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少林寺天馬行空什麼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少林寺天馬行空什麼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2-28 20:46:14

① 徐克有哪幾部經典的武俠電影

第一:《黃河大俠》

如果一個人沒有看過《黃河大俠》,就等於沒有看過武俠片!毫無疑問,這是一部比張藝謀《英雄》、馮小剛《夜宴》好一萬倍的電影。黃河大俠在波濤洶涌的歷史中獨行,一路坎坷、一路頑強,他孤獨,但是他勇敢,他敢作敢當,殺惡人唯恐不盡......最後,黃河大俠選擇皈依空門。然而主持不肯收留:中原仍在動亂之中,你還沒有到安寧的時候。去做你自己想去的事吧!於是,黃河大俠騎著馬消失在蒼涼的黃河岸邊......

② 李連傑的黃飛鴻系列一共出了幾個啊

李連傑的黃飛鴻系列一共出了七部。

名字分別是:《黃飛鴻之一壯志凌雲》、《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黃飛鴻之四王者之風》、《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黃飛鴻之五-龍城殲霸》、1997年《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拓展資料:

一部電影的動作指導是袁祥仁和劉家榮,導演是徐克,從這部開始徐克開創了新的黃飛鴻時代,比起關德興的黃飛鴻李連傑的黃飛鴻更著重表現人物內心世界,在中西文明碰撞的年代那自卑與自傲,想為國為民的抱負,比起成龍的黃飛鴻李連傑舉手投足之間更增添了宗師氣度。到了影片後半部袁和平參加了指導,一些精彩的動作是袁和平設立出來的,只是沒有報出來。

編劇應該是張炭等人,張炭是武俠小說家溫瑞安(寫四大名捕的)的朋友,溫瑞安還把他寫進了武俠小說說英雄誰是英雄中,號稱飯王。這部電影是這六部電影里人物刻畫最深刻的,嚴師傅這個人物刻畫極為立體,遭遇讓人心酸,大社會下的掙扎多麼無力。

第二部電影是黃飛鴻的集大成之作,也體現了香港電影黃金時代電影產業的強大,這部電影任何方面都堪稱當時最頂級的配置,導演徐克,武術指導袁和平,主演是李連傑和甄子丹這兩個動作巨星兩人棍術對決堪稱雙龍會。

納蘭元述這個角色刻畫的也很成功,他武功卓絕,是黃飛鴻歷個對手中最強的,他是一個悲劇英雄形象,忠君愛國,但是沒有像黃飛鴻一樣達到更高的層次,最後的布棍堪稱創舉,那時張鐵林皇阿瑪還只是在跑龍套,九宮真人是鬼腳七,熊欣欣和黃飛鴻台上台下的打鬥別出心裁,從此佛山無影腳名揚天下,和降龍十八掌一道成為小朋友打架時要喊出來的招式。

第三部是也稱經典,導演是徐克,武術指導變成了元彬,元彬是七小福成員,動作風格吊威亞比較多,但是比不上程小東的飄逸,天馬行空,不過因為李連傑是主演,他的卓越的身形氣度彌補了不足,雖然比前兩部有些不足,但是仍然是一部經典的電影,這部最大的亮點是鬼腳七的出場,那雙踢得花團錦簇的腿讓人眼花繚亂,成就了熊欣欣。

第二個亮點就是影片最後黃飛鴻和李鴻章的對話,最近幾年有點火,闡述了他眼中的強國之道,黃飛鴻這三部電影,黃飛鴻的視野是伴隨著他的步伐前進的,第一部在佛山,第二部在廣東,第三部就到了京城,到最後一部甚至到了美國。

第四部已經山河日下,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導演換成了元彬,武術指導也是元彬,徐克成了監制,主演換成了趙文卓,當然這都可以成為衰弱的理由,但是大環境是不能忽視的,香港電影的黃金十年快結束了,這部電影亮點是八國聯軍的怪物層出不窮,熱鬧非常,但是格局小了。

第五部是提及比較少的,很多朋友沒看過,這部電影導演是徐克,武術指導是元彬,黃飛鴻人物徒弟召集最全的一部,這部電影黃飛鴻出海打海盜,碰到了張保仔,這部電影政治寓意比較濃,張保仔代表著破舊的規矩,要打破它。

第六部是徐克黃飛鴻系列的最後一部,李連傑主演,導演和武指都是洪金寶,徐克是監制, 也是熱鬧紛呈,風格和前幾部不同,成了動作片,掛了黃飛鴻的名而已,亮點是黃飛鴻來到了美國西部,這部電影的亮點對美國的西進運動進行了一些反思,對早期華工在國外生存現狀進行了描寫,對前幾部黃飛鴻電影進行了總結,最後黃飛鴻輕輕一笑,結束了電影。

③ 《南北少林》後,李連傑和劉家良為何老死不相往來

李連傑和劉家良的淵源,還是源於一部電影《南北少林》,這部電影的拍攝讓李連傑與劉家良相識,不過這部電影後兩人再也沒合作過。據說,這部電影還讓他們倆產生「隔閡」,從此兩人老死不相往來,也是挺讓人感慨的!

因為《少林寺》的走紅,他們倆開始了合作

李連傑大家都非常熟悉了,當年憑借一部《少林寺》,李連傑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而劉家良大家對他的熟悉度也許沒那麼深刻,不過,他早年也是一位金牌武術指導和知名導演啊。

如今,劉家良已離開人世多年,而李連傑也從功夫巨星漸漸淡出熒屏。兩人曾經的相識合作雖然過程有些摩擦,但時隔多年後也許也早已忘懷了吧。

④ 你最喜歡的一部武俠電影是什麼

說起武俠電影,很多人腦子裡面首先蹦出的或許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港片為主體的武俠類型電影,諸如《少林寺》、《太極張三豐》一類融合了武打、喜劇和 歷史 背景的武俠電影。而對於一些看金庸、古龍武俠小說長大的人來說,心中的武俠夢永遠離不開那些天馬行空的小說人物。

就如同美國專有的西部片一樣,武俠電影也是中國所特有的電影類型,它根植於中國古代 歷史 傳奇與儒道文化之中,源遠流長。

如果單從武打和場面規模上來看,武俠電影顯然無法與構築於近現代的戰爭片、警匪片相提並論,但是武俠電影之中所蘊含的豐富中國傳統文化理念,諸如忠義觀、生死觀和對人生的哲理探討卻是其他類型電影所無法比擬的。

如果對武俠電影的來源進行追溯的話,就不得不提那些遠至春秋戰國時期的刺客與游俠傳奇了。

要離、荊軻、專諸……這些名揚天下,武藝高強的刺客,帶著替天行道的道義與一去不復返的悲壯色彩,在 歷史 上書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同時,也成為了俠客文化最早的起源。漢時被後人譽為「東方教父」的郭解更是成為了司馬遷筆下可嘆可悲的一代梟雄。

早期的武俠電影是在武打片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的,在20世紀早期,就已經有《兒女英雄》這類的武俠電影誕生了。

