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母親尋找兒子的電影
蘇菲的選擇《蘇菲的選擇》美國大學生的必讀書目,西方小說史上的里程碑作品,二十世紀百部最佳英語小說之一。獲1980年美國國家圖書獎。位列美國蘭登書屋「20世紀100部經典英語小說」名單。內容編輯本段蘇菲是一個擁有痛苦過去的波蘭女子。在納粹集中營里,她選擇蘇菲的選擇了讓兒子活下來,而把女兒推向了焚屍爐;她像一隻搖尾乞憐的小狗,賣命地為納粹列印屠殺猶太人的報告;她忍受著德國醫生、看守、甚至女管家的調戲、強暴、變態的凌辱;她違心地用自己的色相去誘惑納粹司令官。恐怖、恥辱、罪惡和絕望的陰影籠罩著一顆碎裂的心靈。戰後,她在美國與猶太人內森相愛。他們瘋狂地做愛,就像發狂的野獸在撕咬、搏鬥,彷彿在釋放最後的生命之火。多疑、狂躁的內森經常辱罵、毆打蘇菲;蘇菲懷著對猶太人負罪的心情,默默地承受著情人的暴虐,以解脫沉重的精神負擔。每每如此,他們的精神和肉體,痛苦和快感,才交織著達到高潮。深愛她的作家丁哥帶她離開了內森。但她卻在一次狂熱的做愛之後,選擇了回到精神已經失常的內森的身邊,重登那交織著痛苦與歡樂的眠床,擁抱著走向死亡……讀後這部小說讓我們在跌宕起伏的故事背後領悟到人性的復雜與尊嚴,讓我們感受到人生的苦難與哀傷。「蘇菲的選擇」不僅是人們在極端境遇的生死抉擇的寫照,也是組成我們今天日常生活的無數選擇的鏡子。「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蘇菲以她短暫又苦難的的一生像哈姆雷特王子一樣提出了這個永恆問題,讓我們讀者始終心神不寧,只要,我們拿起這部厚厚的小說。本書的敘述者斯丁戈,一個不諳世事的南方年輕人,把我們帶回到了1947年布魯克林一棟公寓里.在這里,他遇見了內森,一個具有超凡魅力的猶太知識分子,以及蘇菲,一個美麗非凡,脆弱的波蘭天主教徒.斯汀戈目睹了他們之間的那種愛得死去活來、能彼此摧毀對方的奇妙關系。最後,他終於走到蘇菲的心靈深處,看到了過去的黑暗經歷:對波蘭戰前的回憶,集中營以及她可怕的秘密——她的選擇。
2. 【合集】納粹的電影,【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資源鏈接:https://pan..com/s/1GjY9FjzNIcaA_j2lyKxuGA?pwd=x5y9
青年海德里希(傑森·克拉克飾)在舞會上對女子麗娜(裴淳華飾)一見鍾情,並對麗娜的納粹思想深表贊同。二人婚後,海德里希通過麗娜的幫助成為納粹黨衛軍的一員,開始大肆虐殺猶太人,種種暴行讓他成為了「類人猿」行動的清除目標。負責執行刺殺任務的揚·庫比斯(傑克·奧康奈爾飾)和約瑟夫·加比希克(傑克·萊諾飾)孤身潛入布拉格,在捷克反抗組織的掩護下著手准備,揚還與少女安娜(米婭·華希科沃斯卡飾)產生了一段凄美的愛情,但殘酷的現實卻提醒著每一個人時不我待。
3. 跪求20部納粹集中營電影,【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20部納粹集中營電影,在線觀看免費資源
劇名:大逃亡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yx5942QYnIenTfbpV192OQ 提取碼:fq5r
劇名:集中營里的攝影師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SaW4JY8njz4jlW4wCD7OLg 提取碼:adc4
劇名:超人集中營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OQrj7LWp_I5LopqAzuTZOQ 提取碼:db1c
