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述為電影成為一門獨立藝術做出巨大貢獻的三個人 並敘述具體功績
1、埃米爾·雷諾
埃米爾·雷諾(Emile Reynaud,1844年12月8日-1918年1月9日),19世紀的法國人埃米爾·雷諾(Emile Reynaud)被譽為是「動畫的鼻祖」。
他發明的光學影戲機奠定了動畫的技術基礎,是動畫放映系統最早的雛形。1907年,他設計出三維效果的立體電影。1918年,雷諾在塞納河畔伊夫里逝世。
2、路易斯·盧米埃爾
路易斯·盧米埃爾(Louis Lumière,1864年10月5日-1948年6月6日),出生於法國,電影發明家、導演、製片人。
他為人類電影事業的進步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他和兄弟奧古斯特·盧米埃爾發明了電影攝影機,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放映了世界上公開售票的第一場電影。
3、路易斯·艾梅·奧古斯汀·雷·普林斯
路易斯·艾梅·奧古斯汀·雷·普林斯(Louis Aimé Augustin Le Prince),生於1842年8月28日,1890年9月16日失蹤,是一位法國發明家。
電影史學家將他視為真正的早期電影之父。他用單鏡頭攝影機在紙質膠片上拍攝了最早的運動影像。他是法國人,也在英國和美國工作。
(1)電影藝術成就怎麼說擴展閱讀
埃米爾·雷諾個人發明:1876年,雷諾決定為一個孩子製作一個光學玩具,在轉盤活動影像鏡(Phenakistiscope)和西洋鏡(Zoetrope)的基礎上,他設計了活動視鏡,並於1877年12月21日申請了專利。該設計用12面鏡子拼成圓鼓形,彩色的圖片條裝在其中。
當玩具旋轉的時候,反射出每一幅圖片,而不需要復雜的機械裝置。圖片條展現了清晰、明亮、不失真的動畫效果,並且沒有抖動。他在巴黎租了一套公寓,將活動視鏡商業生產,在1878年巴黎世界博覽會展出,引起轟動。
『貳』 求電影《英雄》和《墨攻》的影評。謝謝!!
《英雄》
影片英雄播出之後,俺指出該影片藝術成就極高,將獲得國際藝
術獎。網上的民主人士怎麼說呢?從胡平到崔衛平,茉莉,都是
無限上綱,惡語交加。本壇有的民主人士,甚至打賭影片如此之
劣,根本不可能得獎。結果如何?
民主到了逢中必反,就如一群瘋子,根本沒有理性可言了。
好的藝術有超越語言和國境的感染力。影片英雄就是這種作品。
美國今年8月首映英雄,票房打破歷史上一切影片的首映記錄就
是證明。時代周刊的專家評論是
「《英雄》最凄美、最令人著迷,總之是最好的作品。拍得非常
精密、細膩、完全沒有一格膠片是浪費的。」
俺在評論該影片時,也指出其成就:
「電影主題寬闊。刺客刺秦,全力以赴,生命置之度外。但一旦破
解了『天下』二字,立刻當機立斷,放棄一己之私,而為六國百
姓著想,束手就擒,從容赴死。這個死,比匹夫之勇,報一己之
仇要壯烈的多,深刻的多。
自古寫刺客,多止於主僕恩報之份,自此影片踏入新境界。現在
要講究『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正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影片構思巧妙,倒敘,穿插,暴力,戀情,床戲,如蝴蝶穿花,
絲毫不亂。又如行雲流水,渾然天成。在張藝謀的手下,千軍萬
馬的大場面,秦滅六國的宏大畫卷,歷歷在目。上殿百步,二十
步,十步,設計驚心動魄,高潮則在秦王手輕輕一揮中達到。成
大事者不拘小節,毀譽且由後人,我自天馬行空的意態,表現的
淋漓盡致。
若提敗筆,則在飛雪殘劍兩刺客的殉情一幕,顯得拖沓冗長。然
而,在大漠狂風之中,黃土高台之上,兩朵白蓮似的愛,永恆地
結合在一起,則不容否認地是一個很美的人道主義造型。
總評,遠勝藏龍卧虎。估計,得國際大獎。」
俺的話音還沒落,英雄就已經獲得了阿而佛來德獎。俺又指出
英雄是「盛世的藝術」:
「英雄奧斯卡也已經入圍,誠不可以親中解釋。阿而佛來德獎,
無非是說明英雄的藝術成就不錯。而俺最欣賞這部影片的是主
