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觀後感題目的格式
觀後感題目的格式:《XXX》觀後感或者觀《XXX》有感。
觀後感內容大體上分為四個部分
1、第一部分,由觀而引出感,這開頭部分就好比一條醒目的標語或引子一樣,先交待清楚看了什麼影片,有什麼感想。
2、第二部分,具體談感受是什麼。寫法上,可採用夾敘夾議的形式,「敘」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節或人物形象或詞句敘述出來,「議」就是抒發自己的感受,要有層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頂點,得到升華。
敘述是簡述,抓住要點,不能太長,否則就有湊字數的嫌疑,再者,這樣也影響文章的結構。
3、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實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去,聯系生活中的事例來談感受,因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導我們的實際行動,要不就毫無意義了。
4、第四部分,文章的結尾,要對全文內容做個收尾總結,可以進一步抒發理想或希望與祝願,把全文的情感升華到頂點。
(1)怎麼畫電影觀後感的表格擴展閱讀:
觀後感的「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
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
㈡ 看一部電影怎麼畫思維導圖
MindManager 和xmind 這里都有下載製作思維導圖的軟體,一般使用Xmind的比較多
㈢ 怎樣寫電影觀後感
語文寫作方法——如何寫觀後感
一、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
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如一個同學在寫《一個獨生女的故事》觀後感時,先將整個故事從頭到尾講述了一遍,先寫張鳴鳴如何品學兼優,再寫張鳴鳴的父親突然去世,母親因承受不了這一打擊而重病纏身;接著寫張鳴鳴從自己學梳頭開始,怎樣擔負起繁重的家務,接受一個個嚴酷的考驗,然後寫她在社會的幫助下一天天長大。最後結尾時才寫到:我要向張鳴鳴學習,不被困難所屈服,從小要學做自己能做的事。針對這樣一篇結構的觀後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認真,記住了影片的情節,但從觀後感的文體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後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寫偏了,好像一篇電影內容簡介。我強調學生應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占影片主要內容的四、五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致的描寫。觀看了《偉人愛迪生》後,我要求學生:誰能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有個同學說:本片主要講述愛迪生從一個身無分文的打掃地下室的清潔工成長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的過程;還有個學生補充說:主要講了他發明電燈的事,他給全世界帶來了光明。我將兩位同學的發言進行比較:前者准確些,後者只是無數發明中最突出的一項,並肯定他們能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然後讓學生抓住一點談自己的感受。如愛迪生刻苦鑽研的精神,不怕失敗的精神,敢於創新的精神等,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克服以敘述故事為主的毛病了,不僅突出「感」字,而且讀後能感人。
二、「感」是重點,不等於離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要讓「觀」和「感」相吻合。如觀了《火燒圓明園》,我進行指導後讓學生先打草稿,然後收了部分習作,發現有的同學「感」與「觀」內在聯系不緊,有的根本無聯系,他們寫了一下影片內容後,就寫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如何在中國燒、殺、搶。抓不住影片的主題思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從中找了幾篇寫的好點兒的進行評講、引路。有個叫王天波的同學在題為《落後就要挨打》一文的結尾時這樣寫到:影片中那幾根石柱至今還挺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彷彿在警示人們「落後就要挨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一定要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在這段結尾中,習作者再次將「觀」到的「幾根石柱」抓住,發表「落後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
