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空之城》這部電影,告訴我們了一些什麼真理
《天空之城》這部電影,在開始聆聽天空之城的音樂時,柔和的旋律和動人的旋律都讓我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眾所周知,天空之城的旋律和音調很簡單,但同時,讓人感覺心中都有自己的天空之城。宮崎駿老爺爺給我們帶來很美好的幻想空間,我們都知道宮崎駿的動畫都是環保主義作品,那《天空之城》這部動畫給我們帶來哪些含義呢?
《天空之城》充滿浪漫主義色彩,在這部童話動畫影片中體現了現實。它充滿了哲學思想,這是宮崎駿導演自己對世界的思考的精髓,讓人們在看電影時感嘆不已。在這樣一個浮華的世界裡,仍然有人以這樣一種純粹的方式表達他們的想法,而對於宮崎駿本人,我也越來越欽佩這一點。
《天空之城》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9AmBsn9jp_KZ3pOJLIedMA
Ⅱ 《天空之城》這部電影到底講的什麼
《天空之城》(Laputa - The Castle in the Sky)是吉卜力(GHIBLI )工作室的開山之作。1986年作品。
《天空之城》是一部由Jonathan Swift寫的小說《Gulliver's Travels》改編的電影,某些人認為其故事情節較為傳統,但這不等於它沒有新意,相反,《天空之城》一劇充滿了很多新元素。電影中近乎完美地刻畫出故事所發生時代的世界的景觀,有點科幻色彩,也有點神話色彩,還有點歐洲工業革命時期的味道,諸如高架鐵軌上的舊式火車,黑漆漆的礦洞,飛空艇,象泥塑的機器人等等……
緊張激烈的情節貫穿整部電影,但蔚藍的天空和濃濃的白雲反而將尖銳的沖突淡化得更耐人尋味;人物的表達很多時候不是靠台詞而是靠人物的具體動作,使人物的性格更顯深刻。
小姑娘希達(SHEETA)是傳說中「天空之城拉普達(Laputa)」王族的後裔,那曾是超越地上文明不知幾千年的空中文明,但不知為何,希達的祖先離開「天空之城」,拋棄發達的科技,在地面上過起隱居的生活。然而一天,幾個不明身份的男子出現在她家門口……
故事由希達所坐的飛艇遭到空中海盜的襲擊而開始。爭斗中希達從萬米高空的飛艇上跌落下來…… 故事另外一個主人公少年巴斯(PASU)是礦工機師的徒弟,這一天收工時,發現天上有個亮晶晶的東西正在慢慢地下落。是什麼?UFO?他飛也似的跑過去,發現是一個好可愛的女孩子,在一團藍光的包圍下從天上飄下來了……
第二天希達在巴斯的房間里醒來,發現房裡有一張「天空之城拉普達」的照片。這是巴斯的父親冒著生命的危險歷盡艱險才拍到的真正的天空之城,但除了斯威夫特之外,沒有人相信他。於是父親在鬱郁寡歡中去世了。巴斯發誓,一定要向他人證實,世上真的有天空之城存在!
然而嗅覺靈敏的海盜很快就找上門來了。接下來就是一段令人眼界大開的追捕與逃跑鏡頭,最後二人在眾目睽睽之下掉入萬丈深的礦井,希達戴的天空之石(飛行石)又一次發光,令他二人安全飄落。礦井中,天空之石和井下的礦石發生共鳴,原來這里曾是開采天空之石原料的地方,但提煉天空之石的技術,傳說只有拉普達人才掌握著。
二人剛出礦井,就被軍隊的人抓住了。希達被帶往要塞,在那裡一個叫穆斯卡的人給希達看一個巨大的機器人,說是從天空之城掉下來的,憑當時的科技無法令它再啟動。當天晚上,希達念起祖輩所流傳的尋求幫助的咒語,天空之石發出光,令機器人再次活起來,整個要塞變成火的海洋。
巴斯趁亂和海盜達成聯盟飛入要塞救出了希達。匆忙中希達丟失了天空之石,而穆斯卡得到了寶石,命軍隊按照寶石上聖光的指引,飛向天空之城。另一方,海盜媽媽從希達的記述中算出了天空之城的方位,帶著希達的二人乘海盜飛艇全速前進!
