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鹿港在拍什麼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鹿港在拍什麼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3-31 20:59:17

❶ 鹿港文化還有什麼電影就要放映

無盡的愛
5.8
愛情
年代:2014
地區:歐美
演員: Alex·Pettyfer·Gabriella·Wilde
導演: Shana·Fes

❷ 蚶江的蚶江對渡 帶動鹿港繁榮

台灣歌手羅大佑在歌曲《鹿港小鎮》中唱道:「在夢里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鎮,廟里膜拜的人們依然虔誠,歲月掩不住爹娘淳樸的笑容……」歌曲表達了對鹿港淳樸自然的深深眷戀。
其實,鹿港人以及他們的習俗,均來自於閩南。6月19日端午節,閩南石獅蚶江舉辦首屆閩台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活動,來自閩台兩地的學者、專家在兩岸對渡文化論壇上一致認為,鹿港今天的繁榮,起始於220多年前的蚶江對渡;蚶江海上潑水節這一獨特的習俗,也興盛於兩地對渡。 石獅蚶江與彰化鹿港,是閩台兩地海上直線距離最近的兩個港口。蚶江位於泉州灣南岸,海岸線長17公里,擁有國家一類口岸———石湖港。據地方誌記載,早在宋代,蚶江就已是民居稠密、番船過往頻繁的港口,元代的時候尤盛。
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清廷在蚶江設立泉州分府———蚶江海防官署,統轄泉州一府五縣(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的對台貿易,成為祖國大陸對台通商的中心碼頭。1978年,蚶江發現《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記》(簡稱《對渡碑》)殘碑,碑上就記載:蚶江為泉州總口,與台灣鹿仔港對渡,大小商漁,往來利涉。
蚶江至鹿港開通對渡航線以後,海峽兩岸航行時間僅需一晝夜,泉州等附近各縣的對台貿易,都經蚶江出入。當年,「行郊」(即今商會組織)有100多個,運輸船有300多艘。從蚶江運往鹿港的貨物,以陶瓷、傢具、葯材、茶葉、布匹、煙葉為主。返程的貨物多為大米和木材,有時也運水果、鮑魚、江貝、白糖等等。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蚶江又辟航線至台灣淡水八里坌;道光四年(1824年),再辟航線到台灣海豐。至此,兩岸對渡的5條航線中,蚶江佔了3條。
據石獅市政協文史委員林祖武考證,當年蚶江海防官署分設的機構,還有海關、護航軍隊駐扎的「夜盤」、「澧金」(即稅務)這三個遺跡。
1840年鴉片戰爭後,清朝開放廈門為通商口岸,蚶江的地位逐漸被廈門所取代。1895年,因甲午戰爭爆發,蚶江與鹿港的對渡通商基本停止。 台灣各地的經濟發展排名,歷史上有「一府二鹿三艋舟甲」的說法。鹿,指的就是鹿港,排位僅次於台南府而在台北艋舟甲之前。
參加此次兩岸對渡論壇的台灣梅川傳統文化學會理事尤錫輝認為,鹿港與蚶江正式設口對渡後,以泉州為主的閩南士紳、文人、富商、農民、工人、藝者,快速且大量移墾鹿港。在很短的二三十年內,鹿港就孕育出豐富人文,如廟宇、民宅、美食、行郊、工藝、南管、書院等。
當時,鹿港計有糖、油、布、 、染、南、泉、廈等八個郊(即今商會),營運范圍北至上海,南至南洋。台灣中部貿易均以鹿港為集散地,「泉郊」之名稱,首見於1816年《重修鹿港西聖母宮碑記》,其組織商家達200餘家,為各郊之冠。早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朱景英《海東札記》雲:「鹿仔港煙火數千家,帆檣糜集,牙儈居奇,竟成通津」;道光十六年(1836年)周璽《重修彰化縣志》雲:「鹿港大街……泉廈郊商居多,舟車輻輳,百貨充盈,台自郡城而外,各處貨市當以鹿港為最……」可見當時鹿港已相當繁榮。
尤錫輝認為,鹿港由蠻荒而文明,由文明而極盛,由極盛而趨於平淡,實因閩人移墾、河港淤塞、割讓台灣等因素。盡管繁榮已成歷史,但是在今天,從鹿港崛起的工商業,仍然有寶成、「中國信託」、宏 、華碩、帝寶等名企,「顯現出傳統鹿港以其優越民智,當無遠弗屆」。 鹿港有90%的居民祖籍是包括蚶江在內的泉州。蚶江與鹿港因對渡而衍生的民俗文化有一些很獨特,流傳至今。
蚶江有一條形成於宋代的古街,因街道很窄,故稱「一線天」街,清朝遷界被毀,兩岸對渡繁榮起來後復建。鹿港也有一條由幾條街組成的「不見天」街,街道上空覆蓋屋頂,成為「無天厝」。蚶江等閩南一帶的飛檐翹脊的皇宮式民宅,從外牆到屋內的地磚、爐灶都是用紅磚砌成的,鹿港老街也是遍鋪紅磚。
尤錫輝認為,鹿港與蚶江正式設口對渡後,泉州一帶居民大量移墾,鹿港文化不論文學、語言、藝術還是宗教、風俗、習慣,均直接受泉南文化之深遠影響,「閩南泉州為鹿港之原鄉,應毋庸置疑」。
在蚶江,至今保存著全國乃至世界僅此一絕的民俗———海上潑水節。據林祖武考證,這一習俗最早見於明,盛於清,是兩岸對渡的產物。他說,端午節時值春夏之交,天氣炎熱,停泊在港灣里的蚶江和鹿港的船隻,相互追逐潑水,驅熱消暑,此後逐步演變為通過潑水活動,寓意祈求吉祥、人與船大洗禮。
在端午節,蚶江還舉行當年對渡所用船隻「金再興號」的海上巡遊儀式。這艘船被奉為「保護神船」,受到兩地的船主、漁民的敬仰。
鹿港文教基金會董事洪春生在論壇上展示了他在蚶江拍攝到的一些民俗照片,有夫人媽的紙糊神像、小巷裡的長石凳、清水磚、菱形古井等等。他說,這是他第一次離開鹿港回到原鄉閩南,這些民俗讓他遙想當年先民操舟渡海的情景。
鹿港參訪團團長蔡雨亭也說,鹿港每年也舉辦民俗才藝活動,和今天在蚶江看到的節目非常相似。

