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生命電影有哪些方面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生命電影有哪些方面

發布時間: 2023-04-25 19:04:52

㈠ 電影《生命》觀後感

生命竟然如此可貴!就連動植物都如此的珍惜自己的生命,何況我們人類呢?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冬天裡,寒風刺骨,唯有一朵花還在傲然挺立,它就是---梅花。生命力極強的梅花在風雪交加的冬天,依然活得很精彩,它讓自己短暫的生命充滿無限的價值,它的一生也再無遺憾。瞧!一朵嬌小的梅花,對自己的生命是多麼珍惜。再看看我們自己,有多少人是在浪費時間,又有多少人在自己的生命里留下精彩呢?
我在網上看到里一篇文章,其作者是台灣著名女作家--杏林子。12歲病魔就跟著她了,飽受病痛煎熬的杏林子,對生命的熱愛從未停息,她用手中的筆來歌頌對璀璨生命的熱愛。她寫的(生命生命)讓多少讀者看完後心潮澎湃,思緒萬千,並懂得了生命的珍貴。那也包括我在內。文章並沒有從正面回答「生命是什麼?」,而是通過「飛蛾絕境求生」、「瓜苗在石磚下生長」、「傾聽自己的心跳」這三個例子來體現生命的珍貴。字里行間洋溢著樂觀和豁達,不向任何苦難、災難低頭的堅韌精神。生活中,也有人和杏林子一樣對生活充滿希望,對生命充滿熱愛。
19世紀美國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她以自強不息的頑強毅力,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哈弗女子學院。她的成就令世人震驚!和她們恰恰相反的人,就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那些人就是整天無所事事,虛度年華,喝酒跳舞、上網聊天,泡在網吧的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無志向的青年們。如果把杏林子、海倫·凱勒和他們進行比較,他們就不覺得羞愧、慚愧嗎?
我不想做虛度年華的人,也希望所有人都不要輕視生命,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不能白白糟蹋自己的生命;要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生命是短暫的,也是寶貴的,我們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讓自己活得更有價值!讓我們再一次記住杏林子的話「從那一刻起,我應許自己,絕不辜負生命,絕不讓它從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論未來的命運如何,遇福遇禍,或喜或憂,我都願意為它奮斗,勇敢地活下去。」

㈡ 有沒有關於熱愛生命的電影

<猜火車>

Choose life. Choose a job. Choose a starter home. Choose dental insurance, leisure wear and matching luggage. Choose your future. But why would anyone want to do a thing like that?

Never let your friends tie you to the tracks.

繼六七十年代的「憤怒青年」之後,世紀末的英國、歐洲乃至全世界再次出現了年輕一代的精神塌陷,《猜火車》即為表現這種題材的代表影片,它被視為「1996年最令青少年感動,甚至讓放浪形骸、孤苦無依的那一部分痛哭流涕的一部電影」,較之他們的前輩,當今的迷途青年們更為頹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更為理性。他們天良未泯,但卻自甘墮落。在《猜火車》中,吸食毒品作為一種無可選擇的選擇成為了片中人物的生活方式,使之沉迷又痛苦。馬克的夥伴在空寂無聲的鐵道邊大喊著:「蘇格蘭,蘇格蘭,這是全世界最醜陋的地方。」其他人則對他大肆嘲笑——這就是後現代的「憤怒青年」們,他們在夢魘般的生活中自我放逐,不再樹立任何意義上的精神之父。影片明顯地運用了反傳統拍攝手法來突出其叛逆精神,很極端地提出了年輕人如何選擇生活的問題,被評為對當代青年產生巨大影響的十大影片之一。
其他點評
《猜火車》是英國一部倍受爭意的片子——有人說它「引人吸毒」。大約這片子中沒有苦口婆心的家長式人物在裡面,沒有道德的矛盾沖突,沒有世紀末的大審判,而是零觀點的方式記述,在一個陰暗的公寓里一群這樣的青年,你清楚的看到毒品是怎樣溶解,加熱,吸嗜,他們做AI脫衣,全裸,高潮,一下子拉近了你和他的距離,直視,直視!也許你還耽心背後突然出現你的班叢運辯主任指責你,而他們卻在一種無政府狀態下享受極樂世界。他們吸毒,他們濫交,他們暴力,他們打劫,一點掩飾也沒有的墮落,一種非常灰暗的生活,在導演黑色的幽默中,變得如同怪味豆一樣,說不出的滋味。你可以直接對他們說:不!視其為異類。你也可以滿懷理解,關注他們,因為他們做了你沒做的事——徹底叛逆!

「世界在變,音樂在變,毒品也在變,你不能在海洛英中逃避太久!」猜火車的青春,終會完結。我們的青春是怎樣結束的?還沒有嗎?你仍在選擇不選擇嗎?
同事說過完二十歲生日那天開始就覺得自己老了,以此為標准,我早已失去了青春很久了。不過我總覺得自己還是青黃不接。我搞不清楚自己是固執幼稚還是通透清高。每一天醒來都聽到,時間在外敲打我的窗戶,我似乎欠了一些債,雖然把帳單掃進抽屜,視而不見,但內心知道,賴不掉的……

「選擇生命,選擇工作,選擇職業,選擇家庭,選擇可惡的大彩電,選擇洗衣機、汽車、雷射碟機,選擇健康、低膽固醇和牙醫保險,選擇樓宇按揭,選擇你的朋友,選擇套裝、便服和行李,選擇分期付款和三件套西裝,選擇收看無聊的游戲節目,邊看邊吃零食......選擇你的未來,選擇生命……太多選擇,你選擇什麼,我選擇不選擇。」

