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黃元申電影哪個版本好看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黃元申電影哪個版本好看

發布時間: 2023-04-28 18:09:52

『壹』 黃元申和李連傑飾演的霍元甲,哪個更經典

要回答這個問題的話,答案當然是一邊倒的,經典肯定是黃元申版的了,而且可說是超經典!這部電視劇是83年從香港引進的,是由香港著名動作導演徐小明執導並監制,是一部全劇共20集的武打連續劇。

劇中主要演員是黃元申、梁小龍、米雪等當紅明星出演。整部電視劇內容相當精彩,播出後轟動整個大陸觀眾,堪稱經典!有人說這部片子能引起這么大的轟動並不奇怪。這是當時的時代環境造舊的,我覺得這話不全對。

下面我從幾個方面簡單來說一下原因,第一,首先開場的《萬里長城永不倒》的主題曲就是一個亮點,讓人聽了熱血沸騰印像深刻。第二,演員的造型設計方面很成功,十分符合各位演員的風格,人物的發型雖是清一色中長發設計,但是非常適合演員的造型需要,服裝雖不華麗款式也不獨特,但效果奇好,還有各個演員的角色安排定位準確,毫無不合理之處。

第二,武打的動作設計好看,雖不是鋼猛有餘但不失精彩,讓人看了也是過癮,出招時的配音也是恰到好處,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第三就是演員的表演到位,各個人物的刻畫細致而鮮明,黃元申把霍元甲這樣一位有血有肉的大俠形象塑造的實在是完美之極,讓人崇拜,完全脫離了本人。還有功夫巨星梁小龍把陳真角色演的也十分的成功,尤其是在霍元甲已被埋入土裡他用雙手往外拔土的情景,實在是太逼真看哭了多少人,充分體現了徒弟對師父的情誼是怎樣的深。米雪把少女倩男溫柔而不失通情達理的一面也是演的十分的到位,和黃元申的感情戲把屋的恰到好處,不誇張不做作但不失感人。黎漢持把惡少龍海生也是刻畫的入木三分,很是形象,突顯了龍海生的陰險狡詐,替日本人賣命的丑惡嘴臉一面。

第四就是內容的精彩。劇情發展的安排合情合理,內容緊湊,整劇沒有半點拖泥帶水的地方。成為經典毫無懸念。這些也得歸功於導演徐小明付出的努力與心血,可以說沒有他就無經典一說!

反過來看看李連傑的版本,雖然電影和電視劇在人物的刻畫和劇情的安排上面會處於一點劣勢,但這不是直接原因,核心還在於裡面的內容與演員的表演才是關鍵所在,試想,如果這些都不行的話,即使它有電視劇優勢和一個經典的電影比也是註定失敗的。我們重新回過頭來看下李連傑的,從人物造型尤其是發型的設計就是失敗的。還有演員把握角色的尺度不是很好,李連接演的也不是太到位,沒有完全脫離他自己,動作設計雖不失精彩但花哨有餘,整劇真的是沒有可圈可點之處,充其量也只能說是一部普通的武打影片而已。

本人沒有存心貶低李連傑的版本之意,上面說的也都是一些客觀事實,相信看過的人心中自有一桿秤的。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在八十年代,武打連續劇拍攝數量很少,能在一部武俠電視連續劇中擔任主演,且武打戲場面眾多,可見黃元申有著不俗的武功功底和精湛的演技。而且,那個年代老百姓在家也只能圍著一兩個電視台觀看節目,主角影響力更是不同凡響。

1983年,黃元申正直當年,演技又趨於成熟,黃元申在《霍元甲》中飾演一代宗師霍元甲,其溫文而雅、俠義正直、堅貞不屈的大俠風范和民族氣節,被演繹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觀眾看得是盪氣回腸、爭相崇拜。

談起霍元甲,黃元申演繹的霍元甲形象,已然深深地印在了人們心中。時至今日,人們腦海里始終浮現的必定是黃元申容貌,所以勿庸置疑,他飾演的霍元甲最為經典。

談起李連傑,英俊帥氣、一身正氣、功夫行雲流水,武俠人物形象同樣深入人心。遙想當年,李連傑飾演的《黃飛鴻》《方世玉》《太極張三豐》《新少林五祖》《倚天屠龍記》《精武英雄》《東方不敗》,劇中大俠人物形象個個經典,英氣逼人,別人只能望其項背。尤其是在《精武英雄》中飾演的陳真,正義凜然,武打場面逼真,視覺美侖美奐,贏得了觀眾一致的認可和好評,但出任自己導演的《霍元甲》主演時,李連傑已步入知天命之年,飾演的霍元甲形象難免有些老態龍鍾,精氣神已然不足,人物形象自然氣場不夠。

我們可以大膽設想一下,如果八十年代經典武俠劇《霍元甲》由正值當年的李連傑出演,想必霍元甲人物形象一定也非常出彩,但能否超越黃元申塑造的霍元甲形象呢?筆者認為還是稍遜風騷。黃元申外幼天庭圓潤飽滿,加上自幼文化浸染,又學習武術,練就了一身端莊儒雅、目光堅毅、正氣凜然之風骨,頗有一代宗師大俠風范,這是李連傑外形所不具備的。

不管如何比較,黃元申、李連傑他們都為華人武術電影塑造出了很多經典形象,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此,向他們致以祟高的敬意!

霍元甲是傳奇式的英雄人物,他的武藝精湛享名海內外,他有一個赤誠的愛國之心,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尊嚴,在天津和上海,先後同俄、英洋力士比武,並取得了勝利,為中華民族爭了光,令國人揚眉吐氣。

黃元申和李連傑先後飾演了霍元甲,兩個人的表演都堪稱經典。黃元申飾演的是電視連續劇,李連傑飾演的是電影。

黃元申是李小龍的師兄,他精通詠春拳,還學過空手道和洪拳。當時報名演霍元甲的演員有6000多人,最後他脫穎而出。黃元申版《霍元甲》攝於1981年,共20集。那時只有一部分家庭有12寸的黑白電視機,為了看《霍元甲》有人很早就在電視機前等候,唯恐看掉了一點點情節,每當《霍元甲》電視劇播放的時候,外面街道上都難見人影,尤其是夏天,人們既不怕熱,也不怕蚊子叮咬,都要站著擠著把電視看完。

霍元甲具有儒雅飄逸豪情萬丈的優良品質,黃元申將這種優良的品質演繹的淋漓盡致。相較之下李連傑演繹的霍元甲,武功高強,動作如行雲流水,不愧為一代動作片巨星,但他給我的印象少一點書生的儒雅。在我的心目中黃元申和霍元甲早已成為一個人。

黃元申演的霍元甲深入人心,受廣大電視觀眾喜愛,首先黃元申溫文儒雅,風度翩翩,而且形象俊朗,玉樹臨風,尤其是與日本浪人宮本對決那場,打鬥酣暢淋漓,飄逸自然,堪稱經典之作!

