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電影八百裡面的壯士是哪裡人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電影八百裡面的壯士是哪裡人

發布時間: 2023-04-21 19:49:22

Ⅰ 八百壯士是共產黨還是國民黨

八百壯士是國民黨。

謝晉元等八百壯士,即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8師524團,是指在上海即將淪陷之時,奉命退守四行倉庫,在那裡與日軍激戰四天四夜,鼓舞埋瞎型了全國軍民的抗戰士氣的英雄群體。

1937年10月,持續三個月的淞滬會戰進入尾聲,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八百壯士」神遲進駐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用生命守護了一個民族的尊嚴。

(1)電影八百裡面的壯士是哪裡人擴展閱讀:

在八百壯士四行倉庫保衛戰中,一直有一個戰爭史上少有的奇特景觀——大批的民眾聚集在蘇州河南岸,為勇士們助威打氣。

一發現敵軍企圖進攻,觀戰的民眾就以各種方式迅速告訴我軍。有的齊聲高呼,告知敵軍進攻方向;有的以幾塊大黑板拼接起來,寫字或畫圖,向我軍示警;更有一些人設法一次次將電話打入倉庫。

看到勇士們打得日軍遺屍累累、狼狽而逃時,大家就拍手歡呼,唱歌慶祝;看見我軍戰士捨身殺敵,英勇犧牲,大家就滿含熱淚,高呼口號。

而上海的各種新聞媒體,也是第一時間把四行倉庫八百壯士英勇抵抗的消息,用最激昂、最悲壯的色彩,傳播到全國、全世界。上海民眾很快就不滿足於站腳助威,他們決彎猜心用實際行動給勇士們以支援。大批民眾捐錢捐物、捐贈食品。

Ⅱ 八佰的內容簡介

電影《八佰》是根據抗日期間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改編的影片,影片初始,我們看到的是士氣低迷、組織渙散的軍隊走在田野中,被戰爭破壞了的上海,配上幾聲蒼涼的鴉叫聲,奠定了這部影片的基調必然悲涼凄慘的。我想結合史實來分析一下題主的問題。

一、歷史上的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

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在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結束標志著淞滬會戰的結束。淞滬會戰又是怎樣的戰役呢?歷史書上只能用形容詞形容一下淞滬會戰的慘烈,數據倒是可以直觀地印證一下這場戰役的悲壯與絕望——我國軍80萬人對戰日軍20萬人,國軍宣布傷亡30萬人,日軍宣布傷亡4萬餘人,這意味著什麼呢?大家能感受到嗎?日軍的攻勢難以抵擋,但是淞滬會戰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為上海和長江下游工廠與物資內遷贏得了時間。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三、結語

任何國家,在民族存亡之際,都有捨身取義為國為家之人,有自私自利做他人走狗之輩,有冷眼旁觀見風使舵的二鬼子,民族大義當前,可否團結一致?魯迅先生口誅筆伐,想要通過筆桿子喚醒麻木的國人,軍人死守陣地,是命令使然,亦是心底吶喊,國不在,家何在?



Ⅲ 八百壯士真實歷史是什麼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

當時的戰爭很激烈,中國正處於低谷時期,淞滬會戰進行到最後階段,為了掩護中國軍隊撤退,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共400餘人。

在副團長謝晉元領導和指揮下,奉命據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阻擊敵人,多次打退了數倍於己的日軍頑強地進攻,取得了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勝利。

(3)電影八百裡面的壯士是哪裡人擴展閱讀

八百壯士真實歷史結局是:

八百壯士進入收容所後,部隊被英軍卸下武器,生活在敏瞎極差的環境中,開始了四年集中營一般的孤軍生活。雖然沒有被日本人打敗,卻也就此遠離了抗日的正面戰場派和。1941年4月,汪偽政權想要誘降謝晉元,並許諾其陸軍總司令的頭銜,被謝晉元嚴厲拒絕。

