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白鷺影視有哪些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白鷺影視有哪些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2-11 21:36:59

Ⅰ 白鹿穿白色禮服秀絕美直角肩,氣質慵懶側臉超迷人,她出道後有哪些作品

據娛樂新聞報道,2020年5月14日時,女星身著開叉禮服出席某活動,從現場拍攝的照片看得出來,四肢纖細的在白色禮服襯托之下更加的迷人,微露美背,仙氣十足。而提到她在出道之後,所有參演的作品更是數不勝數。

一、白鹿出道後的經典作品

也許有的吃瓜網友們對於白鷺並不了解,除了是一名女演員之外,她還是一名模特。早在16年的時候,因為在《留言》這部MV中擔任女主角,讓她開始慢慢接觸到了娛樂圈。雖然出道時間並不長,但是這個20多歲的姑娘卻是能量滿滿,參演過不少優秀的影視作品,並且有著不俗的表現。


Ⅱ 這部中國的電影叫什麼

飛來的仙鶴

《飛來的仙鶴》
故事片 長春電影製片廠1982年攝制
導演:陳家林
主演:張偉欣
內容:十年動亂後的一個春天。北京芭蕾舞 女演員白鷺為體驗生活和尋找八年前插隊落戶時失去的孩子,來到丹頂鶴的故鄉嫩江平原,住在賀鳳翥夫婦家 。八歲的賀翔熱情地帶著白鷺來到丹頂鶴翱翔、棲息的葦甸子上,白鷺在 鶴群中揣摹體驗、翩翩起舞。 在與 賀翔的接觸中,白鷺產生了異常微妙 的情感。後白鷺當年插隊落戶的房東 周大娘來賀家告訴了真情。原來,當 年白鷺產後大病,嬰兒經周大娘之手送給了賀家。賀鳳翥夫婦強忍悲痛,讓白鷺將孩子帶回北京。但白鷺體諒 到兩位老人育子之艱辛,不忍破壞這 幸福之家,留下一封告別信,揮淚而 去。賀家夫婦幾經痛苦煎熬,終將賀 翔送還給他的親生父母。白鷺和丈夫 丁振鵬將賀翔當作溫室里的花朵精心 培養。媽媽逼他學鋼琴,爸爸教他學畫畫。但賀翔卻終日思念著草原上的 丹頂鶴和養育他成長的賀家父母,唯 有從事鳥類學研究的爺爺理解他。當丹頂鶴飛回故鄉的春天來到時,賀翔思鄉之情更烈。—天,因媽媽誤消了 他冒著風雨在葦甸里錄下的百鳥爭鳴 的磁帶,賀翔痛哭不已,一氣之下, 乘上北去的列車,回到了丹頂鶴生活 的大草原。急壞了的爸爸、媽媽接受了爺爺的批評。全家人准備奔赴嫩江草原,體驗賀翔的生活,並當面感謝賀家對小翔的養育之恩。

本片於1983年獲文化部1982年優秀影片獎。
——《河東發展論壇》

Ⅲ 潿洲島拍過什麼電影

《我要飛》。

經過一年的准備,《我要飛》在潿洲島開拍。這部電影題材是根據一家三代都是保護白鷺這個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主要演員有牛犇(牛爺爺)、傅沖、楊漫華。

電影《我要飛》講述的是在一個孤島上一位老師和一個小學生為了拯救白鷺、保護自然環境的感人故事,拍攝的第一站是山口紅樹林國家自然保護區。這部電影3月25號兩點三十分將在潿洲島開拍,4月中旬將結束。

湄洲島:

潿洲島,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北部灣海域中部,北臨廣西北海市,東望雷州半島,東南與斜陽島毗鄰,南與海南島隔海相望,西面面向越南。

潿洲島的島形近似於圓形,東西寬約6公里,南北長約6.5公里。潿洲島為玄武岩台地,地勢南高北低,潿洲島總面積24.74平方千米,島的最高海拔79米。島內景區包括鱷魚山景區、滴水丹屏景區、石螺口景區、天主教堂景區和五彩灘景區等。



