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紀錄電影製片廠有哪些紀錄片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紀錄電影製片廠有哪些紀錄片

發布時間: 2022-05-24 22:38:35

⑴ 最近有什麼紅色的紀錄片可推薦的求助寫思想匯報。

《留法歲月》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紀錄頻道播出四集紀錄片《留法歲月》,全景式講述百年前這些勤工儉學生的留法故事。該片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北京發現紀實傳媒製作。作為國內最大的紀錄片製作機構,中央新影北京發現紀實傳媒近年來先後製作了《手術兩百年》、《稻米之路》、《生命之鹽》、《登峰》等一系列優秀紀錄片,《留法百年》是他們為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的又一部精心力作,它還是國家廣電總局重大題材立項項目、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重點項目。

⑵ 八一電影製片廠紀錄片《冰血長津湖》,這檔紀錄片是講述什麼故事的

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故事就是,在朝鮮戰爭的時候,我國對於朝鮮部隊的援助,以及在長津湖發生的戰役的故事。

⑶ 推薦五部經典相聲紀錄片,為什麼說全看完你能算半個內行「相家」

評價一位相聲演員的藝術特點,經常有個專有名詞叫「打空不打相」或者「打相不打空」,最牛的相聲演員則是「相空一起打」。

所謂「相」,指的是相家,相聲春典表示「內行」的意思。「空」,指的是「空子」,春典里表示「外行」的詞語。

最後,想起郭德綱當年排演《中國相聲史》的事情,為何德雲社要費力不討好的排演這個東西呢,其實德雲社也是想引導觀眾和粉絲,不要像空子一樣光去關注逗樂,多了解一下相聲歷史和資料爭取成為一位相家,那樣你會發現,相聲是真有意思