劇名:上饒集中營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4xLITnUMbSVMoyF-ckdzjA 提取碼:tyhx
劇名:勝利大逃亡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OfOjxMr7_RhauYz67z5SRg 提取碼:8n4i
劇名:特蘭濟特集中營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HNHDIGXHk-8EFVndCbH_7Q 提取碼:prc4
劇名:大偷襲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fn5YYl1vsxqeAsOoZAwQ9A 提取碼:p6ch
劇名:裸露在狼群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PN_bdvkz30HdPquY4scc7Q 提取碼:3422
劇名:蘇菲的抉擇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oYZC1n-IKik5hdqKh6hvxg 提取碼:7vpn
4. 《蘇菲的抉擇》到底講的是什麼
很多人看完之後有點摸不清頭腦,慚愧地講,我也頗感迷茫。網路了一下發現劇情介紹可以說是敷衍了事,根本無法切中要點,遂引一段自己覺得還符合的分析上來。(下以莫妮卡和蘇菲代稱片中兩主角)
確實是有一個人死了,到底是誰,不難判斷。是莫妮卡沒死,蘇菲死了,這是很重要的看懂情節的前提。所以說看清楚那隻流血的手是誰的,和結尾的那個字幕翻譯正確是相當重要的。但你可能會問,開頭出現蘇菲是怎麼回事?這是因為小莫妮卡一直接受不了小蘇菲死了的事實,或者說很希望很希望蘇菲還活著,於是這些年來一直都把自己當作是蘇菲,注意,不是把自己想像成蘇菲,而是認為自己就是蘇菲。長大了之後,她也有了一個丈夫,有了兩個孩子,有了一個母親,還有了一份作家的工作。但這一切都因為工作上面的不順心而改變。
精神上的壓抑,漸漸地觸動了她在記憶深處的那根脆弱的神經。她開始發現,照片上的她好像是另一個面孔,而總是有個小女孩出現在她的視線中,甚至做惡夢。在這樣混亂的精神狀態下,脾氣自然不好,家庭生活就出現了問題,丈夫提出分居。她到母親那裡去,母親卻不在家,到賭場找到,又忙於打牌,對她不睬不理。就這樣,精神越來越緊張,越來越緊張,到了極度緊張極度脆弱的時候,她越能通感到那個埋藏已久的真正的自己,所以她感覺自孫桐敬己的臉在變化,在變化,直到她打開鏡子照,發現自己完全變成了另一副女人的面孔。
在這個過程中,有三個人物需要解釋一下。第一個是她的丈夫。我開始也沒看明白為什麼看著看著她的丈夫變成另外一個男人了。後來才知道原來開頭出現的輪旦那個男人也是莫妮卡如同把蘇菲當作自己一樣「當作」的。那個男人其實是莫妮卡的親生哥哥。那個在她童年時代印象最深的面孔,也就一直跟著她到她的生活中來,被她當作她的丈夫。實際上她丈夫跟她一樣是另外一個面孔,也就是後來開車送她到娘家的那個面孔。而她的母親,開頭出現的那個也是她童年時代的母親的面孔,也只是她印象中的,事實上跟她生活在一起的是那個白頭發的——她的養母。那個恍然出現在她的視線中的小女孩,是她童年時候的自己,也是印象,並不真實存在,象徵著她的記憶。這就是後來她為什麼跟著小女孩的原因,實際上是跟著自己的記憶。先前夜裡做惡夢,拉著她團團轉的小女孩,也是她的記憶牽扯著她團團轉。
在養母家,她發現了一張小時候的照片。上面有她親生的母親,於是才有了後面她去老家找她的情節。為什麼養母把門反鎖了不讓她走,其實怕她見到生母之後不回來了,畢竟養母對她有很深的感情。
終於,她找到了照片中的那個地方,但是生母已經假裝不認她了。而那個被她「當作」丈夫的面孔的男人,後來去旅館找她,她還把他當作她丈夫,但男人只是覺得她長得像自己童年夭折的妹妹。