但是受時代和 歷史 背景的限制與影響,中國武俠電影的第一個發展高潮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由邵氏電影公司出品的《獨臂刀》和《大醉俠》,堪稱那個時期武俠電影的巔峰之作,寫實主義的拍攝手法和鮮血淋漓的酣戰畫面那個時期武俠電影的集中特徵。

隨後在八十至九十年代伴隨著電影的商業化製作模式日趨成熟,《醉拳》、《少林寺》、《黃飛鴻》等一系列主打商業元素和動人劇情的武俠電影相繼問世。武俠電影在商業上取得盆滿缽滿的同時,卻也不可避免的走上了下坡路。

再次大放異彩已是新世紀的伊始,2000年由李安導演的那部的《卧虎藏龍》,在國際舞台上斬獲了多項大獎,最具里程碑式的榮譽莫過於,《卧虎藏龍》是華語電影 歷史 上第一部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影片。

緊隨其後的是張藝謀的《英雄》和陳凱歌的《無極》。這一時期的中國武俠電影可以說是做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空前規模,不僅在商業上取得了成功,在電影票房成績上也有了顯著的增長,並且登上了世界舞台,成為了中國電影的一大標簽化、類型化電影。然而,一部《無極》卻成為這一黃金時期的絕唱和沒落的開端。

輾轉多年,近些年來推出的《血滴子》、《武俠》、《卧虎藏龍》續作已經一部不如一部。除了主打民族觀念,走 歷史 背景路線的《葉問》系列電影有所成就之外,無一例外獲得的都是票房與口碑的雙重失敗。

而去年那部由張藝謀潛心推出的力作《影》,雖然在表面上,有著以往武俠電影的經典人物和場景,然而在故事內核和寓意指向上,卻顯然與以往的武俠電影有很大的不同。《影》與《甑嬛傳》、《延禧攻略》等宮斗劇,都是如出一轍的人心叵測和瞬息萬變的生死權謀。

電影展現出沒有俠義情結之下,以黑色陰謀劇形式表現的 歷史 寓言故事。對於期待在《影》中看到武俠電影再度歸來的觀眾們來說,《影》顯然和他們最初的預期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在武俠電影迫切需要回歸本真的時候,原本貌不驚人的《綉春刀》系列卻悄然已經准備著系列電影第三部的開拍了。

當年,作為路陽執導的第三部個人電影作品,《綉春刀》著實讓人頗感驚艷。恰到好處的畫面調配、出色的剪輯效果和寫實的意境氛圍,加上一眾演員對時代大背景下人性與權謀的生動刻畫……這一切,使得電影即便沒能在上映前進行大規模的宣傳和推送,也依舊吸引了大量觀眾走進電影院,一睹明末錦衣衛的風采。

觀眾的好評和口碑的堅挺使得電影《綉春刀》在較少投資的情況下,依舊為中國武俠電影的發展殺出一條新路,開辟了新的發展方向。

所謂綉春刀,明朝特務機關錦衣衛、御林軍的常用佩刀,也是片中幾位主人公作為錦衣衛成員所使用的專門武器。電影第一部巧妙地以此作為電影名,在無形之中隱含著一股「以刀喻人」的味道,並為電影中錦衣衛三兄弟的最後命運作了鋪墊。

電影講述了明末崇禎年間,三個鬱郁不得志的錦衣衛小人物意外捲入了魏忠賢、皇帝、趙公公以及關外滿清之間的權謀狡詐。最終,三兄弟在與一眾勢力鬥智斗勇的過程之中,還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勢單力薄,成為了被人遺棄的棋子,並最終走向了生死兩隔的路途。

縱觀整部電影,大哥盧劍星只是拚命工作想要陞官補父親的百戶缺,以此告慰家人。為此,他忍氣吞聲、任勞任怨,默默積攢微薄的薪水用以行賄打點。

在上司面前,明知會被欺詐、被搶功,甚至於被羞辱。可是,只要有一線希望,能夠助他陞官,他都可以把怨氣生生吞下肚。

而小弟靳一川的願望則很單純,他想要曾經那個行走江湖的大盜身份一刀兩斷,讓自己真正成為靳一川這個身披錦衣衛官銜的公職人員。不斷出現的師兄卻在提醒著他,曾經的一切永遠無法磨滅。

至於電影中著重刻畫的二哥沈煉,他只是愛上了一個不愛他的女人,並且想為這個女人贖身,以及幫助自己的三弟擺脫曾經師兄的束縛,堂堂正正的重新開始,做另一個人。

可惜的是,他以為他需要達到的前提僅僅只是兩個,一個是官府的公文,一個就是錢。他根本沒有意識到他在追逐個人理想的同時,正在一步步的拉著自己兩個生死與共的兄弟走進龐大帝國背後一眾勢力角逐的斗獸場。也完全沒有意識到他苦思苦想,夢寐以求的青樓女子究竟是否懷有與他同樣的真情?

不管電影中一眾小人物在生死無常之中怎樣奮力拚搏,終究抵不過滾滾的 歷史 洪流。

三兄弟最終不可避免的成為來明末各方勢力勾心鬥角的棋子,他們無奈的被裹挾著一步步走進自己的墓地。最終三人兩死,沈殺趙,成功為兩兄弟報仇。可是即便殺了趙,也擋不住清兵入關,擋不住 歷史 的車輪滾滾向前。

在電影第一部以小博大獲得出色反響和觀眾口碑之後,關於《綉春刀2》的製作迅速被提上了日程。而電影續作投資成本上的提高,以及延續了第一部的製作陣容和演員班底,為電影的出色表現作了一定的保障。

在續集電影多會被認為是狗尾續貂的電影市場當下,《綉春刀2:修羅戰場》難能可貴的做到了一反慣例,電影成品最終甚至在故事內容和劇情張力上超過了《綉春刀1》。

而拍攝成本的增加更為電影在道具和場景還原提供了更加充足的資金保障,所以相比第一部電影,我們可以看到第二部電影無論是在人物兵器,還是建造風格以及時代背景上都有了更為成功而細膩的突破性刻畫。

在第一部《綉春刀1》中,我們見識到了在權勢傾軋之中,生死與共的兄弟情。

而《綉春刀2》作為第一部前傳性質的電影,則為我們拉開了所謂兄弟情的另一面,在電影開頭,面對著橫屍遍野、戰火紛飛的戰場,沈煉與陸文昭兩個死裡逃生的生死之交由此開始了新的人生篇章:遠比戰場更為殘酷的人生修羅場。

見證過戰火紛飛下的殘酷,有的人因此看透人生苦短不如及時行樂;有的人回歸生活懂得了平淡是真;有的人卻因此感悟世事沉浮,走上阿諛奉承的仕途之路。沈煉無疑是第二種,而陸文昭成了第三種。

