影票房除了人口數量還和什麼有關
經濟,分析如下:
美國電影協會發布了2017 年電影市場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票房收入創新高
達406億美元。其中:
第一名——北美市場(美國+加拿大)——111億美元
第二名——中國大陸市場(不算港澳台)——79億美元
第三名——日本——20億美元
第四名——英國——16億美元
第五名——印度——16億美元
第六名——韓國——16億美元
第7名——第11名分別為:
法國15億美元;德國12億美元;俄羅斯10億美元;澳大利亞9億美元;墨西哥9億美元
也就是說,經濟第一位,票房第一,經濟第二位的票房第二,經濟第三的票房第三。所以,票房跟經濟和人口有關!
6. 中國才十四億人,為什麼有的電影票房動不動就是十幾億
中國電影總票房才600多億,這個什麼概念,中國餐飲總規模4.7萬億,汽車1.4萬億,連洗浴行業都有5000多億。如果整個中國電影是一個公司,基本等於中國500強第276位淮北礦業的營業額。
票房計算是根據票價計算的。因為網上購票一般在30-40元之間,取均價35元計算,《戰狼2》觀影人次在1.6億,1.6億*35=56億,《哪吒之魔童降世》觀影人次在1.39億,1.39*35=48.65億,《美人魚》觀影人次在9200萬,9200*35=32.2億左右。
中國14億人口。只需要14個人中有一個人觀看就有1億。1億*35=35億的票房。中國電影市場的狀況符合「二八定律「,即20%的影片瓜分了80%的票房,80%的影片只能靠剩下的20%勉強生存。
7. 2020年中國電影票票房獲得全球最高收入,這年中國票房為何好賣
由於世界范圍內都廣泛地受到疫情的影響,而影響了世界電影的票房成績,可最近的報道出來,中國在2020年電影票房的成績是最高的,可是這疫情的影響下,為什麼中國的電影票房還是如此的高呢。首先,今年整體的票房成績都比以往的票房成績要少很多很多。
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並且我國的電影市場也是十分廣大的,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國家的經濟也在不斷地發展,人們變的越來越富裕,所以才會有更多的人會現在看電影這個方式來作為娛樂活動,這不僅僅是我國經濟發展良好的原因,同樣也在暗示著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他們會更加地享受娛樂活動,因此這也是為什麼我國的電影票房可以在如此困難的環境中取得一個好成績。
8. 為何現在隨便一個電影都能票房過億
因為現在的曝光度很高啊!要一有新的電影上映。再加上一些著名演員和導演賣力的宣傳。在電影剛上映的前幾天,票房會肯定會瘋的。許多人都會慕名而來前去觀看。如果電影內容好的話,可能還會叫上自己的家人一起去看看。為票房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9. 為什麼票房比人口多 中國人口才13、14億,就算每個人都去看這部電影,但票房就10億20億了
票房是影視收入金額,當然高了。
10. 中國才十四億人,為什麼有的電影票房,動不動就是十幾億的,,更誇張的是連捉妖記二十四億都有,,我很不
新片上映前幾天票房數據和好評一定要靠公關狠狠狠狠在公眾平台刷上去。
這就是整個放映期為什麼無論你怎麼搜索,搜到的都是上映前幾天的好評論。因為他們花了錢的,你只能搜索到他們的發言結果。他們還有小團伙開馬甲狠狠地為這些言論轉發,點贊,etc。。。
目的是為了讓觀望的人甚至路人看到這些,才有可能在走進電影院時選擇他們的電影,從而維持他們的排片率。
你說水分有多大呢?
你們身邊有多少人會去電影院看電影的心裡沒點逼數嗎?有些單位甚至一個人都不會去看電影。幾十億票房摺合成人頭就算1億人次吧。大概的意思就是平均16個人裡面有1個會去看的。這可能嗎?自己身邊找個小樣本算一下就知道可能不可能了。
還有那些演員陣容里沒偶像明星+口碑並不好的電影,有人還在網路上曬票說自己6刷7刷的,這些人的日常發言里甚至根本不帶影片里演員的姓名,說明不是腦殘粉,你覺得那可能嗎?腦子里裝的全是屎嗎?6刷7刷的。。。這些不算是刷票房又算什麼??然後主演再上綜藝,把這些事情說出來,搞得像真的一樣,觀眾看了又會覺得這電影可能真的不錯吧。就又會有一批唄忽悠著去看。總之是刷子的良性循環。
既然刷的良性循環那麼多,哪個製片方還會放著不用呢??最後你花錢看到了個啥,只有你自己心裡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