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周迅的新電影《侍神令》票房慘淡,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首先,《侍神令》票房慘淡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劇情太拉胯了,沒什麼吸引力。很多喜歡《陰陽師》這類日式奇幻故事的觀眾,對郭敬明的《晴雅集》以及這次春節檔的《侍神令》都十分期待,但是《晴雅集》除了精美的畫面,就沒有什麼看點了,隨後又因為導演個人原因,草草從影院下映。觀眾對這類故事的期待就轉移到了《侍神令》上面,而且《侍神令》還有很多《陰陽師》的玩家十分期待,期待高,劇情又不給力,口碑自然暴跌,票房必然會十分慘淡。
最後,當然了《侍神令》票房表現不佳也有外部原因,春節檔有太多好看的電影了,競爭力不強,票房自然不佳了。如果是比冷淡的時期,大家沒得選擇,又想去電影院看電影,可能也會捏著鼻子選擇《侍神令》這樣的影片打發打發時間,但是春節檔,有競爭力的電影真的太多了,有系列片《唐人街探案3》,有口碑極佳的《你好,李煥英》,小眾一點的也有《刺殺小說家》和《人潮洶涌》,還有口碑不錯的動畫片,選擇太多了,《侍神令》真的沒什麼競爭力。
Ⅱ 上映5天票房不足2億,《侍神令》落魄到連《熊出沒》都不如了
2021春節檔激戰如火如荼,幾天過去了,初一上映的7部院線電影有喜有憂。
《唐探3》在爭議聲中不斷刷新紀錄,《你好,李煥英》則是票房口碑雙線飆升,單日票房已經實現逆襲,華仔的《人潮洶涌》雖票房不佳,但在風評走高之下,不少網友為其低排片量叫屈。
悲催的是,處在春節檔這樣火熱的檔期、擁有陳坤和周迅、擁有陰陽師這個IP,但它就是撲了,上映5天,票房還不到2億,甚至連針對幼兒群體的《熊出沒》都比它高出了許多。
《侍神令》由現象級 游戲 IP《陰陽師》改編而來,更有坤迅CP銀幕重組,《尋龍訣》團隊幕後操刀,但它的票房居然如此不能打?
在院線看完電影後,我似乎明白了個中緣由,總結出了《侍神令》票房慘淡的四大原因:
《陰陽師》IP以日本傳統鬼怪文化為基底,在古風古韻的畫風營造下,描繪一幅百鬼夜行的瑰麗場景。
而《侍神令》劇組則對這一IP進行中國式改造,但改編的度顯然沒有把握好。
相比 游戲 ,影片對人設進行較大程度的改編,使之變得有些「面目全非」。
原作里的陰陽師晴明被改成了半人半妖的道士,他的這種獨一無二的體質甚至引得惡妖相柳主動附體。
屈楚蕭扮演的金吾衛袁博雅則和晴明侍神神樂在冒險之旅中產生情愫,但實際上在 游戲 里他們可是兄妹。
果然,天下有情人都是兄妹的梗貫通古今。
陳偉霆飾演的反派慈沐原型來自日本著名妖怪茨木童子,後者是一個常幻化成女相的惡妖。
而在片中,茨沐則被改成了妖界「余則成」,在正方陣營陰陽寮里潛伏幾十年,只為有朝一日成為妖王。
茨沐的造型也讓人受不了,頭上頂個鹿角就算了,妖化後他的坐騎明顯「偷師」於陰陽師里式神孟婆的坐騎。
種種人設、造型的調整,讓這部以《陰陽師》為賣點的電影與原作脫節,反而更像一部同人作品,也就出現了不少 游戲 迷的批評。
游戲 迷不買賬,那當作一個架空作品來看不就好了?但顯然,電影迷也不太買賬。
首先是套路化痕跡明顯 ,劇情基本能猜到。
電影架設的世界觀是一個人與妖互相隔絕的世界,自從幾百年前蛇妖相柳被陰陽寮以塗山劍斬下,再以磷石封印後,人與妖之間相安無事。
陰陽寮 封存 著磷石,妖域則 封存 著塗山劍,說到封存,套路劇情里就得有人解開,還得有人無意間得到。
沒錯,劇情就是這么走的。
這一邊,大反派慈沐派人去偷磷石,但磷石卻被晴明侍神鐮鼬碰巧誤吞;另一邊,晴明費勁心思拿來塗木劍抗妖,劍卻落入金吾衛袁博雅手中。
這不巧了 (套路了) 嗎這是?
