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蝴蝶效應》,為什麼它的評價那麼好
因為《蝴蝶效應》這部劇無論從演員的演技以及劇情的內容,都是非常受人喜歡的。
《蝴蝶效應》這部影劇在很早之前就已經上映。從播出到現在這段時間經歷的比較長,但是重新回顧的話。不得不說這部劇是值得一看的電影。而且在劇中雖然演員的角色不是特多,但是每一個角色都能夠演繹的很好。在故事的銜接以及懸疑的部分,兩者之間也都搭配的非常飽滿。而且從時間的穿越來說也是非常流暢的,期間也並沒有出現過多生硬的感覺。而且在整部劇結尾的時候,也是給人一種耐人尋味的感覺,彷彿事情就像剛發生的一樣。
但是《蝴蝶效應》這部影劇也遵從了一個現實的事情。就是往往已經發生的事情,並不可能因為時間的倒流而改變。說直白一點就是歷史,不可能改變。技術,你有超能力回到過去,但是無法挽回曾經做過的事情。所以在最後開門也是通過時間的能力回到自己母親剛躺下自己那一刻。生命自然而然也就需要重新來過。
❷ 山村老屍1在國產恐怖片是什麼水平
在我看來,《山村老屍1》在國產恐怖片中是數一數二的經典作品,因為它的劇情和製作都是在當時都是數一數二的。盡管《山村老屍1》現在在我們眼裡可能就是劇情老套,製作粗糙的一部國產恐怖片,但它在中國恐怖片電影史上還是有著很高的地位的。
因此,《山村老屍1》就是國產恐怖電影的經典,這不僅是因為它的劇情有模仿也有創新,還因為它在製作方面採用的逼近生活的素材更能讓人有恐懼感。現在的國產恐怖片早就淪為了日韓恐怖片的復製品,而它們大規模使用的血腥鏡頭其實給人的不是恐懼感,更多的是惡心感。
❸ 誰能告訴我關於一些登山或是攀岩的電影,謝謝
從電影的角度看登山:一部電影史往往可能反映出一個時代的登山史。電影的歷史在某種程度上也與時俱進地折射出登山的歷史。以下十部影片堪稱比較經典、比較有代表性的登山類體裁電影,在登山界受到廣泛關注,尤其玩雪山這口的人可能會比較喜歡和偏愛。
1.勇闖雷霆峰(1975)
2.冰峰搶險隊 (1982)
3.八千米死亡線/K2 (1992)
4.絕嶺雄風(1993)
5.我們要活著回去(1993)
6.挑戰巔峰/Into Thin Air(1997)
7.偉哉聖母峰 (1998)
8.垂直極限/Vertical Limit (2000)
9.冰峰168小時/Touching the Void (2003)
10.冰雨/Bingwoo (2004)
點評:九十年代和2000年後,分別推出了兩部很有份量的片子(八千米死亡線/K2 (1992)->挑戰巔峰/Into Thin Air(1997)->垂直極限/Vertical Limit (2000) ->冰峰168小時/Touching the Void (2003)),在藝術表現上都達到了一種高度。
之所以把表現俗套比較做作的《冰雨》也列入十大推薦之列,是因為影片把愛情作為主打戲,加入了不少愛情佐料,象韓國泡菜那樣酸得掉牙。這是韓劇韓流的「通病」。愛情這一古老的元素在《登山聖經》中是找不到答案的,所以《冰雨》算是填補了這個空白。登山跟親情、友情、愛情這種矛盾的糾葛常常密不可分,正如《垂直極限》和《冰峰168小時》「割繩子」那種經典場面,那種自我了斷、當斷則斷,那種跟親情、友情難以割捨一樣。
從登山的角度看電影:如果從技術型登山的技術動作和技術應用的角度去苛求的話,很多電影往往經不起推敲,但從登山理念、登山原則、高山救援、戶外生存等方面去審視的話,這些影片有很多發人深省的地方至今還在影響我們。
【中/英文片名】勇闖雷霆峰/勇闖奪命峰/The Eiger Sanction (1975年公映)
【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喬治?肯尼迪 George Kennedy Jean-Pierre Bernard Heidi Brühl Jack Cassidy Thayer David Jack Frey Michael Grimm
【國家/地區】美國
【對白】英語
【電影簡介】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自導自演的此片,描寫已退休的特級殺手在大學系任教,但中央情報局對他威逼利誘,令他不得不復出,主要任務是在雪山上進行暗殺。本片故事並不新奇,但導演的手法較為爽朗,背景選擇在絕險的雪山上,尤見特出。雖然本片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描寫爬山,但過程拍得逼真驚險,反成全片精華所在,顯然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五名攝影師。
【中/英文片名】八千米死亡線/K2 (1992年公映)
【導演】Franc Roddam
【主演】邁克爾.比恩 Michael Biehn 雷蒙德.巴里 Raymond J. Barry Luca Bercovici Patricia Charbonneau 馬特?克萊溫 Matt Craven Ghulam Abbas Laurie Briscoe Christopher M. Brown
【國家/地區】美國 英國 日本
【對白】英語
【劇情簡介】
泰勒是個事業有成的檢察官,哈洛則是個大學里物理學頂尖教授,前者個性自私、驕傲、激進絕不讓任何事物擋住他的成功道路;而後者則是善良、體貼有正義感的好人。二人皆有共同的目標--爬超過八千米世界各山......
