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世紀90年代主旋律電影什麼和娛樂電影三分天下
一、主旋律電影
主旋律是一個來自音樂領域的術語,指的是在一部作品或一個樂章行進中再現或變奏的主要樂句、音型,在整個作品或樂章中居於重要地位。由此可見,「主旋律電影」這一表述就足以表明其在電影中重要地位。
20世紀80年代,國家在政治、經濟層面的調整與變革,推動了社會思潮的深刻變化。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為中國電影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大門,國外的電影作品、創作理念和理論思潮幾乎在同一時間集體湧入國內,深刻影響了人們對電影本性的認知。以武俠片為代表的娛樂電影和以第五代為代表的藝術電影分別占據了當時市場和評論的主流,但無論是娛樂片還是藝術片,對國家主流意識形態都刻意採取疏離甚至是顛覆的姿態。
藝術電影盡管在國際上風光無限,但在思想層面一再挑戰主流的倫理道德和價值導向,借反思人生和揭露人性的主題,「把處於困境中的人或是異化的人作為藝術表現的焦點,在人生態度上追尋價值體系的多重性」。當時的娛樂片更是將「低俗」「迎合觀眾不健康的趣味」作為賣點。早期中國電影中強調意識形態和社會教化功能的傳統遭遇了前所未遇的危機。
為重新確立主流意識形態在電影中的主導地位,廣電部電影局在1987年的全國故事片創作會議上提出 「突出主旋律,堅持多樣化」的口號,被公認為是「主旋律」的首次提出。「主旋律電影」的提出,為矯正20世紀80年代電影行業出現的泛娛樂化風潮,重新確立電影的主流思想引領功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定時期內藉助政策的支持與創作的類型化,主旋律電影猶如「天之驕子」活躍於銀幕,其對主流精神的宣揚與傳播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代表作品:
(1)以重大革命歷史事件為題材的影片《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開天闢地》《開國大典》等。
(2)以革命歷史人物為題材的影片《周恩來》《彭大將軍》《毛澤東和他的兒子》等。
(3)《紅河谷》《橫空出世》《我的 1919》《黃河絕戀》《蔣築英》《炮兵少校》《被告山杠爺》《中國月亮》《軍嫂》《一棵樹》 《離開雷鋒的日子》等。
二、主流電影——主旋律電影的突破
進入90年代,伴隨社會經濟與大眾文化的快速發展,在同商業電影與藝術電影三分天下的進程中,主旋律電影囿於生硬化的說教、模式化的敘事與固定化的視聽語言運用造成其藝術性和觀賞性不強,發展一度陷入困境之中。
於是,業界開始提出「主流電影」(備註:可以理解為狹義上的主旋律電影)的概念以區別於傳統政治宣教意味濃郁的主旋律電影。它一方面延續了傳統主旋律電影宣揚主流文化路線的寶貴品格,另一方面積極適應新時代市場經濟條件與電影產業化改革的發展模式。對傳統主旋律電影採用商業化製作模式即「主旋律電影商業化」成為影視行業應對國內困境的良策。
「主流電影」概念的提出,在多個方面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首先,這樣的概念消解了主旋律電影這一概念所承載的意識形態性,從而可能會提升觀眾購票觀影的慾望。
其次,主流電影概念也是對之前將電影的意識形態性與商業性人為對立開來的觀念進行的修正。當前中國的主流電影不僅應該反映文化和價值導向層面的主流,還應該占據市場中的主流位置。
有學者也指出,「所有的主旋律電影必須是商業的,必須具有商業性 ;而所有的商業電影則必須是主流的,應該表達社會的核心價值」。因此,中國當下語境中的「主流電影」不僅是一個和產業相關聯的概念,也是一個和社會整體文化導向、價值觀念相關聯的概念,能被給予這一名分的電影要符合產業與文化的雙重標准。
代表作品:《雲水謠》《集結號》《風聲》《建國大業》《建黨偉業》等。
三、新主流電影——主流電影突破與創新
新主流電影是主流電影在新時代自我嬗變的一種新形態,是伴隨政治多元化、經濟一體化、文化全球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新主流電影之「新」在於既不同於教化功能過於明顯和外在的主旋律電影,也不同於商業功能至上甚至唯一的主流商業電影。
其核心特點必須是被主流市場所接受、所認可、所歡迎的大眾電影,但同時又鮮明地體現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主流價值觀的電影,就是要通過「好看」的故事、大眾的類型來表現主流觀眾所認同、所接受、所心嚮往之、所同仇敵愾的主旋律。
新主流,要完成主流價值觀與主流市場的統一,是價值觀與商業性的融合。新主流電影,也就是未來中國的主流電影,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載體,也是國家意志與民眾需求的精神匯聚。
