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電影喚愛為什麼在國外獲獎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電影喚愛為什麼在國外獲獎

發布時間: 2023-02-18 20:44:07

A. 文智波的文子作品列表

電影配樂
《紅娘》、《西部歌王》、《秘語十七小時》、《小雨之歌》(台灣)、《制服》、《夜車》、《誰的眼淚在飛》、《連鎖事件》、《郎在對門唱山歌》(獲得第十四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音樂獎」。
)等。
舞台劇
《在路上》、《夕鶴》、《鹿回頭》、《三更雨.願》、《神人暢》等。
專題記錄片:《中國》(台灣)、《八千里路雲和月》(台灣)、《中國婦女》等。
歌曲
《故事》、《盡頭》、《紅娘》、《我不知道風往哪個方向吹》、《大地》(譚晶參賽獲獎歌曲)、《決不負約》(曹芙嘉參賽獲獎歌曲)、《浪淘沙》等。 一、電影
1、音樂電影《紅娘》(1998年。黃建中導演,屈塬作詞。該片獲得第22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2、故事片《一個聾、啞、盲人的謀殺案分析》(1999年)。
3、故事片《愛在黎明》(1999年)。
4、故事片《紅發卡》(2000年)。
5、電視電影《刑警叔叔住我家》(2000年)。
6、故事片《秘語十七小時》(2001年。章明導演。該片入圍東京國際電影節、韓國斧山電影節、柏林電影節、香港電影節等十幾個國際電影節:音樂入圍德國波恩國際電影音樂節,為中國首部入圍此電影音樂節的作品)。
7、故事片《魯鎮往事》(2002年。章明導演)。
8、台灣故事片《小雨之歌》(2002年。連錦華導演。該片入圍2002年日本FILMX國際電影節)。
9、電視電影《驚心假日》(2002年。章明導演)。
10、故事片《制服》(2003年。刁亦男導演。該片獲加拿大溫哥華第22屆國際電影節龍虎大獎、第33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特赦國際獎;紐約現代藝術館收藏作品。)。
11、故事片《結果》(2005年。章明導演)。
12、故事片《帶藍花花的白裙子》(2005年。李勇導演)。
13、故事片《夜車》(2007年。導演:刁亦男。該片獲第6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競賽單元、布宜諾斯艾利斯電影節藝術貢獻獎、巴塞羅那獨立電影節最佳影片獎、里斯本電影節「里斯本之城」特別獎)。
13、故事片《誰的眼淚在飛》(2007年)。
14、故事片《暴雨將至》(2009年。江小魚導演)。
15、故事片《兩天兩夜》(2009年。朗辰導演)。
16、故事片《郎在對門唱山歌》(2009年。章明導演)。獲得第十四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音樂獎。
17、故事片《連鎖事件》(2010年,朗辰導演)。
二、電視劇
1、十二集音樂電視劇《西部歌王》(1996年。黃建中導演)。
2、十五集電視連續劇《顧城》(1996年)。
3、二十集電視連續劇《心霧》(1997年)。
4、二十集電視連續劇《等你說愛我》(1998年)。
5、二十集電視連續劇《母親的故事》(1999年)。
6、二十集電視連續劇《老虎、棒子、雞》(1999年)。
7、三十集電視系列劇《派出所的故事》(2000年)。
8、二十集電視連續劇《天地養我》(2001年。李雲亮導演,主題歌詞:喬羽)。
9、二十集電視連續劇《永不低頭的向日葵》(2002年)。
10、二十集電視連續劇《我愛陽光》(2003年)。
11、二十集電視連續劇《代價》(2006年)。
三、電視專題片、紀錄片
1、台灣大型電視專題片《中國》(1992年)。
2、台灣大型電視專題片《八千里路雲和月》(1992-1994年)。
3、世界廣告大會宣傳片(2004年。該片在國外廣為播映)。
4、紀錄片《唐唐》(2004年,涵子導演,該片入圍柏林電影節紀錄片單元)。