黃元申演出了霍元甲的民族正氣,敢於挑戰,勇於擔當的中華精神,劇本音樂及歌曲給力,唱出了億萬中國人的心聲,這睡獅漸已醒!

李連傑是武術冠軍,天賦極高,是百年不遇的練武奇才,《少林寺》堪稱經典,本人認為最經典的當屬《精武英雄》,裡面有許多精彩打鬥片段,特別是與周比利飾演的狂魔機器人藤田剛的對決,可以說是最出彩功夫!

李連傑的《霍元甲》把霍元甲的高大形象給整沒了,而且讓霍元甲無後,因此從劇本上看不及黃元申演的霍元甲受世人認可!

毫無疑問,黃元申的《霍元甲》更經典。

首先,黃元申的《霍元甲》播出的時候,正值改革開放的八十年代。在此之前,內地的觀眾沒有看過這樣的武打片,所以該片迅速風靡全國,先入為主的印象,讓很多人認為霍元甲就是黃元申本人,很多人直接就以霍元甲來稱呼黃元申。加上片中濃濃的愛國主義情緒,經典主題曲的廣泛傳唱,都進一步加深了人們的這種印象。而且不僅僅是霍元甲,連梁小龍演的陳真也已經深入人心,這些都是李連傑不能比擬的。

其次,跟黃元申的霍元甲一樣,李連傑的經典形象是黃飛鴻,黃飛鴻形象的深入人心,讓人很難把李連傑的其他角色與李連傑本人融為一體。很多時候,只要說出黃飛鴻三個字,大部分人的腦海里浮現的都是李連傑的形象。盡管,關德興主演過那麼多部黃飛鴻,但限於當時的拍攝條件,加之年代久遠,很多人並沒有看過,黃飛鴻這個人物普及還是李連傑演繹的版本。

所以,盡管李連傑的《霍元甲》也是一部出色的電影,但論經典,還是黃元申的《霍元甲》更深入人心。

黃元申。

黃元申飾演的霍元甲堪稱經典。儒性之中又帶著武道,並且氣質超群。有著香港當年影星的脫俗風范。是我最百看不厭的劇目,盡管當時我非常幼年,但是至今難忘。

只可惜黃元申後來好像出家了。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非常驚訝,這么好的一個演員,角色演繹的這么傳神,怎麼捨得去出家?!

當時還年小,可能不太懂得他為什麼出家。換到現在,可能會明白其中的一些感覺吧,畢竟成熟了很多。

當然是黃元申的霍元甲形象要經典得多了。這個都沒有什麼可比性的。因為:

(一)黃元申飾演的霍元甲形象,是電視連續劇《大俠霍元甲》當中的主人公霍元甲的形象;而由李連傑主演的是電影《霍元甲》當中的主人公霍元甲的形象。大家都知道的,作為常識吧,尤其是在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的性格特點等方面,電影和電視劇是根本無法可比的。因為通常一部電影頂多也就是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而已,而一部電視劇(四十集左右)的話,至少要四個星期左右的時間才能播放完畢的。

(二)約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由黃元申、米雪和梁小龍等人領銜主演的電視劇《大俠霍元甲》一經播出,就轟動了中國的大江南北了。其中,黃元申塑造的霍元甲形象,也成為了」只有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典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而由李連傑主演的電影《霍元甲》一經上影,就引來了全國各地觀眾的一片吐槽聲了。尤其是其中的一個,霍元甲在擂台上被外國人當場打得是口吐鮮血的場景,讓人特別不能接受!據說後來還因此而引發了一場官司了!

此外,李連傑主要是一個武俠電影演員。李連傑主演的黃飛鴻等系列電影,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了。但是,關於霍元甲的電影,李連傑就只是拍過一片而已。所以李連傑飾演的霍元甲形象和黃元申的是無法可比的。

在滿大街都流行唱「萬里長城永不倒」的年代,人們可以不知道黃元申是誰,但是一提到霍元甲,腦海中浮現出的肯定就是黃元申的臉,很多人都已經忘了他是個演員,而理所當然的把他當做了「霍元甲」。

由於那個年代電視連續劇的風靡,很多角色塑造的深入人心,試想每天都用同樣的角色來跟大夥兒見面,時間一長了,熟悉程度能不高么?而且黃元申作為演員,扮演過的角色除了霍元甲之外,其實並不多,這也更加讓人們認為,他就是霍元甲,霍元甲就應該長他那樣。

撇開長相,武功功底,演技什麼的不說,對於霍元甲這個角色來說,黃元申在很多人心目中還是秒李連傑好幾條街的,包括我在內。

理由主要是兩個:

第一,黃元申扮演的霍元甲是電視連續劇,播放的時間長,影響更深遠,而且除了這個角色之外,他沒有再接過什麼其他給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因此霍元甲幾乎成了他的唯一成功角色。而李連傑除了霍元甲之外,還扮演過方世玉,黃飛鴻,張三豐,少林小子......等N多角色,而且,他出演的霍元甲,只不過是一部電影,無論他的功夫多好,演技多棒,又或者說打鬥場面多出彩,對於角色感染力來說,他都很難再超越先入為主的黃元申。

第二,跟時代也有關,黃元申扮演霍元甲的時候,影視作品還屬於比較少的階段,人們可選擇的餘地不大。不像李連傑後來的電影時代,群星雲集,江湖人才輩出,人們想看什麼就能看什麼,煩惱來自於怎麼選擇而已。在這種反差巨大的對比之下,當初略帶「被動」式接受的黃元申,自然是比現在要「主動」去選擇李連傑要來的容易的多。所以現在很多父母輩的人,沒看過黃元申的電視連續劇霍元甲的很少,而沒看過李連傑演出的「霍元甲」的電影的人,大有人在,在這點上,李連傑就很難超越黃元申。

兩位都是很優秀的演員,但是就霍元甲而言,黃元申還是勝出。人們提到李連傑,更多的認可應該是來自於黃飛鴻,這也是李連傑版的霍元甲沒那麼讓人能記住的原因之一。

黃元申在1980年代的港劇《大俠霍元甲》中扮演霍元甲,李連傑在2006年的香港電影《霍元甲》中扮演霍元甲。 如果論演員名氣,黃元申當然遠遠不及李連傑,但如果說角色或影視劇的經典程度,電影版是比不上更為久遠的電視劇版的。

一部作品能不能成為經典,一方面是演員的表演,還有很重要一方面是作品出現的時代特點。 《大俠霍元甲》八十年代初由香港導演徐小明執導,幾年後引進內地。當時的內地是什麼情況?並不是家家都有電視,大家看到電視劇都感覺有些稀罕,更不要說是《大俠霍元甲》這種帶有武俠意味的電視劇,而且其中散發出的愛國精神很能聚集人氣。

