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八佰》電影講的故事是什麼
《八佰》電影講的故事是: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杜淳飾)率420餘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
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
電影評價:
塑造立體的人,是《八佰》的立意與野心所在。以往戰爭片的主角,要麼是正面迎敵的戰士,要麼是深入敵營的卧底。而該片卻從一群逃兵的身上展開,《八佰》能在國產戰爭片中越眾而出,恰恰是因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
該片拓寬了我們認識英雄的維度,他們在捨生取義前,也有過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與掙扎。《八佰》的人物塑造採用了群像刻畫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來個,但這也會造成「一開始還想把每個人名記住,但後來就記混了」的情況。
② 八百講得什麼故事
很顯然,電影《八佰》想表達的是:民族大義和人性光彩。電影表現的抗日戰爭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
當時,上海大部分已被日本軍佔領,國軍已撤退,僅留下一個營400多人在四行倉庫抵抗日軍。日軍一個師團有上萬,而且武器精良,士兵戰鬥力強。
賭場伙計阿飛往日流里流氣,此時則像一個俠客,機敏地躲過子彈過了橋。就在他接近倉庫大門時,連中兩槍,身子在血泊中甩出幾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鼓足力氣,把電線輥子扔向受軍......
他們與四行保衛戰犧牲的戰士一起,浴火重生,實現了人性的「涅槃」!電影《八佰》也由此實現了對「弱國悲劇」的超越,具有了民族性和藝術化的品位。
謝謝關注,若您對這一話題感興趣,請分享作者為您奉獻的深度描述。
③ 八佰真實事件結局是什麼
真實的《八佰》,後來的撤退是沒有傷亡的。這些將士根據蔣介石的命令,向英租界撤退,也得到了日軍的許可。
只是日軍在得知四行倉庫不滿800人就造成他們200多人的陣亡,感覺面上無光。日本人的心眼很小,咽不下這口氣,遂無恥要求英方:當謝晉元部撤退到英租界後必須全部繳械,並限制行動自由。否則,這支部隊退到哪裡,日本皇軍將追擊到哪裡。
而且租界當局屈服了,當謝晉元率部隊撤退到英租界之後,槍械被全部解除,同時,他們都被送到了租界西部義大利防區內的膠州路進行隔離。隔離區是租借當局用來收容難民的地方,到處是垃圾堆、污水溝,高高低低,環境非常惡劣。這支被解除武裝的部隊就在這個地方開始了長達4年多的「孤軍營」生活。
(3)八佰電影里為什麼要鎖上自己擴展閱讀
電影《八佰》幕後製作
該片的工作人員用一磚一瓦建起佔地200畝的建築,不僅人工開鑿出一條新的蘇州河,還對兩岸建築進行1:1的實景搭建。
拍攝時把寧波白沙的拆遷地塊定為淞滬會戰場景取景地。為了追求真實,劇組歷時一年半在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蘇州)拍攝基地設計搭建了佔地200畝、擁有68棟建築的實景,深挖200米長的蘇州河,還原出一河兩岸戰火連天的「地獄」與聲色霓虹的「天堂」。
整部電影用了300顆照明彈來重現淞滬會戰戰場上的照明效果,共燒掉300多公斤煙油和近5噸的舊報紙,打造了一個硝煙彌漫、炮火四起的真實戰場。為了呈現出最好的視覺效果,確保畫面真實感的同時凸顯美學價值,攝影指導曹郁在片場架設2000多台燈來配合不同的鏡頭。
④ 看八佰感覺我都沒怎麼看太懂