Ⅳ 80年代的電影,好像是丹頂鶴的事,兒童片。誰知道叫什麼名字。謝謝

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 歌手:朱哲琴 專輯:"一個真實的故事" 作曲:解承強作詞:陳富陳哲 旁白: 有一個女孩她從小愛養丹頂鶴 在她大學畢業以後她仍回到她養鶴的地方 可是有一天她為救那隻受傷的丹頂鶴 滑進了沼澤地就再也沒有上來 歌詞 走過那條小河,你可曾聽說 有一位女孩,她曾經來過 走過這片蘆葦坡,你可曾聽說 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 為何片片白雲悄悄落淚 為何陣陣風兒輕聲訴說 還有一群丹頂鶴輕輕地輕輕地飛過 有一位女孩她再也沒來過 只有片片白雲為她落淚 只有陣陣風兒為她訴說 還有一群丹頂鶴輕輕地輕輕地飛過
編輯本段原型——徐秀娟
中國第一位馴鶴姑娘——徐秀娟 徐秀娟塑像
姓名:徐秀娟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64年10月 犧牲日期:1987年9月16日 籍貫: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 民族:滿族 家庭:馴鶴世家
編輯本段馴鶴姑娘
17歲時隨父親到齊齊哈爾市的扎龍自然保護區做臨時工,負責養鶴、馴鶴工作。1983年,她在那裡負責 徐秀娟塑像
飼養雛鶴,雛鶴成活率達到100%。因此,扎龍保護區的孵鶴、養鶴、馴鶴技術開始蜚聲中外。國際鶴類基金會主席dawei.喬治,阿其波前往參觀後連稱「OK」。徐秀娟也被影視界、新聞界所關注,輿論稱她為「中國第一位馴鶴姑娘」。 1964年10月,徐秀娟出生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一個滿族漁民家庭,一個養鶴世家。她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她爸爸是扎龍保護區一位鶴類保護工程師,媽媽也曾在扎龍保護區養鶴10年。徐秀娟小時候常幫著父母喂小鶴,潛移默化中也愛上了丹頂鶴。 1981年,因當地中學高中停辦,17歲的徐秀娟到扎龍自然保護區和爸爸一起飼養鶴類,成為我國第一位馴鶴姑娘。 她很快就掌握了丹頂鶴、白枕鶴、衰羽鶴等珍禽飼養、放牧、繁殖、孵化、育雛的全套技術,她飼養的幼鶴成活率達到100%。 1985年3月,徐秀娟自費到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系進修。盡管學校考慮到她的實際困難,為她減免了一半學費,她仍然吃不起一天6角錢的伙食,一直靠饅頭就鹹菜維持每天的緊張學習。第二學期,因交不出學費,生活又難以為繼,她曾背著老師和同學,數次獻血換來一些錢來維持學業。後來,她又決定把兩年的學業壓縮在一年半內完成。經過艱苦的努力,最後考試11門功課中10門功課成績為「優」或在85分以上。這期間,她還自學了英語。她靠獻血換錢的事,是她去世後,人們在她用英語寫下的幾頁日記里發現的。 1986年5月,徐秀娟從東北林業大學進修剛結業,就接到鹽城自然保護區的邀請,希望她能到射陽灘塗工作。鹽城自然保護區和扎龍遙相呼應,一南一北,這里是丹頂鶴的主要越冬地,如果能在這個地方建立一個不遷徙的丹頂鶴野外種群,那將是一個重大突破,或許這就是一個世界級的科技課題。徐秀娟為了事業,說服祖母、父母和弟妹們,離開了她所熟悉的齊齊哈爾扎龍保護區,不遠萬里,隻身南下,來到射陽.。這里是丹頂鶴的主要越冬地,有大片的灘塗沼澤地,長滿了蘆葦、鹽蒿,一條自北向南的復堆河天然地把沼澤地和村莊隔開,人跡罕至,是十分理想的丹頂鶴棲息地。在鹽城保護區,徐秀娟的才幹得到充分發揮。並運用學到的理論知識鑽研養鶴技術。在1986年召開的中國第三屆鶴類聯合保護委員會會議上,徐秀娟撰寫的論文,受到專家的好評。 徐秀娟遠赴丹頂鶴的遷徙越冬地、正在籌建中的江蘇省鹽城自然保護區,啥也沒帶,就帶著三枚鶴蛋上路了。這是秀娟帶給鹽城保護區的一份禮物,3隻鶴蛋對她來說是3隻未來的小鶴。迢迢5000里路程,徐秀娟用一個人造革包、一個暖水袋、半斤脫脂棉、一個體溫計來照料著那3隻鶴蛋。蛋裝在人造革包里,溫度、濕度只要稍有變化,小鶴就孵出不來了。如果火車上斷了開水,她就得把鶴蛋貼肉揣在懷里,因為人的體溫正好是37度左右。就這樣一路火車一路汽車,小雛鶴最後破殼而出。那3隻小鶴分別被秀娟叫做龍龍、丹丹和莎莎。 沒有人知道,對那3枚鶴卵秀娟付出了怎樣的關愛;但是人們知道,在美國進口的最先進的孵化器里,也死過小鶴。 經過83個日日夜夜的細心照料,3隻小鶴終於展翅飛向了藍天。 中國第一位馴鶴姑娘徐秀娟
