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電影歌曲為什麼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電影歌曲為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4-04 13:01:24

Ⅰ 影視作品為什麼要使用音樂

一、烘托與渲染畫面悉腔氣氛:
在劇情的發展中,影視音樂通過渲染的表現方法,起著渲染影片劇情的環境、製造劇情需要的氣氛的重要作用。通過音樂跟電影畫面的組合,實現其跟影劇情表達方式的結合,將電影劇情中驚恐、悲傷、喜悅、緊張等情境渲染得淋漓盡致,從而在深化視覺效果的同時,還可以增強觀眾聽覺感覺,讓觀眾通過電影音樂的暗示,不斷渴望著對電影劇情的進一步了解,讓電影更具吸引力。

電影《紅高粱》里的嗩吶極具表現力,嗩吶是中國的傳統樂器,充滿了民族鄉土氣息,在不同的場景里嗩吶所表達的情緒不一樣,渲染的氣氛不同,在九兒出嫁時,顛轎時的音樂是一種喜慶,在高粱地里野合一段,嗩吶宣洩了一種激情張揚的情緒,在最後「奶奶」倒在戰火里,此時的嗩吶聲凄涼而悲哀,更有一種悲壯之感。在不同的時刻,利用同樣的樂器,卻是截然不同的音樂和情緒,對於渲染烘托影片氣氛起到了很好的描繪作用。試想,在欣賞這部影片的同時若少了這音樂,這部睜謹衫片子將是什麼效果,索然無味且情緒得不到表達,影片氣氛平淡無奇。

二、抒發人物的內心情感
一部電影,是畫面與聲音結合的產物。視覺與聽覺同樣重要,音樂自然就成為了電影的靈魂。其中,音樂對塑造人物形象功不可沒,而這正是通過音樂表達人物的內心情感來實現的。

三、表現劇情或暗示劇情
音樂還可用來預示劇情里即將要發生的事,導演會通過音樂事先給觀眾警告,通常都配上帶「焦慮性」的音樂,有時它可能只是虛驚一場,有時卻爆發為一個高潮。有時角色約束或隱藏情感,音樂也常能暗示他們的內心狀況。不成調、不和諧的現代音樂一般帶給人的感覺是焦慮。這類音樂沒有旋律,甚至像分散混亂的雜音。借音樂製造焦躁、缺乏方向、歇斯底里的印象都是影視音樂常用的手法。最經典的莫過於晌虛電影大師斯皮爾伯格的《大白鯊》中鯊魚主題的配樂,堪稱史上最佳,鯊魚出現的主題結較為簡單,就只是一兩個音一再反復,但是加上漸進層遞和由簡入繁的編曲手法,極為成功詮釋出大白鯊的冷血窺伺、神出鬼沒,和導演在攝影手法上以大白鯊為主觀的運鏡手法相結合,搭配出強烈的藝術風格和電影效果。

Ⅱ 《為什麼》歌曲原唱是庄妮嗎

原唱盧冠廷。《為什麼》是Kwok Kong Cheng作詞,ITSUWA MAYUMI作曲。盧冠廷演唱的歌曲,收錄在盧冠廷專輯《Beyond Imagination Too》中。

盧冠廷(本名:盧國富,昵稱:LoLo,Lowell Lo )1950年7月19日出生於香港,香港電影音樂著名作曲讓緩家、搏旦演員、歌手,著名環保人士。

(2)電影歌曲為什麼擴展閱讀

盧冠廷幼年移居美國,先後畢業於西雅圖華盛頓州立大學和科尼許音樂學校。1977年之後回港發展娛樂事業,並先後獲得香港樂壇、香港電影金像獎和台灣電影金馬獎等多個獎項。他太太後來替他改為盧冠廷。