小女孩又出現了,代表著她離記憶更近了。於是她跟著小女孩,事實是跟著記憶,一步一步地走進了童年的家。回到了當時,回到了車禍現場。她,她的養母在車禍中倖存下來,唯獨小蘇菲和養父死了。小蘇菲是小莫妮卡深愛的姐妹,車禍的時候她們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車禍讓小莫妮卡的心靈受到了莫大的刺激,她接受不了則慎所發生的一切,就在靈魂之中一直把自己當作蘇菲,把童年時代身邊的人當作後來身邊的人,活到現在。
小莫妮卡在火車上換完衣服之後就變成蘇菲了,實際上這個過程象徵著她經歷了這次追溯自己身世的旅程後,徹底地認清了自己也認清了蘇菲,她看著鏡子中的蘇菲的樣子,象徵她將妹妹蘇菲的人格已經從自己身上完全剝離開來。
當她回到家裡的時候,推開門,看見丈夫兒女,兒女叫了聲「媽媽」,所有的一切,在這一刻真實了起來,她已經擺脫了心中的夢魘,找回了自己。最後,莫妮卡回望了一下蘇菲,也算是告別了那個存在於她靈魂之中的蘇菲,從此蘇菲不在她的靈魂中,而在她的心裡,她不再把自己當作蘇菲,而是保存著對蘇菲的記憶……
雖然我也用「靈魂」這個詞來作了解釋,但此靈魂絕非彼靈魂,可作為「深度的心靈」來解釋。所以,這絕對不是一部鬼片,也沒有任何的鬼出現。所有的一切,都是存在於主角的心理。
總的來說,這部片子還是相當有看點。比如鏡子中的自己還是作為意識而存在的,而照片中的自己卻是作為事實而存在的,這都是導演費心所表現的細節。
補充1:
「雖然我也用『靈魂』這個詞來作了解釋,但此靈魂絕非彼靈魂,可作為『深度的心靈』來解釋。」莫妮卡的心路歷程更像是雙重人格,一種心理障礙,屬於精神疾病,似乎並不涉及「靈魂」的范疇。
補充2:
在這里對莫妮卡的身世和人物關系做一下解析,可能有助於對電影的理解。
電影開頭,蘇菲在和主編爭論時提到她8歲之前的記憶是一片空白,可以推斷這就是莫妮卡被收養或發生車禍時的年紀,從那時起她開始出現了雙重人格,忘掉了以前的記憶。根據膠片里的翻譯,餐館里的年輕男人和金發婦人爭吵時說過莫妮卡是自己的親妹妹,但父母告訴她莫妮卡早就死了,由此可以確定這個男人的身份。再根據幾個人在餐館里的表現,可以推測家庭結構是這樣,父親是餐館老闆,母親是金發婦人,年輕男子是哥哥,莫妮卡是妹妹。從餐館的老闆對莫妮卡始終警惕而充滿敵意的眼神,可以看出他對莫妮卡的恨,既然莫妮科和哥哥是親兄妹,為什麼餐館老闆能容納哥哥卻不能容納小莫妮卡,反而逼生母把她送給別人收養?有一個細節給了答案,在生母的梳妝台前,那個金發婦人輕撫著莫妮卡的臉說她長得像極了她的父親,這里所說的父親顯然不是那個餐館老闆,也就是說莫妮卡不是他親生的,這樣他對莫妮卡的敵意就講得通了。再聯繫到回憶里的畫面:8歲左右的時候莫妮卡走出故居,養父母一家開車在外面等她,基本可以得出這樣的判斷,就是8歲的時候餐館老闆發現莫妮卡不是自己的親生女兒無法在容納她,母親迫於無奈最終把她送給別人收養。
小莫妮卡和養父母一家感情應該很好,在莫妮卡的回憶里有和蘇菲玩耍的畫面,蘇菲和養母(那個白發婦人)充滿愛意的眼神,包括車禍後莫妮卡和養母兩人在床上的對話都可以證明。車禍發生時車里的小男孩更有可能是新家庭里的弟弟而非莫妮卡哥哥(就是餐館那個年輕男子和第一個丈夫的模樣)的幻象,因為車廂里小男孩的頭平躺在莫妮卡腿上,這更像是弟弟對姐姐的一種依賴,車禍發生後的瞬間有一個畫面,莫妮卡的左手從男孩的腿上滑落,看來男孩應該是真實的而不是幻象。而蘇菲原本將莫妮卡的手攥在自己手裡,車禍後包在外面的那隻手無力的松開了,顯然說明蘇菲死了。總之,在車禍後,養父母一家只剩下了莫妮卡和養母,莫妮卡把自己藏在了蘇菲的假面具下生活,養母開始借賭博的刺激麻痹自己,兩人都在逃避現實,不過養母對莫妮卡還是視如己出地愛著她。