【中/英文片名】絕嶺雄風/巔峰戰士/懸崖歷險/ Cliffhanger (1993年公映)
【導演】雷尼.哈林 Renny Harlin
【主演】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Sylvester Stallone 約翰.利特高 John Lithgow 馬克思.普里克 Max Perlich 簡寧.特納 Janine Turner Jeff Blynn Trey Brownell Gregory Scott Cummins Don S. Davis
【國家/地區】美國 法國 義大利
【對白】英語
【電影簡介】
史泰龍超越顛峰得意代表作!一山雞究援隊長目擊一意外而心中留下了難以抹滅的陰影,為救紅粉知己和飛機失事的受難者,他又回到狂風暴雨的高山中...本片所有動作場面均難得一見,驚險刺激是您絕對不能錯過的佳片。
【中/英文片名】我們要活著回去/Alive (1993年公映)
【導演】Frank Marshall
【主演】伊桑.霍克 Ethan Hawke 約翰.馬爾科維奇 John Malkovich 伊里納.道格拉斯 Illeana Douglas Danny Nucci 文森特.斯派諾 Vincent Spano Jack Noseworthy Nuno Antunes Seth Arnett
【國家/地區】美國
【對白】英語
【劇情簡介】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空難電影,對於人類在惡劣環境下掙扎求生的精神描述得相當動人。整個故事在冰封的高山上拍攝,難度頗高,但導演弗蘭克.馬歇爾仍拍出緊湊的節奏和刺激的災難場面,以伊桑.霍克為首的一群年輕演員也演得賣力。故事發生在1972年,南美的橄欖球隊赴智利比賽,飛機於途中撞毀於安第斯山,但部分隊員仍然生還。隊長安東尼歐帶領生還者掙扎著活下去,一邊等候救難隊的救援,但苦無反應。在大風雪下撐了九天,他們被迫分食死難者的肉維生,並嘗試派人下山求援,但無功而返。後來又發生雪崩等災難,經五十多天後天氣漸暖,才剩下十六個人逃出生天。
【中/英文片名】 挑戰巔峰/進入空氣稀薄地帶/Into Thin Air: Death on Everest (1997年公映)
【導演】Robert Markowitz
【主演】克里斯多弗.麥克唐納 Christopher McDonald Peter Horton Tim Dutton Nigel Fan David Forman Luke Garrett Pamela Gien Esther Hall
【國家/地區】美國 捷克
【對白】英語
【劇情簡介】
一群業余登山同好手,分別加入了職業登山好手,史考特與羅伯的探險隊准備征服埃佛勒斯峰,途中因缺乏經驗及紀律,而面臨諸多難題,在下山時又碰上暴風雪,使得原本已困難重重的登山之旅憑添變數……
【中/英文片名】偉哉聖母峰/征服聖母峰(Everest) (1998年公映)
【導演】David Breashears
【主演】利亞姆.尼森 Liam Neeson Jamling Tenzing Norgay Araceli Segarra Ed Viesturs Paula Viesturs Beck Weathers
【國家/地區】美國
【對白】英語
【電影簡介】
這是以超大電影機拍攝的聖母峰影片,機器是IMAX公司製造。在一九九六年花了三百五十萬美元,相當於一億二千萬台幣到尼泊爾實地拍攝的。此片必須在特殊螢幕和 IMAX放映機才能放映。台灣曾在台中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放映,現在由美國發行錄影帶銷售,是值得欣賞的影帶。
【中/英文片名】垂直極限/Vertical Limit (2000年公映)
【導演】馬丁.坎貝爾 Martin Campbell
