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費馬大定理內容誰知道
當n是一個大於2的正整數時,不定方程x^n+y^n =z^n沒有正整數解,這一結論是1637年左右費馬提出的,被稱為費馬猜想,習慣上又稱為費馬大定理。
已被沈陽楊寶泉與大連楊興證明了。題為《費馬大定理巧妙證明》,發表在《沈陽航空工業學院學報》2008年第三期,已收錄到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資料庫----------.到網上一查就可以看到。
2. 什麼是費馬定理
費馬大定理: 當整數n > 2時,關於x, y, z的不定方程 x^n + y^n = z^n. 無正整數解。 這個定理,本來又稱費馬最後定理,由17世紀法國數學家費馬提出,而當時人們稱之為「定理」,並不是真的相信費馬已經證明了它。雖然費馬宣稱他已找到一個絕妙證明,但經過三個半世紀的努力,這個世紀數論難題才由普林斯頓大學英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和他的學生理查·泰勒於1995年成功證明。證明利用了很多新的數學,包括代數幾何中的橢圓曲線和模形式,以及伽羅華理論和Hecke代數等,令人懷疑費馬是否真的找到了正確證明。而安德魯·懷爾斯(Andrew Wiles)由於成功證明此定理,獲得了1998年的菲爾茲獎特別獎以及2005年度邵逸夫獎的數學獎。
3. 費馬最後定理的內容是什麼
費馬原理最早由法國科學家皮埃爾·德·費馬在1660年提出,又名「最短光時」原理.費馬原理:光沿著所需時間為平穩的路徑傳播.(所謂的平穩是數學上的變分概念,可以簡單理解為一階導數為零,它可以是極大值、極小值甚至是拐點.多數情況是極小值.宇宙學中指的時空透鏡就是極大值,橢圓狀鏡面的表面則是拐點.) 光程s=n l(n 為光所在介質的折射率,l為幾何路程) 又因為 n=c/v 和 l=vt 所以得到 s=ct.由此可見,光在某種介質中的光程等於同一時間內光在真空中所走的幾何路程.費馬原理指出,光從一點傳播到另一點,其間無論經過多少次折射和反射,光程為極值.也就是說,光是沿著光程為極值(極大值、極小值或常量)的路徑傳播的.
4. 費馬大定理的內容是什麼
歷史上有許多人,他們在主要從事的工作方面沒有取得什麼成果,而在平常茶餘飯後的閑暇時間里卻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費馬就是一個典型。在今天,人們提到皮埃爾·德·費馬(1601~1665),主要不是因為他是一個政治家或法官,而是因為他是一個出色的業余數學家。費馬在數學的許多領域都進行過研究並小有建樹,但真正令他名滿天下的是被後人稱之為「費馬大定理」的猜想。
費馬大定理的表述很簡單:對於正整數,不可能將一個高於2次的冪寫成兩個同次冪的和。換句話說就是,方程Xn+Yn=Zn,當n>2時,不存在正整數解。在一本書的頁邊,費馬寫到:我有一個對這個命題的十分優美的證明,這里空白太小,寫不下。
從此包括大數學家歐拉、柯西在內的無數智者都曾為此殫精竭智,雖然每次都能向前邁進一小步,但都未能最終證明費馬大定理。300多年來,很多人聲稱找到了解決這個難題的辦法,然而每一次均為人所推翻。從費馬大定理本身來說,證明不證明它對數學的發展沒有多大意義。但一方面,這是對智慧的挑戰;另一方面,數學家們從證明費馬大定理的過程中得到了許多意外的收獲,一些新的數學分支和方法正是在對它的研究中產生的。因而,費馬大定理的證明一直受到人們
的關注。
關於費馬大定理也有不少小插曲,德國人保羅·沃爾夫斯凱爾為費馬大定理設立專項基金即是其中之一。按照人們的一般說法,沃爾夫斯凱爾因為失戀而試圖結束自己的生命。在他認為一切就緒,准備於某日午夜准時開槍自盡前的一段時間里,發現了一篇關於費馬大定理的論文。碰巧的是,沃爾夫斯凱爾本人是一個數學愛好者,不知不覺中竟沉湎於論文中,結果錯過了原定的自殺時間。之後,沃爾夫斯凱爾放棄了自殺的念頭,並在死前留下遺囑,把一大筆財富作為獎給第一個證明費馬大定理的人,有效期到2007年。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安德魯·懷爾斯經過7年的潛心研究,於1993年公布了他對費馬大定理的證明。他的證明在1995年得到確認並最終獲得了沃爾夫斯凱爾留下的獎金。
懷爾斯的證明長達一百多頁,其中涉及許多最新的數學知識,目前在世界范圍內能看懂的人也屈指可數。因此出現了這樣的爭議:有人認為這不可能是當年費馬所想到的證明,應該還有種比這簡單的證明未被發現;但也有許多人傾向於認為當年的費馬其實毫無發現,或者只是想到了一個錯誤的方法。
5. 費馬大定理的內容
費馬大定理: 當整數n > 2時,關於x, y, z的不定方程 x^n + y^n = z^n. 無正整數解。
6. 「費馬定理」包括什麼內容
在數論方面,最為世人熟識的當然是費馬最後定理(Fermat's Last Theorem),但其實還有很重要的費馬小定理(Fermat's Little Theorem,加上「小」是用來分別費馬大定理的),以及費馬二平方數定理(Fermat's Two Squares Theorem),無限下降法和費馬數等等,實在是多不勝數。
費馬大定理 ,即:不可能有滿足 xn+yn=zn ,n >2的正整數x、y、z、n存在。這命題他寫在丟番圖《算術》( 拉丁文譯本,1621)第 2卷的空白處:「……將一個高於二次的冪分成兩個同次冪之和,這是不可能的。
費馬小定理是數論中的一個定理。定理:(費馬小定理) 當p是素數時,對於任意一個整數a不是p的倍數時,有以下的等式 ap-1≡1 (mod p)。
費馬最後定理
當整數 n > 2 時,
方程 x n + y n = z n 無正整數解.