去電影院刷了一下《八佰》,總的來說,我感覺沒有很多人說得那麼差,但豆瓣評分給到8.3分,肯定還是高了。雖然這個片子的美工,畫面之類技術性的工作都還是不錯的,但電影畢竟是要講故事的,這個故事本身實在是太糟糕了,你就是用再好的技術去塗抹,打扮,他也是打了敗仗,最後的結局也是屈辱。
應該說,這個片子的立意還是不錯的。他想表達的意思首先是包括兩層,第一層是士兵本身的覺醒,很多人也怕死,不想死,只想逃回家,但眼瞅著前面的人都死了,輪到自己了,害怕也沒什麼用了,那就不如自己勇敢的站起來戰斗。這個片子一開頭的一群潰兵,都是想反映這一點。歐豪、姜武、王千源、張譯的角色,都是想反映這一點。歐豪一開始和張譯一起想游泳跑出去,後面看著那麼多人一個一個犧牲了,終於輪到他來用槍頂著張譯,不允許他逃走。這是一個自我覺醒的過程。
第二層意思是民眾的覺醒。一開始河對岸租界里的老百姓雖然是外國人統治下的二等公民,但他們還是覺得自己的生活不錯的,嫌國軍和日軍打仗打擾了自己的生活,都盼望著戰爭早點結束。但隨著戰爭一天一天的進行下來,他們也逐漸從隔岸觀火逐步的參與進來了,願意為對面的戰士們幫點忙,出一份力
從看賭場的小混混一開始堵住通道不讓黃志忠扮演的角色進入租界,到後面自己報名去送電話線,到劉曉慶扮演的角色最後把自己藏的嗎啡拿出去給士兵用,也包括在對岸租界唱戲的戲子們主動演長坂坡,給對岸的戰士們助威。這都是覺醒,都是想表達,這是一場關乎整個民族生死存亡的戰爭,每個人都不可能徹底的置身事外,無論是否願意,最終都會被捲入進去。
甚至包括一些狗血的劇情,並不符合史實,在這個片子里其實也是劇情所需要的,也可以理解。比如槍殺日軍俘虜,來給新兵練膽。其實在淞滬會戰時期,日軍時期很旺盛,國軍沒有抓到過什麼俘虜,四行倉庫更不可能,但在這里插入這個劇情,想表達的意思是,雖然日軍看上去很兇殘,但當你強硬起來,用槍頂住他腦門兒的時候,他也會慫,也會怕死。所以這個劇情雖然狗血,也並沒有那麼突兀。
還有唐藝昕扮演的楊慧敏游泳去送國旗。按照孫元良的回憶中引用的楊慧敏自己的說法,她過去的時候是從橋上爬過去的,日軍開槍阻攔,四行倉庫的國軍士兵也開槍吸引日軍火力,掩護了她。到回去的時候,因為橋上危險,四行倉庫的國軍士兵讓她游泳過去,同樣開槍吸引日軍火力,掩護她回去。而在這個電影中,成了楊慧敏自己游泳過去送國旗,也可以理解,因為這是河對岸租界的小女孩對這些士兵敬禮的先聲,雖然不符合事實,但也是情有可原的。
甚至包括對國民政府的無能和所謂的國際干預靠不住的譴責,也通過黃曉明扮演的張柏亭表現出來了。他說了這場戰斗本身就是表演給國際社會看的,是沒有意義的犧牲,勸謝晉元率部撤離,不要繼續做無謂的犧牲。他也說了,雖然現在這個戰爭看不到任何取勝的希望,但他還是相信,我們這個國家,這個國民,是不會滅亡的,一定會浴火重生。影片最後在四行倉庫的背景下掠過陸家嘴,也是想呼應這段話。
但很遺憾的地方在於,這個片子選擇的這個故事,其實承載不了這些主題,很難完整而且准確的把這些意思表達出來。如果導演選擇的是一個架空的故事,或者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可能會好很多,但他們卻選擇了這個真實事件,而且一開頭就說了,本片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這對這個影片來說,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束縛。道理很簡單,四行倉庫這個事情是一個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而且相關的資料和信息已經比較多了,大家都有所了解。所以就會讓許多本來的片段設計會和導演想表達的意思完全背離。
這個電影里的一些細節和歷史事實不符,比如送電話線這段是想表達的是國難當頭,連黑社會都開始愛國了,但事實上電話線是文強送過去的,也並沒有什麼危險。這些細節如果細究,還有很多,但這些都不去說了。最主要的是這個故事的結局,所有人都很清楚,因為最後確實就是進入了租界。在自己國家的領土上,自己軍隊的安全需要外國人來保護,然後把進入這個租界的過程當作整個影片的高潮來處理,這算勝利,還是屈辱?