[1] 徐秀娟深深地愛著這些生靈,鶴已經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當時的鶴場,最好的建築物就是一個廢棄的哨所,上下兩層,每層不足6平方米。毫無疑問,這里既然是鳥類的天堂,就不可能是人類嚮往的繁華之鄉。人跡罕至自不必說,海風呼嘯、海潮狂吼、鳥鳴獸啼更是必備的交響樂.,條件比徐秀娟預想的還要惡劣。 但秀娟姑娘沒有絲毫畏懼和退縮,立即著手工作。沒有先進的孵化設備,就砌土炕坊,那炕上擺著徐秀娟從扎龍背來的寶貝——鶴蛋。她和兩個助手沒日沒夜地守護著,生怕溫度失去控制——熱不得、冷不得,這些寶貝疙瘩嬌著呢! 終於有一天,從一隻蛋殼裡面傳出「篤」的一聲,這一聲那麼低微,低微得比一根火柴掉下地的聲音還輕;這一聲又是那麼高亢,高亢得可以穿雲裂帛,直達九霄雲外。 這一聲,是一個新生命誕生前的進行曲。這一聲,預示著一個奇跡將要出現:丹頂鶴在低緯度越冬區孵化成功——這可是個世界級的難題啊! 養鶴是保護區最累的活。徐秀娟擔水、配食、喂鶴、放鶴、清掃鶴舍、診治護理病鶴,樣樣幹得都十分出色,她單獨飼養的幼鶴成活率達到100%。經過馴化的小鶴能聽人指揮跳舞、飛翔。國家領導人來保護區視察,曾觀看徐秀娟的馴鶴表演,扎龍自然保護區的馴鶴技術也隨之聞名中外。
編輯本段犧牲
1987年6月,徐秀娟從家裡趕往鹽城,與她同行的還有從內蒙古帶來的兩只天鵝。她叫它們黎明和牧仁。 這一年對徐秀娟來說是多災多難的,人們看不見她心裡的創痛。春夏之交,繼白枕鶴盼盼、丹頂鶴丹丹先後觸網死去後,從呼倫貝爾草原運回的蓑羽鶴和幼雁先後感染病菌而不治,或者被別的動物偷吃掉,徐秀娟感到痛苦、失望,但隨之而來的也是更加不顧一切的追求完美。 白天鵝黎明又病了,便血、拉痢。 時值酷暑,鹽城灘塗的蚊蟲又多,徐秀娟把黎明抱回自己的宿舍,安置在床上並放下蚊帳,給黎明喂葯、扇扇子。拉痢的黎明把徐秀娟的床鋪、宿舍弄得到處都是腥臭味,一個最愛干凈的姑娘,和一個最不怕臟的姑娘,在徐秀娟身上體現得如此完美。陪伴一個卧床的病人與侍候一隻奄奄一息的白天鵝之間,有多少差別大約只有徐秀娟說得出。徐秀娟吃不好,睡不好,日夜守護、觀察黎明的病情。黎明不會說話,只有痛苦的眼神,或者偶爾呻吟幾聲,回答徐秀娟心急如焚的噓問:黎明,你好點了嗎?黎明,我知道你難受,姐姐給你喂葯……忽然,徐秀娟想起東北治拉痢的一個偏方,白糖煮雞蛋。黎明愛吃,便血止住了,黎明回到鶴場了。 徐秀娟陪侍黎明剛好八天八夜。 白天鵝黎明的病剛剛好轉,丹頂鶴龍龍誤食了一種寄生蟲後危在旦夕,病中的徐秀娟支撐著看護龍龍,為它打針吃葯。8月13日,龍龍口吐鮮血死去。徐秀娟抱著龍龍痛哭失聲,20日,她在龍龍的照片背面寫道: 已故的龍龍再也得不到我的愛了,它的死亡使我的人生有了轉折,我選擇了一條更崎嶇的路,也許青春的熱血將灑在這條路上,一生為此奮斗。 不幸總是接踵而來。當然所謂不幸是只有你認為不幸時才是不幸的,從來都是傾心的才不幸,重情的得苦難,剛正的被摧折。我們看見了太多的這樣的例子:一個死後才被承認的人,而生前則總是經磨歷劫、難有作為。 接下來便是9月15日,白天鵝牧仁和黎明的走失。這一天中午兩只天鵝在籠子里鳴叫不已,徐秀娟以為它們想出來遊玩和戲水,就把它們抱進水塘里。不料牧仁和黎明玩得性起,先後掙脫羈留它們的繩子飛走了。徐秀娟連忙去追尋,海灘。蘆盪、沼澤,頓時變得如此陌生,如此浩瀚,如此揪心,直到晚上,牧仁找回來了,黎明還不見蹤影。夜深了,徐秀娟等大家休息後又一個人鑽進蘆葦盪,呼喚著黎明。第二天一早,徐秀娟又去找,中午回來喝了半碗稀飯再進蘆盪,下午5點回到鶴場時已心力交瘁。人還未坐穩,李老爹遠遠一聲吆喝,說西邊傳來天鵝的叫聲,徐秀娟和小王、小段一起沖出了門,到復堆河畔,小王、小殷游過去了,徐秀娟喊了一聲:「我不行了!」 她退回岸上找了一輛自行車,沿河堤繞道北行,想和小王、小殷會合,不知是頂風踏不動車還是為什麼,徐秀娟又退回到剛才下水的地方,把自行車放倒,連鞋子、衣服也沒有脫就走進了復堆河…… 她要涉過這條河。 她要涉過這條無船無橋的河。 她只有涉過這條河才能與天鵝會合嗎? 4個小時後,黎明找到了,徐秀娟不見了,這一夜,這在中國平平常常的城市萬家燈火鄉村萬籟俱寂的、1987年9月16日的夜晚,鹽城海灘、蘆盪里到處都是「娟子!」「娟——子」的呼喊聲。 娟子已經走了…… 逝去的歲月走過的路。 她還留下了一些平淡如水的話: 春天最容易丟鶴。 鶴舍要打掃得乾乾凈凈 我最怕別人說閑話,我真想變成一個啞巴、一個瞎子、一個沒有血、沒有肉的木頭人。但,我愛鶴,愛大自然,一走進荒野,一切不愉快的事兒都忘記了。我願在茫茫荒原上尋找,尋找理想,尋找友誼,尋找生活的答案。 天好冷啊!噢,下雪了,紛紛揚揚,漫天飛舞。東北風怒吼著,開始是小米粒大的雪,打在臉上生痛,後來是溫柔的片片雪花落在身上、臉上。我飛快地騎著自行車,想著這雪和北國的雪有什麼區別?北國的雪是潔白的雪海,這里的雪在空中是雪,落到地上便成了水。 蘆葦前半月就發芽了,現在白茅也發芽了。 小鶴們可以飛得很遠了…… 9月18日,白天鵝黎明和牧仁飛了回來,可它們再也見不到挽救過它們生命的秀娟姐姐了;它們看見1000多人聚在一起舉行了一個儀式。徐秀娟去世時只有23歲。那天,天空中還出現了日全食。徐秀娟是我國環境保護戰線第一位因公殉職的烈士,她將23歲的青春年華,獻給了一生熱愛並為之嘔心瀝血的養鶴事業。 為了紀念這位年輕的護鶴天使,江蘇鹽城和齊齊哈爾市扎龍自然保護區分別修建了紀念館、紀念碑,宣傳徐秀娟的事跡,激發人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熱情。另外,徐秀娟烈士也就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首歌中的為救丹頂鶴而犧牲的小女孩的原型。 還有,徐秀娟的一篇作品——《灰椋鳥》還被選為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的課文,正是這篇課文,讓更多孩子知道並了解了這位偉大的大姐姐。