⑷ 紀錄片的中國紀錄片

中國紀錄片的歷史是從西方國家的攝影師來中國拍新聞片開始的。19世紀末,外國攝影師拍攝了義和團和八國聯軍,同時又拍攝了紀錄當時中國社會生活風貌的影片。以後在20世紀初拍攝了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大出喪等新聞片。1911年辛亥革命時期,除日本攝影師拍攝了《辛亥鱗爪錄》外,中國攝影師朱連奎等也拍攝了反映武昌起義的《武漢戰爭》,稍後一些,又拍攝了反映二次革命的《上海戰爭》。1918年前後,商務印書館拍攝了一些以時事和風景為內容的紀錄短片:《歐戰祝勝遊行》、《第五次遠東運動會》以及《南京名勝》、《西湖風景》等。1924年前後,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孫中山十分重視紀錄片的拍攝。他以大元帥的名義下令有關方面給予電影攝影師黎民偉工作上的方便。黎民偉這個時期拍攝了《國民革命軍海陸空大戰記》等新聞片和紀錄片,並在孫中山逝世後,利用已拍的材料匯編為《勛業千秋》。在這個時期,蘇聯攝影師布留姆等人也在中國拍攝了《偉大的飛行與中國國內戰爭》、《1927年的上海》等。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電影工作者走出攝影棚,用手提攝影機拍攝了許多具有歷史價值的新聞紀錄片,並從實際工作中培養起一批專業的新聞紀錄電影工作者。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所屬的中國電影製片廠、國民黨中央宣傳委員會所屬的中央電影攝影場以及西北影業公司等先後攝制了《抗戰特輯》、《抗戰實錄》等新聞雜志片,紀錄片則有《蘆溝橋事變》、《空軍戰績》、《松滬前線》、《湘北大捷》、《民族萬歲》和《華北是我們的》等,也給中國新聞紀錄電影事業帶來了新的發展。
1953年7月,在北京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攝制新聞片和紀錄片的專業機構──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此外,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八一電影製片廠和其它電影廠也拍攝一定數量的紀錄像片。新聞紀錄電影從業人員的數量和素質都有很大提高,並在少數民族中培養了創作人員,攝制了大量新聞片和長短紀錄片。如《百萬雄師下江南》、《新中國的誕生》、《紅旗漫卷西風》、《抗美援朝》、《中國民族大團結》、《偉大的土地改革》、《早春》、《百萬農奴站起來》、《黃河巨變》、《非洲之角》、《在激流中》、《征服世界最高峰》、《先驅者之歌》、《莫讓年華付水流》、《我們看到的日本》等,其中有些曾在國內外獲獎。中國第一部彩色舞台紀錄片是1953年拍的《梁山伯與祝英台》。70年代以後,電視在全國迅速發展和普及,為新聞紀錄電影的播映提供了更及時的手段,開拓了更廣闊的領域,新聞紀錄電影除繼續在影院放映外,也大量進入了電視屏幕。
在此期間,台灣國民黨系統的「中制」、「台制」和民營的公司等也拍攝了一些新聞紀錄像片。較有影響的有《傳統小鎮──美濃》、《國劇藝術》和《龍的傳人》等。香港的某些電影企業也拍攝過一些反映中國抗日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紀錄片如《慘痛的戰爭》等。 新紀錄電影是1990年代存在於體制之外的「邊緣紀錄片」(不包括通過國家電視台體制內運作,以欄目的形式存在,代表著一種自上而下的權力和視角的電視紀錄片),是建立在對傳統 政 論 風格紀錄片的一種反動而產生的新運動。
新紀錄電影運動開始是以「地 下」、民間的形式和往國外電影節送展的方式推動,是通過VCD、DVD、酒吧放映等「自動、自由」的傳播方式在民間廣為開展的。
新紀錄電影運動產生於1980年代末期,以散兵游勇的狀態興起或者說它的萌發完全是一種不自覺的行為,曾在昆明電視台工作過的吳文光憑著朦朧的感覺拿起 了攝影機,對准他周圍的「盲流藝術家」,便有了《流浪北京》的誕生。尤其片子的拍攝橫跨了80年代末的政 治事 件 ,而格外引人注意。同時吳文光的行為也暗示 了這種獨 立 制 作 人存在的可能。
段錦川的《八廓南街16號》,康健寧的《陰陽》,楊天乙的《老頭》,朱傳明的《北京彈匠》,雎安奇的《北京的風 很大》,杜海濱的《鐵路沿線》,王芬的《不快樂的不止一個》,趙亮的《紙飛機》等等,這些紀錄片在短短幾年內不斷涌現並在國內外名目繁多的紀錄片獎項中得 獎。其中有好多製作人都是第一次拍紀錄片,而且不是專門的紀錄片工作者。這些新紀錄片人的出現,似乎標志著一個「業余影像時代」的到來。和1990年代早 期的「新紀錄片運動」不同的是,當時的紀錄片工作者,無論是吳文光、段錦川還是蔣樾等人,大都有在電視台工作的背景,他們是苦於不能在傳統體制內進行真實 的表達,才選擇了獨立製片的道路。而當下年輕的紀錄片創作者們則多半不在專業影視從業人員之列,他們或者是還在電影學院讀書的學生(如朱傳明與杜海濱,拍 片那時尚未畢業),或者是流浪北京的青年,甚至是像楊天乙那樣原本對影視製作一竅不通的門外漢。他們用來創作的器材,除了雎安奇使用了16毫米攝影機和總 共20分鍾的過期黑白膠片,顯得稍微「職業化」一點,其他人則是靠數碼DV甚至超8家用攝像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雖然從專業的角度而言,他們的作品都不同 程度地存在著視聽方面的缺陷,但這些新紀錄片人卻以影片內容的真實性與原創力震動了國際影壇。這些獎項不僅僅是對這幾位紀錄片導演的褒獎,更重要的是,它 傳遞了這樣一種信息:一個普通人可以通過他的才華、毅力、對生活的熱愛以及簡陋的攝影器材,成為一位「真正」的紀錄片導演。而且他們關注的對象大多都是日 常生活中的個體,像王芬把攝影機對准了自己的父母(暫且不管這樣做帶來的某些倫理問題),「新紀錄片運動」似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壯大,彷彿出現了一種類似 於全民健身運動似的「業余影像時代」的狂歡。

