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歌曲和電影哪個對人們重要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歌曲和電影哪個對人們重要

發布時間: 2023-05-14 06:47:07

『壹』 音樂在影視電影中起著什麼重要的作用

1、通過音樂主題的貫串發展、矛盾沖突、高潮布局,達到對劇中主要人物的歌頌或批判,幫助明確電影的意義。

2、用音樂加強人物的動作性、心理活動,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物的形像更加鮮氏跡明生動,可以為電影加不少的分數。

3、暗示劇情的進展或延伸。這樣的音樂,有時先於畫面的視覺形像出現,例如在困難的時刻預示勝利和希望,在順利的時刻預示艱苦挫折;有時後於畫面視覺形像出現,延展戲劇情緒。殲指並

4、引起一定時間(古代的或現代的)、空間(人類世界的或外空間)、環境(人間或仙境)的聯想。

5、加強影片的總的藝術結構。電影音樂雖然是分段陳述的,但是通過分段陳述的結構,能反映出影片總的藝術結構。

6、增加立體感。人類習慣於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感受客觀事物。結合音樂的聽覺形像,音樂旋律的起伏,和聲、對位的織體,色彩豐富的配器等等,能更有效地表現聽覺形像的立體感。音畫結合可形成「四維時空」的運動著的立體感。

『貳』 為什麼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往往背景音樂非常重要

背景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是用於調節氣氛,插入於對話之中,能夠增強情感的表達,達到一種讓觀眾身臨其境的感受。影視作品是背景樂常見載體,往往一部熱播的影視作品總是伴隨著優美感人的背景音樂,有的是專為其創作的,有的引用前人的名曲,背景樂已成為一部成功影視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

『叄』 是看電影好還是聽音樂好

看電影好,看電影里邊也有很多配樂,也可以順便聽音樂了,一舉兩得!

『肆』 音樂對電影的重要性

音樂的重要性電影藝術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具有一定的音樂素養是電影演員所必須具備的。多少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音樂始終在電影表演中起著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音樂同別的姊妹藝術一樣,它能表現人們在生活中所企願、所渴望的東西;同時它又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人類的喜怒哀樂等各種各樣的感情;另外,它又有極強的感染力,是鼓舞鬥志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一種不可缺少的手段。許多姊妹藝術如舞蹈、戲劇、電影、電視等都有它們自己的藝術魅力與長處,但都不得不藉助於音樂的特長來使它們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現力。例如:在電影藝術中,許多宏大的場面,如單純用解說詞去表現則顯得蒼白無力,但是如用了合適的、氣勢磅礴的樂曲或配唱,那就可以發揮語言所發揮不了的作用了;又如:電影中要表現人物的精神狀態、內心活動或表現突發的事件,緊張、恐怖、激烈的場面,或對景物的描繪,或加強對影片中悲歡離合等情節的渲染等等,對以上各方面,音樂都起著巨大的、積極的、不可缺少的作用。自有聲電影問世以來,音樂就成為電影藝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像外國影片《音樂之聲》、《翠堤春曉》、《鑽石皇後的故事》等,至今還為人們喜歡,演員自如的歌唱,自然的表演,都給人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再如至今仍傳唱的《漁光曲》,是我國30年御漏代影片《漁光曲》的主題歌,由於詞曲簡潔,形象鮮明,把漁家兒女的悲慘生活和勤勞善良的性格與海浪起伏、漁船顛簸的音樂有機地交織在一起,使演褲拆沒員的歌唱真實自然,感人至深。我國30—40年代的電影演員,像王人美、白虹、周璇等都是自己演唱,如周璇演唱的《天涯歌女》、《街頭月》等都有其演唱風格和特色。這些演員都是在國內動亂、物價高漲、民不聊生的年代裡,利用業余時間向專業聲樂教師學習,勤奮而刻苦。有些演員還胡納能唱歌劇,如《上海之歌》、《桃花源》等,說明當時他們具有相當高的音樂修養和歌唱水平。許多外國電影演員非常重視真正的全面發展,不僅有表演的才能,還有能歌善舞的本領,造詣很深,如大家所熟悉的電影演員山口百惠、倍賞千惠子、德諾芙、貓王、伊夫?蒙當等等。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我國的改革開放,我國的電影演員也逐漸認識到了全國發展的重要性,近幾年,尤其是發展聲音上的可控能力,增強音樂語言的基本功,提高對作品的理解力、感受力及表達能力,提高音樂素養。另外,聲樂又是一切音樂形式的基礎,是曲調、歌詞、旋律及語言的結合,因此,它更接近於生活,更能確切地、生動地塑造人物形象和表達各種情感,因此,音樂、聲樂在電影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本人是學音樂的,希望給一點點的面子採納我。
望採納,謝謝

