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曝劉昊然拒演畢業大戲,他是如何對母校耍大牌的
首先說下我的推斷,這份爆料不一定是真實的,娛樂圈的東西原本就是真真假假,大家看一看就好,不能妄下論斷。至於爆料的內容就是:劉昊然想要演畢業大戲的男主角,如果不當男主就拒絕出演。校領導則亮明了態度,不演就不讓劉昊然畢業。
無論如何,就以目前曝出的各種消息來看,劉昊然的人設並沒有完全翻車,希望他以後可以謹言慎行,給大家做好榜樣吧,這樣他的星途才能越來越順。
2. 為什麼劉昊然叫turbo
劉昊然叫turbo是因為「turbo」是劉昊然喜歡的一部喜劇動畫電影的角色的名字。
「turbo」的中文意思是「渦輪增壓」,不過劉昊然卻選擇了這個作為自己的英文名和微博ID後綴,其實這個劉昊然公開解釋過他用「turbo」作為自己因為名字的原因是因為電影《極速蝸牛》。
《極速蝸牛》是一部在2013年上映的夢工廠動畫電影,影片講述的是一隻普通的蝸牛在一次意外獲得了超能力,一直以來想要成為世界上最快速度的turbo終於因為意外獲得了不可思議的速度和車燈及音響,最後成功的獲得了印第安納波利斯的500賽車賽的冠軍。
演藝經歷
2014年,主演電影《北京愛情故事》而正式出道,並憑借該片提名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新人獎。
2015年5月,加盟國防教育特別節目《真正男子漢》;7月,以專業和文化雙科第一名的成績被中戲錄取。
12月,主演懸疑喜劇電影《唐人街探案》,憑借該片獲得第20屆華鼎獎中國最佳新人獎、2016中國電影指數盛典最佳銀幕新銳演員獎,並提名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男演員,該片中國內地票房達到8.23億元。
2017年,主演建軍90周年獻禮影片《建軍大業》;12月,主演由陳凱歌執導的魔幻電影《妖貓傳》。隨後,主演古裝權謀劇《琅琊榜之風起長林》。
2018年,主演喜劇電影《唐人街探案2》,憑借該電影提名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該片中國內地票房33.97億元,刷新2D電影和喜劇電影票房紀錄,總票房居中國影史前三。
2019年,主演古裝劇《九州縹緲錄》和陳凱歌執導的獻禮建國70周年電影《我和我的祖國》。
2020年,擔任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形象大使並主演青春創業喜劇電影《一點就到家》。
2021年,主演喜劇電影《唐人街探案3》。
3. 追夢赤子心,生活在此處|專訪《一點就到家》導演許宏宇
只有看見豬的人才能飛起來,電影《一點就到家》把「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這一創業金句作出了新的詮釋。
這是許宏宇繼《喜歡你》之後的第二部大銀幕作品,也是一個青春版「中國合夥人」的故事。
不同於《我和我的家鄉》《奪冠》等影片的「大情懷」,《一點就到家》另闢蹊徑,從小處落筆,試圖以輕快斑斕的風格通往年輕人的內心,在國慶檔電影中顯得十分獨特。
靠著前期點映累積的口碑,《一點就到家》拿下了7.5分的豆瓣評分,在國慶檔影片中評分最高,有望成為國慶檔黑馬。
而就在北京場點映後的第二天,骨朵對話了導演許宏宇。他說:「我已經找到了最想要表達的東西。」
由外向內的創業合夥人
「不要和最好的朋友合夥開公司。」
七年之後,電影《一點就到家》借著主角之口開起了《中國合夥人》的玩笑,「之所以開核悔這個玩笑,是因為我覺得這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去年底,陳可辛和張冀想做一個新的創業片,他們找到了許宏宇,不過許宏宇起初對創業故事不太感興趣。「與其說這是一個創業故事,倒不如說是一個尋找夢想的故事。在這個項目里,我看到的是三個年輕人在大城市打拚了數年後有點迷失,回到家鄉重新出發的故事。」
