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遙遠的救世主買哪個版本
遙談手遠的救世主買太陽花版。含殲嫌遙遠的救世主書是太陽花版的好。因為是第一版,原汁原味。尤其是在電視劇天道播改拿出後,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也在版了,由於電視劇做了刪減。
Ⅱ 怎樣評價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
對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的評價如下:
《遙遠的救世主》是一部非同尋常的文學作品,書中廣泛觸及人生、宗教、法律、文化、音樂、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金融股票等命題,所喻言揭示的深層哲理,已遠超出自己知識架構下的認識境界。重要的是,故事中每個人物傳記都有價值,都值得深思、總結甚至學習,讓人嘆為觀止。
書絕對是一本好書,也推薦大家有時間一定要閱讀一遍。
如果真要簡單說好在哪裡,這個還真不太好講。因為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同的人,看到的觀點和感受都不一樣。你不同的時期來讀,感悟也不一樣。別不信,和你重溫經典歌曲、電影、名著一樣。讀完之後,很多人可塌困宴能會認為學到了很多,可尺譽能回頭來一看,啥也沒學到。
這就是這本書要表達的終極思想:「覺悟」你以為懂了的時候其實就是啥也不懂,當你沒意識到你懂了的時候,也許就真的有點懂。提高覺悟絕對不是讀一本書就能懂得,而是要讀千千萬萬的書。遙遠的救世主講的核心就是:這世上就沒有救世主,你自己就是救世主。
可是要救,你自己也得要有「覺悟」才行。那什麼是「覺悟」?五台山論道章節講得就是:悟道修行?論涅蟹。關鍵團銀是一個「悟」字,悟為明性,在知。所以呀,要有所悟,有所成,很難。換句話說,這本書講了類似的道理,但是實踐得靠自己。
Ⅲ 年度薦書之:《遙遠的救世主》
2021年,看書的雖然只有9本。但搜消還是可以選兩本推薦一下的。首先,推薦的第一本是《遙遠的救世主》。
推薦指數:✨✨✨✨
看過的書如下:
推薦的原因,出現的頻率太高了。高到,我去年一整年,都不斷聽到這本小說,甚至是電視劇的消息,別人聊天,公眾號推薦書籍,還有老師在推薦這本書。就連關注了一些up主的拍攝的背景中很顯眼的放著《遙遠的救世主》。從年初到年尾,都不斷進入我的世界。
以上一個是說明這本小說真的是很經典,另外一個是說我看這本書的緣分到了。作為一個惜緣不攀緣的人,自然要去看這本小說了。
我是先看的電視劇,後看的小說。在看電視劇時,聽了主題曲《天國的女兒》,不得不說,只是用普通的耳機,沒有那些播放原生唱片的設備,已經感受到靈魂被震撼。慧搜如果真的是用發燒友的設備,這天籟之音應該會更動人心魄吧。
裡面還講到了很多為人處世之道,是比較能給人啟迪的。我還專門看B站的一個up主解析這些裡面的哲學和細節,更深入理解這本小說。
當然,打動人心的還有小說中男女主的愛情,他們的感情是天然去雕琢,彼此相互欣賞,又惺惺相惜。以及丁對芮小丹的引導,讓她悟到自己更前漏歷應該做什麼。雖然結局不完美,但彼此得感覺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回憶起來,寫了那麼多片文章,只覺得自己文辭拙劣,道不盡其中的美好。其中的各種真知和美好,還需要親身閱讀後才能有個人的感悟吧。
Ⅳ 豆瓣8.7分《遙遠的救世主》| 書評:看懂天道,救世主並不遙遠
在《遙遠的救世主》的封面上有這么一句話:這是一部可以傲然獨尊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的確,這是一本用一個愛情、商業的故事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對人性的探討,對人生的覺悟。將文化屬性歸為一切成敗的因果,借商業操作的運籌帷幄與男女愛情來解讀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將生命、愛情、價值觀念、佛道等等融匯貫通,透著不可言喻的禪意。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更像一本哲言的書。
第一次看它的時候,我才剛剛踏入職場。前輩對我說,這本書你每一年拿出來讀一讀,都會有不同的感悟。等你真的領悟書里說的東西,無論在職場還是人生道路上都會無往不利。
作者豆豆,1970年生人,為人極其低調。迄今為止發表了三部廣枝茄為人知的小說,《背叛》(2000年)、《遙遠的救世主》(2005年)和《天幕紅塵》(2013年)。其中《背叛》是第一本發表的小說,中基也被拍成了同名電視劇《背叛》,由許晴和巍子聯袂主演。而第二本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成的《天道》,由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高度還原原著。
一、內容概要
故事講述一個具有與常人迥異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的商業「鬼才」——前私募基金高級操盤手丁雲英,因為操盤私募基金被迫停止在古城隱居下來時,為了給刑警女友芮小丹創造一個神話,策劃格律詩公司與行業巨頭樂聖公司的小船撞巨艦般的音響界商戰,是一場顛覆人們想像的「殺富濟貧」的高招,讓負責音響加工的王廟村村民脫貧。神話創造完後,女友芮小丹卻在追緝逃犯時不幸身亡。從此,丁元英離開了古城。
故事很簡單清晰,借著故事的外殼,作者其實想和我們探討三個問題,「救世主」、「天道」、「文化屬性」。
二、誰是「救世主」