三、要聯系實際而「感」
要寫好「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
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如觀了《四個小夥伴》,我讓學生說說丁小東等四個小夥伴他們開始錯在哪裡?你們也有過他們的想法嗎?學生討論很熱烈,認為四個小夥伴錯在認為只做一件好事就會成功。有個同學說,他自己原來就有類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認為自己就是雷鋒似的好少年了。還有個同學說,他為班級主動打掃過兩次清潔,有的一次也沒主動打掃,卻還被評為「紅花少年」。認為老師、同學們偏心。看了《四個小夥伴》後,他和四個小夥伴一樣,都認識到只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去做,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看了《林則徐》後,學生認為無法聯系實際,我就這樣啟發學生:你看後印象最深的是哪個鏡頭?有的說林則徐帶領官兵虎門銷煙的鏡頭,大展中國人的志氣;有的說,當時的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給我教育最深;有的說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受鴉片毒害,痿糜不振的、瘦骨嶙峋的人們。然後我再要求學生用比較法,針對現今社會,看是否有類似於林則徐這樣有民族氣節或與此相反的人。什麼東西給現今人們帶來精神和身體摧殘?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樣,學生馬上想到了電視上披露有的海關把關不嚴,讓一些走私物品進入中國,有的想到了社會上的吸毒現象和不健康的游樂場所,同學們暢所欲語,彷彿一下子有話可寫了,一個同學在《觀林則徐有感》一文中這樣寫到:「……在18世紀,鴉片使我們國敗家亡,但可悲的是在二十世紀的今天,吸毒的現象又有抬頭,有的因吸毒走向犯罪,家破人亡,我們青少年一定要認識它的危害,如發現吸毒、販毒現象要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同時希望我們的海關把住家門,不讓毒品再次蔓延。
引導學生聯系實際寫好觀後感,不僅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認識能力,還能起到讓學生自己教育自己的作用,比老師嚴肅地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不應忘記的歷史——電影《東京審判》的觀後感
《東京審判》歷史背景
1946年3月20日,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作為遠東國際大法庭的中國法官,梅汝璈飛抵東京。東京的中國同仁及朋友為梅汝璈舉行了一個歡迎宴會,席間,顧毓秀鄭重地贈送了一把寶劍給梅汝璈。《大公報》記者肖南負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全程跟蹤報道。在宴會上,他目睹了梅汝璈的激動和歡欣,但他卻預感到梅汝璈此行必定艱難……
9月18日晚,軍訓團組織06級新生在圖書館廣場觀看了電影《東京審判》。這部電影對我們來說不僅僅是視覺和聽覺上的震撼,更是心靈上的沖擊,點燃了心中雄雄的愛國主義熱情。我們為革命前輩的傲骨豪情而喝彩,為日本戰犯死不認罪而激憤,為最終的勝利而欣慰,充分感覺到身為一名中國人的驕傲。
東京審判,是國人給死難同胞的一個交代,是向世界討要公道的一場審判,這是一段真實而又不為所熟知的歷史。看了這部電影後,我覺得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即將成為國家的中流砥柱,成為未來的創造者,我們要從各方面鍛煉自己,使體魄更加強壯,技術更加先進,意志更加堅毅,思想更加成熟。
《東京審判》讓我學會用更加理性和成熟的心態面對這段苦難的歷史……
㈣ 讀後感格式 觀後感格式(電影) 我用稿紙寫的
首先將讀後感標題居中書寫,在正文部分需要先對原文對象進行簡單概括,接下來可以選取原文對象中自己感觸頗深的幾個點,並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議論。讀後感中還應該穿插進自己「讀前」、「讀後」的情感變化,真正地寫出讀後有感。
簡介:
所謂讀後感,也就是閱讀過一句話、一篇文章,又或是一本書後而產生的感觸,這種感觸往往能與自己的顯示體會聯系起來。而在寫讀後感時,我們可以通過引用個人產生共鳴的原文內容,對其進行分析,再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將這種有感觸的共鳴點擴展,最後總結讀後感,盡量將有感觸的共鳴點升華起來。
在讀後感中,先有「讀」再有「感」,我們必須要讀懂讀通原文的基本意思,抓住原文作者表露出來的思想感情,才有可能有感而發。另外在寫讀後感後,要注意不能大量復述或者引用原文,關於原文的復述應該勁量精簡,不能喧賓奪主。
㈤ 電影觀後感的寫法
定義
01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
