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的票房是怎麼算的
票房可以用觀影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而通常我們所講的票房,就是用門票收入來計算的。即,票房=票價X購買人數。
比如某影院一天放映了6場《李茶的姑媽》,有學生票:40元,共10人,標准票:80元,共10人,團體票:30元,共10人,會員票價:20元,一共10人,那麼,這一天該影院的總票房就是:4000+8000+3000+2000 。
現在各大電影院都實行電腦售票,這些售票系統是和國家電影局電影專項基金管理中心聯網的,每天都會在固定的時間自動向專基中心發送票房數據。因此,相對來說,電影票房對判斷某部電影的觀影人數,影片受歡迎程度還是有很大參考意義的。
(1)電影票房怎麼算的時間擴展閱讀
電影票房的影響因素:
影片票房的好壞取決於多種因素的綜合,包括影片題材及劇本、主創團隊、影片定位、影片質量、票價、檔期、發行、院線排片、宣傳推廣等多個方面。題材和劇本是一部影片的核心;科幻、魔幻題材一向是票房大熱的選項,貼近生活、打動人心的情感題材也比較受觀眾青睞。
主創團隊如導演、主演、製片人和製作團隊等,都是吸引觀眾的重量級籌碼,能夠在影片上映前期對觀眾形成最大的吸引和沖擊;影片定位是指影片為自己影片的市場預估,比如從劇本設置、演員選擇等方面切入設定目標人群定位。
影片質量包含了劇本、拍攝、製作、演員表演等綜合因素,是電影藝術成就的衡量標准,是一部電影成功的最重要因素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影票房
② 一個電影的票房是什麼按怎麼計算
票房就是電影院賣出多少該片的電影票的數目乘以這個電影票的票價所得,票房越高說明電影越賣座越多人看,但是不同電影票價有些許出入,所以票房只是一個大概的比較並不絕對,同時也並不是票房越高這個電影賺越多,因為電影的成本不一樣所以也不能直觀地說票房高他就賺得比票房低點的多,還有根據片方和電影院的分成協議來瓜分最後的票房收入,並非所有票房都進片方口袋。
票房一般是指這部電影從上映到下架為止的票房收入,單日票房就是指當天電影賣出的票的總值,單周票房指這周賣出的票總值,根據當周票房和單日票房其實可以看出電影的火爆程度,因為有些票房高的可能是上映時間長累計的,一些票房低的可能他才上映沒幾天所以看不出當中的區別,用當日票房比較就能容易看出今天看這部片子的人多還是那部片子的人多(前提是票價相差不遠)。
③ 電影票房統計多少天
1、票房統計,一般是在一個月左右,而一般電影也是放映一個月左右。但是也有例外,如果電影公司向 有關 部 門 申請,可以延長放映期限。
2、例如美人魚上映了4個月。戰狼2申請延期1個月,加上原本的一個月,就是放映2個月。
3、當然有些電影一天就下了。因為不賺錢,一個放映廳就兩三個人,不夠冷氣的成本,電影院也不能白白賠錢!
4、美人魚就是計算4個月的票房,合計33億的!