整部小說,並沒有試圖把丁元英寫成一位救世主。丁元英更像是弱勢文化和強勢文化的中間的使者,是一個能破譯文化屬性密碼的人,是一個事情還沒有發生就能看到結果的人。
在小說開篇不久,丁元英曾和韓楚風說過:中國為什麼窮?就窮在幼稚的思想上,窮在期望救世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這是一種依賴心理,是一種弱勢文化的表現,不知從何時開始,這種弱勢文化開始占據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上風,統治了數千年。丁元英對王廟村的扶貧,是給芮小丹的禮物,也是一次破譯文化密碼的舉動。作者用最簡單的語言直截了當、毫無掩飾的揭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晦澀之處,更直指出中華民族骨子裡的價值判斷體系,一種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使無數大眾始終處於遙遙無期的等待狀態,等待好運,等待重生,等待一個大餡餅從天上砸下來。若是現狀有所改變,那是神仙顯了靈;若是沒有任何改善,便認定是神靈的懲罰,只能一遍一遍的求,一遍一遍的認錯。
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這種皇恩浩大的中國傳統文化,皇天在上,總會有人來救我,心中便有了一種惰性,我不動,定然也不會被餓死,因為皇恩浩大,我會得救。就見得萬千寺廟香火旺盛,無論官宦、商人、平名百姓,遇事發生即求菩薩保佑。
《遙遠的救世主》用一種冷酷的方式來拆穿這種文化的劣根性,猛培察面對如此赤裸的坦白,我們似乎無從和千百年來的陋習去斗爭,不論是我們自己還是我們的祖輩,都已經適應了祈求。把中國傳統文化撕的這么粉碎給人看,是會扎扎實實的讓人感到無地自容,我們有時候認為不知道的,其實並不是我們真的不知道,而是我們並不敢於承認它。
其實救世主,有千千萬,他們既遠在天邊,卻也近在眼前,那便是你自己。一個接受一切發生的事物,並懂得順應規律行事的人,就是自己的救世主。他不用把希望寄託於任何人,只要相信自己,尋求最本質的道,沿著這個道,即成為自己可以祈求的神。
三、何謂「天道」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這一句話,用涉及了各個宗教對其的解釋,把基督、道家和佛教的精義都概括其中。神是什麼?神就是道,就是自然,就是如來。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一個原因。原因還有一個引起原因的原因,原因的原因還有一個引起原因的原因的原因……以此循環推理下去,必然會到達一個邏輯的原點,這個邏輯的原點就是萬事萬物的第一因。這個第一因,基督叫「神」,老莊叫「道」,佛家叫「如來」。它是不證自明的邏輯奇點,是演繹推理的基石,是永恆的真理。它是天然產生的,所以天然真實。它是世界本來面目,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它就在那裡,不管你來你去,你想或不想,你願意或不願意,它都在那裡。故曰如來。天道就是如來,就是宇宙自然的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信仰上帝,奉行無為,覺悟般若,本質上都是一回事,就是按照根本規律、宇宙法則去生活和做事情。
這就是「天道」。
其實這個世界並不復雜,只是我們不善於或不願意開啟智慧的密碼並付出堅韌的努力罷了。一切的密碼,歸結於人的終極智慧。一切的努力,根源於人的意志。終極的智慧,就是利用一切大的視野和另類角度,通過精深的分析與縝密的算計,能夠破解人性和規律的運行模式,由此而產生的神奇密碼就是終極智慧。無法破解社會各個層面的開關和密碼,就不能深刻把握社會運行的深層規律。無法破解貪嗔痴的人性,就不能洞察一切植根於此的歷史循環定律。而若想得到人類的終極智慧,就必須具備超強的意志力。亦即超人意志。一切神的遺跡,不過是人留下的腳印。一切神的全能,無非是人的終極。
這就是書中丁元英對「天道」的理解是:社會發展的自然規律,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也沒有人可以抵抗。作者要表達的其實是要敬畏規律,尤其是你看不明白的事物,更加要擦亮眼、擺正心態,看清楚來龍去脈。然後按照這個「天道」做到事實就是,你就是「神」。
丁雲英是大隱隱於市的高人,作為王廟村致富神話的總指揮,他運籌帷幄,悄悄布局,精準預測到事情的發展,所依仗的正是市場規律和對人性的洞察。王廟村作為貧困村,與外界相比唯一的競爭力就是極低廉的勞動力,因此他們可以加工純手工的高端音響,同時和市場打價格戰。因此靠著農民肯吃苦和對規則的利用,王廟村殺出了一條血路。
就像丁元英和王廟村村民說的「生存法則」是商場的規律:「生存法則很簡單,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條線,能是一條線,兩者的間距就是生存機會。如果咱們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咱們就比別人多了一些生存機會。」
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優秀並不體現在他的學歷和證書上,而是在思維方式的運用,能看到本質並按照客觀規律去行事,就是高手。正如電影《教父》所說:花半秒鍾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四、文化屬性
文化屬性是《遙遠的救世主》提出的概念。書里一直提到「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