即將到達之時,忽然前方出現龍卷風,和穆斯卡的艦艇又狹路相逢,交戰中巴斯和希達的滑翔機被捲入龍卷風里。
這里是被上帝拋棄的領域,自然的恐怖與眾神的憤怒在這里集結,飛越濃重的黑暗,在縱橫飛嘯的電光中,穿過閃電的迴廊,突破生與死的界限,命運之門再次敞開在少年的面前……龍卷風的中心,正是傳說中的飛鳥「天空之城拉普達」!這兒是寂靜的天堂,只有機器人值守的空中都市,植物和遠古生物的家園。
宮崎駿的作品中,科學技術最好的地方就是沒人居住,在柯南的「未來世界」以及「天空之城」都是如此。反之,「風之谷」中為生存而奮斗著的人們雖然只有古老的技術,但卻是機器的主人,《天空之城》的飛行海盜們也是這樣。
穆斯卡抓住了海盜們,也來到了拉普達,他迫希達和他一起進入中央控制室,啟動黑石碑上的文字,即將開始他稱霸世界的野心。希達搶回天空之石,為了阻止穆斯卡,她和巴斯一起念起毀滅一切的咒語:巴魯斯。拉普達解體,邪惡和助紂為虐的武器系統一同化為大氣層的火球墜入海中,而澄清的「天空之石」載著拉普達的生命之樹,上升到天空的盡頭……
《天空之城》是吉卜力工作室的開山之作,宮崎駿一人兼任了原作、監督、腳本和角色設定四項重任,使得這部作品從頭到章節附註入了純粹的宮崎理念。宮崎駿的音樂搭檔久石讓,這次達到了他配樂生涯的頂峰。
Ⅲ 《天空之城》出自哪部動畫片主要內容是什麼
《天空之城》是一部宮崎駿由<<格列佛游記>>萌生創意而作的電影!
宮崎駿1986年的動畫電影《天空之城勒普泰》(天空の城ラピユタ)是Studio Ghibli的開山之作,故事的時代背景是幻想中的歐洲大陸,在一座金礦里流傳著理想世界天空之城勒普泰的傳說,據說那裡擁有無盡寶藏和控制世界的奇異能力,生活在礦山裡的男孩帕索對這個傳說深信不疑,因為他的父親就曾經拍到過天空之城的照片,有一天帕索救了從天上慢慢飄下來的戴著飛行石項鏈的女孩希達,隨後而來的就是追捕希達的軍隊和海盜婆婆一家,原來希達就是來自天空之城勒普泰族人的孩子,因為只有希達可以用咒語喚醒飛行石所擁有的巨大能量,所以軍隊想利用她得到財富和權力,後來在帕索和海盜婆婆的幫助下,希達終於回到了故鄉勒普泰島,可是,勒普泰只剩下一個古代機器人在守護著島上的小生命,而軍隊首領也終於找到了天空之城的核心,一個更大的可以控制世界的飛行石,就在這時,希達用咒語拯救了世界,可勒普泰島也因為軍隊首領的邪惡野心而毀滅,最後天空之城回到了它原來的樣子,一棵永遠守望大地的生命之樹。我得承認我的貧乏是因為懶惰,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也許就在離我家不算遠的圖書館里擺著,我也知道如果不去了解這本書就很難說清在《天空之城》中與飛行石相關聯的浮島勒普泰島的事情,事到如今只好編造些洋洋灑灑的文字,生活缺少幻想是件乏味的事,所以認真分析幻想的真實性也是件乏味的事,我只能說,在那裡面的世界讓我們寧願去相信,因為與愛和理想有關,與生命的真實意義有關。
Ⅳ 《天空之城》是哪部電影的主題曲
《天空之城》是電影《天空之城》的主題曲。電影《天空之城》的主題曲叫作《伴隨著你》(通稱:天空之城)由音樂家久石讓作曲。講述的是主人公希達和少年巴魯以及海盜、軍隊、穆斯卡等尋找天空之城拉普達的歷險記。
跌宕起伏的音樂,對電影情節的刻畫和故事的渲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空靈優美的音樂,彷彿置身浩瀚天空中,以久石讓的《與你同行》作為主題曲,婉約而憂傷,給人一種穿越時空的孤獨感,這也是正是作品要傳達出來的情感。
拓展資料