許宏宇很喜歡返鄉的主題,因為它包含了一種從外到內的回歸感。 「我覺得年輕人想要向外尋找、要得到名利的年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我們不需要跟別人去證明自己,因為我們很平和地明白自己要做什麼, 《一點就到家》是往內走的故事。 」
和這些年很多創業故事一樣,《一點就到家》講的是「怎麼去成功」以及想要展現年輕人的狀態。然而,新的 社會 形態造就新的觀念, 《一點就到家》對准當下的「內心之戰」,故事和人物皆為虛構。它身處快速變化的當下,電影本身構成了 社會 進程的一部分,主創們無法隔岸關火,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投進去燃燒。
就這樣,一開始電影的創業構想在許宏宇的轉化下,變成了一部青春勵志片。 「很多時候如果三個成年人合夥創業,失敗後他們就永遠不再一起了,而《一點就到家》中的三個主角散夥後還能再合夥,我覺得這就是年輕人才能做到的,他不計較利益關系,而是在乎兄弟 情感 和所做之事的意義。」
影片中的三個合夥人彭秀兵、魏晉北和李紹群同樣代表了三類人,也為觀眾提供了不同的代入視角。「 城市觀眾可能會自動代入魏晉北;昨天我們特地給餓了么的騎士放映了一場電影,他們代入的肯定是彭秀兵;如果是喜歡咖啡並有著藝術家追求的人,他們自然改拆正會帶入李紹群的角色。 」
在演員上,《一點就到家》選擇了彭昱暢、劉昊然和尹昉來分別作為影片的「性格擔當」、「顏值擔當」和「身材擔當」。
「陳導的電影《奪冠》中合作過彭昱暢後,我很覺得他好玩的性格很像彭秀兵,於是先定了彭昱暢。考慮跟彭昱暢搭配的兩個人時,想跟他形成一個對比,根據魏晉北有智慧、少年氣、長得帥的特點,迅速匹配到了演員劉昊然。性格擔當和顏值擔當有了之後,還需要一個身材擔當,然後又找了尹昉。」至此,三個全新的合夥人配備完畢。
三十天,「魔幻現實」的拍攝過程
《一點就到家》很早就定下今年國慶檔上映,影片拍攝時間只用了30天, 許宏宇認為時間趕反而是這部電影的優點。
時間趕可以形成一個讓所有人都投入的能量場,抵抗時間的同時也能凈化心靈。「我們創作更集中了,演員發揮起來很容易碰出火花 。知道周期短,但我們一定要擁抱這種創作過程,在裡面找到最好的拍攝狀態,時間趕有趕時間的方法來應對。 」
開拍前三位主角的個性和背景故事已確立,但劇本創作依然伴隨了拍攝的全過程。「其實劇本中現實主義的根已經扎得很深, 但我還想要故事中呈現青春喜悅的調子和爽感御雹,就需要更嗨更好玩的細節出現,以及追尋 情感 元素,拍攝時我主要從兩個方向跟編劇做探討。 」
《一點就到家》選擇在雲南拍攝,是因為劇本監制張冀選擇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普洱咖啡。 許宏宇一聽覺得很有意思:「我以為普洱是茶葉名,原來它是個地名,普洱除了可以種茶也可以種咖啡。茶和咖啡是很特別的比喻,茶代表傳統,咖啡則代表一種年輕新鮮的生活方式,二者本身產生了一種戲劇。」
雲南的自然環境,讓許宏宇感受到一種魔幻現實的味道,他將這些跟自己的主旨結合,呈現在了電影中。「 因為是跟夢想相關的故事,所以我希望電影的色彩更斑斕。 到了雲南發現天就是那麼藍,樹就是那麼綠,到最後我們都不想離開了。 音樂上則使用了很多群聲的哼唱,因為故事中大家都回到家鄉重新出發,這是一種很團結的力量。 」
「只要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一點就到家》將復雜的東西簡單化,簡單到非常具象,但觀眾能感受到這種簡單的分量,比如讓小豬開口說話。
「我覺得這句話彭秀兵應該感受很深,因為他聽很多客戶的金句都會記下來。 在第一次創業失敗後,他一定會重新想到那句話,所以我讓豬在他的眼前出現,這只豬只有他能看見,魏晉北看不見,而且豬很可愛,有童話的感覺。 」
三位主角吵架的那場戲是全篇拍攝難度最大的一場戲,也是故事的高潮。
許宏宇表示:「它很長,對演員的要求和導演要求都很高。 吵架的時候每個人都要站在自己的立場,我覺得它是一個極致共情的表現。 對於魏晉北而言,他花了三年時間種咖啡樹,距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所以他失控了, 那種失控好像回到他犯情緒病的時候,演員演得很好。 」
