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八佰》主要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電影《八佰》於8月21日正式在中國大陸上映啦!本電影是一部歷史戰爭片,一部熱血沸騰愛國教育片,由導演管虎執導,王千源、張譯、姜武、黃志忠、杜淳等眾多知名演員主演。以其精湛演技以及優異製作將觀眾帶入其中,讓我們感受到華夏熱血人郎濃烈的愛國情懷。
在歷史課本中,我們只能片面的了解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但在這部影片中,對於戰爭的詳細描述,更加讓我們了解了戰爭的殘酷以及小人物也有大作為的信念。向為國捐軀、捨身為國的英雄致敬,感謝你們為我們帶來的和平。
Ⅱ 電影《八佰》故事情節概括是什麼
劇情簡介: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杜淳飾)率420餘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
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
簡介:
《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該片於2020年8月2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2021年2月28日,獲得2020新浪微博之夜微博年度電影。
Ⅲ 八佰電影講的是什麼故事
1、電影《八佰》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2、《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和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騰訊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影業(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導演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Ⅳ 如何評價《八佰》這部影視作品
《八佰》,其實是四行倉庫保衛戰。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西南的盧溝橋附近演習,當晚炮轟宛平城,29軍奮起抵抗。盧溝橋事變後,八年抗戰開啟。8月,日軍入侵上海。國民政府先後調80萬人東進,和日軍展開「淞滬會戰。」
2個月消胡孫後,國軍傷亡30餘萬人,決定撤退。至此,日軍「三個月」的宣言,徹底失效。「淞滬會戰」結束後,蔣介石命令顧祝同,派出88師留守,一來拖延日軍進攻速度,二來展示中國形象,贏得國際社會支持。大軍兵敗如山,留下多少都無濟於事。
最終,留下的只有一個加強營,再配備必要的特種部隊,總共400多人,對外宣稱有800人,駐扎在四行倉庫。他們的領導人,是中校團副謝晉元。他們用麻包堵住大門,將樓拿鏈底的門窗全部封死,然後沿倉庫兩側構築沙袋工事,防止日軍偷襲。
一座小小的倉庫,成為30萬日軍中的血肉碉堡。他們血戰6天,於11月1日才撤入公共租界,43天後,「南京大屠殺」爆發。這是上海最後的抵抗,也是中國人不屈的勇氣。在名將如雲的史冊中,他們只是沒有名字的小人物,但無數的小人物,才拼起波瀾壯闊的抗日戰圖。
在民國,四大家族貪腐是真的,國軍將領派系斗爭是真的,小人物用血肉抵抗日軍的鋼鐵洪流,也是真的。一切歷史紅線,可以用來審判大人物,但絕不應該否定小人物做搭的奮斗。他們只是被歷史洪流裹挾,然後給出自己的答案。我不喜歡黑暗的民國,但尊敬每一個為國家、為民族犧牲的勇士。
Ⅳ 細數《八佰》的劇情,講述的是一件什麼事情
這部電影從劇情到演員演技都非常棒,完美傳遞出自強不息的精神,令人看得熱血澎湃,正能量滿滿。主要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時期,“八百壯士”浴血奮戰,犧牲小我,成就大家,固守蘇州河畔四天四夜,阻擊日軍的故事 。
成就大我有了自殺襲擊的例子,越來越多的士兵勇敢起來,背負起使命,與敵人同歸於盡。一聲嘶吼:娘,孩兒不孝了。看的令人淚眼婆娑,一個年紀20歲左右的孩子決然的跳下去擋住敵人的炮火。隨後越來越多的戰士,在自報姓名之後,選擇與敵人同歸於盡。無數人燃起熱血,成就大我,鏖戰四天,終於獲令撤往英租界。