⑸ 微紀錄片的代表作品

三集紀錄片《李白在安路》,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中央電視台新影製作中心、湖北安陸市委、市人民政府聯合製作。總製片人:阿弋(胡革紀)、總導演:段鳴鏑、總撰稿:曹成海、阿弋,再現演員:濮存昕、唐笑笑、李竹、嵇佑俊。
該片實際製作長度是30分鍾,在CCTV-9播出時候,剪輯成了25分鍾,增加了片頭片尾。
該片是一部人文紀錄片,藝術性較高,通過演員再現表演,再現了李白在安陸「酒癮安陸,蹉跎十年」的經歷。唐代大詩人李白寓家安陸期間,以其天才筆力名揚天下。在安陸所作《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陳述了詩人生平抱負和行動綱領。寓家白兆山後寫下《山中問答》一詩,用「笑而不答」表達了與許氏婚後閑適的心境,同時也是對實現政治理想充滿自信的心情寫照。一入長安之時,於逆旅遇詩人賀知章。賀知章讀其《烏棲曲》驚為天人,解金龜換酒「名動京師」。詩人在安陸養育了一雙兒女,度過的是人生最為珍貴的歲月。
主創簡介
出品人高峰簡介:中央電視台副台長、中央新影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出品人郝彰新簡介:湖北省安陸市原市長,現任安陸市委書記。
總導演段鳴鏑簡介: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電視系(今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傳媒大學電視編導專業碩士。2000年畢業分配至中央電視台科教節目中心(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工作,自2002年起擔任中央電視台《見證-發現之旅》欄目主編,2004年調任中央電視台科教中心總編室工作,專門從事中心重點片製作,2009年擔任中央電視台科教中心首席導演職務。2010年初擔任中央電視台科教中心電影部主任職務。2011年3月擔任中央新影集團(中央電視台新影中心)對外合作部主任職務。2011年5月27日,任中國視協紀錄片學術委員會理事。編導的多部影視作品獲得國內大獎,其中於2009年創作的大型科教電影《月球探秘》入選國家廣電總局建國六十周年獻禮影片,廣電總局評價該片「代表了建國六十年中國科教電影的最高水平」。該片也分別獲得第十三屆華表獎及第二十七界金雞獎最佳科教片獎。
總製片人阿弋簡介:原名胡革紀,黑龍江省佳木斯人。1966年10月07日生於黑龍江省同江市,出身普通工人家庭。13歲開始閱讀《海底兩萬里》、《船長的女兒》、《金銀島》、《魯賓遜漂流記》、中國四大名著,逃學自學中文寫作。自學考試中文專業畢業(哈爾濱師范大學),80年代拜師於劉紹棠、艾青、臧克家,未果,但劉紹棠為其主編的《人生文學報》三次題寫報頭,80年代影響很大。89年代出版有詩集《走出黑森林》(北京出版社)臧克家題寫書名,劉紹棠題詞、《青春的夢囈》(長江文藝出版社)、報告文學集《難忘的1991》獲得二等獎。獲得地方優秀知識分子稱號。其後步入職業作家、編劇行列,並進入新聞行業任《華商時報山東版》專題部主任、記者、編輯,後任《大眾日報》(農村大眾)廣告業務、《大眾日報生活資訊版》副主編、人民日報新聞信息中心編輯、人民日報市場信息中心編輯、廣告業務、新華社《每日電訊》山東廣告代理、人民日報社出版社《中華名流》主編。現為中國文聯、長春電影製片廠、安徽電視台聯合製作的大型古裝電視劇《李白傳奇》編劇、出品人之一。電影《千金買壁》、《女大學生講究》、《忠誠》編劇、三十集大型歷史文化名人電視劇《李白與杜甫》編劇之一,與中央電視台副台長高峰合著、紀錄電影《李白在安陸》編劇、製片人。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紀錄片委員會會員。
主要作品:紀錄片《李白在安路》、電影《政協委員》。
播出頻道
CCTV-9紀錄頻道 人文地理、CCTV-10科教頻道 人物。
獲獎情況
《李白在安路》2012年5月獲得「第六屆紀錄中國」欄目類三等獎。
主要演員簡介
李白——濮存昕飾演,濮存昕20世紀50年代出生於北京的一個藝術家庭,他的父親蘇民在離休前是北京人藝著名的話劇導演和演員。 1970年,濮存昕跟當時許多年輕人一樣,懷著改造世界和鍛煉自己的理想,響應國家的號召,自願到生活條件非常艱苦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當知青。1986年進入中國最著名的話劇院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擔任話劇演員並涉及影視圈,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話劇演員及影視演員,他主演的電視劇《來來往往》《男人底線》,《英雄無悔》,《光榮之旅》等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1年獲得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許紫煙——唐笑笑飾演,名演員,北京電影學院2002級,曾出演多部電視劇如《京華煙雲》《唐山孤兒》《不能說的倆秘密》等。

⑹ 有沒有關於中國電影史的紀錄片

推薦給你:大型文獻紀錄電影《百年光影》

為紀念中國電影誕辰一百周年,由國家電影局立項,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和南京電影製片廠聯合出品大型文獻紀錄電影《百年光影》。這是目前唯一一部以膠片形式完成的向中國電影誕生一百周年獻禮的紀錄影片。該片於2005年12月28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國電影誕生一百周年紀念大會上隆重首映,獻禮中國電影百年華誕。
《百年光影》以中國電影發展歷程為經,以中國電影對中國社會和中國人的影響為緯,在「中國電影,電影中國」的格局裡,尋求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和人物,並以闡幽發微的方式展開宏大歷史的敘述。力求在對百年中國電影的審視中,探求中國電影由娛樂而教化,由宣傳而市場,由系統而產業的內在線索,呈現中國電影的百年輝煌。
影像紀錄
· 30年代《漁光曲》
· 30年代《姊妹花》劇照
· 中國現存最早的影片《勞工之愛情》
· 早期清人在攝影機前的好奇神情
· 40年代《麗人行》
· 40年代《一江春水向東流》
· 任慶泰
· 阮玲玉
· 50年代《祝福》工作照
· 50年代《永不消逝的電波》
· 50年代《英雄兒女》
· 50年代《五朵金花》
· 50年代《為了和平》拍攝現場
· 50年代《紅色娘子軍》
· 50年代《白毛女》
· 70、80年代《城南舊事》
· 70、80年代《芙蓉鎮》拍攝現場
· 趙丹、謝添等與國家乒乓球隊進行友誼
· 張藝謀、陳凱歌等
· 延安時期的毛澤東影像
· 張藝謀等參加11屆華表獎
· 91年姜文在賑災大義演上唱歌
· 田華等在賑災大義演上演出
· 電影博物館