《天空之城》是由宮崎駿先生創作、久石讓作曲的一部經典奇幻作品,距今已經有30多年,盡管年代久遠,卻歷久彌新,在票房和人氣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無論是精緻細膩的畫風、天籟般的音樂還是作品本身折射出來的內涵,都值得細細品味。
從電影的價值觀方面講,歸根結底,天空之城只是人們對未來的美好想像。而人的慾望是最難控制的,也很難平復。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座天空之城,那是一片凈土,帶領我們在荊棘叢生的旅途中奮勇前行,而拉普達的中樞能量石代表著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是力量的源泉。
Ⅳ 《天空之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天空之城
影片信息:
片 名:《天空之城》
上映日期:1986.8.2(日本)
導 演:宮崎駿
電影簡介:本片是根據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小說《格列佛游記》改編的動畫,講述了一段主人公少女希達和少年巴魯以及海盜、軍隊、穆斯卡等人尋找天空之城拉普達的故事。
01 守護天空之城
傳說中的天空之城拉普達,靠著磁石的抗引力作用懸浮在雲層中。那是一個科技高度發達的小島嶼,在島嶼最核心的地方,有一塊中央晶體,其中蘊含著世界上最強大的能量。許多年前,拉普達的族人到地球隱居,代代相傳下來的只有一條飛行石項鏈。飛行石項鏈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指引著自己的族人重回天空之城。
當這個秘密被政府特務穆斯卡發現後,立即帶領大批軍隊追捕帶著飛行石項鏈的少女希達。他渴望通過找到天空之城得到夢寐以求的無限的權力與財富。朵拉一族的海盜為了尋找金銀財寶,也想方設法地尋找希達。小礦工巴魯為了救出少女希達,也踏上了一起前往天空之城的旅程。
天空之城拉普達曾經就像一個世外桃源,遍地都是鮮花和青草,在那裡人們曾安靜恬淡地生活。而今,昔日繁榮的城鎮已沉沒湖底,不復猜梁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即將到來的新征服者——穆斯卡。穆斯卡率領軍隊登陸後的拉普達,變成了滿足權力與財富慾望的樂園。數不清的財寶讓軍人們眼花繚亂,唯我獨尊的權力頂點讓穆斯卡喪失人性。拉普達瞬間又成為一座罪惡之城。
為了避免天空之城成為穆斯卡最終統治和奴役地球的工具,希達和巴魯手牽著手,在最後關頭使用了希達奶奶教給她的毀滅咒語。毀滅咒語並沒有毀掉天空之城的一切。拉普達島上的戰爭機器和工業文明垃圾紛紛崩塌並墜落大海。穆斯卡由於雙眼被中央晶體發出的強光灼傷,也失足墜落大海了。人類膨脹的貪欲,彷彿也隨之一點點地剝離。最後剩下的是龐大的老樹根載著島上的城樓慢慢地飄向遠方。就像人類那美好而遙遠的初心和故鄉。
這個世界也存在著不少像天空之城一樣的地方。在那些地方,權力角逐和戰爭機器已穗沖運經或正在摧毀著和諧美好的大地。天空之城是這個地球的隱喻。如果人類繼續破壞自然、發動戰爭,大地母判銀親也將不堪重負和面臨著毀滅。
每個人的心中也都懸浮著一座這樣的天空之城。它有一種潛力,既有可能成為我們最純美的精神家園,也有可能被追名逐利的無盡慾望所征服。
02 飛行石的秘密
有一天,希達和巴魯為了躲避軍隊和海盜的追緝,不小心墜入一個極深的礦坑之中。在礦坑裡,他們邂逅了波姆爺爺,這位長著白鬍子的老人總是扛著他的背包、日用品和水壺。當他們吹滅了燈火,發現所在的礦坑是一個無邊的寶藏,低頭是滿地閃亮的礦石,抬頭無數石子發出星星閃閃的亮光,像極了廣袤的夜宇。波姆爺爺說,這些石子,都是製作飛行的原料。但他也警告巴魯和希達說:「飛行石既會給人帶來好運,也會帶來不幸。」
