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對人類文明的影響
1、記錄與傳播功能
電影在紀錄與傳播方面所具有的這種直觀性、完整性,是其區別於之前任何語言的特質,這一特質是偉大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2、創新思維方式
電影的革命性意義還在於,電影開啟的是一種人類前所未有的完整思維方式,我們願意稱之為電影的「全思化」進程,雖然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進程還沒有正式開始。
電影還可以採取意識流的方式,更深入地關注人的內心世界,與語言文字攜手,將所想所思完整地表現出來,這是一種既涵蓋又超越了與語言文字的全新表示方式,第一次用既深邃又直觀的方式實.現了人類「思的完整性」。
3、教育功能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電影藝術業已成為人類文化的舉足輕重的組成部分,更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優越條件和發展可能。從教育的發展來看,電影作為教育手段,則特別體現在教育觀念和電影觀念在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的更新上:即,教育從以效率為重的階段轉變到以人性化為重的階段。
電影化的教育將成為一般教育的核心內容和普遍模式,在人類知識和智慧的積累與傳播方面產生革命性的影響。課堂教學的電影化趨勢看似平常,卻可能引發整個教育機制的系統性巨變。盡管我們目前還不能對未來這一巨變進行全面預測,但大致的趨勢則是可以預料的。
中國電影發展史
1、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為了向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祝壽,拍攝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劇《定軍山》。中國電影一開始,就和中國傳統的戲曲和說唱藝術結合起來,發展出一套獨特的電影類型。
2、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的17年間,涌現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鋪子》等一大批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優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銀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國電影發展的第一次高潮。
3、九十年代初,《開國大典》、《大決戰》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和《焦裕祿》、《鳳凰琴》等現實題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4、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照實說,中國電影先後實施了影視合流改革、電影精品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電影股份制、集團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藝術質量和形式都有嶄新的突破和提高。
㈡ 電影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意義呢
所謂影視藝術來源於生活與工作,而電影作為一門視覺、聽覺、思覺等綜合人類各種「覺」的藝術,對大眾來說,有著諸多不一般的意義。
世間百態、人俗風情、善惡交錯,我們似乎都可以通過影像來一窺究竟。哪怕再平凡的人,在心底也總會留存著一塊地方安放「另一個自己」。
而電影的力量,就是將「他「無限放大,在虛幻與現實的轉換之中,為我們帶來謎一般的夢境。
㈢ 你知道電影的放映原理嗎電影的膠片是一張張的照片,為什麼觀眾看到的是一活動
只要膠片的放映速度小於0.1秒(從一個膠片開始進入鏡頭到下一個膠片開始進入鏡頭的時間),人眼的感覺就不會是一張一張的畫面,而是連續的了。人眼反應時間是0.1秒,小於0.1秒時間的事,人眼無法區分。
電影是運用照相以及錄音的手段,以一定的攝入速度(現代電影是每秒攝入24個畫面),把景物活動的影像和聲音攝錄在膠片上,然後把這些景物各運動階段的靜止畫面連續放映到銀幕上,藉助人的「視覺暫留」現象,在人的視覺中造成再現景物運動影像的效果。這就成了電影。
科學研究表明,視覺暫留時間約為1/5~1/30秒。當電影畫面換幅頻率達到每秒15~30幅之間時,人就看不到每幅靜止畫面之間的停頓,而只看到這些連續放映的畫面的活動影像了。電影發明初期,無聲電影的標准換幅頻率為每秒16幅,後有聲電影改為每秒24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