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如何理解電影的綜合藝術特徵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如何理解電影的綜合藝術特徵

發布時間: 2023-04-03 11:58:13

⑴ 電影有哪些藝術特徵

電影的藝術特徵:

1、用直觀形象展現生活過程。

同時訴諸生理與心理層面,激發「通感」,全面調動人的興奮與亢奮;最完整,最宏觀,最主觀;講究原生感,質感,親近感,亦即現場性與人間性。

2、以運動的方式表現運動的事物。作為效仿最佳的造型藝術,直達生活的真相與本質,揭示事物的動態性質。

3、用綜合的方式實施藝術創造與傳達。

一切其他藝術的審美優點均為所用,但不是機械拼合,而是有機融合,服從自身目標,從而成為其實體的有機組成部分。

(1)如何理解電影的綜合藝術特徵擴展閱讀:

電影是由特定文化創造的文化文物。它們反映了這些文化,進而影響了它們。電影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是大眾娛樂的來源,也是一種教育公民的有力媒介。電影的視覺基礎賦予了它傳播的普遍力量。

電影具有獨自的特徵,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

電影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⑵ 電影是什麼和其他藝術相比,它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分類: 娛樂休閑 >> 電影族睜
問題描述:

電影是什麼?和滾穗指其他藝術相比,它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答案要不少於300字,謝謝

解析:

電影是一個記錄載體,在沒有數字產品時,通過聲光電的技術手段將人們生活記錄化藝術化而產生出膠片作品,通長時間長度為90-140分鍾。

和其他藝術作品相比,其特徵是,電影是一門綜合藝術,集畫面構圖大配、聲音創作、人物造型、剪輯等等,每環節都是為了電影作品主題而服務,而其他藝術作品,如美術等都是表現藝術家個人的思想意志,是個人化的作品。

⑶ 為什麼說電影是一門綜合的藝術

因為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腔戚山合體。

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如何理解電影的綜合藝術特徵擴展閱讀

表現手段

電影是一種以現代科技成果為工具與材料,運用創造視覺形象和鏡頭組接的表現手段,在銀幕的空間和時間里,塑造運動的伍中、音畫結合的、逼真的具體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的現代藝術。

電影能准確地「還原」現實世界,「展現」虛擬世界,給人以逼真感,親近感,宛如身臨其境。電影的這種特性,可以滿足人們更廣闊、更真實地感受生活的願望。

電影的幀速率一般是24幀每秒,隨著技術的提升,即將出現48幀甚至60幀仔殲每秒的電影。

⑷ 為什麼說電影是一門綜合藝術

因為電影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因此是一門綜合藝術。

相關介紹:

電影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電影是人類知道其確切產生時間和成長歷程的藝術,是20世紀以來發展迅速、影響巨大的媒體,是政治、經濟、文化三位一體的創意產業。

(4)如何理解電影的綜合藝術特徵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從19世紀末開始,法國、美國及其他地區的電影發明家們相繼發明了能摹擬人的眼睛和耳朵的光聲記錄和還原的技術和機器,這種電影技術從一誕生,就被企業家發展成為電影生意,被政治家發展成為意識形態,被藝術家發展成為電影藝術,被研究者發展成為電影理論。一部電影發展史同時也是電影人探索電影規律的歷史。

電影運用創造視覺形象和鏡頭組接的表現手段,在銀幕的空間和時間里,塑造運動的、音畫結合的、逼真的具體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的現代藝術。

電影能准確地「還原」現實世界,「展現」虛擬世界,給人以逼真感,親近感,宛如身臨其境。電影的這種特性,可以滿足人們更廣闊、更真實地感受生活的願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影