天空之城之所以能飄浮在空中,正是因為靠著飛行石的神奇力量。如果說天空之城隱喻著我們夢想中的精神家園,那麼深坑中的飛行石則象徵著我們內心最寶貴的生命內核與源動力。只有當我們暫時吹滅那些閃爍的燈火,才能瞥見遍布的寶藏。波姆爺爺就像我們內心深處的智慧老人,為我們善用地球的自然資源以及自己的精神力量提出了諄諄告誡。
人人都想利用飛行石,穆斯卡想攫取權力,軍隊想掠奪財富,海盜想發筆橫財,巴魯想借著它看看最美的天空之城是什麼樣子,或許希達也好奇為什麼天空之城沒落了。到底怎麼運用好天賦的「飛行石」,是每個人類個體與人類整體必須要面臨的選擇。
03 少年的成長
關於本片,宮崎駿先生曾說,
影片中的巴魯是礦山的兒子,從小就在礦里幫工,身上有著礦山男人的堅毅與勤勞。他說:「我想在雲層的另一端,神秘的拉普達島一定浮在上頭。我一定會找到拉普達的。」
一直以來,他像自己的父親一樣堅信拉普達島的存在。當遇到希達,命運給了他機會去親歷自己的夢想。只是,這個過程充滿了挑戰與危險,對一個不到十歲左右的男孩來說,他的勇氣、愛心與智慧,在整個迎接挑戰的過程中,都在充分擴張,最終,他從少年成長為一個男人。
在這部童話影片中,互相對峙的雙方的力量是極不均等的:一邊是少年巴魯、少女希達以及扛著鋼槍的六位海盜;一邊是擁有堅船利炮和上千人軍隊的穆斯卡。然而,純潔、善良、勇敢、機智的少年巴魯還是打敗了受野心和貪欲驅動的穆斯卡。
巴魯後來並沒有做一名海盜。但是電影中的海盜們並不讓人討厭,他們是真實的人,面惡心善、吃苦耐勞、勇敢無畏。在巴魯的成長過程中,這些海盜對他的影響甚至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50歲的海盜頭子朵拉,還扎著像希達一樣的兩條麻花辮子。她和男人們一起做事,在狂風中指揮著航程。她自豪地說:「女人也是有膽識的。」這種品質也深深地鼓舞了希達,使她成長為一個個性堅強的少女。
04 愛的初心
巴魯與希達,這兩位八九歲的男孩女孩,在整個和天空之城有關的歷險當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影片中有幾處細節特別打動人:
兩人的邂逅始於某個夜晚,希達像一個發光的小天使從天而降,巴魯像小英雄救美一樣地接住希達。
第二天一早,兩人一起在天台上喂鴿子,不約而同地對視與歡笑。
危難中,被困在塔樓上的希達看到乘著海盜飛機前來救援的巴魯,便縱身一跳抱緊同樣張開雙臂迎接她的巴魯。
去往天空之城的途中,希達不顧大風主動到看守台陪伴站夜崗的巴魯。為了防止希達被風吹跑,巴魯讓希達用一根繩子把兩人的腰系在一起。
為了阻止穆斯卡,兩人手握著手,同時念出毀滅咒語。
故事結尾,兩人乘著小飛船飛向遠方、消失天際。
他們都是八九歲的孩子,很難說他們之間已經產生了愛情。他們的情感發生在青春前期,那是一生中再難重有的最美好的時刻。
我想,這大概提醒我們,關於愛情,一樣不能忘記那主動、真摯、純潔而熱烈的寶貴初心。
結語:
邪惡狡詐的穆斯卡有一句話說得沒錯:天空之城拉普達是不會滅亡的,它會一再復活。天空之城是人類的夢。
(無戒365天日更營 第4天)
相關閱讀:(宮崎駿的其他電影)
《千與千尋》:尋找失落的自我
《哈爾的移動城堡》:解除限制心靈成長的詛咒
《起風了》:時代與個人的命運交錯
Ⅵ 天空之城是什麼電影
《天空之城》(天空の城ラピュタ)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宮崎駿擔任原作、監督、腳本設計、角色設定及導演,田中真弓、橫澤啟子、初井言榮、寺田農等人配音。