進入租界之後的情況,這個影片沒有交代,但因為這個故事流傳較廣,所以就眾所周知了。進入租界算什麼性質呢?淞滬會戰時的三個德械師之一的三十六師時任師長宋希濂回憶說,淞滬會戰中最著名的四個戰斗分別是姚子青營死守寶山縣城,全軍覆沒,謝晉元率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十八軍血戰羅店,三十六師匯山碼頭反擊戰,都是當時名震中外的著名戰斗。
而在這幾個戰斗中,三十六師參加的匯山碼頭戰斗過程中,一部分日軍在被國軍壓迫之下,最後也是經外白渡橋繳械退入了英租界,而宋希濂在這里所用的概念非常明確,是日軍向英軍投降。那麼這意味著什麼呢?在國軍看來,日軍被英軍繳械後進入租界是向英軍投降,難道國軍被繳械後進入英租界,就不是向英軍投降嗎?過橋的過程就是再悲壯,他也是投降,也是為了求生。
更加屈辱的是,在黃曉明扮演的特派員在勸說謝晉元不要戀戰,應該撤退的時候,只說了四行倉庫的戰斗本身就是一場打給國際社會看的,是在用官兵的鮮血和生命演戲。但影片本身卻沒有交代,最後撤退,同樣是在國際社會的干預之下的決定。因為四行倉庫緊鄰租界,所以,雖然八百壯士抱定了必死的決心,但最終仍然是在列強的干預之下被強行要求停止戰斗,退入租界。
在退入租界之後,英軍要求國軍繳械,謝晉元等不同意,發生外交交涉。當時負責與英軍交涉的除了時任上海市長俞鴻鈞,還有時任88師副師長馮聖法,他對英租界的英軍司令斯馬特來明確說,四行倉庫孤軍營退入租界,是各友邦的要求。為什麼呢?因為租界旁邊就是煤氣公司,四行倉庫的國軍願意以死報國,而列強卻擔心日軍久攻不下,使用重武器,會引爆煤氣公司,從而危及租界的安全。敵人打到了自己的國土上,自己要抵抗,還被列強禁止,這是什麼?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大寫的屈辱。
這是什麼意思呢?咱們簡單梳理一下。也就是說,按照委員長的操作,堅守四行倉庫並不完全是為了掩護國軍大部隊撤退和轉移,更是如張柏亭說的,是為了引起列強的關注和干預。列強的干預確實是來了,但列強不是制止日本繼續侵略中國,而是要求中國守軍放下武器,放棄抵抗。並且,他們在承諾為這些國軍提供保護的同時,卻要求這些官兵繳械,向他們繳械。而影片高潮的最後部分,恰恰就是為了進入英租界,放棄抵抗,這是無論如何粉飾,都無法掩蓋的事實。
影片一開頭的旁白是一個老太太以回憶的口吻說,她父親對小時候的她說過,對面的士兵在戰斗,是在保護我們呢。然而從影片一開始,除了四行倉庫的官兵之外,其他的所有人都想進入租界去避難,因為在當時的上海,只有進入租界才能安全,只有洋人才能保護他們,而堅守四行倉庫的官兵不僅不能保護租界的老百姓,反而是在給租界的老百姓增加危險。那麼一個順其自然的問題就是,在中國的土地上存在外國人的租界究竟是不是好事呢?如果是,那又如何突出這個影評想表達的愛國主題呢?
當然,我們也可以強行解釋說,這個開頭的旁白中的「我們」也同樣是一個民眾覺醒的過程,因為租界里的中國人一開始並沒有把自己視為中國人的一部分,因為那時候的中國人是像端午、小湖北那樣沒有見過世面的鄉下人,租界里的中國人不是中國人,他們是上海人,雖然是洋人眼裡的二等公民,但卻比普通的中國人要高級。通過戰爭,終於讓他們也和那些他們原本看不起的鄉下人,一起變成了中國人。
但這個解釋本身確實只能說是強行解釋,很別扭。哪怕是原本在對岸租界的石門庫房子的陽台上居高臨下的看著河對岸國軍正在拚命的妓女,最終也仙女下凡一般來到了蘇州河邊,為對岸的國軍士兵擔心,也還是讓人感覺不那麼順暢,很別扭。因為這里似乎傳達出來的更多的感情是同情,而不是民族感情的自覺。尤其是那些從對岸到租界來的國軍士兵,也只是成了被圈禁起來的戰俘而已。區別無非是在國土淪喪之後給日本當順民,還是在租界給英國人當順民。
實際上,在淞滬會戰結束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日本全面淪陷這段時間里,租界是始終存在的,也就是上海史上的孤島時期。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日軍全面佔領上海,租界終於不再能保護中國人,也不再能為孤軍營提供安全保證,讓八百勇士在毫無抵抗的情況下徹徹底底的成為了日軍的俘虜。與其如此,又何必退入租界,還不如在四行倉庫堅持戰斗到最後一個人光榮。
發布於 2020-08-21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贊同 326
喜歡 51
分享
評論 164
部分性侵類案件中受害人為什麼會被強奸致死?
