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經歷的三大技術革命
一、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中期至19世紀中期,蒸汽機發明作為標志)
1、 標志: 珍妮機 的發明 最先從 英 國開始 生產組織形式由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
2、 重要發明: 瓦特 改進了蒸汽機 人類進入「 蒸汽時代 」 史蒂芬孫 發明了 火車機車
3、 意義: 1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 2鞏固資產階級統治 3英國成為世界工廠
4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東方從屬西方的局面
4、 性質: 工業革命既是生產技術變革又是生產關系革命.
二、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應用為標志,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
1、 人類進入 電氣 時代. 美國 和 德國 在這次工業革命走在前列, 英法 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相對落後.
2、 重要發明: 愛迪生 發明 電燈 ,被譽為發明大王. 卡爾'本茨 發明 內燃機 ,設計出 汽車 萊特 兄弟發明 飛機.
3、 特徵:出現石油、電氣等重工業
4、 意義: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驅動下、促使壟斷組織形成,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
三、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紀40、50年代)
1、 核心: 電子計算機 的廣泛使用,人類進入 信息化 時代
2、 生物工程的核心是 基因工程 , 克隆 技術 最為引人注目
3、 特點: a、出現大量科技成果,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大大加快,縮短了知識轉為財富的過程
b、各領域互相滲透 c、科學技術成為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
4、 主要表現: 原子能的應用、計算機的廣泛使用、航天技術的發展、生物工程的發展
5、 意義: 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空前發展,進一步引起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發展高科技,增強自己在國際格局的地位,從而推動了世界經濟格局的多樣化.
豹紋00152 2014-11-25
拍照搜題,秒出答案!覆蓋中小學全部學科!
其他類似問題
人類歷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有哪些?
三次科技革命對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三次科技革命發生的共同社會根源是( )
介紹人類歷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和對歷史的影響
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經歷了哪三次科技革命?
人類歷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產生了怎樣的共同影響
查看更多類似問題
作業幫
PP助手
網路知道
廣告
為您推薦(廣告)
© 2016 作業幫作業幫協議
郵箱:[email protected]
㈡ 為什麼說世界電影藝術發展史上三次重大變革均與現代科技的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
三次重大改革和政治有關的話那就是 從蘇維埃新經濟政策 美國羅斯福新政和中國的改革開放來講了 高中政治講過人類文化大系統的法杖,物質文化是基礎,制度文化是中介,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決定和制約精神文化 所以,經濟、政治對於包括藝術在內的精神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電影作為藝術的一部分,電影文化與這種變革相互關系表現在 電影藝術會受到科學等其它精神文化的影響,也反過來影響著它們。電影包含於藝術,藝術又是精神文化的獨特組成部分,發揮著推動著人類文化的歷史發展進程,體現和反映出人類文化的各個歷史發展階段,再者說,藝術又必然受到體制的制約。。先說改革開放:革開放最根本的意義在於解放了思想,實現了思想的解放,思想又帶動文化,文化映射出藝術,不同體制有用不同體制的特點。再說羅斯福新政(高中的時候經常拿羅斯福新政和改革開放做對比辨析題的)新政時期為大蕭條的過渡時期時期。在此期間,美國的藝術市場也在劫難逃藝術家的作品忽然沒有了買主,即使有,價格也被壓得很低,在這種惡劣的環境里,藝術家的境況可想而知,美國政府在大力恢復經濟的同時,也採取了一系列扶助文化藝術的政策,不僅救藝術家於水火,更為日後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躋身西方藝術的領導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政府頒布按管工的工資付給藝術家報酬,年輕的美國藝術家們已經意識到他們尚未真正參與到我們的國家和文明目前正在經歷的社會變革中去,因而如果能夠得到政府的協助的話,他們可以以一種長期存在的藝術形式表現我們的社會理想。他們將以生動有力的紀念性作品表現和弘揚您為之奮斗的社會理想。由於藝術觀點和政治態度不同,美國的電影文化變現的針對點也不同(我覺得國外的文化可以被一些現實因素統治但不會被體制統治,中國就杯具了....)
蘇維埃新經濟政策忘了。。。我看看書再寫 科技革命的內容也忘了。。
㈢ 電影技術的革新給電影帶來了怎樣的挑戰
電影歷經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深深影響了人們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它不僅僅是一種人們娛樂的方式,更是一種文化傳播的途徑。電影是建立在科學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綜合藝術。科學技術的進步,為電影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創作手段,並為電影的傳播開拓了更多的渠道,也開辟了更為廣闊的觀眾市場,但同時也給電影的發展帶來了挑戰。 在電影領域,科學技術的應用同樣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它是電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科學技術每向前邁進一步便為電影拓展一些發展的空間;另一方面,科學技術又為電影作品版權侵權提供了更先進的工具和手段,又在相當程度上阻礙了電影的發展。縱觀世界電影發展史,幾乎就是一部便隨著技術創新的電影版權侵權斗爭史。在最初的膠片電影傳播時期,由於受技術限制,對電影作品的侵權一般僅限於在除電影院外的公共場所的未授權放映,權利人比較容易維護自己的權利;而光碟電影的傳播則是隨著錄制設備技術的完善及影碟機的家庭普及而發展起來的,這使盜版光碟很容易的走進了千家萬戶,這給版權人造成巨大損失的同時也帶來了維權路上的艱難;當今的數字電影,是在計算機技術、數字技術和通信技術相結合下產生的一種新型的電影作品形態,互聯網使得電影作品的非法復制、翻錄、傳播變得極為容易,從而電影作品版權也更容易受到前所未有的侵害。因此,數字技術時代怎樣保護好電影作品版權便成為各國法律不容迴避的重要內容。作為一種綜合的表現藝術形式的電影作品,具有許多其他文學藝術作品不具備的特點,恰恰這些特點給相關法律的制定和適用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過去的很長一段時期內,我國理論界對電影作品版權保護問題缺乏密切關注,致使這方面的理論研究還相當貧乏,這種理論研究的缺乏勢必影響到立法和執法的水平和質量的提升。故而,電影作品版權侵權研究的加強,不僅有重大的理論意義,更具有深遠的實踐意義。 本文在考察國內外學者對相關問題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相關實踐,對電影作品版權侵權責任這一主題,分四個部分進行論述。
㈣ 電影的五次變革是哪五次
1.第一次變革,1872年,麥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們出示那條錄有奔馬形象的照片帶。一次,有人無意識地快速牽動那條照片帶,各張照片中那些靜止的馬疊成一匹運動的馬。
2、普拉多根據此原理於1832年發明了「詭盤」。「詭盤」能使被描畫在鋸齒形的硬紙盤上的畫片因運動而活動起來,而且能使視覺上產生的活動畫面分解為各種不同的形象。
3.1888年普林斯的一種有16個鏡頭的設備在美國被授予雙專利,它是由一個電影攝影機和一個投影器組合而成的。
4、1893年,T.A.愛迪生發明電影視鏡並創建了「囚車」的攝影場,被視為美國電影史的開端。1896年,維太放映機的推出開始了美國電影的群眾性放映。
5、美國電影的黃金時代結束之後,各大公司從印年代中期開始解體或轉產,海斯法典也被正式廢除。隨之出現了微型影院、藝術影院、汽車影院。獨立製片及實驗電影有了發展。
(4)電影技術發生了怎麼樣的變革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中國電影誕生於1905年,歷經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革命戰爭時期,新中國建設時期,文革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時期等各個歷史階段。
經歷了從無聲到有聲再到立體聲,從黑白到彩色再到立體像(3D),從模擬到數字,從傳統到現代的技術變革進程。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國電影都留下了優秀的代表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