那是一個一家有電視鄰居都來看的時代,我當時就是這么看到這部片子的。最早播放的時候是夏天,鄰居家一到晚上就把電視搬到院子里,鄰居們早早搬小板凳拿著蒲扇過來看。

在這部劇中,可以看到一身本領但不幸罹難的霍元甲,本事高強對霍元甲心存芥蒂最後幡然悔悟的陳真,美麗大方的趙倩男。 那是當時內地電視劇達不到的製作水準和故事完整性,因此一下子抓住了內地觀眾的心。

尤其那首主題歌《萬里長城永不倒》,每次聽都讓人熱血沸騰,盡管當時人們對粵語非常陌生。 有了這樣一種 情感 鋪墊,這樣的劇集很難再被超越。

李連傑出演於仁泰的影片《霍元甲》已經是2006年,那時候霍元甲很難說還是大IP,李連傑個人的事業巔峰期也已經過去,當年在賀歲檔公映還算是有一定人氣,但幾年過去很快就被人遺忘。 如今說李連傑的經典電影,你可以想起《精武英雄》、《黃飛鴻》,很難想起《霍元甲》。

而對於經歷過八十年代的觀眾來說,心目經典的霍元甲形象,還是黃元申而非李連傑的演繹。 很大程度上,這是時代造就的,導演和演員無法改變它。

李連傑如果早十年演霍元甲定能超過黃元申!他在演霍元甲的時候顏質以經退化得差不多了。演員一半要演技,一半要氣質!

『貳』 黃元申和李連傑飾演的霍元甲,哪個更經典

黃元申在1980年代的港劇《大俠霍元甲》中扮演霍元甲,李連傑在2006年的香港電影《霍元甲》中扮演霍元甲。如果論演員名氣,黃元申當然遠遠不及李連傑,但如果說角色或影視劇的經典程度,電影版是比不上更為久遠的電視劇版的。

而對於經歷過八十年代的觀眾來說,心目經典的霍元甲形象,還是黃元申而非李連傑的演繹。很大程度上,這是時代造就的,導演和演員無法改變它。

『叄』 霍元甲很多版本,您們覺得哪一版本的主演最適合霍元甲這個角色

李連傑的霍元甲最經典!霍元甲的傳奇人生讓不少編劇寫進劇本並搬上熒幕,許多演員也是因為飾演了霍元甲才一舉成名,下面為大家盤點一下演過霍元甲的六位演員。趙文卓最帥,李連傑最經典!

一、黃元申

黃元申飾演的霍元甲,一身正氣,看著特別讓人沸騰。當時一播出就引起了非常大的效應,收視率爆棚。他將華夏民族骨子裡的豪氣和熱血詮釋得淋漓盡致,這部作品也讓他紅透了半邊天。就在事業蒸蒸日上時,他卻做出了一個誰也想不到的決定,他拒絕了接連不斷的邀約,選擇皈依佛門,他就這樣放棄擁有的名利回歸最朴實的生活,這樣的勇氣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

六、鄭伊健

鄭伊健被稱為顏值最高的霍元甲。他的霍元甲帶著一股自在瀟灑,俊朗的外表也讓觀眾大飽眼福。在裡面他的好兄弟小春哥也有出演,飾演的是他的弟子陳真。本以為又會再創經典,可是直到播出結束也沒有掀起什麼水花。

『肆』 黃元申和李連傑飾演的霍元甲,哪個更經典

相信大家身邊有很多喜歡看電影或者電視劇的朋友,影視作品現在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當中的一部分,和我們形影不離。每個人都有自己所喜歡的武打明星,包括我也是一樣的。有時候一部電影會進行翻拍,這樣就免不了把兩個主角拿來比較。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黃元申和李連傑飾演的霍元甲,我個人觀點覺得兩個人演得都非常好,但是要說到經典的話,我認為黃元申的比較經典。接下來就讓我和大家說一下原因~

三、評價

從評價上看,黃元申飾演的霍元甲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好評。這部電視劇是我國從香港引進的,是最早的一批電視劇。從廣東的電視台播放之後,隨即在我們的中央電視台等播放,而且那時候年年都有播放這一部電視劇。更重要的是,這部電視劇讓很多觀眾朋友學習起了粵語,引起了大家的興趣。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伍』 81版《霍元甲》:男主出家男配入獄,女主失去摯愛,7位戲骨離世

世間事,當年看都是必然,回頭看全是偶然。

把時間倒回到1972年,年輕的導演吳思遠正在街上逛街,看到一個小子在街上打架身手很是了得,問明情況才知道,這小子三次參加全港搏擊比賽,兩獲冠軍、一次亞軍。更了不得的是他還曾街頭獨斗10多名持械匪徒不敗,是真正的少年英雄。

當年正是港產武俠片開始崛起的時候,好極了,正好帶著他進入演藝圈拍片,後來這小子打出名堂,和李小龍、狄龍、成龍等並稱四小龍,他就是梁小龍。

也是這一年,另一個小子報名加入邵氏的電影電視藝員訓練班學習。

他12歲習武,師從葉問,擅詠春,是李小龍的師弟,後來又學了洪拳和空手道,其形象近似當年正當紅的姜大衛狄龍,屬於標準的正小生。

形象好身手好,進入邵氏第二年,吳思遠就讓他上了《餓虎狂龍》,初次拍電影他就展現出不俗演技,當年《華僑日報》更是誇他:「身手是力與美的結合,既夠勁又瀟灑」。他就是黃元申。

時也命也,距離他們憑一部劇響徹中國,還要等8年,他們要用這8年,積累足夠的資格,從而在8年後,在劇中站穩主角的位置。

1980年,時候到了,當年正是無線和亞視前身麗的收視大戰如火如荼的時代,為了打垮亞視,無線一口氣挖走了亞視最核心的編導,其中包括未來將成大器的程小東,無線還向金庸先生買了版權,開始啟動一系列武俠劇拍攝,麗的如臨大敵,只能臨時啟用一批年輕編導,迎戰無線。

當年麗的也想拍武俠劇,但金庸的版權已經被無線買了,古龍的版權也在邵氏手裡,怎麼辦呢?