親身經歷,我曾處理過一起性侵女童的案件,兇手把一個 9 歲的女孩領回家,他沒想到的是,本來要出門的妻子,提前回來了。2012 年夏,清晨 7 點。北京四環某段路被交通隊封了一半,車流停滯,不時有人探出車窗,好奇地將目光越過藍白色警戒線。警戒線的中央,不是被封閉的道路,而是一段綠化帶。幾名穿制服的警察正把臉貼在監控錄像桿上,抄寫治安探頭的編號。剩下的警察弓著背,窩在齊腰深的灌木叢里搜尋,一個塑料袋、一個煙頭、一個避孕套。眾多撿垃圾的警察當中,有個大高個兒,腰彎得特別費勁,那個人就是我。翻找的同時,我叼著煙卷,必須大口吮吸,使煙霧充斥鼻腔,竭力用焦油抵擋另一種氣味——那股死命往我鼻孔里鑽的屍臭屍臭來自一個米黃色的編織袋。有個鑒定中心的小夥子,正戴著厚口罩,大氣不敢喘地搬著這個編織袋。我暗暗慶幸自己運氣還算好的。兩個小時前,村裡清潔隊正在清理綠化帶,有工人發現這個長約 80 公分的編織袋,外面用毯子包裹,並用尼龍繩捆綁。工人想把編織袋裝車扔掉,但在搬運過程中,他發現袋子表面濕滑,再從上到下一摸,他慌了——一條人腿!?那天我同事值班,他在電話里聽到案情,以為八成是個豬腿羊腿。結果他帶我趕到現場,抽了兩下鼻子就開始罵街:「完蛋!又一個大活兒!」人體的屍臭辨識度極高,就像堆積多日的垃圾,而且氣味經久不散。民警到這種高腐現場偵查,回家後老婆一定會翻著白眼,把背心,褲衩,襪子全部扔掉。沾染上人命的味道,根本洗不幹凈。我們一邊工作,一邊打賭。有人說肯定是司機肇事逃逸,把屍體扔在路邊,另一個同事卻指著屍包問,包裹得那麼嚴實,臨時起意哪能准備這么好。沒多久,老法醫沖我們擺擺手,意思是叫我們幫忙抬屍體。我小步跑過去,和其他三人分別拉著編織袋的一角,緩緩往外抬著。抬到一半時,我率先放下袋子。「不能再抬了,再拖下去就散了。」法醫割開編織袋上的麻繩,一點點把袋子里的東西翻出來。很快,一雙分辨不出顏色的小腳丫暴露在空氣中,我們誰都不說話了。那明顯是個孩子的腳。女孩屍體蜷縮,頭部被黑色塑料袋罩住,臉上覆蓋白毛巾,嘴裡塞著兩團紙。上身穿著條紋編織的帶有「卡通狗」圖案的粉色短袖童衣。除此之外,小女孩腹部有條長長的口子,我沒再往細了看。說來也怪,這具屍體輕得出奇,即使對一個小女孩來說。我們幾個抬著擔架上車時,感覺就像抬著一隻貓。女孩的身份很快出來了,她叫小雪,今年 9 歲,父母都是生意人。4 天前,下午 3 點,小雪和媽媽說自己要下樓跳皮筋,從此再無音訊。派出所民警立為疑似被侵害案件開展偵查。我負責到小雪走丟的小區內走訪。有位熱心的大爺告訴我,小雪出事之前,曾和一個男孩在一起玩。男孩叫小華,家住 3 單元。我敲開小華的家門,他的父母都不在,只有奶奶正在給他喂飯。小華今年才 5、6 歲,戴著黑框眼鏡,眼睛直勾勾看著電視。我問小華,那天小雪是不是跟誰走了。他扶了扶眼鏡,鄭重其事地告訴我:「小雪姐姐去找紅毛大狗狗去了。」我問了好幾遍,他一直翻來覆去說這句話。小華的奶奶已經開始怒視我。我沒敢再問下去,畢竟誰也不想自己的孩子摻和到這種事來。我更害怕的是,透露過多案件信息,會引起周圍群眾的恐慌,如果兇手就在附近,就等於在打草驚蛇。回到鑒定中心,一對中年夫婦正好來辨認屍體。男人滿頭白發,四十歲上下,穿著整潔。相比起來,他身旁的女人很狼狽,衣服散亂,眼神迷茫,似乎沒了調焦功能,只能在男人攙扶下慢慢往前挪。法醫面無表情領著他們來到存屍處。此時屍體已經被消毒水洗去血污,露出原貌。小雪半睜眼睛躺在床上,腹部傷口大概有兩拳寬。她渾身大小傷口有十幾處,衣服上卻沒沾染任何血跡。也就是說,兇手在殺死小雪後,試圖分屍失敗,最後又給她穿上了衣服。更進一步的屍檢結果出來了。屍體舌大骨骨折,機械性窒息而死。腹部被開膛,大量臟器缺失,下體腐爛無法檢查,但結合赤裸的情況,有可能為被性侵後殺害。小雪的母親進屋就開始痛哭,看到屍體的一剎那,她瞬間止住哭聲,蹲在地上不停干嘔,拚命拉扯自己的頭發。男人攙扶著她,面無表情。「你們小區有人養了一條紅色的狗嗎?」我問道。男人困惑地看著我,「沒聽說。」我補充道,小雪可能被人騙走了,有小孩說,那人說自己有一條紅色的大狗。「我們家小雪特別乖,不可能跟別人走。」角落裡的女人還是一副愣住的表情,動也不動。