強勢文化:是真理真相的文化,如理如實如法的文化,是信奉自然規律,尊崇天道的文化。經營上的創業者,公司規則的上層制定者,社會權力的集中者,靠事實真相存活的個人。都是強勢文化的代表。生存核心是:忍和能決定生存空間。
弱勢文化:是皇恩浩大的文化,是期待他人救主救恩的文化,是篤信神秘主義,隨緣主義,佛系主義的文化。公司的職員,活在底層無明的眾生,沒有計劃規劃的個人,寄居平台某個階段靠著吹牛打屁生存的中層管理者。都是弱勢文化的代表。生存核心是:信者得救
從哲學的角度講,文化涵括智慧群族從過去到未來的歷史,是群族基於自然的基礎上所有的活動內容,是群族所有物質表象與精神內在的整體。這是一種定勢思維下形成的內在習慣,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能夠弄懂文化屬性的人可以根據文化屬性判斷一個人或者一個族群的人性,看透事物發展走向規律,從而預測到事情結果。「文化屬性」的不同,決定了不同民族順應規律時阻力的不同。
書里展現了三個階層,他們的行為和最終的結局嚴格受制於各自的文化屬性。馮世傑、葉曉明和劉冰三個人好不容易傍上丁元英,馮世傑雖然心裡小算計不少,但他坦白誠實,善於干實事,能力和人心都不缺;葉曉明是個聰明人,他的聰明在於總會下意識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精明過分損害了品性,日久見人心,所以應對不了更復雜的局面;劉冰是眼高手低,好吃懶做的小人,表面上被自以為正確的正義感和憤怒驅動著,實際上滿眼看到的是錢。他們身上都帶著因襲的保守和狡猾,曾看到過天堂又重新墮入地獄,為此患上了痛苦猜疑的精神絕症。
文化屬性的根本意義就在於,透視一個人的受教育情況及生存環境情況的理想工具。究其根本,這是認知模式、情感模式、行為模式一致結合的結果導致的,是頭腦里集中注意力關注的那個點所決定的。
沒有那個點,答案無處不在,有了那個點,答案處處都在。
五、結語
這個好似在字里行間包裹著神佛道禪意話語的故事,其實只向我們揭示了非常朴實無華的道理:
神話=實事求是+尊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世上也沒有神,生存和發展只能靠自己
工作了那麼久,時常會陷入繁忙的事情中忘記自己的初心,忘記這兩個簡單而直接的道理,忘記知行合一。《遙遠的救世主》就像是一面鏡子,讓我看到自己的內心。能真正參透和使用,職場上就能無往不利,真理有時候真的很簡單。
借用禪語做個結尾
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禪中徹悟,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公眾號 : 豆小姐說
新浪微博:@豆小姐說
斜杠青年,終身成長
Ⅳ 《遙遠的救世主》
1、他的佛里只有熔點,沒有正智,所以他看我一個元寶不失德行,一壇元寶圖財害命。他那個佛,是修來世正果的佛。
2、文化屬性。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早就弱智,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沒有主,主義、主意從哪兒來?主無處不在,簡單的說,支配人的價值取捨行為的哪個東西就是主,就是文化屬性。
3、基督教心得應許不以實現利益為交換,不參與社會利益的分配,這使得它能適應不同的生存空間,而他對信徒的道德要求無疑具有社會價值。基督教相信,太高的道德平台需要太高的教育、太深的覺悟和太復雜的煉造過程,是一道靠人性本能很難邁進的窄門。
但《聖經》告訴世人,要進窄門。不因上天堂與下地獄的因果關系而具有的極高人生境界,就是窄門。 進了窄門,神就會告訴你:我是不存在的,神就是你自己。神是什麼?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天國在哪裡?天國在你心裡。
4、所謂真經,就是能夠達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門,可悟不可修。修為成佛,在求。悟為明性,在知。佛法以次第而分,從精深處說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來不可思議,即非文化。於基督而言我進不得窄門,於佛而言我不可得道。
傳統觀念得死結就在一個「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薩、靠皇恩……總之靠什麼都行,就是別靠自己。這是一個沉積了千年得文化屬性文化,非幾次新文化運動就能開悟。而等級(強、弱),一直都還是我們得社會文化禁區。
5、中國為什麼落後?你必然從現象參到制度、參到文化,因為任何一種命運,歸根結底都是那種文化得產物。是皇天在上的文化,是救主、救恩的文化。如果一個民族從骨子裡就是弱勢文化屬亮畝鏈性,怎麼可能去承載強勢文化的政治、經濟?
6、什麼是恰到好處?就是正好,什麼是正好?隨緣惜緣不攀緣。
7、從整個事件里,他沒有看到丁元英有任何能讓人感到「神」的招式,每一件具體的事件都是普通人能做到的普通事。他的的確確是在公開、公平的條件下合理、合法的敬孫競爭,一切都是公開的,沒有任何秘密和違法可言,所謂的「神話」竟是這么平淡、簡單。
而格律詩事件留給人們的卻是一次關於得救之道的思考。很難說他的教徒更好,還是比強盜更壞。
8、殺富濟貧,真的救了貧嗎?不能。
殺富富不去,救貧貧不離。救主的文化唯救主可說,救主不是人,是道,得救不是破了戒的狼吞虎咽,是覺悟。
從某些方面來看,它可能是一本小說,講的是一個商界的故事。裡面有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也有感情脈絡。但我認為,它更加深刻的部分,是對社會的思考,對人道的思考,也是一種哲思。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救世主嗎?