很多人說電影看起來很亂,之所以混亂,是導演為了放大莫妮卡對幻覺和真實混淆的內心感受,把人心理的微妙變化直接用人物的形體表現出來的結果。換句話說,雖然觀影者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在旁觀,但實際看到的影像都是作為主人公「第一視角」才能看到的畫面和感覺到的情緒。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莫妮卡的「半張臉」,左半臉是蘇菲的,右半臉是莫妮卡,這都是主人公自己的幻覺然而看起來卻有著怪誕的真實感。什麼是幻覺?什麼是真實?可能這也是導演想達到的效果,
5. 一個女會拉小提琴.帶2個孩子.丈夫是海軍離婚了.請問這是哪部電影
【原 片 名】Music of the Heart
【外文別名】50 Violins (USA)
Fiddlefest (USA)
【中 文 名】弦動我心/心靈音樂
【出品公司】米拉麥克斯製片公司(Miramax, USA)
【出品年代】1999
【上映日期】1999年10月29日 (美國)
【影片級別】PG 級(簡短的語言和感官)
【IMDB鏈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166943/
【IMDB評分】6.4/10 (3,101 votes)
【國 家】美國
【類 別】傳記/劇情/音樂
【導 演】威斯-克雷文(Wes Craven)
【主 演】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 Streep)
安吉拉-貝塞特(Angela Bassett)
葛洛麗婭-伊斯特芬(Gloria Estefan)
【文件格式】XviD + AC3
【文件大小】2CD 49x15MB + 49x15MB
【視頻尺寸】608 X 320
【影片長度】107 Mins
【對白語言】英語原聲
【字幕語言】英文/韓文/日文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有關女性自我實現的故事。面對丈夫的背叛,羅伯塔(梅麗爾-斯特里普飾)的世界轟然坍塌了。多年來,她隨著在海軍服役的丈夫四處奔波,已毫無個人事業可言。現在這一切都幻滅了,她必須重新自食其力,同時還得撫育兩個幼子。背井離鄉的羅伯塔來到全國最亂的紐約東哈林區。除了資質、韌性和往日攢下的50把小提琴外,她已一無所有,教孩子們拉琴成了她謀生的惟一選擇,但來自各方的懷疑讓她苦惱。重壓當頭,羅伯塔的激情感染了學生,混亂不堪的街區里傳來了美妙的音樂,人們駐足凝聽。羅伯塔成功了。然而好景不長,音樂教室維持了10年後,校方突然決定撤資,羅伯塔面臨事業擱淺的危機……
《心靈之曲》告訴那些對夢想望而卻步的人們:不管生於何門,阻撓幾多,只要堅持下去,並篤信自己,那麼一切不可能都會變得水到渠成。片中的羅伯塔遇到來自家庭和事業的重重阻力,但她堅守做人原則,在逆境中決不輕易言敗,最終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她點化了出身卑微的孩子們的音樂稟賦,而孩子們的靈氣則讓死氣沉沉的教育體制嘗到了僵化的苦頭。
恐怖片出身的導演
此片原名《50把小提琴》,以1995年獲奧斯卡提名的紀錄片《小小奇跡》(Small Wonders)為藍本,故事的原型為紐約東哈林區的小提琴教師羅伯塔-加斯帕里-切瓦拉斯。由以《猛鬼街》、《奪命狂呼》等賣座恐怖片聞名的威斯-克雷文擔任導演起初著實令人大跌眼鏡。其實,克雷文是一位果敢、幽默和有創新意識的電影人,他1984年自編自導的《猛鬼街》賦予青春恐怖片全新的涵義,而《奪命狂呼》I、II集均取得了超過一億美元的本土票房。在拍完《奪命狂呼II》後,克雷文感到自己在恐怖片風格上似已走到極限,因而一直希望借一部正劇轉型。當過老師的他十分欣賞紀錄片《小小奇跡》,於是產生了將其改變為劇情電影的沖動。事實證明,克雷文的嘗試是成功的,其駕馭正劇的才能令人刮目相看。