代表作品:《中國合夥人》《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戰狼》《戰狼2》《紅海行動》《無問西東》《厲害了,我的國》《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烈火英雄》
2. 電影里程碑
關於電影發展中時代風貌和風格流派的介紹。
電影藝術在一百多年的發展中,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呈現過許多思潮、風格和流派,展示出世界電影發展的某些特點特色。 了解它們,可以充分地把握電影這門藝術的時代精神和藝術魅力,進而獲得精神的啟迪和藝術的感悟。
先鋒派電影是伴隨著19世紀末期以來的,現代主義文藝思潮應運而生的。 作為電影的一種流派和一種運動,先鋒派電影開始於20世紀最初的年代,經歷了十餘年的過程,到20年代中期達到了全面發展的鼎盛階段。 它最早盛行於法國,後來影響到德國,之後又波及到歐洲和前蘇聯。 先鋒派電影運動是世界電影史的第一次電影運動。
先鋒派電影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創作流派,它包括了 「 純電影 」、 「 達達主義電影 」 、 「 超現實主義電影 」 、 「 表現主義電影 」 等相互關聯有相互區別的創作流派。
先鋒派電影的重要特點首先是反傳統敘事結構而強調純視覺性,其次是形式方面的追求。 作為一種影片樣式,也有人稱為純電影、抽象電影或整體電影。
先鋒派電影主張絕對的自由想像,極端的純粹情緒,排斥任何真實和理性含義,所以有人認為他們是 「 三無主義 」 , 即無理性、無情節、無人物性格。 他們反對電影敘事,主張 「 非情節化 」 、 「 非戲劇化 」 的 「 純電影 」 。
先鋒派電影在電影美學史上和電影藝術理論的,發展中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它對電影藝術的審美潛能,尤其是電影的審美形式感的實驗和探索,極大地拓展了電影的思維並豐富了電影的銀幕造型語言。
詩電影,電影創作中引進了對抒情詩本質特性理解,是一種以否定情節、探索隱喻和抒情功能為主旨的電影創作主張。
詩電影興起於20世紀20年代,發源於法國。 早期法國先鋒派電影的一些理論家和創作家就認為,電影應當像抒情詩那樣達到 「 聯想的最大自由 」, 「 電影最完善的體現 ,是電影詩 」 。
詩電影通過運用聲光色等造型、敘事結構、人物表演等藝術手段,使影片充滿詩情、詩意、詩的節奏與韻律。
作為樣式形態的詩電影,後來在各國的電影創作界都有較大的發展。
新現實主義電影誕生於義大利。 從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時興起,到1951年以後逐漸衰落。 雖持續時間不長,但影響深遠。
新現實主義主張把攝影機對准下層貧苦勞動人民,口號是 「 把攝影機架到大街上 」、 「 還我普通人 」,這就在影片製作的根本是沖破了傳統模式,對電影藝術再現物質世界、顯示空間現實的審美潛能作了新的重大挖掘。
新現實主義電影對於電影發展的突出意義: 一是凸顯了電影的記錄性。二是開創性地倡導了實景拍攝,這就使電影擺脫了長期形成的陳舊傳統程序的束縛,也使電影在走向民眾生活的過程中擴大了視野和空間表現力,對於後來的電影創作有著很大的啟發。
新浪潮電影是繼歐洲先鋒主義、義大利新現實主義以後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響的電影運動。 20世紀 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早期,一大批年輕的電影創作者以嶄新的精神面貌,拍攝了屬於自己的第一部影片,令人刮目相看,彷彿是一股浪潮一樣,為法國電影和世界電影帶來了新氣象,被稱為 「 新浪潮 」 。
新浪潮運動的流派,作家作品我們通常意義上劃分為三個部分。
1 " 巴贊" (電影評論家)《電影手冊》
新浪潮電影第一,對新現實主義紀實美學的成就給予高度評價。
第二,提出電影應該表現人的內心生活。(包括離奇,幻想)(與好萊塢電影是用來講故事的有本質的區別)
主張:提出「作者電影」的口號,即「拍電影,重要的不是製作,而是成為電影的製作者」。
特徵: 電影採用低成本製作:啟用非職業演員;不用攝影棚而用實景拍攝;不追求場面刺激和戲劇化沖突。影片在表現方法上,廣泛使用能夠表達人的主觀感受和精神狀態的長鏡頭、移動攝影、畫外音、內心獨白、自然音響,甚至使用違反常規的晃動鏡頭,打破時空統一性的「跳接」、「跳剪」等。還採用一些以人物為對象的使用輕便攝像機完成的跟拍,搶拍以及長焦、變焦、定格、延續、同期錄音等「紀實」手法,將「主觀寫實」與「客觀寫實」相結合。電影帶有強烈個人傳記色彩。
創作特徵:作品大多把人的內心現實與外部現實結合,表現人的內心與現實的差距和矛盾。
在剪輯上採用跳剪,循環剪輯等手法,破壞影片的時空;重視自然音效、台詞和音樂;採用舞台職業演員;攝影講究構圖與布光。電影帶有強烈文學、戲劇色彩。
