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決定電影畫面色調的因素
電影最小的構成單位、映現於銀幕上的活動視像、一幅幅電影攝影的構圖。畫面有長有短,但都要在銀幕上持續一定時間。因此,由許多畫格構成。畫格是膠片上靜止的影像。電影是運動的藝術,電影構圖不同於繪畫、照相的構圖,它不是靜止的,而是活動的、變化的。但在一定時間內,拍攝對象又有相對穩定的時間,這就構成了電影畫面。當攝影機從同一角度拍攝同一鏡頭時,景物不變,但如人物運動,畫面構圖就起變化,如果攝影機是在運動中拍攝,畫面則會不斷變換。電影的畫面構圖,是指畫面事物的結構、組成、比較、聯系和章法等。它用以確定畫面中各個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將觀眾的視覺引向主體。構圖上常見的規律是人物的賓主呼應、景物的虛實藏露、線條的簡繁參差、色調的濃淡輕重等。
『貳』 電影中的冷暖色調想起
色彩的冷暖是色彩之於人的心理感受。紅、橙、黃色常使人聯想起東方旭日和燃燒的火焰,因此有溫暖的感覺,所以稱為「暖色」;藍色常使人聯想起高空的藍天、陰影處的冰雪,因此有寒冷的感覺,所以稱為「冷色」;綠、紫等色給人的感覺是不冷不暖,故稱為「中性色」。
在電影、攝影、繪畫中,經常使用冷暖色調來增強對比、突出情緒。
暖色調往往會去展現懷舊、溫情、生活化的氛圍。
冷色調:情緒偏冷靜、理智、陰暗、憂郁基調的電影大多都是處理成冷色調。而有些需要表現得更殘酷的還會搭配強烈對比的血紅色。
粉紫色調配色往往和現實有著比較大的反差,將色彩運用到極致,會有一些高反差的色塊,營造出一種類似迷幻荒誕的氛圍。
在攝影中,經常用到的是冷暖色調的對比,如傍晚天空的藍與地面昏黃的燈光、冰天雪地的一抹紅色等。
歸根結底,冷暖色調的對比是故意創造沖突,而人是喜歡沖突的、所謂,文似看山不喜平。只有有足夠沖突的張力才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力,使其留下印象。常見的冷色調事物有天空、水面、冰雪等,暖色調事物有燈光、紅葉等。
但是,不管是電影還是攝影、冷暖色調只是一個呈現的手段,通過這個來傳遞創造者的意圖。作為創造者,就是對意圖的把握,這個才是核心的創造力。
『叄』 那些微電影中的色調是怎麼弄出來的我用的機子是5d2,是拍的過程中調機子的參數還是後期在軟體里調的
我買的是奧林巴斯的FE320,入門機,隨便拍著玩的,當然也包括自拍我看很多MM...跟機子的關系不是太大,即使調整白平衡也很難做到你看的效果,用冷色調的...
『肆』 歐美大片怎麼調色
歐美大片調色方法如下:
軟體:Adobe Photoshop。
1、選擇「色階」命令,將色階工具中間的浮標向右拉動,降低Gamma值,將畫面的亮度降低。
2、選擇「亮度/對比度」,提高畫面對比度,使畫面對比明顯。
3、選擇「色相/飽和度」命令,降低畫面主色調的飽和度。
4、選擇「純色」命令,填充R:39/G:84/B:117,圖層混合模式選擇「柔光」,為圖片渲染一層藍色的色調。
5、選擇「曲線」命令,壓縮高光,暗部加灰,使畫面呈現灰調。
6、選擇「曲線」命令,調整紅、綠、藍曲線,模擬膠片的色調。
7、選擇「亮度/對比度」,稍微提一點對比度。
『伍』 為什麼很多電影的色調是藍綠色的
我認為這個有多種原因,我們首先從物理角度來說吧,這種叫做照片和視頻的灰度,在選取畫面和調整視頻的時候,為讓這個照片和視頻看起來真實自然,後期製作會去調整它的灰度,讓它的黑白灰三個色系平衡,尤其是在灰度暗色的時候,會讓畫面顯的真實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