Ⅵ 八佰這個電影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一、歷史中的《八佰》:「我們為中國而生,死不足惜」
1. 淞滬會戰
《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戰爭中隨處可見死傷的普通百姓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斗,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
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
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統計死傷30萬人。
國民黨將領陳誠之子講述日軍之殘忍
淞滬會戰之慘烈、悲壯,不是一言兩語可道清,卻應被所有國人銘記,強烈推薦大家觀看相關紀錄片《生死地——1937淞滬會戰實錄》,優酷上可以找到高清片源。
2. 「四行孤軍」:一場被世界圍觀的死守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由於中日兵力懸殊,國軍部隊雖英勇奮戰,但仍節節失陷,為保存有生力量、守衛南京,已決定全線撤退上海。
此時,臨近「九國公約」簽字國會議召開,各國代表已齊聚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蔣介石對此會議充滿期待,希望能夠通過一場「孤軍奮戰」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抗戰的決心與信息,以爭取世界的同情及列強國的介入調停,遂決定令88師留在閘北,死守上海。
88師的師長孫元良最終派出麾下一個加強營的兵力,堅守蘇州河以北,率領他們的是第524團團附謝晉元,他們的陣地便是影片中所呈現的四行倉庫。
由團長謝晉元率領的這四百將士,是堅守在上海市區的最後一支中國部隊,後人稱其為「四行孤軍」——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
這支隊伍多為湖北保安團的團員——年輕,也缺乏作戰經驗。
就這樣的四百多人,要面對瘋狂湧上的日軍,大家心裡都明白:此去,就是赴死。
四行倉庫與租界僅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天五夜,造就了中外戰爭史上從未有過的奇特景觀——租界里的中國民眾與英美記者,不顧流彈橫飛,全程圍觀著對岸這場中日軍隊的激烈交戰。
戰時的四行倉庫與對岸的圍觀百姓
「四行孤軍」的英勇感染了目睹這一切的所有人,令國際人士對中國軍隊改觀,即使中國軍隊傷亡慘重,要求參軍的中國年輕人卻越來越多。
滬上名醫陳春仁在多年後回憶起這場戰事圍觀時記錄道:「八佰壯士」稱不需任何援助,只想要一面國旗。
3. 堅守之後緣何撤兵?
中日連日戰爭,給對岸的公共租界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在四行倉庫東南角方向,聳立著兩個巨大的煤氣罐,一旦日軍炮火偏離、煤氣罐被炸起火,將殃及租界民眾安危,半個上海也將不保。
巨大煤氣罐所在位置
公共租界當局通過外交途徑照會中國政府,要求政府從人道立場下令孤軍撤退。
很快,蔣介石便下達了撤軍令。
雖無法接受,但軍令如山,謝晉元只得顧全大局、執行命令。
這便是影片最後,「八佰壯士」冒著敵人密集的火力、在槍林彈雨中沖橋撤入公共租界的原因。
Ⅶ 八佰電影講了什麼 主要故事講述了什麼
1、電影《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主要故事講述了在1937年淞滬會戰物塌芹期間,800壯士在四行倉庫奮力對抗三十萬日軍,並斗爭四天四夜的故事。這場戰爭是中日第一次正面交鋒,持續了大約三個多月,當時上海瀕臨淪陷,人心渙散。
2、為了能夠穩住罩畢人心,取得最後的勝利,第88師262旅524團衫沒團附謝晉元率420多人,收到命令堅守最後一個防線「四行倉庫」。剛開始為了迷惑日軍上當,壯大聲勢,隨後謝晉元又對外宣稱一共有800人,但是實際上只有400人,這也就是電影片名《八佰》的出處。
Ⅷ 八佰是個怎麼樣的電影
八佰是個怎麼樣的電影?
八佰是個怎麼樣的電影?