❸ 《艋舺》是在艋舺拍的嗎拜託各位了 3Q

艋舺這部電影的拍攝地點? 艋舺在萬華的康定路附近艋舺的整部片都是在 剝皮寮 這邊拍攝完成的。 福建漳,泉為主的唐山移民,渡黑水溝移民北部,結伴成群在沙麻廚社故址大溪口(今貴陽街二段口)建造茅屋數間,而後遷入愈多,形成 「 台北第一街 「 。原住民獨木舟的語音 」 艋舺 「 成了當地地名,而後淡水河東岸再延伸一列市街。拜淡水河航利所賜,艋舺成為北部商船縻集港埠, 」 一府(台南府)二鹿(鹿港),三艋舺 「 成了台灣開發史重要的篇章。 中國人民從常州,泉州,福建飄揚的黑色管道及移民到台灣北部。他們聚集在長江口的大溪,前棲息 Samachu 家族(入口的第 2 節,貴陽街),建成了幾個木屋那裡。然後,木屋的數量增加,成為 「 第一個在台北街頭。 」 當然,嘉, 「 獨木舟 」 的土著人的語言,已成為這個地方的名稱。接著,更多的街道上發現東岸的淡水河。尋回淡水河,具有便利的水上運輸。因此, Menjia 已成為港口商船在台灣北部。古語雲: 「 第一個城市,台南,第二,鹿港,三嘉 」 是主要的一部分歷史台北的發展。 1738 年,來自晉江,南安,惠安等泉州出身之 「 三邑人 」 捐資興建 「 龍山寺 」 ,並往南發展而建有舊街,新店頭街(今貴陽街至廣州街間的西園路),從事台北米穀輸出,交換大陸物資工藝品輸入,當時的人往來台北多為了到艋舺街市經商貿易。 1860 年淡水成為通商口岸, 1861 年英國人於淡水開設海關與英國領事館,台北成為國外通商重鎮。 1853 年艋舺發生 「 頂下郊拼 」 ,下郊的泉州同安被頂郊的三邑人驅趕,轉往大稻埕,沿淡水河建屋形成街市。 1895 年後,艋舺,大稻埕及台北城形成三市街,艋舺延續熱鬧街市,大稻埕是經濟作物的集散地,台北城則是行政中心 ; 城內出入多文武官員,艋舺街市多是往來大陸與台灣的本國商人,大稻埕則以外國洋行及世界貿易商居多。 《艋舺》在窩窩樂影視有得看 www.valval.com.cn

❹ 無懈可擊之美女如雲拍攝地點

就是南京,
看到亞洲第一高世界第三高的紫峰大廈啦?
在公司頂樓的時候就能看到,
還有鼓樓廣場~
很久前尤其非誠勿擾何潤東不就是穿清潔工那身衣服來的嘛!就因為在南京拍~
孟非還有客串。。。

還有亞龍灣度假區·亞龍灣熱帶森林公園人間天堂鳥巢度假村取景拍攝

❺ 小城故事 歌詞

歌名:小城故事,歌手:鄧麗君

所屬專輯:天國的情人

作曲 : 湯尼,作詞 : 庄奴

小城故事多, 充滿喜和樂

若是你到小城來, 收獲特別多

看似一幅畫, 聽像一首歌

人生境界真善美這里已包括, 談的談說的說

小城故事真不錯, 請你的朋友一起來

小城來做客, 談的談說的說

小城故事真不錯, 請你的朋友一起來

小城來做客

(5)鹿港在拍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小城故事》是鄧麗君為電影《小城故事》演唱的電影主題曲。歌曲由庄奴填詞,翁清溪譜曲。收錄在1979年發行的鄧麗君專輯《島國之情歌第六集——小城故事》中。

創作背景

1979年,導演李行把鍾鎮濤、林鳳嬌帶到台灣鹿港三義這個木雕聞名的小鎮來拍攝電影《小城故事》,想為這部電影配上主題曲,於是找到翁清溪負責主題曲的配樂,作詞人庄奴寫下歌詞。

導演在選擇歌曲演唱者的過程中並不順利,一些歌手因為旋律過於簡單平緩,難以唱好而放棄演唱。最終作曲人翁清溪向導演推薦鄧麗君演唱,並說鄧麗君是頭牌(歌星),錯不了。最終鄧麗君被曲作者的誠意打動,答應演唱。果然,鄧麗君不負厚望,將這首曲調平常的歌曲唱得充滿魅力。