憑著放下身段給魏忠賢送禮,甚至於極盡奉承之能事,陸文昭在官場很快扶搖直上。在獲得權勢之後,陸文昭也不忘對曾經捨命相救,只想從此平淡度過一生的沈煉一番提點、照顧。

然而,原本波瀾不驚的官場生活與看似簡單的人物變化之下,卻隱藏著一番關乎龐大帝國未來命運的政治陰謀。

陸文昭表面上對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阿諛奉承、求官求職,而實際上卻早已歸附於信王朱由檢。並意圖通過全心全力幫助朱由檢繼位來框正世勢,並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可意在天下的朱由檢最終又怎會放過這些曾經捨命幫助自己通向帝位,卻可能成為最後阻礙的棋子呢?陸文昭、北齋、沈煉,最後通通成為了朱由檢的棄子。

所謂「修羅場」是佛教術語,阿修羅畢生以戰斗為目標,修羅場指的是他們之間的死斗坑,也被後人用來形容形勢慘烈的戰場,兩部《綉春刀》以沈煉這個人物來前後貫穿,以王朝末世為主人公們的修羅場,在給觀眾以強烈的震撼觀感同時,也不禁引人深思。

電影中的主人公即便是面對難以改變的命運,依然能夠憑著對理想的一腔熱血,憑著孤注一擲的俠客氣魄,撰下屬於自己的傳奇。

那麼活在當下,活在現實生活中的我們面對著無形間的世事沉浮,又是否敢於直面人生,直面自己的修羅場無畏而戰?

展望未來,在「綉春刀」前兩部的劇情鋪墊之下,對敘事節奏和類型電影已經駕輕就熟的路陽在處於預備製作狀態的《綉春刀3》之中又會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這一切都非常值得期待。

《少林寺》由張鑫炎導演執導,李連傑、於海、丁嵐、於承惠、計春華等人參演。於1982年上映,我之所以最喜歡它有以下幾點原因

1、故事內容: 影片把一個人為父報仇,出家學武的驚險故事與「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串聯起來。李連傑成功塑造了武功高強,匡扶正義的武僧形象。

2、演員: 影片中的動作演員李連傑、於海、於承惠、計春華幾乎都是當時武術屆的精英,個個都是真正的練家子,動作戲也是拳拳到肉,精彩至極,影片也通過動作戲展示了拳術、劍術、棍術、槍術等不同的武術技藝,觀賞性極高。

3、拍攝: 導演張鑫炎真的來到河南嵩山實景拍攝,鏡頭上也幾乎都是一鏡到底,沒有太多的剪輯和渲染,讓觀眾感受更加真實,真切。

4、票房: 該片上映於1982年,當時電影票價只有兩毛錢,而它的票房竟然創下了1.36億的好成績。也就是說應該有將近7億人次觀看了本片。這個數據即使拿到37年之後的今天很多電影都望塵莫及。

5、插曲: 一首《牧羊曲》可謂是迷倒了一代人。它的歌詞與畫面配合得堪稱完美,旋律優美動人,至今很多人仍認為它是中國流行樂壇的經典之作。鄭緒嵐用她細潤甜美的嗓音把一個千嬌百媚的女子影響展現在大家面前,也讓充滿了陽剛之氣的嵩山少林寺多了一絲柔情。

《少林寺》是一部在武俠動作電影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影片一反舊武打片中那種純表演式的假把式,真實樸素的的展現了真正的中國功夫,甚至掀起了全國學習武術的熱潮。王寶強就是受這部電影的影響才走上了影視之路。

《少林寺》成了現今武俠動作片難以逾越的經典。

何謂武俠,我想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不同答案。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武俠,因為俠義行為常常和武力聯系在一起,所以會再俠前加個武字,謂之武俠。

1.《天龍八部》蕭峰

蕭峰死,遼軍退,南宋存,蕭峰足以稱的上是一位大武。

2.《射鵰英雄傳》郭靖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郭靖舍棄金刀駙馬,力保襄陽,血戰蒙古,保襄陽多年不破。

3.《神鵰俠侶》楊過

襄陽之戰擊斃蒙古大汗蒙哥和國師金輪,迫使蒙古退兵

十六年間行走江湖也行俠仗義,懲奸鋤惡

我出身於上個世紀80年代末,那時候正巧是港片興起的時期,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演員,導演,編劇,配樂和動作設計。也正是由於那時候看的武俠片比較多,所以讓我在心底萌生了一個武俠夢。武俠電影有很多,當年雖然沒有現在的電腦特技,畫面也沒有現在的這般超清,但是那時候的電影看上去就很有代入感,彷彿置身其中。要說最喜愛的武俠電影,我覺得還真的不好選。因為我覺得只要是李連傑演的武俠片都是上乘之作,我都是很喜歡。

一、《太極張三豐》

有武俠,有功夫,有兄弟情義,有對人生的感悟……即使是現在看,也能給我帶來很多啟發!

2.《方世玉》

3.《黃飛鴻》

什麼叫自信?這就是自信!男兒當自強。

4.《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

最瀟灑不羈的令狐沖,最囂張霸氣的東方不敗!

5.《倚天屠龍記》

最刁鑽任性,詭計多端的郡主趙敏,最腹黑隱忍的張無忌,還有那個等了20年還未兌現的承諾……

6.《洪熙官》

最冷酷帥氣的洪熙官!

如果只選一部,還是喜歡《劍雨》多一點。

這個是吳宇森的作品,有楊紫瓊,鄭雨盛,余文樂,王學圻和大S出演,是一個江湖追殺和江湖恩怨的復雜故事。楊紫瓊本是殺手組織的高級殺手,想過點平靜生活,隱姓埋名遠躲他鄉,經媒婆介紹,與平實鄉民鄭雨盛結為夫妻。然而平靜日子沒過上幾天,就被原來公司尾隨而至,更可怕的是,老實本分的鄭雨盛,貌似比她的身份更復雜……

有點古裝版《史密斯夫婦》的感覺,但不僅沒比史密斯他們缺少大片氣質,更比皮特他們的故事復雜多了,不僅故事復雜多了,主題也比皮特他們更有意義,更值得掩卷沉思。

好的武俠要有自己的獨特設定,包括武功武器和規則等,甚至角色能背叛地心引力的程度;好的武俠更要有自己的意境,包括光線、場景、台詞和音樂;事實上很多武俠都做到了,但他們比《劍雨》少了個更重要的東西——講個好故事。

是的,不只武俠,現在很多電影都製作更精良,投資更霸氣,陣容更豪華了,但是,能夠靜下心講個好故事的真不多了,甚至很多電影,你都不知道他們講了神馬東西。可是,講故事是電影的最基本職業吧?