整部影片講述的是主人公少女希達和少年巴魯以及海盜沖派纖、軍散仿隊、穆斯卡等尋找天空之城拉普達(Laputa)的歷險記。
該影片於1986年8月2日在日本上映。
其主題曲《伴隨著你》(通稱:天空之城)由音樂家久石讓作曲,因以其讓人落淚的優美曲調和動人心弦的美妙音律而聞名全球,羨首被改編成多種版本,成為流傳的影視名曲
Ⅶ 宮崎駿的天空之城有什麼意思啊
《天空之城》(天空の城ラピュタ)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於1986年推出的一部動畫電影。
《天空之城》的原作、監督、腳本和角色設定都是由宮崎駿來擔任,使得這部作品從頭到尾都充滿了宮崎駿的理念。
出現在《天空之城》中的空中城堡拉普達(Laputa)一般被認為是來自於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知名小說《格列佛游記》(出版於1726年)中的飛島國。
這部電影其實和《格利夫游記》關系很小,只是以它作為故事情節繼續的一個小插曲,故事完全是原創而獨立的,發生的時間一般認為是19世紀末期或者20世紀初期,當然其中有些飛行機械過於現代了。
發生的地點是一個想像的國家,巴斯居住的小鎮的原型則是一個威爾士的小城鎮,宮崎駿曾經到過那裡。
拉普達代表一個夢想,然而這個夢想最終以毀滅告終,故事的本源是凄美而帶悲劇色彩的,一如希臘神話。
然而,兩位小主人翁追尋天空之城的歷程,其實就是每個人追尋理想過程的寫照。
雖然理想最終破滅,不過,我們有過追求、有一顆勇敢的心、有一個美好的過程,所以也就沒什麼遺憾了!主題曲表達的也正是這么一種帶核洞著淡淡的憂傷,在凄美中,充滿憧憬、嚮往、奮進、不屈不撓,明知悲劇的結果,也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的精神。
古希臘有一個神話:有一個巨人,他是大地的兒子。
大地母親賜予他無窮的力量,沒有誰能夠戰勝他。
但有一次,他的對手將他誘到空中去決斗,雙腳離開了大地的巨人無法再從母親那裡獲空坦得力量,最終戰敗被殺。
離開了大地母親的懷抱,即便是神勇無比的巨人也會變得不堪一擊。
古希臘的先民們也許沒有預想到他們那個時代里尚如嬰兒般的人類文明會成長為今天巨人般的現代社會,但他們當年先知先覺般地試圖通過神話留給後人的這個忠告,卻在被人類遺忘了數千年之後,由一位東方人在這喧囂的世界中用心靈聆聽到,並用他那獨特的、比神話故事更有震撼力的方式,向世人解讀出來——這就是動畫電影大師、日本著名導演宮崎駿和他的作品《天空之城》。
在對全片的時間脈絡進行了梳理之後,我們不難發現宮崎駿的思考主要集中在兩個時間點上。
第一個時間點即七百年前,宮崎駿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拉普達人為何要放棄已有的繁華和強盛而重返大地?
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天空之城上的建築只是由於年代久遠而顯得古舊,一點也看不出遭受人為侵略或被自然災害破壞的敗落。
無盡的財寶完好地封存於倉庫中,根本沒有遭遇洗劫的跡象。
成百上千威力驚人的機器人沉睡於類似蛋殼的裝置中,毫無曾經戰斗過的傷痕。
由此可見,拉普達人離開天空之城的原因並非是遭到其他文明的攻擊或者內部戰爭,也不是因為自然因素的侵襲,更不是由於自身財富或能源的耗盡和枯竭。
也就是說,拉普達人根本不是被迫地背井離鄉,那麼只剩下一種可能:他們自覺自願地選擇了放棄一切而回歸大地。
由此我們會進一步思考:拉普達人為何會心甘情願地舍棄天空之城,而腳踏實地地去過那種原始、簡單卻平靜、恬適的生活呢?