【主演】比爾.帕克斯頓 Bill Paxton 克里斯.奧唐納 Chris O'Donnell 羅賓.托尼 Robin Tunney 斯科特.格倫 Scott Glenn 伊沙貝拉.斯科魯普科 Izabella Scorupco Clinton Beavan Ian Bolt Rod Brown
【國家/地區】美國 德國
【對白】英語 烏爾都語
【劇情簡介】
彼得.蓋瑞特(克里斯歐唐納飾)的父親帶著一對兒女攀爬懸崖,不料發生意外,為了逼兒子救回自己和姐姐,父親迫不得已割斷繩子犧牲自己,彼得雖然獲救,但對自己相當自責,他放棄了成為一個登山好手的志願,成為了一名攝影師,而他的姐姐卻追隨父親踏入了登山界。
有一天,他的姐姐在挑戰喜馬拉雅山的最高峰——聖母峰時遇險,包括她在內的整個登山隊都被困在海拔2600英尺高峰上的岩洞里,彼得不惜冒生命危險與時間競賽,臨時組織一隊營救隊伍,攀登世界第一高峰,以求救回生命危在旦夕的姐姐和她的攀山隊伍。
【中/英文片名】乞力馬扎羅:非洲之巔/ Kilimanjar To the Roof of Africa(2002年公映)
【導演】David Breashears
【主演】Heidi Albertsen Roger Bilham Jacob Kyungai Hansi Mmari Audrey Salkeld Nicole Wineland-Thomson
【國家/地區】美國
【對白】英語
【劇情簡介】
略
【中/英文片名】冰峰168小時/觸及巔峰/Touching the Void (2003年公映)
【導演】Kevin Macdonald
【主演】Simon Yates Brendan Mackey Nicholas Aaron Joe Simpson Richard Hawking Ollie Ryall
【國家/地區】英國
【對白】英語
【劇情簡介】
1985年,來自英國的兩名登山者西文耶茲及祖森遜准備征服高達二萬八百英尺的秘魯安第斯山Siula Grande峰 。在攀登到一萬九千英尺時,祖森遜不慎跌下一個陡坡,並且摔斷了右腿。在他下面是萬丈深淵,而向上又無法攀爬。西文估計夥伴凶多吉少,只好割斷繩索,自己攀爬出陡壁,回到營地。 祖森遜被西文割繩放棄後,隨即跌進深淵,叫天不應,叫地不聞。本該萬念俱灰之際,祖森遜懷著堅強的生存意志,拖著折斷的雙腿爬出深淵,歷經三天的千辛萬苦,就在西文准備撤離時,祖森遜拖著傷腿出現他的眼前 ……
【中/英文片名】冰雨/Bingwoo (2004年公映)
【導演】Eun-seok Kim
【主演】金荷娜 Ha-Neul Kim 李成宰 Sung-jae Lee 宋承憲 Seung-heon Song
【國家/地區】韓國
【對白】朝鮮語
【劇情簡介】
鍾鉉與佑成兩個素未謀面的人在攀登雪山時遇到雪崩。冰塊不斷的塌下,鍾鉉因而受傷,可是他身處險要,求救無援。出生於爬山世家的佑成盡力營救,令鍾鉉脫險。兩人自此認識對方。
兩人回到漢城後,遇上了同一名女子京敏。鍾鉉表達了對京敏的愛意,不過京敏又有點猶疑。同時間,被動的佑成眼見自己的初戀情人將斷送給另一人而十分難受,猶如感情上的雪崩……
❹ 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經典台詞
導語:《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改編自張嘉佳的同名小說,由張一白導演,張嘉佳親自擔任編劇,鄧超、張天愛、白百何、楊洋、岳雲鵬、柳岩、杜鵑一眾明星傾情出演,電影描述了陳末和兩個好兄弟茅十八和豬頭的故事,陳末遇見神秘的幺雞,豬頭打造慘烈的婚禮,茅十八經歷最悲傷的別離,夢想、愛情、友情都受到極大的考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經典台詞,希望大家喜歡。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經典台詞:
1、我願成為瞎子,從此我們都沒有光明,我不能行走,你不能蘇醒。