痛苦代表差異,歡樂代表平等。《一點就到家》沒有像很多農村喜劇片那樣去取笑農村人,相反,它將農村面孔拍攝得真實可愛,反而取笑了魏晉北這樣城市人。
「城市人帶著傲慢取笑農村人是一種很差的價值觀,因為人、動物和植物是平等的。 這個故事講的是城市人從農村能學習到什麼,比如魏晉北來到這兒會被蚊子叮、被牛舔、滾下山,恰恰是我拿城市人開了一把玩笑。當我們在取笑農村人時,我們還沒有了解人。 產生喜劇的方法太多了,我們不會用這一種。」
「要做夢就活在自己的夢里」
從剪輯師到導演,從電影到網劇,不管是愛情、電競還是農村創業,形式對於許宏宇而言似乎不是一種限制,他對創作總能拿出一個良好的胃口。聊到這里,許宏宇狡黠地笑了:「可能因為我是個天才。」
隨後他正色道:「其實在成為剪輯師之前,我已經做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工作,那段時間我在不同的位置上去觀測電影是怎麼樣一回事, 我 明白所有人的能量一定要集中在電影本身上面。 」
「以前我不敢換題材,因為我沒有找到自己最想表達的東西。其實不論什麼類型,都要找到一種狀態核心,我現在找到了。 」
其實《穿越火線》和《一點就到家》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講青春追夢,風格也都浪漫熱血, 而《一點就到家》將所有元素都統一到一個完整的主題中——「能睡著的人才做夢」,以具象的細節打通了抽象的價值觀。
幾乎每一次觀眾都能被許宏宇驚艷的想像力所打動,《喜歡你》中「女主吃河豚致幻撐著雨傘在街頭漫步」,《穿越火線》中的「逃離網癮中心」,再到如今《一點就到家》的諸多情節,都是好玩與好笑兼具。
「我覺得幻想來自一種不受約束的開放狀態。和團隊合作時,給別人空間的時候自己也會有空間,這是從陳可辛導演身上學習過來的。當我的心態打開,我會願意接受,只有不封閉的頭腦才能結出更多的靈感,因為你看到一個東西就會聯想另外的事情,想像力如果沒有生活基礎是沒有意義的。」
《一點就到家》是疫情期間創作出來的電影,疫情加上這部電影,讓許宏宇的心態發生了轉折。
「疫情讓世界進入到一個重啟的狀態中,人們很安靜地跟自己對話,思考自己應該做什麼。以前我也有想獲得別人認可的想法,但拍完這部電影成長了。 如果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可去拍電影,那我豈不是活在了別人的夢里頭,而不是活在自己的夢里頭。 決定拍電影肯定是因為我首先看到一個非常動情、自己都沒法拒絕的故事,不管別人有沒有做,也不用去對比。」
《一點就到家》里的魏晉北,是一個永遠跟著風口走卻被摔得很慘的人,他越想抓住機會越是抓不住機會,這是對當下很多人的一種真實寫照。
在拍第一部電影《喜歡你》的時候,監制陳可辛會常常出現在片場,讓許宏宇安心創作,而到了《一點就到家》這里,雖然陳可辛依舊擔任著保駕護航的功能,但他沒有再去現場,許宏宇的成長已經有目共睹。
可以說,陳可辛的貢獻之一就是為中國電影市場培養了兩位風格不同的導演——許宏宇和曾國祥。許宏宇表示:「 曾國祥有一種能力,能讓觀眾感動、流眼淚,可能我有另外一種能力,能讓觀眾快樂,我們能力不一樣,服務的觀眾不同,觀眾需要感動也需要快樂。 」
被問及這種能讓觀眾快樂的能力從何而來時,許宏宇說:「 有人說一個導演缺乏什麼,就希望去拍什麼。 我自己不是一個很容易快樂的人,創作上會鑽牛角尖,特別是以前做剪輯師十幾年都是一個人關在屋子裡, 可能我希望拍一些快樂的電影,來彌補我前十年那種比較孤獨的過程吧。 」
拍完《一點就到家》後,許宏宇找到了想挖得更深、做得更透的題材。「可能最近幾年都會在這上面努力。 一個劇本哪怕是科幻片、戰爭片,只要我在故事裡看到了青春熱血,我都會把它發揮出來。 」
4. 網友說劉昊然特別喜歡牛,他喜歡牛都體現在哪些方面