❻ 電視劇失戀33天在北京哪裡拍攝,具體位置,謝謝。

場景一:姚笛和李晨、羽凡和馬伊琍分手地
拍攝地:今日美術館 重復咖啡cafe
今日美術館是中國加入wto後第一個按照國際美術館規范建設和運營的純民間美術館。周圍環境很愜意,廣場上經常有一些比較有特點的雕塑,曾經有廢棄的鋼材做的兩只啟重機吊起來的鳳凰,很有人文氣息。很氣派,藝術感超強,讓人震撼!
地址:朝陽區百子灣路32號蘋果社區4號樓(近今日美術館)
這家咖啡館名為「cafe」,簡稱「cc」,咖啡館+西餐廳+酒吧的定位,典雅獨特的裝修風格,重復是這家店的主題。
重復咖啡是個從天上到地下,從洗手間到傢具,完全由白鐵皮打造的重金屬咖啡餐館。看似冰冷,裡面卻很溫暖。主人費斌這樣解釋為什麼當初給店起這個名字:「創造離不開重復,實際上創造就是把熟悉的東西陌生化。任何創造都是重復前人的工作,繼而尋求突破。」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路32號蘋果社區4號樓今日美術館1樓東側
人均:55

場景二:黃小仙與好友憶往事摔杯子
拍攝地:雕刻時光咖啡館(北航店)
雕刻時光咖啡創辦於1997年11月28日。
那一年剛從大學畢業的庄仔和小貓剛從遙遠的新疆回來,有感於新疆的時而恬靜時而宏偉壯麗的自然景緻,因而蒙發了開咖啡館,過種咖啡館式生活的念頭。咖啡館的名字取的頗費周折,最後終於選擇了這個充滿詩意的名字:雕刻時光。《雕刻時印記光》是來自於蘇聯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tarkovsky)所寫的電影自傳的書名,其大意是說電影這門藝術是借著膠片紀錄下時間流逝的過程,時間會在人身上、物質上留下印記,即雕刻時光的意義所在。咖啡館的意義也是源自於此,讓時間、人和情感在此駐留,留下美好的回憶。
地址:海淀區學院路37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行網球館2樓(籃球場東)
人均:40

場景三:大老王請落魄黃小仙吃飯
拍攝地:莫斯科餐廳
莫斯科餐廳是1954年開業的特級俄式西餐廳。被北京人人性化地稱之為「老莫」的俄式餐廳?已經佇立在北京展覽館旁近半個世紀。曾經,那裡是北京最高雅的餐廳之一,它的巨大和奢華足以震撼當時的北京。建築風格華貴高雅,大廳氣勢恢宏,充滿濃郁俄羅斯情調。老一輩國家領導人曾在這里多次舉行盛大宴會,接待重要外賓。
地址: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35號北京展覽館院內
人均:143

場景四:這里是會員制的喲!
拍攝地:四合軒西餐廳thecourtyard
天子腳下,紫禁之側,四合人家。1樓餐廳經營純粹西餐,白色調打造的環境雅緻卻不失華麗,如有運氣訂到靠窗那張能遙看護城河的餐台,相信滿桌美味有千年歷史的作伴會更添光彩;2樓有個雪茄吧,別有意趣;地下室則是在京城小有名氣的四合畫廊。此地不論商務宴請或是情人相約,都自有一番情調。
地址:東城區東華門大街95號
人均:441

場景五:張子萱凌晨5點騷擾黃小仙和王小賤
拍攝地:鹿港小鎮(工體店)
店內裝飾得簡潔雅緻,現代感十足,不負時尚餐廳盛名。服務員全是剃了寸頭的女孩子,看起來清新利落。出品的台灣菜,量小、精緻。三杯雞一直是保留項目,雞肉有點甜、有點辣,像新奧爾良烤翅的味道;鹵肉飯口味濃厚,唇齒留香。冰品非常有名,無論哪種都堆得像座小山,吃得人很滿足。
地址:朝陽區工體西路6號
人均:87

場景六:同事們的聚會好happy
拍攝地:鳥亭(新源西里店)
鳥亭,也算在北京城小有名氣了,經營了很多年,以各種烤物為主,大家來這里,喝點小酒,吃點小串兒,天南地北的侃侃,放下一日工作的煩勞。價格很平民,環境很輕松,沒有吸煙的限制,有點吵嚷,卻更讓人有親切感,營業時間也較晚,十點鍾我來宵夜,還是一副人頭攢動的景象,看見這一片熱鬧的景象,我的食慾瞬間被提高幾倍!
地址:朝陽區新源西里中街8號(新源西里社區內)
人均:87

場景七:王小賤婚禮完勝陸然
拍攝地:伯爾曼大酒店
位於西長安街國際商務休閑港——北京石景山萬達廣場內,距離天安門16公里。將豪華設施和健康、活力、平和的生活方式結合起來,專為商旅客人設計,室內陳設高雅雍容,凝聚時尚風韻。
地址:北京石景山區石景山路甲18號1號樓