正在頭疼的時候,一位年輕編導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買什麼版權,我們自己原創一個故事不就行了。高層說那拍個什麼故事呢?年輕編導說,不如拍霍元甲。這位年輕編導就是徐小明。

正是從這個當年在麗的高層眼中荒謬絕倫的創意開始,一場港產武俠劇的風暴開始醞釀。在此之前,所有的港產武俠劇講的都是個人恩怨,江湖兒女,沒有人想到武俠類型,竟然還能和家國聯系在一起,其中也包括那幾年拍了不少武俠劇的黃元申和梁小龍。

誰能想到,他們終將憑借一對正氣師徒的角色,讓自己的名字響徹華夏的每一個角落,並最終讓飾演的角色成為大俠的代表。這部劇就是《霍元甲》。

劇集在中國香港開播兩年後,廣東台向央視要劇,央視把這部劇給了廣東台,廣東台迅速編輯排播。

然後在1983年的劇集播出的每個夜晚,許多家庭全家老小會集體帶上板凳,到有電視的人家或者露天去等待劇集主題曲響起——「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

一直到30多年後的2020年央視春晚,成龍還會再次唱響這首主題曲——《萬里長城永不倒》。

那時的黃元申梁小龍當然不會知道,這部將轟動一時萬人空巷的電視劇,將會徹底改變他們兩人的命運,也將影響很多人的命運。

現在的觀眾很難想像,《霍元甲》原本是一部清裝劇。而令劇集變成現在觀眾看到的樣子的,則是黃元申一個任性的決定。

霍元甲的故事最初出現於 「平江不肖生」向愷然的《近代俠義英雄傳》中,他第一個將霍元甲的故事寫成傳奇小說。

1972年李小龍主演的電影《精武門》中,倪匡又虛構了霍元甲的弟子陳真。

徐小明決定將真實 歷史 和演義故事結合在一起,再結合陳真的形象,拍攝《霍元甲》,但在一開始,並沒有「霍元甲」三部曲的計劃。

畢竟麗的連一部都不想投拍。

因為在1972年李小龍的《精武門》之後,再沒有一部民國題材的功夫片大賣過,能賣錢的全部都是古裝武俠片。何況上一部以霍元甲為原型的電影《迷蹤霍元甲》票房徹底撲街,再拍不是找死?

但徐小明並不認同這個說法,他認為《迷蹤霍元甲》沒人看,絕對不是霍元甲的故事不吸引觀眾,而是拍法錯了,霍元甲生平最厲害的根本不是武功,而是武術家難得的愛國情懷和海納百川的胸懷,電影拍來拍去都是打功夫老一套當然會失敗了。

他要拍,就要拍一部壯懷激烈的有情節有人物有情懷的作品。

麗的高層還是覺得徐小明在畫大餅,但必須感謝無線幫忙,把麗的能拍的導演幾乎挖光了,除了拍過《大地恩情》的徐小明,麗的手上的確已經沒有能打的牌。

就這樣,高層妥協了。

搞定了高層,徐小明立刻馬不停蹄開始籌拍,他心中霍元甲的人選只有一個——黃元申。

當年黃元申已經憑《少年黃飛鴻》等片成為人氣小生,但徐小明找他也不全是因為他的人氣,而是看中他身上那股豪邁與儒雅兼具的氣質,這簡直是扮演霍元甲的完美人選。

但黃元申的人生其實和霍元甲毫不沾邊,他祖籍重慶,1948年生於上海,後隨父母移居中國香港,住在九龍調景嶺,也就是傳說中窮人住的九龍城寨。

當年他家裡有5個弟妹,黃元申是大哥,活脫脫就是一部《喬家的兒女》,為了養家,他打過很多份工,甚至曾自嘲說:都說七十二行,我已經做到七十三行了!

或許是苦日子磨礪出黃元申忠義節孝的個人氣質,無形中與霍元甲的角色完美適配了,但黃元申一開始並不願接戲。

因為徐小明原本的規劃是拍一部辮子戲,霍元甲的發型是前面全部剃光,後面留一根辮子,可是急著賺錢養家的黃元申不想剃掉頭發,就婉言拒絕了徐小明的邀請。

但徐小明鐵了心要黃元申演霍元甲,最後心一橫,不剪就不剪,直接大筆一揮,把清裝戲變成了民國戲。

正是這個決定,既成就了後來經典的短發霍元甲,也歪打正著讓劇集跳出了當時過於泛濫的清代戲的窠臼,離成功更近了。

為了讓故事更好看,徐小明還虛構了霍元甲在劇中和俄國大力士打鬥的場景,實際上雖然 歷史 上霍元甲兩次接到外國武師的公開戰書,但一次都沒真打過。

第一位挑戰者是來中國混吃混喝的,一聽霍元甲真的武功了得,直接被嚇跑了。第二位多少會點功夫,但和霍元甲談不攏對戰規則,也溜號了。原本霍元甲真正的對決會發生在與一位日本武師之間,可他卻在決斗前被日本人下毒不幸去世了(並非虛構,後來媒體報道證實了影視劇的猜想)。

但徐小明將這些原本就很傳奇的 歷史 故事都改編得更加戲劇化了,而這一版故事,也成為後來鄭伊健、李連傑、趙文卓等多版霍元甲故事的藍本。

有了霍元甲,徐小明又虛構了女主角趙倩男,找來的女主角是憑借《神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大熱的新晉女神米雪。

當年有個武師出身的新功夫演員正在瘋狂地追求米雪,名叫陳港生,後來演電影,電影公司覺得名字不夠響,為他改名——成龍。

據成龍自己透露,他苦追了米雪8年後,她才終於同意在一起。

不過剛把米雪追到手的成龍,被邀約前往好萊塢拍攝電影《殺手壕》。有一次去海灘玩輪滑時,不小心撞到了又一個女神——鄧麗君。

轉眼之間,新人就換了舊人。 真是應了周董歌里的那句詞: 「愛情來得太快,就像龍卷風。」

不過這都是後話,拍霍元甲時的米雪,正是拼事業的時候,形象氣質俱佳。

徐小明又找來從中國香港首位職業騎師轉戰影視圈的董驃,飾演霍元甲他爹,陣容基本就配齊了。

但彷彿命中註定,另一位重要主演,自己送上門了。

當年梁小龍剛好受到好友邀約,到《霍元甲》的片場探班,聽說拍的講大俠的功夫片,一下來了勁,在片場就說自己很有檔期,能不能讓導演賞臉安排個小配角過過癮。

這句話傳到了徐小明耳里,他立馬跟演陳真的演員說了抱歉,然後把劇里敢愛敢恨,穿著學生裝打功夫的陳真改由梁小龍主演,

所以若非那位梁小龍好友邀約他來探班,後來觀眾看到的陳真,大概率就是另一個演員,那還會不會有陳真這個角色的大火,以及後面的衍生三部曲呢?