⑸ 如何理解影視藝術的綜合性

一、淵源與師承(貓和老虎的比喻)
綜合性、時間性、運動性、表演性、淵源性和師承性。獨特之處:現場性與直接性 1、電影藝術應該向戲劇藝術學舞台表演。(表演體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布萊希特表演體系;表演風格:本色表演/性格表演) 2、電影藝術應該向戲劇藝術學習設置矛盾與沖突的技巧(「戲」)。 二、本質差異 (場/鏡頭) 1、時間差異:順時針物理時間/跳躍性可逆性心理時間( 《雷雨》、《茶館》/《正午》) 2、空間差異:三維(真實)空間/二維(影像)空間 空間距離問題:戲劇的不變與電影的可變 3、表演差異: (1)「用臉進行表演」/形體與語言的表演 (2)台詞或聲音地位的差異 (3)演員地位的差異:角或明星/安東尼奧尼語 (4)觀眾心理的差異:求假/求真 三、重新回歸抑或永遠丟不掉的戲劇拐棍(《暗戀桃花源》、《狗城》、《昨天》、後現代劇、情景劇等)提問、思考與討論: 1、著名法國導演雷內克萊爾說過這樣的話:「一個盲人也可以領會大多數舞台劇的要點, 而一個聾人也可以領會一部影片的要點」,這話應該如何理解? 2、岩晌一些實驗戲劇對傳統戲劇而言在舞台語言上有何變化? 3、中國80年代有人提出「丟掉戲劇的拐棍」,「電影與戲劇離婚」的觀點,你如何評價這一觀點。第二節電影藝術與語言藝術一、可比性: 1、表現的深廣度、同以人為本、史詩性的可能(《一個國家的誕生》、《阿甘正傳》) 2、同作為時間藝術:敘述(事)的藝術、講述的從容性、連貫性 (1)敘事:連續性的要求(從時間的角度看) 「林黛玉焚稿斷痴情,薛寶釵出閨成大禮」/平行蒙太奇?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對比的蒙太奇? 意識流小說/電影的時空濛太奇 (2)抒情:詩歌的意象化抒情與電影影像抒情、隱喻蒙太奇(從空間的角度看) 《天盡沙秋思》的分析、詩歌意象群落結構、「博喻」與電影結構糖葫蘆或麻辣燙結構 《黨同伐異》、《公民凱恩》、《愛情麻辣燙》 思念(舒婷) 一幅色彩繽紛但缺乏線條的掛圖, 一題清純然而無解的代數, 一具獨弦琴,撥動檐雨的念珠, 一雙達不毀凱到彼岸的槳櫓。//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陽一般遙遙的矚目 也許藏著一個重洋, 但流出來,只是兩滴淚珠。 //呵,在心的的遠景里 在靈魂的深處 (3)一些具體手法的比較: 以少勝多/空鏡頭 肖像描寫/大特寫 環境描寫/搖移鏡頭 一首古詩與一部分鏡頭劇本的有趣比較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中近景) 小橋、流水、人家 (中遠景、搖鏡頭、鏡頭內部的蒙太奇) 古道、西風、瘦馬 (推鏡頭) 夕陽西下 (大遠景、空鏡頭) 斷腸人在天涯。 (大特寫、定格) 二、本質差異:媒介、形象、接受 文學形象: 電影形象: 間接性 直接性 抽象性 具體形象性 多義性 單義性 想像性 視覺性 時間性與想像的空間性 時間空間的綜合性 思考或討論: 1、如何評價「電影就是文學——用電影手段完成的文學」這句話。 2、「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這話對電影藝纖棗喚術適用嗎? 第三節電影藝術與造型藝術 一、造型:營造視覺形象。

⑹ 電影藝術綜合性有哪三個層次

其一,它是每門藝術的綜合。其二,它是科學研究與藝術的綜合。其三,它是美學層次上的綜合。

影視藝術,動漫藝術,自然環境藝術,這三個視覺藝術的存在時間並不是較長,可是卻具有了非常大的功效,影視藝術和游戲藝術屬於綜合藝術,既屬於視覺藝術又屬於聽覺藝術。

電影藝術:

電影可以說是發生在其他藝術的交叉點上,它同繪畫和雕塑的相近在於視覺形象的感染力;同音樂的相近在於通過各種音響而構成的和諧感和節奏感;同文學的相近在於它能通過情節反映現實世界的一切聯系和關系:同戲劇的相近在於演員的藝術。

這就好象中國傳統的討文、繪面、書法盡管是不同門類的藝術,但書論、詩論、文論、畫論、甚至樂論、舞論等可以互用互證一樣,許多美學理論在同一文化背景下是共通的,具有普遍的通約性,有的審美理論和方法幾乎關涉到一切中國藝術。

不僅對中國傳統藝術的咐返仿發展有著普遍的指導意義,規范著中國傳統藝術思維的想像、思緒、感情、直覺,而且對中國影視藝術標舉本民族的特性,也有著極大的啟示意義,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電影是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的綜合體。它既象時間藝術那樣,在時光的流逝中展示畫面,構成延續的藝術形象,又象空間藝術那樣,在各種不同的環境、地點、畫面上敘述事件的發生、發展世漏、展開形象。

它吸納了文學、戲劇、音樂、衡纖繪畫、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元素,並使之相互融合,構成一個具有全新特質的有機整體。

⑺ 電影的綜合藝術特徵是什麼

演員扮演的人物是構成故事和體現內容的最重要的元素。電影表演是在兩個特定的條件下進行的。(1)演員置身在完全真實或模擬真實的生活情境之中,從而對表演提出了生活化的要求。生活化的表演不是不要設計和形式感,奧妙在於設計不露痕跡,而形式感要有電影特有的分寸。(2)電影表演面對的不是觀眾而是攝影機,演員的創造就成為零散的、非順序的、隨時變換幅度的表演形式。