編輯本段延續精神
「走過那條小河你可曾聽說……」徐秀娟,一位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為她無限熱愛的事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她是我國第一位養鶴的姑娘,也是第一位為保護珍禽而獻身的烈士。這位心地善良、美若丹頂鶴一樣的姑娘被我們傳誦至今,也使得越來越多心存感動的人們加入到了獻出自己愛心的行列。今天大多數人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已成為自覺的行動,把它們與人類自己的生存緊緊地聯系在一起,而且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的音符也在我們身邊不斷唱響。鶴城的青年們也在用自己的行動來詮釋著奉獻、愛心、堅持、進步,記者帶您走進這些充滿朝氣的年輕人。
編輯本段熱愛自然,熱愛綠色
美麗鶴城的人們為徐秀娟感動著、驕傲著,同時也在用自己的行動表達著對環境、對人生的態度。在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設生態市園林城」的號召下,團市委、市志願者聯合會開展了「倡導綠色文明建設生態鶴城」志願服務活動。全市廣大青少年的綠色文明意識教育在增強,正確的生態道德觀念在樹立,也都積極的投身於綠色生態鶴城的建設。 每年的保護母親河日、植樹日、環境日、地球日、荒漠化防治日,志願者服務隊在街道、公園、社區,通過創建綠色社區、開通綠色咨詢熱線、開辟綠色講堂等來積極宣講植綠護綠。並向全市廣大青年發出倡議: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我們要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主動地保護它、愛護它,常常為它添上綠色的新裝,它有了豐富營養的滋潤,才會有我們更加美麗健康的家園,明天的陽光才會更加耀眼、燦爛! 我市的「青年林」、「志願者林」每年都在不斷擴充,實踐著植綠護綠行動。如2005年4月24日全市青年志願者700餘人,在嫩江大橋南側的「青年林」種植基地,開展了全市團員青年創優生態環境種植青年林活動。活動當天團員青年就植樹2500餘棵。2005年5月15日,800餘名青年志願者團在2003年開辟的明月島第二處青年林基地上植樹3000餘棵。 在社區,開展認養街巷樹木、綠地活動;在農村,組織志願者開展「新農村植綠護綠基地」創建活動,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學校,開展綠色環保活動,進行「校園植綠護綠基地」的建設;在企業,立足廠區及生活區開展營造「青工植綠護綠基地」等活動,建設綠色環保企業。志願者服務隊還開展古樹保護活動,學習樹種、樹木有關知識。開展綠地管護活動,由志願者對綠地進行定期管護,勸阻到公共綠地踢球、乘涼、玩耍和放風箏等破壞綠地的不文明行為。通過「倡導綠色文明建設生態鶴城」志願服務活動,增強青少年的綠色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整體素質。
編輯本段奉獻自己,愛心傳遞
在今年紀念建團85周年和「五四」運動88周年時,我市開展了以「用青春擁抱時代」為主題的鶴城青年月系列活動,用愛心、用堅持詮釋了奉獻的精神。 青年月中,全市團組織為農村捐建第二批「青少年書庫」,第二批「青少年書庫」建成後「青少年書庫」總數將達到227家。 齊齊哈爾大學青年志願服務隊在市社會福利院為老人們進行文藝演出,在演出前,志願者們為老人們送上了「感恩卡」,表達了青年人對老人們的感激之情,也希望愛心能夠傳遞到每一個人的心中,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友善。 五一「黃金周」期間萬名志願者進行了大行動。有導游志願服務活動、環境美化志願服務活動、組織開展愛心義賣活動。旅遊學校青年志願者深入車站和龍沙公園,開展了各式便民服務。齊齊哈爾職業學院志願者在我市的各大交通崗地,在人流車流高峰期協助交通警察治理交通。志願者為繁華街道的護欄及部分公共設施粘貼的各種小廣告進行清理,美化市容市貌。還開展了「與生命同歌,志願者愛心行動」主題義賣活動,義賣礦泉水為白血病患者趙丹丹募集資金3000多元。 黃金周期間建華區多支志願服務隊200餘名青年志願者來到解放門老年公寓,為老人服務一天,奉獻孝心。他們為老人剪指甲、洗頭、理發,給不能自理的老人喂飯,給雙目失明的老人讀報,這一天,他們體驗到了孝心的可貴,老人們也在笑聲和感動中度過了愉快的一天。 鶴城的青年們也在用自己的行動延續著徐秀娟的精神,我們在紀念她的同時也在紀念著一種精神,那時一種認真的、奉獻的精神。國務委員,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主任宋健曾高度贊揚了徐秀娟。他在《紀念仙鶴姑娘》一文中感嘆著「春春盎盎,不足以比其心靈美,秋秋皎皎,不足以表其品格高。」這樣的青春是美麗的,這樣的青春是高尚的,這也是鶴城青春一代的精神。