故事主線毫無懸念地圍繞正邪雙方「開箱」磷石、奪回磷石展開,主線著實沒有太大轉折。
其次是影片節奏上或緊或慢 ,前期鋪墊過長,屈楚蕭飾演的袁博雅護送皇貢被晴明所劫,拿著「青面獸楊志」劇本的他為自證清白,踏上尋找晴明之路。
隨後的劇情里,他與神樂相遇成為歡喜冤家,再找到晴明後,與之從對抗到合作,這足足花了一個小時時間。
影片過半,編劇似乎意識到劇情節奏過慢,於是瘋狂發盒飯,人物戰力、甚至邏輯上也出現了崩壞。
尤以 二號反派雪女與陰陽寮的竹林對戰最為明顯 ,雪女獨力「秒掉」周迅飾演的百旎在內的陰陽寮成員。
反派靠個二當家就能越塔強攻團滅對手了,那為什麼慈沐你還要蹲「草叢」憋幾十年呢?
而看似戰力恐怖的雪女也「帥」不過三秒,她被及時增援的晴明幾招內擊殺。
前一個小時各種渲染,結果正反陣營對抗迅速分勝負,時快時慢的劇情結構也是影片被吐槽的一個點。
雪女前期以慘白扮相和散亂長發造型示人,像極了貞子的「中國分貞」。
進入戰斗模式後,不再嚇人的她換了一身歷練扮相,這不就是《殺死比爾》中劉玉玲的那個「修羅雪姬」嗎?
而片中侍神天邪鬼赤由幼小的體型越變越大,這一設定與浩克頗為相似,區別只是兩者的顏色一個是紅,一個是綠。
而在片尾里,袁博雅在打鬥中對神樂喊出帶有曖昧性質的情話,又有些《加勒比海盜3》里,威廉邊打架邊對著情人伊麗莎白求婚的感覺。
還有晴明體內的「妖王」貌似鳴人體內的九尾,變身後的造型完全就是魔戒中的「白袍巫師」。
總的來說,融梗有點過多使得片子看得有些出戲。
事實上,《侍神令》的特效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遺憾的是,對比近幾年的特效電影,該片並不算突出。
從晴明滿屋子的侍神群像可以明顯看出,影片特效風格有意向《捉妖記》上靠攏,但實際上,其效果卻仍停留在5-6年前《捉妖記》的特效水準,沒有明顯的進步。
同樣是用特效呈現各式野怪,對比《捉妖記》,兩者似乎風格差不多。
盡管《侍神令》的特效還是達標的,但確實沒有看到 片方所說的2300多個特效鏡頭的既視感。
考慮到近年來國產電影特效不斷升級,不斷進步的中國特效水平里, 尤其是同檔期電影還有主打特效賣點的《刺殺小說家》,對比之下,《侍神令》在特效上並沒有他們的震撼,特效也就自然沒有成為加分項。
除了陳坤和陳偉霆片尾的正面對決,大場面特效對抗場景並不多,劇組在特效製作上的經費似乎不太夠。
即便缺點多多,《侍神令》還是有一些亮點的,雖然並不算多。
比如陳坤與周迅這對銀幕CP再次合作,兩人在片中飾演相愛相殺的青梅竹馬。
陳坤重逢周迅時說的那句「別來無恙」,更拉回了無數人的青春情懷,這對「幾十世」的CP令人羨慕。
而雖然特效場面並不理想,但影片的氛圍布景還是可圈可點的,如水墨畫般的近景、遠景都頗有美感,細節之處也禁得起推敲,貢獻了無數幀唯美的「壁紙式畫面」。
此外,對於《陰陽師》式神造型的多樣塑造,包括海坊主、鐮鼬三兄弟、鴉天狗、桃花妖等式神角色的造型也各具特點。
王麗坤扮演的桃花妖美艷動人,而由孫紅雷配音的海坊主也是 搞笑 風格十足。
總的來說,《侍神令》是標准意義上的 「瑜難遮瑕」 ,亮點不足以掩蓋過多的缺陷。
這部電影在19年1月就殺青,直到2年後才正式上映。在近兩年飛速發展的中國電影背後,延遲上映的《侍神令》特效水準、劇情明顯被比下去了。
盡管有了周迅陳坤等大咖撐場子,但是還是擋不住網友們的一些負面評價。
不過,從導演組時長一年半打磨劇本,到陳坤、周迅等彰顯演技的精彩出演,都可以看出《侍神令》雖然固步自封,但絕非敷衍之作。