題。情節和拍攝屬於小技,俺讓給內行來品評。
英雄不但對刺客和俠的詮釋突破傳統,達到了新高度,而且提
倡了和平,人道,天下,不殺這些全新的,進步的文化觀念。
很多中國人理解不了這些,是因為中國近代佔主導的觀念是斗
爭,玩命,不妥協,不讓步,把革命看做盛大的慶典。這些腐
朽落後,給民族帶來災難的意識,要求無名那把劍十步之內,
血濺當場。可是,百年歷史已經證明,這些意識的泛濫,於人
於己於民族,都沒什麼好處。
舊小說如水滸講究快意恩仇,反應了這些初級和原始的叢林意
識,多落入殺來殺去的反人道俗套。而英雄則一反這種觀念,
對刺客和暗殺提出從人道主義角度的新觀照。英雄的潛台詞是:
民重君輕,殺一個君王算什麼,人民的幸福比君王的性命重要
的多。從這個意義上看,不殺比殺更難,因為要逾越珠峰般的
舊思想障礙。對該片的大量政治惡評,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這些惡評的水平,還沒有一篇能夠超過1966年姚文元已經達到
的水平。
中國走上世界舞台,正處在大發展的前夜。大發展要求有新意
識,新文化,不解除斗爭意識這道民族魔咒是新發展的巨大障
礙。從『活著』開始,張藝謀開始表達對內斗的極度厭惡,並
開始傳播西方的人道,理性,等新意識,到了英雄,則用尖銳
的電影語言,將這個思考推向嶄新的高度,這是十分難能可貴
的,是代表民族的新探索。俺說英雄是盛世藝術,就是從這個
角度上說的。」
《墨攻》
彷彿是現在網上最熱的影片了.但果然應驗了那句話:中國所謂的大片就是一個玩笑.忽悠你看了就完成了任務.忽悠,接著忽悠……
我們的劉德華同志依然是一臉正氣的出場。從我還是一個天真可愛的紅領巾開始,我就從我看的電影電視里明白了,只要做出這個表情的,一定是好人……而且我也相信,再過n+1年,好人的表情也是從來不會變的,只要中國的導演還在拍電影。
在我看來,劉德華最適合的角色其實是那種7分邪氣中帶有3分正氣的角色。從他最成功的兩部影片《無間道1》以及《暗戰》可以看出來,他本身的氣質就是那種正中帶邪的,只可惜他似乎永遠也明白不過來,只喜歡找些有著無限正義感而且柔情萬種的角色來演,嗯……形象是無比高大了,可永遠都只能在原地踏步而已。 謝天謝地,王志文演的是梁王,片中最惹人嫌的角色。從而可以將我對他的憤恨和片中的角色合而為一。提到中國最拿腔拿調的演員,除了孫海英就屬他了。不管演什麼片子什麼角色,這兩位大哥永遠都只是一種強調在背他們的台詞,也不管我們煩不煩。不過在這也不得不承認,王志文那種輕聲開頭,中間停頓,重音結尾的語調,竟然跟片中的梁王角色不得了的搭調,還真挺那麼回事。不得不驚嘆導演還是有點眼光了。像這種變態王不演誰演?
范冰冰,哎!范冰冰同學又出鏡了,范冰冰同學又出鏡了!美麗的范冰冰同學,又一次在電影中飾演了美麗而深情的花瓶角色,他繼承了中國年輕一代所有花瓶演員的優秀光榮傳統,新聞不斷、誹聞不斷,每天總能變著法在你眼前出現,可是當你把她所演的片段全部剪切掉的時候,你會毫不吃驚的發現,絲毫不會影響你對影片觀看。這就是偉大的花瓶,他們的全部作用就是告訴你,中國是有很多美女的。
最後一位就是我們的吳奇隆同學,不知道他已經多少歲了,還是和小虎隊時那般玉樹臨風。彎弓搭箭時的俊逸,可與《指環王》中精靈弓箭手相媲美。片中唯一一個讓我感覺眼前為之一亮的角色。
再就說說敵方主將巷中淹。這樣的人也能稱上將的話,戰國那些名將全都找牛皮蒙臉吧。臉都丟光了,跟這種人作對手……哎,怎是一個挫字了得。
兵貴神速。革離同學剛到梁城時,手上無一兵一卒,還得去說服人心惶惶的梁城軍民與其一起
守城。此時一鼓作氣,梁城可下。而我們的巷將軍竟然按兵不動,坐等翁城建成。而他按兵不動的原因居然是梁城已派人來降。不說看在眼裡的肉跟吃到口裡的肉味道不一樣,你先打下來沒問題吧。我就說如果這是梁城真的要降,倘若真是詐降呢?兩軍對陣,示敵以弱,爾虞我詐之事甚眾,為將者豈可不知??此其一失。
克敵乏術,此其二。一者,看其攻城之術,無非是以人海戰術。後奪梁城,也是乘梁城內亂孳生之時。革離同學會築瓮城,你就不會築高台嗎?電影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梁城不遠即有土山,取土築城,十分便利。梁城4千人7日建成瓮城,爾十萬大軍克日可成。弓箭手於其上射之,即可抵消梁城居高臨下之利。梁城所依仗之地利,無。