一直以來我更喜歡的武俠還是當年張徹徐克他們的電影,不論技巧,故事和動作,音樂還有意境都是難以忘懷的,但是後期感覺更多的喜歡是出於個人的情懷,是懷念那種意境,是迷戀那種武俠氣質,這也讓自己內心不愛看後來的武俠電影。或者是那種「曾經滄海」的意思吧,所以錯失了不少有價值的新電影。

順路了,再推薦幾部小眾武俠,個人我挺喜歡的。

《師傅》,這個名氣不小的,但是並沒有躋身主流武俠的殿堂級。個人很喜歡這個劇照,也更喜歡這個情節。

《倭寇的蹤跡》,和《箭士柳白猿》一樣,都很喜歡,喜歡徐浩峰的影迷應也不少,不多推了。

這個有點小眾吧,叫做《暗器》,電影借一個挺成熟的故事,祭奠了舊武俠的逝去,也表達了對新文明的惶恐。值得看看的電影,你沒猜錯,上圖中拿的就是最好的暗器。

《雙旗鎮刀客》,正經的武俠電影,有點老牌,但意境甩了很多假武俠N條街了。說實話,感覺這個是小李飛刀的小時候吧,絕對很古龍了。

我最喜歡的武俠電影就是《新龍門客棧》,這部由徐克監制,李惠民導演,梁家輝、張曼玉、林青霞和甄子丹主演,程小東擔任武術指導,1992年公映的影片,內容改編自胡金銓的《龍門客棧》,外景地為甘肅敦煌,由香港思遠影業與瀟湘電影製片廠聯合製作。《新龍門客棧》被譽為香港新派武俠的起點,堪稱武俠電影的一座豐碑。新穎的武術指導,獨特的鏡頭角度,粗獷的大漠風光,劍拔弩張的氛圍營造以及明星精彩的角色出演!令觀眾大呼過癮!《新龍門客棧》這部電影在傳統的功夫武俠內容之上,加入了江湖俠義與情義,側重於人物形象的塑造,使片中每個人物都有血有肉,嬉笑怒罵皆是戲!梁家輝,張曼玉,林青霞,甄子丹准確的把握住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聯手貢獻了這部經典之作!為影迷營造出一個心目中真正的武俠世界和完美的江湖!

我最喜歡的要數1992年的《笑傲江湖2》

在內容上,《笑傲江湖2》走了暗招,用了奇絕。在徐克等人的大膽創新下,把東方不敗這個人物形象大膽的塑造成了一個至剛至柔的女子形象,並與令狐沖有了感情上的糾葛。在演員的賣力表演下,東方不敗亦男亦女的身份被忽略,而更多的是對這種新的內容敘述有了濃厚興趣。「天下英雄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的霸氣感傷也被觀眾所接受。

凌厲的剪輯風格加上輕快迅捷的配樂把武打上升到了另一個高度,不追求簡單的意蘊的抒發,單純的用純粹的演員的表演、剪輯達到視聽上的刺激,這是在《笑傲江湖2》中要突出的部分。影片中把令狐沖的獨孤九劍密集的來突出表現,在和日月神教使者打鬥一場戲中,運用快速的剪輯,配樂把獨孤九劍密集似的展示,而不是一招一式的慢慢展開,這樣對於觀眾的刺激是顯而易見的。

所以,這部電影無疑是武俠電影中佼佼者。

《血滴子》是我小時候很小的時候看得一部武俠電影。由何夢華執導,陳觀泰、谷峰、韋弘等主演的一部功夫電影。

故事發生在清朝雍正年間,民間能人志士對雍正(江洋 飾)的暴政口誅筆伐,為了肅清這些反對的聲音,雍正大興文字獄,凡有忤逆者,皆滿門抄斬。與此同時,雍正集結了一支護衛隊,使用殘酷的處刑器具血滴子,殺盡天下膽敢說出真話之人。謝天富(汪禹 飾)是護衛隊中的一員,很快,他便發現,自己所殺之人,竟然皆是正義勇敢的有志之士,遂對雍正的真正意圖產生了懷疑,之後,謝天富死於非命。同僚的死讓馬騰(陳觀秦 飾)看清了事件的真相,他決心金盆洗手,連夜潛逃出京。之後,馬騰來到了地處偏遠的深山村莊之中,隱姓埋名,並娶了玉貞(劉午琪 飾)為妻,就當他以為平靜的生活即將繼續之時,雍正派出的殺手已經步步逼近。

什麼黃飛鴻,張三豐,東方不敗,方世玉...一大批上天入地,飛來飛去的武俠片,意淫自嗨,污人耳目。自由體操外加鋼絲繩,威亞,特技,替身,玄幻,除了這些狗屁都不是,傳武就是這樣被罵的。傳武就是被你們黑得一文不值狗屎一堆。

80後是最深受武俠精神影響的一代,在眾多武俠片中《天龍八部》讓我記憶猶新。應該是至今為止影響深遠的力作

⑤ 求80年代老武俠片電影名

先介紹幾個兒時的武俠片,那時候沒啥娛樂,一到晚上都是一家人圍在電視前面,家家都是如此吧!

一:射鵰英雄傳
一部經典的無以復加的武俠片

二:冷月孤星劍
這是我印象很深刻的一部武俠片,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裡面的人名都起的好聽,司馬長風,白秋霜,古木天,天鳳女,賽華佗,賽華佗是個很重要的角色,因為只有他一個人可以治療超級恐怖的血蛾掌的傷,他暗戀白秋霜,可惜太過小白臉,沒有司馬長風那麼具有滄桑感,所以也就敗下陣來啦。好象是馬景濤演的.

三:天涯明月刀
我一直覺得它和冷月孤星劍的名字對應的很好,現在只記得孔雀翎和大悲賦,雁南飛是個壞蛋,當時感覺傅紅雪和明月心這兩個名字真是超級好聽,雪怎麼會是紅的呢,明月會有心嗎?不過我不太喜歡這個片子,印象也不太深刻,可能是因為基調比較陰暗,裡面的江湖太過冰冷。

四:琥珀青龍
這是根據古龍《白玉老虎》改編的片子,姜大衛演裡面的趙軒,人很冷,上官一劍殺了趙軒的老爸進入徐家堡做卧底,到最後才知道。裡面的天女散花是相當大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好在那個時候美國人還沒和中國建交,要不然肯定會出問題的。情節一般,不過裡面有個比較失敗的地方,在最後面一個叫金槍無敵的人才出現,敗給了趙軒並把自己的金槍送給了趙軒,他其實武功很高的,不過出來的也太晚了,如果早點兒出來說不定徐家堡都江湖爭霸了,不知道徐家堡的外聯工作是怎麼做的。記得伍衛國演的徐家堡老三最壞了,還有個厲害角色叫九妖侯~~~~

五:魔域桃源
片子講述了江湖上所謂的名門正派鏟除一個叫「魔域」的地方,派出傅青雲(劉德華,好人 )、慕容白(吳啟華,壞人)進入魔域搞破壞,然後得逞。不過「魔域」不僅不是魔域,反而完全是一個世外桃源,那裡的人們安居樂業,反而名門正派所在的江湖倒是腥風血雨,諷刺意味很強。趙雅芝在裡面演唐琪。裡面的赤陽神功和玄陰神功是兩個超級厲害的武功。最後決戰的時候幸虧唐琪擊傷了慕容白的左臂留下隱患,才讓傅青雲得以報仇成功。「魔域」裡面的二當家的是歐陽峰演的,射鵰之後再沒見過他,在這個面子里見到格外親切。小時候有那種貼畫賣,我有一次買到了很多《魔域桃源》的貼畫,人物很全,貼的到處都是,呵呵。