2、我知道自己喜歡你,但我不知道將來在哪裡。因為我知道,無論哪裡,你都不會帶我去。而記憶打亮你的微笑,要如此用力才變得歡喜。
3、我想分擔你的所有,我想擁抱你的所有,我想一輩子陪著你,我愛你,我無法抗拒,我就是愛你。
4、想了解一個人究竟在想什麼,比起他所做的內容,其實他所做的方式與途徑更重要。你的慾望,決定著你說話或者做事的方式與途徑。慾望,就是最基本元素。
5、想趁著我年少的美妙時光,能對你好一些。後來發現,只有不再年少,才有了對你好的能力。可是這時候,你已經不在了。那我只能對自己好一些。
6、有些人藏在心裡,有些人脫口而出。也許有人曾靜靜看著你:可不可以等等我,等我幡然醒悟,等我明辨是非,等我說服自己,等我爬出懸崖,等我縫好胸腔來看你
7、故事的開頭總是這樣,適逢其會,猝不及防。故事的結局總是這樣,花開兩朵,天各一方。
8、我們都會上岸,陽光萬里,去哪裡都是鮮花開放。
9、浪子在沙漠游盪,孤寡老太太在森林裡建了一座鐵堡壘,會計退休後,開了客棧。自由的人生,通常沒有另一半。——張嘉佳
10、我覺得這個世界美好無比。晴時滿樹花開,雨天一湖漣漪,陽光席捲城市,微風穿越指間,入夜每個電台播放的情歌,沿途每條山路鋪開的影子,全部是你不經意寫的一字一句,留我年復一年朗讀。這世界是你的遺囑,而我是唯一的遺物。
11、因為是最藍的天,所以你是天使。你降臨到我的世界,用喜怒哀樂代替四季,微笑就是白晝,哭泣就是黑夜。
12、與其懷念,不如嚮往,與其嚮往,不如該放就放去遠方。
13、靠著樹干坐下,頭頂滿樹韶光,枝葉的罅隙里斜斜地透著記憶,落滿一地思念。醒來拍拍褲管,向不知名的地方走去。
14、我有一條命,我願意努力工作,拚命賺錢,要讓這個世界的一切苦難和艱澀,從此再也沒有辦法傷害到她。
15、有些東西明明一文不值,卻不捨得丟掉。有時候找不著還會急得坐立不安。問題是他們越來越舊,越來越老,而我漸漸不敢看它們。它們裝在盒子里,放在角落裡,像一部部電影。隨時都能讓我重新看到一場大雨。一次分離,一杯咖啡,一個擁抱。
16、對這個世界絕望是輕而易舉的,對這個世界摯愛是舉步維艱的。你要學會前進,人群川流不息,在身邊像晃動的景片,你懷揣著自己的顏色,往一心要到的地方。換了夜晚,換了城市,換了路標。你跌跌撞撞,做摯愛這個世界的人。
17、你如果想念一個人就會變成微風,輕輕掠過他的身邊。就算他感覺不到,可這就是你全部的努力。人生就是這樣子,每個人都變成各自想念的風。
18、一切的跌跌撞撞,踉踉蹌蹌,都源於自己的無法改變。
19、我希望起身時,你會輕輕幫我彈掉衣服上不容易發現的灰塵。我希望寫字時,手邊的茶杯里一直是我喜歡的溫度。我希望沉默時,你一言不發在身邊我們卻不會覺得尷尬。我希望買的鞋子是你渴望的顏色。我希望撥通你電話時你恰好想到我。我希望說早安時你剛好起床。
20、一個油畫般的造型,穿著有七八個破洞的T恤,蹲在夕陽下,深深吸一口煙,緩緩吐出來,淡淡地說:“我也想成為偉大的人,可是媽媽喊我回家種田。”
21、其實總有一段路,你是會一邊哭著一邊走完。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經典台詞
22、生育總是有一次陣痛。結果無數次陣痛。相愛總是有一次分離。結果無數次分離。四季總是有一次凋零。結果無數次凋零。自轉總是有一次日落。結果無數次日落。傷心欲笑,痛出望外,淚無葬身之地,哀莫過大於心不死。
23、現在無法碰觸的部分,終將可以當作笑話來講。
24、讓你不耐煩的聲聲召喚,都發自弱勢的一方。
25、在愛情里,堅貞是假相,誓言是應景,生活是改變,統統在永遠之前就有了結局。
26、你駛離這座城市的時候,天好像黑了。原來送別是這么容易天黑。
27、相信青春,所以越愛越深,但必須愛。勇於犧牲,所以死去活來,但必須來。從低谷翻越山巔,就能找到雲淡風輕的庭院。總有一天,你的腳下滿山梯田,沿途汗水盛開。想要滿屋子安寧,就得丟下自己的骸骨,路過一萬場美景。——張嘉佳《老情書》
28、我從你們的世界路過,可你們也只是從對方的世界路過。