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救世主。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自己可以救你自己。整本書從頭到尾就是對道的探討,什麼是天道,什麼是神,其實是道法自然,是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
然後順著這條思路往後思考,你就會思考到事物發展的規律的理解:
社會的層次:技術、制度和文化。最難的是文化,有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之分。在我看來,是主位思維,和接受思維的不同。包括書里有談到的,丁元耐梁英,他的字典里沒有「找人幫忙」一說,他的思維都是「我能幫你解決什麼、做點什麼」這種居高臨下的意識設定,這是「意識位置」的問題。
然後,書里通過幾個小故事,和一個大故事的設計,來陳述和告訴我們這個道理:
1、書中有一段是,女主角跟罪犯的關於神的辯論。信耶穌的進窄門,信佛的進天國。說的都是一個道理:進了窄門,神就會告訴你,我是不存在的,神就是你自己
2、書中還有一段,就是本書最經典、最精彩的一段,上五台山找大師參禪那段。悟道、修行的討論辯思,以及大師的評價:三分靜氣、三分貴氣、三分殺氣,還有一分痞氣。
3、丁元英還有一段,是參女主的。為什麼不呆在國外,為什麼要回來當警察,其中的自在隨性。然後談到了中國為什麼落後,講到底也是思維方式的不同。
4、包括這個龍廟村扶貧的故事設計,他從都到尾的做局,其實都是在用事實告訴大家,什麼叫強勢文化、什麼叫道法自然講的本質都是中國文化,劫富濟貧、強勢文化的教育課。
書里說了這么多,最終告訴你的不管是救世主還是天道,都只是告訴你要調整你的文化屬性,從弱勢文化轉成強勢文化。但是如何修煉或者轉成強勢文化,沒有告訴你。
我自己的理解如下:
1、首先你要有這樣認知,然後要有這樣的思維轉變。
2、然後基於這種思維,從重新認識和看待這個社會、這個世界發展的規律。
3、用理論去實踐它。活在當下,活得放下,活得自在。
書中還有一個脈絡是感情線,男女主角都受過東西方文化的教育,都感受過弱勢文化和強勢文化帶來的沖擊,都有過對自己、對三觀的認識和思考。所以會有共鳴,有辯論,有相互參悟,會惺惺相惜,也會有最後的理解和沉默,這是一種常人(甚至女主的父親)不能理解的默契。
然後就是收尾,我始終不能理解為什麼最後這個時刻要自殺?僅僅是因為流血過多、毀容、不想拖累家人?我都不能理解。我想,包括《天道》的編劇導演估計也都不能理解,所以改編成了執法被殺。
所以,最後的結局我不喜歡,我喜歡happy ending。也許是為了丁元英人物設定的需要,但是我還是希望女主不要自殺,一起快樂的生活下去。
這本書或者電影很長一段時間被禁也是可以理解的,第一次發行是2005年,這個商業邏輯還是有很多可以模仿的空間,會顛覆很多社會秩序,參透經濟邏輯設計的本質。確實是一本可以反復讀的好書,回味無窮。
Ⅵ 請問:遙遠的救世主 這本書原版的和後來08年電視劇版這本書 它們差別大嗎現在較難買到05年的版本了。
那你腔戚努力吧 我伍友陵沒看電視劇的版本 我是去圖書館借的老版本的看的 大家都告做明白 還是原汁原味的好 或者找到電子版的老版本的 列印出來看也好呀
Ⅶ 豆豆,《遙遠的救世主》,天道!
《遙遠的救世主》,看完書,馬上把電視劇翻出看了一遍。根據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天道》,2006年播出即是大熱,豆瓣評分始終保持9.2以上,十幾年過去了,熱度仍然不減。
看完電視劇,第一個感覺是, 用心才能造就經典 。這是我看過的、為數不多的、能忠實還原原著的電視劇。大到世界觀、人情世故,小到故事細節、人物對白,除了好差極少數因審查而不得不為之的改動,基本上原汁原味地呈現了原著的精髓。
第二個感覺用兩個字形容會比較合適——升華。對比讀書, 電視劇是視頻,感官的沖擊力更勝一籌 。讀書時,故事只能想像,很難具體;電視劇中,故事經由王志文、左小青等知名演員的演繹,立體感就很不一樣了。
比如,小丹犧牲後,丁元英在平靜中壓抑自己的思念之苦以致吐血的場景,就和我想像中很不一樣。更真實、也更讓人動容。
想想當前大行其道的「魔改」,不得不由衷地感慨,咱學學老人家,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拍電影、拍電視,不香嗎?!
