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刺客信條講得到底是什麼事情,基本沒看懂
本回答賜給真正想要了解的人, 嚴格來說在刺客教條世界觀中從來都不會只有一位主角,必須要有一位現代後裔進入Animus與先祖進行同步來追溯潛藏在基因記憶里的歷史真相。
就是在說擁有自由意志方能成就非凡的事業,有時候追尋自己的道路才是對的
游戲里的Animus是個醫療卓或者躺椅,電影為了追求視覺效果改變了Animus的形態(+80%實拍)
影片開頭給出了一個刺客祖先入會的場景這里的用處是交代影片的古代歷史背景和入會成員的儀式(沒錯儀式感很重,其實要說清古代劇情的話是要從祖先的早期成長經歷說起的 但我知道這電影不想扯無關緊要的東西 作為刺客是游戲帶給玩家所要的)
LOGO過完後本片正式開始於1988年美國新墨西哥州,12歲的卡爾·林奇目睹了父親對母親的兇殺案 這場兇殺案可以說是影響了他的一生或者說是喚醒了他暴力的種子之後我們能看到十字架的項鏈-聖殿騎士團的標志,他們來到他家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抓取實驗對象以求伊甸聖器的所在位置 所以我在這里就知道他父親為何出此下策但最後他還是讓卡爾逃脫了,逃脫的過程我們能看到他已經自帶刺客血統或者說他父母親訓練過他(之前騎單車飛躍也是暗示) 就像游戲的現代主角戴斯蒙一樣。 就是因為這樣的經歷卡爾變得極度敏感不安和易怒,他無法忍受任何不義之舉 不願意相信任何人 這也代表了他的性格暗合刺客的理念也為之後的轉變埋下伏筆。
卡爾最終殺死了一個皮條客Abstergo抓到這個機會以假死將他帶領到馬德里康復中心,他在這里通過革命性科技Animus揭開自己的基因記憶經歷了其15世紀先祖Aguilar de Nerha(片頭)在西班牙的冒險,他們不惜一切代價獲得這些伊甸聖器的下落 這是聖殿騎士團演變過來的跨國壟斷企業 就像第一作游戲中韋迪克博士所說這個世界需要的就是秩序,他們可以打著任何名號來實現這個目標所以這也解釋了電影中索菲亞所說要消除人類暴力是為了什麼! 他們是真的為了終結世界上的一切爭端又或是他們為了不惜得到下落後然後讓這些後裔死去?
有人表示對第二段記憶之前那段卡爾發瘋唱歌表示疑惑,如果有仔細聽片頭收音機里放的歌,卡爾唱的正是那首母親謀殺時放的歌曲可見母親的死對他的打擊是非常大。
第2次記憶和第3次記憶分別代表導師的犧牲和同伴的犧牲再加上其它後裔始終堅定的信念 最重要的一環母親的犧牲+家傳項鏈和同伴的犧牲重疊 林奇的覺醒順理成章 影片在這里展現了刺客教條游戲的核心思想:血脈傳承 (當Aguilar將蘋果傳到那個歷史名人的手上時,卡爾領悟到了教條的真諦)
它講述了一個現代人通過Animus發現了他是一名刺客的後裔 回溯先祖記憶的過程中了解到他的先祖所在的兄弟會和聖殿騎士團的爭斗是如何影響推動世界歷史的重大時刻,進而逐漸接受這份血脈傳承並在現代阻止對抗聖殿騎士團的故事。
很明顯第一部片長是不夠的 我個人認為拍成電視劇更適合
㈡ 《信條》是什麼樣的電影
看的《信條》凌晨場,再次感慨諾蘭導演的腦洞之大。本文將用圖解的形式來解析《信條》中的四個問題:
①歌劇院混戰一共有幾組勢力參與?
②高速飆車奪取鈈241的時間線是怎麼樣的?
③反派安德烈如何利用時間鉗形戰略奪取鈈241?
④加州鷹山之戰的時間線是怎麼樣的?