勾股定理及勾股數組
勾股定理 在 ABC 中,若 C 為直角,則 a2 + b2 = c2.
留意:32 + 42 = 52; 52 + 122 = 132;
82 + 152 = 172; 72 + 242 = 252; ……等等
即 (3 , 4 , 5),(5 , 12 , 13) … 等等為方程
x 2 + y 2 = z 2 的正整數解.
我們稱以上的整數解為「勾股數組」.
7. 費爾馬大定理是什麼內容
費爾馬大定理,起源於三百多年前,挑戰人類3個世紀,多次震驚全世界,耗盡人類眾多最傑出大腦的精力,也讓千千萬萬業余者痴迷。終於在1994年被安德魯·懷爾斯攻克。古希臘的丟番圖寫過一本著名的「算術」,經歷中世紀的愚昧黑暗到文藝復興的時候,「算術」的殘本重新被發現研究。
1637年,法國業余大數學家費爾馬(Pierre de Fremat)在「算術」的關於勾股數問題的頁邊上,寫下猜想:a+b=c是不可能的(這里n大於2;a,b,c,n都是非零整數)。此猜想後來就稱為費爾馬大定理。費爾馬還寫道「我對此有絕妙的證明,但此頁邊太窄寫不下」。一般公認,他當時不可能有正確的證明。猜想提出後,經歐拉等數代天才努力,200年間只解決了n=3,4,5,7四種情形。1847年,庫木爾創立「代數數論」這一現代重要學科,對許多n(例如100以內)證明了費爾馬大定理,是一次大飛躍。
歷史上費爾馬大定理高潮迭起,傳奇不斷。其驚人的魅力,曾在最後時刻挽救自殺青年於不死。他就是德國的沃爾夫斯克勒,他後來為費爾馬大定理設懸賞10萬馬克(相當於現在160萬美元多),期限1908-2007年。無數人耗盡心力,空留浩嘆。最現代的電腦加數學技巧,驗證了400萬以內的N,但這對最終證明無濟於事。1983年德國的法爾廷斯證明了:對任一固定的n,最多隻有有限多個a,b,c振動了世界,獲得費爾茲獎(數學界最高獎)。
8. 費爾馬大定理是什麼
費馬大定理,又被稱為「費馬最後的定理」,由法國數學家費馬提出。它斷言當整數n >2時,關於x, y, z的方程 x^n + y^n = z^n 沒有正整數解。被提出後,經歷多人猜想辯證,歷經三百多年的歷史,最終在1995年被英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證明。
9. 「下金蛋的母雞」——費馬大定理講的是什麼
法國數學家費馬在數論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被譽為「數論之父」。費馬聞名於世,是與「費馬大定理」是分不開的。
約在1637年,費馬在讀丟番圖的《算術》時,對其中的一個命題「將一個平方數分為兩個平方數;將一個四次方數分解為兩個四次方數;或者一般地將一個高於二次冪的任何乘冪分成兩個同次冪之和?」他的回答是否定的。這個定理,即當整數n>2時,關於x、y、z的方程xn+yn=zn均無整數解,這就是所謂的費馬大定理。費馬說:「我想出了這個論斷的一個真正奇妙的證明,只是這里的空白狹小,不容我把它寫下來。」
費馬對於這個定理的「奇妙證明」,始終沒有找到。但這個定理吸引了許許多多的數學家,但經過三個半世紀的努力,這個世紀數論難題才由普林斯頓大學英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和他的學生理查?泰勒於1995年成功證明。證明利用了很多新的數學,包括代數幾何中的橢圓曲線和模形式,以及伽羅華理論和Hecke代數等,令人懷疑費馬是否真的找到了正確證明。而安德魯?懷爾斯由於成功證明此定理,獲得了1998年的菲爾茲獎特別獎以及2005年度邵逸夫獎的數學獎。在證明費馬定理的過程中產生了許多數學成果,拓寬了數學的領域,促進了數學的發展。因此德國的數學家希爾伯特說:「這是一隻下金蛋的母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