男人陷入回憶,說自己的女兒很喜歡狗,衣服上,文具盒上全都是各種狗狗的圖案。說著說著,男人抬起了頭,想抑制留出的眼淚。我靜靜等待男人調整情緒,他禮貌地向我點點頭,把我叫出房間,遞來一根煙。我婉拒了。他開始不停地問,諸如「什麼時候發現的」,「死因是什麼」,「是被害死還是怎麼死的。」我不清楚他問這些是什麼意思,不敢輕易回答。他先看出了我的顧慮。「警官,你不用擔心,我不是想找誰的麻煩。」男人深吸口煙,臉擠成一團,又馬上舒展開,話里帶著哭腔:「我只想知道她走的時候遭不遭罪。」「回頭再說吧。先去看錄像。」我無法正視他的眼睛。在拋屍地點,有兩個治安探頭拍下一些畫面。小女孩失蹤後的第 2 天,深夜 11 時許,一輛無牌照的黑色帕薩特駛過,車上下來個腰背佝僂的中年男人,他把屍袋扔到綠化帶,隨後又回到副駕駛,車輛離開,之後的錄像已經難以追查。治安探頭在夜間看的不是很清楚,只能分析兇手的大概形象。男子右腳似乎有些瘸,穿一件灰色長夾克,50 多歲樣子。我們起初甚至懷疑到了女孩的姥爺身上。因為監控中男子的步態穿著,和姥爺十分相似。結果詢問幾個小時後,發現女孩姥爺有充分的不在場證明,數人可以為他作證。剩下的線索還有一個——那輛帕薩特。一輛黑色的車,右後輪胎輪轂缺失,但是車沒有牌照。調查後,我們發現這輛帕薩特在運送兇手之前,載過不同的乘客。它很可能是輛黑車。那段時間,北京市正專項打擊黑車。這行本身涉嫌非法運營,一旦抓到,扣車罰款。派出所民警叫來 10 多個車輛被城管扣下的黑車司機,把監控錄像里的圖片交給他們辨認。司機們坐在會議室里,你看我,我看你,沒人吭聲。隊長拍出了 1000 塊錢,指明誰找到黑車司機,誰就拿走。大家還是傻愣愣看著他。隊長走出門口,打電話請示了一下,轉身進屋。「誰找到車主,誰就拿車鑰匙到城管領車。」一瞬間,車主們就像股票經紀人一樣,熱火朝天地打起電話。兩個小時過後,等到所有人都散了,有個中年男人走到我們身邊,低聲說:「大哥,我知道是誰的車。」車主叫老劉,42 歲,前年在二手車市場買了輛帕薩特,春節時出過事故,右後輪胎撞上馬路牙子,胎是補上了,但是輪轂部分就沒修。我問中年男人,老劉家裡養沒養狗,他搖搖頭說不知道。下午兩點,我們全警隊十幾個便衣民警,每隔 20 米一個,在老劉經常出沒的地鐵站附近等著。3 小時過後,老劉開著那輛黑色帕薩特,就停在馬路對面。我過去敲了敲副駕駛車門,老劉斜過身子幫我拉車門,就在這時,同事上半身探進駕駛座窗戶,一把拔下車鑰匙。老劉剛要叫罵,就被我們死死按住。「警察!別動!」到了派出所,領導交代,必須問清楚,誰知道這人是不是同案。我們讓老劉坐到鐵椅子上,他立刻就不幹了,「你們要干什麼!」我沖他亮了亮傳喚證,說自己是刑警,今天對他是刑事傳喚。「你這兩天都拉過誰?」因為不清楚他是不是同案,所以我們的話只能點到這種程度。老劉想了半天,開始回憶最近的事,突然反應過來,說那天晚上 11 點多,接到一個熟客電話。他開到朝南小區,接上那人才發現,對方拿著一個裹得很嚴實的大包,說裡面是他們家哈士奇的屍體,准備拉到路邊找地方埋了。老劉還不樂意來著,後來客人說多出錢,他才勉強同意。我們從老劉手機里翻出了對方的電話,存的名字是「朝南小區梁」。該手機號並未實名注冊,通過查詢,有個快遞收件的信息,收件人叫梁漢龍,地址就在朝南小區。我們找出了北京所有叫梁漢龍及同音的人,年齡和其他條件符合的共有 100 多名。內勤女孩把照片鋪在兩張 A4 紙上,偵查員們很快找到了正主。梁漢龍,男,53 歲,本地人。2000 年左右,梁漢龍從國企鋼廠下崗,之後一直無業,干點零碎活,平時在朝南小區外面擺攤。他的老婆是他鋼廠同事的女兒,比梁漢龍大 1 歲,現在是大型超市的采購員。最關鍵的信息是,梁漢龍所住的朝南小區,距離出事女孩的小區僅有兩個街區。隊長制訂了抓捕和取證計劃。5 個偵查員到梁漢龍家門口蹲著掛外線,隨時准備。派出所的民警前往朝南小區門口,調取案發當天晚上的監控錄像,鎖定嫌疑人的軌跡。很快,監控錄像就出結果了。案發當天晚 11 點,梁漢龍半抱半拖著大包裹,鬼鬼祟祟從小區出來。老劉的黑車就在門口等著。起初倆人明顯發生爭執,大約兩分鍾過後,老劉幫著梁漢龍把包裹拖上了車,開走了。看完錄像,時間是凌晨三點,我們一群人坐在會議室。隊長面對滿桌子的煙灰缸和餐盒,他拿起對講機:「動手!」梁漢龍被帶進訊問室的時候,只穿著背心和內褲,外面套著件外套