在中國電影行業愈發興起的同時,影迷們觀影口味逐漸提高,不會再接受沿襲老路、沒有創新的電影了。
我們為這部的《侍神令》票房遇冷感到遺憾,因為它並非真的爛片;
但它也還是有不少缺點的使得影迷不吃這套,從這幾天的數據來看,《侍神令》的上座率是幾部春節檔電影中最低的,口碑也低,排片上也基本不可能再增加了,貓眼最終票房預測僅有2.5億,翻身的希望基本破滅。
可以說,春節檔院線大片的戰爭,《侍神令》已經宣告出局了。
可惜了陳坤和周迅那讓人沉迷的對手戲了。
青石電影 | 樂樂德
Ⅲ 《侍神令》票房墊底,導演把鍋甩給觀眾,耗時四年,你們要珍惜,你怎麼看
《唐探3》與《你好,李煥英》兩部影片突破40億,放眼全球絕無僅有,但是有人歡喜就有人憂,7部影片最先掉隊的便是改編自游戲大IP陰陽師的《侍神令》這估計是很多人沒有料到的。
侍神令成眾多電影中的吊車尾
我們不會置疑李蔚然導演為了自己的電影殫精竭慮,煞費苦心,但是付出能有多少報答還要看是否找對了方向。關於仔細著作的無情,是偉大觀眾的權力。找對方向永遠比悶頭苦幹要重要的多,期望李蔚然導演能夠理解,也期盼下一部仔細的著作,加油。
Ⅳ 《侍神令》成賀歲檔墊底爛片,陳坤被網友集火,強捧屈楚蕭遭開扒
經過5天的廝殺,春節檔票房勝負已分, 由陳坤、周迅、屈楚蕭主演的《侍神令》成墊底影片, 排片及單日票房均被《人潮洶涌》超過,後繼無力。針對這個局面,網友開始多角度分析其背後的原因。
第一點就是跟屈楚蕭相關,網友因屈楚蕭負面風波對其進行抵制,表示拒絕看他主演的電影。可能也是看到類似的聲音,為了挽回輿論。2月15日,屈楚蕭連發兩條微博回應爭議事件,他道歉表示電影是大家的心血,會接受所有批評並改正。之後,又長文否認家暴表示自己支持平權。
然而這個回應對票房的影響微乎其微,卻讓人看到了背後的另一面。屈楚蕭的負面新聞曝出後,片方就把他從演員表中刪除,沒想到只是「虛晃一槍」,完全沒有把他的鏡頭從影片中剪掉。對於片方的做法 ,網友根據屈楚蕭的資源扒了一下時間線,發現他與陳坤及周迅關系都不錯。
2017年,屈楚蕭從中戲畢業。名不見經傳的他就出演了周迅主演的《如懿傳》, 在劇中扮演五阿哥。接著2018年就與陳坤合作了《侍神令》,擔任男二號。2019年,就又拍了由陳坤周迅朋友陳國富監制的電影《我要我們在一起埋斗》,在劇中當男主演,合作搭檔是東申公司的張婧儀。
這陪搜三部電影資源對年輕小生來說都是優質資源,頭兩部拍攝時間都在《流浪地球》爆紅之前,剩餘的一部還沒有上映。基於此,有網友覺得他是資源咖,再加上三個資源關聯點都有陳坤, 所以猜測背後力捧的人就是陳坤,還稱若是再繼續強捧就一起拉黑。
陳坤由此被波及, 網友順帶將之前他的電影實績也扒了一遍,發現得獎緣幾乎為零,下凡拍攝的《天盛長歌》收視率更是慘不忍睹, 連芒果平時的廣告時段都不如。吐槽他這些年只會營銷少年感,作品每次撲街都神隱,可以彎亂磨說一個屈楚蕭,讓陳坤徘徊在了翻車邊緣。
其實,若是認真復盤《侍神令》,會發現涉嫌虛假宣傳才是票房低迷的根本,屈楚蕭只是導火索,因為負面新聞被強行放大成為拖垮《侍神令》的主因。
《侍神令》宣傳期一直使用陳坤周迅兩人為主角,實際戲份比不上屈楚蕭和沈月,甚至周迅出場時間不到10分鍾,導致口碑崩壞。若是單憑屈楚蕭與沈月就想讓觀眾走進電影院實在太難,更別說抗票房了。