1985年為影片《半段情》作曲,獲好評。

1986年為《最愛》主題歌作曲,獲第六屆香港金像獎最佳主題歌獎。

1988年為《七小福》Painted Faces作曲,獲第25屆台灣金馬獎最佳電影音樂獎。

1990年為《群龍戲鳳》PedicalDraiver 1989作曲,獲第基滑擾九屆香港金像獎最佳主題歌音樂獎。

Ⅲ 黑白森林電影中的背景音樂叫什麼

《黑白森林》的背景插曲是《為什麼》

歌曲:亮嫌悉為什麼

歌手:劉敬乎敬雯

填詞:佚名

譜曲:佚名

歌詞

為什麼生世間上,此間許多哀與傷

為什麼爭斗不絕,歡欣不永享

問為何人存隔膜,顏面無真相

問那天可找得到,理想中的烏托邦

為什麼雙鬢班白,光彩消失面容上

為什麼齒發俱落,一張怪模樣

問為何年年春歸,無術攔春去

問那天可再一見,我當初的舊模樣

為什麼凄冷孤寂,輕飄飄像無力

為什麼不見光亮,飄渺沒形像

在目前如何風光,仍是泥中葬

沒法牽走一根線,哪許依戀臭皮囊

(3)電影歌曲為什麼擴展閱讀

《為什麼》,該歌曲收錄在專輯《為什麼》中,由公司發行於,該張專輯包含了首歌曲。

該歌曲其他版本

1、林翠萍演唱的《為什麼》,該歌曲收錄在專輯《舞曲世界2》中,由星河唱片公司發行,該張專輯包含了5首歌曲。

2、網路歌者瞎手演唱的《為什麼》,該歌曲收錄在專輯《為什麼》中,發行於2019-06-04,該張專輯包含了1首歌曲。

Ⅳ 為什麼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往往背景音樂非常重要

背景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是用於調節氣氛,插入於對話之中,能夠增強情感的表達,達到一種讓觀眾身臨其境的感受。影視作品是背景樂常見載體,往往一部熱播的影視作品總是伴隨著優美感人的背景音樂,有的是專為其創作的,有的引用前人的名曲,背景樂已成為一部成功影視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

Ⅳ 音樂在電影中的作用

電影音樂的作用之一,渲染背景氣氛
音樂能為影片的局部或整體創造—種特定的氣氛基調(包括時間和空間的特徵),從而深化視覺效果,增強畫面的感染力。這種音樂不是簡單重復畫面的內容,而是細致入微地為影片營造—種背景氛圍。這旅頌悶種渲染氣氛的音樂對增強影片的藝術感染力起到重要作用的。

音樂可以烘托整個電影的氣氛。一部電影的基調很大程度上是靠音樂來奠定的,這一點也許沒人能否定,《海上鋼琴師》片頭的娓娓樂音,帶出的溫情與淡淡的惆悵,《泰坦尼克號》片頭的那段女聲的哼唱給人以來自天堂的慰藉,它無疑預示著這部電影的主題與命運。
音樂也可以為影片的局部渲染製造氣氛。在一部影片中,有時某個場面表現的是人物的一種情緒;或是歡樂、喜悅,或是悲苦、傷心,或是緊張、驚恐,或是輕松、愉快等等;有時影片的某個場面營造的是一種特定環境的氣氛:或是喧鬧或是靜寂,或是繁華或是蕭條,或是庄嚴肅穆或是活潑熱烈,等拆彎等,而此時往往很少對話或沒有對話。在這種情況下,音樂從聽覺這個角度介入,參與畫面視覺內容的表達,使畫面內人物的某種情緒得到進一步的強調,環境氣氛得到進一步的渲染,從而達到深化視覺效果、增強畫面藝術感染力的目的。當然這種音樂要用得准確適度。
例如在《泰坦尼克號》中,用恢宏的圓號攜管弦樂隊所奏響的泰坦尼克號的主旋律,讓人們看到那座被譽為不可沉沒的船的同時從另一種感官角度對那個輝煌的場面做出了最恰當的烘托,宏大但極不張揚;印象深刻的還有《辛德勒名單》中德國人搜捕猶太人的那一場,短促的節奏單一的旋律伴隨著人們無聲且無比嚴肅的表情,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那種壓迫與死亡的逼近感讓每個人窒息,這就是音樂的力量。
音樂的作用之二人物形象及內心活動的塑造
1、 人物形象的塑造
這一點中我想提運用在歌劇中的「主導動機」作用,我比較喜歡《彼得與狼》這部交響童話,我也認為它把「主導動機」作用運用得十分得當。在迪斯尼動畫片《花木蘭》中,也有極好地展現且極為典型,每當木蘭出現的時候,那段激昂的旋律,屬於木蘭的,反復出現在影片的不同階段,將木蘭這樣一個勇敢、有主見、申大義的巾幗英雄形象深深印在觀眾的心中;國王出櫻鬧現時,那一段管樂器的運用,一種威嚴油然而生;而匈奴的那一段大管等低音樂器的運用,給人以詭異、陰謀的感覺,如此形象鮮明的呈現,如果沒有音樂,不知要遜色多少。再說《泰坦尼克號》(它的音樂如此經典使我不得不再次提及)只要鏡頭一拉向那艘大船,屬於泰坦尼克號的那段旋律就會響起,而男女主人公的每次相遇也都伴隨著那段耳熟能詳的旋律,如此的反復與強調,兩個線索、兩個主題便鮮明的呈現給觀眾了,於是我們深深的記住了那艘無與倫比的大船,那段超越生死的愛情,音樂的作用不可估量,我們稱之為經典,無可厚非。
2、 人物心理活動的呈現
《海上鋼琴師》中那段小號手暈船時,1900給他彈的那段完全是信手拈來的音樂堪稱經典,浪漫優美的音符跳動在搖搖晃晃的甲板上,就像摒棄了一切世俗單純如水的1900在海上度過的一生,那時那刻,面對毫不安定的大海,1900的音樂是最好的答案,勝過千言萬語。還有《閃亮的風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大衛精神失常之後,常常伴隨他的那段唱詩班的頌曲,有如天籟之音,它無疑反映了當時主人公的心靈,那就是一片凈土,世俗的禁地。還有《日瓦戈醫生》中,那段在影片中反復出現的旋律總是時時刻刻用不同的音色和節奏,詮釋著主人公不同的心理活動,動人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