⑤ 《八佰》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細節
我們來一起看看《八佰》的那些細節。
1.八佰的佰字
《八佰》原名為《八百啟示錄》,也曾叫過《戰爭啟示錄之八百壯士》。原意可能是致敬大導演科波拉執導的反戰經典《現代啟示錄》。
後來改為《八佰》,這個「佰」字其實意味深長,有三個意思:一是指古代軍隊的編制,十人為什,百人為佰;二是古代特指軍隊中百人之長;三才是常用「百」字的大寫。所以用在這里,講的是人的故事,是贊許這「八百」名士兵人人都是百人之長的勇士。
2.電審故字2019年800號
《八佰》的龍標其實也很有意思,恰好是2019年800號,不知道究竟是巧合還是廣電總局給這部電影定製了一個龍標。
3.片頭字幕「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電影的片頭字幕,有一句話:「待我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這句話出自魯迅先生寫於1925年的散文詩《墓碣文》。
文章很短,區區數百字,藉由一個夢境,描寫了墓中人內心的虛無和灰暗,以及無法擺脫這種心境的焦灼與痛楚。
「待我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放在影片里是在說,為追求正義犧牲,哪怕化為塵土,也會面帶微笑。
而革命精神將以塵土的形式繼續傳播下去,影響更多人,就如影片中人物愛國意識的覺醒過程一樣。
4.青幫弟子送電線
電影中,有一群年輕人不畏生死跑過橋去給四行倉庫的守軍送電話線,最後還是靠賭場阿飛刀子才得以成功。
這幫人很可能就是上海青幫,而且如果沒猜錯的話,那位端坐著幾乎沒有露過正臉的很可能是青幫大佬——杜月笙。
上海青幫一直都是國民黨的主要財政來源之一。歷史上的杜月笙也確實為四行倉庫保衛戰出過力,有一種說法稱,他曾在一天之內將20萬光餅秘密送進了四行倉庫。
5. 上海公共租界
因為四行倉庫的位置極為特殊,日軍占據了倉庫的西、北兩面,東、南兩面則是當時的英美公共租界。當時還沒有對英美宣戰的日本,因為擔心殃及租界,在進攻時並沒有使用火力過猛的重武器。
上海租界由來已久,鴉片戰爭失敗之後,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開放了上海作為通商口岸,隨後便劃分了上海租界區。
上海的租界區主要有兩塊,法租界和英美公共租界。在四行倉庫邊上的正是英美公共租界,所以電影中也多次出現英國國旗。
6.租界煤氣罐
電影中不僅提到了四行倉庫的特殊位置,更是著重提到因為煤氣罐的存在,導致日軍不敢使用重炮攻擊。這兩個煤氣罐在歷史上也確有其物,而歷史悠久。
早在1865年,上海成立了「大英自來火房」,後改名「上海英商煤氣公司」,這讓上海成為亞洲第一個使用煤氣的城市。當時的煤氣主要用於煤氣燈上作為照明之用,後來電燈流行之後,才逐漸轉為烹煮取暖之用。
這兩個煤氣罐的存在,為四行倉庫的守軍提供了一個天然的「保護屏障」。在淞滬會戰期間,可能是為了彰顯民心士氣,在老照片中很少出現煤氣罐。但因為煤氣在當時是文明的象徵,這兩個煤氣罐曾被畫入了風景明信片之中。
7.蘇州河岸的廣告牌
四行倉庫保衛戰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被民眾圍觀的戰斗。蘇州河兩岸,僅一河之隔,不過五十來米,一面是炮火連天的殘酷戰場,是地獄,一面卻是燈紅酒綠的英法租界,是天堂。
兩岸對比,更顯殘酷。所以電影中也特意安排了很多兩岸的人互相對望的鏡頭。而從守軍這邊望著對面,更是能夠看到無數廣告牌,足見劇組在布景上的用心之處。
隱約可見的有:SIEMENS,西門子電器;Camel,著名的駱駝牌香煙等等,還有許多虛構出來的酒吧、餐廳廣告牌。