首先,大家應該都知道,劉昊然他自己的十二生肖屬性就是牛。我認為這是劉昊然喜歡牛的一個小的方面,畢竟自己的屬性在那兒擺著,你說他自己能不喜歡他自己嘛。正常情況下,一個人在十二生肖中屬性會直接影響這個人自己喜歡的動物。自己屬性是什麼,他自己的愛好就會更加偏向於自己的屬性動物,劉昊然也是這樣一種偏向,因為自己是屬牛的,所以他比較喜歡牛。
我覺得牛這個簡團動物其實挺好的,他的身上囊括了太多好的品質:勤奮,刻苦,任勞任怨,堅持不懈,憨厚老實……
5. 劉昊然為什麼叫turboliu
原因如下:
「turbo」是劉昊然的英文名,也是劉昊然微博名字的後綴,「turbo」的中文意思是「渦輪增壓」。
劉昊然曾表示之所以將「turbo」作為自己的英文名,是因為電影《極速蝸牛》中的一個自己喜歡的色叫「turbo」 , 所以就「turbo」成為了劉昊然的一個稱呼之一。
演藝經歷:
2014年,主演電影《北京愛情故事》而正式出道。
2015年12月,主演懸疑喜劇電影《唐人街探案》。
2017年,主演建軍90周年獻禮影片《建軍大業》 ;12月,主演由陳凱歌執導的魔幻電影《妖貓傳》。隨後,主演古裝權謀劇《琅琊榜之風起長林》。
2018年,主演喜劇電影《唐人街探案2》。
2019年,主演古裝劇《九州縹緲錄》。
2020年,擔任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形象大使並主演青春創業喜劇電影《一點就到家》。
2021年,主演喜劇電影《唐人街探案3》。
6. 劉昊然為什麼叫turbo
劉昊然叫turbo的原因如下:
「turbo」是劉昊然的英文名,也是劉昊然微博名字的後綴,「turbo」的中文意思是「渦輪增壓」。
劉昊然曾表示之所以將「turbo」作為自己的英銷拆文名,是因為電影《極速蝸牛》中的一個自己喜歡的色叫「turbo」 , 所以就「turbo」成為了劉昊然的一個稱呼之一。
相關介紹:
劉昊然本人曾經解釋過。劉昊然說turbo是他看的一部電影《極速蝸牛》中的一個角色,字面意思是渦輪增壓。因為喜愛這部電影所以虧老棗將自己的英文名取為:turbo。《極速蝸牛》講述了蝸牛意外的獲得了超能力,小人物突然具備了超越它本身的超能力,但是靠著超能力依然無法實現自己夢想的故事。
片中的蝸牛是一含做個善良幽默的蝸牛,被眾人所喜愛,從小喜歡看賽車節目,被哥哥保護著,沉浸在自己的夢想中不努力工作,卻總是有不切實際的想法。
劉昊然是一個出生在河南,天真熱誠的少年,他給人的感覺像是鄰家弟弟、高中時代的校草,身上整潔干凈的氣質令人感覺十分具有親和力,或者說更加接地氣。
劉昊然在《唐人街探案》系列裡飾演的「秦風」令人印象深刻,當他走出角色回歸現實的時候,人們覺得他就是秦風,劉昊然把每一個角色都演的活靈活現,並不是在「像什麼演什麼」。而是「演什麼像什麼」,每個角色都刻畫的令人印象深刻。
7. 影片《一點就到家》中,有哪些笑點
《一點就到家》的笑點,主要來自於雲南方言和帶貨的方式。三個比較年輕的男明星,說著一口雲南方言,本身就是一件搞笑的事情。而這部電影本身,講的還是家鄉的致富故事,其中有不少帶貨的鏡頭。當紅明星遇橋並上土味帶貨,不搞笑就奇怪了。不過他的搞笑成分過於濃厚,反倒是展現了導演對票房的追求,讓這部電影的質量降低了不少。
3、電影本身電影打著《中國合夥人》的旗號,拍攝了一部以票房為主的商業片。拋棄了深刻的主題,選擇了迎合觀眾。三個人創業除了分歧,幾乎是順風順水,算不上勵志。如果簡單的是為了搞笑,那這部電影無疑是成功的,方言和土味都是現在人們最愛的東西。要是說要主題或者其他意義,這部電影就沒什麼可談的了。
8. 被稱為采訪界的泥石流的劉昊然,梗到底有多密集
劉昊然之所以有采訪泥石流的稱號,是因為每當他面對面時,他都能說出驚人的話。對於簡單的問題,他有完全不同的答案。為什麼這個人的大腦迴路如此奇怪,真是太神奇了。您是否認為采訪世界中的泥石流只是一個偶然事件?不,劉昊然即使在采訪中也可以令人驚訝地說話,只是因為他的梗是如此密集!
觀看綜藝節目時,劉昊然真的有很多梗,一個接一個,如果他不專心的話,他扔掉了裂毀肢另一個梗,一個接一個,他只能談論采訪世界中的泥石流。有兩把刷子。如果您更加努力,則可以進入相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