再加上同期電影及同系列電影都能打,《侍神令》的看點就更少,一直營銷的特效厲害就很單薄。隨著電影技術的進步,特效好並不足以支撐一部電影票房,講好一個故事也很重要,《侍神令》致命傷就是劇情稀爛,瞎更改人設,既沒有討好原作也失了路人盤,說它不如《晴雅集》也沒錯。
在劇情及上映時間都不佔優勢的前提下,片方還嚴重低估了互聯網的記憶力,不重視輿論影響,覺得時間可以沖淡一切,過於傲慢。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都認真對待國產電影,珍惜演員身份及口碑,做好電影的心觀眾一定能看到,也會用真金白銀支持!
本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Ⅳ 這部《侍神令》,拍的奇幻又唯美,卻成了觀眾咽不下去的一根刺
投資6個億,拍攝周期10個月,後期製作長達兩年。由中、日、韓、美等多個國家的8支視效團隊共同完成。超過兩千八百多個視效鏡頭,創作七百多個數字角色。
如果說在宣發之初,《侍神令》吊足了大家的胃口。那麼票房2.73億,豆瓣評分5.8,卻成了《侍神令》難以掩飾的尷尬結局。
幕前卡司大,幕後團隊強,為什麼票房還是撲街了呢?
我把電影認真看了三遍,發現了問題所在。
《侍神令》講的是穿行於人妖兩界的陰陽師晴明與一眾妖怪締結契約,共同守護平京城的故事。
看到沒,這是講的一個故事,而不是講特效多麼華麗,多麼難以實現。
故事是核心,笑點、特效、演員陣容都只是依託於這個核心而做的錦上添花的東西。
那麼,《侍神令》把故事講好了嗎?
在這三點上,我感覺有很大問題。
首先是劇情設定
侍神令
電影中只要涉及到侍神令,基本都會強調這么一句話:「 同生共死,絕不背叛 」。這本應是體現侍神跟主人情感羈絆的地方,也是特別容易製造淚點的地方。但在劇情中,卻顯得很雞肋。
鐮鼬吞下鱗石,最後被晴明用塗山劍斬殺。
也就是侍神死了,對主人沒影響。
晴明被慈沐丟下山崖,其他妖怪以為晴明已死,然後樹妖讓大家散夥。
這告訴我們,主人死了,對侍神沒什麼影響。
晴明成妖,其他人身上的侍神令全都消失,各自散去。
這里說明了,背叛還是沒什麼影響。
從上面可以看出, 設定上給足了面子,實際上一點用處都沒有。 所謂的「同生共死,絕不背叛」僅僅是一句口號而已。
在這點上,其他電影卻有不同的表現手法。
在電影《魔童降世》中,哪吒也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口號,但電影是把這句話融入到了哪吒的行為、思想里,最後喊出這句話時就特別有分量。
《侍神令》只有口號沒有行動的騷操作,完全偏離了初衷。觀眾觀看過程中,體會不到那種聯系,自然也不會為幾句空洞的口號而感動。
塗山劍
在相柳肆虐時,陰陽師們合力造出這么一把神器,成功打敗相柳。
背景給的很豐滿,實際應用卻很骨感。
電影中,塗山劍發揮了這些用處
1、袁柏雅拿到塗山劍後,朝著守衛揮了幾下,除了後期加了點顏色特效,貌似沒啥用處,跟普通武器差不多
2、在庭院里,晴明用塗山劍殺掉了異變的鐮鼬
3、晴明用塗山劍殺掉了雪妖
4、塗山劍對慈沐不起作用,被毀
看看,這就是傳說中的神器的威力,跟路邊撿根木棍的作用差不多。
鱗石
相柳被擊殺後,靈力長久不散,最終被煉化為鱗石。後來,陰陽寮的人把鱗石放在金塔中看管起來。
在很多電視劇或者電影中,一般會有這樣的設定:如果反派太過強大,消滅不了,那麼只能把它以某種形式封印起來。 這也是鱗石的設定一。
鱗石是相柳的靈力所化,也就代表著相柳的力量。 這是鱗石的設定二。
電影是怎麼處理這種設定的?