④ 電影的票房到底怎麼計算的
首先定好幾十家人氣比較旺的影院,若全球公映就選擇公映國家的大影院,全國公映就選擇各省市的大影院。 每隔一定的時間(每周、每月),這些影院會把放映某部影片時售出的票數及價格總額計算出來,報給影片發行方,由發行單位統計匯總這個時期的票房。
⑤ 電影票房一般算多少天
票房統計方法:
現在影院都實行的電腦售票,這些售票系統是和國家電影局電影專項基金管理中心聯網的,每天的固定時間都會自動向專基中心發送票房數據。
分成統計和票房統計是一個體系內的東西,不能分為兩個體系,分成肯定要依靠影院票房的數據,跟票房沒有關系的單位隨便去統計,能設計到分成的也就是院線和發行公司,統計也是院線發給發行公司首先,普遍意義上的電影票房指的就是電影的門票收入,比如你說的賣了10億人民幣。同時也統計觀影人次。
只要電影還沒有下映,收入都算入票房。一般都是以周為單位計算。
分利潤:
這里只說國內的情況,國外的不了解。首先票房要上繳5%到國家電影發展專項資金,其次要拿出3.3%交營業稅,剩下91.7%的錢由電影發行(製片)方和院線方對分,具體如何分要看雙方在上映前的具體協議。
目前國內的分賬比例是發行方拿43%,院線方拿57%。當然隨著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逐步要與好萊塢接軌,個別大片已經開始階梯分賬了,具體分賬方式不盡相同。
⑥ 突然想問,一般電影零點場票房到底算哪一天的
零點場,即當日零點開映的場次,零點場票房是指一部影片上映首日,零點場次的票房之和,即我們常說的午夜場票房,是算作播放當天的票房。
比如阿凡達全國公映日是2010年1月4號,那麼在三號晚上24點之後,即四號零點的時候,安排場次放映,這就是零點場。在這個時間段收獲的票房,即為零點場票房,零點場票房高並不意味著該片的最終票房就高,也不意味著其質量就高。
零點場一般是一些大片才會做的活動,因為平常這個時段,已經沒有人去影城看電影了,只有很讓人期待的大片才能吸引影迷第一時間觀影。(當日一些粉絲型電影也會有)
(6)電影票房怎麼算的時間擴展閱讀
1、票房的起源
在清朝乾隆征戰大小金川時,軍中滿洲人多,因行軍萬里,一路無聊,始而思念家鄉與親人。
為此,八旗子弟兵自編詞、曲,即子弟書,以自歌自娛。歌唱者需持有執照,所謂唱票,這些業余歌唱者之間就互稱為票友,以後票友就成了業余演唱者的代稱,清中葉以後,八旗貴胄嗜愛戲曲成風,並以演唱戲曲為樂。不過他們演唱不為生計,故謂之票戲。
演唱時票友們匯集一堂,其匯合的地點就叫做票房。最早的票房始於道光年間,到同治末年的翠峰庵票房已有相當規模。
後來天津、上海、武漢、南京、常州、蘇州、台灣、四川、濟南、香港、澳門、煙台和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的華人居住區也都成立了票房,而且在大學、中學、工廠、農村、街道、茶樓、飯店、公園等到處都有。
2、票房的發展
票友大多數是為自唱自娛,如清朝的皇帝愛新覺羅·載湉、貝勒愛新覺羅·載濤、袁世凱的公子袁克文、同仁堂的經紀人周子衡和上海的杜月笙、銀行老闆馮耿光、張伯駒、生理學家劉曾復都是造詣很深的名票,為京劇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但也有不少人由業余轉為專業演員,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下海」,如老生張二奎、孫菊仙、汪笑儂、言菊朋、郭仲衡、奚嘯伯,花臉黃潤甫、金秀山,小生德珺如,老旦龔雲甫、卧雲居士,琴師李佩卿都是京劇舞台上舉足輕重的藝術家。近 年票房活動非常頻繁,甚至遠遠超過了專業劇團。
⑦ 人們所說的電影票房是怎麼計算的是不是以所有電影院門票收入,那統計的時間限制又是多少呢
是按實際的售票價統計,比如a影院一天放映了6場建黨偉業,有學生票:30元,共10人,標准票:60元,共10人,團體票:20元,共10人,會員票價:15元,一共10人,那一天的總票房是:30*10+60*10+20*10+15*10 現在影院都實行的電腦售票,這些售票系統是和國家電影局電影專項基金管理中心聯網的,每天的固定時間都會自動向專基中心發送票房數據,分成統計和票房統計是一個體系內的東西,不能分為兩個體系,分成肯定要依靠影院票房的數據,跟票房沒有關系的單位隨便去統計,影院也不讓,能設計到分成的也就是院線和發行公司,統計也是院線發給發行公司。 發行公司在發行前會給影院一個發行通知,每部電影都會規定一個最低售票價:比如變形金剛三的最低售票價15元,任何形式的團體、優惠會員卡均不得低於15元,也就是只要進一個人看電影,就最少要出一張15元的票。