8.電影彩蛋
最特別的是,霓虹燈之中還隱藏了兩部電影。
一部是「42ND STREET」,中文譯名《第42街》,1933年上映的一部美國歌舞片,這還挺符合當時上海租界區的觀影口味的。
另一部是大名鼎鼎的「SPELLBOUND」,希區柯克指導的《愛德華大夫》。這是一部1945年電影,應該是導演或者美術指導比較偏愛,加進去的彩蛋吧。
9.可口可樂廣告牌
說起片中的廣告,最顯眼的當然是四行倉庫西牆上那幅巨型的可口可樂廣告,上面寫著「請飲,可口可樂,屈臣氏汽水」。
這面牆也正是日軍進攻的主要方向,片中的攻城器械、鋼板陣炸牆、迫擊炮重炮攻擊的,陳樹生綁著炸彈跳下樓與日軍同歸於盡的都是這面牆。現實中的這面牆也是四行倉庫展覽館的重中之重,整面牆被完整保留,甚至保留下了彈孔和炮孔。
雖然這看起來這像是電影的浪漫化虛構,但其實這並不是沒有可能的。可口可樂早在1927年就進入中國,並在上海設廠生產,由屈臣氏礦泉水公司負責裝瓶。到了1933年,上海廠已經是可口可樂在美國之外的最大裝瓶廠。
在淞滬會戰的老照片中,確實也能看到日軍在可口可樂廣告牌下設立的陣地。
10.片尾曲《蘇州河》
片尾曲蘇州河改編自《倫敦德里小調》(Londonderry Air),由歌手那英和義大利盲人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唱。
《倫敦德里小調》是一首有著悠久歷史的愛爾蘭民謠,作於1600年間,流傳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它的旋律舒展優美、純朴輕柔。
其最知名的一個填詞版本名為《Danny Boy》(《丹尼男孩》),同樣也是一首關於戰爭、父子訣別的歌曲,和電影中的《蘇州河》有著「同曲同工」之妙。
11.中日軍服和各式武器
《八佰》作為一部戰爭片,在武器、裝備上當然也做得非常細致。
其中日軍穿的昭和五式陸軍制服。該套軍服從30年一直沿用到38年,其標志性的特點就是立領設計,而且軍銜章是在肩部的兩側。
當時進攻四行倉庫的是日軍上海派遣軍第三師團,是日本帝國陸軍中最精銳的部隊,穿著本套軍服是比較合理的。
而中國守軍方面的軍服也同樣合理。八十八師作為中央軍三個教導師之一,是知名的德械師,全副武裝都是德國裝備,其軍服也是淺綠色的德械師軍服。
電影中還出現了捷克式輕機槍、蘇羅通20mm機關炮等等,都非常符合當時的歷史細節。其中守軍還使用過一台百式火焰噴射器,這其實是屬於日軍的裝備,當時的國軍並不具備,可以理解為是繳獲的戰利品。
12.老鼠和白馬
電影的第一個鏡頭就是老鼠,最後一幕是白馬,老鼠和白馬也在片子中間反復出現。對於《八佰》這部「時間就是金錢」、恨不得再壓縮一點時長的電影來說,花費這么多筆墨來展現這兩種動物顯然是有深意的。
理解起來也很簡單。老鼠,本能就是求生,是躲藏。一開始倉庫守軍們沿路收攏上來的「雜牌軍」里,有許多人只想活著不想打仗,這顯然對應的是他們。
他們有的是只會種田的農民,有的是只會打算盤的文職,甚至有的還是十來歲的孩子。戰斗一打響,他們能想到的只有躲藏或逃跑。
至於白馬,它是希望,是未來。純白的馬從始至終都圍繞著小七月和小湖北,代表的應該就是「希望是少年擁有的,未來是屬於少年的」。
13.長坂坡趙子龍,黃忠定軍山,走麥城
電影中不止一次出現過《三國演義》的元素。
上官志標說淞滬會戰國軍潰敗猶如「一路走麥城」,正是關雲長敗走麥城的典故。
而對面戲班子唱的戲是「長坂坡趙子龍,再殺他個七進七出」,李晨飾演的角色山東兵隨身帶著一套趙雲的皮影戲,因為他覺得:「關老爺講的是兄弟情誼,可趙子龍不一樣,他護著國呢。」
在端午死後,山東兵拿起了皮影演起了趙子龍,唱到最後一句時掉下眼淚,唱詞是「漢室中興待後生」,與山東兵平時叫端午「小孩兒」遙相呼應。而小湖北想像中的趙子龍也在端午犧牲之後,變成了端午的樣子。
趙雲這個角色恰好對應著四行倉庫的孤軍,「獨身一人」,面對著千軍萬馬,七進七出,毫無懼色。
最後姜武的角色老鐵上樓頂耍大刀唱的戲文也正是「黃忠定軍山」的橋段。這段戲講的是老將黃忠力斬夏侯淵的故事,正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寫照,也是四行守軍窮途末路之際,依舊有壯志報國之心。