經典背後的傳奇故事,總是偶然地如此玄妙。

不過,一切了不起的抱負,都需要時間醞釀。 那些燦爛的美夢,都要等一個契機。

《霍元甲》的成功,在於趕上了天時地利人和。

人和首先是徐小明,當年徐小明認為,一部真正好的武俠劇首先必須要有一個有血有肉,重情重義的英雄,而不是整天喊打喊殺的莽夫。

現在回頭看來,由徐小明主導創作的這部劇絕對是一部超前的作品,如今國產劇強調的多類型融合,根本是徐小明當年玩剩下的。

劇集開場霍元甲文弱書生會蓋世武功,是典型的TVB反轉大戲,陳真真假拜師是懸疑戲,日本女間諜潛入是諜戰戲,後來日本女間諜愛上了中國俠客又有了愛情戲元素,霍元甲被害後,又加入了陳真最後的復仇戲。

堪稱爆點、爽點、燃點兼具。

但除了徐小明厲害,一個重要的天時是港產功夫類型開始崛起,大量武術人才進入影視行業,所以劇集邀請到了袁仁祥擔任武術指導,加上黃元申和梁小龍都是一身真功夫,雖然當年的動作場面還不乏套招,但兩位男主演的動作都是標准武術家的風采,所有動作獨立完成,根本不需要替身,況且替身能比他們打得好嗎?

如今再看梁小龍在劇中展現的腿法,黃元申硬橋硬馬的功夫,依舊感到酣暢淋漓。

而在功夫和商業元素之外,徐小明最成功的還是為劇集注入了強烈的愛國情懷。

劇中霍元甲和陳真的成長,也都與家國情懷聯系在一起,最終兩人都跳出了傳統武俠劇主角報仇雪恨成功之類的窠臼,成為了俠之大者。

加上黃元申無論形象,氣質,武打動作等方面都徹底演出了"霍元甲"一代愛國武術家的風范,劇集想不爆已經不可能了。

但徐小明又在火上添了一把柴——那就是找到了黎小田和「詞壇聖手」盧國沾創作主題曲。

要求很復雜,必須要帶有喚醒國人的同時還要有抵禦外敵的感情在裡面,這個遠遠超過了當年武俠主題曲常規創作的要求提出來,反倒激發出了黎小田和盧國沾的創作天才。

後來徐小明聽到黎小田創作的大氣磅礴的曲子已經滿意不已,看到盧國沾第一句歌詞就更炸裂了,這句歌詞你們都會——就是「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

如果說劇集的巨大創作能量已經足夠創造一部爆款,那麼再加上這首震撼人心的主題曲,劇集在內地放映時的成功,已經不再能以爆款來形容。

據說《霍元甲》第一次在廣州播放,當時廣州街頭都沒人了,全都跑回去看《霍元甲》去了。

劇集不但火遍大江南北,而且在大江南北都創造了萬人空巷,這樣的轟動場面,這屆年輕人不可能有機會碰到了。

劇集大獲成功後,根本不用徐小明再據理力爭,麗的高層已經催著他趁熱打鐵拍續集,徐小明順勢推出了《陳真》、《霍東閣》。由梁小龍主演的《陳真》繼續創造了收視神話,不過錢小豪主演的《霍東閣》就差了一大截。

劇集不僅進一步推動了功夫武俠文化熱潮,更無形中促進了粵語的普及和粵語歌在內地的流行。

而黃元申則一度成為了「俠義」的代名詞,當年農村有電視的家庭還不多,只要《霍元甲》一播出,人們就打著手電筒,帶著小凳子,跑去十幾里外的地方圍坐在一起看劇,每次看到霍元甲痛打反派的時候,男女老少一齊拍手叫好,孩子們現場就舞起霍元甲的迷蹤拳。

梁小龍也成為最火的武打明星。

由於劇集太受歡迎,《萬里長城永不倒》還被更名的亞視定為台歌,並由呂念祖唱上了春晚。

可是人間萬物,總不可能一直在巔峰,太早達到巔峰的,也可能為日後的命運,埋下重重伏筆。

因為這部劇迅速達到事業巔峰的主角們,悲欣交集的人生故事,這才真正開始。

當年的黃元申梁小龍米雪,當真是鮮花著錦,但也是烈火烹油。

憑借黃元申當年的聲勢,只要假以時日,他也完全有機會也成為像成龍、李連傑一樣的功夫巨星。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已經有了家室的他卻突然在1989年宣布退出影視圈,不僅推掉10多部影視片約,還於同年遁入空門,成為聖一法師的弟子,法號衍申,在中國香港大嶼山寶林禪寺修行。

正處於事業巔峰的黃元申忽然落發為僧,也由此成為港娛一大未解之謎。

坊間最著名的猜測,就是被當年的八卦港媒極力渲染的為情所困說。

因為1989年,趙雅芝前夫黃漢偉找到一個媒體朋友,哭訴這幾年自己的境遇。提到他當年撿到了一封黃元申寫給趙雅芝的信。

結果第二天這一切就都出現在港媒上。

人們由此得出一個結論,「黃元申因為迷戀趙雅芝」,為了不讓趙雅芝難做而遁入空門。

但這個說法可以說漏洞百出,首先當年趙雅芝已經再婚了,其次就算黃元申為了保護趙雅芝,忽然遁入空門不是進一步讓事情鬧得滿城風雨?

事實上更靠譜的還是媒體的另一種推測,即他在1984年主演《邊城龍虎鬥》,認識了對佛法有一定見解的林國雄,之後的幾年裡,他已經經常和林國雄待在一起,去廟里帶發修行,還帶著妻兒一起食素。

談起為什麼出家的時候,黃元申自己說的是:「出家全是佛緣所定。在剃度前我早已倦怠世相,厭棄虛榮,後逐漸染濡佛法,感到心中豁然開朗,令我充實平靜,遂萌發了出家皈依佛祖的決心。」

如果沒有出演霍元甲,事業沒那麼快抵達高峰,黃元申會這么快倦怠世相嗎?