顯然是因為拉普達人察覺到了表面的繁盛下所潛伏著的危機。
正如希達最後對穆斯卡所說的那樣——無論擁有多麼可怕的武器、擁有多少恐怖的機器人,離開了大地的泥土,拉普達文明的改虧枯生命之樹就不能夠生存。
也許,當拉普達人終於使自己的城堡浮上天空,使大樹之根游離於土壤的時候,他們還沾沾自喜於自己扭轉乾坤的力量,還沉醉於飛翔於雲端的快樂,還洋洋自得於對自然的控制和對大地的俯視。
不過,當天空之城越飛越高,自身文明越來越發達的時候,他們終於通過不斷的自省,悟到了自己的文明只有在代表著自然的大樹的蔭護下才能生存發展,正是大自然給了拉普達文明以生命力。
於是,他們毅然放棄了那些現代人類夢寐以求的東西,褪去了拉普達文明浮華的外衣,讓它如初生的嬰兒一樣,以最本真的狀態重新投入到大自然母親的懷抱中。
這種回歸從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意味著一種文明的倒退或者說是消亡,但就其本質而言,卻是文明進步的一種標志。
因為它表明拉普達文明在對世界的認識以及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解上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從而也證明拉普達文明自身在文明程度上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
進而我們可以說,拉普達文明正是在拉普達人於七百年前集體回歸於大地、回歸於自然的行為中得到了升華。
第二個時間點即希達和巴斯一起念出毀滅之咒的一瞬,拉普達人封存在天空之城裡的,那些在現代社會中被普遍用來判斷一種文明是否先進是否強大的東西,最終還是灰飛煙滅般地消失於天空。
還有那個看似堅不可摧的黑色半球體也崩潰、瓦解得如此迅速。
此時,宮崎駿又提出一個問題:是什麼力量如此強大,如此可怕呢?
表面上看起來當然是希達的一句咒語,但實際上卻是無盡的貪婪、慾望和野心——這才是毀滅天空之城的真正元兇,也是導致一種文明歸於消亡的根本原因。
如果將文明比作人體,那麼貪欲並不是破壞其生理機能的病毒,而是直接操縱其精神和思想的惡魔。
它會將文明的軀體——科技、財富和武器的效用向邪惡的方向發揮到極致並以之去破壞一切直至自我毀滅。
當天空之城已經處於野心家穆斯卡的控制之下的時候,當大地上的生命都在「天火」武器系統的炮口下戰栗的時候,拉普達文明的毀滅已成定局。
這樣先進、發達的文明都無法擺脫被貪欲控制的命運,最終甚至不得不以自我毀滅來做最後的反抗,如此的結局實在是令人感到可惜、可嘆、可悲。
即使沒有穆斯卡,隨著飛行技術的不斷提高,人類最終也會尋找到天空之城拉普達,並會在貪欲的驅使下利用被封存於其中的東西來進一步「統治」自然,甚至自相殘殺。
到那時,拉普達的文明還是在劫難逃,而人類的文明也勢必葬送在自己手中。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在本片中,宮崎駿的思考是分為兩個層次的:在第一個層次中,宮崎駿認為文明與自然的關系,就如同樹木與泥土的關系一樣。
如果不植根於大地的泥土,即使是參天大樹也無法存活。
同樣,妄圖脫離自然、控制自然、凌駕於自然之上的文明也一樣無法生存。
只有「植根厚土,沐浴清風,和種子一起過冬,和鳥兒一起歌唱」,文明之樹才能枝繁葉茂,四季常青。
在第二個層次中,宮崎駿認為如果說自然會賜予文明以生命力的話,那麼貪欲則會奪取文明的生命力直至徹底毀滅文明。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上這兩個層次的思考並不是一種平行的關系,而是交織於影片之中,並最終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問題貢獻了一條真知灼見、一劑苦口良葯——只有融合於自然,並能抵禦住貪欲侵蝕的文明才能不斷進步以至永存。
應該說,正是這種結合人類自身現實命運的人文思考,形成了宮崎駿動畫電影作品永恆的魅力。
如果沿著宮崎駿的思路對拉普達文明的得失與興衰做更進一步的深層次分析,我們會發現影片中仍留下兩點懸疑令所有的觀眾一起去思索:
其一,如前所述,拉普達人的回歸行為是拉普達文明進步的一種標志。