「 新浪潮 」 是世界電影史上一次電影革新運動。 「 新浪潮 」 主張用藝術趣味代替商業趣味,是西方現代派藝術在電影領域的反映。 「 新浪潮 」 電影刻意描繪現代都市中人的處境、心理、愛情和性關系,與傳統影片不同之處是充滿了濃郁的主觀性和抒情性。
1958年是「新浪潮」的誕生年,有兩部處女作問世:特呂弗的《淘氣鬼》與夏布羅爾的《漂亮的塞爾其》;1959年是「新浪潮」的幸福年:特呂弗憑《四百下》在當年獲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新浪潮」電影以表現個性為主。特呂弗的《四百下》(1959)是較早出現的代表作。他用現代主義手法敘述了他童年時代的悲慘遭遇。他信奉所謂「非連續性哲學」,認為生活是散漫而沒有連續性的事件的組合,在電影創作上否定傳統的完整情節結構,以瑣碎的生活情節代替戲劇性情節。戈達爾是以蔑視傳統電影技法聞名的「破壞美學」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在破壞傳統結構方面比特呂弗走得更遠,著名的《精疲力盡》(1959)就是其創作風格的最好體現。
「新浪潮」不僅促進了法國電影表現手法的多樣化,也引發了現代主義電影思潮在歐美各國的第二次興起。像瑞典導演英格瑪·伯格曼,義大利電影大師安東尼奧尼、費里尼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大部分影史家都以1964年作為法國新浪潮的終結, 新浪潮電影運動為法國乃至世界留下了寶貴的電影文化遺產,在電影風格和電影表現內容、表現方法奠定了現代電影的基礎,被認為是傳統電影與現代電影的分水嶺。
蘇聯電影的藝術成就在於,它能讓人忘記冷戰,忘記意識形態的不同。在同等條件下,他們極難得到理解與尊重,卻依然運用高超的電影理念戰勝了一切偏見。在冷戰時期,蘇聯電影甚至獲得了世界上所有重要的電影獎項,包括兩次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戰爭與和平,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及多次提名,可以說是榮耀長存。 前蘇聯是世界電影強國之一。 從早期的無聲電影到後來的有聲電影 ,蘇聯電影都以其豐富的藝術內涵在世界電影之林佔有重要地位。
蘇聯電影故事性強,藝術內涵豐富,題材多樣化,多次獲得世界上重要的電影獎項。
十月革命後,蘇聯電影開始迅速發展。特別是20世紀50 年代以後,蘇聯電影開始在作品中探討普通人的命運, 「 非英雄化 」、 「 非清潔化 」 、 「 生活流 」 等傾向在一些影片中多有反映。 以前在作品中迴避的人性問題得以突破。
「 好萊塢 」 一詞往往直接用來指美國的電影工業,甚至成為美國電影的代名詞。
電影在美國是一種工業化商業,是娛樂的手段,電影的藝術價值往往依附於商業價值。 「 好萊塢 」 電影就是典型的代表。
好萊塢大片所製造的一個又一個美國神話,往往也稱為美國文化和美國價值觀的一種重要輸出方式。
20世紀初,好萊塢只是洛杉磯郊外的一個小村莊,由景色宜人的拍攝外景地逐漸發展為眾多電影公司聚集的龐大的電影城,30年代進入黃金時期。
好萊塢開創並製作了大量類型電影,如喜劇片、西部片、強盜片、歌舞片等。 無論是在戰爭時期,還是經濟大蕭條時期,好萊塢一直為人們勾勒著—電影,這個神話般的、理想的、具有真實表象的幻覺世界。
電影製作在好萊塢成為名副其實的工業流水線。
以娛樂性、商業性為標志的好萊塢電影每年保持著高產出率、高上座率以及廣闊的海外市場,大導演、大明星層出不窮,大片出口、票房穩定,是世界電影業占據重要位置。
3. 世界電影的發展階段及代表作
1、開端,1888年10月14日,路易斯·普林斯使用改進版的單鏡頭攝影機(即MkII)拍攝了電影《朗德海花園場景》。是IMDb認證的人類歷史上第一部電影。該片記錄了一群人在花園里做著一些滑稽的動作。
2、電影初期成長為藝術,1896-1912年,代表作——《火車到站》、《膝行的人》到《水龍出動》、《水龍救火》、《撲滅大火》、《拯救遭難者》等影片,盧米埃爾創造了最早的新聞片、旅遊片、紀錄片、喜劇片等影片樣式。
3、電影藝術初期,格里菲斯在1915年以藝術家的勇氣拍攝出了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無聲片《一個國家的誕生》,在1916年又拍攝了《黨同伐異》。這兩部被譽為電影藝術的典基之作,是電影史上的里程碑。
4、電影藝術重要發展期,1946-1959,蘇聯的一些電影工作者拍攝出了一批有感情沖擊力的戰爭片和有一定形象感染力的人物傳記片。如《青年近衛軍》、《攻克柏林》、《易北河會師》等。
5、電影多樣化,1960年,以非理性為基本特徵,是對戲劇化電影更大的一次沖擊。這次電影運動以夏布羅導演的《漂亮的塞爾傑》和《表兄弟》公映起始,特呂弗《四百下》,阿侖雷乃《廣島之戀》在戛納電影節引起轟動為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