1941年4月24日晨5時,謝晉元和以往一樣,率領官兵早操,上等兵郝鼎誠等四人遲到,謝晉元異常憤怒,進行斥責。有四人突然取出匕首及橋羨空鐵鎬等凶器,蜂擁而上,猛刺謝晉元胸部及頭部。

謝多處受傷,流血不止,至6時許悲壯長逝,時年三十七歲。四個兇手當場被擒。25日,謝晉元追悼儀式在上海舉行,有30萬人前往弔唁。國民政府追授謝晉元為陸軍少將。

Ⅳ 電影八佰的歷史原型

電影《八佰》的歷史原型:謝晉元等八百壯士,即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8師524團。

上海即將淪陷之時,奉命退守四行倉庫,在那裡與日軍激戰四天四夜,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抗戰士氣的英雄群體。

1937年10月,持續三個月的淞滬會戰進入尾聲,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八百壯士」進駐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用生命守護了一個民族的尊嚴。

(4)電影八百裡面的壯士是哪裡人擴展閱讀:

抗戰勝利後,為紀念這位抗日英雄,上海北火車站到四行倉庫的一條馬返畝攜路改名為晉元路,與孤軍營一耐汪牆之隔的膠州公園改漏伏名為晉元公園,並在園內修建謝晉元墓。1983年,謝晉元墓遷至上海市萬國公墓名人墓園。

2014年8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謝晉元等八百壯士(1937)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8師524團被追認為英雄群體。

Ⅳ 八佰真實原型人物

《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八佰》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0z2zJUynrdcMDo0UnJNR_w

?pwd=1234 提取碼:1234

1937年淞配搭豎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培大上海四行倉庫枝乎,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電影《八佰》由管虎導演,是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將於2020年8月21日全國影院上映。

Ⅵ 八百原型

《八佰》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該電影的真實原型故事以及結局都成為了一大焦點,八百壯士原型故事出自於淞滬會戰。《八佰》是一部以淞滬會戰四行倉庫保衛戰為題材的戰爭片,講述了史稱「八佰壯士」的軍人於四行倉庫浴血奮戰脊和、阻擊日軍的故事。

真實原型就是淞滬會戰末期四行倉庫保衛戰,這場戰爭非常的慘烈,主要是因為他們只有400多人,但他們要面對的的是30萬日軍。

當時中國軍隊陷入側背受敵的危險境地,五十幾萬大軍不得不往西撤退。既然大部隊要撤退,那基野桐必然是需要掩護的,而負責掩護的隊伍就是88師262旅524團一營。

一個營的兵力怎麼可能有八百人,他們實際的人數根本沒有八百人,這個營由一個機槍連、三個步兵連和一個迫擊炮排組成,「編制」算滿也只有452人。謝晉元之所以回答稱800人,就是為了壯大軍威、迷惑日軍,讓這場戰役有那麼一點獲勝的可能。

雖然人數比較少,但這400個人想盡一切辦法,將四行倉庫從里到外武裝成了碉堡,之後就是硬著頭皮和日軍周旋和血戰整整六天六夜,抗爭到了最後。在這六天六夜裡,有無數雙眼睛盯著這個風雨飄搖的小小堡壘,也有無數人祈禱他們能夠撐到平安撤退。

就這樣,他們這支號稱「八百人」的隊伍硬生生的抵擋住了30萬日軍的侵襲。事後,四行倉庫巍然屹立,「八百壯士」孤軍抗敵的事跡由此為人傳頌。

(6)電影八百裡面的壯士是哪裡人擴展閱讀

這四百多壯士對抗二三十萬日軍,撐了四個晝夜,最大的原因是四行倉庫東面和南面就是租界,日軍有所忌憚,不想歐美列強干涉,不敢用重武器,反復用步兵發起沖鋒。

後來還是歐美國家害怕自己遭殃,要求蔣介石放棄抵抗,於是這四百壯士被撤回了英法租界,之後立馬被繳械軟禁,困在租界三年多。等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攻進租界,他們通通淪為日軍俘虜,大部分人都客死異鄉,結局悲慘。