我一定活得比我的父母高明,選擇不選擇他們給我的生活;我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選擇不選擇適時出現在我周圍的伴侶;我不要因一個月幾百塊向那些自以為是的人媚笑,選擇不選擇工作,這個世界常態是虛偽無恥,那我選擇不選擇常態的生活——如果頹廢有理由的話,這便是理由。

然後,一天你發現,就算你拒絕,你放棄,世界還是沒心沒肺的存在,而你卻被拋棄,不會因為你不承認改變你的失敗,如同瑞奇一樣,你要再次背叛,背叛叛逆的生活,重歸正路,要去接受虛妄,接受平凡,你不滲缺可以不選,因為你不可能永的青春,你不可能不長大,只有死去的,才永遠十八歲。活著的,是要選擇——選擇生命,選擇工作,選擇職業,選擇家庭,選擇可惡的大彩電,選擇洗衣機、汽車、雷射碟機,選擇健康、低膽固醇和牙醫保險,選擇樓宇按揭,選擇你的朋友,選擇套裝、便服和行李,選擇分期付款和三件套西裝,選擇收看無聊的游戲節目,邊看邊吃零食......選擇你的未來,選擇生命——歸類起來就是要被這個社會接受,肯定!

青春的悄逗意義就是一種虛擲,一種否定,
而圓熟的過程是一種務實,一種修正。

否定的否定卻不是肯定,生活不是數學
背叛的背叛也不是回歸,什麼都會變,包括結論。
因為什麼都會變,所以一切置疑都有意義
一切置疑後人們都會找到他們的真理,也許不是真理,而是近似真理。
真理讓人安寧,不是嗎?如同墳墓。每個人都奔向它。

《猜火車》又名《迷幻列車》, 僅用了49天就拍攝完成,是一部成本為250萬美金的小製作影片。本片描述了蘇格蘭愛丁堡一群吸毒青年垃圾式的生活現狀,其冷靜的喻諷口吻,真實的敘述態度,貫穿始終的黑色幽默感及充滿現代感的聲畫處理使之成為另類影片中的經典。影片對吸食海洛因而產生的快感進行了極為細致的描述,同時片中所充斥的墮落情緒及所表現出的價值觀和自我意識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和爭論,因而影片一出爐便成為輿論的焦點。「猜火車」本是一種游戲,指無所事事的人在火車經過的地方,即興打賭猜測下一班火車經過的時刻和目的地,藉此打發時間。影片以此為名意義深遠,當火車狂嘯過站時,不知要將主人公們的命運載往何方。影片呈現給觀眾的是蘇格蘭愛丁堡文化的一個最真實的面貌,青少年們或許會在其中獲得共鳴,並能從中確定自己存在的位置。影片所反映的社會現實,以及它所流露出的冷漠、無政府狀態、非主流群落對主流社會的抵制與反抗,給了在常態社會中生活的人們極強的沖擊。

電影在英國、美國等地放映時引起不少的爭辯。美國參議員Bob Dole在199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期間,譴責該片損害道德而且鼓勵了濫用葯物,有趣的是他也承認他從未看過該片。然而在加拿大,警方則是自掏腰包買了許多電影票分發給青少年,他們認為青少年會將該片視為反毒的教材。其實在這些爭論之外,該片被視為一部相當創新與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在該年度的奧斯卡電影獎項中獲得了最佳改編劇本的提名。1999年,本電影獲得英國電影協會100大英國電影排名第10,2004年則獲《Total Film》雜志認為是有史以來第4偉大的英國電影。

㈢ 珍愛生命健康成長的電影有哪些

海洋天堂 (很感人的自閉症兒童成長電影 目前最火的文章主演的- -!~)
地球上的星星(屬於快樂成長的經典電影

㈣ 有什麼好看的生存電影

魯濱遜漂流記,逃離冰魔島,南極大冒險等,都還不錯。

㈤ 巴基斯坦電影《生命》講的什麼

巴基斯坦電影 《生命》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引進的巴基斯坦老電影,當時在中央電視台播放,但因為年代太久,很難找到詳細介紹資料,視頻就更罕見,只在優 酷有一個沒有翻譯的版本,名字叫《Zindagi》。
中文名稱:生命
外文名稱:Zindagi
拍攝年代:1978
國 家:巴基斯坦
劇情簡介:
Zindagi是曾在我國上演的巴基斯坦電影《生命》的原版,該片講述了一個凄美動人、坎坷波折的愛情故事。

㈥ 關於生命教育的電影

電鋸驚魂 內個雖然有點變態但是生命教育的。

㈦ 關於生命,死亡,思考的電影,有哪些

曾經看過一部電影叫「小島驚魂」,這部電影要傳達的視角很特別,以為自己是人但實際卻是鬼,以為房子鬧鬼但事實卻是自己身為鬼打擾了房子里的人類。
像這種假設其實小時候也想過,我是一個很不相信這個世界的人,一直認為世界沒有人類說得那麼簡單。

人死後真的沒有意識嗎?會不會在死的那一瞬間自己已經開始在別處繼續生活著?做一個人甚至做一隻狗、一顆植物,是生命的唯一一場體驗嗎?如果宇宙是我腳邊的一粒微塵,那我又怎能理解得了那裡面已經發生了無數的愛恨情愁?黑洞會不會就是我們自己纖手仔這個世界的實體,就像人不通過反射面無法看得到毀汪自己的臉?如果薯爛說存在即是合理,那宇宙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它是為了什麼因為什麼而運作著?等等等等……
特別感興趣的一個觀點是,「不是宇宙製造了生命,而是生命製造了宇宙,生命才是宇宙的原點」

㈧ 電影《人生大事》的監制韓延持續關注生命主題,關於生命的影片還有哪些

有關生命的這些電影就是,何以為家,另一隻,宵禁,多哥,小偷家族,7號房的禮物,光,這些都是非常不錯的電影,都可以通過這些電影看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