結構
01
內容簡介
用簡單幾句話概括影片內容,就像我們平時讀了一篇課文歸納主要內容一樣,做到既完整又簡練。
02
發表評論
寫這部分時,同學們可向自己提這樣幾個問題:你對影片中哪件事印象最深刻,為什麼?哪個人物你最喜歡,為什麼?哪個場面最使你感動,為什麼?只要選擇其中一個問題深入思考並寫下來,就構成了自己對影片中某人或某事、某個鏡頭的個性評價。
03
抒寫感受
這是觀後感的主體部分,學生往往言不由衷,空喊口號。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比較:或將片中人物與自己比較,尋差距,找不足;或與身邊熟悉的人相聯系,闡發自己的觀點;或將電影中的先進事跡與生活中、社會上的現象比比較,從正反兩方面談感受。在寫作時,同學們可簡單列舉一些親身經歷、耳聞目睹的事(或人)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敘議結合。一句話,只有聯系自己,聯系生活和實際,才能寫出真情實感。
方法
01
選擇一個人物
一部電影看完,有的同學對主角贊不絕口,有的對某一配角記憶深刻。不管怎樣,只要挑選一個人物,透過其言行舉止走入他的內心,由此而發表評論,抒寫感受。
02
截取一個片斷。即選擇影片中的一個小故事或一個獨立的情節展開。如電影《任長霞》中,表現任長霞一心為民的事例很多。同學們就可選擇其中的一個小故事作為切入口,聯系實際談感受。
03
描寫一個鏡頭。即採用特寫或素描的方法,生動描述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一個鏡頭,引發自己的情感共鳴,進而談體會說感受。
技巧
01
捕捉住感受點
一部電影涉及的方面很廣,需要品評的著筆點很多。這就需要對電影反復回味思考,用心靈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動人的地方,並使之在自己的筆下得到理性的升華。如觀看了《泰坦尼克號》,不能只簡單地敘述這場愛情故事,而要從主人公生與死的考驗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02
抓住細節,詮釋其深刻涵義
所謂細節,是影片畫面中對表現對象的局部或細微的變化進行精要細致的描繪。細節包括人物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道具的運用,色彩的調度,聲音的變化等。典型的細節對展現人物性格、設置懸念、推動情節發展都起著積極作用。如《大轉折》中先後三次出現蔣介石的背影,每一次出現都預示著******軍隊下一次的失敗,通過三次背影的刻劃,將蔣介石政權日薄西山的局面富於象徵性地體現出來。
03
立意要新,開掘要深
寫影評要有新意,要有獨到的見解,抓往要點,自感而發。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內容,結合台社會現買;二是要准確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實質,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內涵。例如對張藝謀電影的分析要緊扣住時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從思想意義角度分析,如鞏俐在張藝謀電影中的形象塑造,張藝謀電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開掘的領域。
04
要實事實是地分析評價
魯迅先生說過:評論作品必須壞處說壞,好處說好,還要知入論世。他說倘若論文,最好的是顧及全篇,非目顧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處的社會狀況,這有較為確鑿。對影片作實事來是的評價,要求我們用全面的觀點,不是顧其一點,而是觀照全片。顧及編導的意圖、表演的全部以及當時的社會環境、歷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與評價。不能強導演、演員、片中人物所難,求全責備。同的,我們在寫影評時,也不能人雲亦雲,如評《情深深雨濛濛》時,有一位同學冷靜地指出編導將熒屏中的軍閥(如萍、依萍的父親)形象拔高了——他遇見美麗的女子就搶來作為姨太太,可原因居然是她們像自己的初戀情人。
05
要重視影片的藝術分析
電影是通過藝術手段來表現主題、塑造人物、抒發感情的,所以影評要重視對影片藝術的高下進行分析。這種分析應具體詳細,由表及裡,言之有物;評價則應觀點鮮明,實事求是。在藝術評析中,字里行間滲透出電影意識,盡可能恰當地運用電影藝術名詞術語,還需要有對電影藝術的深刻感受與理性把握。這可以通過閱讀電影理論書籍和多欣賞優秀影片來解決。
㈥ 紀錄片觀後感怎麼寫,格式是怎麼樣的
總結重點下面是我的一些經驗之談,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首先,可以先將這個電影故事的大致內容概括一下,然後抒發自己的感情,這是大致的.
下面是一些細致的東西.寫議論問的話一般有4個部分:
1.」引」這是指寫記敘電影中的某個片段並加以描述.
2.」議」指的是對你寫的這段文字加以自己的議論,可以寫自己對這個片段的感想.
3.」聯」這就是聯系自己生活中的例子了,一定要選與電影有關的東西.
4.」結」這就是對這個電影的總體感想,並做結尾.