晴明打敗慈沐之後,隨手就捏碎了鱗石。也就是說,花了那麼多人力物力看守的鱗石,就這么輕易被破壞了。那其他人努力守護的意義在哪裡?
這里打破了不容易毀壞的設定一。
相柳認主之後,晴明獲得了很強的力量。假如說晴明獲得了相柳的經驗和能力,但自身靈力還是那麼多,並不會爆炸性增長。而作為相柳靈力集合體的鱗石,可以說是力量之源,慈沐吸收了鱗石怎麼說都要比晴明強才對。不然鱗石作為靈力的化身,意義又在哪裡?
這里打破了鱗石代表力量的設定二。
作為重要道具的鱗石, 由於設定前後不一,再一次加強了觀影的違和感 。
神樂
神樂的角色設定是從小跟著妖怪長大的人,這點是沒有問題的。
問題出在她對晴明的態度上。
小時候,無家可歸的神樂被幾名女妖所救。後來,陰陽寮的人把這幾名女妖要麼封印、要麼殺了。同是陰陽寮的晴明,在這過程中並沒有動手,神樂就下定決心認晴明為主。
這個意思就是,我親眼看到親人被陰陽寮的人所殺,其中一個人沒有動手,所以我就對他感恩戴德,甚至不惜一切想追隨他?這里人物動機的不合理簡直要破除屏幕了。不說恨屋及烏,也絕對不會上升到認其為主的程度。
難道觀眾的智商在導演的眼裡都是這種水平嗎? 這種邏輯怎麼敢的啊?
其次是故事線
電影上映後,不少網友感覺被騙了,打著陳坤與周迅的幌子,實際是在捧屈楚蕭跟沈月。
從整體劇情來說,前半段男主是屈楚蕭,後半段男主是陳坤。但女一肯定不是周迅。
讓觀眾蒙圈的原因就在於: 主創團隊太貪了,一條線都沒講好卻想講兩條線。
陳坤在電影開頭漏了幾分鍾臉之後,視角就開始跟著屈楚蕭走。
一般來說,由於電影的時長有限,電影視角都是跟著主角走,尤其英雄主題式的劇情,更要把握好主要角色。但《侍神令》偏偏用了一個很奇怪的手法。前面以袁柏雅的視角找到晴明,後面又以晴明的視角去推進反派的劇情。這個神奇操作直接把觀眾看蒙了: 究竟誰才是主角??
《侍神令》跟雙男主的設定還不一樣。
在《人潮洶涌》中,劉德華跟肖央就是雙男主的設定,但故事是圍繞著兩人互換身份展開,雖然也有反派,但核心故事是身份互換。
反觀《侍神令》這邊,陳坤的故事是主線,卻又花費了大量篇幅去描寫屈楚蕭的視角,最後
結果就是兩條線都沒講好,感情線更是一塌糊塗。
神樂與袁柏雅
從最後的結局來看,神樂跟袁柏雅有一個團圓結局。但前面的鋪墊太少,導致看到這個結果時沒有感動、沒有愛情,只有突兀。這里的鋪墊不是指劇情、互動少,而是兩人感情升溫的過程。
之前還誓死追隨晴明的神樂,突然就變了心。
一直跟神樂不對付的袁柏雅突然就喜歡上了神樂。
一切都太突然了。
晴明與百旎
晴明與百旎的感情線有結果卻沒有開頭。
對於這兩人前期的感情,電影給了我們兩個鏡頭:一個是在金塔前念護身咒,晴明突然失控。另一個是兩人簽下生死不棄的侍神令。然後鏡頭一轉就說兩人感情很深。
感情變化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點。因為經歷了一些事,兩人有成長,有思想的轉變,所以有了感情。但《侍神令》的操作就是,他們兩人以前有接觸,所以我把他們設置成一對情侶也是合理的。
問題是,真的合理嗎?