六:陸小鳳之鳳舞九天
是萬梓良版的,「英雄,請你陪我追美夢, 英雄,請你留下我美夢」 甄妮唱的這首歌也很好聽,裡面的柳雲居士還是很帥的,沒想到他的敵人竟然是他多年以前一夜風流的人,不知道他們的功夫是怎麼練的這么厲害的。西門吹雪演的不錯,冷冷的,花滿樓就是歐陽克,我覺得花滿樓應該這么胖的,呵呵。陸小鳳最後的那招鳳舞九天耍的的確很漂亮,好像這個片子裡面就play了那麼一次,帥呆指數100。後面薛冰和柳雲居士的那段老少戀我總覺得怪怪的,可惜最後島嶼沉沒了,sigh 前兩年出了個孫耀威版的陸小鳳真是難看。不過最記得的還是花滿樓飛上天抓風箏那段.

七:俠客行
這也是一部梁朝偉很經典的片子,石中玉石破天丁不三丁不四,呵呵,不過裡面和原著改變很多。我一直覺得冬兒在山谷嫁人然後石中玉去找他那一段很像射鵰裡面小龍女在絕情谷嫁人那一段。

八:四大名捕
沒找到老版海報,拿這個充數吧
是一部我記得比較全面的片子,是我在一個暑假裡看的,幾乎一集都沒有漏掉。追命、冷血、無情、鐵手四個高手,都是諸葛神侯的徒弟,值得一說的是演諸葛神侯的董驃先生,也就是《霍元甲》的老爸,前段時間過世了,他好像有幾個老婆,呵呵。這個片子是根據武俠改編的,裡面的無情是《琥珀青龍》里的徐家堡三少爺伍衛國(也就是劉曉慶前任老公)演的,我當時還有點兒不太適應他從壞角色到好人角色的轉變,裡面的追命好像是陳真那哥們演的,裡面有很多陰謀案子,不過說到最後居然是殺掉皇帝,顛覆政權。皇帝以前的時候有一個兒子,可是發現他眼睛有藍色的光被大臣認為是不吉利的,就把他拋棄了,然後這個小孩就長大了開始報仇雲雲,不過他其實也是個傀儡,他背後有個老頭才是功夫最高的,最後是四大名捕加上諸葛神侯一起才把他幹掉。

九:玉面飛狐
我看這個片子第一次就覺得這個片子簡直就是《楚留香》的少年版本,帥哥美女N多的武俠片,裡面好像所有的比較重要的角色不管好的壞的,都比楚留香裡面的年齡小一點兒,呵呵。我覺得這是我看過的武俠片裡面最輕松最舒服的片子,雖然裡面有很多陰謀陷阱,但是那一群充滿鬥志和希望的年輕人那裡都顯得不是大問題了。我覺得這部片子完全就是為吳岱融量身定做的,演卓不凡這個角色他太合適了,「玉面飛狐卓不凡,不達目的誓不休」,帥的很張狂。不過卓不凡出場比較狼狽,為了擒住大盜的頭兒,混在了監獄里做卧底。裡面的壞角色三絕公子卞修哲出場就帥的多了,2個ppmm抱著古琴走在最前面,還有奏樂的,隆重出場。他開始和卓不凡套近乎拿出了干將莫邪兩把劍來比拼,結果兩把絕世名劍同時折斷,我覺得有些誇張了。那麼牛的兩把劍怎麼會這么容易出場然後over。

十:蓮花爭霸
我必須懷著超級興奮的心情來回憶這部武俠片,這是除了射鵰之外我看過的至少5遍以上的武俠片,在我看來它應該是除了射鵰之後第二部經典,來美國的時候我就帶了這一部武俠片來。這個片子應該是笑傲江湖和流星蝴蝶劍的合體,和射鵰相比它缺少政治色彩,是一部更加純粹更加江湖的武俠片。本片的編劇真是超級強悍,情節緊湊,懸念迭起,頗有《暗花》的風格,演員的表演也很到位,不過有幾個演員的裝束有點兒象日本武士,呵呵。沈沖 葉群, 高翔, 楊棠這些人個性都很鮮明,因為是殺手的原因吧個個都獨來獨往,在他們眼裡,江湖應該是孤獨的。加上貫串這個片子的很縹緲的音樂,讓這個片子裡面的江湖多了一絲寒意和落寞。秋若蘭是類似流星蝴蝶劍裡面的大姐的形象,也很像龍門客棧的老闆娘,我特別喜歡看她騎著牛(好像是牛)走在那段荒涼的沙漠(好像是沙漠)里,伴著很舒服的音樂,讓我感覺這里的江湖格外的干凈。秋若蘭養大了這一批殺手,葉群深愛著她可她對南宮劍情有獨鍾,到最後他們差一點就可以遠離江湖可葉群還是死在了她的懷里,sigh。白玉川是裡面的一個很大看點,她是個mm扮演的,因為要配合後面練《葵花寶典》之後變性的情節,這一點和笑傲江湖比較象,但是它裡面還有《斷背山》的成分,呵呵 這個搞笑的地方是白玉川只所以要變成女人有個讓人噴飯的原因,那就是他的一個從小跟著他的一個手下是個同性戀,一直都暗戀白玉川,所以經常在白玉川的食物裡面下一些曼荼羅花粉,這樣想想白玉川雖然是裡面最壞的人,可是也是蠻悲情的人物,她後來變性之後設計的那些圈套真是手段毒辣,讓人不寒而慄。值得一提的還有片子裡面的音樂,片頭片尾都很好聽是我的最愛,羅文gg唱的,《江湖路》《回首紅塵》歌詞寫的都很好,透出一種身不由己的滄桑感。