四、音樂劇、舞台劇
1、中央電視台春節特別節目音樂劇《在路上》(1998年)。
2、中央戲劇學院公演音樂劇《夕鶴》(1999年)。
3、中央電視台春節特別節目音樂劇《龍的心》(1999年)。
4、大型海南人偶音樂劇《鹿回頭》(2003年。該劇為三十台國家精品工程之劇目)。
5、現代舞劇《三更雨.願》(2006年,高艷津子導演,該劇為威尼斯雙年展委約作品,於2006年六月22日在威尼斯[當今最有影響力的現代藝術節]舉行隆重的世界首演,得到觀眾的全場起立致敬,被藝術節藝術總監稱贊「美,超越了想像的極限」, 並獲得「2006年度藝術方向獎」)。
6、擔任第九屆全軍文藝匯演劇目《驕子從軍》音樂總監並創作,獲得業界好評和優異成績(2009年)。
7、與導演陳凱歌合作,創作主題晚會《吉祥頌》(2009年,晚會主要演員有:李傳韻、毛阿敏、王菲、成龍、謝霆鋒韓磊、孫楠等)。
8、擔任2011年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花車巡遊演出的音樂總監,並負責創作製作全部音樂。
五、唱片、專輯
1、唱片《孫佳星影視歌曲集》(1988年。配器並製作)。
2、美籍華人曾凡一女士唱片專集《東方神話》(1995年。創作並製作)。
3、香港雨果唱片公司發燒碟《美人兒》(1997年,創作並製作)。
4、時任中國交響樂團、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長笛首席韓國良長笛獨奏曲專輯《風中的羽毛》(1998年,創作並任製作人)。
5、時任中國青年交響樂團、維也納青年交響樂團小號首席文智涌小號獨奏曲專輯《局外人》(1998年,創作並任製作人)。
△《風中的羽毛》和《局外人》均獲2000年度中國音像製品二等獎(每三年評比一次的該行業最高獎)。
6、個人音樂專輯《八十年代》(2000年,環球音像出版社出品)。
7、音樂電影《紅娘》音樂專輯《紅娘》(1999年。創作並製作。上海聲像出版社出版)。
8、發燒碟《寂寞如花》(2005年,創作並製作)。
9、發燒碟《梅蘭芳》(張其萍專集,2007年,製作)。
10、發燒碟《軍歌紅》(曹芙嘉專集,2007年,製作)。
11、完成創作歷時五年之久的原創世界音樂專輯《神人暢》,並與 「根」 樂隊(」The roots」 ,美國最著名的Hip Hop樂隊)一同完成製作和錄音(2008年)。
六、歌曲
1、《你說》(1993年。馬峰作詞)。
2、《盡頭》(1993年。馬峰作詞)。
3、《就算是夢》(1995年。馬峰作詞)。
4、《我是風》(1995年。喬方作詞)。
5、《無心的人》(1995年。喬方作詞)。
6、《紅旗飄飄》(1995年。喬方作詞)。
7、《東方神話》(1995年)。
8、《大地》(2000年。屈塬作詞。歌手譚晶以此曲獲第九屆央視青年歌手電筒視大賽通俗唱法專業組第一名、馮瑞麗以此曲獲金鍾獎第一名、劉曉春以此曲獲)。
9、《有我有他》(2004年。范學宜作詞)。
10、《喚愛》(2004年)。
11、《沉默的雷霆》(屈塬作詞。2004年獲第八屆全軍文藝會演創作一等獎)。
12、《你有美麗的心靈嗎》(喬羽作詞,聯合國「世界水大會」主題歌)。
13、《真情》(屈塬作詞。2005年獲團中央「五個一工程」獎)。
14、《數字神兵》(2006年,央視第十二屆電視大獎賽決賽作品)。
15、《決不負約》(2006年,予子作詞,歌手曹芙嘉以此曲獲央視青年歌手電筒視大賽團體決賽通俗組第一名,個人決賽銀獎)。
16、《山湖之戀》(2009年,屈塬作詞)。
17、《浪淘沙》(2009年,江上青作詞)。
18、《我不知道風往哪個方向吹》(2005年,徐志摩作詞)。
19、《玉樹常青》(2010年,屈塬作詞)。
七、舞蹈音樂
1、舞蹈《那一片白楊》(1999年,獲第七屆全軍文藝會演作曲二等獎)。
2、大型海南人偶音樂劇《鹿回頭》中多個舞蹈(2003年)。
3、《軍人沒有稍等》(2009年,第九屆全軍文藝會演劇目《驕子從軍》中的節目)。
4、《帶著校徽來當兵》(2009年,第九屆全軍文藝會演劇目《驕子從軍》中的節目)。
5、《尋》(2010年,《王亞彬和她的朋友們》下半場音樂)。