場景八:王小賤和黃小仙上班地各種起承轉合
拍攝地:三里屯village

在這里,19幢通透色彩斑斕的玻璃建築匯集了眾多富有創想和極具活力的品牌:從運動休閑到流行服飾,從科技酷玩到嬰幼產品,從超市到影院,從義大利比薩到西班牙燴飯,以及一座擁有99間客房的都會風尚酒店瑜舍。在三里屯village,各類時尚元素融匯其中。
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到各式各樣的獨特文化體驗,大廚烹飪的一道美味菜餚可以稱之為藝術品,一個精美的櫥窗同樣可以成為令人嘆而觀止的藝術形式。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三里屯village引領著一種輕松愉悅的藝術體驗,激發著人們無盡的創造力。當人們漫步在這里的小路上,可能會發現有雕塑家舞動著刻刀,街頭藝術家打開畫板,輕揚的音符飄過頭頂,南庭廣場上興奮的孩子們歡呼雀躍般穿越過噴泉,庭院里一對情侶沐浴在冬日下午的暖陽下分享一杯卡布奇諾……沉浸其中,你能感覺到這流動著的歡快節奏。
地址:三里屯village

場景九:黃小仙點菜有驚喜
改良的日本料理。創意壽司是一大亮點,名字吸引人,味道也有特色。尤其摩托羅拉卷,熟金槍、酪梨、生金槍、蟹子……豐富的原料創造出極有層次的口感,真的很好吃。此外,刺身、天婦羅、鐵板燒(和喬店)等應有盡有,品質沒得說。環境非常棒,價格也可以接受。喜歡日料的朋友值得一去。
地址:朝陽區三里屯路19號三里屯village南區8號樓s8-30號(近工體北路)
人均:167

場景十:黃小仙的噴泉初吻
拍攝地:王府井東方廣場
東方廣場雄踞於北京市中心,坐落於東長安街1號之絕佳位置,東方廣場佔地1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80萬平方米,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商業建築群之一,是真正的北京「城中之城」。東方新天地也是在北京購物的據點之一。東方廣場可乘地鐵一號線王府井站或東單站到達。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號

場景十一:8分鍾相親大會
拍攝地:798
在北京的東北角,有一個以上個世紀50年代建成的工廠命名的藝術區,這就是798藝術區。它位於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街道大山子地區,故又稱大山子藝術區,原為原國營798廠等電子工業的老廠區所在地。此區域西起酒仙橋路,東至京包鐵路、北起酒仙橋北路,南至將台路,面積60多萬平方米。從2001年開始,來自北京周邊和北京以外的藝術家開始集聚798廠,他們以藝術家獨有的眼光發現了此處對從事藝術工作的獨特優勢。他們充分利用原有廠房的風格(德國包豪斯建築風格),稍作裝修和修飾,一變而成為富有特色的藝術展示和創作空間。現今798已經引起了國內外媒體和大眾的廣泛關注,並已成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標。
地址: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

場景十二:黃小仙抱著婚紗下樓
拍攝地:藏書館咖啡(建外soho店)
延續了之前太平洋咖啡店的格局,三層空間,寬敞明亮。高大書架暗合了店名,三五好友聊天或者拿個筆記本上網轉轉感覺不錯。旋轉樓梯是亮點
地址:朝陽區東三環中路39號建外soho東區9號樓內
人均:45

❼ 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經典場景的拍攝地點都在台灣哪裡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故事發生在台灣純朴的彰化縣,還是純真的學生時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故事發生在台灣純朴的彰化縣,還是純真的學生時期,片中多個場景都在九把刀的母校-私立精誠中學拍攝,另外鏡頭也捕捉了彰化火車站、八卦山大佛、阿璋肉圓、中華陸橋、彰化漁市場與永樂街商圈等知名景點,藉著票房熱賣也間接宣傳了彰化的觀光,但除了片中的景點以外,鹿港老街、天後宮、軍機公園等歷史悠久的老景點也相當值得一游,這就前進彰化,回到「最初的起點」。

❽ 鄧麗君的小城故事多 小城指的是泰國清邁嗎

小城指的是台灣鹿港三義小鎮。

鹿港原名鹿仔港,隸屬台灣彰化縣,位北緯24度至24度10分、東經120度22分30秒至120度30分;東接秀水鄉,西臨台灣海峽,南與福興鄉以福鹿溪為界,北與缐西鄉、和美鎮相臨,為台灣三百年史中的一個歷史重鎮。

鹿港早期漢人移民未大量遷入之時為平埔族之巴布薩族(Babuza)之居住地,當時屬馬芝遴社,其住民過著較原始的生活。在荷蘭人占據台灣之前,傳說是原住民獵鹿的地方。

於清光緒八年時有一位叫黃逢昶的人曾來台游歷,寫了一本「台灣雜記」,並寫了一首「鹿仔港熟番打鹿詩」,曰「山環海口水中流,番女番婆夜盪舟;打得鹿來歸去好,歌喧絕頂月當頭。」其中我們不難想見當時原住民生活於此的悠閑景況。

(8)鹿港在拍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79年,導演李行把鍾鎮濤、林鳳嬌帶到台灣鹿港三義這個木雕聞名的小鎮來拍攝電影《小城故事》,想為這部電影配上主題曲,於是找到翁清溪負責主題曲的配樂,作詞人庄奴寫下歌詞。

導演在選擇歌曲演唱者的過程中並不順利,一些歌手因為旋律過於簡單平緩,難以唱好而放棄演唱。最終作曲人翁清溪向導演推薦鄧麗君演唱,並說鄧麗君是頭牌(歌星),錯不了。

最終鄧麗君被曲作者的誠意打動,答應演唱。果然,鄧麗君不負厚望,將這首曲調平常的歌曲唱得充滿魅力。

社會影響:

