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院線電影資源構成與製作流程
首先我們來說電影相關的企業單位:
1,出品人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
出品人一般是主要出資方的法定代表人或對影片銷售有幫助的影視界大腕人物。出品人是整個影片的靈魂人物,決定影片的風格、種類及市場走向。
2,電影的製片方:影片的投資人或能夠拉來贊助的人。
影片的商業屬性,決定了製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權決定拍攝影片的一切事務,包括投拍什麼樣的劇本,聘請導演、攝影師、演員和派出影片監制代表它管理攝制資金,審核拍攝經費並控制拍片的全過程。影片完成後,製片人還要進行影片的洗印,向市場進行宣傳和推銷。 製片人一般指電影公司的老闆或資方代理人。直接對出品方負責。
3,發行人,電影拍攝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到影院去放映,發行方負責影片的宣傳、排檔期、購買廣告、跟院線簽約等,最後影片賣出票房,會分4%-6%的票房收益給發行方作為代理費用。
4,院線,是一個管理公司,旗下有很多加盟的電影城,院線將影片和宣傳品發放到各個影院,負責電影的排片指導和影院的廣告位銷售等。他們的收入是按全年票房的2%-5%。影片放映完了,除了交稅費,60%的票房作為影院的收入,剩餘部分作為出品方和投資人的回報。
出品方的前期市場調查後決定投資拍攝,則影片進行入劇本籌備,選導演、演員等過程過程。
第一個階段:將劇本拿到國家電影局備案申請拍攝許可證
在製片團隊拿到一個好劇本,在拍攝前,影視團隊的負責人都要去拿著劇本項目,去當地的廣電局進行備案申請拍攝許可證。
第二個階段:進入籌備階段
有完整的劇本需要一個優秀的導演,導演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導演能夠決定最終影片呈現給眾人的觀感。
一部電影中有導演和副導演,導演負責攝影、服裝、化妝等等,副導演主要進行演員的招募。
籌備完畢後,取景拍攝,將所有鏡頭拍攝完畢後進入殺青。下一步就進行影視後期製作了。
在影片製作成片後用備案許可申請上映許可證,上映許可證申請需要時間長,一般是一個月左右。在上映許可證之後即可進行發行宣傳。
在影片製作完成後製片方會尋找發行方對影片進行發行。發行方會跟製片方進行分賬談判,談判達成協議後對影片進行宣傳。
獲得上映許可證後,做拷貝、申請密鑰、排檔期、把拷貝寄發影院、做宣傳、購買廣告、談判分帳比例、跟院線簽合同(雖然這一部分很多是中數代簽),發行方開始尋找渠道(廣告平台)對該影片進行宣傳,發行方會根據發行的預算,在各大平台上進行宣傳。還有體力活,放幾十號人去全國各地的影城做活動、做宣傳、定影城的廣告位、盯排場、做監票等等,發行方就做這些工作,賺票房分賬的錢,最後片子賣完了,投資方應得部分裡面,分一部分給發行方作為代理費。
到達公映日期後,影院排期售票
中國電影票房2019年總票房已經達到6百多億了,大家一定很好奇這么大一筆錢到底怎麼分呢?下面我們就來講講,一部影片的票房是如何分賬的。
文章開頭我們已經說過參與票房分成的有出品方,製片方,發行方,院線。但是他們還不能直接從總票房裡直接分,因為總票房要交3.3%的特別營業稅還要扣除5%的電影事業專項基金。所以剩餘的91.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1、可分賬票房中,電影院及院線提留57%,中影數字提留1-3%的發行代理費。剩餘的40-42%歸於電影製片方和發行方(大部分情況為40%)。
2、影片的發行方會收取歸屬製片發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為發行代理費用。即為可分賬票房的2-6%作為發行代理費。
3、很多情況下,發行方預付影片的宣傳發行費用,這時發行方會收取12-20%的代理發行費。如果發行方承諾發行保底、買斷發行、預付製作費用等方式,將收取更高的發行代理費用。
4、部分影片同檔期處於競爭劣勢,出於增加影片排映場次的目的,給影院及院線承諾票房返點。返點一般佔到可分賬票房的3-5%。製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為:1*(1-0.033-0.05)*40%*(1-0.1)=0.33為一般情況下的製片方分賬。
5、以上情況為例,一部最終票房1億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為3300萬左右。成本6000萬人民幣,目標票房2億以上,在中國做電影宣發合理的宣發成本是目標票房的10%上下。也就是再拿出2000萬左右作為宣發費用。總成本是8000萬人民幣,不考慮其它回收渠道的話,按上面的演算法,確實要2.4億才能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