要說八佰是個怎麼樣的電影,不吹不黑拋開主觀看法客觀的說,一部中規中矩的歷史戰爭片,但是先烈的故事永遠動人,永遠值得我們敬重,所以還是值得看一看的。
電影名稱:八佰
電影評分:四星
電影簡介: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纖茄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
電影觀感氏鍵:八佰作為一部歷史片戰爭片,雖然整體中規中矩,但是也有他獨特的地方。很值得去看一看,不說他有多好看,跟《建國大業》《建黨偉業》還有《建軍大業》都基本類似的,內核還有意義。
但是這樣的戰爭片永遠讓人動容會喚醒你內心深處的家國情懷和毀核察民族精神,先烈們所做出的犧牲也值得我們敬重。裡面有一句話很打動我「你們才是真正的中國人。」
談一談這部電影特別的地方,這部電影里不是所有的兵都是一往直前的勇士,他們中有也有逃兵,槍都沒開過,日本人來了以後蹲在糧袋裡瑟瑟發抖,甚至面對日本戰俘都懦弱到不敢開槍,想盡辦法逃走。
很真實,幾個種地的算算盤的被拉上現場,有的都是十幾歲的小娃娃,怎麼會不害怕,經過戰爭的洗禮他們都站了起來,比誰都勇敢。相對比慘烈的倉庫,河對岸夜夜歌舞昇平的英租界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天堂與地獄。
很不理解對岸大多數人民還在享樂看熱鬧的心,但這些人也是真實的,那個時候就是有很多國人還沒有醒來或者說失去信心,終究他們也是被戰士們喚醒,即使不是生命也用金錢也貢獻自己一份力,當然也有很多人沖過了橋送了命,帶給人莫大的感動。
而最後電影觀感轉到倉庫遺址一個拉鏡頭呈現給觀眾現在的上海大都市也不禁讓人振奮,動容。重溫過去,提醒我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很重要必要,但是也不要忘記現在和未來。
Ⅸ 如何評價八百電影
《八佰》一箭四雕,管虎與委員長的默契
本答案從第二部分開始,內容會復雜一些,如果你想留言批判此回答,請看完,如果你無法理解超過1000字的文章,請謹慎留言反對。
第二部分講電影最大的bug,第三部分講如何用一段台詞生造出一個根本沒有的巨大轉折(不是歷史上沒有,是劇情上就沒有)
一
首先《八佰》不是歷史片,也不是戰爭片,它是一部奇觀片。
它與歷史的差距,很多答案都說了,這里不多說了。單談一下,導演跟委員長跨越八十餘年的默契。
《八佰》拍的好,關鍵是題材選的好。
首先導演自己在宣傳里也說了,一水之隔,喝著咖啡打著賭,就能觀看真實戰爭的事件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這就是奇觀,電影再把奇觀放大一下,尤其縱身一躍、丈夫許國,確實直擊人心,不單是視覺的更是心靈的,看著看著就唯游落淚了。
其次,愛國主義,這是最容易引發共鳴的,尤其在當前的國際大環境下。
但是導演厲害就厲害在,它的愛國主義不是歌頌TG的,而是歌頌國軍的,這樣一些反感主旋律的觀眾也會喜歡,更進一步說,這都不是國軍,是一種超越了黨派、階級的,每一個普通人的愛國主義,更高級的愛國主義。這一下B格就高了起來。
最後,因為不是歌頌TG的,還能跟飛將軍孫元良扯上關系,而孫元良的兒子正是台灣著名演員秦漢,秦漢是誰?大家可能不太知道。但是在他那個年代可是跟林青霞齊名的,他與秦祥林、林鳳嬌、林青霞合成二秦二林(星爺的大話西遊里至尊寶還忽悠紫霞自己是秦運局祥林),也就說他沒准能影響金馬獎哦。所以導演去台灣拜指悄銷訪秦漢。之前16年他挺姓戴的也是一個道理,此人和秦漢有一個共同點,在省內電影界影響力甚大,1999年到2014年,金馬獎12次提名,9次獲獎。
片中還有一個高筆,就是沒提孫元良(委座本來是要把孫元良的整個八十八師都留下的,孫不幹,最後留下400人),按此人的真實形象提,又逃跑又強奸的,秦漢不滿意。不按真實形象提,國內觀眾不滿意。不提,秦漢推這部片子時,還可以避嫌,等片子獲獎了再找水軍在省內給秦先生歌功頌德。所以,導演去拜訪片中沒有的孫元良的後人秦漢,卻不去拜訪片中主要人物謝晉元的後人。
Ⅹ 年度最佳的《八佰》講述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年度最佳的《八佰》講述的是根據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為歷史背景,講述了歷史上稱之為“八百壯士”的抗日戰士,奉上峰命堅持守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阻擊日軍四天四夜,掩護主力部隊撤退的故事。
最後希望能出現更多著這種題材的電影,讓新的一代青年人能夠居安思危,不忘歷史的血汗,激發國民的愛國鬥志和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