這首原本描寫台灣鹿港三義小鎮的歌曲,因為鄧麗君甜美以及非常具有江南水鄉畫面質感的歌聲,從而被很多歌迷喜愛。鄧麗君在這首歌曲中所展現出的溫婉清麗、典雅多情的演唱風格可以說達到了「完美」的境界,雖然此歌被諸多歌手所翻唱,但鄧麗君這一版本仍是後人難以逾越的高峰。

鄧麗君為電影演唱主題曲成為了電影《小城故事》最好的廣告詞,直接帶動了電影票房的飆升。精明的片商乾脆把鄧麗君的影像印在電影海報最突出的位置上吸引觀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小城故事

❾ 要電影。有張力的。沒看過的。就給分。至少說十部。

如果你喜歡張力,那我給你推薦幾部

先說我最近才看的兩部第一是陳駿霖2010年作《一頁台北》,可以說陳駿霖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是有的,相比大陸的青年導演我個人比較看好他。整部片子看來優大於缺,心中有種寬慰感,你可以試試。第二李行1978年作《小城故事》,相比同代《汪洋中的一條船》《早安台北》比較總體個人感覺更優,比較安詳的一部片子。70年代的老台灣和鹿港的背景配之鄧麗君的《小城故事》《小路》的原聲音樂也是吸引我的一個地方,你可以試試。接下來再給你推薦幾部片子你也可以試試。

風燭淚
英文名稱:Umberto D.
其它譯名:溫別爾托 恩貝托·迪
類型:劇情/人物
國家:義大利
語言:義大利
年份:1952
導演:維托里奧•德•西卡
主演:Carlo Battisti/Maria-Pia Casilio
片長:89 min
影音:黑白 4:3

關於劇情
故事發生在50年代初的尚未在戰後貧困中復甦的義大利,沒有子女的溫培爾托D從他當了幾十年公務員的市政當局退休了。微薄的養老金使他的生活非常艱辛,他參加了領養老金的老人們的示威請願運動,被軍警驅散。他付不起房租,幾乎被女房東趕出大門,但女房東的小女傭對他的同情使他感到人間尚有溫暖存在。然而生活是無情的,在金錢統治的社會里,要有錢才能生活,身無分文的他最終淪落到上街乞討的地步。對生活絕望的他想甩掉他心愛的小狗,然後結束自己的生命。但小狗卻又找到了他,象
平時一樣依偎在他的身上,這又使他看到了生命中仍存的一絲光亮。

關於導演德西卡
德西卡於1902年出生於離羅馬不遠的索拉,並在那不勒斯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中長大。他的父親恩貝托.德.西卡是一個對表演事業有著強烈興趣的銀行職員,他鼓勵他相貌英俊的兒子去追求演藝生涯。於是16歲那年,德?西卡參演了電影《克萊門修事件》。二十年代初他暫停了他的表演生涯,進入當地的一家電影公司工作。這之後他創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製作並和他的首任妻子吉幽蒂塔?麗桑一起合演電影。在這期間他為自己贏得了「義大利電影界最溫柔的男子」的美譽,廣受女性觀眾的喜愛。
維托里奧?德?西卡的輝煌的電影生涯橫跨整整半個多世紀。在這漫長的五十多年裡,他不僅作為導演執導了34部偉大的電影作品,而且還作為演員主演過150多部電影。在今天看來,德•西卡作為導演取得的成就無疑遠遠超過他作為演員所取得的成就。他已經是影史上公認的最偉大的導演之一,獲得了無數的國際獎項,這其中包括四次奧斯卡獎:在最佳外語片獎創立以前,他的《擦鞋童》和《偷自行車的人》分別於1947年和1949年獲得了奧斯卡的特別獎,而《昨天、今天和明天》和《悲慘的青春》則分別獲得了1964年和1971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關於評論
作為代表「新現實主義」最高成就的影片之一,《風燭淚》一如既往地關注以往電影所不曾關注的日常生活片斷,闡釋普通人所普遍具有的人性尊嚴。
影片的脈搏始終是緊張不安的,因為我們知道恩貝托的境遇是多麼的絕望:一心巴結權貴的女房東一直想把恩貝托驅趕出去,這樣她好把恩貝托的那間房間改建成一個接待廳;而恩貝托的可憐的退休金卻遠不足以支付他的房租和債務。
和德.西卡的其他幾部經典「新現實主義」作品如《擦鞋童》和《偷自行車的人》一樣,《風燭淚》講述的是處於戰後義大利的貧窮與不公之中的悲劇故事,充斥著失業、黑市和緊張的人際關系。但恩貝托似乎是德?西卡塑造的所有社會底層角色中最令人難忘的一個。除了瑪利亞和那隻棕白相間小狗弗萊特,孤苦年邁的恩貝托無所依靠。在影片的最後幾個場景中,恩貝托深深依賴於弗萊特這個唯一肯留在他身邊陪伴他的生靈,給觀眾留下了一幅無限漆美的畫卷,也點燃了整部影片的藝術感染力。

影子
英文名稱:Shadows
資源類型:DVDRip
類 型:劇情
上映時間:1959
地 區:美國
語 言:英語
視頻色彩:黑白
電影導演:約翰·卡索維茨 John Cassavetes
電影演員:
Ben Carruthers ... Ben
Lelia Goldoni ... Lelia
Hugh Hurd ... Hugh
Anthony Ray ... Tony
Dennis Sallas ... Dennis
Tom Reese ... Tom (as Tom Allen)