對於一個有經驗的演員,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在以上種種局限中的自由:盡管現場拍攝時他的一個情緒被分割了多次,鏡頭接起來以後卻好像一氣呵成,天衣無縫;盡管攝影機常常限制著他的表情和動作的幅度,他仍然揮灑自如地使我們感覺不到攝影機的存在。

卓別林,在銀幕上以層出不窮的噱頭、滑稽的表演和他獨創的頭戴破禮帽、腳登大皮鞋、手拿細手杖、邁著企鵝步的流浪漢夏爾洛的形象,給一代又一代的觀眾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歡笑。然而在這種歡笑背後卻隱藏著人生的孤獨與凄涼。他的喜劇關注「小人物」的命運,將人道主義精神和社會批判因素融入其中,創造了世界喜劇不可逾越的高峰。美國電影史學家路易斯•約可布斯說:「談論查利•卓別林也就是談論電影。」「美國電影史上還沒有一個人像查利•卓別林那樣,成為全世界這樣珍愛的人物。」1923年,卓別林創建了自己的查理•卓別林影片公司,成為好萊塢第一個真正獨立製片的藝術家。他一身兼任製片、編劇、導演、演員、作曲,拍出了他一生中最傑出的作品:《巴黎一婦人》(1923年)、《淘金記》(1925年)、《馬戲團》(1928年)、《城市之光》(1931年)、《摩登時代》(1936年)、《大獨裁者》(1940年)、《凡爾杜先生》(1947年)、《舞台生涯》(1952年)等。1972年,他重返好萊塢,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接受了為表彰他「在本世紀為電影藝術所做的不可估量的貢獻」而授予他的藝術成就獎。

⑻ 如何認識影視藝術中的綜合性

影視藝術是,電影藝術將廳卜視覺藝術與聽覺藝術、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紀實藝術與表演藝術、再現藝術與表現藝術有機地綜合到一起。特別是電影藝術綜合吸收了各門藝術的長處和特點,大大豐富了自己的藝術表現力。這種綜合性,使得影視藝術成為一種集體創作的扮咐穗藝術,將編、導、演、攝、美、錄、音、道、服、化等多個職能部門集合在一起,在導演的總體構思和製片人的宏觀策劃下來共同完成攝制任務。 電影藝術的綜合性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其簡虧一,它是各門藝術的綜合;其二,它是科學與藝術的綜合;其三,它是美學層次上的綜合。

⑼ 如何理解影視藝術所呈現的視覺與聽覺的綜合性藝術特徵

電影藝術
20世紀誕生的一種藝術類別。以現代科技為手段,以畫面與聲音為媒介,在運動著的時間和空間里創造銀幕形象,反映和表現現實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一般而言,電影是一種綜合了藝術和科技的綜合性藝術,電影還是多種藝術元素的綜合。不僅如此,電影還是一種由純視覺藝術發展而成的視聽藝術。蒙太奇是電影最基本最獨特的藝術表現方法。電影的蒙術奇,除了鏡頭內部、鏡頭與鏡頭之間的組合關系外,還包括畫面與音響、音響與音響之間的組合關系,由此形成各個有組織的片段、場面,直至一部完整的影片。電影還可稱為時空藝術,它兼有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性質,能將各種形式的時空組合直接訴諸觀眾的視覺和聽覺,再現物質世界的時間、空間關系。銀幕上的世界是一個特殊的時空復合體。電影是各類藝術人員集體智慧的結晶,導演是影片攝制的中心,他必須以電影文學劇本為基礎,進行全面設計、總體構思,充分調動各個藝術和技術門類的創造性,共同完成影片創作。

⑽ 如何理解影視鑒賞的綜合性

影視藝術的綜合性美學特徵絕不僅前物限於各種藝術元素的有機融匯,這種綜合性突破了藝術學的層次,更加集中地反映在美學層次上的高度綜合性。

體現為再現性租蠢和表現性的統一、紀實性和抒情性的統一、技術性和藝術性的統一,使得影視藝術成為迥異於其他藝術種類的一門獨立藝術。

影視藝術與戲劇:

影視與戲劇有著密切的關系。戲劇既是一門綜合藝術,又是表演藝術,戲劇藝術多年來在編導、導演、表演等方面所形成的藝術規律,為影視藝術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經驗。

從歷史的淵源來看,早在電影誕生之初就出現了以梅里愛為代表的戲劇電影學派;我國最早的電慧型液影理論也是「影戲」理論;20世紀40年代以好萊塢為代表的戲劇化電影美學觀更是一度風靡世界銀幕。

影視藝術作為一門年輕的藝術,在其成長初期,都曾從戲劇藝術中吸取了許多營養,不僅借用戲劇的創作題材和戲劇表演經驗,而且將戲劇性矛盾沖突與戲劇性情景納入作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