「看完這部劇, ……,我浮躁的心變得冷靜,對自己的人生和未來有了重新的定義。……,每個人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能變得不再迷茫,讓自己學會更好地生活與工作。」同樣是看完《天道》,有朋友這樣評論,深以為然。
也真是應了書中的那句話,「 能做到實事求是就是神話!……,能辦老實事的人就是神! 」因為此,也難怪,十幾年過去了,此劇依然被各行各業的人推為「神劇」。
說回故事本身,兩相對比,印象深刻的人物還是很多。丁元英的詭辯多才,芮小丹的溫柔獨立,韓楚風的沉穩大氣,歐陽雪的朴實真誠,肖雅文的干凈利落,還有形形色色的朴灶尺實百姓……,他們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要說最具沖擊者,我想還是兩位「反面」角色,樂聖音響的掌門人林雨峰,和格律詩的創始人之一劉冰。
或許,因為失敗,他們才顯得更像我們,貪嗔痴,他們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也是這樣的人。一不小心,我們就會變成自己最討厭的人,就會在人生的道路上,無可回頭。所以,謹言慎行。
貪嗔痴三字,「痴」字留給芮小丹。痴情於丁元英而不求結果;痴志於警察事業而不惜放下德國的永久居留權;痴「鈍」與安危判斷,而不惜冒死攔截悍匪……, 一個「痴」字非她莫屬。我想現實生活中,能做到如此者,會是極少數。如果你幸運遇到了,無論在哪一個點,愛人也好、員工也好,都值得珍而待之 。
對比芮小丹的「痴」,「嗔」字留給林雨峰,「貪」字則是非劉冰不可。
「進攻、進攻、進攻!」,作為過HIFI音響的領軍人物,小說中,葉聖集團的經營理念就是林雨峰價值觀的典型體現。只有矛沒有盾的思路,讓其在一帆風順時,貌似無所不能。
但在,面對丁元英精心設計的「殺富濟貧」,林雨峰先是被自己掉以輕心部署的「陷阱」砸了腳,又在其失敗後不敢面對的現實中「滾落山崖」;一連串的操作,暴露了其自負但又難承其重的脆弱心理。這時候,那面缺失的「盾」顯得如此重要,不僅在商場上,也在心理上。
話雖如此,設想一下,如果是我們身在局中,是否一定能做的更好呢?!至少於我,可能會更加不堪。我做不到高高在上時陡然跌落谷底的快速心理轉換;更做不到被人逼到牆角,還要好言相求的卑躬屈膝。
既然如此,我們又怎麼能有資格在這里妄論他人的「嗔」呢。 救贖之道,或許只能往前推論了。既然難承其重,不如在更早之前,保持自省,待人以誠。凡事留一線,或許「生」路就在其中 。
退一步說,即便有那麼一天,你隱襪高不得不面對這殘酷的現實,也請記住這句話,「 在別人眼中,你沒自己想像的那麼重要! 」,過兩天,你以為的天大的事情,別人可能早就不記得了。
林雨峰的「嗔」,如果說還值得同情,那劉冰的「貪」就要引以為戒了。
劉冰的小人形象,在他初次登場時即表露無遺,150圓的唱片,50收下,100賣出,惡心了丁元英,落好了葉曉明,也飽了自己的錢包,可謂機關算盡。
再後面的,厚著臉皮的入股,開公司寶馬時的虛榮,格律詩危機時的退出,肖雅文臨危受命後的嫉妒……,無不體現了其個人精緻的利己主義。
及至最後,當他發現,自己自以為是的救命稻草原來是自掘墳墓,想再回頭已無路可退。「世界太小,小得竟然沒有他劉冰的立錐之地……」,結局只能是那縱身一躍。
回想劉冰的出場到退幕,沒有原則、沒有底線、沒有能力、沒有耐性……,唯一所有的是虛榮和能力所不能支撐的野心。是這不切實際的空中樓閣,讓他落到那般下場,怪不得任何人 。
遺憾的是,即便在跳下那一刻,他還在怪罪著別人,把自己的不幸,歸罪為丁元英的「撒謊」。生命的最後一刻,不是反思己身,而是推卸責任,也算是「小人」到了極致。
「貪嗔痴」三字真經,多少世人曾經難解。說別人容易,真到自己如何抉擇,其實還是難說。有所堅持,有所追求;有所為也有所不為,並願意為結果承擔 。或許,早一些想明白這些,我們能活的更踏實一些。
最後補充一點,書中讀到的一段「雞湯」,覺得很有感觸,記錄下來供大家分享。
一次,肖雅文向丁元英求教, 「為人處世怎麼才能做到恰到好處?」 丁元英說了一句,「隨緣惜緣不攀緣」 。這句話不止肖雅文印象深刻,我也「印象深刻,也聽懂了」,並希望能一直記得。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如何把握,這是一個很好的度量尺吧。
至此,我想作者 所謂的「救世主」其實已經很明了,那就是沒有「救世主」,外人只能提供機會,能救人者只有自己,此乃「天道」 ,於佛、於上帝、於傳統文化、於其它各不相同的宗教體系,凡能長久留存著,無不如是。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謝謝!