影片簡介:
麗茲和班尼都出生在一個有色人種的家庭。在一次文學聚會上,麗茲遇到了年輕英俊的白人知識青年托尼,帶著一種輕浮的熱情,涉世未深的麗茲棄原來的追求者不顧,投入了托尼的懷抱,並與托尼發生了性關系。但是,當托尼發現麗茲並非白人,尤其當他看見麗茲黑皮膚、厚嘴唇的大哥,厭惡之感頓生。麗茲痛苦了一段時間,終於,一個黑人青年的追求把她從深淵中拉了出來。麗茲的二哥班尼生性叛逆,總是與三兩個朋友一起浪跡街頭,雖然自己不是白的,但他有時也厭惡黑人的粗俗,對種族之間的問題,他似乎只是在街邊邊走邊看,超脫,但不可避免的頹廢。

關於導演:約翰·卡索維茨 John Cassavetes
生於美國的紐約,著名的實驗電影導演。他即席而拍的《影子》(1958)為美國地下電影製作人訂定風格而且找到市場。他在電視、廣播電台、戲劇各方面都有豐富的經驗,以《計程車》(1954)一片登上屏幕,並在《A Man is Ten Feet Tall》(1957)、《財色驚魂》(1964)、《十二金剛》(1967) 與《羅絲瑪麗的嬰兒》(1968)都有很具深度的演出,他在一九五九年時曾主演電視影集《Johnny Staccato》,該片不論是演技還是導演都相當成功。《臉面》是他獨立製作的一部片子,1973的《權勢下的女人》一片被提名競選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他妻子也因該片而獲提名競選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最卑賤的人
英文名稱:Der Letzte Mann
其他名稱:最後的大笑
類 型:劇情
上映時間:1924
地 區:德國
語 言:無
視頻色彩:黑白
電影導演:F.W. Murnau F·W·茂瑙
電影演員:Emil Jannings/Maly Delschaft/Max Hiller
片 長:90 mins

影片簡介:
默片經典,不用銀幕解說詞,完全靠鏡頭講故事。本片對人物的自卑心態有極深入的刻畫,當虛假的「社會地位」一旦被收回時,真是生不如死。這個故事在1955年重拍成有聲版。快樂結局純屬畫蛇添足。影片改變自果戈理的小說《外套》,由德國另一電影流派「室內劇電影」大師卡爾·梅育改編,影片描寫一個大旅館里的司閽,雖然已經年老,可是依舊熱愛他自覺體面的開門工作,而這在他居住的貧民區是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可是,年老體弱的他漸漸有些力不從心,偶然開了小差卻被老闆發現,老闆念舊沒有開除他,他被降職去打掃廁所。為了保持自己在鄰居和家人面前的尊嚴,他一直瞞著家人,為了面子甚至偷了司閽的衣服參加。

影片評論:
最卑賤的人》拍攝於1924年,德國的室內劇大師茂瑙是它的掌勺人,本片講述了一位旅館看門人的起伏經歷,旅館看門人這一在窮苦人群中看來已屬顯赫的工作讓他舒心不已,然而有一天終因年老而犯下錯誤,被降職為廁所清潔員,並剝奪了他那一身看門制服,可是他為了保持自己在親友中的虛榮,不惜使出偷竊等手段來維持假象。直到有一天遇到一位瀕死的富翁……本片的情節引人入勝,雖然只是一部默片,但影史學家認為茂瑙在本片中第一次真正地解放了攝影機。

關於導演:
F·W·茂瑙 F.W. Murnau
男, 生於1888年 12月28日 ,德國比勒爾德,逝世於1931年3月11日 (美國加州聖巴巴拉市,車禍) 。
德國導演,早年研究藝術和文學史,1919年開始執導筒。當時的作品大多已經遺失。1922年的《諾斯法拉圖》為他贏得國際聲譽。他的德國作品充滿了悲觀和凄涼。1926年轉往好萊塢。在美國拍攝的《日出》被認為是德國默片的顛峰之作。1931年死於車禍,年僅42年。其作品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代表作還有《浮士德》、《諾斯非拉圖》、《燃燒的大地》、《都市女郎》等,遺作為《禁忌》。

天上人間
英文名: Love will tear us apart
導演: 餘力為 (《小武》,《站台》,《任逍遙》的攝影師)
演員:
梁家輝
王寧
呂麗萍
地區: 香港
語言: 粵語

內容:九七回歸之後,香港出現了一批從大陸內地來討生活的「特區新移民」,他們他們來自不 同的地方,各有著不同的背景:阿英把布滿傷痕的過去埋在家鄉,持短期 照來香港當妓女,對她來說賣淫只是一種迅速撈錢的手段。阿燕曾是舞蹈老師,但在一場車禍中受了傷再也無法跳舞,也失去了她的兒子,來到香港後在酒樓當電梯小姐,不管在工作上或生活中,總是把自己關在密閉幽室里。 阿健是阿燕的同居男友,經營一家色情錄影帶店,人生無大目標,每天只是打混過日,和阿燕維持關系只是尋求生活上的依靠。電梯修理員「排骨仔」沉默內向,生活更是過得枯燥乏味,每天最大的樂趣只是沉迷於電台call-in和色情場所中,藉以宣 工作上的郁悶。 為想忘掉不愉快的過去,這群人懷抱著夢想來到他們心目中的天堂——香港,卻在此遇上種種挫折,成為這個城市被遺棄的一群。繁榮似錦的香港對他們來說,仍然只像夢境一場……