四行倉庫保衛戰從根本上講就是一次政治表演,明知是個死局,還不惜搏坦把四百多士兵送進血肉磨坊。最迷惑的是這場保衛戰死亡九人,傷了二三十人,再激烈能激烈到什麼程度,而且撤入租界後一年,還出了四個漢奸,把保衛戰的指揮官謝晉元給暗殺了。

Ⅶ 據說堅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中有一半是湖北通城人,是真的嗎

是真的。

湖北省通城縣檔案局股長馮立群說:淞滬會戰是抗日戰爭中第一場大型會戰,而上海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則是淞滬會戰的最後一戰,參戰的中國士兵史稱「八百壯士」。『八百壯士』其實只有400多人,其中一半是通城籍。

歷史系教授丁一考證:1937年9月,通城縣保安大隊一、三中隊200餘人碼攔被整編入湖北保安五團。當年10月,湖北保安五團奉命開赴淞滬前線,整建制補充傷亡慘重的88師524團,通城的兩個中隊編入一營,成為震驚中外的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的中堅。

(7)電影八百裡面的壯士是哪裡人擴展閱讀:

查實姓名者87人均已離世:

通城縣檔案局原局長曾步賢,是正在編修的《平民國魂——通城與八百壯士》一書的主編,他向遲指胡記者詳細介紹了「八百壯士」中通城籍壯士的尋訪里程。1980年,通城縣政府組織撰寫《通城縣志——人物卷》,編修人員搜集資料時,從縣檔案館發現了民國通城縣參議會在1947年編的《通城縣抗戰史料》,其中有《通城縣參加上海四行孤軍四十九壯士姓名一覽表》、《參加上海四行守軍通城籍四十九壯士合傳》。通城有「八百壯士」的歷史信息這才被披露出來。

2013年10月,湖北省著名作家、原省文聯主席沈虹光來到通城逗枯縣調查通城籍「八百壯士」的情況,之後撰寫了報告文學《壯士無言》,並於2014年上半年在省文史館《館員建言》上刊發。不久後,通城縣成立「八百壯士」工作小組,再次新發現壯士名單11人。「排除一人多名、重復交叉的錯誤,形成了現在通城籍87名『八百壯士』名表。」曾步賢說,還有百餘名壯士的姓名待查實。

Ⅷ 八百壯士是真實的嗎

電影《八佰》真實歷史是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上海四線倉庫保衛戰。歷史上負責四線倉庫戰役的其實是日本海軍陸戰隊,因為當時只有海軍陸戰隊在市區作戰。影片中的陸軍第渣滾68步兵聯隊雖然真的參加了淞滬會戰,但確實在蘇州執行作戰任務,所以這也是最受詬病的地方。《八佰》的真實原型是1937年淞滬會戰時“八百壯士”抗擊日軍的故事。關虎創作這部電影的如談余動力來自於他的父親,父親告訴他這場戰斗有多慘烈。

但影片從一群逃兵開始,《八佰》在國產戰爭片中脫穎而出,正是因為它“敢於拍出人性的真相甚至丑惡”。這部電影拓寬了我們對英雄的理解。在冒著生命危險見義勇為之前,他們也有過平凡甚至瑣碎的懦弱和掙扎。《八佰》的人物塑造採用了群像的方式,光是主要人侍滾物就有二十個左右,但這樣也會造成“一開始想記住每個人的名字,後來就糊塗了”的情況。

Ⅸ 八佰里的人物原型

1、《八佰》的真實原型是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八百壯士」抗擊日軍的故事。管虎創作這部電影的動機來源於他的父親,是他的父親告訴他當年這場戰役有多麼慘烈。

2、1937年淞滬會戰是最悲壯的一戰,銀州為了掩護主力部隊撤退,並在對外宣稱留下來的人有八百人,這也是電影名《八佰》的含義。在電影海報中,「八佰」櫻晌二脊搏鋒字是由紅色的墨寫成,看起來更像是已經乾涸的血跡,在這兩個字的旁邊,千瘡百孔,每一個彈孔,似乎在訴說這場戰役有多麼的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