但這是一種認知和精神層面上的進步,並且拉普達人獲得的這種進步是以現實和物質層面上的犧牲為代價的。
有沒有可能找到一條可以實現精神層面與現實物質層面相並舉的進步之路呢?追求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與追求融合於自然的生存狀態,一定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嗎?人為的科技能否完美地融合於原生的自然呢?拉普達人回歸大地後雖然過著安適恬淡的生活,但是同時也必然要忍受繁重、辛苦的勞動。
我們不禁會想,以拉普達人的聰明才智,能否改造幾個機器人讓它們去「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而自己悠哉游哉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呢?其二,拉普達文明毀滅了,但「貪欲」這個罪魁禍首並沒有隨著天空之城的崩潰而消失。
相反,它正以勝利者的姿態獰笑著,而它的魔爪下一個伸向的也許就是我們人類的文明。
宮崎駿通過在影片中對現實世界林林總總的影射,來反映他內心對於人類文明前景的憂慮。
天空之城拉普達的文明本身就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許多曾經輝煌但現已消亡的文明的縮影。
看到那座浮於天際的城市,人們很容易就會聯想到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已化為流星的「和平號」以及人類正在建設中的國際空間站……細心的觀眾還不難發現,影片中出現的巨型空中戰艦,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用以空襲英國的「齊柏林」式飛艇為原型的;軍隊中那個大腹便便的將軍,胸前掛著的也正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的納粹鐵十字勛章;拉普達在穆斯卡的控制下所發出的「天火」,與廣島原子彈爆炸時的蘑菇雲無甚區別;而被穆斯卡控制後高懸於大地上的已伸出武器的半球體,不是正好象徵著從東西方冷戰開始至今一直懸於人類頭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嗎?
拉普達文明在貪婪、慾望和野心面前所表現出的無力、無助和無奈已經為我們提出了振聾發聵的警示,而現實世界中的這一切,卻似乎表明人類仍在執迷不悟地、一步步重蹈著拉普達文明的覆轍。
那麼人類究竟能不能迷途知返、懸崖勒馬呢?人類憑自己的努力,到底有沒有可能探尋出另一條全新的發展道路,以避免悲劇的重演呢?
對於上述這些決定著人類自身文明的興衰、存亡的問題,宮崎駿並沒有在本片中給出答案。
也許他也無法給出答案,因為這些問題必須匯聚全人類的智慧去思考。
在本片中,宮崎駿通過清晰鮮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懸念迭生、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天馬行空、經天緯地的虛構想像,將動畫電影天然的娛樂性與閃耀著智慧光芒的思想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深深地感動了無數觀眾,同時也必然引發觀眾對人類文明的關注、反省和思考。
而照亮人類文明前景的火炬,也許將由這些受到感動和啟發的觀眾的腦海中劃過的一簇簇星星之火所點燃。
從這個角度來說,宮崎駿既是一名卓越的電影導演,更是一位人類思想的先行者。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天空之城》作為吉卜力工作室的開山之作,宮崎駿一人在其中兼任了原作、腳本、導演和角色設定四項重任,從而使得這部作品從頭至章節附註入了純粹的宮崎駿理念,而成為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因此,這部作品所獲得的熱烈好評和巨大成功,不僅為吉卜力工作室的事業發展贏得了良好的開局,也對宮崎駿日後的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而其中作為思考的主線,貫穿於宮崎駿此後創作生涯的,正是本片中所提出的兩個斯芬克斯之謎般的未解難題。
