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年什麼意思
小年通常指掃塵、祭灶的日子,被視為「忙年」的開始。由於南北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小年日期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地區小年日期是除夕。
民間習俗:
灶在中國民間有幾千年歷史了,灶神信仰是我國百姓對「衣食有餘」夢想追求的反映。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
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玉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
祭灶日期,由於各地風俗習慣不同,其日期也不盡相同。有現存文字記載的,在南朝時,一些地方祭灶日是在臘月八日,與臘八節重合。
Ⅱ 小年是指什麼
小年,源起於古代中國民間祭灶的風俗習慣。
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
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為使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人們以糖為祭品好讓灶王「嘴甜」,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2021年南方和北方的小年時間
北方小年時間為2021年2月4日是小年夜,也就是臘月二十三。
南方小年時間為2021年2月5日是小年夜,也就是臘月二十四。
小年的風俗介紹
1、祭灶神
灶神也叫灶王爺,神像常貼於灶台旁,小年這一天需要更換神像,供奉灶神,敬糖上香,祈求平安。
2、掃塵除灰
掃塵就是打掃衛生,清掃庭院,清除灰塵,掃地擦窗,把家裡到處都清掃一下,角角落落打掃干凈,除去過去一年的灰塵和不順,乾乾凈凈迎接新年。
3、購年貨
小年一過,意味著離大年除夕就不遠了,可以開始准備年貨了,這時候集市上已經有濃濃的年味了,到處喜氣洋洋的。春聯,福字,各種年貨都可以著手准備了。
4、吃灶糖
俗話說「二十三,灶糖粘」,這一天小孩可以吃灶糖,大人用灶糖敬奉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以保來年平安和順。
5、吃餃子
二十三,小團圓。既然是團圓,很多地方也有小年吃餃子的習俗,意味著團團圓圓。
6、剃頭沐浴
小年剃頭沐浴主要是潔身去除自身的灰塵,意思是去除舊年的不如意,用全新的自己迎接新的一年,保證來年的好運。
可以知道,小年並非專指一個日子,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
Ⅲ 小年是什麼意思
小年,並非專指一個日子,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灶等。民間傳統上的祭灶日是臘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老傳統。
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多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是除夕。
小年的寓意: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漢族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又稱「小年」。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
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匯報。於是,漢族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Ⅳ 奧斯卡頒獎禮大烏龍驚到了全世界,真有大小年的說法嗎
奧斯卡頒獎典禮的大小年的說法來自於中國媒體,用來評判當年奧斯卡參評作品的好壞的。就像中國的高考一樣,也有大小年的說法,如果當年競爭很激烈,很多人都發揮的很好,就可以說是大年,反之,如果競爭壓力很小,只有幾個特別突出的高分,則被稱之為小年。
這樣我相信大家就不難理解奧斯卡大小年的由來了。根據每一年參評作品的質量,就拿91屆和67屆來說,91屆當年競選的作品競爭度太低,觀眾在結果沒有出來之前就大概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知道哪一個能奪得桂冠。這就是奧斯卡的小年,也是正對於作品質量的好壞來說的。67屆當時競爭還是蠻大的,經過激烈的角逐,在《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低俗小說》等眾多優秀作品中終
於《阿甘正傳》拔得頭籌,在結果沒出來之前,誰都不能肯定,每一部作品都是佳作,這就是奧斯卡的大年。
關於奧斯卡大小年的說法,也只是人們對於當年影視作品質量好壞和競爭高低的一種評判。
Ⅳ 奧斯卡小年什麼意思
今年奧斯卡被稱為「小年」,好電影不太多,好幾位提名人都是連續兩年獲得提名,像導演岡薩雷斯,還有「影帝」小雀斑,難免讓大家覺得有些厭倦。不過,今年有一個最大的看點不可忽略——據說,今年是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離小金人最近的一年!「小李」是中國觀眾送給好萊塢明星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的昵稱,因為萊昂納多有時候也會翻譯成李奧納多,而小李聽起來遠遠比小萊親切得多,就像每個中國人小時候都應該有一個這樣的鄰居。
Ⅵ 什麼是小年啊
「小年」並非專指一個節日,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區稱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四的祭灶節為小年,江浙滬一帶的很多地區稱正月初五為小年,中國國內也有不少地區稱正月十五元宵節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准備年貨,准備乾乾凈凈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含義:1、指農歷臘月是小年的的年份;2、節日,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舊俗在這天祭灶;3、指果樹歇枝、竹子等生長得慢的年份。