其中要注意的就是因為觀後感屬於議論文,重在議論,所以議論必須要佔大篇幅,千萬不能喧賓奪主.
㈦ 看完電影的感受畫成一幅畫怎麼畫
宣傳海報畫出來 就好了
㈧ 動畫片觀後感怎麼畫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要寫好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觀後感。
㈨ 電影小王子觀後感畫小報怎麼畫
小王子是單純、可愛的男孩,他從自己的星球開始旅行,也回到那裡結束自己的成長。他的旅行中遇見很多人,幸運的是選擇了在合適的人身邊停留。支配欲很強的國王、唯利是圖的商人、汲汲於贊美的士兵,他都只是匆匆一面的離開了,因為他討厭他們的「大人」味道。直到他遇見小狐狸,教給他愛與責任,羈絆與唯一。最後,小王子離開狐狸來到地球,他遇見飛行員(也就是本故事的講述者),他發現人們種植那麼多的玫瑰花,卻尋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他告訴飛行員,真正珍貴的東西往往是唯一的,在於一朵花,在於一掬水(藍盈盈的水面不禁讓人動容)。他開始想念他的小星球,想念屬於他的rose。最後小王子回到了他的星球,然而珍貴的rose已經枯萎,而他沒有哭泣,他知道用心看,他可以看見他的rose,屬於他的唯一。
1、如果成長是悖論,那麼我們是否需要成長?
這一趟旅程讓小王子學會愛,卻失了最心愛的rose。也許成長就是失的過程,遺憾的是每個人學會珍惜都需要親身體會太多,而體會之後回望時,才發現歲月已然悄悄把我們最初珍貴的東西奪走。「當我們開始尋求,我們就開始失,而我們不開始尋求,我們根本無法獲知身邊的一切是如此珍貴。」這個悖論已經也將永遠被一代又一代人演繹下,似成悲劇。
然而,飛行員也曾是那個不為大人所懂的小孩,所以小王子的經歷觸動了他內心的那個孩子。不是每個人都有這么幸運可以遇見小王子,更不是每個人都有感同身受的體會被小王子解救內心的孩子。所以飛行員是幸運的,「可怕的不是長大,是遺忘」,他能夠成為老頑童,在夢幻的世界裡終其一生,到底因為沒有遺忘內心的孩子。所以,珍貴的東西本身或許並不是最重要的,正像狐狸告訴小王子的:「對我而言,你只是一個小男孩,和其他成千上萬的小男孩沒有什麼不同。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對你而言,我也和其它成千上萬的狐狸並沒有差別。但是,假如你馴服了我,我們就彼此需要了。對我而言,你就是舉世無雙的;對你而言,我也是獨一無二的」,正如小王子最後告訴飛行員的「你不用為我難過,那不過是一樁軀體,是可有可無的。真正珍貴的東西不是肉眼可以看見的,要用心看。你仰望星空的時候,我正在我的星球上,假如我正在我的星球上笑,你會聽見整個星空都在笑。」是啊,「你在你玫瑰花身上耗費的時間讓你的玫瑰變得如此重要。」所以,成長是必要的,最終能夠發現珍貴皆因成長,如果沒有成長,那些珍貴的東西就不能被領會,就不能是珍貴;即使成長讓你失珍貴的東西,那份理解和感動,還是可以用心看見。小王子看著天空的雲彩,依然可以看見rose,它映照了整個天空,美不勝收。
2、我們該不該遺忘?