無法考證了,但當年有人主動皈依佛門,也有人被動了卻部分塵緣。

彷彿宿命一般,同在80年代的尾聲,梁小龍也因為一些原因在中國香港接不到戲了,被迫暫時退出了 娛樂 圈。

90年代,他來到內地做生意,與東北女孩宋驤結緣,兩人1995年結婚,婚後育有一對兒女。

至於從《霍元甲》中獲益相對較少的米雪,則在這部戲後不久等到了成龍的分手。

成龍後來回憶這段感情,仍然覺得自己對米雪有所虧欠。

但若非如此,米雪也就不會遇到她的一生摯愛尹志強。

不過要說演完《霍元甲》後人生故事最像一出戲的,還是飾演陸大安的楊家安。

陸大安在劇中是個不起眼的小人物,雖是霍元甲的徒弟,卻是標準的戰五渣。

不過以如此身手,這個角色卻一直挺過了這個系列三部曲的最後。

但楊家安本人卻沒角色這么好的運氣,他80年代後期淡出影視圈經商。

2002年11月30日中國香港中環陸羽茶室發生一起命案,商人林漢烈被職業殺手射殺。

不久買兇者和行凶者共8人都在深圳被捕,楊家安正是主謀之一。

後來楊家安被判處無期徒刑,據說因表現良好,曾獲得減刑2次,但至今仍在獄中。

王安憶在《長恨歌》里怎麼說來著? 「時間最具腐蝕力,那奪目的榮耀,終會成過眼雲煙,留不住的風景。」

人生,不過是聚散。

2006年,米雪曾組織《霍元甲》劇組重聚,劇組的人幾乎都來齊了,唯獨缺少了「霍元甲」黃元申。

但而是這次聚會米雪曝出消息:「黃元申在2005年就已經還俗了,現在居住於美國」。

黃元申已經告別紅塵,但還有人在紅塵打拚。

梁小龍2001年曾復出拍過《陳真後傳》,依舊演陳真,同劇還有陳寶國、何晴等知名演員,可惜時勢已經過去,加上劇集質量平平,並沒有任何風浪。

直到2004年,梁小龍才憑借《功夫》里的「火雲邪神」真正重回觀眾視野,但梁小龍在《越光寶盒》等少數院線電影登場後,就從此混跡於網路電影,往日的聲名,終成消耗品。

至於米雪,與男友經歷26年的愛情長跑,感情一直十分穩定,可惜尹志強2010年因癌症去世。

此後11米雪並未釋懷,把男友靈位設於家中,外界盛傳她還辦了一場冥婚,雖然她本人否認,但如今已66歲的她依舊單身。

雖然命運崎嶇,但她也沒有怨天尤人,不時有新戲推出,

50多歲還和黎耀祥對戲演慈禧。

最近66歲的她頻頻素顏爬山,屬於她的風頭過去了,安然快樂老去也不錯。

魏秋樺飾演的日本女間諜王秀芝當年人氣更勝女主,一大關鍵是魏秋樺演出了一個悲劇人物外冷內熱的氣質,加上她人長得美,「秀芝頭」一度成為80年代發廊的流行發型。

可是這部劇終究沒有帶給她太多紅利,後來她轉戰台劇,回歸無線時已是中年女星,最知名的角色在1995年古天樂版《神鵰俠侶》中飾演的黃蓉。

這些年這位女星已經隱退,更多是出現在八卦新聞中了。

至於飾演雲英的陳婉薇,當年的美貌如同驚鴻一瞥。從此觀眾就再也沒有在熒幕上見過她,就連消息也全無。

而當曾經的美貌少女都已漸漸老去,曾經的老者許多都已經遠去。

飾演秋野的吳回,後來最著名角色是《九品芝麻官》中包龍星的老爹,演完這部戲不久老人家就去世了。

演霍恩弟的董驃曾是成龍的老搭檔,出現在《警察故事》系列、《紅番區》、《醉拳2》、《奇跡》等片中,還和沈殿霞搭檔創造過《富貴逼人》喜劇系列,可惜這位港片喜劇老戲骨 2006年去世了。

演劉鏢師的曹達華早在粵語片時代就憑借《黃飛鴻》系列、《如來神掌》等成名,到90年代還演出了《逃學威龍2》的重案組之虎曹達華等,這位一生奉獻給港片的老戲骨也在2007去世。

同樣告別我們的還有飾演王希文(田中)的麥天恩,飾演馮志高的凌禮文,飾演龍紹基的司馬華龍等。

離開時最年輕的則是飾演龍海生的黎漢持,雖然在劇中他飾演喪盡天良的小人,觀眾看到就想揍他,但現實中的黎漢持卻是踏踏實實的老戲骨。

他留給觀眾最深的印象,還是在金庸劇中,比如梁朝偉版《倚天屠龍記》的楊逍、朱茵版《射鵰英雄傳》和古天樂版《神鵰俠侶》的一燈大師、《笑傲江湖》的曲洋等等,可惜這位正反派皆宜的好戲之人,62歲就離去了。

但人世間的告別,就是這么突然。

多年以後,我們只能在《霍元甲》,在《九品芝麻官》,在《倚天屠龍記》里再見他們的身影, 那呼嘯而去的記憶,彷彿應了那句詩: 「今看花月渾相似,安得情懷似往時?」

至於在80年代正處於事業巔峰之時急流勇退的黃元申,還俗後最終從美國移居內地,住在兒子黃吉梁家中。

但他的生活低調無比,不僅少有消息,再無復出打算,就連聚會也很少參加,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只有他紅塵往事全不放在眼裡,就這么任憑當年的風光隱沒塵埃。

至此,《霍元甲》已走過漫漫四十年光陰。

當年的頂流紅星,或主動皈依佛門,或被動從巔峰跌落,或失意於事業,或失去了愛人。逝者已逝,活著的人,40年間,吃過的苦,已經可以說成笑談;當年的恩怨情仇,在江湖上沒了聲跡。

個中滋味,有奼紫嫣紅,也有滿目瘡痍,最後都已化作一聲嘆息。

紅塵翻滾,人世蒼涼,四十載風雨坎坷,到頭來如大夢一場。

2005年黃元申還俗,他的一首詩也回答了眾生之疑:生命托化三世通,死神來去無影蹤;事主不論貧與富,大限忽來戲即終。

所謂人生如戲,一半劇本是老天給的,一半是自己的選擇。

黃元申拿到的人生劇本是巨星的命,卻選擇了歸隱,從此超然物外。

米雪拿到的人生劇本是苦情戲,但卻被她演出了豁然開朗。

果然,人生並非平滑的直線,而是波折的曲線。

有些人「沖開血路,揮手上吧」自創人生固然精彩紛呈,但像黃元申這樣,說歸隱就歸隱,從此再無塌房的可能,讓他演的霍元甲成為一代中國人的記憶。

這自然也是另一番有趣的人生。

『陸』 80年代經典影視劇 你還記得哪些呢!

對於80年代的人來說,一些經典的影視劇是伴隨我們成長的。那個時候,最開心的事是學電視劇的主題歌曲。大街小巷中都能夠聽到熟悉的旋律。一曲開頭曲勾勒出腦海中深深的回憶!

2、《霍元甲》1982年

「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睜開眼吧,小心看吧 哪個願臣虜自認 因為畏縮與忍讓 人家驕氣日盛 開口叫吧,高聲叫吧 這里是全國皆兵 歷來強盜要侵入 最終必送命萬里長城永不到 千里黃河水滔滔 江山秀麗疊彩鋒嶺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沖開血路,揮手上吧 要致力國家中興 豈讓國土再遭踐踏 個個負起使命這睡獅已漸已醒。。。。」精典的曲目總是難忘。

《霍元甲》攝於1981年,20集。猶記《霍元甲》播放的時候那絕對是萬人空巷,那時只有一部分家庭買有電視機,而且還是那種12吋的黑白電視機.