Ⅶ 小年是什麼意思
小年,通常指掃塵、祭灶的日子,被視為「忙年」的開始。由於南北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民間傳統上的小年(掃塵、祭灶日)是臘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傳統。
在清朝中期以前北方地區也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百姓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各地小年的時間差別
1、北方大部分地區:臘月二十三——「北方小年」
古時北方地區也是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百姓上行下效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2、南方大部分地區:臘月二十四——「民間傳統小年」
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這天過小年的古老傳統。
3、江浙滬地區:除夕前一天——「小年夜」
江浙滬地區習慣稱除夕為「大年夜」,與其對應,除夕前一晚則被稱為「小年夜」,這一天也被稱為小年。歷史上,臘月二十四夜,吳人稱廿四夜,是送灶的日子,因稱此夜為小除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小年
Ⅷ 什麼是小年
南方把臘月二十三日定為小年,現在就沿傳為臘月二十三為小年了
Ⅸ 為什麼說第91屆奧斯卡是小年
91屆奧斯卡之所以被稱為小年大概是因為關注度不高,流量較低,獲獎名單毫無懸念,主持人也被剔除了,入圍的明星也是比較新鮮的面孔。從提名影片來看的話,整體水平差強人意一些,關於«綠皮書»的獲獎,奧斯卡影片拿獎似乎很偏愛種族方面的話題片,如上屆跨越種族的«水形物語»,如這屆的黑人白人題材的«綠皮書»。«綠皮書»豆瓣評分8.8分,«羅馬»8.1分,當«羅馬»拿走最佳外語片時,«綠皮書»也就毫無懸念了。
Ⅹ 在中國電影產業 4 大非常態現象下,如何破局
電影產業的幾大非常態現象
中國電影連續14年平均漲幅超過30%,是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市場。大量資本的進入導致電影發展的速度超出預期,BAT和電影業八大公司以基本形成寡頭市場,銀幕數首次超過北美。毫無疑問,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受關注的電影市場。從2016年開始,票房進入了瓶頸期,從30%的增速進入到次增長時期。中國電影在高速發展之後呈現出幾大非常態現場。
對此,參與起草《電影促進法》的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認為,電影產品的供給側已經基本飽和,中國市場容納量在數量上已經不可能再增加了。
他指出,目前中國電影非常態現象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國有電影企業逐漸邊緣化,民營企業成為這個市場的主體。
二是行業外資本非理性湧入,導致電影被過度商業化。資本的逐利性質,使得電影在製作過程中過度追求「效率」,產品變得非常粗糙,精品不多,傑作沒有。
三是整個電影行業都急功近利,同質化現象嚴重。
四是後影院市場狹窄,票房收入占影院收入的80%以上。
拐點是否已經到來
那麼中國電影的拐點是否已經到來?尹鴻認為票房增速下滑主要由以下幾點原因引起:一是票補杠桿的消失;二是近兩年是電影作品「小年」,缺乏優質影片;三是觀眾的規模和觀影需求歸回常態;四是宏觀消費環境的影響;五是網路大電影、網路直播等替代內容的產生。尹鴻判斷,票房非常態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接下來中國電影會進入一個平穩的增長期。
他認為,未來中國電影會朝以下幾方面發展:一是製作工藝和創作品質是硬道理;二是影院性、必看性成為核心。生產電影必須要生產在影院里看的電影,這才是關鍵。三是多樣化、分層化、分眾化是重要策略。分眾選擇的需求越來越明顯,生產分眾影院必看性的電影未來會成為大趨勢。四是從黑馬、爆款時代進入常態市場。將來5億上下的電影類型會明顯增加,超過15億的電影會難見到。
電影院會不會消失
在本次論壇上壹娛觀察主編陳昌業的關於電影院會不會消失的問題,引起嘉賓熱議。他在「電影內容分發渠道的博弈現狀及趨勢」的演講中表示,北美市場90天的窗口期正在面臨考驗,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縮短窗口期。國內外院線面臨著與流媒體之間的競爭,美國高端付費點播平台PVOD平台,30美元的價格便可以讓觀眾看到影院同步上線的電影。
而在國內,由於點播影院管理方法的出台,點播院線從地下轉到了檯面上,點播影院作為影院市場的補充,其社交屬性會對影院造成威脅。陳昌業認為,影院的發行窗口期正在面臨其後端發行窗口不斷提前的趨勢。鑒於美國電信行業強勢進入網路電影領域以及愛奇藝等國內網路視屏網站的快速發展,一旦影院窗口期和流媒體同步或「准同步」,那麼電影院將會面臨命致命打擊。他認為沒有傳統是永存的。
影院並購現狀與趨勢
隨著電影產業的快速發展,影院的並購案例一直在小規模的發生。以下近年來發生的比較知名的並購案例。北京泰禾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建宏認為,從以上案例來看,目前影院並購成本還是比較高的。從大地收購世茂的例子來看,達到了4倍溢價。目前單體影院的主要估值為票房的2倍或凈利潤的10倍。雖然近2年內,票房增速放緩,但各大院線以及影投公司並未停止擴張的速度,萬達、大地、中影等紛紛參與影院並購交易。
同時,他判斷,未來三年是各大影投公司並購整合的高峰期,但是目前,我國影院還會持續泡沫,小影投難逃並購重組但大規模的並購不會出現。同時他指出,巨資收購的背後是收購對象未來盈利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