1981年,由張鑫炎導演,在中國大陸實地拍攝,全部起用國內專業武術運動員擔任角色和武術設計的《少林寺》上映了,這是一部武打電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影片,影片摒棄了港台武打片里常用的吊鋼絲、彈床、替身、快速剪接等特技手段,採用長鏡頭拍攝,不使用替身,全部是真功夫,影片在香港上映後,票房奇好,賣座超過了成龍的《龍少爺》。
進入80年代,港台武打片的年產量已經大大下降,除了《少林寺》、《師弟出馬》等少數影片,很少有轟動之作,就在這時,徐克出現了,他曾經在美國的大學學過電影回港後在佳視拍攝的電視劇《金刀情俠》就使用了電影的拍攝手法,他導演的武俠片《蝶變》令人耳目一新,他在1984年拍攝的《蜀山劍俠》,聘請好萊塢的特技製作人員,營造出一個奇幻的劍仙世界,使影片大獲成功。這一時期,成龍、洪金寶等人的作品也在不斷變化,他們拍攝了一系列的現代題材的功夫片,如《福星系列》、《警察故事系列》和《A計劃》等,為武打片闖出一條新路,武打更講究速度感和力度,中間還加入些幽默元素。這段時期,成龍在戲班學藝時的「七小福」裡面的其他的師兄弟們如元彪、元奎、元華等人在武打片的表演和武術指導領域也都成為可以獨當一面的人物。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古裝武俠片開始重新為人們關注,胡金銓掛名,徐克、程小東聯合導演的《笑傲江湖》、徐克導演的《黃飛鴻》、程小東導演的《倩女幽魂》、徐克、程小東、李會民聯合導演的《新龍門客棧》成為這一時期武俠片的代表作,這類影片的特點是武打設計天馬行空,想像力異常豐富。其中程小東可以說是武打片導演里一個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在80年代初導演的《生死決》已經可以看出他日後的風格。而徐克的《黃飛鴻》系列將一個老的民間武林傳奇人物題材加以創新,影片里把武林紛爭加入到大的動盪時代里,表現出一種憂國憂民的意識,使武打片提高了一個檔次。一時間模仿跟風之作頻出,大家紛紛爭拍古裝武打片,其中只有袁和平的《鐵猴子》和《火雲邪神》還算有些創新。到了90年代中期就又趨於沒落了!
從解放到整個70年代,中國大陸沒有拍攝過一部武打片,1980年大陸導演張華勛拍攝的《神秘的大佛》使他成為大陸武打片導演第一人,雖然在武打設計上還很稚嫩,但畢竟他敢開風氣之先。後來他導演的《武林志》也受到國內觀眾歡迎。此後,武打片在大陸開始風行一時,但是整體水平感覺要落後港台武打片10 年以上。
一晃進入了新世紀,李安導演的《卧虎藏龍》獲得了奧斯卡4項大獎,使得中國的武打片再次被世界矚目!中國的一些著名導演如大陸的張藝謀、何平,台灣的侯孝賢都在拍攝或者籌劃拍攝武俠片。在新的世紀,中國武打片要出現新的輝煌!

中國武打片部分風雲人物簡表:
導演、武術指導
張徹(《獨臂刀》《死角》《上海灘13太保》)
胡金銓(《大醉俠》《俠女》)
胡鵬(粵語片《黃飛鴻》系列)
徐克(《蝶變》《黃飛鴻》《笑傲江湖》)
程小東(《倩女幽魂》《新龍門客棧》)
羅維(《精武門》《唐山大兄》)
楚原(《愛奴》《天涯明月刀》)
郭南宏(《鬼見愁》《少林寺18銅人》)
鮑學禮(《刺客列傳》《功夫皇帝》)
袁和平(《醉拳》《蛇形刁手》)
吳思遠(《南拳北腿》《惡虎狂龍》)
劉家良(《少林36房》《長輩》)
韓英傑(《龍門客棧》《精武門》)
巫敏雄(《大明英烈》)
歐陽俊(蔡揚名)(《方世玉傳奇》《方世玉大破梅花樁》)
演員
關德興(粵語片《黃飛鴻》系列)
李小龍(《精武門》《唐山大兄》)
成龍(《醉拳》《警察故事》)
王羽(《獨臂刀》《追命槍》)
羅烈(《血灑天牢》《金燕子》)
狄龍(《刺馬》《天涯明月刀》)
岳華(《大醉俠》)
上官靈鳳(《龍門客棧》)
徐楓(《俠女》)
姜大衛(《報仇》《刺客列傳》)
田鵬(《南俠展昭》)
白鷹(《狼牙口》)
在線地址@百 ~ 度 @ 搜 ~ 索 16ys

⑥ 中國最好的武打片

《戰狼2》的成功讓觀眾們對於武打動作片又有了濃厚的興趣,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中國武打動作片排行榜。哪一部才是你的摯愛呢?每一部都可以讓你看得熱血沸騰
10.殺破狼2
《殺破狼2》依然以拳拳到肉、硬橋硬馬的真功夫打造動作場面。吳京、張晉、托尼賈三位主演都擁有多年習武經驗,都是在各種動作片中身經百戰的武林高手,連片中的新人演員也有一身過硬功夫,眼花繚亂的凌厲招式讓影迷大呼過癮。

9.導火線

導火線如果你喜歡比較真實感的動作場面,那麼導火線一定是你的菜,導火線還原了最真實的動作,每一個招式都有實戰意義,拋棄了華而不實的動作,場面也挺火爆的,值得一看

8.太極張三豐

李連傑的太極拳打的是很漂亮,看看他在樹林里練太極的那段就知道了,但是缺點是李在實戰中使用的太極拳只有太極的意境,而沒有太極的具體招式。總體來說,將太極如此著名的拳術搬上熒幕,而且很到位地體現了該拳術的特點,加上此片錢嘉樂、李連傑、楊紫瓊、孫建奎、於海都是大牌打星

7.男兒當自強
《黃飛鴻》開創了動作電影的一個時代,其經典地位無可厚非,僅僅從在影史的地位和意義來講,絕對比其他兩片要重要的多,但是從純視覺效果學術的角度來分析,《男兒當自強》是應該在前面的。

6.激戰

整個劇情扣人心弦,特別是劇中搏擊賽的一路拚鬥,可以說是血肉模糊、驚心動魄。劇中的那句「怕,你就會輸一輩子」更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高端營銷推廣平台鹿豹座小編建議,如果想要看國產動作片,《激戰》這個電影票錢值得花。

5.葉問

作為一部功夫片,做到了打戲多而不雜。影片細致展現了詠春拳等拳法的制敵手段,使人能賞心悅目地領略搏擊套路。全片十餘場打戲贏得滿堂彩。詠春拳那雨點般的拳法讓觀眾目瞪口呆

4.師弟出馬

武打場面除了可以擁有美感和沖擊力之外,還可以擁有幽默感,成龍的功夫喜劇證明了這一點。若論動作之巧妙,成龍小巧騰挪的設計可謂第一。如果你沒有看過的話,趕緊去學習一下罷,這絕對是一段可以讓你看到過癮也笑到過癮的武打

3.精武英雄

《精武英雄》還是動作片無法逾越的高峰,動作風格注重寫實。動作片愛好者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不同武術流派的對絕,此片就包含有許多世界著名拳種的特點:泰拳的肘、膝擊,拳擊的跳步,空手道的手刀,跆拳道的高腳踢、側踢,黑人武術的倒鉤踢,中國武術中的小擒拿手、分筋錯骨手……

2.卧虎藏龍
卧虎藏龍除了精彩的動作設計,其中更包含了濃厚的文藝氣息,通過寶劍的丟失,女主追蹤寶劍的過程體現了各個人物的性格情感,夜晚小城裡的追蹤,茶館里的群挑,竹林中的輕功,都是它在影片中的經典鏡頭,此電影有過獲獎記錄,所以算是經典電影
1.少林寺

少林寺是邵氏兄弟公司1976年出品的香港動作電影,由張徹執導, 傅聲、戚冠軍、狄龍等主演。1982年,內地公映後,以1毛錢的票價創下了161578014元的票房紀錄
《少林寺》裡面沒有多少特技就靠的是真材實料的功夫,正是的這一點讓這部片子大紅起來。弘揚中華武術,同樣神話中華武術,經過幾十年才實實在在認識我們的國術,也就是一門體育項目,不是神技。

⑦ 李連傑十大電影,《方世玉》第7,《黃飛鴻》不是第1

李連傑,功夫皇帝,古裝武俠第一人。素來以動作舒暢,作為大陸第一位在港片打出一片天地的演員,李連傑貢獻了太多經典電影,那麼他的哪部電影最為經典,最能代表本人的搏擊風格呢?