次者攻城之時,中箭落馬,旋退兵。兩軍相逢,勇者勝。劉邦被項羽一箭正中胸口,劉忍痛撥箭,反唇譏笑項羽只射中他腳後跟, 項乃退兵。而我們這位巷將軍乾的什麼事?須知此時外城已下,就算受計而損一將,戰時豈能不死人,此時若再堅持一下,梁城未必不可克。而一中箭,部署未得號令擅自下令鳴金收兵,可見平時治軍也不咋的。前面那些兵白死了。此一退,軍心渙散,士氣已竭。
再者,梁城一面環水,兩面地形不利於攻(猜想是依山而建,地勢險要之故)。若引水而攻,不失為一計,而且我看影片最後的革離帥眾反攻,用的也是水攻。為何你就想不到。
最後就是不知變通。其部署所提繞城而過不失一計,其不納之,反以軍心士氣駁之,開始你去哪了?再者,為將者豈有常勝,最後若撤走未始不能卷土重來,而他居然連再戰之勇氣也沒了。更何況你回去不是再打仗,而是去保家衛國,我真服了你老兄了。
為將者,智、信、仁、勇、嚴。觀其所為,未及時攻城曰無智,殺梁城細作曰無仁,中箭退兵曰無勇,部署未得號令擅自下令鳴金收金,謂之無嚴。最後就剩個信,死在城樓之上。誰要你這個傻b上去比試啊??你是十萬大軍之統帥,你以為街頭打架爭口氣啊。你這種人都能統軍……編劇和導演的水準果然是……佩服佩服!
如果沒有好的對手,獨角戲好看嗎?所以劉德華飾演的革離,本來就不咋的,對手一挫,戲就更出不來了。再加上他與范花瓶的愛情故事,一不纏綿悱惻,二不感人至深,最後生離死別那段兩人的表情那個假……再加上導演一直想說的為所愛的人而戰,或是為和平而戰,或是只有統一才能和平……暈,我承認我根本不知道這導演到底想講什麼dd!一切的一切註定了這場影片的失敗。
嗯,不得不承認,我就是傳說中的劉黑。
『叄』 請論述武俠電影的藝術成就有哪些
中國素來有武俠片,「俠」在《史記 游俠雹和鬧傳》中的定義為:「所謂言必行,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軛困,千里誦義者也。』』因而故事的主人公也往往是一些懲惡揚善的獨立英雄式人物。說起來,武俠電影發展到現在已有幾次從形式到內容的創新,而且能受到不同時代、不同年齡、階層觀眾的喜愛,歸根到底應是華人共通的傳統文化和認同的俠義精神起了重大作用。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人們觀念和欣賞水平的提高,武俠電影要想生存下去甚至再度輝煌,惟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在此發表下對武俠電影的兩點看法。一,武俠電影的創作,多為重復與模仿,缺少創新意識。自《英雄》開創了國產武俠大片的新時代以來,銀幕到處一片刀光劍影。接踵而來的《天地英雄源罩》《十面埋伏》《無極》《夜宴》《滿城盡帶黃金甲》。以及香港與國際合作的大片《七劍》《墨攻》《赤壁》等一股腦兒扎進了古裝武俠的陣營。古裝武俠大片已然成為中國商業電影的主流。作為最具中國特色的影片類型。此類武俠電影確實以一個又一個票房神話,喚醒了低迷多年的中國電影業。並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認可。但也應該看到當觀眾漸漸對這類影片產生不同程度的審美疲勞時,就不該一直重復自己的老路了。二,形象設計的時空錯位。從人物形象和舞美服裝是觀眾認知度最高的視覺要素。然而一系列武俠電影包含著濃烈的「東洋風」。屢演不止。例如《無極》里棚旦長老集體商議的那場戲,一群身份莫名的人物竟然全副日本幕府時期的將軍裝束;《夜宴》中,表現暗殺團偷襲太子的失敗,被迫自殺謝罪的橋段中,九人依次切腹。其中細節完全符合日本武士道嚴格規定的切腹流程。早在兩個世紀前,歌德已經認識到:越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藝作品越有利於民族文學的相互交流,也越具有世界性的普世價值。而我們的武俠電影似乎在這方面越走越遠。疏離了對本民族的傳統文化。
『肆』 簡述謝晉的電影藝術成就