2022/3/13
《遙遠的救世主》經典摘錄
P36,中國的政治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和傳統文化兩者之上的,轉變觀念的要求使兩者都陷入了理論真空,找不到著陸點。
P110,不管他怎麼尊重女士,都掩不住骨子裡害怕女人,害怕就是鄙視,就是唯女人與小人難養。站女人的角度,丁元英並不招女人喜歡,不實惠,沒有女人想要的那些東西。這種人只能定位在熟人和朋友的位置上有意義,距離再近這點價值就毀掉了。
P111,是女人就有 貪嗔痴 ,沒有貪嗔痴的女人是天國的女人。
P136,飯桌上的每個人都知道,這頓飯吃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這頓飯所傳達出的某種信息。
P149,丁元英沒再說什麼,他看到的是一個 完全人格獨立 的女人,她的現在以及她所設想的將來完全是她自己的生存支點,絲毫沒有給「從屬」與「依賴」留有空間。
P152, 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 。許嶴到一個人,大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任何一種命運歸根結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P153, 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強勢文化在武學上被稱為「秘籍」,而弱勢文化由於易學、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種。
P198,我承諾不因公司的行為而給你帶來任何經濟損失,你承諾不假戲真做和協議保密。
P215, 生存法則很簡單,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生不能 。忍是一條線,能是一條線,兩者的間距就是生存機會。
P220, 從來都是救人的被救了,被救的救了人。如果一定要講救世主的話,那麼符合和代表客觀規律的文化就是救世主 。
P239,(不足取)傳統觀念的死結就在一個「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薩、靠皇恩……總之靠什麼都行,就是別靠自己。
P240,弱者得救之道,也有也沒有。 沒有競爭的社會就沒有活力,而競爭必然會產生貧富、等級,此乃天道,乃社會進步的必然代價 。無弱,強焉在?一個「強」字,弱已經在其中了。故而, 佛系辛苦,修的是一顆平常心 。
P240,如果主流文化能在弱勢文化期望破格獲取與強勢文化期望更高生命價值的社會需求之間建立一個連接的紐帶,或許更有積極意義。……,主流文化應該對強勢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構建強勢文化體系,賦予強勢群體更高的生命價值。當然,這首先是以不平等為先決條件的。
P242,能讓迷者進步的經即是真經,真經即須務取。 悲喜如是本無分別,當來則來,當去則去,皆有姻緣註定,隨心、隨力、隨緣 。
P245,天下之道論到極致,百姓的柴米油鹽。人生冷暖論到極致,男人女人的一個「情」字。
P250, 想干成點事就記住兩句話,別把別人不當人了,別把自己太當人了 。就這點規矩而言,天下烏鴉一般黑。
P272,沒有在國外待過的人很難理解主流社會這個詞對於一個普通公民究竟意味著什麼。
P286, 為人處世怎麼才能做到恰到好處 ? ……,丁總說了一句話, 隨緣惜緣不攀緣 。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也聽懂了,我一直記著。
P320,如果我的能力只能讓我窮困潦倒,那窮困潦倒就是我的價值。
P437, 原來能做到實事求是就是神話!原來能說老實話、能辦老實事的人就是神 !
P438,認識這個人就是開了一扇窗戶,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能讓你思考、覺悟,這已經夠了。
P444,只要不是我覺到、悟到的,你給不了我,給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覺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P463,一個稱職的幹部應該善於遠遠地就能發現可能存在的危機,不僅在還沒形成威脅之前就預先化解,而且還要轉化為可以利用的發展機會。輕敵、遲鈍是商家的墳墓,誰犯戒埋誰。
P465,馬太效應,你有,給你更多;你沒有,把你原來的都拿走。
P477, 當人一旦從危險里跳出來,他就不再去關注這個事物的危險了,他的目光就會全部落在這個事物的利益上,這就是人 。
P487,不留隱患也容易了,但是不留心病難,你背著一條人命過日子,這是一輩子無葯可救的絕症。
P515,你能給我什麼是次要的,至少你別剝奪我什麼。
Ⅷ 遙遠的救世主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這是一句匯總濃縮的話,是讓一位沉默不語並視死如歸的高智商犯罪頭目最後懺悔認罪的話。警察審問了三天三夜無得而終,一位女警官借力從佛講到法便扭轉僵局。
講真,我還沒有完全參透這句話的內涵。
這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說故事,讀過之後會讓我們心靈震撼。電視劇《天道》也是由此書改編,它就是《遙遠的救世主》,雖不怎麼推薦虛構類小說書籍,但此書值得一讀。
男主人公是一位柏林經濟學碩士人稱「鬼才」的丁元英。大隱隱於市,品茶,獨居。因為音響發燒友專注享受音樂之魂被人評價為「一個人還可以這樣活,他的靈魂可以這樣滋潤!」 所以,心事太多,腦子太復雜,衡腔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越是頭腦簡單的人越需要點綴和填充,而頭腦復雜的人則對簡潔有著特殊的心理需求,雖然億萬家財但生活簡朴的清陋。他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一種自卑感,格格不入,喜歡一個人呆著靜靜地思考。就像高級的哲人獨處,並不是因為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在他周圍找不到同類。
女主人公是一個警察,博學多才,樣貌出眾,盡職盡責,不畏艱險。只要她一分鍾是警察,一分鍾就必須要履行警察的天職,就沒有避險的權利;但是,國家機器不缺一個遲早被淘汰的女刑警,而社會應該多一個有非常作為的人才,這不是通俗的英雄主義和通俗的平等意識可以理解的價值。
兩個人的價值觀在相互的碰撞中不斷升華,坦弊男主人公丁元英以愛之名在最貧窮的山區寫出一個商業顛覆的神話作為禮物送給女警察。
神話即將展現,當這個從零開始的農村生產製造業即將躋身世界頂級品牌合作商行列時,可惜的是,她做到一般人都不可能做到的「當生則生,當死則死,來去自如。」
她一個人勇敢面對並制服四位通緝犯,在最後的一刻,她的腿被炸掉了,火葯里的大量鐵屑扎進了皮膚,她也毀容了。於是,她最後一顆子彈留給了自己,自殺了。
在不提倡、不鼓勵、不默許警察自殺的原則下,她的單位決定對她不授予烈士稱號,不做宣傳,不發撫恤金,不記功,不以組織的名義開追悼會。
這不是踐踏生命的尊嚴,這是禮貌。「因為覺得自己已經沒有用了」 ;「因為她是警察」;她最後打給丁元英的電話是道別。沉默的默契無人能理解。被女警察芮小丹超然豁達的生死觀深深感動,能夠跨越這一步需要許許多多因素的組合,需要超越常人的境界。
這就是他倆交流的「文化屬性」,丁元英用沉默回應了最後的一通電話,沒有」勸說逃避「。但是世俗是不會理解這個沉默的,所以他承受所有的謾罵、鄙視、唾棄。他一手盤算的」殺富濟貧「也讓他在社會輿論中臭名昭著。
但是他倆的愛情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釋和證明,也許永恆就是最美的樣子。而他有幾個能信服並理解他的知己朋友,鋪天蓋地的評論和唏噓聲,以及個人名聲又有何意義?