B. 7歲小男孩收破爛爺孫倆相依為命什麼電影

《喚愛》
是一部由王焮編劇導演的劇情片,由楊欣、李松珂、張博翔領銜主演。該片講述母親病逝、父親癱瘓,小主人公孫家寶不得不勇敢堅強地扛起家庭的災難,用快樂健康的精神熔化艱辛苦難的生活。
該片於2017年3月23日上映。

C. 《喚愛》電影觀後感400字

導語:《喚愛》取材於真人真事,把孫家寶堅毅生存笑對苦難的故事進行了真實還原。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關於電影《喚愛》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喚愛觀後感400字作文【1】

《喚愛》由象山恩澤瑞瑪影視文化傳媒、國影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山東菏澤廣播電視台聯合出品,中共象山縣委宣傳部、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中國行為法學會廉政行為研究會、中國財經傳媒出版集團聯合攝制,華廣時代文化(北京)有限公司發行,著名導演王焮執導,取材自真實人物原型。山東某鎮民房裡住著一戶生活窘迫的人家,母親因病去世後,父親又在一次礦難中遭遇終身癱瘓,於是家庭的重擔全部都落到了5歲孩子孫家寶的身上。《喚愛》正是取材於這段真人真事,把孫家寶堅毅生存笑對苦難的故事進行了真實還原。

影片由童星張博翔扮演小主人公孫家寶,無論是哭戲、雨戲、內心戲,張博翔都表現出了驚人的毅力和甚至超乎成人演員的敬業精神,接受了重重挑戰,把孫家寶這個人物真實地還原到大銀幕上,一顰一笑都牢牢牽動人心。

今天的孩子,享受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富庶的物質生活和最為豐富的教育資源,享受著無限多的關愛與呵護,但精神與德育教育卻嚴重缺失。多數家長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驅使下,過分溺愛孩子,造就了孩子的自私與霸道,導致一些孩子根本不懂得什麼是感恩,使得許多父母也充滿焦慮。勵志影片《喚愛》憑借其過硬的質量曾先後曾入圍2016美國金門國際電影節、美國民族國際電影節、2016美國長島國際電影節及2016北京青年影展,相信電影中小主人公孫家寶的經歷能夠讓從小生長在溫室里的孩子們看到一個不敢想像的世界,通過大銀幕體味到生活的無限苦難,必定引起孩子們的思想震盪與換位思考,建議父母不妨帶領孩子在3月23日走進影院觀影。

喚愛觀後感400字作文【2】

距離李松珂主演的電影《喚愛》23日上映只有幾十小時了。提及《喚愛》這部未映先火的電影,我特意跑去樓下茶館打聽,得知該片先後在美國金門國際電影節(獲獎);美國長島國際電影節(入圍);世界民族電影節(入圍);北京青年影展(入圍);美國邁阿密電影節華語電影峰會“金燈塔獎”、最佳新銳導演獎等國際影展中獲得殊榮。

這次國內首映,希望該片能夠獲得票房口碑雙豐收,李松珂也由此火起來。

電影上映後,不少觀眾帶著孩子前往觀影,希望能從孫家寶的故事中讓自家孩子經歷一次思想震盪。的確,相當多生活在幸福家庭的大多數孩子,電影中孫家寶所承受的苦難好像來自另一個世界,它對觀眾的震撼絕不亞於長盛不衰、極具知名度的品牌公益欄目《變形計》,引導觀眾換位思考,思索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曾有電影人這樣評議真實題材影片,“在我們的.電影世界裡,‘真人真事’未免太暗淡了”。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電影多半沉重、悲鬱,反思社會框架的缺陷和人性之復雜,而觀眾大多會追求電影的娛樂性、視效感,忽視電影所帶來的教育意義,但“不管現實多沉重,直面才是就是紓解之道,就是向著明亮那方的遙望”。《喚愛》中的小主人公孫家寶迎來了生活的改變和生命的希望,而作為電影人,我們的期待也無非是,“能夠在未來某天,把我們周圍那些比電影更像電影的現實,變成電影,用電影警醒現實,甚至改變現實”。

喚愛觀後感400字作文【3】

今日,由童星張博翔,國家一級演員王虎城,實力演員楊欣、李松珂等聯袂主演的勵志電影《喚愛》發布了最新劇照,小主人公孫家寶一痛哭一歡笑的兩張劇照暗示了影片的主題,生活中充斥著未知的苦難,但也充滿了無限的希望。作為一部關注特殊家庭苦難兒童的勵志故事片,《喚愛》展現了成長在溫室里的孩子們所不敢想像的生活苦難面,焦慮於孩子德育教育的父母們不妨帶自己的孩子走進影院觀賞。

據悉,該片由象山恩澤瑞瑪影視文化傳媒、國影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山東菏澤廣播電視台聯合出品,中共象山縣委宣傳部、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聯合攝制,華廣時代文化(北京)有限公司發行,定檔於3月23日登陸全國各大院線。山東某鎮民房裡住著一戶生活窘迫的人家,母親因病去世後,父親又在一次礦難中遭遇終身癱瘓,於是家庭的重擔全部都落到了5歲孩子孫家寶的身上。《喚愛》正是取材於這段真人真事,把孫家寶堅毅生存笑對苦難的故事進行了真實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