《霍元甲》是第一部在內地播出的港台電視劇,也是當時的當紅小生黃元申的最後一部代表作。黃元申在成功扮演了霍元甲之後不久,突然宣布割絕紅塵,毅然去了九華山出家。黃元申的電影作品主要有《反碗底》、《漩渦》(與趙雅芝搭檔演出)。在拍攝新版《霍元甲》時,劇組曾通過各種渠道與黃元申聯系,欲力邀黃元申友情客串,扮霍元甲之父。黃元申現出家在美國某寺廟。

3、射鵰英雄傳--1983年

《射鵰英雄傳》攝於1983年,重提此劇,眼前立刻浮現一片廣褒的草原,牛羊跳躍,郭靖策馬馳騁,手拾彎弓射大雕.還有蓉兒的巧笑嫣然,她揚著臉嬌聲喚著『靖哥哥』。在我的心目中,黃日華就是郭靖,翁美玲就是黃蓉,他們已隨著歲月的流失永遠定格在我少年的記憶里,那麼美麗,那麼清晰,觸手可及。曾經因為他們的演繹而遍尋金庸的作品,一次次沉醉在風雲變幻的江湖恩怨里,為了大俠的豪情萬丈,兒女情長而唏噓。如今已是而立之年,憶起當年,仍是激動,那些經典的畫面,翁美玲的紅顏早逝,都如歌中所唱『依稀往夢似曾見,心內波瀾現』。

還有楊康與念慈那段令人心痛的感情,楊康的種種,他的壞,他的好,他死時的面容,依然清晰的兩行淚水,對他的這種喜愛,揮之不去。以致看遍了他所有演出的影視劇。

4、《上海灘》 1985年

這部講述許文強和馮程程的愛情故事,使周潤發紅遍中國內地。之後,無論許文強和馮程程的故事被多少人演繹過,也無論周潤發和趙雅芝又和多少人扮演過情侶,在《上海灘》里的這一對,才是觀眾心目中無可替代的完美組合。就連周潤發自己也認為拍過的最經典鏡頭就是《上海灘》中撐著傘和程程漫步雪中那一幕。時光荏苒,可每當想到許文強和馮程程,看過這部戲的觀眾腦海中浮現的,一定是周潤發和趙雅芝深情相擁的樣子。

/5、《濟公》1985年---游本昌

這部劇不用多說,小時候也曾希望過有他那樣一把扇子,把所有希望都變成真的。

濟公"是中國家喻戶曉的,神化人物羅漢化身的濟公在人間懲惡揚善意、治病救人。老百姓將他視為"活佛",而那些為富不仁、壞事做絕的惡人則對他又恨又怕……

1988年,濟公的扮演者游本昌以詼諧自如、妙趣橫生的表演贏得公眾的廣泛好評,紅遍了大江南北,劇集播出時就達到萬人空巷的境地。

『柒』 83版霍元甲黃元申真功夫不輸成龍,卻因迷戀趙雅芝遁入空門,後來怎樣

霍元甲這個角色相信許多人都非常的熟悉,並且每個時代的人,心中都有一個不同的霍元甲。而筆者要說的則是83版「霍元甲」的扮演者黃元申。他憑著霍元甲的角色成為了不少人都偶像,並且他還是一個有真功夫,真本事的人,演起戲來也讓人直呼過癮。

從此之後,黃元申迷戀趙雅芝,從而遁入空門的事情就開始被大肆渲染。不過很快就被澄清了。雖然如今黃元申已經還俗了,但是他依然保持著當年的生活習慣。可惜的是,娛樂圈當中少了一個老戲骨。

『捌』 黃元申全面資料。急!急!急!

黃元申,祖籍重慶,1948年11月20日出生於上海一個書香門第,次年隨父母到香港,是電視連續劇《霍元甲》主演,並在《絕代雙驕》里的「江小魚」角色中,一舉榮獲美國電視節目金牌獎,1990年7月29日年離開妻兒老小到寶林寺削發為僧,法號衍申。2006年底《霍元甲》25周年大聚首時爆出消息稱,黃元申已經還俗,隻身在美國生活。

基本信息

黃元申生活照(12張)簡介 黃元申,祖籍重慶,1948年12月2日出生於上海一個書香門第,次年隨父母到香港。年輕時家境清貧,12歲時拜師學習武藝,由於刻苦、機靈,練就了一身硬武功。 黃元申從小並沒有想過要去當演員,少年時期的黃元申,為了幫補學費和書簿費,每到暑假便到處做暑期工.直至讀完預科,考取了加拿大大學的土木工程系及紐約大學的工程系,因家境不容許而未能實現出國留學的最大願望,便正式踏進社會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弟弟替他報名報考演員,在六千名中挑60名,黃元申便是其中一個。
出道
1971年,黃元申開始了自已的演藝生涯。當時香港電影電視播出的功夫片還很少,黃元申對武功執著追求,精益求精,練得爐火純青,在初次試鏡的功夫片《餓虎狂龍》中,他發揮得淋漓盡致,獲得導演吳思遠的高度贊賞。由於他武藝高強,表演出色,一炮打響,之後片約不斷,憑著出色的才藝,一躍成為首席武俠片當紅英俊小生,演繹的影視作品高踞收視榜首。 黃元申塑造的多數人物,儒雅莊重中不乏瀟灑飄逸,內斂文靜中蘊涵萬丈豪情,在略帶堅強和不羈的眼神背後是掩不住的浩然正氣。在舉首投足之間,無不透出充滿瀟灑帥氣的成熟男人魅力,既有公子書生的儒雅飄逸,更有英雄俠客的豪氣和灑脫。 1979年黃元申主演的《絕代雙驕》,是迄今為止最為香港人公認的經典劇 2005年TVB大劇院的宣傳告白:黃元申演活了古龍筆下亦正亦邪的小魚兒。當時這出武俠劇成為了數周來收視率榜首的節目,收看的人數超過三百萬,成為香港開埠以來,最多人觀看的一個電視節目(打破「倚天屠龍記」的紀錄)。 此劇曾榮獲美國國際電視節目金獎。黃元申的小魚兒被評為30年來 華人電視百個經典角色之一,該劇亦獲評百部經典劇集之一。 黃元申飾紀先勇
80年代, 香港觀眾收視率調查顯示:黃元申成為最受觀眾歡迎的電視小生。
大俠霍元甲
《大俠霍元甲》拍攝於1981年,並於1983年5月在中央電視台-1黃金時間播出,創造了萬人空巷的收視奇跡,其主題曲《萬里長城永不倒》唱響了大江南北。 黃元申是一位極有觀眾緣的演員,除了《霍元甲》的劇本賦予了這個形象以莫大吸引力之外,他本身的魅力也為「霍元甲」添彩。他外貌固然英俊,而最重要的是他先天具有的一份書卷氣質,尤其是他那略帶憂郁的眼神,俊秀,斯文,英武,而又帶有憂傷,唯有黃元申,能展示內涵如此豐富的形象。 那句「我們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深深地烙在了每個觀眾心中,成為人們心中難以逾越的經典形象。 凡70年代末前出生的人,提起該劇扮演霍元甲的黃元申,都會情不自禁地感到親切,對他沒有不敬佩和崇拜的。 黃元申