在道與法的社會,人性的貪婪,恐懼,自私,狂妄體現淋漓盡致,我們每個人都深陷其中。得救之道是一個久遠的話題,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真的需要理性看淡一切。
書中的經典文字值得細細品味:
1.生存法則很簡單,就是忍人所不能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條線,能是一條線,兩者之間的間距就是生存機會。
2.人從根本上要面對兩個問題:一、生存,得活下來。二、是要回答生命價值的問題,讓心有個安住。
3.他永遠都不會跟你吵架,他的每一個毛孔里都滲透著對世俗文化的居高臨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於跟你講道理,包容到讓你自己覺得低俗、自卑。
4.認識一個人就是開了一扇窗戶,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能讓你思考、覺悟,這已經夠了。
5.他對我的感情不需要別人的理解,如果需要理解即是對這種感情的褻瀆。
6.人的法則是:一顆陰暗的心永遠拖不起一張燦爛的臉。
7.不管文化藝術還是生存藝術,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你的前途在哪兒?就在無明眾生,眾生沒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惡,所以,你就有了價值。道即是規距,即有所能,必有所不能。
8.文化屬性,就是指一個人、一個社會團體、一個民族讓攔族、一個國家的生產生活的習慣的定性(基本的文化素質表現)。這是一種思想程序,不以意志為轉移;可以形象地說:「你的衣、食、住、行、言,處處都在從側面折射出你的基本層次」,通俗的說法就是:通過你的行為表現,一眼就能看透你骨子裡的東西,你不需要刻意的去掩飾什麼,因為這毫無意義!
9.天下之道論到極至,是百姓的柴米油鹽。人生冷暖論到極至,是男人和女人的一個情字。
10.想干成點事就記住兩句話,別把別人不當人了,別把自己太當人了。就這點規律而言,天下烏鴉一般黑。
11.覺悟天道,是名開天眼。一雙天眼,一雙剝奪了政治、文化、傳統、道德、宗教之分別的眼睛,然後再如實觀照政治、文化、傳統,把被文化、道德顛倒的真理,真想顛倒過來,就是新意和深度。
12.悟道方知天命,修行務取真經,一生一滅一枯榮,皆有因緣註定。
書看完了,那個遙遠的救世主其實就是自己本身。
Ⅸ 推薦簡評小說《遙遠的救世主》及電視劇《天道》
說到這邊書,當時先看電視再看書的。現在想來當時也是有點內心的震動吧:對於文化屬性這個詞的說法也覺得比較有趣和贊同,還有電視劇開始就一股濃濃的悲調,還靈魂什麼的,差點以後看的是修真神劇,開始是以為是穿越古代背景的仙俠類的,一看沒想到是現代劇,好在沒令人失望,而且裡面的討論有很多能讓人引人思考的東西。
一開始看的是電視劇,意識體會不到本劇的深度,很多內容隨著電視劇一帶而過了,不記得有沒有快進了,主要的劇情還是跟著看了下來的。那時後也沒有具體的回味分析,只是覺得這么一個主題就用「天道」這個詞太不協調了。天道萬象無所不包,又無所規律可循,怎是一個簡單的文化屬性之類的詞的論調可以說得清的呢,中華上下五千年,多少的聖人名仕還道不清說不明的「道「,難道就讓豆豆說出來了。當然現在的小說娛樂之類都喜歡用誇張的標題,這樣倒也沒有什麼好說的。《天道》中,當然比較震撼的還有丁元英的那套音響,有這么一套百多萬音響和那麼多的絕版CD,而丁元英居然也可以活得那麼簡單,那麼貧困又那麼瀟灑:不去工作,又窮得用cd換錢,天天能窩在一個房間里聽歌。簡直是一個超級宅男,神人。還有比較明顯就是有點印象的就是,丁元英先知般的預感: 小人物的文化屬性決定了自己的地位,即使是爬出來早井口看了看,遲早還是會掉下去的。而劫富濟貧實際上走的也是村民們自我救贖的道路,而丁元英的作用實際就是指明了一個方向。或許自強,自我救贖才是本書的主旨。
而本劇書本原著《遙遠的救世主》就不一樣了,看得就比較有感覺。看了原著才知道自己漏掉了不少東西,以致於實在是看低點這本書。本書不是值得去看去思考,而是非誠值得的。這也是大多數愛好閱讀的人都會覺得書本永遠比電視精彩的原因吧,畢竟根據書中的內容自己暢想融合的部分,遠不能是電視劇中可以描述得清楚的。書中的內容明顯比電視劇中容易懂多了,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之前看了電視劇的緣故。比如電視中同樣很難意識感受到角色心情感情的變化,芮警官怎麼就那麼突然就喜歡上了丁元英,在電視劇中感覺到非常的突然和過分的主動,而在原著中看文字的時候,倒好像沒覺得那麼突然了,只是覺得這個女子個性突出,敢愛敢恨,遇上了自己的愛情,就不想錯過。全書也都是得因這個不經意就產生的缺槐孝火花,引出灌輸了後面的章節,只為丁元英去滿足這么活得這么純凈的女子的一個願望,哪怕他早就預見到結果改變不了什麼,甚至是一個悲劇。他還是為她做出了這么一個「扶貧計劃」的實驗,雖然改變不了什麼,但那已經不是他的主要目的, 引發出繼續他們關於天道「文化屬性」話題,讓世人接受一場精神的洗禮,才是他的根本目的,無論這場洗禮中的各色人們得到的是什麼。只是這么份盛大的禮物芮警官看不到落幕。