《天上人間》是餘力為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本片曾入圍1999坎城影展的競賽單元。 導演餘力為,自比利時電影學院攝影系畢業後,即回到香港開始執導短片及紀錄片,1996年曾以紀錄片《美麗的魂魄》於國際影展上獲得多項大獎。除導演工作之外,他亦是香港電影新銳攝影師之一,曾與許鞍華、賈樟柯等香港及中國導演合作,作品有《千言萬語》、《小武》等。另外並常與關錦鵬合作廣告片拍攝。

男主角梁家輝(飾 阿健)除了參與演出之外,還是本片的幕後投資者。梁家輝表示,這次會投資《天上人間》純屬機緣巧合,他與導演餘力為透過本片監制關錦鵬而認識,最初導演只是邀他演出,但他看過劇本之後覺得很喜歡,更對此片有信心,於是便索性投資當了出品人。作品產量豐富的梁家輝,戲路寬廣、亦庄亦諧,不管是喜劇片或文藝片,痴心漢或大反派,他都能完全掌握角色性格,更曾與不少國外演員如:珍瑪琪、富田靖子等合作。現在對他而言,希望能多拍一些嚴肅作品,為自己留下代表作。

這部《天上人間》不論幕前幕後都是星光熠熠,除了攝影師出身的導演餘力為之外,還有拿過多項影帝的梁家輝、大陸金雞獎百花獎雙料影後呂麗萍,並有名導關錦鵬出任監制。《天上人間》曾入圍99年坎城影展的競賽單元,首次執導劇情長片就有如此成績,對導演餘力為來說不啻為最大的鼓勵。攝影師出身的他,在影像的掌握上十分純熟,他藉由鏡頭及色彩的轉換,將香港 蘭街低下層人民的生活,用不同以往其他作品的角度呈現,拍出了香港電影中少見的意境。《天上人間》想表達的不只是後九七現象,更著重於片中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系、以及城市的疏離感。

導演簡介-餘力為 1966年出生於香港,1994年畢業於比利時國立電影學院,主修電影攝影系。1996年回港,與賈樟柯合組胡同製作公司,致力發展中港兩地的電影製作,同年獲比利時電影局及香港藝術發展局撥款資助拍攝短片《美麗的魂魄》,並獲香港及海外的電影獎項。1998年得關錦鵬當監制,邀梁家輝任男主角,拍下第一部長片《天上人間》。

白痴
英文名稱:The Idiot
其它名字:Hakuchi
資源類型:DVDRip
類 型:劇情
上映時間:1951年日本
地 區:日本
語 言:日語
片 長:166 mins
電影導演:黑澤明 Akira Kurosawa
電影演員:Setsuko Hara ... Taeko Nasu
Masayuki Mori ... Kinji Kameda
Toshirô Mifune ... Denkichi Akama
Takashi Shimura ... Ono, Ayako's father
Chieko Higashiyama ... Satoko, Ayako's mother
影片簡介:
故事發生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北海道。某個冬夜,在一艘橫渡輕津海峽的船艙內,復員兵龜田與赤間相識,龜田告訴赤間自已是一個白痴,而他的純真朴實令赤間十分驚喜。大野的女兒綾子愛上了龜田,而引來眾人的嘲笑,最後綾子終於與龜田分手。無計可施的龜田來到赤間家,卻發現赤間為了怕失去妙子殺了她,於是兩人在幻覺中同時發瘋。

影片背景: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國19世紀文壇上享有世界聲譽的一位小說家.他的創作具有極其復雜、矛盾的性質。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於醫生家庭,自 幼喜愛文學。遵父願入大學學工程,但畢業後不久即棄工從文。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思潮影響下,他醉心於空想社會主義,參加了彼得堡進步知識分子組織的彼得拉 舍夫斯基小組的革命活動,與涅克拉索夫、別林斯基過往甚密。1846年發表處女作《窮人》,繼承並發展了普希金《驛站長》和果戈里《外套》寫「小人物」的 傳統,對他們在物質、精神上備受欺凌、含垢忍辱的悲慘遭遇表示深切同情。喚醒他們抗議這個不合理的社會制度。《雙重人格》(1846)、《女房東》 (1847)、《白晝》(1848)和《脆弱的心》(1848)等幾個中篇小說使陀思妥耶夫斯基與別林斯基分歧日益加劇,乃至關系破裂。後者認為上述小說 流露出神秘色彩、病態心理以及為瘋狂而寫瘋狂的傾向,「幻想情調」使小說脫離了當時的進步文學。1849~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參加革命活動被沙皇 政府逮捕並流放西伯利亞。十年苦役、長期脫離進步的社會力量,使他思想中沮喪和悲觀成分加強,從早年的空想社會主義滑到「性惡論」,形成了一套以唯心主義 和宗教反對唯物主義和無神論,以溫順妥協反對向專制制度進行革命斗爭的矛盾世界觀。他流放回來後創作重點逐漸轉向心理悲劇。長篇小說《被侮辱與被損害的》 (1861)繼承了「小人物」的主題。《窮人》里偶爾還能發出抗議的善良的人,已成了聽任命運擺布的馴良的人;人道主義為宗教的感傷主義所代替。《死屋手 記》(1861~1862)記載了作者對苦役生活的切身感受,小說描寫了苦役犯的優秀道德品質,控訴了苦役制對犯人肉體的、精神的慘無人道的摧殘,無情揭 露了沙皇俄國的黑暗統治。《罪與罰》(1866)是一部使作者獲得世界聲譽的重要作品。在《群魔》(1871~1872)中已沒有被侮辱與損害者的形象, 而只有對革命者的攻擊了。最後一部作品《卡拉馬佐夫兄弟》(1880)是作者哲學思考的總結。作者以巨大的藝術力量描寫了無恥、卑鄙的卡拉馬佐夫家族的墮 落崩潰。對顛沛流離、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人們表示深厚同情,但也流露出消極的一面,例如認為只有皈依宗教才能保全道德的價值,只有寬恕和仁慈才能拯救人 類社會等說教。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長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內心分裂。他對人類肉體與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寫是其他作家難以企及的。他的小說戲劇性強,情節 發展快,接踵而至的災難性事件往往伴隨著復雜激烈的心理斗爭和痛苦的精神危機,以此揭露資產階級關系的紛繁復雜。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劇性。陀思妥耶夫斯基 的善惡矛盾性格組合、深層心理活動描寫都對後世作家產生深刻影響。