邏輯上說得通,觀影體驗上卻不合理。
第三是戰鬥力
《侍神令》裡面可以說沒有戰鬥力劃分,全都靠著創作團隊的隨意發揮。
比如陰陽寮完全是一個很奇葩的設定。
作為與妖怪作戰的主要團隊,身負看管封妖塔的重要職責。僅僅一個照面,就被雪妖團滅了,裡面甚至包括了長老級別人物。
就這水平,還捉什麼妖啊?
多年來陰陽寮一直負責看管鱗石,但是鱗石經過多年淬煉,反而變強了,導致塗山劍發揮不了作用。 那麼問題來了陰陽寮究竟是在鎮壓鱗石還是在強化?
前面剛大展神威的雪妖,還沒得意幾分鍾就被晴明給秒了。
種種情節來看,雪妖是個襯托晴明強大的工具人無疑,同時又反襯出陰陽寮的弱小。
問題又來了,一個晴明等於多少個陰陽寮的戰鬥力?
戰鬥力體系的崩壞,導致戰斗場面除了看看特效,沒有任何激情和壓迫感。
甚至能感受到主創團隊在說 「劇情不重要,看特效就行」。
《侍神令》這部劇,要說沒用心,它的特效挺好,人物背景也都有,故事線還比較完整。要說用心,卻總能感覺到滿滿的不和諧感。
這種矛盾感其實是來源於創作團隊的傲慢。
創作團隊以自己的視角拍了這部電影,而不是以觀眾的視角去思考怎麼展現更合理。所以在觀影過程中我們能理解到創作團隊想表達的意思,卻完全沒有代入感。
所謂的「笑點」「淚點」這些情緒不是我們看完故事後自己感受到的,而是電影創作團隊一直在耳邊告訴我們的:這里你該笑了,這里你該哭了。
這算什麼?
「笑點」「淚點」「特效」等鏡頭的設置,應該依託於故事本身,通過故事讓觀眾感受到那種情緒。別人強行給的,並不是觀眾想要的,最終票房的不如意也反應了這一點。
Ⅵ 《侍神令》票房慘敗原因是什麼
《侍神令》票房慘敗原因:劇情太拉胯了,沒什麼吸引力。
這部《侍神令》,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身份背景都沒有任何交代,故事情節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就難免收獲不及格的差評了。
作為一部奇幻電影,考驗的正是其製作上的工業水準和創意上的想像力,這兩點在《侍神令》身上確實都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工業水準雖然很不錯,但是遠遠達不到登峰造極的程度。
更令人失望的是《侍神弊模凱令》不論在劇情還是場景、人物造型設計上的想像力,都是有所欠缺的。《侍神令》不可否認的是周迅的戲份確實太少了,打著女主角的旗號,只不過出現了幾場戲而碼巧已,盡管每場戲迅哥都表現得十分精彩,但真的是不夠看。
《侍神令》劇情需知:
穿行於人妖兩界的陰陽師晴明(陳坤飾),因與一眾妖怪締結契約,釀成大禍,深陷危機。晴明背負世人對他與妖為盟的指責,掙扎於為人的善良本性、為妖的強大誘惑之中,好在,和百旎(周迅飾)曾締結侍神令而心有歸處的他,堅持以自己的方式守護平京城。
當匯聚妖力的鱗石失竊、妖皇企圖卷土重來的陰謀浮出水面,兩租喚界大戰一觸即發。在風雲突變、局勢動盪的危急時刻,晴明恍然發現,自己人妖混血的身份,竟是這一切災禍的關鍵。
Ⅶ 侍神令票房慘敗原因是什麼
1、電影不合理的變動。
雖然屈楚蕭的負面新聞導致觀眾緣盡失,但一場電影的成敗最終還是在電影本身的質量,如果《侍神令》真的優秀,那麼觀眾的討論點都會聚焦於電影情節等方面,而不會將關注點著重於某個明星身上。
再來看看電影導演的那篇長文,導演大篇幅強調了演員、製作團隊所有人的用心付出與真誠投入,而似乎對觀眾的品位與喜好有所怨念。
一位可以看出對《陰陽師》非常熟悉的觀眾在評論里連發十問,怒斥影片各種不合理的變動。這個觀眾作為《陰陽師》粉絲,對作品失望的怒氣可以從他的文字里感受出來。
還有《陰陽師》手游死忠粉滿懷期待去看電影,當式神出現時,他滿頭問號?游戲中的cg動畫拿出來都比電影里的要精細,既然是游戲改編手游粉絲非常不理解為什麼要改造型。基本上對《陰陽師》粉絲來說,這部電影在陰陽師文化中難以引起共鳴,Boss的造型也不好看。
失去了游戲粉絲這一大群體,那麼至少還有路人會想去看看。但從路人觀眾的反饋,基本上大家的評價可以總結為兩個字:難看!甚至很多人覺得不如前段時間上映的《晴雅集》。
在對改編上,《侍神令》並未達到創新效果,特效展示上被批審美太過時,而且特效場景過於平庸了,觀眾已經不是那麼容易糊弄了。
有觀眾是這樣總結的:劇情《雪妖魔靈》化,服化道《捉妖記》化,打鬥《奇門遁甲》化,整個二流奇幻電影!