29、有關男女的問題,很小的時候,我問過姐姐。我:“姐姐,什麼叫淫盪?”姐姐:“......熱情奔放,活潑開朗。“我:”姐姐你真淫盪。“”啪“我的左臉被抽腫。我:”姐姐,什麼叫下賤?“姐姐:“......就是謙恭有禮,勤勞節約。”我:“姐姐你真下賤。”“啪”我的右臉被抽腫。
30、在一切最好的時光里,都閃爍的我們所有人的影子。
31、青春是叢林,是荒原,是陽光炙熱的奔跑,是大雨滂沱的佇立。
32、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慢慢的,當她不放心自己,才把生命託付給你的時候,你已經先發制人,先發離開。
33、不管是人生還是超市,都會重新洗牌的,會調換位置的。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好,能埋單就好。
34、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這世間有人的愛情如山間清爽的風,如古城溫暖的陽光。但沒關系,最後是你就好。由起點到夜晚,由山野到書房,一切問題的答案都很簡單。那,總會有人對你點點頭,貫徹未來,數遍生命的公路牌。
35、“我愛你”是三個字,三個字組成最復雜的一句話。有些人藏在心裡,有些人脫口而出。
36、我是有多愚蠢,我是有多渴望;我是有多執迷不悟,我是有多空空盪盪。你是有多善良,你是有多簡單;你是有多形單影只,你是有多踉踉蹌蹌。大家笑得有多牽強,哭得有多委屈,想念是有多安然無恙。
37、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表達方式,如果你不喜歡,只能說明不是為你准備的`。
38、夜如此深,因為你安眠在我黑色的眼珠里。一旦睜眼,你就天明,走進街道,走進城市,走進人來人往,走進別人的曾經。一步一個月份,永不叫停。我願成為瞎子,從此我們都沒有光明。
39、我們要沿著一切風景美麗的道路開過去,帶著你最喜歡的人,把那些影子甩在腦後。去看無限平靜的湖水,去看白雪皚皚的山峰,去看芳香四溢的花地,去看陽光唱歌的草原。去遠方,而漫山遍野都是家鄉。
40、你燃燒,我陪你焚成灰燼。你熄滅,我陪你低落塵埃。你出生,我陪你徒步人海。你沉默,我陪你一言不發,你歡笑,我陪你山呼海嘯。你衰老,我陪你滿目瘡痍。你逃避,我陪你隱入夜晚。你離開,我只能等待。
41、我希望和你在一起,如果不可以,那我就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永遠陪著你
42、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保護神,不放心自己,才把生命交給你。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經典台詞
43、總有幾分鍾,其中的每一秒,你都願意拿一年去換取。總有幾顆淚,其中的每一次抽泣,你都願意拿滿手的承諾去代替。總有幾段場景,其中的每幅畫面,你都願意拿全部的力量去銘記。總有幾句話,其中的每個字眼,你都願意拿所有的夜晚去復習。
44、酩酊大醉有時,不知所蹤有時,念念不忘有時,步履蹣跚有時,去去過的地方有時,走走過的路有時,想想念的人有時,記記憶的信有時。
45、如果尚有餘力,就去保護美好的東西。
46、有些還買來得及實現的諾言,說的人忘了,聽的人也忘了吧。
47、痛出來的鮮美,才足夠顛倒眾生。
48、“這世上有沒有奮不顧身的愛情?”“說得好像你沒有經歷過二十歲一樣。”
49、一個人的記憶就是一座城市,時間腐蝕著一切建築,把高樓和道路一切沙化。如果你不往前走,就會被沙子掩埋。沙城就是一個人的記憶。
❺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岩》假如他失敗,我們就記錄了死亡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岩》講述了33歲的攀岩家艾利克斯·漢諾的故事。徒手攀岩是在無保護的情況下,不藉助其他裝置,僅憑雙手進行攀登,具有極大的危險性。漢諾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徒手攀登酋長岩的人。(資料圖/圖)