14.湖北保安團
全片開始時有一句台詞:「我們是湖北保安團的臉面」,而且還操著一口湖北方言,畫面中是一支軍隊戴著蓑衣笠帽,在浦東的蘆葦盪中急行軍。顯而易見,這支軍隊是來自湖北的保安團。
淞滬會戰期間,國軍損失了大量原經過德式訓練的士兵,基本上20天左右就要補一次兵。守衛四行倉庫前夕,八十八師剛好進行了第五次補充,來源是湖北保安團,尤其是來自通城保安大隊的士兵。所以,歷史上四行倉庫保衛戰的絕大多數也都是湖北子弟兵。
15.童子軍送旗楊惠敏
電影中,有一位女童子軍向四行倉庫守軍送旗。這位女學生名為楊惠敏,在歷史上也確有其人。
歷史上有一種說法是,她將一面12尺長的中華民國國旗裹在身上所穿著的童軍服底下,冒著戰火危險游過蘇州河。電影中採用的就是這一種說法。
楊惠敏給守軍送旗的事件,大大振奮了守軍士氣與隔岸觀戰的民眾,並獲得當時駐扎在租界內的世界各國媒體之贊揚。
16.日軍凌遲處死俘虜
電影中有一個鏡頭,日軍為了逼迫四行倉庫內的守軍盡快投降,公開凌遲處死了一批俘虜,其中就包括黃志忠飾演的老葫蘆。這在歷史上也是真實發生過的。
在四行倉庫保衛戰中,班長蔣敬帶領戰士九人負責在蒙古路旱橋一帶警戒,惜因未能及時撤出,全數被俘。隨後,他們被押至蘇州河畔,被日軍以刺刀一刀刀刺死。
17. 謝晉元團長的家書
電影中,小湖北擔任謝晉元的勤務兵之後,在會客室中見到一封信,信封上寫著一個名字「張萍舟」。這在歷史上也是真實存在的。這封信是謝晉元寫給連襟兄弟張萍舟的家信。
信中寫道:「泰山鴻毛之訓,早已瞭然於胸,故常處境危難,心神亦覺泰焉。」——足以可見謝晉元的鎮定自若和報國意志。
因為謝晉元率領孤軍死守四行倉庫的英雄事跡,上海市政府將四行倉庫旁的滿洲路改名晉元路,更將與孤軍營一牆之隔的膠州公園更名為晉元公園,建立晉元中學作為紀念。
18. 鷹犬將軍宋希濂
王千源飾演的角色羊拐,雖然也在逃兵組中,但戰鬥起來儼然是個訓練有素的老兵。電影中的他唯一掛念的就是自己的老母親,受傷時解開衣服掉下很多錢,可見他一直都在攢錢想寄給母親。
電影的後段,他才自報家門是三十三師的,原三十六師。朱勝忠說了句「宋長官的兵沒有慫的」,這位宋長官指的是三十六師師長宋希濂。
宋希濂黃埔軍校一期生,驍勇善戰,在淞滬戰役、武漢會戰以及阻止侵緬日軍側擊滇西等戰役中,均給予日軍以沉重打擊,曾獲「青天白日勛章」,美國政府贈予「棕葉自由勛章」,被譽為「黃埔之光,」有「鷹犬將軍」之稱。
19.亞洲首部全程採用IMAX攝影機的影片
《八佰》的幕後也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地方,比如等比復刻的四行倉庫、蘇州河夜景,在布景方面就耗費不少心力。
其中最厲害的還是亞洲首部全程採用IMAX攝影機的影片,在全球范圍內也僅有《復仇者聯盟3》《復仇者聯盟4》兩部先例。
IMAX攝影機以廣闊的動態范圍和極為細膩的鏡頭捕捉見長,對於戰爭場面的臨場感展現、上海十里洋場的表現都發揮了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20. 孤軍的悲慘結局
電影的最後,四行倉庫守軍退入租界,僅留下了一支敢死隊吸引日軍火力。電影並沒有細致描述敢死隊的結局,但是他們的悲壯下場似乎是人人都可以猜到的。這個時候,不再需要大場面,留白反而能讓人悲痛不已。
在真實歷史上,退入租界的孤軍同樣悲慘。一進入租界,他們就立刻被繳械,關進收容所。三百五十八人被禁於膠州路空地,被稱為「孤軍營」。團長謝晉元更是被叛變的士兵刺殺致死。隨後,日軍入侵租界,孤軍成為戰俘,被分送各地集中營,甚至被運往赤道以南的巴布亞紐幾內亞當勞工。
正如《我的堂弟留在了巴布亞紐幾內亞》中所唱的:我的團長倒在租界的操場旁/我的堂弟留在了巴布亞紐幾內亞/他和他的提琴再也沒有回到故鄉。
戰士們埋骨他鄉,而《八佰》把他們的精神帶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