2、劇情混亂不順暢。
故事情節上也被指出有很多bug,兩妖對壘居然是拼刺刀和拳擊?全部妖怪,要不是冷兵器,要不就是純肉搏,大家都疑惑妖術到底去哪裡了呢?
3、口碑一般以及較低的排片率也會影響一些觀眾的選擇。
雖然片方一系列操作與反應都是為了能夠讓《侍神令》最後再發發力,將損失降到最低,但是現在看來反而引起了反效果,電影質量不佳的更多弊端與細節被頻頻爆出,現在大家大概更沒慾望去看了吧!
電影簡介:
《侍神令》是一部由李蔚然執導,陳坤、周迅、陳偉霆、屈楚蕭、王麗坤主演的電影,於2021年2月1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電影改編自手游《陰陽師》,講述了穿行於人妖兩界的陰陽師晴明,與一眾妖怪締結契約,共同守護平京城的故事。
Ⅷ 《侍神令》挺好的一部電影,怎麼票房這么低呢
因為很多觀眾朋友都懷疑這部電影是掛羊頭賣狗肉。為什麼這么說呢?我們都知道這部電影請來了周迅和陳坤兩個大咖。他們兩個人在娛樂圈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們都認識他們。也覺得兩個人的演技很好,因為這兩個人之前就是拍電影的,可以說是非常專業的電影演員,所以兩個人的演技和口碑是非常棒的,能夠看到周迅大神出來,能夠看到陳坤大神繼續拍戲,那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因為有好多年沒有看到兩個人的合作了,這兩個人的合作那肯定是非常精彩的。
屈楚蕭本人表示接受大家的客觀評論和批評,但是電影是所有人努力的結果,也是經歷了好幾年的歷程,希望大家不要把對自己的氣撒到電影上,這並非原話,但是要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就是想讓觀眾們真正的看到電影的好,不要因為自己一個人影響了電影。大家看過這部電影的人,覺得就劇情和製作來說,怎麼樣呢?
Ⅸ 侍神令票房最終多少億
侍冊和神令最終票房大概2.5個億。
據悉,《侍神令》總成本達到了6個億,製片方耗時4年籌備,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光視效鏡頭就超過了2000個,還搭建了專業的奇幻場景。無論演員陣容還是特效上都下足了功夫。
《侍神令》是由李蔚然執導,陳坤、周迅、陳偉霆、屈楚蕭、王麗坤岩櫻領銜主演,沈月、王悅伊主演,王紫璇特粗姿叢別演出,孫紅雷友情演出的奇幻動作電影。影片由游戲《陰陽師》改編,講述了穿行於人妖兩界的陰陽師晴明,與一眾妖怪締結契約,共同守護平京城的故事,於2021年2月12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陣容十分強大,陳坤、周迅等兩大頂級實力派坐鎮,屈楚蕭、王麗坤、沈月等一眾明星加盟,再加上游戲「陰陽師」的影響力,讓該片還未上映就受到了諸多關注,預售更是力壓劉德華的《人潮洶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