----------------------------------------------------------
謝謝採納哦~
⑧ 請問一部大片的票房是怎麼計算的計算的時間又是多少天
電影局副局長毛羽同時公布了一些數據,截至上周(11月20日),全國的主流院線影院已達1626家,銀幕數達4464塊(而且每日以1.5塊屏幕的速度增長)。這些數字告訴大家,每天票房的收入是有個極限的。以國慶期間的《建國大業》為例,最好生意的一周平均每天可以收1900萬元。加上同期的其它影片,每天全國影院的總票房大概能在2500萬到3000萬元之間。 用這個方法來推論幾部賀歲大片的收入,以市場百分比的佔有率來計算,我們有權從放映日數乘以預估的收入,得出一個總和。 例如,12月份率先推出的賀歲大片是《刺陵》,若每天票房總收可到3000萬元,12月9日公映,第一天獨食,預估能收1500萬元到2000萬元。第二天有《風雲2》加入戰團,3000萬元各給一半,到第三天(12月11日),張藝謀導演的《三槍拍案驚奇》全面公映,於是我們可以這樣推測,市場份額是《三槍》占優,算他可佔一半,即50%,餘下《刺陵》和《風雲2》可出現25%和20%之比,剩下5%是其他仍在上映的片子。那麼,《三槍》從12月11日到12月17日共7天內,票房收入是7天乘以1500萬元,即剛好過1億元。《刺陵》則為首兩天的3500萬元加7天乘以750萬元,即接近9000萬元。《風雲2》則是第一天收1500萬加7天乘以600萬元即可接近6000萬元。 一切數據到了12月18日起變化。《十月圍城》那天上市,市場佔有率重新「洗牌」。算《十月圍城》能佔40%,《三槍》仍有餘力佔25%,《刺陵》和《風雲2》則降至各佔15%左右。那麼,從12月18日到《阿凡達》公映,共有14天檔期。由於節日將近,估計每天整體票房可升至3500萬元,那麼《十月圍城》在元旦前可收14天乘以1400萬元即共1.96億元。《三槍》在這14天能多收1億多,加上之前的1億元,即可達2億元。 票房游戲是此消彼長。如果《三槍》拍得好,口碑又好,那麼它或者能收到2.5億元;相反,他的市場份額會偏向《十月圍城》。當《阿凡達》公映後,《十月圍城》當然仍有後勁。相反幾部提早上畫的片子,比例肯定會降到只剩個位數。 每部大片當然都希望收3億、億元或更多,4 但上述的科學方法,告訴我們,票房並不是「吹」出來的,而是真的可以計算出來!
⑨ 電影票房以多少天票房算的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1
⑩ 電影票房是如何統計的
行業常用的票房收入計算公式為「票房=總座位數×場次×上座率×平均票價×天數」。比如某影院一天放映了6場《李茶的姑媽》,有學生票:40元,共10人,標准票:80元,共10人,團體票:30元,共10人,會員票價:20元,一共10人,那麼,這一天該影院的總票房就是:4000+8000+3000+2000 。
現在各大電影院都實行電腦售票,這些售票系統是和國家電影局電影專項基金管理中心聯網的,每天都會在固定的時間自動向專基中心發送票房數據。因此,相對來說,電影票房對判斷某部電影的觀影人數,影片受歡迎程度還是有很大參考意義的。
電影票房的影響因素
1、影片題材及劇本。題材和劇本是一部影片的核心,科幻、魔幻題材如《變3》、《哈7》及此前的《阿凡達》等影片,一向是票房大熱,除題材具有想像空間而吸引觀眾外,這類影片本身就需要大成本支撐,因此獲得票房佳績也不足為奇。另外,貼近生活、打動人心的情感題材影片,如《非誠勿擾》、《失戀33天》等,也成為「應景」主題,為影迷所期待。
2、主創團對主創團隊,隊如導演、主演、製片人、製作團隊等,無一不是吸引觀眾的重量級籌碼。例如國民大導張藝謀、馮小剛的力量甚至大過於影片題材,成為觀眾期待的焦點;演員的力量同樣如此——有些人光名字就是號召力,如楊冪的《孤島驚魂》一舉開創「粉絲電影」的先河,演員對票房的貢獻不容小視。製片人、製作團隊的名氣,同樣能為一部影片帶來「萬眾期待」的效果。
3、影片定位,影片定位是指片方對自己影片的市場預估。首先應該是目標人群定位,從影片的劇本設置、演員選擇、拍攝手法到後期製作風格、傳播途徑、傳播手段等等,都要迎合大部分的目標人群喜好,奠定穩定的票房基礎。其次要正確預估票房,有時片方過於自信,會影響影片上映後的側重點。尤其在做傳播工作之前,應該根據檔期、題材、排片等因素做好影片的定位和票房預估的溝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_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