望以後還有類似的問題,加我Q:461847396

『伍』 電影與音樂有何密切關系

影視音樂不是純音樂,它是為影視作品而存在的音樂。影視音樂的構成主要包括:主題音樂,背景音樂,敘事性音樂,情緒音樂,節奏氣氛音樂以及時空過渡的連續音樂等等.影視音樂的片段性,不連續性和非獨立性特徵就成為它區別於其他音鬧消飢樂的重要標志。影視作品中的音樂,一部分是參與故事情節的有聲源音樂,在畫面中可以找到發聲體,或與故事的敘述內容相吻合;另一部分是非參與故事情橋團節的無聲源音樂,主要起渲染情緒,突出主題,刻畫人物的作用。

在影視作品中,影視音樂不是自成系統、獨立存在的,而是作為一個組成元素,為影片主題液返、人物、情節的塑造和發展服務的。因此,影視音樂不能以自旁邏樣的完整演繹,復雜的配琴和強烈的音響去與畫面爭奪硯眾,而應不引人注目然而強有力的方式支持畫面,正如美國電影理論家林格倫所說「最好的電影音樂是聽不見的。」好的電影音樂能使原本平實的電影回味深長,熠熠生輝。好的電影音樂更要符合觀眾的心理,使他們產生共鳴,能夠完全融入電影情節中去。電影,有了音樂的進入才使其作為視聽藝術更加豐滿,具有更強的藝術感染力。

『陸』 音樂與電影的關系

一,電影中的音樂是電影的一部分。
動作片裡面:配合動作,力與美的結合。
喜劇片裡面:深刻場景主題,吸引觀眾入戲。
愛情片裡面:人物感情悲喜更加明顯。
二,電影中的音樂使人對電影印象更加深刻
現在的電影裡面,往往會借鑒現成的音樂,例如我剛剛看過的《豚鼠特工隊》裡面很巧合地跟另外一個我剛剛看過的美國罩卜動作電影(片名暫沒有查證)同樣使用了黑眼豆豆的歌曲《boom boom pow》。
三,音樂會因電影的成功而更顯出色
個人認為從前的電影,型悶悉音樂往往量身定做,歌曲會因為電影而風靡,例如南斯拉夫電影《橋》裡面的《再見吧朋友》,三毛劇本《滾滾紅塵》的主題曲《滾滾紅塵》,梅艷芳的《胭脂扣》,還有因電影卜乎而飲譽的歌曲例如《卡薩布蘭卡》、《霸王別姬》。由此又可以說,是電影影響了音樂。