謝晉(1923年11月21日-2008年10月18日),緩嘩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人, 國家一級導演,中國第三代導演代表之一。
1954年獨立執導淮劇短片《藍橋會》後升為導演。他執導的長短影片有喚哪悄20多部。1957年,謝晉執導的《女籃五號》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體育故事片。在第6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獲得銀質獎章 、1960年獲得墨西哥國際電影節銀帽獎。1998年獲香港(海外)文學藝術家協會頒發的中華文學及藝術家金龍獎「當代電影大師」稱號。獲上海市文學藝術傑出貢和渣獻獎。2005年,獲第25屆金雞獎終身成就獎。2007年,獲第1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藝術成就獎。
『伍』 形容藝術成就高的成語
德藝雙馨、才高行潔、空前絕後、登峰造極、曠古絕倫等。
一、德藝雙馨 [ dé yì shuāng xīn ]
形容一個人的德行和藝術(技藝)都具有良好的聲譽。一般指從事藝術的人。
出處:《國語·周語》:「其德足以昭其馨香。」
譯文:他的德行和藝術(技藝)都具有良好的聲譽。
二、才高行潔 [ cái gāo xíng jié ]
才智高超,操行純潔。
出處:漢·王充《論衡·逢遇》:「才高行潔,不可保必尊貴,能薄操濁,不可保必卑賤。」
譯文:才華出眾,操行高潔,不能保證就一定尊貴;才能低下,操行惡劣,也不能保證就一定會卑賤。
三、空前絕後 [ kōng qián jué hòu ]
從前沒有過,此後也不會有。多用來形容某種成就或盛況,帶有誇張贊嘆的意味。
出處:宋·朱象賢《聞見偶錄·男服從軍》:「古之木蘭,以女為男,代父從軍,十二年而歸,同行者莫知其為女子,詩歌美之,典籍傳之,以其事空前絕後。」
譯文:古代的木蘭,女扮男裝代替父親從軍,十二年才回家,同行的人都不知道她是女子。詩歌襪備贊美她,典籍流傳她的事跡,因為這件事情從前沒有過,此後也不會有。
四、登峰造極 [ dēng fēng zào jí ]
登:上;峰:山頂;造:到達;極:最高點。比喻學問、技能等達到最高的境搭好悔界或成就。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不知便可登峰造極不?」
譯文:不知正知道學問能否達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五、曠古絕倫 [ kuàng gǔ jué lún ]
曠古:古來所無;絕倫:超過同輩。空前未有,超出一般。
出處:《北史·趙彥深傳》:「彥深小心恭慎,曠古絕倫。」
譯文:彥深小心謹慎,空前未有,超出一般。
『陸』 影片《霸王別姬》藝術上的成就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吧:
一、敢於突然社會枷鎖,發掘電影的意義
《霸王別姬》這部影片可以說是突破層層封鎖,它的主題和歷史背景自以及影片中所表達的意義,都是在當時也可以說是現在的中國所避諱和不談的。 此影片因直接被陳凱歌拿到戛納參加評選,巧妙的避開了中國廣電總局的審核,從而一鼓作氣拿下第46屆戛納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獎。雖然此影片獲獎,但在業界卻是褒貶不一的,有的人評價說這不是陳導自己寫的劇本。但是陳凱歌作為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即使後來的《無極》乃至《道士下山》拍的不盡人意,難以超過《霸王別姬》這種巨制,但陳導的成就及作品是不容置疑的。
二、影片的色彩布局,做了良好的典範