(本文首發於2019年3月7日《南方周末》)
天亮之前,艾利克斯·漢諾摸黑上路。他在凌晨3點半的鬧鍾響起前一分鍾醒來,和被窩里的女朋友道別,驅車前往約塞米蒂國家公園的山谷。
全球最大的花崗岩巨石等在那裡。酋長岩的名字取自印第安語,意思是「岩石中的首領」,它最高的垂直落差超過九百米,寫滿了攀岩的 歷史 。不過,還沒有人能夠不假繩索、徒手攀登它。
漢諾志在打破這一紀錄,這個願望盤亘心頭足有七年。他每年都想著「就是今年了」,然後開車來到約塞米蒂,仰望著岩壁,對自己說,「好吧,不是今年」。
徒手攀登酋長岩是否可能?攀岩界對此也沒有一致的意見。曾有兩位攀登家公開表示這是可行的,但他們在2007年和2015年攀登其他地方時相繼遇難。先驅級人物約翰·巴克爾覺得人類不可能徒手攀登酋長岩,他也於2009年意外墜亡。
死亡對徒手攀岩者來說不太稀罕,他們談論這件事時已養成一種漫不經心的口吻,比如漢諾的前輩約翰·朗估計,至少一半的徒手攀岩者已經不在人世了。漢諾的朋友湯米·考德威爾有次也不經意地和他聊起,身邊大概死了三四十個朋友,「大概每個把徒手攀岩視作生命的人都死了」。
湯米爬過很多次酋長岩,當然都是在有繩索的情況下,他堅稱自己絕不可能徒手嘗試。「試想假如有一項奧運會項目,得不到金牌就得死,基本上徒手攀登酋長岩就是這樣。必須毫無差錯。」
酋長岩此刻就在眼前,一片漆黑,因為漢諾希望趕在艷陽高照前爬完全程。過去就有人因為陽光刺眼,打了個噴嚏而失去重心摔死了。
攝影師們各就其位,攀上繩索或在山腳下遠遠等待。「地面上見。」導演金國威用對講機對大家交代。
除了漢諾頭頂的手電筒光,鏡頭內黑黢黢的,幾乎什麼都看不見。不是最佳的拍攝狀態,問題不大。不是最佳的攀爬狀態?不堪設想。
隨後發生的事證實了這一點。爬了幾十米之後,漢諾沿著固定繩索折返。他說感覺不對。他尷尬地用攝影師遞過去的對講機宣布:「我想我要放棄了。」
「等等,可以再說一遍嗎?」金國威在對講機里問。
「我覺得他真的要放棄了。」一個攝影師答。
「真的要放棄了,沒錯。」另一個確認。
這是2016年11月,漢諾對酋長岩發起的第一次進攻。事實證明:好吧,不是今年。
金國威不安地在山腳下踱步,他迫切想知道漢諾放棄的原因。他和妻子伊麗莎白·柴·瓦薩赫打算拍攝一部以漢諾為主人公的紀錄片,他們兩個都是美國華裔。金國威和漢諾相識多年,他自己也是一位富有經驗的攀岩者。
大家猜測著漢諾放棄的原因,「難道他也會緊張?」金國威有另一層顧慮——鏡頭的跟拍是否影響了漢諾的心緒?畢竟,漢諾放棄時確實說過,「我不確定我能在眾目睽睽下嘗試。」
在岩壁上,有時整個生命就仰賴著手指能攀住的淺淺幾毫米,需要注意力的極度集中。金國威和攝影團隊(大多是專業攀岩者)花了很多精力准備拍攝方案,就攝影機的位置徵求漢諾的意見,希望盡力減小對他的打擾。
金國威甚至直截了當地問漢諾,他是否不願接受拍攝?這時已經拍攝了一年多,漢諾的女朋友在旁勸阻,如果他後悔,可以隨時叫停。漢諾說,他不想停下。
最後看來,這是一件幸事。2019年2月,這部電影《徒手攀岩》打敗了其他幾部題材上更具優勢的作品,取得第91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榮譽。和漢諾的攀登計劃一樣,這是一個隨時會夭折的拍攝計劃,因此柴在頒獎典禮上說,「這部電影是為所有相信不可能的人而拍。」
3月4日,攝影師之一安德魯·貝倫茲突然離世,終年46歲,死因尚未公布。
對於攝制組來說,拍攝時最大的難題在於內心的憂慮。這些自身也是攀岩者、深深理解漢諾處境的攝影師和導演本人也被呈現在片中,金國威說,「你的鏡頭可能活生生記錄他死去的過程」。
這不是漢諾首次接受拍攝。和他自傳同名的紀錄片《孤身絕壁》記錄了他徒手攀登370米高的「月光拱壁」的過程。製作人彼得·莫蒂默差點抑鬱:「如果漢諾在為了拍攝而攀爬的時候死了,那麼在某種意義上我會覺得是我害死了他。」