狐狸教會小王子愛與責任,小王子卻離開了狐狸找自己的玫瑰;老人將小王子的故事講給小女孩聽,讓小女孩依戀上老人這個朋友,但最後他只想獨自尋找小王子,留下小女孩黯然神傷「小王子有他的玫瑰,而我需要你」。
或許教會或被教會成長的那個人,很多時候都不是最終能夠長久陪伴的人。前幾日,和朋友聊起她的一段友情。朋友說,「我們那段時間很好,但是後來因為距離、性格等等的原因,便幾乎不聯系了」。想來是有些可惜的,然而很多人不都是這樣嗎,路人以上,終身未滿。還有一位朋友告訴我,「不要過早的劃清界限,是友情的終是友情,是愛情也未可知」。 細想確是這樣。
就在當下,珍惜身邊人吧,無論是什麼關系,無論能夠走多遠,都盡可能珍惜它——如果它值得珍惜的話,遺忘與否是未來的事情,我只知道此刻是珍貴的。
有人說,很不喜歡男生的承諾,因為是那麼遙不可及。然而我卻是不厭惡的,倒不是我過於天真信了他所承諾的未來,只是我想如果此刻的他是真誠的,那麼我會感動於這一份針對未來、又獨立於未來的承諾。感謝他的表達,讓我知道此刻他是愛我的,而我也能夠感受到他的愛。
然而有人會問:如果有一天我們忘記了,那我們付出了感情,付出了時間,我們捲入那麼多的經歷,該置於何地?
我只能說一生太長,遇見太多的人,太多的事,太多的感動。可即使是刻骨銘心,都無法勉強一段經歷成結局。
「可怕的不是成長,是遺忘。」或許不盡然吧。
人們之所以選擇遺忘,是因為如果不遺忘,生命會承載太多。多到無法前行,多到無法走向遠方。
所以,選擇性的遺忘——拾起那些珍貴的事,忘記那些曾經珍貴的人。這樣也不枉人生相遇——
「他的一些特質毫無徵兆的烙印在我的生命里,成為我個性的一部分。我從前並不是這樣;但現在,我有時用和他相似的思維方式,說著和他相近的話,做著和他相仿的事,卻沒有因為想到他而糾結惆悵。」
(正如小女孩不再那麼按部就班過著媽媽給自己安排的生活,而是像老人一樣自由快樂;小王子不再像過那樣不懂愛,而是像狐狸一樣智慧善良。)
這算不算遺忘我不知道,卻是我想到關於該不該遺忘,最好的答案。
㈩ 電影觀後感的格式是怎樣的!急!!!麻煩告訴一下!!!謝謝
觀《唐山大地震》有感
今天我在電腦上看了一部新紀錄片——《唐山大地震》,這影片使我獲益匪淺,我感受到生命誠可貴,我感悟到大愛人間,我領悟到生命真諦。
電影先介紹了一家人,姐姐覺得爸媽偏愛弟弟。地震了爸爸遇難了,兩個孩子被壓一塊板下,只能救一個,母親無奈選擇弟弟。姐姐後來被解放軍夫婦領養,卻原諒不了母親。她長大後和一外國人成婚,,巧合她弟弟也結婚了,他們孩子都叫「點點」。看見唐山又地震就走向唐山,巧合看見弟弟,一家人終於團聚了。
看了這部電影我的心靈受到了很大震撼。以下是我的感受:
一是偉大的親情。父母在災難發生時首先想到孩子!在父親搶救孩子無果遇難後,面對「救姐姐還是救弟弟」母親做出痛苦抉擇。震後奶奶、姑姑帶方達回濟南,面臨骨肉分離母親的無奈,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對母親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愛之情!
二是反映人民軍隊的抗震救災中巨大貢獻和犧牲。無論唐山還是汶川,解放軍永遠沖在救災最前線,從分體現出人民軍隊戰爭時是人民和平的保護神,災難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護神!
三是養父母給予方凳真摯的愛。養父、養母給了小方登第三次生命,對待方凳視如己出,培養她長大成人考入大學,特別是陳道明將養父對養女的愛表現得淋漓盡致,這種愛同樣很感人!
四是電影中對愛情的表現處理恰到好處,非常到位。父親捨生忘死推開母親闖入搖搖欲墜的樓房,在充分體現父愛的同時也表現出父親對母親的愛;母親三十多年孤守所表達的對父親的摯愛!
除此之外,我覺得在自然的災害面前,我們人類顯得多麼渺小;而在團結起來的人們面前,災難又顯得多麼不堪一擊。而親情是永遠也改變不了的關系,就像鐵鏈把我們連在一起,在中國的土地上,大家都是親人,這是怎麼也無法抹去的血緣,大家的身體里都流淌著中華的血液,每個人都是中國這條龍的一片鰭,只要我們團結起來,就阻擋不了我們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