先簡單科普電影里的幾個設定:
1. 本片依舊是諾蘭導演最為擅長的操控時空的戲碼,從《盜夢空間》的嵌套,到《星際穿越》的穿梭,再到《信條》的逆轉,時空的玩法,斧鑿的花樣越來越新奇,設定也愈發的具有深度。尤其是這次的正向時間線和逆向時間線兩者重疊,多線結合在一條線中敘事,真的可以說讓觀眾大開眼界。
2. 本片的逆轉時間,是來自於熵增熵減的設定,可以理解為熵減的(逆向)物體它的時間線是和我們正常正向世界的時間線相反的,熵減的子彈是從牆壁上往槍里射回,爆炸是從爆炸後的廢墟走向爆炸前的建築,人身處在正向的世界看逆向的物體,車是逆行,語言是倒過來發出的。
3. 除了逆轉時間,這部電影還涉及到了因果定律,逆轉時間的同時必然涉及到由果推因,這里影片也引出了一個經典的祖父悖論:你回到過去殺死自己的祖父,祖父死了就沒有父親,父親沒有了也就沒有自己,那自己又如何能夠去殺死祖父呢。
這一個悖論其實也預示著反派安德烈對於人類存亡的看法其實是有偏執的,導演還是寄希望於另一個看法:一代人自然有一代人求生存發展的宿命,不可強求。
4. 因為逆轉時空的存在,那麼戰爭除了在場面讓奇幻得讓人震撼和驚艷,另一方面,在戰略上也有了新的策略,即是時間鉗形戰略,普通的鉗形戰略是兵分兩路擊敗敵方,而在本片中,則是分為正向逆向兩個部隊,利用時間差來進行情報共享和戰略打擊,也就是一個正向的隊伍從白天走向黑夜,另一個逆向的隊伍從黑夜走向白天,逆向的隊伍將黑夜的結果不斷告訴正向的部隊,正向部隊則將白天正發生的事情告訴逆向,從而達到情報共享和一定的預知未來的上帝視角。
再來和大家解析一下四個我覺得挺有意思的地方。
1.烏克蘭歌劇院混戰的勢力劃分
在歌劇院混戰中,一共有三股勢力。
第一股勢力是中情局特工,麵包車里的烏克蘭人司機和包括男主角在內的四位假特警,以及身處歌劇院包廂中的美國外交官,他們之間是用暗號交頭的,這股勢力參與混戰的目的:營救已經被烏克蘭軍方發現身份的外交官同夥,以及拿回神秘金屬盒子鈈241。
第二股勢力是恐怖分子,他們一開始出現在歌劇院製造出極大的混亂,他們的背後應該就是俄羅斯寡頭安德烈,因為之後男主角在餐桌上僅僅提到歌劇兩個字,就讓安德烈回心轉意,說明安德烈參與其中,這股勢力的目的也很簡單:搶奪神秘金屬盒子鈈241。
第三股勢力是烏克蘭官方勢力,包括軍方和特警,烏克蘭軍方實際上已經在包廂里控制中情局特工外交官,而烏克蘭特警前往歌劇院的目的:一個是對抗恐怖分子,另一個則是趁機除掉外交官,在消息有可能泄露的情況下,設置炸葯炸毀烏克蘭歌劇院毀滅現場。
理清楚這三股勢力劃分,即可知道歌劇院混戰的整個過程:
恐怖分子控制歌劇院,烏克蘭軍方前往對抗,並要趁亂除掉外交官,男主的中情局特工小隊偽裝特警進入包廂,除掉了烏克蘭軍人,營救出外交官並取得金屬盒子鈈241。
在撤退過程中,男主和另一位特工決定回去取走炸葯拯救歌劇院無辜性命,另一波特工帶著金屬盒子離開歌劇院。
帶著金屬盒子的特工最後肯定是被烏克蘭官方給攔住了,金屬盒子在混戰中被烏克蘭官方所獲得。
男主和另一位特工也被烏克蘭軍方特警發現了偽裝,所幸有人用逆向子彈救了他。他和特工逃出歌劇院,回到車里卻發現司機烏克蘭人反水,將他們帶到偏僻地方進行拷問,最後男主角服葯自盡,後被中情局救回,表示其通過考驗,正式邀請他加入組織「信條」。
最後提一句,通過發射逆向子彈的特警隊友背包的掛飾可以推測,這個時候救走男主角的應該是逆向的尼爾。
最後,還是准備二刷《信條》的,這部電影的信息量和細節太豐富了,不光是主創斧鑿得好,也值得影迷朋友們多去挖掘。
㈢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是什麼電影
這條語音其實是北京交通安全提示的一條語音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在一部電影里卻出現過,那就是我們國產科幻電影的開局先鋒《流浪地球》,可以說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進步的一個里程碑,我們都知道,在這部電影之前,中國科幻電影根本與好萊塢的科幻大片沒有辦法比較,當然,雖然這部電影與真正的好萊塢大片還是有著一定的差距,但是從電影的情節和特效上來講,真的已經非常接近大片級別的電影了。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有以下幾處:
3、情節緊湊且感人