應廣大讀者的要求,叉叉對李連傑的46部電影進行盤點歸納,總結出10部李連傑最為經典的作品,帶諸位回憶李連傑的巔峰時刻,廢話少說,咱們這就開始盤點 李連傑十大經典電影

第10名:中南海保鏢(1994)

動作設計: 觀賞指數: 經典指數: 豆瓣評分:7.7

目睹殺人事件的Michelle遭到殺手追殺,為此未婚夫特地與大陸取得聯系,請求中國特警正陽前往香港保護Michelle的安危,由於性格習慣的不同,兩人由剛開始的不理解到之後的暗生情愫,就當二人感情日漸牢固之際,殺手已悄悄接近了他們……

相較於古裝片,李連傑的時裝動作片較為冷門,但影片中的李連傑打出的動作令人賞心悅目。《中南海保鏢》結尾處李連傑與皺兆龍在煤氣泄漏的條件下屏氣大戰讓人大呼過癮,。

與緊張刺激的動作戲相比,《中南海保鏢》的文戲同樣被人津津樂道,李連傑面對鍾麗緹的熱情奔放展現出的剋制、拘謹仍讓很多觀眾不能忘懷。

話說李連傑身著警服是真帥啊。

第9名: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1993)

動作設計: 觀賞指數: 經典指數: 豆瓣評分:7.8

幼年的張無忌目睹了父母被六大門派逼死的慘狀。由於身中寒冰掌,張無忌自幼體弱多病,一直受同門師兄弟欺辱,卻不想因禍得福,他獲得世外高人的絕世武功,在明教聖女小昭的協助下,張無忌更是掌握了明教的「乾坤大挪移心法」。與此同時,蒙古郡主趙敏企圖利用六大派來殲滅明教,幸好張無忌及時識破了趙敏的陰謀。

除了天馬行空的武打場面,《倚天屠龍記》對原著情節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張無忌不再是憨傻直男而變得腹黑無比,周芷若和宋青書關系曖昧等等都令金庸迷大跌眼鏡。片中戰鬥力、一柱擎天等 搞笑 情節至今讓人捧腹。洪金寶叫李連傑打太極拳,黎姿、邱淑貞、張敏等各種類型女星的參演令觀眾大飽眼福,頗高的 娛樂 性使這部影片不失為一部佳作。

第8名:新少林五祖(1994)

動作設計: 觀賞指數: 經典指數: 豆瓣評分:7.8

康熙年間,洪熙官一直不滿清廷統治,不料師兄馬寧兒被朝廷收買,洪熙官全家悉數被害,雖然殺了馬寧兒,可洪熙官和兒子文定早已無家可歸。洪熙官父子與江湖行騙的紅豆母女碰巧寄住在當地富商家中,鬧出不少笑話。少林突遭朝廷屠戮,為防寶藏被朝廷奪取,主持將藏寶圖紋在五個孩子後背,並告知洪熙官一定要保護這幾個孩子。怎料馬寧兒未死,更是變成了渾身是毒、刀槍不入的怪物,他攜大隊人馬殺向了五個孩子。洪熙官父子與其展開了大戰。

《新少林五祖》兼顧了喜劇和動作元素,李連傑耍起奪命鎖喉槍可謂行雲流水,而計春華飾演面容潰爛的馬寧兒嚇壞了不少觀眾,王晶靈光乍現出演的方世玉,更不要提邱淑貞驚為天人的盛世美顏了,這形色各異的人物貢獻了不少看點,至今看來《新少林五祖》不失為一部 娛樂 佳作。

值得一提的是,劉松仁扮演的紅花會總舵主陳近南出場頗為帥氣,可沒過幾分鍾就被馬寧兒殺青戲份,至今仍為不少網友提供著 搞笑 梗。

第7名:《方世玉》系列(1993)

動作設計: 觀賞指數: 經典指數: 豆瓣評分:7.9

本是富家子弟的方世玉為人放盪不羈,城中富商雷老虎舉辦比武招親,本著湊熱鬧態度的方世玉前去比武,可突見新娘是個醜女,方世玉故意認輸,逃之夭夭。其母苗翠花自認臉面無光,便女扮男裝贏得了比賽,卻不知獲得了雷老虎妻子李小環的芳心。就當母子二人准備新婚跑路之時,方世玉的老爸方德出現,而且還引來了清兵的追殺,事情變得越來越熱鬧了。

作為李連傑成立公司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方世玉》可謂傾注了李連傑大量的心血,李連傑試圖通過玩世不恭、風趣幽默的方世玉來打破大眾對他古板保守的一代宗師形象。兩部《方世玉》都貢獻了不少笑料,而第一部劫法場和第二部的板凳大戰的動作設計仍是創意十足,天馬行空。

《方世玉》與《黃飛鴻》截然不同的性格做派,成為李連傑電影中最為重要的兩個電影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年僅19歲的趙文卓扮演的反派九門提督讓他一炮而紅,之後更是接替李連傑拍攝了數部黃飛鴻電影,成為年青一代動作演員代表。(可惜現在一直無法出頭)

第6名:《給爸爸的信》(赤子威龍)(1995)

動作設計: 觀賞指數: 經典指數: 豆瓣評分:7.9

大陸公安鞏偉受上級指示來到香港進行卧底任務。在一次黑吃黑的爭斗中,鞏偉救下女警香港方逸華,方逸華得知鞏偉真實身份後,帶領鞏偉兒子至帶到香港尋父。卻不料,鞏偉身份暴露,犯罪集團老大與鞏偉父子在游輪展開大戰。

動作演員沒有演技不好似乎一直是演藝圈的普遍共識,而李連傑在《給爸爸的信》中面對妻子身亡、被逼殺兒子的幾場戲能觀眾 情感 產生漣漪,可見其文武雙全(李連傑更是憑借《投名狀》第27屆金像獎最佳男主)

作為童星出身的謝苗,功夫扎實,與李連傑的幾次合作都貢獻了經典作品,表演搶眼不搶鏡,令觀眾記住了這個母親亡故,父親遠走的堅強男孩。在武術指導元奎的設計下,反派於榮光的「袖裡乾坤」,李連傑極盡華麗的警棍搏擊,片尾李連傑父子與於榮光、鄒兆龍、盧惠光的大戰都令人眼前一亮,如今的動作片很難再看到如此神仙的陣容了。