Ⅳ 浙江橫店拍了什麼電視劇

1.《琅琊榜》:由胡歌、劉濤主演,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興山河為主線,講述了「麒麟才子」梅長蘇(胡歌飾演)才冠絕倫、以病弱之軀撥開重重迷霧、智博奸佞,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進行的一系列斗爭。

2.《古劍奇譚》:由楊冪、李易峰主演,該劇講述了烏蒙靈谷的少年韓雲溪背負著滅族慘禍,失去記憶改名為百里屠蘇,而後遇到風晴雪、歐陽少恭、方蘭生等人展開一系列傳奇故事。

3.《羋月傳》:由孫儷主演,主要講述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稱為「太後」的女人、戰國時期秦國女政治家羋月,波瀾起伏的人生故事。

4.《宮鎖心玉》:又名《宮》,是《宮》系列的第一部。是由湖南經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李慧珠執導,楊冪、馮紹峰、何晟銘、佟麗婭等主演的古裝穿越愛情劇。該劇講述一個現代少女洛晴川,穿越到清朝,經歷古代的宮廷生活,經歷一番「宮心計」和男女情愛之後,回到現實中,更加懂得珍惜當下的故事。

5.《花千骨》:是由慈文傳媒集團製作並發行,林玉芬、高林豹、梁勝權聯合執導,霍建華、趙麗穎領銜主演,蔣欣、楊爍特別出演,張丹峰、馬可、李純、鮑天琦、安悅溪、徐海喬等主演的古裝玄幻仙俠劇。

(5)白鷺影視有哪些電影擴展閱讀

橫店影視城,是集影視、旅遊、度假、休閑、觀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旅遊區,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歷史場景而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996年,為配合著名導演謝晉拍攝歷史巨片《鴉片戰爭》而建,並對社會正式開放。

橫店影視城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橫店鎮,處於江、浙、滬、閩、贛四小時交通旅遊經濟圈內。自1996年以來,橫店集團累計投入30個億資金興建廣州街·香港街、明清宮苑、秦王宮、清明上河圖、華夏文化園、明清民居博覽城、夢幻谷、屏岩洞府、大智禪寺、紅軍長征博覽城、春秋·唐園、圓明新園等13個跨越幾千年歷史時空、匯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視拍攝基地和兩座超大型的現代化攝影棚。