『柒』 音樂與電影之間有什麼關系150字

音樂能為影片的局部或整體創造—種特定的氣氛基調(包括時間和空間的特徵),從而深化視覺效果,增強畫面的感染力。這種音樂不是簡單重復畫面的內容,而是細致入微地為影片營造—種背景氛圍。 這種渲染氣氛的音樂在影片中用的很多的。由於用得多,便往往處理得一般化,缺乏個性,不夠考究,也常常分量過重,因此遭到評論家的批評。如果能克服這些不足,提高背景氣氛音樂的品位,那麼,這種渲染拆扒氣氛的音樂對增強影片的藝術感染力是能起到重要作用的。 這種音樂的作用,可以包括渲染環境氣氛、渲染時代氣氛、渲染地方色彩、渲染民族特點等方面。 1.渲染環境氣氛 音樂可以為整部影片渲染一種總的環境氣氛。 例如上海電影製片廠1983年攝制的故事片《城南舊事》(導演吳貽弓,作曲呂其明)。它通過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所看到的人和事來表現二三十年代北京城南的風土人情,表達了作者林海音從這些往事的回憶中所引起的那種「離我而去」的惆悵之情和對故土的思念。為此,影片導演吳貽弓規定了整部影片的情緒基調是「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 作曲家呂其明根據這個總的基調,選用二三十年代流行的學堂歌曲《送別》為這部影片音樂的主旋律,並採用非常規的配器,只用了弦樂隊和抱笙等幾件有特色的民族樂器,以非常簡潔凝練的音樂語言,為整部影片渲染了一種惆悵惜別之情。這種情緒的音樂在片頭音樂中有較完整的展示,在影片的中間也有所流露。而在影片的結尾則表現得更為強烈;英子的父親已去世,她和媽媽、弟弟去為父親掃墓,從小把她帶大的純朴的農村婦女宋媽也要離開她們回農村去了,英子和媽媽、弟弟在滿地黃樹葉的秋天坐著車子和宋媽告別……這段畫面的背景音樂就是在弦樂隊的輕弱陪伴之下,抱笙吹奏《送別》的曲凋,這平緩、疏淡的音樂,恰如其分、含而不露地渲染了那種「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之情。 由於呂其明成功地創作旅者昌了這部影片的音樂,使他榮獲1983年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音樂獎。 音樂也可以為影片的局部渲染製造氣氛。在一部影片中,有時某個場面表現的是人物的一種情緒;或是歡樂、喜悅,或是悲苦、傷心,或是緊張、驚恐,或是輕松、愉快等等;有時影片的某個場面營造的是一種嫌高特定環境的氣氛:或是喧鬧或是靜寂,或是繁華或是蕭條,或是庄嚴肅穆或是活潑熱烈,等等,而此時往往很少對話或沒有對話。在這種情況下,音樂從聽覺這個角度介入,參與畫面視覺內容的表達,使畫面內人物的某種情緒得到進一步的強調,環境氣氛得到進一步的渲染,從而達到深化視覺效果、增強畫面藝術感染力的目的。當然這種音樂要用得准確適度。 例如影片《紅高梁》中貼窗花一段:釀酒作坊掌櫃、麻瘋病人李大頭死後,九兒(鞏俐飾)帶領伙計們把老掌櫃用過的東西燒的燒、埋的埋,還用紅高粱酒在地上連潑了3遍,用以消毒去火。九兒把自己的住房也重新粉刷過,被褥重新換過。此時畫面上,身穿紅上衣的九兒在新窗戶紙上貼著新窗花,臉上綻開從未有過的喜悅,好像這回才真正做了新娘。伴隨著此畫面的音樂,是一段柔和、優美而又含蓄的嗩吶曲,音樂為這個場面渲染了一種歡欣、祥和的氣氛。 再如影片《紅高粱》中抬花轎的隊伍經過青殺口這一段,氣氛是很恐怖的,剛才還瘋狂顛轎的轎夫們,此時偃旗息鼓,收斂了那股嬉鬧勁,個個低頭屏息、躡手躡腳地走在兩旁長滿野高粱的小路上。只聽畫外音說道:「我家到十八里坡要過青殺口,這地方不知從哪年起,長出了百十畝高粱,沒人種也沒人收。老家的人都說這是野高粱,還說這兒常鬧鬼。」畫外音說完,音樂僅以小鑼、低音大鑼等打擊樂器的兩三下聲響,便十分形象、准確地製造了那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氣氛。作曲家趙季平寫的這段渲染環境氣氛的音樂真可謂惜墨如金,十分精練。它去除了有些影片這類音樂過於臃腫累贅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