那次拍攝中,漢諾險些做錯一個動作,他倒攀下來,又重新爬了回去。一旁的攝影師嚇得面如死灰,「我的天!我要拍到這個傢伙摔死的畫面了。」漢諾注意到了這位攝影師的不安,沖他大喊:「嘿,沒大礙!這在攀岩時經常發生。」
所以,當他在酋長岩放棄之後,攝制團隊都表現出矛盾的心情:一方面感到擔憂,替他難過;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認,真是如釋重負。
折返回來,漢諾在山腳下遇見一位攀岩家朋友。對方寬慰他:你做了正確的決定,並不是非爬不可的。漢諾有點哽咽,「我只是希望這件事快點過去」。
「很多像這樣的時刻,你只想上去給那傢伙一個擁抱,但你知道,他終歸要自己挺過去。」柴對這個鏡頭印象深刻,她事後接受采訪時說。
在美國,漢諾是備受矚目的攀岩明星。他年少成名,年僅22歲就攀登了美國著名風景區Astroman和Rostrum兩大岩壁,成為世界第二人,此後開始不斷創造紀錄。他頻繁登上《紐約時報》等各大媒體,所寫的自傳也成為暢銷書。
用谷歌搜索他的名字,曾一度自動關聯到「艾利克斯·漢諾死亡」「艾利克斯·漢諾死了嗎」。據媒體報道,達拉斯的一個老人每天都要搜索他死了沒有,因為他下注一千美金賭漢諾三年內必定失手,指望發一筆橫財。過去他曾在另一位攀登家身上賭注成功。
對於死亡,漢諾有一種不明就裡的坦然:「我覺得每個人都會在某一天死去,徒手攀岩只不過是讓那一天來得更快而已。」他接受老牌新聞節目《60分鍾》采訪時說,「如果有一天我停下來,肯定不是因為危險,而是因為我疲倦了。」
中國觀眾似乎很喜歡漢諾的眼睛,他們在這段采訪視頻下留言,「他的眼睛裡有星星。」
這可以在《徒手攀岩》里找到證明,漢諾童年的照片里就有一對碩大的眼睛。他從十歲起就在攀岩館里開始攀岩,他每周去六天,持續了很多年,沒有其他業餘生活。他考上了加州伯克利大學,但很快就輟學了,除了攀岩之外,對其他事情很難提起興趣。
漢諾過著近乎清心寡慾的生活,用他自己的話,「近乎摩門教徒,除了不信那個上帝」。他住在一輛隨時啟程的房車里,肉食已經戒了好幾年,把蔬菜和醬料隨便攪在一起,就可以美餐一頓。
通常人們很難不好奇,為什麼有人願意冒生命危險進行徒手攀岩。湯米有些憤憤不平,太多人誤以為他們是「不畏死亡的冒失鬼」「腎上腺素飆升的混混」。
那麼,他們和常人真的有生理或心理上的差異嗎?電影里提供了一些跡象,比如漢諾的核磁共振(MRI)結果顯示他大腦中的「杏仁核」不太活躍,換句話說,常人感受到的恐懼,對他來說需要更強的刺激才能激發。比如在他的家庭中,父親是疑似亞斯伯格症(註:一種有社交障礙的自閉症)患者,母親則對他要求甚高,他稱自己有「無止境的自我厭惡」。
母親倒是不反對他攀岩。「我覺得他在攀岩時最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你怎麼可能從一個人身上奪走這些呢,我做不到。」她說,「我甚至覺得幸福在此處是個多麼蒼白的詞彙,我不能理解為何會有家長想要阻礙他們的孩子,人生短暫,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度過慘淡而安全的一生。」
漢諾的歷任女友在分手時都指責他有人格障礙。他看上去也不大在意,在攀岩面前,戀愛似乎自然要居於其後。
現任女友桑妮是他從簽書會上主動認識的。對於攀岩,她充其量算得上業余愛好者,漢諾帶著她一起在酋長岩進行帶繩攀岩的訓練,結果兩度摔傷。背部骨折、韌帶拉傷,傷勢不算輕,按說都需要幾個月的恢復。
漢諾有點責怪桑妮,他直接對著鏡頭坦承:「我七年都沒受過傷了,但和這個不會攀岩的女孩在一起之後,我突然開始不斷受傷。」
老朋友湯米認為,「徒手攀岩真的要有一副精神上的盔甲,這樣一段浪漫的戀愛是不利於形成精神護甲的。」
在第一次徒手攀登酋長岩之前,漢諾沒有告訴桑妮,他希望越少人知道越好,以免產生壓力。不過,桑妮從言談間敏感地察覺到了。
「當你徒手攀岩時,也要時刻掛念著我,時刻掛念著我會不會改變什麼事情,會不會影響你做決定?」