橫店影視城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中國唯一的「國家級影視產業實驗區」,被美國《好萊塢》雜志稱為"中國好萊塢"。

2017年10月12日,橫店影視正式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發行5300萬股,發行價為15.45元/股,公開發行股份數量占本次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11.70%。

Ⅵ 白鹿獲得全球最受歡迎青年女演員獎,她是憑借哪部作品獲獎的

自從影視劇《招搖》爆紅全網後,霸氣的路招搖的這個角色便深得觀眾喜愛,而她的飾演者白鹿也因此嶄露頭角,順利躋身成為了當紅的小花旦。白鹿的五官長相精緻,不僅顏值高,身材也很好,在娛樂圈裡面她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寶藏女孩。

白鹿是常州金壇區人。白鹿並不是科班演員出身,但卻接連出演幾部電視劇的大女主,當時還有人質疑白鹿的家庭背景,其實白鹿出生於一個非常普通的工薪家庭,說起她做演員的夢想還是從她韓劇來的。

白鹿演戲很有感染力,古裝很有氛圍感,現代裝也毫不遜色。希望白鹿再接再厲拍攝更多好作品,同時也不要時刻注意個人言行舉止,不要在名利中迷失自己,做一個德才兼備的好藝人,成為演藝圈裡好演員的典範。

從古裝劇到都市愛情偶像劇,白鹿所飾演的每一個的角色都風格百變,時而甜美靈動,時而冷艷優雅,彷彿每一個作品她都能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驚喜。愛笑的女孩運氣都不會差,就如同白鹿一樣,在她參加過的許多綜藝節目裡面,可以看到真實鏡頭下的她特別喜歡笑。

Ⅶ 有哪些影視作品是在廈門取景的

在廈門取景的影視作品有雲水謠、烈日灼心、一起來看流星雨、西虹市首富、一路繁花相送、宰相劉羅鍋、皇宮寶貝、開台英雄鄭成功、施琅將軍、褡褳王爺、同桌的你、左耳、夏家三千金和熊爸熊孩子等。

1、鼓浪嶼(雲水謠、烈日灼心)

鼓浪嶼是世界著名鳳景名勝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有著「海上花園」的美譽,是廈門影視拍攝熱門取景地。再鼓浪嶼申遺的時候,《日出東海岸》運用了大量鼓浪嶼作為背景,電視劇《絲絲心動》曾在鼓浪嶼龍頭路取景,電影《雲水謠》廈門的拍攝地也在鼓浪嶼上。《烈日灼心》也曾在鼓浪嶼取景。

2、廈門大學(一起來看流星雨、烈日灼心)

廈門大學依山傍海,正大門與南普陀寺景區大門緊鄰,另一邊則是美麗的海濱沙灘與胡里山炮台,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校園之一」。校園中有芙蓉湖和情人谷等景點,靜謐而浪漫。廈門大學的建築也很值得欣賞,這里的舊建築被喻為「穿西裝,戴斗笠」,意思是中西風格結合。

這里自然成為廈門影視拍攝取景地之一,在這里拍攝過的電視劇有《一起來看流星雨》、張紀中導演的《空姐日記》、《絲絲心動》、《我的播音系女友》、《不一樣的美男子》等,《烈日灼心》也曾在廈大取景,《一起來看流星雨》劇中的艾利斯頓大學就是現實中的廈門大學。

3、雙子塔

廈門雙子塔系廈門標志性城市景觀之一,是兩個獨立的塔樓並由裙房相連,獨立塔樓外形像兩個巨大的玉峰大廈,是遊客從雲端俯視的好地方。作為廈門地標性建築之一的雙子塔,成為影視劇組在廈門取景的熱門取景地,很多電視劇、電影一般都會將雙子塔作為影視的背景取景地,如《西虹市首富》電影的空鏡頭中,「雙子塔」世茂海峽大廈便出現在電影背景中。

4、中山路(烈日灼心、一路繁花相送)

廈門中山路是著名的商業街、美食街,不僅保留較完整的展現近代歷史風貌的舊城街區,如陳化成故居、中華第一聖堂等眾多人文古跡,南洋騎樓建築有條不紊地排列著,夜晚流光溢彩的LED夜景裝點夜色,還有琳琅滿目的各色閩台特色小吃和回響在小巷街坊間的古老南音,中山路因此也成為廈門影視拍攝的熱門取景地。

電視劇《一路繁花相送》的夜景曾在中山路取景,《摩登年代》中徐崢飾演的主角歐大衛所租住的狹小房間,就在中山路的水岸咖啡館。透過房間,還能看到中山路老市區的街景。《烈日灼心》鄧超在鬧市中男人味爆棚,還有郭濤幫助王珞丹抓搶包賊那段兒也是在中山路取景。

