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大魚海棠模仿哪個日本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大魚海棠模仿哪個日本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2-27 15:34:47

A. 大魚海棠官方對 抄襲千與千尋怎樣回應

現在中國人不知道怎麼想的,要真那麼說的話,《千與千尋》抄襲《小倩》怎麼沒見人說啊,《十二國記》裡面也算「抄襲」中國神話,到這里有人就會說人家這是借鑒,自己的,到我們自己根據自己的神話故事來寫就成「抄襲」了,這到底是有多瞧不起自己,以雙重的標准去判斷同一件事物,不得不說有些人崇洋媚外了,現在人接觸的大多數都是日本動漫,根本不太了解本國歷史文化,日本動漫中有多少是中國元素,但是它對中國影響很大,很多人都以為出自「日本」,其實那不過是祖宗的東西,要論那個國家的神最多,那就是中國,大到三皇五帝,盤古,女媧、伏羲,小到灶君,土地公,還夠各種書都數不清的小神,很多人喜歡日本文化其實大多數也就是想緬懷下中國文化,但是日本只能看到一些比較淺顯的東西,真正東西還是在中國,日本人都認為華夏文明在中國消亡了,現在只有在日本才是華夏文明的繼承者,不得不說他們口氣很大,這牛逼出的,其實日本根本不能真正理解中國文化,日本文化也不是不可取的,有些方面還是值得學習的,日本對中國影響很大,提到日本有人反感,諷刺,而且網上罵戰經常展開,如果是以前的話,日本怎麼樣根本不關中國人什麼事,但現在不同,很現實的問題,經濟原因,日本早已步入發達國家,重視文化傳承,而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大部分人還屬於脫貧這一代,物質生活都沒有保障哪有心思搞精神文明,國家也沒有,現在主要是政治經濟,所以老是有人拿中國和日本相比,根本沒必要,看過一段帖子裡面說「中國的年輕人比較熟悉的就是非主流和漫畫,80後幾乎是在日本的動漫中長大的」。作為他們的父輩,在中國的動畫中長大的我們這代人,不禁發出嘆息!孩子,你們太無知了!其實,中國的動畫無論在造型、製作、內容、音樂、表演手法等,都具有獨特的藝術特色,是單一的漫畫形式的日本動漫無法比擬的,而日本動漫與之相比,只能是低劣的塗鴉。中國動畫不僅有傳統的繪畫、木偶、剪紙、折紙等表現形式,還吸收了中國皮影戲和民間窗花的藝術特色,借鑒了京戲人物造型,將動畫形象塑造得生動豐滿,也使中國的民間傳統藝術得到發揚。以剪紙「拉毛」新工藝拍攝的水墨風格剪紙片《鷸蚌相爭》,曾榮獲第十三屆柏林國際短片電影節銀熊獎、南斯拉夫第六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加拿大多倫多國際動畫電影節特別獎。剪紙片《草人》模擬中國工筆花鳥畫的形式,在日本第二屆廣島國際動畫電影節獲兒童片一等獎。獨樹一幟的水墨動畫片更是將中國的水墨畫與動畫電影相結合,使中國特有的筆墨情趣完美地再現於銀幕,形成最具中國特色的藝術風格,震驚了整個世界影壇,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上世紀60年代拍攝的《大鬧天宮》,在造型、設景、用色等方面借鑒了古代繪畫、廟堂藝術、民間年畫的特色,又融入了中國傳統戲曲的表演藝術,堪稱中國動畫史上的豐碑,國外評論說:「《大鬧天宮》不但具有一般美國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藝術又是迪斯尼式的美術片所做不到的,即它完全地表達了中國的傳統藝術風格。」「是動畫片的真正傑作。」這樣的藝術風格和美感,日本動漫有嗎?過去,日本動畫片《鐵臂阿童木》的導演、日本動畫和漫畫的鼻祖手冢治蟲,就是在看了中國萬氏兄弟製作的亞洲第一部動畫長篇《鐵扇公主》後放棄學醫,決定從事動畫創作的。如果說現在「國產的動畫片幾乎都是模仿日本動漫片,而且模仿的還很惡劣」,那隻能說明你們這代人腦殘,可憐,不爭氣。 孫中山說過:日本的文明「前則取之於中國,後則師資於泰西」,沒有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