「如果我有某種義務來最大限度延長我的壽命,就像這樣,那麼顯然我必須放棄徒手攀岩。」
「那我問你,你覺得陪伴著我算是一種義務嗎?」
「嗯,不,不算。謝謝你的關心,我也尊重你對我的關心,但我絕不會認為那算是一種義務。」
2017年春天,在上次放棄的幾個月後,漢諾決定再次嘗試酋長岩。
不久前,登山者、多項紀錄的保持者烏利·斯特克墜亡的消息傳來。桑妮和漢諾談論起這位朋友的妻子,漢諾直言,「你以為她沒有心理准備嗎?」
「這話什麼意思?」桑妮有些激動,「我就是她,我可不想做這種心理准備。」
大部分時候,桑妮小心地避免和他的攀岩事業產生對立,兩個人生活得還算融洽。漢諾這樣總結兩人的差別:「在她看來,生命的意義在於幸福,在於結交讓自己生命更充實的人,好好享受一切。在我看來,生命的意義在於成就,誰都能活得舒服快活,但如果人人如此,世界就無法進步。」
攀登史的進步此刻需要征服酋長岩。它成為好幾代攀岩者的夙願,大概從1958年就開始了,沃倫·哈丁和團隊首次登頂,他們計劃准備了16個月,足足爬了46天,中途就在山崖上安營紮寨,睡在帳篷里。
要想進行徒手攀登,需要反復熟悉路線,漢諾每天寫下攀登日記,記錄技術要點。
隨著正式攀登的日子趨近,連湯米都感到異常擔心。他在前一周陪漢諾做了許多攀爬准備,之後就回到另一個州的家中,他努力讓自己不要過多去想漢諾的計劃,「因為這樣的思緒令人恐懼」。
湯米做過一個頗為清晰的噩夢,夢到漢諾從山壁墜落,雙臂和雙腿完全粉碎,出現在他家門口,血染濕了地板。那是2016年,醒來的第二天漢諾就打來電話,說自己的腳踝扭傷了。
攝制組討論了假使意外發生的緊急預案。有人說,應該打911,警察會來做筆錄。大家都低頭不語。
這一次,桑妮主動提前開車離開了。在漢諾看來這是幫忙減小壓力的貼心之舉。車開出去很遠,她還是抑制不住地哭起來。
6月3日,周六,漢諾清晨醒來,把房車開到約塞米蒂山谷。他穿著塑膠攀岩鞋,腰上別著防滑粉袋,隻身開始了征途。當天他穿了一件紅色上衣,在遠處的鏡頭里像一個顯眼的斑點。
他依次通過六個最難的路段,有條不紊地爬過全長914米的路線。爬到半山腰時,路過岩壁上安扎的帳篷,裡面的人走出來驚詫地看著漢諾。
難度最高的動作叫做「空手道踢」,需要像踢腿一樣躍起,完成後,漢諾對著鏡頭笑了一下,嘴裡說道「哦耶」。
「我想像這一切就像在幾千英尺之上精心編排的舞蹈。」事後他說自己並不緊張,「很舒服自在,就像在公園里散步一樣」。
他攀上山頂,俯瞰深淵。桑妮打來電話,泣不成聲。「別哭了桑桑,你哭我也想哭。」漢諾說,「他們叫我哭出來,我猜如果我放聲痛哭,電影會更精彩,但是我不太想這樣。」
漢諾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徒手攀登酋長岩的人,用時3小時56分鍾。
「一個正常人可能會休息一下午……」對方說。
「但我每隔一天會進行指力板訓練,今天剛好就是那個隔天。」
❻ 系列電影《生化危機》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怎麼評價
《生化危機》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eH_t9kuebyDvWDUcCp_xOw
《生化危機》系列電影改編自capcom游戲《生化危機》,由保羅·安德森執導,米拉·喬沃維奇主演。
第一部《生化危機》於2002年上映,先後推出了《生化危機:啟示錄》(2004年)、《生化危機:滅絕》(2007)、《生化危機:戰神再生》(2010年)、《生化危機5:懲罰》(2012年),《生化危機:終章》(2017年)為該系列電影終結篇。[1]
2017年5月,德國康斯坦丁影業確認將重啟《生化危機》系列,並計劃製作六部電影。[2]
2020年10月,德國康斯坦丁影業宣布開發一部新《生化危機》真人電影,更忠於游戲和起源故事。該電影啟用全新演員陣容,米拉·喬沃維奇等演員就不會參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