動作設計: 觀賞指數: 經典指數: 豆瓣評分:7.9

明朝末年宦官專權,百姓苦不堪言,張君寶與董天寶自幼在少林寺長大,因在達摩院修行選舉中與師伯發生矛盾,被逐出師門。君寶天性散漫無拘無束,天寶急功近利,嚮往權力。不同的性格決定了兩人不同的人生道路:君寶結交了江湖義士,天寶巴結宦官,不同的地位決定了兩兄弟勢不兩立,兵戎相見。

位主角天寶與君寶兄弟的羈絆是推動整個故事的主線,兩位人物的武功風格正好襯託了各自的性格,君寶柔中帶剛,天寶剛猛無比,袁和平「天下第一武指」的名號絕非浪得虛名。

相比於《黃飛鴻》,張三豐更具一代宗師風范,大徹大悟出太極,在亂世救百姓於水火,李連傑打出的太極拳神采俊美,行雲流水,如山水油畫令人流連忘返。

值得一提的是,錢小豪扮演的天寶過於搶眼,天寶為了夢想拼搏,不服輸的人物性格得到了不少觀眾的共鳴,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更是讓角色入木三分,導致錢小豪搶去了李連傑主角的風頭,這也是《太極張三豐》排名較低的原因。

第4名:《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1992)

動作設計: 觀賞指數: 經典指數: + 豆瓣評分:8.5

厭倦了江湖腥風血雨的令狐沖本計劃和小師妹以及華山派兄弟退隱江湖,但在途中,一個驚為天人的美貌女子引起了令狐沖的注意,兩人飲酒吟詩甚是投機,令狐沖卻不想這美女正是練就了「葵花寶典」屠戮生靈的魔頭東方不敗,令狐沖要在愛情和道義之間做出艱難抉擇。

美酒寶劍,少俠佳人,《東方不敗》正是無數人心目中江湖的樣子。說是武俠片,但是故事內核卻是令狐沖與東方不敗曖昧關系的戀情,東方不敗是男是女,結局到底怎樣都成為至今仍被影迷討論的問題。

結尾東方不敗的綉花針大戰令狐沖、任任我行等眾高手的片段更是驚為天人,如果不是劇情殺,戰鬥力天花板的東方不敗又怎會被令狐沖刺中,落魄墜下黑木崖,顯然《東方不敗》成就了林青霞,林青霞成就了《東方不敗》,就算是關之琳、林嘉欣兩大美人在林青霞面前也氣場全無。

即使放在武俠電影排名中,《東方不敗》也是神一般的存在。按照豆瓣評分,《東方不敗》本應具有進入前三的資格,但奈何觀眾將目光都聚焦在林青霞扮演風華絕代的東方不敗身上,李連傑的令狐沖反倒成了陪襯,《東方不敗》成為李連傑最尷尬的代表作,因此與前三甲失之交臂。

第3名:《少林寺》(1982)

動作技巧: 觀賞指數: 經典指數: +豆瓣評分:8.2

隋朝末年,小虎子一家遭到王仁則追殺,小虎子被少林寺僧人救起。為替父報仇,小虎子決心學習少林武功,他剃度出家,法號「覺遠」。在練武期間,覺遠認識了牧羊女白無瑕,二人互生情愫。可由於武藝不精,覺遠刺殺王仁則失敗,受到打擊的覺遠決定潛心學習少林功夫,在習武過程中,覺遠也悟得了人生的真諦。

按照評分和鏡頭技巧,《少林寺》是無法進入前三的,但是叉叉把《少林寺》排在第3名,全因為《少林寺》對華語武打片有無可比擬的影響力。作為李連傑最為重要的作品,大陸香港第一部合拍片的《少林寺》弘揚了少林文化,掀起了功夫狂潮,在當時票價不到1毛錢的年代創造了1億的票房!可見其有多麼的萬人空巷,也造就了60—80後心目中崇高的地位。

現在回看覺遠遁入空門與牧羊女斬斷情愫的橋段仍令無數觀眾刻骨銘心,《牧羊曲》也成為李連傑電影的一大遺憾。

第2名:《黃飛鴻》系列(1991)

動作技巧: 觀賞指數: 經典指數: +豆瓣評分:8.2

清朝末年,廣東佛山武師黃飛鴻不忍洋人在國土橫行霸道,遂在自家寶芝林醫館教人武功,以自己微薄之力自強救國。清廷腐敗昏庸,黑道欺行霸市,異教暗流涌動、洋人虎視眈眈,各方三教九流讓黃飛鴻知道僅憑自己無異於螳臂當車,一個人的力量終究難抵 歷史 的車輪……

而第二部,李連傑與甄子丹的巷道布棍大戰讓《黃飛鴻》的動作觀賞性幾可封神,足以屹立武俠動作之巔。

當然這里的《黃飛鴻》系列特指的是前三部電影,之後的趙文卓版的第4、5部就暫且不提了。什麼是一代宗師,國之俠者,看過《黃飛鴻》你就知道了。

第1名:《精武英雄》(1994)

動作技巧: +觀賞指數: +經典指數: +豆瓣評分:8.5

《精武英雄》故事改編自《精武門》講述了海外留學的陳真回國替師傅霍元甲報仇的故事。

恭喜《精武英雄》以微弱的優勢擊敗《黃飛鴻》名副其實的神作,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精武英雄》是最完美的華語動作片,作為CCTV6的鎮台之寶,無論從劇情還是情節推動都無懈可擊。無論放到任何時代,這都是李連傑乃至整個華人圈最棒的電影。片中李連傑分別對戰錢小豪、倉田保昭、周比利的三場武打戲堪稱教科書。

與錢小豪的比武中,李連傑使用拳擊擊敗了錢小豪的霍家拳,兩人的技藝是中國武術與西方搏擊的碰撞;而倉田保昭與李連傑的對決更多的是探討武術的根本目的是什麼;在陳真對付「機器人」藤田剛時,則是最簡單直白的廝殺。

最值得肯定的是《精武英雄》解決了功夫片「為打而打」的問題,電影為什麼出現搏鬥都缺少一個令觀眾信服的成因;在文戲的編排上,《精武英雄》絲毫不含糊,陳真與光子的感情戲也是不少觀眾心中的白月光,在各方面《精武英雄》都是超越了李小龍前作的巔峰之作!

結尾

在進去千禧年之後,由於年齡的增長,李連傑的電影質量逐漸下滑,而在好萊塢拍的幾部電影過於暴戾,有失李連傑一代宗師,行雲流水的動作語言,導致了很多人越來越認為李連傑「正氣散盡,戾氣盡露」,但不可否認李連傑在80、90年代所貢獻的武俠經典,成為華語影史不可磨滅的印記。

我是叉叉,咱們下周日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