《白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重返文壇後的第三部長篇小說,寫於一八六七年秋至一八六九年一月。它揭露了資本主義殘暴不仁,顯示出作者高度的藝術才華。俄國在廢除 農奴制以後走什麼道路的問題,是六、七十年代社會政治思想斗爭的焦點。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俄國社會思想斗爭中採取了獨特的立場,始終堅持反映現實的著眼點和 獨特的藝術風格。他主要從道德心理的角度觀察和表現資產階級社會關系的發展和舊的社會關系的解體,以及這一歷史過程對城市各個階層居民的生活命運和精神狀 態的影響,從而提出了廢除農奴制以後俄國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根本問題,表現了資本主義發展引起的時代基本特徵。《白痴》體現了作家六、七十年創作總的傾向。 小說涉及到彼得堡各個社會階層,構成了整個社會的橫斷面。小說情節進展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卻得以描繪出就其社會地位、精神狀態和生活命運 來說各不相同的、五光十色的人物畫廊。故事發生的地點基本上局限於彼得堡及其郊區巴甫洛夫斯克,但作家都運用各種手段擴大了描寫范圍,不僅講到莫斯科和外省,而且涉及到法國、瑞士和波蘭,為主人公的活動提供了廣闊的社會背景,概括了全俄國乃至西歐的歷史發展。《白痴》(1868)發展了「被侮辱與被損害 的」主題,女主人公娜斯塔西亞強烈的叛逆性和作為正面人物的梅什金公爵的善良與純潔,使小說透出光明的色調。但一些用以攻擊革命者的「虛無主義者」形象, 削弱了小說的揭露力量。社會犯罪問題在《白痴》中也佔有重要地位。羅果仁刺殺梅什金以及殺死娜斯塔西婭•菲里波芙娜,是小說情節中兩個最富有戲劇性的紐結。作家認為犯罪是俄國社會生活中最有破壞力的傾向的赤裸裸的表露,因此對犯罪活動進行道德心理分析時總是把它與社會日常生活描寫緊密結合起來,在社會日 常生活的土壤中挖掘人物思想感情和心理狀態的根基。小說中一系列細節和場面所以具有巨大的藝術感染力,還因為富於象徵性,對現實進行高度概括。娜斯塔西婭 •菲里波芙娜把十萬盧布扔進壁爐,全體來賓都屏息凝神地望著那熊熊的火焰怎樣吞食這筆巨款,一個個眼睛充滿血絲,心痛欲裂,恨不得一下子把它抓到自己手 中。這個場面象徵著對金錢蔑視和崇拜這兩種勢力的搏鬥,寫得十分精彩,在世界文學中也是少見的篇章。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大部分小說一樣,《白痴》也以悲劇 結局,但是不能因此而認為《白痴》是一部宣揚悲觀厭世的作品。主人公們的悲劇結局反映出作者由於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而產生的痛苦。陀思妥耶夫斯基提出的正面 理想遭到破產,但是對美好理想的熱烈嚮往,則永遠閃耀著人道主義的光輝。

《白痴》是黑澤明最珍愛的電影之一,他為之付出的心血比其他任何一部都多 這部主題黑暗的電影是一次野心勃勃的對人類情感的深層探索。它集合了當時日本最偉大的兩位影星三船敏郎和原節子。白痴或許是黑澤電影中最富思想性的一部了。在拍攝羅生門和生之欲的間隙,他將自己全部的精力傾注於如何忠實准確地捕獲原著的精髓。266分鍾的原始版本只在日本首映時上映過一次,其後黑澤將其剪成差不多隻有一半長度的公映版。令人痛心的是,原始版現已遺失。「在我所有的電影中,這部爭議最多。早在羅生門之前許多年,我就有意將之拍成電影。我從小時候起就喜歡俄國文學,最喜歡的作家就是陀思妥也夫斯基,而且認為他的原著一定能 拍成精彩的電影。直到現在,他仍然是我最鍾愛的作家,也是最能如實反映人的存在的作家。」黑澤明語。

以上7部片子你可以試試看,希望能滿足你的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