電影《瘋狂的賽車》的自行車賽主賽道便是在中山路取景的,獨具特色的騎樓建築吸引了導演寧浩,影片中最重要的拍攝地,是廈門中山路商業區的騎樓建築群中。

5、同安影視城(影視拍攝基地)

同安影視城是廈門唯一一個專門以影視拍攝基地的景點,為國家級AAAA旅遊景區,是一座仿北京紫禁城建造的宮殿,主要選取北京故宮的典型建築即天安門、太和殿、養心殿、頤和園長廊、明清一條街作為基本建築群體。老北京風情十足,是旅遊娛樂、拍片攝影、休閑度假的好地方。

作為福建省首家影視拍攝基地,這里曾經是《宰相劉羅鍋》、《皇宮寶貝》、《開台英雄鄭成功》、《施琅將軍》、《褡褳王爺》等影視劇的拍攝基地。

6、廈門園林植物園(83版西遊記、烈日灼心)

廈門園林植物園俗稱「萬石植物園」,位於福建省廈門島東南隅的萬石山中,背靠五老峰南普陀,集植物景觀、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於一體的旅遊景區,為國家級AAAA旅遊景區。

廈門植物園建有松衫園、裸子植物區、棕櫚島、薔薇園、沙生植物區、雨林世界、花卉園、藤本區等特色專類園十多個,更是萃集了廈門大小八景的天界曉鍾、高讀琴洞、萬石鎖雲、中岩玉笏、太平石笑、萬石涵翠諸景點,尤其是雨林世界的煙霧蒙蒙,成為廈門拍照及拍攝婚紗的熱門景點之一。

著名的83版《西遊記》就曾在廈門植物園取景拍攝,劇組在植物園共取了兩個景點:一個是南洋杉草坪,另一個是棕櫚植物區。《烈日灼心》也曾在廈門園林植物園取景。

7、集美學村(同桌的你、左耳)

集美學村位於廈門集美半島集美村,既是鍾靈毓秀之地,又是凝集眾美的觀光風景區,其建築融中西風格於一爐,體現了典型閩南僑鄉的建築風格,集美學村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集大、華大兩所高等學府也毫不遜色,集美學村好景緻備受影視劇組青睞,這里是廈門影視拍攝取景地,也是影迷打卡的熱門景點之一。

曾在這里拍攝的過影視劇有《同桌的你》、《我的早更女友》、《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華僑大學綜合行政裙樓,號稱全亞洲最長的教學長廊《同桌的你》林更新騎車載著周冬雨呼嘯而過的「天梯」正是它。《西虹市首富》也曾在集美學村的龍舟池取景。《左耳》也曾在集美學村的集美大學取景。《真愛的謊言》、《夏至未至》在集美大學取景。

8、廈門白鷺洲公園

白鷺洲公園,主要以音樂噴泉廣場為主題,以白鷺女神像和鴿子廣場為中心,是廈門比較大的全開放廣場公園。主要分為中央公園和西公園兩部分,白鷺女神鵰塑立於園南遊艇碼頭,雕像高13.6米,是廈門的標志性雕塑。雕像前的廣場上有廣場鴿,親近遊人,自然溫馨。

西公園有回歸石、生肖石柱、音樂噴泉廣場和音樂露天廣場、篔簹湖等,白鷺女神燈光秀、音樂噴泉和篔簹夜色是白鷺洲公園三大特色,也是廈門影視拍攝熱門取景地。

曾在此拍攝過的影視劇有《我的早更女友》、《西虹市首富》、《第一次》、《第一次》、《熊爸熊孩子》,電影《基因決定我愛你》中,何潤東與關穎曾在這夜幕下篔簹湖畔談情。《第一次》、《我的早更女友》取景地為公園的咖啡一條街,《熊爸熊孩子》也曾在篔簹湖夜景取景。

9、五緣灣(西虹市首富、烈日灼心)

五緣灣是廈門島上集水景、溫泉、植被、濕地、海灣等多種自然資源於一身的風水寶地,還有大量的畲族文化等人文景觀,是五緣灣濕地公園重要組成部分,這里是廈門拍照及拍攝婚紗的熱門場地,更是廈門影視劇拍攝取景地之一,五緣灣大橋夜景是公園的一大特色。電視劇《一路繁花相送》曾在這里取景,《西虹市首富》、《烈日灼心》也曾在這里取景。

10、大嶝島(夏家三千金、熊爸熊孩子)

大嶝島,離廈門30分鍾的車程,因為與金門隔海相望,「台灣味」濃而被遊客親睞,廈門之外的第二個旅遊島,也是廈門「台灣味」最濃的地方。紀念823炮戰的戰地觀光園、記錄兩岸情深淵源的金門縣政府舊址,以及國家特批的享有對台免稅政策的大嶝小鎮·台灣免稅公園(3a)都在這座小島上。