書中其實伏稿述說了很多的道理,本人不才,參悟不透什麼「天法道,道法自然,如來」等,只是在看明肢書的時候似懂未懂,意猶未盡,有所得又好像也只是來了一場洗禮,寫不出什麼精彩點評,僅做記錄和推薦用。
以下是部分摘錄:
1
肖亞文說:「認識這個人就是開了一扇窗戶,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能讓你思考、覺悟,這已經夠了。其它還有很多,比如機會、幫助,我不確定。這個在一般人看來可能不重要,但我知道這個人很重要。」
2
丁元英說:「我們這個民族總是以有文化自居,卻忘了問一句:是有什麼文化?是真理真相的文化還是弱勢文化?是符合事物規律的文化還是違背事物規律的文化?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丁元英醉醺醺地說:「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皇恩浩大的文化,它的實用是以皇天在上為先決條件。中國為什麼窮?窮就窮在幼稚的思維,窮在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這是一個滲透到民族骨子裡的價值判斷體系,太可怕了。」
韓楚風沒有回答,腦海里卻想著尼採的一句話:更高級的哲人獨處著,這並不是因為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在他周圍找不到他的同類。
3
自嘲
本是後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經閣半卷書,坐井說天闊。
大志戲功名,海斗量福禍。論到囊中羞澀時,怒指乾坤錯。
4
丁元英說:「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
芮小丹問:「什麼是強勢文化?什麼又是弱勢文化?」
丁元英說:「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強勢文化在武學上被稱為「秘笈」,而弱勢文化由於易學、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種。」
5
丁元英說:「晚輩以為,傳統觀念的死結就在一個『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薩、靠皇恩……總之靠什麼都行,就是別靠自己。這是一個沉積了幾千年的文化屬性問題,非幾次新文化運動就能開悟。」
6法律是社會道德的底線,是解決最基本、最表面的問題,不解決文化的根本問題,文化的問題只能由文化的覺悟解決。一個民族的文化屬性就是這個民族的主,主宰著這個民族的文明、榮辱、興衰。一個民族最強調道德的時候,正是這個民族道德最淪喪的時候。
7神既道,道法自然,如來
……
Ⅹ 豆豆三部曲是哪三本書電視劇 豆豆三部曲哪部最好
「豆豆三部曲」指的是小說《遙遠的救世主》型沒、《天幕紅塵》、《背叛》,分別改編為《天道》、《背叛》兩部電視劇,其中《天幕紅塵》影視劇神答因題材設及政治層面而遭禁播。豆豆:女,原名李雪,著名作家,當代油田青年的女作家之一。豆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遙遠的救世主》,卜瞎納這本小說講的是在社會意義上從一個男孩到一個男人的成熟和發展的過程,也是作者背後人物在歷史的變遷中,思想不斷升華的過程。
《遙遠的救世主》:男主角丁元英,女主角芮小丹,男主角答應給女主角的報酬是幫助她走出農村脫貧。男主角選擇的方式是殺富濟貧,最終讓世人警醒實際上是沒有救世主的。
《天幕紅塵》男主角叫葉子農,故事講述了葉子農「見路不走」,幫助自殺的老朋友羅家民的家人。三個完全獨立的故事,但唯一相同的是男主角都是開悟了,只是開悟的程度不同。
《背叛》男主角叫宋一坤,女主角叫夏英傑,女主角對男主角一見鍾情,男主角一步步接近女主角,給女主角提供更好的生活,但是面對善良的女主角,男主角最終還是戰勝了邪惡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