將真實故事搬上銀幕頗費了一番周折。首先它遭到了故事原型加斯帕里本人的反對,因為原來的紀錄片已很好地交待了一切,況且她也不願向好萊塢出賣自己,更別提對恐怖片出身的導演了。就在她心懷芥蒂、舉棋不定時,紳士風度的克雷文拜會了她,「我本善良」的加斯帕里最終同意了,但條件是必須尊重事實。
斯特里普擊敗麥當娜
其實,女主角羅伯塔原屬意麥當娜扮演,為了能勝任角色,麥當娜已苦練了數月小提琴演奏,還親自跑到紐約觀察人物原型的一舉一動。可惜的是,由於與導演克雷文在對人物的表現方式上見地不同,麥當娜最終無緣此片。
演技舉世公認的梅麗爾-斯特里普曾11次獲奧斯卡提名,兩次獲獎。她1977年以《朱麗婭》一片嶄露頭角,後來拍的《蘇菲的抉擇》、《克萊默夫婦》、《走出非洲》、《獵鹿人》等均屬影史掛名之作。她能與克雷文合作頗費了番周折。在《心靈之曲》之前,斯特里普沒看過克雷文的任何影片,只聽過他的電台訪談節目。由於檔期問題,她起初對克雷文的邀請婉言謝絕。即便後來被克雷文的誠意打動接下來後,鑒於所飾角色的小提琴手身份及其心理、情感的復雜,斯特里普也覺得難度極大。為了能在銀幕上拉琴,斯特里普堅持每天練琴4—6小時。雖然以前不懂任何樂器,但經過兩個月的苦練,斯特里普已可獨立完成全部要求實拉的鏡頭。此外,由於演的是小提琴高手,斯特里普在拉琴時還得盡量顯得優雅自如,這可難為了她。在拍攝過程中,斯特里普發現,那些沒拍過電影的琴童們對她的拉琴水準表現得十分得意,她說:「當他們發現老師拉得更差時,那份自豪勁兒就別提了。」盡管孩子們各個都有兩下子,但演的畢竟是初學琴的兒童,因此工作人員得使出渾身解數讓小傢伙們拉得差些再差些,於是這些孩子一會兒換肩,一會兒換手,一會兒調錯弦,真是熱鬧非凡。
斯特里普認為,演羅伯塔這樣的專業人士比演虛構角色難得多。在拍攝時,她試圖忘記真正的羅伯塔,而努力在銀幕上呈現一個腳踏實地的堅強女性。斯特里普的藝術造詣是毋庸置疑的,她極有可能憑此片第12次獲得奧斯卡提名。正如克雷文所言:「斯特里普的身上完美地結合了高雅和智慧,她的親和力令我們激賞。」
兩片亮麗的綠葉
流行歌手葛洛麗婭-伊斯特芬曾於1994年、1996年兩獲格萊美獎,這次是她初上銀幕,扮演熱心、不安分的女教員伊莎貝爾,在羅伯塔最困難的時候挺身而出。伊斯特芬對能與斯特里普合作雀躍不已,當斯特里普演戲時,伊斯特芬潛心鑽研她的一顰一笑,而斯特里普也大方地不吝賜教,兩人合作相當愉快。此外,伊斯特芬還與青春組合樂隊一起,為影片配唱了同名主題曲。
安吉拉-貝塞特曾因在《與愛何乾》中扮演蒂納-特納獲奧斯卡和金球獎提名,這次她演的是冷麵熱心的中學校長珍妮特,其特有的內在神韻揮灑得淋漓盡致。
輝煌的結尾
在卡耐基音樂廳舉行的小提琴演奏會是劇組拍的最後一場戲,這也是全片的高潮點。事實上,這時斯特里普接觸小提琴也就剛剛4個半月,就得硬著頭皮在卡耐基音樂廳獻藝了,而且是當著好幾個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手演奏巴赫的作品。當接觸到小提琴高手們鷹一樣的眼睛時,她形容自己簡直要暈過去了。這是卡耐基音樂廳108年歷史上第五次向電影攝制組提供場地使用權。實拍那天,主要演員、數十名小提琴手、10位世界頂尖樂手和2000名群眾演員將音樂廳坐得滿滿的。拍攝行將結束時,紐約市負責教育事務的官員親自趕來,表示將繼續支持加斯帕里的東哈林音樂教室,這無疑為《心靈之曲》的拍攝工作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本片為著名女演員Meryl Streep贏得了第72屆學院獎女主角獎提名,這是她演藝生涯中,第10次獲得這一獎項提名,也是她第12次,獲學院獎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