⑺ 有哪些良心的央視紀錄片

1、美麗中國

為全面展現30年來中國裝備工業取得的偉大成就,記錄和傳播為振興中國裝備工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人物及事跡,工業和信息化部和中央電視台聯袂推出電視紀錄片《大國重器》。《大國重器》電視紀錄片由中國工業報社、《裝備製造》雜志具體組織實施,聯合拍攝。該片的播放將為實現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和我國工業發展的「中國夢」鼓與呼。劉寶恆對記者說:「拍攝這樣一部電視紀錄片,是我國幾代裝備人的夢想。

11、軍工記憶

《軍工記憶》攝制組歷時十個月,行程數萬里。是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中央電視台聯合出品,國防科工局新聞宣傳中心和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聯合攝制的系列電視紀錄片。《軍工記憶》系列在2013年1月首次上映,就獲得了第19屆中國電視紀錄片長片十佳作品獎,隨後每年陸續推出該系列,每集內容都圍繞一定主題展開,史料豐富和真實。2013年1月首次推出軍工記憶系列,內容包括水下長征、金戈鐵馬、豹嘯長空、東風破曉。

12、改變地球的一代人

《改變地球的一代人》由央視紀錄頻道與英國BBC共同投資並聯合攝制,共分「居住之所」、「行進之途」、「食物、火與水」三集,通過展示解決城市化難題的創新方式,重點介紹世界上最壯觀、最具挑戰性的一批現代工程項目帶給地球的革命性變化,呈現出我們這代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祖先想像不到的方式重塑著地球。該紀錄片於2013年3月11日至13日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每晚10點半檔的《魅力紀錄》欄目播出

⑻ 請問中國最好的紀錄片,紀錄電影製作公司是哪幾家

我知道的有東方良友,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紀錄片製作公司,紀錄電影製作公司,還有一些

⑼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央視紀錄片

1、美麗中國

為全面展現30年來中國裝備工業取得的偉大成就,記錄和傳播為振興中國裝備工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人物及事跡,工業和信息化部和中央電視台聯袂推出電視紀錄片《大國重器》。《大國重器》電視紀錄片由中國工業報社、《裝備製造》雜志具體組織實施,聯合拍攝。該片的播放將為實現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和我國工業發展的「中國夢」鼓與呼。劉寶恆對記者說:「拍攝這樣一部電視紀錄片,是我國幾代裝備人的夢想。

11、軍工記憶

《軍工記憶》攝制組歷時十個月,行程數萬里。是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中央電視台聯合出品,國防科工局新聞宣傳中心和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聯合攝制的系列電視紀錄片。《軍工記憶》系列在2013年1月首次上映,就獲得了第19屆中國電視紀錄片長片十佳作品獎,隨後每年陸續推出該系列,每集內容都圍繞一定主題展開,史料豐富和真實。2013年1月首次推出軍工記憶系列,內容包括水下長征、金戈鐵馬、豹嘯長空、東風破曉。

12、改變地球的一代人

《改變地球的一代人》由央視紀錄頻道與英國BBC共同投資並聯合攝制,共分「居住之所」、「行進之途」、「食物、火與水」三集,通過展示解決城市化難題的創新方式,重點介紹世界上最壯觀、最具挑戰性的一批現代工程項目帶給地球的革命性變化,呈現出我們這代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祖先想像不到的方式重塑著地球。該紀錄片於2013年3月11日至13日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每晚10點半檔的《魅力紀錄》欄目播出。

⑽ 中國歷史紀錄片推薦

1、《新絲綢之路》是一部10集大型紀錄片,該片再現悲壯的古戰場,探索神秘的古商道,重現恢宏的古文明。

《新絲綢之路》在技術手段上採用了超級高清晰設備,這也是紀錄片有史以來第一次使用這種高端的設備進行拍攝。劇組還特別為此成立了航拍組,以直升機、動力傘、航模飛行器從空中全方位進行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