編輯本段演出劇集
無線時期
1976年: 《CID》飾 李輝豪 《書劍恩仇錄》(鄭少秋版)飾 石雙英 《陸小鳳之金鵬之迷》飾 西門吹雪
《逼上樑山》飾 林沖 《近代豪俠傳》飾 馬永禎 《民間傳奇之蘇武牧羊》 《民間傳奇之嫦娥奔月》飾 後羿 1977年: 《陸小鳳之決戰前後》飾 西門吹雪 《CID2》飾 李輝豪 《大報復》 1978年: 《陸小鳳之武當之戰》飾 西門吹雪 《小李飛刀》飾 阿飛
黃元申版霍元甲(21張)《魔劍俠情》飾 阿飛 1979年: 《絕代雙驕》飾 小魚兒 《貼錯門神》飾 招積仔 1980年: 《亂世兒女》飾 胡啟中 《龍仇鳳血》飾 劉澤 《新CID》飾 李輝豪 《鹽梟》飾 張翱 《上海灘龍虎鬥》飾 紀先勇
麗的電視∕亞洲電視
1981年: 《少年黃飛鴻》飾 黃飛鴻
黃元申龍兄虎弟中劇照(18張)《大俠霍元甲》飾 霍元甲 1984年: 《珠江群龍》飾 李剛 1986年: 《飛花逐月》飾 蕭寒月 1987年: 《無名英雄》 飾 沈家寶/石昊天 《梟雄》飾 汪志堅 1988年: 《滿清十三皇朝Ⅱ》飾 乾隆 《張保仔》飾 張保仔 《衙門風雲》 1989年: 《龍兄虎弟》
編輯本段演出電影
1972年:
黃元申版阿飛(7張)《餓虎狂龍》 《盪寇灘》 1973年: 《猛虎下山》 《大小通吃》 1974年: 《天天報喜》 《販賣人口》 1975年: 《生龍活虎小英雄》 1976年:
黃元申飾演西門吹雪(5張)《七百萬元大劫案》 1977年: 《南拳北腿》 《黃飛鴻四大弟子》飾 凌雲階 《講數》 1978年: 《小李飛刀之多情劍客》 《漩渦》 《廣東十虎》 1979年: 《亡命嬌娃》 《強中更有強中手》 《新貼錯門神》
黃元申飛花逐月的劇照(15張)《著錯草鞋走錯路》 1980年:《阿sir劈炮》 1982年:《大鱷》 1984年:《反碗底》 1984年:《傻探兩福星》

『玖』 四版絕代雙驕,哪版最經典

不用說 絕對是九九版的絕代雙驕~

年代太早的 技術有局限性 服裝道具攝影等都無法和後來的版本相比
最早的有幾部還是請女生反串男生拍的
而零四年那版 技術方面是沒問題了 不過正趕上古裝戲走頹廢下坡路
劇情比爛西瓜還要爛 演技我不說了 看看評論就清楚

九九年林志穎蘇有朋那版的絕神鍵代雙驕 不只是絕代中的經典
更是有史以來的古裝劇中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
我敢說 在所有以古龍書為題材的影視作品中 它是最上乘的作品之一
(有些劇集 欺負古龍過世了 一通七拼八湊 看得我直心痛 竟然還敢打古龍的名號 真不要臉。。。)

至於具體原因嘛 一句兩句也講不清
我最近在重溫這部劇 大概說幾點僅供參考

首先裡面的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 幾個主要角色的性格特點得到了很好的保留與加強
小魚兒精靈古怪 花無缺儒雅翩翩 鐵心蘭外剛內柔 張菁乖張刁蠻
連配角黑蜘蛛 慕容九 萍姑等角色都描繪得栩栩如生 恰到好處

第二劇情比較忠實於原著 故事主線分明 支線精彩 情節跌宕起伏 張弛有度
鋪墊 懸念等都布置得很到位 引人入勝

第三台詞精雕細琢 說的每一句沒有廢話 經得起縝密推敲 所以情節發展很自然 順情順理 不顯突兀
(雖然偶爾會覺得有些台詞的小細節上有點別扭 但無傷大雅)

第四演員表演精湛 無論是蘇 林等幾個主角 還是飾演憐星邀月 四大惡人的配角 每個演員的表演都可圈可點
我自己在最近重看絕代的時候 感到很奇怪 怎麼可能每個人的表演都這么到位呢 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連惡人谷里那個殺虎太歲的表演都很出色(笑)

第五布景道具燈光攝影武打美術完美結合
不知道看過九九絕代的人發現了沒有 很多鏡頭採用小角度傾斜的方式攝影 增強了畫面藝術性 起到了突出畫面主題的效果搏蘆
還有濾鏡等特殊鏡頭的使用 畫面的背景前景以及攝影角度的選取 鏡頭的切換等都給人敘事流暢唯美的感覺
劇集中出現的古建築也不像最近的古裝劇 假得像樂高堆出來似的 亭台樓閣古香古色 山水清秀不加粉飾
服裝飾物發型即使在有游銀巧些人的眼裡算不上精美的典範 但大部分能讓人接受 遠比現在某些劇中的頭上纏蝴蝶 胸前綁大鼓好多了

……

我不是專業人士 再深的優點我說不出
不過我真的很欣賞九九版的絕代雙驕
可能是我目前為止最欣賞的一部古裝武俠劇

PS開頭曲我從來不跳過 真的很美
你看一遍就明白了~呵呵

==============
補充一下
這種題目 為什麼要匿名提問呢 竟然還有匿名回答的 真是可疑哦 哈哈

恩 那個我只是出於好奇~

『拾』 他扮演的霍元甲最經典,曾紅過李連傑與成龍,巔峰時因趙雅芝出家,他是誰

在錯誤的時間遇到對的人,終究會錯過。所以,已有家室的黃元申在身敗名裂的情況下,沒有邁過心裡的那道坎,選擇出家來了卻紅塵。而對趙雅芝來說,愛情不過是一場修行,在經歷過不理解和家暴之後,她只想找一個值得依靠的人度過餘生。因此,黃元申與趙雅芝跡銀神的相遇雖然凄美,但最終有緣無分。

結語

人生有很多無奈,沒有人能夠左右命運和生活。只不過,當幸福來臨的時候我們要懂得把握,在遇到不合適的緣分時,我們要懂得避而遠之或者及時抽身。

世人都說愛情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感情,但是它也能成為一種罪孽和苦果。所以如果沒有做好准備,沒有篤定和對方相守一生的信念,不要輕易越界,以免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