照葉林文化論
如果看過宮崎駿早期的畫風與題材,可以發現到他的畫風與後來的動畫電影有顯著的不同。
幾部長篇動畫片拍攝下來,走出了另一個嶄新的視野。
宮崎駿面臨一個思考上的大轉變,是1970年代後半的事,當時他接觸了植物學者中尾佐助所主張的「照葉林文化論」。
遠古的地球,從喜馬拉雅山麓一直綿延至日本,常綠的照葉樹林呈帶狀分布,生長得十分茂密,在這個范圍內的,各地以森林為根據地發展出來的文化,食衣住行的傳統有著許多共通點,可以視為相同的文化圈。
另外,照葉樹林只生長在溫暖潮濕地帶,再生力特別強,因此即使人為加以破壞,隔了幾十年又能恢復原本的面貌,即使是屬於先進國家的日本,照葉樹林仍能寬容地面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這個理論的重心擺在不論是國家或是民族,原生植物的屬性決定人類的文化。
這樣的觀點,為宮崎駿的思想注入了一股新鮮的活力,他發現原來自己對於暗郁的森林以及日本的繩文文化有著憧憬,好象找到了尋覓已久的水源。
對於祖國的歷史、與政治、經濟體制,他的看法比較偏向左派,反而對於中亞、東歐、歐洲諸國有著濃厚的興趣,從動畫片中故事發生的地點和背景就可以看得出來。
但是,當他確立了「把世界觀和森林連系在一起的子民=日本人」這套邏輯之後。
他開始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日本的風土以及照葉樹林的特色。
面對被獨裁者、軍火商和資源大量消耗的世界,唯一的做法就是採取一種反其道而行的態度,世界的秩序終會被大自然的力量平衡過來,新聞所見的天災僅僅是大自然反撲的一種手段,目的在調整生態環境達致新的和諧狀態。
宮崎駿作品的主題在進入1980年代以後,踏進了復雜難解的思想領域。
不再只是圍繞著冒險故事打轉,也希望在其中表達對人與自然互動的課題。
這時候,宮崎駿作品是以「照葉林文化論」為核心,開始朝植物學、考古學、民俗學探索,只是他始終不願被定位,仍持續尋找新的可能。
參考了網路——。
Ⅷ 電影《天空之城》的結局是什麼
穆斯卡抓住了海盜們,也來到了拉普達,他迫使希達和他一起進入中央控制室,啟動黑石碑上的文字,即將開始他稱霸世界的野心。
《天空之城 SKY 캐슬 【2018】【完結】【韓劇】》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TaHA20mhbVnefkMyJ6bWQQ
該劇是一部全新的黑色喜劇,天空之城為一座韓國頂端0.1%上流所居住的城堡,齊聚此地的名牌大學太太們奉丈夫為王,並希望將自己的子女培養成天下無雙的王子、公主,也將在此間展開各種慾望的斗爭。
Ⅸ 天空之城電影簡介 天空之城電影介紹
1、《天空之城》(天空の城ラピュタ)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宮崎駿擔任原作、監督、腳本設計、角色設定及導演,田中真弓、橫澤啟子、初井言榮、寺田農等人配音。
2、該肆派片於1986年8月2日在日本上映。該片講述的是主人公少女希達和少年巴魯以及海盜、軍隊、穆斯卡等尋找天空之城拉普達(Laputa)的歷險記。
3、其主題曲《伴隨著你》由音樂家久石讓作遲蘆曲,因以其讓人落淚的優美曲調和動人心弦的美妙音律而聞名全球被改編成多種裂旦賀版本,成為流傳的影視名曲。
Ⅹ 天空之城主要講什麼
《天空之城》主要講述的是主人公少女希達和少年巴魯以及海盜、軍隊、穆斯卡等尋找天空之城拉普達的歷險記。巴魯的父親拍到過天空中的城,巴魯為了證明爸爸的說法,與希達一起,和一股邪惡勢力展開斗爭,最終找到天空之城,解除了邪惡勢力利用天空之城稱霸世界的野心。
《天空之城》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宮崎駿擔任原作、監督、腳本設計、角色設定及導演,田中真弓、橫澤啟子、初井言榮、寺田農等人配音。電影充滿了很多新元素,近乎完美地刻畫出故事所發生時代的世界的景觀,有科幻色彩和神話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