因為純凈的空氣海水、淳樸的小島氣質、以及特有的台灣味也多次受到影視組的親睞。曾在大嶝島拍攝的影視劇有《夏家三千金》、《熊爸熊孩子》。

Ⅷ 互換靈魂的影視劇,小夥伴們推薦哪些呢

第一部,羞羞的鐵拳,艾倫、馬麗、沈騰強強聯手的爆笑炸彈。電影講的是打假拳為生的男主和正義的體育女記者因為一場電機身份互換引發一系列爆笑故事。劇情是傳統的套路,卻能不落俗套的演繹,埋梗不可以,笑點也不低級,還有沈叔叔的經典出圈名場面,你過來呀,真的是看一次笑一次,一拳打在了我的笑臉上。

Ⅸ 倉庫里有後羿弓金箍棒是什麼電影

這部電影是《超自然事件之墜龍事件》。

《超自然事件之墜龍事件》是一部由張濤執導,白鷺攜製片,彭禺厶、劉銀銀、侍宣如主演的電影。

影片講述了新人特工金木水和擁有超能力的女特工董靈奉命調查1934年遼寧營口遼河岸邊的墜龍事件,二人通過時空門回到1934年,欲解開歷史上真實墜龍事件的背後真相,兩人卻發現自己陷入重重危機之中。


(9)白鷺影視有哪些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董美

演員侍宣如

心狠手辣,既可憐又可惡的殺手,殺人如麻。

2、董靈

演員劉銀銀

董靈冷酷的外表下是柔軟的內心,從小父母雙亡,為了尋找殺害父母的仇人,進入了研究神秘事件的709機構,成為女特工,在接連發生的危機背後,她也一點點接近當年父母去世的真相。

幕後製作

2016年11月7日,《超自然事件之墜龍事件》正式開機;該片於2017年2月15日順利殺青。

2017年11月1日,《超自然事件之墜龍事件》在愛奇藝VIP會員獨家上線,同期在北京舉行了首映禮。

Ⅹ 找一個國產講親情的老電影,很早很早時候CCTV6播過,講述一個男孩剛出生被城裡的媽媽寄養在農村

這個我肯定看過,是不是《飛來的仙鶴》,當時的電影太多,記不清楚名字了,但嗑瓜子的段落記憶猶新。
片名:《飛來的仙鶴》
上映:1982年
地區:中國大陸
顏色:彩色
類型:劇情片
該片獲文化部1982年優秀影片獎;獲法國阿朗松國際獐節農業信貸銀行獎。
2008年 4月17日 9:40 CCTV-6播出

故事梗概
在嫩江草原一望無際的蘆葦盪中,住著勤勞、善良的賀鳳翥夫婦,他們以養鶴、捕魚為生,守護在丹頂鶴的故鄉。「文化大革命」中,他們收養了一個男嬰,並為他取名「小翔」。從此,他們和小翔組成了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 撥亂反正後,排練「丹頂鶴」舞劇的芭蕾舞演員白鷺,為體驗生活和尋找失去8年的獨生子,來到丹頂鶴的故鄉,住在賀鳳翥家裡。小翔帶著白鷺到碧波盪漾的湖中捕魚,戲耍;領她到綠草茵茵的原野,在鶴群中翩翩起舞。白鷺喜歡上了嫩江的草原、丹頂鶴,愛上了聰明活潑的小翔及賀鳳翥夫婦。經過接觸,當白鷺認出小翔就是她離散多年的兒子時,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緊緊地把小翔摟在懷里,激動地親吻著思念多年的兒子。可是,她想到賀鳳翥夫婦哺育小翔的艱辛和恩情,不忍心再去破壞這個和諧的家庭,刺傷兩位老人的心,便把愛子之情深深地藏在心底。對此,賀母也有所察覺,她同情白鷺的不幸遭遇和痛苦,讓小翔與白鷺住在一起,要他們盡情地享受母子之愛。夜晚,白鷺寫了一封熱情誠摯的長信,表達了她對賀鳳翥夫婦深情厚意的感激。隨後,她吻別了熟睡的兒子,揮淚而去。白鷺悄悄地離去,使賀鳳翥夫婦深感不安,在秋天鶴群飛往南方的時候,賀風翥夫婦忍痛將小翔送還給他的親生父母。小翔來到北京後,望子成龍的白鷺逼他學鋼琴,想讓他成為鋼琴家;爸爸丁振鵬要他學畫畫,想讓他繼承父業,成為畫家。小翔對此不感興趣,只有任鳥類學教授的爺爺理解他,針對他的興趣和志願,因勢利導地啟發教育他。在春天丹頂鶴飛回故鄉的時候,小翔十分懷念嫩江的丹頂鶴和養父母。一天,小翔在媽媽誤消了他錄制的百鳥爭鳴的磁帶後,傷心地不辭而別。小翔伴隨他的丹頂鶴,又回到了哺育他的嫩江和養育他的父母身邊。