熟悉電影製片的人可能都知道我們國家的電影與其他國家電影的主要差距,那就是在情節方面的差距,如果無效情節太多的話,那絕對算不上是一個高評分的電影,但是在這部電影當中,我們很少會看見無效的情節,而且在最後的時候吳京駕駛著空間站沖向木星的時候那個舍我其誰的英雄本色,真的讓我們覺得非常感人,所以這也是這部電影高評分的一個亮點。
㈣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是什麼電影
出自電影《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開運輸車之前都會有這樣的提示「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這句魔性台詞太洗腦,更是掀起了全社會造句的熱潮。
2020年10月,該片在「2020國防軍事電影盛典」系列活動中,被選送作為2021年全民國防教育萬映計劃重點推介影片,向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學生、基層部隊官兵推薦觀看。
(4)電影什麼條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新家園。
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吳京飾)在兒子劉啟四歲那年前往領航員空間站,和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者的重任。轉眼劉啟(屈楚蕭飾)長大,他帶著妹妹韓朵朵(趙今麥飾)偷偷跑到地表,偷開外公韓子昂(吳孟達飾)的運輸車,結果不僅遭到逮捕,還遭遇了全球發動機停擺的事件。
為了修好發動機,阻止地球墜入木星,全球開始展開飽和式營救,連劉啟他們的車也被強征加入。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無數的人前仆後繼,奮不顧身,只為延續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
㈤ 《刺客信條》電影的故事梗概是什麼
《刺客信條》是由美國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發行,由賈斯汀·庫澤爾執導,邁克爾·法斯賓德、瑪麗昂·歌迪亞、亞里安妮·拉貝德、傑瑞米·艾恩斯聯合主演的科幻動作片。《刺客信條》根據育碧同名電子系列游戲改編,講述了卡勒姆·林奇獲得先祖阿圭拉超凡的知識和能力來對抗聖殿騎士組織的故事。該片於2016年12月21日在美國上映,2017年2月2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㈥ 《信條》是部什麼類型題材的電影
電影《信條》算得上是一部標準的動作片了。那麼這部電影到底會帶給大家怎麼樣的驚喜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其實說起這部電影的導演,相信很多人都十分的熟悉,那就是諾蘭。只要聽到是這位導演出片的電影,那麼在質量上一定是過關的,因為這部導演製作的電影沒有一部不是佳片巨作,比如說大家熟知的《蝙蝠俠》,《星際穿越》,《盜夢空間》等電影都是出自於這部導演之手。
為了使動作戲更加的真實,主演約翰·大衛也是拒絕用替身,所用的動作武打都要自己親自上陣,這樣才能夠讓電影呈現出來更加的真實,所以這部電影也是將科幻與動作的兩大元素神奇的融合在了一起,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觀影體驗,讓觀眾能夠進一步的深入到這一電影中去思考和體會。
不得不說,這一電影也算的上是疫情之下的佳片,或許能夠帶動各地影院的票房業績,就讓我們一起期待一下吧!那麼你准備去影院看這部電影嗎?
㈦ 看完諾蘭的新電影《信條》,你有哪些感受
《信條》總的來說這是一部標準的諾蘭風格的電影,包含了時間,空間各種穿插的元素,在裡面你可以看到其他幾部電影的影子。但這部影片的觀影門檻大幅提高,對路人影迷極度不友好。
高級感
諾蘭身上有一種高級感,這種自我特質很容易吸粉,再加上幾乎每一部作品都稱得上匠心獨具。商業片、藝術片,單拎出來任何一個諾蘭都不是翹楚,但他卻很好地將兩者結合到了一起。同樣是燒腦電影,諾蘭電影和一般燒腦電影有很大不同。他的影片讓他徹底和路人粉劃清了界限,將自己的燒腦電影打造成了必須三刷起步才能看懂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