影片剛開始從母親把孩子送到戲班子,就開始用低沉陰暗的色調,並且還是冬天,預示著孩子的世界和人生軌跡將變得黑暗。在當時戲子屬於下九流,所以說是黑暗也不禁為過,隨著影片的發展,訓練戲的艱苦,正是與色彩映襯著。正是在這種陰郁低沉的色調中孕育了程蝶衣對夢想的希望。他看了當時出名的戲子演出《霸王別姬》這一出戲,深受感動,並且落淚,眼淚中孕育了希望以及未來。隨著程蝶衣和段小樓的成功,以及兩人感情的發展,影片的色彩逐漸變得暖起來,最後社會動盪,格局的變化,影片的色彩又變得低沉和陰暗,最後程蝶衣在陰暗的戲院,演了自己最後一出《霸王別姬》後,自刎。影片的色彩,冷暖交接,使得影片更具有張力,使之表達的意義更為深刻。
三、鏡頭的處理獨到。
好的電影離不開對鏡頭的刻畫。影片中,有一處鏡頭,描寫的內容是程蝶衣吸毒成癮後,通過魚缸去拍攝程蝶衣的臉,我們都知道透過魚缸看人,會把人看的扭曲,正是這樣,看程蝶衣的臉,才能體現出此時程蝶衣內心的扭曲,以及吸毒成癮想戒卻戒不掉的難受,鏡頭的運用,加以演員動作的展現,把這一鏡頭展現的淋漓盡致。這也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還有影片中的另一個鏡頭,出現在影片的開始,程蝶衣因為唱《思凡》的原因,沒有被大劇院的人看上,以至於戲班子沒有了贊助,他被大師兄拿著煙斗戳嘴的那一鏡頭,蝶衣身著華麗戲服,卻口吐鮮血,不是那種碧歲純噴灑式的吐,而是那種忍不住湧出的那種吐,就是這種吐,格外的鮮艷雀前,令人記憶深刻。
四、電影的主題極具沖擊力
此影片內容上包含十年文革,包含同性戀等一些不符合當時主流的內容。這就可想而知為什麼此影片在國內沒有獲獎,當然,我們現在分析的不是為何在國內沒獲獎。而是影片中的一些忠心與背叛。影片一方面圍繞著戲的發展和時代的格局變化來敘述,另一方面影片圍繞著程蝶衣對段小樓的情感來寫。影片中,一是程蝶衣對於自己性別的忠心,一直堅持唱《思凡》卻不承認自己是個女嬌娥,但隨著發展,他不得不對背叛自己的性別,承認自己是女嬌娥,這也是他性格變化的開始,才有了以後的對段小樓的情感糾葛。二是,程蝶衣對《霸王別姬》這出戲的感情是忠心的,對"霸王"的感情也是忠心的,也許就是悔咐因為他對《霸王別姬》的忠心,才導致了愛屋及烏的對段小樓的感情難以抑制。 但是就像片中一句台詞所說的,程蝶衣是真虞姬,可段小樓不是真霸王。另一方面,就是因為程蝶衣這種忠心的情感,才襯托出了段小樓的背叛之意。我認為段小樓的背叛全是程蝶衣一廂情願假想的,因為真虞姬碰上的是假霸王。段小樓也許對程蝶衣沒有那種超出於師弟的那種情感,所以在當段小樓去妓院,還有瞞著程蝶衣讓別人替演虞姬的情況下,在逼迫下出賣程蝶衣的言語,這才形成了段小樓的背叛。 正是程蝶衣對於段小樓對於霸王的忠心,所以才有了不瘋魔不成活這樣的六個字。 在《霸王別姬》中,虞姬因霸王而死,所以影片最後"虞姬"真的為霸王死了,這又體現出了程蝶衣說過的一句話,要從一而終。從一而終,不瘋魔不成活,真虞姬,這一系列一系列的情節與台詞,都圍繞著忠心與背叛,可以說程蝶衣絕對是影片中忠一不二的第一人。 程蝶衣的瘋魔,虞姬的自刎,成就了此影片不二的地位。
『柒』 藝術成就是什麼要具體
藝術成就就是在在藝術方面所取得的成績。
具體為:
1、一件藝術品從藝術角度方面所體現出的藝術水準,藝術處理手段的精湛程度,藝術技巧運用的純熟程度可堪稱經典,以及對當代何後世所產生伍襲的影響。
2、裂橘盯就一位藝術家來說,是畫了相當數量作品,獲得多種獎項並被人高價買下收藏;一位歌唱演表演生涯中開創出新的藝術表現方法;一名電影演員以與眾不同肆和的表演個性,並且獲得了奧斯卡獎,這些即是藝術成就。
『捌』 王家衛電影的藝術成就有哪些
傳統電影的敘事一般是經歷開端、過程、沖突、高潮、結局等傳統階段。但是王家衛在電影中的敘事並不遵守這樣的線性結構,而是更加側重表現人物內心的情感世界,獨白在這里的應用也是重要的藝術手段。王家衛影片在人物塑造上,強調自我表白的慾望,打破以往以人為中心講述一個完整故事的桎梏。人的性格、情感、經歷等等都被之前提到的支離破碎的感覺代替。
王家衛的電影就是意在顯現現實都市生活中的荒誕,強調展示在現代社會中小人物處境的尷尬。姿絕在作品中,常常會有頹廢、自嘲、悲觀的特徵,從而表現出無比的失落、無常和荒涼,這種表現手法無疑是與香港後現代的華麗蒼涼和空洞喧嘩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